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炮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八月炮火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05729551
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
页数:442页

作者简介

八月炮火烧遍
四载生灵涂炭
那个八月,霞飞,毛奇,克卢克。。。。。。粉墨登场 那个八月,按小时计,按分钟计
那个八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帷幕
那个八月,人类那样的自以为是
一些人在战争中崛起,操纵亿万生灵
在战场上布局,在战场下斗智
如同这只是一场游戏

书籍目录

第一章计划
第一节葬礼
第二节“让右翼最后一个人的袖子拂过海峡”
第三节色当的阴影
第四节一个英国兵
第五节俄国压路机
第二章爆发
第六节8月1日:柏林
第七节8月1日:巴黎和伦敦
第八节给布鲁塞尔的最后通牒
第九节“落叶之前回家”
第三章激战
第十节“格本号……逃之夭夭的敌舰”
第十一节 列日和阿尔萨斯 第十二节 英国远征军纵横欧洲大陆 第十三节 桑布尔河与默兹河 第十四节大溃败:洛林,阿登高地,沙勒罗瓦,蒙斯第十五节 “哥萨克骑兵来了!” 第十六节 坦嫩贝格战役 第十七节 卢万的火光 第十八节海上封锁线,强大的中立国 第十九节 大撤退第二十节 前线在巴黎 第二十一节 冯?克卢克大迂回 第二十二节 “先生们,我们将在马恩河战斗”

编辑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  荒谬而真实,你所知道的一战,从未如此细入骨髓!  普利策奖经典历史著作!  一战首月,行动者粉墨登场,以主观之意操纵亿万生灵。大厦将倾,谁是最后的溃堤之蚁?

内容概要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本书出版于1963年,和其后于1971年出版的《史迪威在中国》皆获得了“普利策奖”。

章节摘录

  引言  1962年1月的最后一周,美国首位实现太空旅行的宇航员约翰·格兰第三次推迟航天飞行计划;纽约扬基垒球队宿将、一垒手比尔·穆斯·斯考伦以一年来辉煌的战绩(创下击中561球、28支全垒打、89支安打的记录),获得3000美元加薪,年薪飚升至35000美元;那一周,《弗兰尼和佐伊》荣登小说类畅销书榜第一名,中间隔了几档,《梅冈城的故事》忝列其后。  雄踞非小说类畅销书榜首位的是路易斯·奈泽的自传作品《我的法庭生涯》。那一周也见证了由一位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纪的美国人撰写的史学著作的面世,一部与任何名著相较都不遑多让的佳作。  《八月炮火》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唯书评界趋之若鹜,在普通读者群中也是声名鹊起,行销之广,成一时之盛。肯尼迪总统曾向时任英国首相的麦克米伦专赠此书,提醒对方作为当代政治家,大家必须时刻鞭策自己,防止1914年8月的悲剧重演。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囿于基金提供方不得将史学奖授予非美国题材的作品之要求,特意找了一个折衷方案,为塔奇曼夫人颁发“非小说类一般作品奖”。《八月炮火》一书的作者一夜成名,她的后续作品风格同样优雅、内容同样引人入胜;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有“巴巴拉·塔奇曼”这个名头就足够了。  一部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月战事的书,何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博得如此广泛的声誉?纵观此书,特点有四:细节丰盈,史料翔实,读者浸淫其中,历历犹如目见;行文自然流畅,表述明洁通透,跌宕起伏,妙笔生花;置身事外,站在一定的道德高度审事度人——塔奇曼夫人不以卫道士自命,不屑于喋喋不休地讲经布道,肆意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她悲天悯人,不以尖酸刻薄为务;掩卷长思,读者与其说为人类的罪恶而挟嫌遗恨,不如说为人类的愚蠢而扼腕叹息。这三个特点,在塔奇曼夫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可《八月炮火》魅力独具、令人爱不释手之处,在于其第四个特点。作者匠心独具,擅于运用曲笔,使书中情节神龙见首不见尾,读来扣人心弦。从3个野战兵团、16个军团、37个师团总计70万人组成的德国军队,铁流一般浩浩荡荡地穿过比利时,长驱直入巴黎写起,她一支如椽巨笔,任意挥洒,虎狼之师突破法国北部防线逶迤南下,一路烟尘四起,势如劈竹,诚如德皇麾下一班干将预计的那样,必欲6周内拿下巴黎,将这颗欧洲明珠收入囊中之情状,历历如在目前。  读者诸君也许打一开始就对整个战事了然于胸,知道德军的铁蹄从未踏入巴黎半步;知道冯·克拉克将军出师不利,不得不绕道而行;知道马恩河一役,拉开了攻守双方百万大军长达4年之久深沟高垒、血腥杀戮的序幕。塔奇曼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清空读者的知识武库,在刀光剑影和枪炮的轰鸣声中,身临其境一般体验那场残酷的战争。筋疲力尽的德军会不会做困兽之斗?情势危若垒卵的英法联军能不能挫其锋锐、击其暮归?巴黎会不会陷落?塔奇曼夫人的治史之才,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1914年8月的战争风云,经她娓娓道来,读者的感受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一样:前路云遮雾罩,未来缥缈无定。  《八月炮火》一书面世后,其作者巴巴拉·塔奇曼被媒体描述为一位50岁的家庭妇女、膝下有3位千金、丈夫是纽约出色的外科大夫。她的个人出身也颇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父、母一脉均系纽约坐拥巨资的犹太商贾世家、书香门第。外祖父老亨利·摩根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任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其舅小亨利·摩根梭曾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帐前效力,位居财政部长,叱咤风云12年;其父莫赖斯·沃森创办了一家投资银行。她的童年生活是在哈德逊河下游北岸的一处五层红石大屋中度过的,一位法裔女家政每天为她朗读拉辛、高乃依诸大师的文学作品。在康涅狄克各州,更是谷仓、马厩一应俱全,其家业兴旺之状,可见一斑。父亲严禁家人言语之间提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有一次,正值豆蔻之年的她没有了尺度,在餐桌上大放了一番厥辞,父亲慈心不悦,责令她离席反省。巴巴拉脖子里象是梗了一根椽子,直挺挺地坐着说:“我都这么大了,用得着罚饭吗?”父亲算是开了眼,惊了个瞠目结舌——她呢,席照坐,饭照吃。  哈佛女子学院毕业之际,她陪伴率团参加伦敦世界货币经济论坛的外祖父去了英国,没有参加毕业典礼。她还受聘于东京一家亚太地缘关系研究所,做了一年的研究助理,之后跻身《美国报》——一度濒临破产,幸亏父亲及时假以援手,斥资买断后方才绝处逢生的新闻媒体,成为一名新进写手。她曾活跃在马德里的大街小巷,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报道西班牙内战。那一年她24岁。  1940年6月,就在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铁蹄踏进巴黎的那一天,她与纽约的莱斯特·塔奇曼喜结连理。即将奔赴战场、军前效力的塔奇曼大夫认为,时局动荡不安,不宜生儿育女。塔奇曼夫人的回应是:“形势好转,也许一辈子都等不到。想要孩子马上就要,管他希特勒干嘛?”不出9个月,他们的长女就呱呱坠地了。整个四五十年代,塔奇曼夫人分身有术,在养育子女的同时笔耕不辍,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1954年,她的首部作品:《圣经与剑》,一部有关以色列犹太复国运动的历史题材著作问世。紧随其后,她的另一部著作:《济默尔曼电报》,也于1958年出炉。该书围绕1917年德国的一场外交阴谋展开,时任外交部长以帮美国南部邻邦墨西哥夺回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等旧属地为诱饵,策动墨西哥向美国宣战。这部书行文格调高雅,内容趣味横生,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  其后数年间,巴巴拉·塔奇曼一发而不可收拾,随着《八月炮火》、《骄人之塔》、《史迪威在中国》、《远方的镜子》、《愚人行》、《礼炮初鸣》等一系列作品的付梓印行,这位作家声誉日隆,被奉为国之瑰宝。其著述之丰、效率之高,令世人刮目相看。  在一些演讲活动和文字资料中(现已辑录成册,公开出版;书名《史海拾贝》),巴巴拉·塔奇曼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她讲道,举凡卓越的建树背后,必有矢志不渝的追求。用她的话说,就是“热爱事业者,必成大器”。她在哈佛女子学院学习期间,曾就教于一位痴迷《英国大宪章》的导师,这位夫子“每谈此简,双目便炯炯发亮,连一旁聆听的我都大受感染,不觉心荡神移。”她还提到数年后曾经邂逅的一名大学生,系里以关乎基础研究为名,硬性规定了他们毕业论文的主题。该论题与此君平日所好风马牛不相及,他穷于应付,竟日搜索枯肠,却总是不得要领。她很为这位大学生打抱不平: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她的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深深吸引着她,为她津津乐道的。某样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会顺藤摸瓜探究下去,要是兴趣越来越浓厚,那么不管这东西广为人知还是名不见经传,她都会潜心研究,乐此不疲。最终,她总能探乎幽而发乎微,挖掘出湮没的细节,赋予事物全新的视角、鲜活的生命和深远的意义。谈及那个特殊的八月,她发现“对时局敏感的人早就在战栗、在呻吟了。因为他们意识到,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浩劫。”当她厚积薄发、尽吐胸臆,将所知、所感、所思诉诸笔端的时候,读者焉能不沉湎于她热情洋溢的表述、折服于她炉火纯青的技巧!  她动笔之前,必先下一番研究的功夫,积累写作素材。她一生勤奋,博览群书;有了明确的创作动机之后,更会专注于一时一事,上穷碧落下黄泉,直至所要表现的人物都变得血肉丰满、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地在她面前站起来。当事人的往来信函、电报、日记、回忆录、公文、作战指令、密码本甚至情书,她一样也不放过。她转战各大图书馆,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纽约大众图书馆、国会图书馆、国家档案局、大英图书馆、公共档案局、法兰西国家图书馆、耶鲁大学斯大林图书馆、哈佛大学怀德纳图书馆(根据她的回忆,怀德纳图书馆林立的书墙,对于学生时代的她来说是“阿基米德的浴缸、摩西面前燃烧的荆棘、我的青霉菌培养皿……我像一头放任自流的牛,只顾贪恋地啃食青草,哪管晚上会不会浪迹荒野,无家可归”)。  《八月炮火》启笔之前的一个夏日,她租了一辆小排量雷诺轿车,实地考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比利时、法国战场。“我看到了德国骑兵风驰电掣般卷过麦浪翻滚的大地,声势浩大,夺人魂魄;我见证了交战各国陈兵列日,宽阔的默兹河横亘在两军之间的情景;退守孚日高地的法军,看着山下被德军占领的阿尔萨斯那令人心酸的一幕,我也如耳闻目睹一般,历历在目。无论是埋首图书馆卷帙浩繁的史料中,还是凭吊曾经流血漂橹的旧战场,抑或在自家书斋里奋笔疾书,她始终将自己视野的焦点放在典型场景上面,并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来,给读者留下人物、事件的鲜活印象。  在此仅举数例:  德皇:“全欧洲言论最自由的人。”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招致世纪悲剧的灾星,高大肥硕、裹肩束腰,头盔上一根绿色的翎毛迎风飘舞。”  冯·施里芬,德国的战争规划师:“出入普鲁士军政机关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牛颈族,另一种是细腰族。此君属于后者。”  法军统帅霞飞:“套着一身宽大的行头,块儿不小,大腹便便……霞飞长得有点像圣诞老人,看上去心地纯良和善,憨态可掬——实际上面善心不善、外憨内不憨。”  俄罗斯军部大臣苏霍姆林诺夫:“圆滑世故、懒惰成性、寻观作乐的行家里手、长得圆嘟嘟的……举手投足像个女人。”这家伙“迷上了一位外省总督23岁的娇妻,罗织了一大堆子虚乌有的证据,生生拆散了那对鸳鸯,抱得美人归,做了自家婆——第四婆。”  巴巴拉·塔奇曼孜孜不倦于史海钩沉,大端在于探明事实真相,尽可能还原当事人的真实感觉。她不落史观之窠臼,不屑于妄自穿凿,以实就虚。一位姓名已无从查考的评论家说过这样的话:“史家如以现成的史学体系框诸历史事件,必然会犯先入为主、阉割史实的错误。”她援引此言表述自己的治史态度,并一再击节叹赏。她说,治史之要,在于务实。“找出掩盖在历史烟尘背后的故事,这就够了,不必急着梳理其中的逻辑。我相信,就事而不论事,留待真相大白、疑云俱解的那一天再织丝成锦,书就史册。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联句成篇,铸就华章。毋须主观臆猜,将各色人物、日期、枪炮、信札、议论连接起来的过程本身,就足以让潜藏历史的长河下面的逻辑浮出水面。  何处当行,何处当止,这是研究工作最难把握的一个尺度。她说:“知止于未止,方为善者之策,否则,你会陷入漫漫长路无尽头的困境。”她进一步阐释道,“学易行难。潜心研究学问,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久之常诱人沉迷。写作就不一样了,一字之出,青丝为白。”案牍劳形日久,她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在浩若烟海的故纸堆中遴选、提炼,将互有关联的素材线之串珠一般连结成一个整体,谋篇布局,构建煌煌巨制。一句话,正式进入写作。创作的过程,她说:“非常耗时费力,并且苦不堪言,其间不乏愤而不启、思而不达的痛楚。调整结构、增删内容、修饰润色、推倒重来,可谓苦心焦思、辛苦备尝。不过话说回来,个中况味,也非寻常可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临阿尔卑斯之绝顶,思接长千载,目极万物,施施然其乐何极!”她誉满天下的写作风格,是经过好几年的锤炼方才形成的,这倒有点令人咋舌。她的哈佛女子学院毕业论文上,题写着这样的批复:“风格欠佳。”她的第一部专著:《圣经与剑》,在芳程有归之前,曾被30家出版社拒之门外。她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挺了过来,并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勤奋敬业、善纳雅言、持之以恒。”  塔奇曼夫人对“人人拥有的、最得心应手的工具——英语”超卓表达力深信不疑。她的语言本身膜拜,常使她面对要么以辞害意、要么言而无文的两难选择。“首先,我是一个作家,我的任务是书写历史。”她说,“写作的艺术与历史的艺术对我来说,魅力一样大……抑扬顿挫的语音,在我的耳畔不啻天籁之鸣;意象丰富的词句,常使我心驰神往。”每每写到得意处,她往往会心生与人分享的冲动,当下拿起电话拨打给自己的编辑,铿锵有致地读出来。张弛有度的笔墨,清新俊朗的语言,在她的眼中就是历史发出的声音。她最大的追求,莫过于“让读者流连书香,废寝忘食。”  适此俗风肆起、斯文扫地的时代,她依然高蹈景行,不没圭臬之望。她认为,品味之高下,取决于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诚实纯朴的动机。造诣和用意在创作质量上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功夫不深,佳作难成。”她说。  塔奇曼夫人与学术界、评论界人士之间,始终横着一道藩篱。她没有博士学位,“我觉得,这不是我的缺憾,反而成全了我。”她声称。她认为,科班生涯使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活力全失、风格刻板。她说:“经院派史学家深受整齐化一的受众之累,初为论文指导教师,继为讲堂里的那一干人等。他们不关心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吸引力。”有人认为她是一块教书的好料,她掷地有声地回应道:“我干嘛教书?我是一个作家,无意耕耘教坛!不乐教,岂能教?”对她来说,作家应尽之务,或在图书馆、事发现场考察研究,或伏首案前奋笔疾书。她指出,大名鼎鼎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吉朋、麦考利、帕克曼诸人,同样没拿过博士学位。  有些评论家,尤其是学院派评论家认为塔奇曼夫人的作品不值一哂,将其纳入通俗历史读物的范畴。畅销书不登大雅之堂,这就是他们的逻辑。甚嚣尘上的贬损之辞,深深地刺伤了她。绝大部分作家同行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采取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态度,因为一句辩驳会招来十句谩骂。然而,塔奇曼不是怯战的驼鸟,她当下跳了起来,奋起还击。她给《纽约时报》写了一封信:“我留意到,有些评论家目不尽行,便面对他人的作品指东划西,大放厥辞。”她还说,“评论家惯于抓他人的辫子,以此彰显自己的博学与高明。对此,纪实作家们早就心照不宣。鄙人故尔在此专候,看各路高人能从鸡蛋里挑出什么骨头。”  塔奇曼夫人打赢了这场战争,不认输的人士也只剩下腹诽,不再跟她分庭抗礼。多少年时光流转,她的身影活跃在美洲大陆一流大学的校园里,发表演讲,接受荣誉学位;她还两度获颁普利策奖,并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由一位女性担当此职,这可是该院成立80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  虽说辩才独具,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却显得出奇地雍容大度。势利小人、跋扈者流、贪婪之辈、愚者懦夫,她一枝如花妙笔,为他们披上一层人性化色彩浓厚的、温情脉脉的面纱,稍有可恕,则必称而道之。略举一例:在分析一度横冲直闯、锐不可当的英国远征军司令约翰·弗伦奇爵士裹足不前的原因时,她下笔就相当客观中肯:“也许是服从基奇纳勋爵(时任国防大臣)旨在保存英军实力的按兵不动的命令;也许是意识到这支部队如若全军覆没,英国将精锐尽失,再无可用之兵与敌一战;也许是双脚一踏上欧陆坚实的土地,敌人的凛凛兵锋、战则必败的命运在他的肩头压上了过重的负担,也许在他虚张声势的大话后面,勇气在一点点消失……不在其位,安知其事。”  巴巴拉·塔奇曼书写的历史,展现了人类的挣扎、成功、挫折和失败,但她没有将自己摆放到卫道士的位置上,就着历史的烟云进行道德说教。尽管如此,《八月炮火》一书之寓意,并未因之稍减。昏庸的帝王、愚昧的政客、颟顸的将领粉墨登场,草率地挑起一场对谁都没有好处的战争,其血腥之状,与希腊悲剧故事中描述的末日之战几无二致。“1914年的那一个8月,”她写道:“厚重的阴云笼罩了全世界,任何人都无可闪避。一边是完备的计划,另一边是缺憾多多的人民,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在颤抖着,他们抱着为上帝慷慨赴死的愿望,向战场开拔。”她希望借助手中一枝秃笔向世人宣示,血的教训必须记取,前辙之覆,后车之鉴,类似的错误不能出现第二次。一番苦心,几点教训,令总统动容、首相折腰,万千读者为之倾倒。  家庭和工作占据了巴巴拉·塔奇曼生活之大部,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桌子前面,铺就素纸,书写华章。工作的时候,她用心至专,绝不容半点分心。成名之初,她的女儿艾尔玛告诉她,简·方达和芭布拉·史翠珊想请她写一部电影剧本,她摇了摇头。“可是,妈妈,”艾尔玛还不死心:“你就不想一睹简·方达的芳容?”“哦,不,我没有时间。”塔奇曼轻描淡写地说,“我还得工作。”  她用黄色便纸簿起稿,完全手写,“涂涂画画、堆堆叠叠,整个儿一锅大杂烩。”其后她用打字机打印出二稿,字行间距都是常规文本的3倍,以便后续工作中添枝减叶、剪贴调序。通常情况下,她一干就是4—5个小时,没有间断。“那年的夏天,《八月炮火》一书已进入扫尾阶段。”她的另一个女儿杰西卡回忆:“她的工作出现了一点延误,计划好的进度滞后了,她急着赶工期……为了躲避电话的干扰,她在畜栏旁边一间破败的挤奶棚里搭了一张牌桌,搁了一把椅子——这间屋子盛夏季节也是清寒逼人。她一大早7点半就进屋工作,我的任务是12点半给她送午餐:一块三明治、一瓶果汁和一瓣水果。我每次悄无声息地踩着马厩周围散落一地的松针,靠近妈妈的工作间时,看到的都是同一幅画面:坐在固守不变的位置上,全神贯注于手头的工作。下午5点左右,她才歇手。”  正在那一个夏天里,巴巴拉·塔奇曼反复咀嚼一段文字,前后长达8个小时。这段《八月炮火》的开场白不胫而走、流芳后世,并成为烛耀她毕生著述的经典:“1910年5月的一早晨,风光壮美如画……”翻开下一页,此前未及与本书结缘的读者,终于有幸一浇胸中块垒了。  ……

图书封面


 八月炮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很喜欢这本书,我看书一向很杂,但是这本书能给我的比我想要的要多很多。通过这本书,我看到很多细节处的东西,让当时的高层在我心中成为透亮的,于是我很喜欢,尤其是还可以看到很多动摇决策的小动作,让我觉得历史也不过如此
  •     话说这本书,从豆友推荐到买回来开始看,再到陆续看完,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断断续续的阅读,一点点八把所剩无几的耐心耗尽,最后草草看完了此书。原来自己的耐心居然如此有限,得到了几个非常让人忧桑的结论。一、咱记忆力着实不行,德国、法国、英国和俄国各路大军的陆军元帅、内阁成员、集团司令,师长参谋等等,把我弄得晕晕乎乎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后不得不拿出A4纸一个劲地把所有出现的人物及其职务一一写下,放在一旁作为参照,这样才不至于混淆。二、咱地理知识无比匮乏。莱茵河、塞纳河、默兹河、马恩河、埃纳河各大河流的位置把我整得没了脾气,列日、安普维普、阿登山、阿尔萨斯等一系列重要地理位置全然没有方向。最后只有一边看书一边翻着谷歌地图,搜索得不亦乐乎。为何新星出版社这一版的译文连地图都没有?太坑爹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绝世好书
  •     内容5星,翻译3星。中间大段漏译,错译。
  •     最近看了一本好书,是美国女作家巴巴拉·塔奇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写的,书名是《八月炮火》。全书分为“计划”、“爆发”和“激战”三个部分,很系统的向我们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欧洲列强们为夺取霸权而而勾心斗角、战争初期几场大的战役——烈日攻防战、坦能堡战役、马恩河战役以及英德两国的海上角逐。全书气势宏大、情节跌宕起伏,书中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作者知识渊博,而且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笔下的历史让读者如同亲身经历一般,令人读来欲罢不能。    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德国人是个极为严谨的民族,做事一丝不苟,计划性极强,但是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又使得他们容易陷入机械呆板的桎梏之中。比如德国赖以取胜的斯利芬计划,将作战时刻表详细规定到了日。整个计划虽然极为缜密,对兵力运用、火车时刻、物质补给、敌方行动诸多方面做了详细的预案,但是确存在两个巨大的漏洞:1、没有认真考虑比利时的反抗问题。斯利芬认为比利时会象征性的抵抗一下,事实上比利时的抵抗顽强而持久,在通向法国的堡垒被一一攻破以后,比利时军队退向安特卫普,仍旧威胁着德军的后方,使得德军不得不留下大量的兵力来保证交通线路的畅通。这样右翼的德军势必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2、对俄军动员力量的低估。斯利芬计划是建立在以最快的时间击败法军后,再回头痛击俄军的战略构思上的。也就是说,拳头一次只能挥舞出去一只,而俄军快速动员和对东普鲁士的入侵把德军的计划彻底打乱了。德军不得不从西线调了两个师去火速支援东线,德军的右翼再次变弱了。而与此相反的是,虽然法军依据的是一个愚蠢的十七号计划,但是他们获得了英国远征军6个师的增援,法军的左翼大大的增强了,法军将领知错能改,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他们面对的最强大的德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却因为离基地越来越远,且无增援,而变得越发的虚弱了。两只大军在战争初期屡屡得手后,越发得意忘形,甚至各自为战,两军之间产生了一个大的空隙,为英法联军反攻创造了条件。“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德军在马恩河的溃败实际上在斯利芬制定其战略计划时就已经注定了,后世人往往把斯利芬计划的失败怪罪于小毛奇,嘲笑他是个庸才,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如此苛刻,因为要设身处地的为小毛奇想想,作为最高指挥官,他必须要考虑到战争的各条战线,他是个走钢丝的人,他需要平衡战场的态势。就算按照斯利芬的计划,顺利攻下巴黎,英法联军也不会溃退,因为我们从当时的战场态势可以看出来,德军没有将英法联军切割包围,而且从北和从东将法军向法国内陆进行平推,英法联军的主力尚存,德军就算暂时攻下了巴黎,还是会被赶回去的。这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法作战的“镰刀行动”有个本质的区别,那次是将英法联军包围在了法国的北部地区,才有了后来的敦刻尔克。德军既然在时间上没有了优势,那势必陷入两线作战之中,所以在大战的第一个月(也就是文中的八月),没有将法军的主力彻底消灭,那也就是宣告了德军的失败。    纵观风云诡谲的整个八月,我们说德国人到底犯了哪些错误呢?首先,德国不应该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入侵比利时,因为英国是对比利时的中立做了庄严保证的,徳皇因为自己和英国国王的亲戚关系,还抱有幻想,认为英国不至于会参战,可惜的是,这次他错了,英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尤其是对保护比利时中立条约的信守,毅然参战,对德军予以痛击。德军入侵比利时,在攻坚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让法军有了充足的动员和集结的时间,还凭空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敌人——英国,实在是得不偿失;其次,德国不应该在东普鲁士和洛林等地发动攻势,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将兵力维持到最低的能够固守的状态,不应该过分拘泥于部分国土的沦丧,对敌军有生力量的消灭才是战争中的重中之重。战争的统帅应该有这样的毅力,划分出战争进行的缓急和轻重顺序,而不应该屈服于舆论和皇权的压力;最后,德国的树敌过多是其失败的终极原因。德国人放眼望去,发现除了一个昏庸不能的奥地利和老迈不堪的土耳其,自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帮手,意大利、日本、美国都纷纷投奔协约国的怀抱,这就是德国人的为人问题了,锋芒太露,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恨自己,失败只是早晚的事。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犯了这些错,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虽然稍稍改进了一点,但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一方面固然有其地理位置的恶劣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胃口太大,个头太小,消化不良,最后只好把吞并进去的全吐出来,还让人割了好几块肉。德国人夺取生存空间的做法固然不错,但是他太急了,太想一蹴而就了,德国人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些急性子吧。    世人会从《八月炮火》中吸取历史经验吗,或许历史只是一场不断重复的悲剧。
  •     细入骨髓地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是一本对当今世界格局和政治家都有借鉴意义的书籍见古而知今 以史为鉴
  •     记得以前有一本新星出版社出的《八月炮火》,非常精彩,文笔一流。这次再收集一本。本书讲述了一战爆发前后的许多故事,与二战相比,一战较少为人所知,希望大家有空读一读。
  •     一个阴谋而又狂热的时代,躁动的社会,孕育了一批极富冒险,贪婪,投机的政客及野心家,挑起了一次世界大战。
  •     翻译一般,不乏文字错误。
  •     美国人关于一战的书 以前了解过一战 但这本书更详细 外国的历史书 和国内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严谨得多
  •     看过最好的,写战争题材的书籍。同为女人,容易产生共鸣罢了。
  •     唯一的遗憾是书中没有附上地图。
  •     这一版比新星出版社的翻译好些。非常好的书,前半部精彩,后面有些过于纠缠具体战役细节,缺少前面的视野。
  •     美国作家写的,也是一部获奖作品,主要是讲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情,还不错的,增长知识了
  •     描述能力强,考据见功夫,可是总感拖沓,臆想的也有点多。。
  •     我们对于二战的关注在很多时候让我们忽略了一战的存在,但要知道,一战为二战埋下了祸根,历史的渊源让一切都可能发生,战争,了解战争只是更多的对和平的珍惜
  •     书是正版,纸张不错,印刷很好,一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幕的书,荒谬而真实,你所知道的一战,从未如此细入骨髓!
  •     叹为观止,跟看小说似的,人性的偏见、固执、愚蠢、怯懦与远见、果决、智慧、勇敢似乎也跟跟测不准原理、薛定谔的猫、混沌理论那样有着“波粒二象性”,只有在观察之下,状态才被最终确定。同时的,历史似乎只有在后世的观察之下,才成为其明确的图景。
  •     我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远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引言所说:“史家如以现成的史学体系框诸历史事件,必然会犯先入为主、阉割史实的错误。”我们所学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又有多少是“真实”的?
  •     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细入骨髓地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
  •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国际力荐,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细入骨髓地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字体印刷太大了!
  •     这本书太赞了,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细致分析了一战的内幕,很好,让我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一战故事
  •     以前看过电子版的这本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头一个月进行了详细描述。
  •     美中不足是少一张作战地图。
  •     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
  •     文笔优美的一部战争史。
  •     作为一个教初中历史的我,要满足孩子对历史的探究,首先得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我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书籍,我相信中国有很多好书,外国也同样有许多好书,《八月炮火》就该算是其中一部,看这本书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一战,而看一个人有没有真正懂历史,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看他对于战争的态度。在今天这样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没有没有机会去战地去亲身体验。但通过书籍我们可以稍稍了解。这稍稍的了解也已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而它的结束其实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本书挺厚,超值
  •     西方式新闻述评的感觉
  •     还记得二十年前在图书馆看八月炮火的情形,一直期待自己拥有一本。读一战,这本是经典中经典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
  •     字体,排版和纸张都很好,特别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五卷)》一起到货,相互比较后跟觉得此书的纸张质量好。看了几页后,觉得作者的文笔很好
  •     真的是了解那段历史细微的好书
  •     如果不是译得太不通顺以及没有配地图,原本是值得给5分的
  •     初读这本书已是2007年的事。当时拿出纸笔一页页地摘抄,只是一味惊叹,塔奇曼怎么能够这样写历史。而知道塔奇曼又是因为另一本书——美国心灵。
  •     行文酣畅淋漓,毫无翻译痕迹,吐血推荐。
  •     精彩绝伦,结尾堪称神来之笔。 翻译和校对不咋滴,读者得自己做语法订正了。
  •     希望有一天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
  •     细节生动,结构宏大。还挺不错的,看得过瘾。
  •     不愧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国际力荐,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就是好看
  •     这本书十年前在旧书店淘得一本,十分珍爱;现在有了新版更加高兴。这本书在介绍一战第一个月的同时,实际也说明了战争的起源,以及在决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小事如何改变了历史。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     战争的破坏力是无穷的,看八月的一战如何发生。
  •     塔奇曼写的极好。一战如同电影画卷徐徐展开。各国的性格刻画鲜明,德国霸气外露,残忍自大;法国精神至上,浪漫冲动;英国老谋深算,处心积虑;俄国庞大愚蠢,行动缓慢。纵观一战,战争是由一群人的愚蠢、自私、贪婪、自大、恐惧、混乱组成的。太多的偶然因素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个人在历史的大潮中既微不足道又无比重要。
  •     儿子喜欢!本书用生动、直接的语言,暴露人类愚蠢却真实的细节描写,详细描画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月战局与战事进程的清晰思路,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引人入胜,从高层的每一步设计,到士兵真实感受,从各国战略,到军官个人对战争的影响,丝毫不漏,娓娓道来,还原一个真实而有血肉的八月。
  •     很好的一本书。尽管从意识形态角度讲,存在抬高法国、贬低德国的问题,但大体上还是公正、全面地展现了一战爆发首月西线战场的情况。文笔细腻,内容丰富详实。就是翻译,有一些问题,尤其是人名和地名,不符合日常习惯。
  •     《八月炮火》看了后,觉得写得一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估计是对那个时代的背景不太了解!
  •     完全是冲着普利策奖的噱头来的,现在还没开始看,我倒是很想看看普利策的精髓在哪!在这个貌似和平的年代,是要看看我们的人是怎么看待战争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由。
  •     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很少 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     人类有自己轮回的悲哀
  •     很平淡的一本书,只是简单的把事情叙述了一遍而已,有点类似于我国的报告文学。。。
  •     笔记本
  •     我总在想,人类浩渺无尽的长河中,曾诞生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又发生过许多于当时所在时代非同寻常的事件,可最后留下来的又是怎样的记忆?正义、公正、权力、财富?还是屠杀、阴谋、血腥、战争?历史是我的弱项。可是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是茫然的,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也许对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80后女生而言,一战是遥远而陌生的,但它作为人类史上的一场浩劫,使我迫不及待的想去深入的了解它,以及那个时代的西方社会。
  •     如果想快速粗略了解一战,请忽视本书!作者对于一战首月作战各国从政客、国家元首、军队将领、参谋部轴心人物的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详细描述。阅读本书需要尊从西方政治、军事文明的思维,才能体会和理解一战爆发直接原因的真正狂热!“细入骨髓”、“前总统力荐”、“普利策获奖”,看来不是吹嘘。本书深刻、丰富、信息量极大的内容,另我从买来后很久才下决心翻开阅读,迄今只读到第三章战争正式开始。书未读完即发表浅薄评论,谢罪谢罪!
  •     “如此做派,唯一的功效是使得两地群情激愤,民心向背”。译者好像没搞清楚民心向背是什么意思。 加上此书制作粗糙,没有注释,果断转投上海译文1981版。
  •     八月炮火让我接触到了额一战荒谬而真实的内幕。
  •     跟《史迪威》一样,一如既往地引人入胜。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看过不少了,对基本情况也有不一定的了解,这本书也是反映此事的精典之作,以前还没看过,现在再补习一下。
  •     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知之甚少
  •     晚上和一朋友在网上闲聊,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他说在读湘军系列和《八月炮火》,还说看塔奇曼的《八月炮火》,勾起了他写战争的欲望。他想写的是闹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
      我又问他,谭伯牛的《晚清传信录》看没,回答是:“这人(指谭)能读书。我读了会忘,很惨。”
      我说:“忘了就好,应该忘记的。”
      回答:“说啥怪话!写历史,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堆材料。都忘了,堆啥?”
      我又说:“那就写观点好了,史观。材料的事情让学生们去做吧。”
      回答:“那还写个啥战争!?馊主意!你看‘八月’没?”
      “还没呢。”
      “历史的美感,要好好琢磨啊,史观一般都是讨厌的。”
      
      他这最后一句话,触动了我。让我这位朋友动了心思想写战争的,一定是《八月炮火》展现出的“历史的美感”。
      于是,我心里有了这样一种浩叹:人活着时时觉着荒谬,无聊,无能为力,而参与到“大时代的宏大事件”中去让人陡然觉着崇高起来,“历史的美感”或许会鼓舞、煽动很多人慷慨赴死。
      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的自我期许,为主、为文明、为某某民族的自我升华,可以使一切阴谋诡计变为宏谋远虑、流血漂橹人血染红顶子变成丰功伟绩;反之亦然,话语权变了,宏谋远虑又变为阴谋诡计,丰功伟绩又变成流血漂橹。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标准何在?公道何在?常谓公道自在人心。而这所谓的“人”又是何人?是芸芸众生么?芸芸众生千差万别,又如何有同一的“公道”?是主么?如是主,又为何以主之名,不断演出这重重惨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何时能大声地表达出一个判断?又如何能调和彼此不同的判断?
      恐怕自从进入阶级社会,自从有了国家,个体的权利、个体的幸福就在手握权力和资本的人的忽悠中变换着边际。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全球化是为了不全球化。也许一千年后的人们会觉得现在的我们可笑,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去彼此厮杀。如果仅仅就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那就照直说好了。
  •     喜欢这类揭示战争内幕的书籍,第一时间阅读,半天就读完1
    ,历史人物跃然纸上,很过瘾
  •     实在被翻译毁了……
  •     在阅读过程中,我一再地想起《集体行动的逻辑》。其实,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理性都是有限的,双簧玩长了,难免擦枪走火以致弄假成真。一二战期间的法德与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何其相似,中日未来能够避免兵戎相见吗?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现阶段的官民对立能够缓和吗,中国能够顺利转型吗?
  •     经典的书都不容错过的!何况是普利策奖作品.
  •     全书分为“计划”、“爆发”和“激战”三个部分,很系统的向我们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欧洲列强们为夺取霸权而而勾心斗角、战争初期几场大的战役——烈日攻防战、坦能堡战役、马恩河战役以及英德两国的海上角逐。全书气势宏大、情节跌宕起伏,书中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作者知识渊博,而且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笔下的历史让读者如同亲身经历一般,令人读来欲罢不能。    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德国人是个极为严谨的民族,做事一丝不苟,计划性极强,他们认为德意志民族无疑是世上最优秀的人种,德国也肯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除他们之外,世上所剩,只有“卑鄙”、“黑暗”和“落后”、“腐朽”。因此,德国理应统治世界。 但是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又使得他们容易陷入机械呆板的桎梏之中。
  •     最开始了解此书,是从网上的介绍开始的,肯尼迪总统曾经向人推荐的书呀,肯定错不了,读过之后,确实受益匪浅呀,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前夕的经过,真的是本好书,值得推荐!
  •     很多年以前上海译文出版社出过,后来就没有再版,国内可谓绝版,如今终于再版了。作者作为新闻记者,以记者独有的敏感和笔触,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     这本书对于军事战争迷来说,是一顿非常好的晚餐!一战爆发的内幕,挖掘展现在你面前,让你更懂一战,更懂战争!
  •     引言
    1962年1月的最后一周,美国首位实现太空旅行的宇航员约翰·格兰第三次推迟航天飞行计划;纽约扬基垒球队宿将、一垒手比尔·穆斯·斯考伦以一年来辉煌的战绩(创下击中561球、28支全垒打、89支安打的记录),获得3000美元加薪,年薪飚升至35000美元;那一周,《弗兰尼和佐伊》荣登小说类畅销书榜第一名,中间隔了几档,《梅冈城的故事》忝列其后。
    雄踞非小说类畅销书榜首位的是路易斯·奈泽的自传作品《我的法庭生涯》。那一周也见证了由一位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纪的美国人撰写的史学著作的面世,一部与任何名著相较都不遑多让的佳作。
    《八月炮火》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唯书评界趋之若鹜,在普通读者群中也是声名鹊起,行销之广,成一时之盛。肯尼迪总统曾向时任英国首相的麦克米伦专赠此书,提醒对方作为当代政治家,大家必须时刻鞭策自己,防止1914年8月的悲剧重演。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囿于基金提供方不得将史学奖授予非美国题材的作品之要求,特意找了一个折衷方案,为塔奇曼夫人颁发“非小说类一般作品奖”。《八月炮火》一书的作者一夜成名,她的后续作品风格同样优雅、内容同样引人入胜;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有“巴巴拉·塔奇曼”这个名头就足够了。
    一部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月战事的书,何以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博得如此广泛的声誉?纵观此书,特点有四:细节丰盈,史料翔实,读者浸淫其中,历历犹如目见;行文自然流畅,表述明洁通透,跌宕起伏,妙笔生花;置身事外,站在一定的道德高度审事度人——塔奇曼夫人不以卫道士自命,不屑于喋喋不休地讲经布道,肆意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她悲天悯人,不以尖酸刻薄为务;掩卷长思,读者与其说为人类的罪恶而挟嫌遗恨,不如说为人类的愚蠢而扼腕叹息。这三个特点,在塔奇曼夫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可《八月炮火》魅力独具、令人爱不释手之处,在于其第四个特点。作者匠心独具,擅于运用曲笔,使书中情节神龙见首不见尾,读来扣人心弦。从3个野战兵团、16个军团、37个师团总计70万人组成的德国军队,铁流一般浩浩荡荡地穿过比利时,长驱直入巴黎写起,她一支如椽巨笔,任意挥洒,虎狼之师突破法国北部防线逶迤南下,一路烟尘四起,势如劈竹,诚如德皇麾下一班干将预计的那样,必欲6周内拿下巴黎,将这颗欧洲明珠收入囊中之情状,历历如在目前。
    读者诸君也许打一开始就对整个战事了然于胸,知道德军的铁蹄从未踏入巴黎半步;知道冯·克拉克将军出师不利,不得不绕道而行;知道马恩河一役,拉开了攻守双方百万大军长达4年之久深沟高垒、血腥杀戮的序幕。塔奇曼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清空读者的知识武库,在刀光剑影和枪炮的轰鸣声中,身临其境一般体验那场残酷的战争。筋疲力尽的德军会不会做困兽之斗?情势危若垒卵的英法联军能不能挫其锋锐、击其暮归?巴黎会不会陷落?塔奇曼夫人的治史之才,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1914年8月的战争风云,经她娓娓道来,读者的感受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一样:前路云遮雾罩,未来缥缈无定。
    《八月炮火》一书面世后,其作者巴巴拉·塔奇曼被媒体描述为一位50岁的家庭妇女、膝下有3位千金、丈夫是纽约出色的外科大夫。她的个人出身也颇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父、母一脉均系纽约坐拥巨资的犹太商贾世家、书香门第。外祖父老亨利·摩根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任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其舅小亨利·摩根梭曾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帐前效力,位居财政部长,叱咤风云12年;其父莫赖斯·沃森创办了一家投资银行。她的童年生活是在哈德逊河下游北岸的一处五层红石大屋中度过的,一位法裔女家政每天为她朗读拉辛、高乃依诸大师的文学作品。在康涅狄克各州,更是谷仓、马厩一应俱全,其家业兴旺之状,可见一斑。父亲严禁家人言语之间提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有一次,正值豆蔻之年的她没有了尺度,在餐桌上大放了一番厥辞,父亲慈心不悦,责令她离席反省。巴巴拉脖子里象是梗了一根椽子,直挺挺地坐着说:“我都这么大了,用得着罚饭吗?”父亲算是开了眼,惊了个瞠目结舌——她呢,席照坐,饭照吃。
    哈佛女子学院毕业之际,她陪伴率团参加伦敦世界货币经济论坛的外祖父去了英国,没有参加毕业典礼。她还受聘于东京一家亚太地缘关系研究所,做了一年的研究助理,之后跻身《美国报》——一度濒临破产,幸亏父亲及时假以援手,斥资买断后方才绝处逢生的新闻媒体,成为一名新进写手。她曾活跃在马德里的大街小巷,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报道西班牙内战。那一年她24岁。
    1940年6月,就在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铁蹄踏进巴黎的那一天,她与纽约的莱斯特·塔奇曼喜结连理。即将奔赴战场、军前效力的塔奇曼大夫认为,时局动荡不安,不宜生儿育女。塔奇曼夫人的回应是:“形势好转,也许一辈子都等不到。想要孩子马上就要,管他希特勒干嘛?”不出9个月,他们的长女就呱呱坠地了。整个四五十年代,塔奇曼夫人分身有术,在养育子女的同时笔耕不辍,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1954年,她的首部作品:《圣经与剑》,一部有关以色列犹太复国运动的历史题材著作问世。紧随其后,她的另一部著作:《济默尔曼电报》,也于1958年出炉。该书围绕1917年德国的一场外交阴谋展开,时任外交部长以帮美国南部邻邦墨西哥夺回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等旧属地为诱饵,策动墨西哥向美国宣战。这部书行文格调高雅,内容趣味横生,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
    其后数年间,巴巴拉·塔奇曼一发而不可收拾,随着《八月炮火》、《骄人之塔》、《史迪威在中国》、《远方的镜子》、《愚人行》、《礼炮初鸣》等一系列作品的付梓印行,这位作家声誉日隆,被奉为国之瑰宝。其著述之丰、效率之高,令世人刮目相看。
    在一些演讲活动和文字资料中(现已辑录成册,公开出版;书名《史海拾贝》),巴巴拉·塔奇曼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她讲道,举凡**的建树背后,必有矢志不渝的追求。用她的话说,就是“热爱事业者,必成大器”。她在哈佛女子学院学习期间,曾就教于一位痴迷《英国大宪章》的导师,这位夫子“每谈此简,双目便炯炯发亮,连一旁聆听的我都大受感染,不觉心荡神移。”她还提到数年后曾经邂逅的一名大学生,系里以关乎基础研究为名,硬性规定了他们毕业论文的主题。该论题与此君平日所好风马牛不相及,他穷于应付,竟日搜索枯肠,却总是不得要领。她很为这位大学生打抱不平: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她的书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深深吸引着她,为她津津乐道的。某样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会顺藤摸瓜探究下去,要是兴趣越来越浓厚,那么不管这东西广为人知还是名不见经传,她都会潜心研究,乐此不疲。最终,她总能探乎幽而发乎微,挖掘出湮没的细节,赋予事物全新的视角、鲜活的生命和深远的意义。谈及那个特殊的八月,她发现“对时局敏感的人早就在战栗、在呻吟了。因为他们意识到,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浩劫。”当她厚积薄发、尽吐胸臆,将所知、所感、所思诉诸笔端的时候,读者焉能不沉湎于她热情洋溢的表述、折服于她炉火纯青的技巧!
    她动笔之前,必先下一番研究的功夫,积累写作素材。她一生勤奋,博览群书;有了明确的创作动机之后,更会专注于一时一事,上穷碧落下黄泉,直至所要表现的人物都变得血肉丰满、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地在她面前站起来。
  •     八月炮火一书点出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历史吊诡与荒谬。一批深谙治国之术与权利均衡游戏的统治精英,他们机关算尽,最后却无法避免自己成为历史悲剧中的主角;他们精心布置的军事盟约与政治承诺,最后却成为冲突升高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器!不错哦!
  •     拿到书先浏览了一下,此书详细写了一战第一个月的战事,包括战争的前因后果。对于想了解毛奇、霞飞、冯·克卢克等等这些将军的人来说,此书不可多得。可惜的是只写了战争的一个月就戛然而止,让人太吊胃口。
  •     作者不简单,连同那部“史迪威”都很精彩。看到了历史,看到了世界,也看到了未来!
  •     我是比较关注二战及之后的战争史,对于一战比较陌生,虽然知道一些历史名人,但是整体上还是比较陌生,这本书整体上是不错的,对于一战开始之前及之后一个月时间的发展的描述比较详细,参考了大量的历史史料,可以作为一战历史的入门材料来读,由于人物事件很多,要挖掘细节的话也可以参考书中列出的参考资料,有的放矢的查阅。
  •     我还是没有能力读这种各种人物关系的小说
  •     没有地形图和行军路线图的战争史书都不是好教材,遗憾,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版本,待重读。
  •     2013.03.05 - 2013.06.12 (100天) 一战的了解远没有二战来的多,所以这本书对于扩展一战方面的只是是个不错的选择. {30}
  •     了解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内幕
  •     细入骨髓地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
  •     我们一直以来被一种国家意志、民族意志的宣传所蒙蔽。巨大的冲突后面,隐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     历史写的跟小说似的精彩!
  •     对第一次大战不是很了解 希望可以了解下
  •     囧……刚才那个马克错版本了
  •     世界大战为何爆发,如何爆发。
  •     一战的时候德国人实在是野蛮人啊,难怪腐国人/高卢鸡人/巧克力人的唯一共同点就是恨德国人
  •     相比二战,一战对国人其实更有启示意义:一来,当时欧洲大国间,皇族都沾亲带故,谁都没想真大打;二来,也不似二战,所谓“正邪”并不那么突出,没什么民族屠杀,而且主要各国基本都至少属于立宪民主体制;三来,英法是近千年的历史宿怨,却转而联手,英德长期结盟却最终反目……等等问题,更有了解之必要。可惜,翻译实在太烂,半文不白,还有众多语焉不详之处,居然来硬生生出现了沙皇“尼古拉三世”!都要读出火气来了! 另因我给了三星,结果发现在当当网该书的直接页面上,根本看不到我的评论,就是进入了“全部评论”区,也只有某种排序能显示我的差评!无语,就是想骂人!擦!
  •     太厉害
  •     本书用生动、直接的语言,详细描画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月战局与战事进程的清晰思路,从高层的每一步设计,到士兵真实感受,从各国战略,到军官个人对战争的影响,丝毫不漏,娓娓道来,还原一个真实而有血肉的八月。这些深谙政治游戏的上位者,用他们擅长的政治手段与军事谋略,一步步精心布置,驱使无数并不甘心情愿的军人百姓参与其中。这是一次自掘坟墓的狂热政治游戏。一场应该可以避免、也没有一方真正希望发生、而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全面性战争拉开了帷幕。
  •     我就想看看一本书找一个答案:为什么战争会爆发?阻止战争爆发的刹车去哪了?没有无缘无故就发生的事情。对今天的人们有没有借鉴?对周边国家,动不动就喊打这个打那个理智不理智?要说爱国,谁也不能否认二战时的日本武士道军人最爱国了,可就是他们裹挟着整个国家把日本带入了苦难,他们这样的爱国对不对?没有理智的爱国主义是不是也会成为战争之源
  •     看过她写的史迪威,确实很好,就一直要买这本《八月炮火》未成,才发现新版就立刻买下,虽然未看,但相信作者的严谨作风一定不会让读者失望的。
  •     四星半。
  •     翻译太牛了。更像是文学作品。
  •     八月炮火(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国际力荐,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细入骨髓地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狂热内幕)经济实惠,值得购买,还没来得及读
  •     全书分为“计划”、“爆发”和“激战”三个部分,很系统的向我们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欧洲列强们为夺取霸权而而勾心斗角、战争初期几场大的战役——烈日攻防战、坦能堡战役、马恩河战役以及英德两国的海上角逐。全书气势宏大、情节跌宕起伏,书中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作者知识渊博,而且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笔下的历史让读者如同亲身经历一般,令人读来欲罢不能。
  •     八月炮火,那个年代那些人,值得一看!非常不错!希望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     垃圾的翻译,垃圾的出版社
  •     不及巴黎烧了吗
  •     了解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
  •     书本身值五星,但是翻译和编辑烂到令人发指!
  •     战争的荒谬无以言表。此书对了解一战很有帮助。
  •     关于世界历史和重大事件时,我总喜欢看国外的书籍,因为更加让我领略到事件的真实,不是说国内人写得不好,是角度的问题,当然除了日本人写得历史类的书和小说,我是绝对不看的,不接受他们的偏激和洗脑,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青人,全面认识,感知历史才是正确,这本书正是如此,虽然是特价是购入的,但对我来说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收藏好书
  •     大家都说好的书,普利策获奖作品,了解一战
  •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国际力荐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国际力荐
  •     对编辑肆意删掉原书图片这一行为感到十分不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