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中国经济 > 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政策研究

出版社:叶勇、龙跃、 勒俊喜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09出版)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50404397
页数:128页

作者简介

学术研究·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政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ISBN:9787550404397,作者:叶勇 等 著

书籍目录

1 引言  1.1 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情况  1.2 国内外信息产业对经济贡献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模型  1.3 本书成果来源和写作思路2 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评价指标和模型  2.1 信息产业的界定  2.2 信息产业的整体评价指标  2.3 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2.4 地区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2.5 信息产业的技术贡献分析模型3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2 重庆信息产业发展总体评价  3.3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 重庆市信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与其他省市比较分析  4.1 与其他相关省市信息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4.2 与相关省市产业关联比较分析5 重庆市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分析  5.1 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5.2 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5.3 信息产业的技术贡献分析  5.4 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重点与发展战略  6.1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分析  6.2 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7 促进重庆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大力优化外部环境  7.2 全面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完善信息化法规政策体系  7.3 改革税收政策,支持信息产业发展  7.4 加强财政支持政策  7.5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政策体系  7.6 重点制定和实施技术发展支持政策  7.7 扎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这本《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政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由叶勇、龙跃、勒俊喜著,立足于重庆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作用研究,分析制约重庆信息产业发展的症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对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起到基础性的决策参考作用。

章节摘录

  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作出了“314”的总体部署,这是推动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重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已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且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将信息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任务,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通信产品、汽车电子、新型元器件、信息家电等六大产业。为认真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重庆市信息产业实际,提出了突出“一圈”集聚效应,带动“两翼”发展,将信息产业打造成为“一小时经济圈”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使重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的目标。  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重庆地区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聚集着以中兴重庆研究所、惠普重庆研发中心、电子科技集团第24、26、44研究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实力强大的技术创新型企业机构。重庆市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较强的工业和综合经济基础优势,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化工、仪器、仪表等一大批与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优势行业,军工电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仪器仪表、基础元器件制造实力较强,软件开发初具规模,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

图书封面


 信息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及政策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20世纪90 年代初开始,信息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也越来越大。信息产业正逐步取代钢铁、制造、石油等传统产业,成为目前和未来社会发展中最大的战略产业。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从国内来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增势迅猛,为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左右,因此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日益发挥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1996年至2002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增长到5.7%,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3.3%提高到17%,特别是在外贸出口方面,电子信息产品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到2010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占外贸出口比重达35%。今后20年,信息产业仍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服务业的增长势头也让人惊讶。以通信业为例,我国通信业从1984年开始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截至2003年底,我国电信用户总数达到5.32亿,已成为世界电信用户第一大国。在网络规模上,截止到2005年6月底,固定和移动长途电话业务电路分别达到25.0万和31.3万个2M;光缆线路长度达到374.5万公里;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45032.0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3194.2万户。同期,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37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63亿户。紧随着世界经济的步伐,从1993年开始至今,我国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关系国民经济的各个关键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信息化概念逐渐清晰。尤其是“金字工程”系列启动后,“金桥”、“金卡”、“金税”、“金关”等等,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因特网用户增长迅猛。1996年我国上网计算机只有 2.4万台,上网人数只有10万人;1997年上网计算机增至30万台,上网人数达到62万,分别增长11.5倍和5.2倍,;1998年上网计算机又猛增至75万,上网人数达到210 万,分别增长1.5倍和3.4倍;而截止到2003年6月底,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为2572万,互联网用户已超过6800万,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逐渐从概念、从示范工程,再一步步全面铺开,成为今天的现实。全国信息产业近年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03年7月底,全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分别为2.41亿、2.39亿,总数高达4.8亿,跃居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也成为外贸出口最大的门类,而快速发展的软件产业,则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重庆的信息产业起源于原来的电子仪表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起起落落和“九五”期间的恢复性调整,“十五”期间加快“1337”工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个主要专业门类基本齐全, 有一定技术实力,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兴信息产业体系在我市基本形成。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含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初步形成了以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尤其是无线通信设备、数字视听产品、数字医疗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管理类软件为特色产品的产业结构。信息传输业在国家政策的牵引和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正处在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平稳健康发展的时期。1997-2005年,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31.3%(名义价增速,下同),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1%增至3.9%,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3.9%,尤其突出的是2000年至2005年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63.9%。重庆市直辖以来,信息产业的名义产出也从1997年的13.50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119.3亿元,增长了8.8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1.3%,而同期名义GDP 的规模只增长了2.3倍,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0.8%,前者比后者增速高出3倍左右。信息产业占名义GDP 的份额从1% 上升到3.89%,增长了接近4 倍。从信息产业对GDP 名义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波动状态,最低点是2002年的3.93%,最高年份是1999年的14.03%。贡献度指标基本处于上升状态,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由1997年0.38%为上升为2004年的1.04%,2005年稍降为0.81%,说明自1997年以来重庆市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逐步提高,逐渐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1997年-2005 年间重庆市信息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GDP 的相关系数为0.99,表明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我市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信息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