消逝的燕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消逝的燕京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229037383
作者:陈远
页数:160页

作者简介

燕京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仅仅存在了33年,但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对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书籍目录

司徒雷登:燕京大学的灵魂
傅泾波:人生知己应如是
黄宗江:没有毕业的恋爱分子
萧 乾:未带地图的旅人
齐思和:燕园第一位哈佛博士
贺宝善:燕园里从不休止的琴弦
丁磐石:见证燕大在成都的岁月
王钟翰:酒瓶里喝出史学家
侯仁之:辟密道送学子赴解放区
张大中:燕大思想改造运动中批判陆志韦是粗暴的
谢道渊:燕京消失的见证人
张芝联:一半是燕京,一半是光华
夏自强:燕园里的政治运动
王世襄:大器晚成的“差等生”
周汝昌:两进两出,燕园留名
吴兴华:天才的命运
翁独健:燕京末代校长的生活旧影
徐苹芳:末代燕京 风流云散

前言

  生命中有些事情注定要发生。 中学时代,在语文课本上读到《别了,司徒雷登》时,不知道注定要发 生什么;十年前,我写《教育家司徒雷登》的时候,依然不知道注定要发生 什么。截至我开始做燕京大学的口述史,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因为《别了,司徒雷登》,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美国人的名字, 我也是如此。在毛泽东笔下,司徒雷登是这样的: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 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 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 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 之一。 和多数人一样,我记忆最深刻的同样是文章的结尾:司徒雷登走了,白 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后来因为对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兴趣,开始留意司徒雷登的资料,看过一 些资料之后,开始感觉到,“司徒雷登走了”,对于中国来说,也许并非是 件值得庆贺的事,至少,对于教育来说是如此。这也是当年我写《教育家司 徒雷登》那篇小文章的初衷。 写完那篇小文的两年后,我收到燕京大学校友会寄来的资料汇编《燕京 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开始对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燕京大学产生兴趣。 创建于上世纪初的燕京大学存在时间虽然只有短短33年(1919—1952), 但是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两个奇迹。奇迹之一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 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烂摊子”一跃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一流综合性大学 ;奇迹之二是不长的时间内,为中国各个领域培育了不少顶尖人物:在两院 院士当中,燕大学生多达52人;1979年邓小平访美,21人的代表团中包含了 7名燕京人。 有一次,和北大某部门的领导谈起燕京,他说燕京人总有一种优越:感 。让世人感觉有优越感的北大人为什么觉得燕京入有优越感?除了历史上燕 京和北大的瓜葛,看看燕京的历史和成就,就很容易得出答案。其实在后来 我与诸多燕京老人的接触中,还真没有觉得他们身上有优越感,有时,人们 的感觉是出自一种内心觉得不如人的敏感,就像世人常觉得北大人有优越感 一样。 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不复存在。 我决定开始走访燕京还健在的老人们,挖掘这一段被尘封的往事。不仅 仅是为了怀念.更重要的是,燕京大学的存在时期,正是中国发生天翻地覆 的大变化的时期,燕京人对于学生时代以及相关背景的回忆,可以为中国现 当代政治、文化以及学术演进提供更多的佐证。 但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记得我采访黄宗江老人的时候,老人的第一句 话就是:你小子胆子够大的,敢写司徒雷登,这可是毛主席否定过的。尽管 是玩笑话,但是也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这个课题存在的疑虑。 后来这些走访的文章能在《新京报》上得以刊出,得力于当时领导的文 化眼光和气魄。 但是社会真的是在进步,政治也正逐渐给真相和人性让出更多的空间。 2004年我开始搜集燕京大学的资料并且着手做燕京人物口述史的时候,这所 曾经鼎盛一时的大学还少被人提及,即便是学术性研究也是凤毛麟角,但如 今,燕京大学不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刊杂志上,连央视也都已经开始播出 关于这所大学的缔造者司徒雷登的纪录片了。 只是,那些给我讲过故事的老人们,张芝联,不在了;张大中,不在了 ;黄宗江,也不在了……在此书出版之前,想起这些老人,想起他们叫我“ 小燕京”,心中无限感慨。 还有多少故事,被如此湮没?

内容概要

陈远:历史学者、资深媒体人,现居北京。多年来关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文化生态变迁、知识分子研究等题目,近年来主要从事燕京大学的史料收集以及相关研究,另外则侧重于重新构建民国史体系。文章散见于《温故》、《财经网》、《凤凰周刊》、《随笔》、《南方周末》、《中国周刊》,并数次被《新华文摘》转载,作品被多家选本选录。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传》、《逝者如斯未尝往》、《道器之辨》、《逝去的大学》(编著)、《斯人不在》(编著)、《现代思想史上的厚黑教主》(台湾)、《负伤的知识人》(台湾)。2008年5月至香港中文大学做短期学术研究。

章节摘录

  1918年,出生在中国杭州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在南京踌躇满志地度过了 他人生中的第42个生涯。他有理由踌躇满志,因为从他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 教以来的活动以及收到的效果,不仅让他所隶属的美国南北长老会对他刮目 相看,而且也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声誉。也是在这一年,位于北京的两所教 会大学(汇文大学和协和大学)筹划酝酿已久的合并初步达成了一致。司徒雷 登从来没有想到,他之后的命运会与这所合并而成的燕京大学紧密相连,甚 至可以说是合二为一,彼此之间可以成为代名词。然而在当时别的人看来, 出任这所还是将来时的燕京大学的最合适人选,则已经是非司徒雷登莫属了 。 当年“学生志愿参加海外传教运动”的领袖罗伯特·斯比尔(RobertE. Speel)认为,“司徒雷登深切了解中国,于在华传教人士中对中国青年最具 影响力,而且才华与学养出众,思想开朗,中外人士都心仪其人。”因此他 “判断”:“司徒雷登是‘北京大学’(后改名燕京大学)校长的最佳人选。 ”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协会副总干事布鲁克曼(F.S.Brockman)则推荐说:“ 司徒雷登的才具足以出掌任何教会机构。他出身中国,此为其他同行所望尘 莫及。他中文与英文都运用自如,而且深谙中国文学,可称一时无两。他的 心灵也属难得的品质。我相信他举世无仇敌。在未来的‘北京大学’里能调 和中外,折衷新旧思想的,我不作第二人想。” 1918年的下半年,美国南北长老会正式向司徒雷登下达了命令,让他去 筹办“一所新的综合性大学”。但是司徒雷登本人对于这项任命却并非心甘 情愿,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他说:“……我实在不愿意去。我对金陵神学 院的工作十分满意,在教学和研究工作方面已经得心应手,而且正在从事几 项写作计划。”他的许多朋友,也认为那几乎是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并且劝他不要去。但是他的一位老朋友哈利·卢斯博士(即美国著名的《时 代》周刊创办人享利·卢斯的父亲)却对他表示了支持,但是博士同时也提 醒司徒雷登,在他应聘之前,应当仔细审查经费方面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一位燕京老教师的回忆中体会哈利·卢斯博士的提醒的深意 。包贵思女士(她是冰心先生的老师)在她写于1936年的《司徒雷登传略》中 回忆:“那时的燕大是一无可取。我们很局促的住在城内,没有教员也没有 设备……学生不到百人,教员中只有两位中国人(陈在新博士与李荣芳博士) 。许多西方教员,不合于大学教授的条件。”更要命的是“常年经费有一半 是落空的”。 而美国方面属意司徒雷登,也并非只是看中他的声望以及基督徒的身份 。“1920年,他(司徒雷登,笔者注)从神学院毕业后,就和两位同学,在南 方教堂中旅行了两年,为教会募捐。”包贵思女士在同一篇文章中回忆道: 结果是“金钱潮涌到教会来”。。 虽然司徒雷登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任命并不情愿,但是他并不是个畏惧困 难的人,同时,作为一个出生在中国并对中国有深厚感情的美国人,他认为 创建一所新大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而且这个任务跟他服务于自己的 祖国美国也没有什么冲突。司徒雷登接受了聘请,但是同时约定:他不管经 费的事情。 1919年春天,司徒雷登正式走马上任,出任燕京大学的校长。同年6月 份,他到达北京,遭遇了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尴尬。那时候,五四运动结束 不久,但是学生运动依然此起彼伏。在6月2日、3日、4日,学生游行示威的 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前后有一千多名学生遭当局逮捕。按照计划, 司徒雷登应于6月8日跟学生们正式见面,算是新校长的就职典礼。不巧的是 那一天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没有被捕的燕大学生,都 满怀热情地跑到大街上去欢迎英雄们的光荣出狱,谁还顾得上这位上任之初 的司徒校长? 不过,让司徒雷登头疼的不是突如其来的尴尬,这种局面对于熟悉中国 形势的他来说,也许是意料之中。 虽然一开始曾经约定他不负责经费的问题,但是一旦坐上校长的位置, 这个问题就会来困扰他。在他后来的回忆录里,他回忆道:“当时学校一点 现款都没有”。而学校当前的情况却需要更换一个更适合发展的校址,不然 燕京则没有办法发展。根据司徒雷登的学生韩迪厚回忆,1919年的秋天,司 徒雷登接手的燕京大学是这样的景象:那里有五间课室。一间可容一百学生 的饭厅,有时用这间大屋子开会,有时也用来讲道。还有三排宿舍,一间厨 房,一间浴室,一间图书室,一间教员办公室。另有网球场和篮球场。此外 刚弄到手一座两层的厂房,原是德国人建的,可以改作课堂和实验室。怪不 得司徒雷登头疼!也怪不得司徒雷登抱怨:“我接受的是一所不仅分文不名 ,而且似乎是没有关心的学校。”P4-6

图书封面


 消逝的燕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比较水,配不上书名。这样的口述书可能是我所知最不好的形式,把还活着的,都访问一遍,短短地写一篇文字,若干人的堆砌在一起,其中充满了重复的介绍性描述,比如不少仍健在的燕京旧人基本都是当年积极参加政治运动的,就会讲很多政治运动的事,索然无味,只有少数的口述能稍微给你一点解渴的感觉,比如王世襄。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口口声声冠名口述史,却把一些明明已经不在的人作为一篇列出来,浅显地介绍一下,比如第一篇讲司徒雷登,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又浅又极少涉及燕京的核心。而陈远的文字实在不好,在每篇中穿插着的,是类似岳南的煽情笔法,而且是牵强的煽情。我想以后我需要谨慎对待口述的书,一个人的口述是值得看的,比如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但是像这样的一堆人的简短口述(包含许多不切题的内容)集在一起的书,以后不再碰。我们现在距离那些私立大学已经越来越远了,那些还在的老人就如《上学记》的撰写者文靖所说,是值得做口述整理工作的,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说这本书里的周汝昌,应该能耐心地做一生的口述整理,而不是给老人一个关键词,浅显地回忆一段,因为我总认为,人比其他都要重要,我们如今怀念燕京,怀念它的自由精神,可想到,那全是因为一群人。我想,陈远就像是一个急急忙忙的人,有大题目,却不能填满就匆匆面世,如果他真的对燕京感兴趣,那么只是把一些口述和一些二手信息挤在一起是远远不够和令人失望的。这和书中说到的王世襄迟迟不愿出版《中国画论研究》是不同的。陈远应该去看看易社强写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我很心疼那些消失了的私立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震旦大学,以及华东师大的前身,光华大学。中国教育曾经有很好很好的机会,在52年院系调整之前有着许多真正的大学,而如今,我们则是有很多的专门学校,冠名理工、交通、航空航天、师范、工业、科技、农业。说有趣的题外话,两天前在华师大听梁文道先生和另外几位先生的谈话会,文道先生说到华师大是他最喜欢的上海的高校,因为华师大有一种精神,我想,那多多少少会和它的前身光华大学有丝牵连。已经值班两个小时多了,来换班时,我的上一位走前跟我说,真是无聊透顶了,我却兴奋异常,因为周日没有一个人来实验室做实验,我能在这儿安静地看五个半小时的书而丝毫不用被打扰,而且有工资可以得到。我喜欢这种生活中小小的歪打正着的安排。
  •     今天一直在看陈远的一本书,叫做《消逝的燕京》,从司徒雷登,王钟翰等人的角度来讲述燕京大学的历史。陈远好像是新华社的记者。他的文章,怎么说呢,还行吧,能读下去,但并不精彩。他主要是将讲述者的话整理出来,但很多精彩的地方都不见了,譬如黄宗江传奇的人生和爱情。虽然是一个史学家,但他的积淀不够,总给人一种就事论事的感觉,缺少洞见。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燕京大学和民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吧,不见得。民大的教学模式,根本看不到燕大的任何一点影子。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教书,开设课程为历史地理学。上课的时候,他没有坐在教室里,而是找了一辆车,让所有的学生都坐在车上,一边走,他一边给学生们讲述北京城的历史。这些,在教学方式格外死板的民大,是根本不可能的。燕京大学虽然是一所教会大学,但从来不向学生宣传和灌输基督教思想。民大虽然看上去是一所独立的高校,但处处都遵守党的宗旨。再说校长,司徒雷登接手燕京大学之后,刚开始的十年间,几乎认识和了解燕大的每一个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他都会站在校门口,面带微笑地迎接陆续返校的学生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星条旗再也不能保护燕大和燕大人了,司徒雷登,这位虔诚的基督徒被捕,并坐了四年的牢。在被日本宪兵带走之前,他在校门口向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鞠躬,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歉意。而民大的校长呢?自从乌兰夫以来,我觉得民大就没有过一个好校长。他们根本不懂得一所大学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也不能将那些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人请到民大来,反而觉得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于是高价聘请所谓的长江学者。要说民大和燕大一点关系都没有吧?又似乎不是这样。在民大图书馆里面,有燕京大学文理科长洪业先生捐赠的一万多册图书。在文华楼十三层,墙壁上贴着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林耀华、于道泉、王钟翰、傅乐焕、翁独健等人的肖像。在西门附近,还有冰心先生的故居。无论怎么说,这些享誉世界的大师,都与民大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中有的人在民大度过了自己的后半身,有的人甚至死在民大(如傅乐焕)。在这些人中,有的成了日后备受尊敬的大师,费孝通当上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大荣誉校长,并且往西方拿回无数的荣誉;王钟翰成为终身教授,在清史研究方面独占鳌头,故去之后,全校师生前往送行。而另外一些人,则死去就死去了,再也无人问津,如傅乐焕。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历史如果有情,它大概也会深深叹息的,是吗?而在民大的某些地方,依然有着这些人的足迹,冰心故居,其后人仍在居住,而王钟翰的女儿目前也在民大教书。林耀华最得意的弟子,新中国第一个民族学博士——庄孔韶,也曾经在民大学习和教书。在民大社会学系,有很大一部分老师都是费孝通的学生。民大虽然是一所民族类院校,里面也没有卓有声誉的大师,但有的老师确实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因此,在高校云集的北京,6月(4)号,老师以(8)9.(6)4元的价钱购买哈达,公开纪念(六)(四)的事情,只会发生在民大。1990年代,教育部召开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部长姗姗来迟,怫然不悦的也是民大的老师。因此,我始终觉得民大有一定的燕大精神。燕京大学初建历史系,老师加上学生,一共才三十多人,老师占了将近一半。这些老师中,有洪业、邓之城、陈垣、翁独健、钱穆、顾颉刚,而学生则有王钟翰、齐思和等等。现在,民大里面很少有这样学富五车,并且品行高洁的老师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即关心学生。30年代,荣宝斋发现了纪晓岚的笔迹,里面的内容和《四库全书》有关。洪业去看了之后,将王钟翰叫了去,对他说,这不是纪晓岚的真迹,你下去好好研究研究,然后批驳。王钟翰听了老师的教诲,下去认真研究,果然发现了很多纰漏,撰写成文,轰动一时。而针对侯仁之,洪业则极力推荐他去英国一所不知名的学院跟随一位历史地理学大师学习。洪业是有知人之明的。我在民大认识的老师不多,就十几个吧,但其中的三四个都极愿意为学生着想,特别关心学生的前途。司徒雷登接手燕京大学的时候,面临的困难特别多,五间教室,一间可以容纳一百人的食堂,三排宿舍,一间浴室,一间图书馆,一间教员办公室。刚接手那段时间,他带着助手傅泾波到处寻找校舍,最终以六万大洋的价钱将燕园买了下来,作为燕大的校园。燕园原主人还将六万大洋中的三分之一拿了出来,作为奖学金,奖励燕大学生。当时,在教会学校中,燕大的名声是最差的,但司徒雷登用他广泛的人脉先后延请了一大批著名的教授。1930年代,美国铝业大王捐献了一大部分个人财产给哈佛大学,并表示要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中国文化研究。哈佛大学最初想跟当时国内最知名的北京大学合作,但在司徒雷登和洪业的一再争取下,最终撤销了和北大的协议,而选择了和燕京大学合作,这就是著名的哈佛燕京学社。主管这件事情的律师最初不相信司徒雷登,但一年以后看到燕大的成绩,他特别乐意和司徒雷登合作,并且迅速变卦,将拨付给燕大的资金翻了一倍——一百万美元。司徒雷登并不满足,向他解释了燕大的现状,又争取到五十万。在中国的高校史上,论创办之成功,无过燕大和南开者。而民大呢,1951年建校,毛泽东表示,可以将原燕大校舍拨给民大使用,但校长乌兰夫拒绝了,因为他觉得那里不方便(当时的燕园还属于郊区),最终选择了国家图书馆北面的那一块土地。民大初建,一切布局,均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陈远在说到燕园的时候,特别说,北大将燕园保护得很好,不像距离燕园不远处的民大,将一代建筑学大师的心血搞得七零八落。此情此景,我辈学子,唯有感慨而已。燕大建立初期,没有政府的任何一分援助(蒋介石知道燕京大学,并大加称赞是193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而民大建立伊始就受到政府的扶持。民大刚成立的时候,毛泽东接见了全院师生,并一起合影留念,这在中国高校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民大才会这么糟糕吧?才会在八十年代被称为北京第二动物园吧?!一切的一切,都有点令人黯然神伤。燕大初建,一个著名的学者都没有,很多学科都还没建立。而民大呢,中文系、历史系、民族学系、社会学系、人类学系都是直接从燕大继承的。燕大从无到有,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知名高校,而民大呢,将原本实力雄厚的学科变得越来越糟。因此,要说这样的一所学校和燕大有什么关系,谁也不会相信。燕大的精神是自由。在燕大里面,没有“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也没有基督教教义,它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客观说来,司徒雷登是严格按照这一宗旨来办学的。民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这种自由的精神,虽然它远远比不上素有“国内第一自由”之称的华东师大。民大的老师我了解得不多,但周围的一些同学和朋友都有独立和怀疑的精神。许知远曾经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感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还没建立的时候,有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写成海报贴到广场上,大家互相交流,平时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而不会是雅思,托福,以及《教你怎样赚大钱》……在民大,我很少有这样的感慨。是的,在我的身边,生活着一群热爱思考和热爱自由的青年。民大是民族类院校,学生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综合素质比不上北大学子,但他们在宗教信仰上的虔诚,对于生活的真诚,则是很多北大学子都比不上的。在宗教学院,我们有学识比老师还要渊博的学生。每次上课,谈论到佛教,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师都会很虚心地请教那个学生。我并没有贬低北大的意思,而是说,在目前中国只有一所高校——教育部大学,其他学校都是支部的现在,宗教信仰是思想得以自由的要素之一。民大从燕大继承了最多的院系和教授,差一点还继承了燕园,但它的思想和气质都远远不如燕大。从燕大到民大,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院系调整,而是中国历史转变的一个缩影。从此之后,中国似乎就少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精彩短评 (总计82条)

  •     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一个问题,“采访的这些老燕京人中,基本上都是在燕京时的党团员”,不能不说不够完全。
  •     那是个美好的时代。
  •     燕京已逝,但它作为一所学校的记忆,一群燕京人的记忆,更是一段历史的切面,还是可以读一读。
  •     燕京大学已经是过去很遥远的事了,这本书可以勾起人们的思念,了解那段历史,重温那段美好历史,对现在的大学教育有所裨益。
  •     消逝的燕京,消逝的大学,消逝的人文
  •     其实消逝了也好,否者也只是多了一所教育部分校而已。很好的题目,可惜记录的不怎么样。
  •     几位燕京大学的老人讲述自己在大学时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燕京大学的追求自由、繁荣学术的氛围。
  •     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出自《圣经》“你们必先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当每个人都能拥有不妨碍别人的自由时,一个自由社会就来临了。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虽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凝结了作者多年来整理燕大口述历史之功。不过也许是可供参考资料实在有限,选用的章节有些零碎,整体感觉还是略显单薄了。
  •     帮别人买的,相信不错
  •     凤凰卫视的专题片采用了书中很多内容.不过书里面还是更多局限于海内的燕大校友,略感遗憾.书中对导致燕大消逝的狗腿子也报以宽容态度
  •     我一天就读完了 书的设计排版我觉得很舒服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 一些访谈后无法用言语明说的东西 作者暗示了 需要读者去揣测 去找寻更多的资料 以及对于燕京大学 不同的经历者 到今天回顾往事的不同的立场值得我去理解
  •     cycle
  •     因为逝去,所以美丽。
  •     不错很好看。至少对燕京、对司徒雷登、对傅泾波都有了新的认识
  •     只能说燕京大学已死,燕京精神已亡。如今的大学生很难再有过去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感觉了。不能不说是集权政治的胜利和学术自由的灭亡
  •     很好很喜欢,送货速度也快
  •     一所逝去的学校,一个逝去的年代
  •     目前对傅泾波和萧乾的故事印象比较深刻
  •     书是好书。最让我不满的是一百多页的书里竟有如此多的错误,让我十分怀疑审稿人是否对这段历史有足够的尊重。
  •     燕京大学虽然不在了,但是燕京精神通过燕京学子们流传下来,只要这种精神还存在,燕京就不会消失。
  •     文若行云流水,读来荡气回肠
  •     却更加害怕政治了 却愈加大爱大师
  •     家中老人喜欢历史,觉得很不错
  •     觉得太浅了,或年代的过吧。
  •     挺好的一个东东,但是没有深度挖掘
  •     多想时光带我回燕大
  •     今天的燕园都不怎么提司徒雷登,实在是不公平。“燕京大学虽然是一个教会大学,但是并不传教,也没有说基督教教义就是真理。燕京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司徒雷登在创办和执掌燕京大学的时候,是实行了他所提出的这个校训的。”。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萧乾、周汝昌、王世襄。|故事很丰富,但文字水平真心只限于口述实录整理,不过光冲着故事也应该给四星。
  •     唯有唏嘘
  •     多有所感之处。
  •     可以看看故事,但对燕京办学经验的总结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对教育管理的经验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没有,写的很浅
  •     好题材,写得太浅
  •     司徒雷登与中国
  •     这本书还不错,,让我们认识了燕京大学。不过书的封面有点脏。
  •     这本书可以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大师,什么叫真正的学术氛围
  •     消失的燕京大学和那一代人。
  •     很美的书名,因为司徒雷登才读的
  •     恨不能上这样的大学
  •     这么有价值的书,书店里很少见到了,装帧很高雅,书的内容也很高雅,很不错,值得珍藏啊!
  •     书很薄,价格却不低,内容还不错,出版社定价能靠谱些就好了
  •     每天晚上背完明天要考的,无聊,就看这本书,很多故事,能让人安心,快乐并忧愁着,后者可能会多些,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人选择和价值显得那么渺小,以至于回忆起来,好多时代的影子。应该不变的东西,现在被糟蹋没了。一个人,对于自己,对于命运,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穿过沉默的世纪。
  •     1919-1952, 僅存在33年的燕京大學,為中國個領域培養各領域頂尖人物,兩院院士中燕大學生多達52人,79年鄧小平訪美,21人代表團中就有7個燕京人。10年之內從一無所有的爛攤子成為國際知名的一流綜合大學,最喜歡哈佛燕京學社那段,牛逼閃閃的人物的求學時代。
  •     可怜的,竟然买了两本。
  •     最近凤凰台播的专题片"知是故人来-司徒雷登在华50年"用了书中很多材料.作者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采访资料,书中对一些人采取的立场较为宽容,但能看出这部分人心中的羞愧.
  •     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几个人知道燕京大学了,燕京大学这座古老的学校,随着历史逝去之后,留下了千古的丰碑,但是当今的人还有几个人去回忆那段辉煌。司徒雷登这个燕京大学首任校长曾经被国人误读百年!
  •     题材好,但是许多内容都展不开,原因心照不宣。很多事情不好说,让当事人说更加说不出口。一切都消失了,在1949年之后。
  •     写燕京大学的书不少,只有这个书写得如此的翔实,资料如此的丰富。真是物有所值啊!就是书有点薄,但是没关系啊,只要内容厚重就行了啊!
  •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學是如何被毀掉的。
  •     让我们知道了更立体的司徒雷登先生。
  •     通过这本书来怀念消逝的文化,燕京大学在中国大学史上举足轻重,听这些历史见证者的口述,很是享受,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俺要躺在床上慢慢看哦!
  •     自古至今,中国有三个时期,是乱世,确实文化盛世: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四民国时期。本书中体现的是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的开放、包容和风骨,透过深邃的历史,隐约看到那个时代的乱和荣。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心向往之。
  •     这个书很有深度和水平,读得很不错,写燕京大学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很给力!
  •     令人唏嘘!
  •     比较值得细细品味,还可以吧。
  •     一般。
  •     挺小的一本,十几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燕京大学。尽管书中有些内容武断,比如把燕京大学称为中国教会学校之首。作为小品文读读还是不错的
  •     还没看,但是专家推荐。值得尝试
  •     可能是期望过高,读下来有些失望。人物不少,却都太浅。中国的文化断层叫人唏嘘。
  •     通过开卷介绍后看的。
  •     五星的题材、四星的内容、三星的见识、二星的装帧、一星的文笔。陈远还是资深媒体人呢。。。。
  •     我很满意,装订内容都很好
  •     自己是孤陋寡闻了,以前一直以为这个燕京大学是文人学士虚构出来了。没想到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一段历史,许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     属于看了之后会很难过的那类书。作者访问了当年燕京大学的老人,是一本口述历史的集子。有些人已经故去,是子女或是遗孀口述的。提到其中一个人天资聪颖,学问很好,可惜60年代就故去了,只因为在下放劳动的时候,身体羸弱,不堪劳苦,问红W兵讨水喝,被强灌了污水,引发痢疾,就这么去了……
  •     《消逝的燕京》名为口述史,当事人的口述部分通篇却寥寥无几,甚至当事人的未亡人、子女也成了访谈对象,口述史研究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亲历者原则,就是是就某一历史阶段、某一历史事件寻找亲历者,对能找到的、有表达愿望的,进行口述调查记录,连这一基本原则都不能恪守,真不知道作者怎能觍颜将此书称为口述史?再者,作者采访了燕京大学思想改造时期的急先锋张大中、谢道渊、夏自强等人,这些在鼎革之后院系调整之前在燕京大学主掌人事生杀大权基层党棍打手们避重就轻、试图推卸历史责任,作者在侧记中也仅仅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如果想要了解燕京大学是如何被一步步毁灭的,燕京末日的经历者、《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中文译者巫宁坤先生曾经写过《一滴泪》《孤琴》,结合余英时先生追忆,相信那才是历史的真相,而这种东拼西凑的大路货丢一边好啦
  •     亚马逊试读。
  •     书的意旨和内容值得推荐,但写法和校对还待改进。虽然是流水账似的口述记录,还是能窥见燕京大学的一斑神韵。看看因为教科书中那篇文章,对司徒雷登的误解有多深。
  •     通过若干人的人生历程再现尘封燕京的往日记忆,从校长到学生,从辉煌到劫难,他们言语间的骄傲,与语焉不详的现实,是什么让自由束缚,又是什么让人情疏离?然而作者似乎表达欠佳,不能十分感动
  •     一部不错的采访传记,真实生动,其中司徒雷登和张芝联两人彻底感动了我,尤其是司徒,每次看到读到他的故事都有种沉重的感觉…
  •     关于燕京大学的一些片段回忆。可以看看。
  •     带你走进鲜为人知的燕京大学,感受民国教育,收获一份沉重与安宁
  •     现在读书就应该读这样的书,这个书不错,值得收藏。讲燕京大学的,披露了很多燕京大学不为人知的事情!好书,给力的书!
  •     这种零碎性的片段记忆 依旧让我对那个动荡的时代怀念
  •     民国风骨
  •     采访史料的堆积,没有组织好精品的感觉。但是从人物中可以了解点过去
  •     很好,珍贵史料性很强,故事趣味性更强,难得一本书会写得这么有深度
  •     了解了很多以前教材里看到的人物,颠覆了意识形态对心灵的绑架。
  •     我之前竟然从没听到过这个大学,那段历史,那些人物,我想值得被记住
  •     1.值得思考的是,司徒雷登是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是怎样坚持办学的中立理性的?2.历史考究其实有简单化之虞,细看也不乏人称叙事的混乱,笔触也不够精彩3.追念那个时代
  •     有时候,“非科班出身”确实是一个想要做大事的人难以克服的硬伤,我以为陈远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此书的结构是东歪西斜型的,明显缺乏学术访问的规范性,而且先看完《燕京大学1919-1952》再读此书有一个后果,那就是前者的许多叙述是直接从后者所承载的访谈材料里照搬过去的,这会对读书的效果起到不良影响。应该感谢陈远趁着老人们还在,紧急抢救他们的记忆的努力,但遗憾的是为什么更专业的科班人士不能更多地担负起这个责任呢?
  •     作者没操守。口述史也要好好写啊,口述史也要文笔的啊,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     挺羡慕作者的,能接触到这么多燕大的人。希望能通过他获得些燕大的资料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