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简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世界经济简史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
ISBN:9787532747566
作者:[美]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
页数:458页

作者简介

本书由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阅读的关于世界经济史和经济发展的教科书,由埃默里大学的龙多·卡梅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拉里·尼尔两位资深经济学教授合著。本书简要而系统地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至20世纪末的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今日之不平衡经济发展格局的内在原因,并探讨了有关21世纪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增长的极限等。本书自1989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好评,并反复修订和增补,保持了资料的新颖性和完整性,至今已出到第四版(2003年),被译成13种文字,畅销全球,是一本权威的经济史教材,也非常适合国内大学经济学本科和研究生作为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言:经济史与经济发展发达与不发达增长、发展与进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与生产率经济结构与结构变化经济增长的对数曲线第二章 古代经济发展经济学和文明的出现帝国的经济基石地中海世界的贸易和发展古代文明的经济成就和局限性第三章 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土地基础农业社会稳定的模式变革的力量欧洲的扩张城市生活的复兴商业潮流和技术工业技术和机械动力的起源中世纪经济的危机第四章 西方扩张前夜的非西方经济体伊斯兰教国家奥斯曼帝国东亚南亚非洲美洲第五章 欧洲的第二次S曲线增长人口与生活水平探险与发现欧洲的海外扩张与回报价格革命农业技术与生产率工业技术与生产率贸易、贸易路线、商业组织第六章 国家主义经济与帝国主义经济重商主义:一个误用的名称共同要素西班牙和西属美洲葡萄牙中欧、东欧和北欧法国的柯尔贝尔主义荷兰的伟大崛起英国的“议会柯尔贝尔主义”第七章 近代工业的黎明近代工业的特征工业革命——一个措辞不当的名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及其影响工业技术与创新地区性差异工业化早期的社会各层面第八章 世纪的经济发展:基本要素人口资源技术发展与扩散制度框架第九章 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英国美国比利时法国德国第十章 发展模式:后发工业国与未工业化国家瑞士荷兰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奥匈帝国南欧与东欧沙皇俄国日本第十一章 战略部门农业金融和银行业政府的作用第十二章 世界经济的增长英国选择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时代“大萧条”与回到保护主义国际金本位制国际移民与投资西方帝国主义的复兴第十三章 世纪世界经济概况人口资源技术制度第十四章 世界经济的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和平的经济后果大萧条,年-年对立的重建尝试俄国革命和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表现第十五章 世界经济的重建(1945年-1973年)对战后经济的规划马歇尔计划与经济“奇迹”高增长时代苏联集团的出现非殖民化的经济第三世界的阵痛欧盟的历史第十六章 世纪初的世界经济苏联集团的瓦解欧盟的发展增长的极限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第4版)》为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前言

随着2001年新千年的临近,龙多·卡梅伦觉得必须对他这部简明概要的世界经济史进行修订了。然而,2000年夏季迅速恶化的健康状况,使他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就像在第三版的修订中他慷慨地给予我极大的信任一样,这次他再度请我为第四版的修订做必要的准备工作。我做的修订,恰好在2000年12月,20世纪的末尾结束,可惜龙多再也看不到了——他在2001年1月1日去世,享年75岁。龙多是最具有世界性的美国经济史学家之一,作为访问学者,他曾到过英国、法国、德国、巴西和日本,并担任国际经济史协会的副会长。除此以外,他指导过一些欧洲顶尖的经济史学家的论文,包括西班牙的加布里埃尔·托尔特拉、德国的理查德·蒂利和瑞士的富兰克林·门德尔斯。在经济史学家中,龙多以他对金融机构在促进工业化传播中的作用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坚持认为历史进步具有基本连续性的观点而著称。不过,他在这本为大学初级生和感兴趣的外行所撰写的教材中,对于技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组织机构等各自的作用,保持了一个平衡的总体看法。

内容概要

龙多·卡梅伦,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资深经济学教授,曾担任国际经济史协会副会长,本书是他生前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伊利诺伊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拉里-尼尔参与了本书第四版的修订工作。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导言:经济史与经济发展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贫穷呢?这个看似颇为简单的问题解答了当今世界最紧迫的难题之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有战争、人口压力、环境保护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即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的问题——其重要性才可与此旗鼓相当。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革命和政变发生了,国家的政治自由被极权主义政府和军事独裁扼杀了,许多人被剥夺了自由甚至生命。数百万人尝隆地死于饥荒、营养不良和疾病,而食物和其他资源并不短缺,—只是没能被运送到需要它的人们的手中。美国及其他一些富裕国家出于良好的愿望已经花费数万亿美元,试图帮助其可怜的邻国。即便如此,相对少数的富国与绝对多数的穷国之间的收入差距非但依然存在,而且还逐年扩大。 这种情形看似有点自相矛盾。既然有些国家穷而有些国家富,为什么穷国不如法炮制,采纳富国致富的方法和政策呢?确实,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但大多数成效不显著。问题远比表面显现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关于富国高收入的成因,人们始终未达成共识;其次,即使共识存在,在今天那些地理、文化、历史状况都不尽相同的低收入国家实施与富国相似的方法和政策,结果未必相向;最后,尽管大量的研究致力于给出答案,学者和科学家们仍未创建出一套关于经济发展的既可操作使用又具广泛适用性的理论。

图书封面


 世界经济简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http://blog.sina.com.cn/leiwon】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R·马尔萨斯在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指出,由于世界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则以算术级数增长,大多数人将在艰难的生存线上挣扎。一百七十四年之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也预言“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将会在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候达到极限”。面对前后相隔近两个世纪相似论断,《世界经济简史》的作者不以为然,他们坚持认为科技和制度的创新能够推迟应用边际收益递减定律的时间,并且乐观地告诉读者:“人类面临的可能性是无尽的。”两位作者习惯于从人口、资源、技术和制度等环节入手分析近现代西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推崇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在提升生产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亦为作者所重视),倡导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本书作为简史类著作,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缺点均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浅显。限于篇幅,作者无法对一些重要问题展开叙述,更不可能清晰地梳理出世界经济史的深层脉络。但不可否认,本书对于经济学入门读者来说具备颇多的自学价值,也为专业人士提供了不少值得深入研讨的经济史素材。
  •     《世界经济不简单》---读书笔记刚看完本书,一本教科书《世界经济简史》,由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阅读的关于世界经济史和经济发展的教科书,龙多·卡梅伦著。内容:简要而系统地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至20世纪末的人类经济发展历史,分析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今日之不平衡经济发展格局的内在原因,并一笔带过了有关21世纪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增长的极限等。自1989年第一版以来修订和增补若干次,保持了资料的新颖性和完整性,至今已出到第四版(2003年)。被译成13种文字,畅销全球,是一本权威的经济史教材,也非常适合国内大学经济学本科和研究生作为参考读物(可是,国内哪家用此类教材?)。 作者:龙多·卡梅伦Rondo Cameron (1925 – 1 January 2001)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资深经济学教授,曾担任国际经济史协会副会长,本书是他身前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伊利诺伊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拉里·尼尔(Larry Neal)参与这个第四版的修订工作。全书425页,您看目录,会发现确实有章节是阐述亚、非、拉等国家的!但其实,70%以上篇幅为欧洲,尤其是西欧;20%以上留给了美国;剩下就是亚、非、拉等!亚洲主要说日本(改革开发以后的中国,因为“经济奇迹”现象,也被反复提及并列入主要对比数据中)。非洲嘛,重点南非和北非,其他黑沉沉部分就相当默默然!拉?中、南美洲在地理大发现前没啥可说,之后就是金银供应地,再之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美好50中,凭借其在初级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成为国际分工中的重要参与者(请注意,只是参与者哦!)特别是几个“南锥国家”(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等)人均收入居然与西欧各国不相上下呢!但之后呢?逐渐滑落到第三世界了!现在只有巴西还是高盛概念里的金砖!看书要明理!看完此书,我认识到以前自己的很多谬误及主管臆断!这里一边罗列,一边夹叙夹议!1、“政治经济学”,从一定意义上,应该改称为“经济政治学”,因为推动各国政治变革的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宫闱之变,倒都是政治、阴谋为主);2、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三个因素:人口红利、教育普及、技术创新。---人口红利是合适的出生率及死亡率(还有移民效应,美国最明显,其人口从1850年的2300万增长到1950年的1.5亿,同期整个欧洲才从2.6亿增至5.6亿,亚洲才从7.5亿增至13亿。欧亚都贡献了大量移民到美洲);---教育普及以前指国民识字率,现在已经是高等教育普及率了!我们的单纯应试教育不可取啊,看统计数据,1850年瑞典成人识字率是90%,同期英格兰才70%,俄国撑死才10%,接着就更加惊人了,到1900年,瑞典居然是99%,连作者自己都说,太夸张!但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普遍都居然高文化水准,这是无疑的;好吧,我还是要冒着国人的唾沫说说日本,为何作者写世界经济史,将亚洲之日本频繁列入说辞呢?请看,从1900年起,日本小学实行免费教育,1907年,日本文部省正式将8年小学的前6年定为“国民义务教育”,同时废除一切私立学校,国民义务教育全部由国家统一管理。1920年统计,日本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99%。1924年,日本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100%!唉~我们现在呢?2008年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女士在纽约表示这个比例已经达到99%以上了!(还是没100%啊)---技术创新是要参与国际技术发展、从而分享成果,不融合,就会被排斥,单靠自力更生,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啊(尤其是时间成本太高,还记得我写的影评《倭寇的踪迹》吗?)。自从工业文明以来,拽住蒸汽机时代的都没掉队,南部美国,北欧诸国等没有脱离科技大发展的队伍,就是因为紧随大流,因地制宜。同时,日本、以色列都是现成好例子!差强人意的南欧、俄罗斯等(当年彼得大帝倒是做了不少实事,可惜1725年才53岁就over了)就爬啊爬,好不容易日后才重新跨进圈子!目前创新精神最澎湃的,美国无疑!一个咬掉一口的苹果,居然可以提振美国经济,影响中国出口产值!所以,从基石层看,人口在下,教育在中,创新为上啊!3、古代欧洲没经济吗?当年的罗马帝国及各类帝国,都是以将地中海变内湖为目标,划定版图的同时也是频频搭建出巨大城市!十万人口一座城已然耸立,罗马城甚至可能超100万!这些之中,岂能没有经济,更不要说西非是由一系列贸易才被发现的(玩过《大航海时代》,您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同时伴随经济、人口增长,各类技术创新也是层出不穷的,栽培、动物饲养、纺织、冶金、轮子、帆船等等!当然,那时都是农业社会!但是古代欧洲人绝对不缺乏智慧,华夏文明只是对等他们而存在与地球另一边而已,无所谓谁更比谁先进!4、中世纪的欧洲就是黑色的吗?似乎说起中世纪就是黑死病,就是全欧人口少一半!但是文艺复兴也是那时候的,北非穆斯林强占西班牙、渗透法国、征服意大利也是那个时候(公元711年),带去弯刀的同时更有勤劳的移民和先进的园艺、耕作技术,也是那个时候(现在知道北非那些国家和南欧牵肠挂肚上千年的游戏了吧,千万不要去说他们谁对谁不对,那扯不清,只有真主才是对的)。英国农庄经济在那个时代成型、成熟(以后的圈地运动就发生在这些农庄上),类似合作社模式也应生产要求而出现(一家农民也许只有1~2头牛,但是耕肥沃而黏性重的地,要4~6头牛)而人口增长后,农业增产迫切,技术革新的重轮犁就应运而生,这使得某些地区的轮耕不必要(由于旧式犁只适用于土质干松的土地,所以为了恢复地力经常是把所有耕地分成两部分,轮流耕作,每年有一半的耕地处于休耕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农业二圃制),三轮甚至四轮耕作法都用上了,产量大增,并解放相当人力从事初级工业、手工业。这个“犁”的诞生,真的一点不比蒸汽机差劲呢!看看,您还认为欧洲中世纪就是《魔戒》吗?吃喝有余,生产性人口和非生产性人口分离,于是贸易、扩张大发展,带来金融、商业大发展(威尼斯商人时代),并引发工业和机械动力的起源!最主要的就是纺织、冶金行业的水车应用!而另一个更加深刻改变全人类的东西也诞生了,那就是钟表!此物初入我朝,计时功效反而次要,奢侈品的装饰功能才第一!欧洲那些修理风车、水车齿轮部件的某些巧匠们琢磨出了钟!在12世纪,德国科隆甚至有一个钟匠协会。到14世纪,欧洲每个城市至少都有一座大钟了!为何说钟具有那么重要的人类历史意义呢?它,使得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觉、认识强烈了,在处理事务时更加有规律和守时,甚至当时热那亚的生意合同不仅注明签订日期,还注明确切时间呢!(这就是“时间就是金钱”一语来源吧)。而有了可以标识每天日升日落的精细刻度,人们在共同合作中的衔接、策划、统筹就都可以有依据,无论是军事上还是远行、近议!就此而言,钟表的发明使得华夏的午时三刻等划分法落后多少啊!其实作者写到这里,也是深深为当时已经拥有相当高科技水平的中国惋惜,因为虽远超西方各国,但是一直囿于陈规,没有迎来任何技术突破,带领国家进入工业时代!所以,人口5000万,教育未跟上,创新没发展,终于使得华夏在西方工业文明下,成为“古国”!5、大航海时代到来!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轮番登场!而一开始就打击了意大利在香料交易的垄断,17世纪中叶他就衰落了,沦为欧洲经济海洋中的一潭“死水”,直到20世纪才再度恢复(知道谁恢复吗?呵呵!)。而西葡二国,在哥伦布大发现后(最近网传一部《哥伦布传》,去看看吧),英法逐渐上升势头明显,而美洲等殖民地的发现而不有效开拓,单纯掠夺,反而没有给本土经济带来多大正面帮助,反而是引发通胀,带来低效与颓废,最后16世纪过去,他们在欧洲的地位及声望一路下滑,直到19世纪初,仍处于萎靡困顿的昏睡中!而且著名的国王债务逃废实例也不是只出现一回(请注意,1672年英国斯图尔特王朝复辟后,也闹过“停付”政府债务事件,财政诈骗,毫不知耻)!这下您该更清楚,为何说他们是欧猪X国了吧!17世纪中,纺织品、铁器、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行业都热情发展着!当然新需求也促进新创新!贸易呢?没有流动,任何水都是死水!因此,早在15世纪初比利时布鲁日的贸易中心组织体系就相当成熟了。贸易中心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挂钱袋子的地方,这就是交易市场!(一个有组织或规制的市场,进行商品或金融工具的交易)布鲁日的商人集会的各类建筑物大厦上会有个醒目的标识-----三个钱袋或钱夹!(我想,巴菲特玩抢钱包游戏,应该是要寓意市场、交易及规则)6、主义与商业当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显然用中古的宗教去解释财富分配的不平衡等现象已经不够使了!于是主义被诞生!比如重商主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这个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搞出的概念,虽然一开始是贬义(重商主义是商人们精心设计,灌输给对经济事务一窍不通的执政者们,目的是合理攫取更多财富),到了19世纪后半叶,被古斯塔夫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彻底颠覆,变为一个国家决策的政策,是由英明仁慈的统治者实施的。慢慢地,政府参与经济变得越来越客观化、显性化,到了如今,大家不是都日思夜想数万亿及各类刺激计划嘛!而当时出现重商主义后,17世纪开始欧洲各种大小国家间的贸易保护关税那时层层加叠叠!有时也会促进某个东西,而改善下,甚至补贴下!在纷纷扰扰中,18世纪末,波兰这个公国被三强瓜分了,消失了!且是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弄来弄去,简直成了抹布!一直到20世纪初才恢复(1918年11月11日),可好日子没多久,德国纳粹军队与苏联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狂喊“自古以来就是XXX”的,但人家飞机大炮一顿揍,最后还搞个卡廷惨案,灭了大批波兰上层社会构成的军官)。二战后还是被苏联管制,直到1980年发生团结工会大罢工,才逐渐走出来!(二部电影可以看看,《卡廷惨案》、《鼹鼠》扯远了!)7、羊吃人18世纪喽!该说说圈地运动了,因为可以说没有圈地运动,就没有英国的近代工业化文明开创!有趣的是,作者说,其实圈地运动只是受到一部分人的抗议,他们是没有自有露地的雇农和佃农,以及栖身公地的农民!圈地初始目的是进行轮作改良和家畜选育,需要将小块土地兼并为大农场!最后这个所谓“羊吃人”不可逆地进行了,结果是打谷机、收割机、蒸汽泵引犁等农机引进使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从此时到20世纪上半叶,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乃是第二产业(包括采矿、制造及建筑等产业)的兴起,表现为劳动力就业和产出等指标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工业革命”一词出现,描绘当年随着瓦特蒸汽机投入实际使用,工厂生产制度的“胜利”,变革如此迅猛,以致后人感叹那么短时间那么多伟大发明!当然,这个革命一般认为出现在英国,由纺织而起,因煤炭运输及使用而发展!但是,若非英国,西欧各国也会发起此项变革的,只是时间要延后些了!总之,这个时代进步太猛烈了!人类在以西欧为主的巨大发展中,大量创新!煤炭工业化、轨道交通运输业、碱类化工业,使得工业人口大量增加、工人阶级成型,伦敦开始呈现大都市特征!8、跨入工业化19世纪(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到近2亿,当时全世界人口才9亿!人口和生产效率相辅相成,扩张要求无比巨大!北美成为最大接纳欧洲移民的土地,也吸引了大量资金与技术,这使得美国快速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工业文明使得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获得巨大改变;交通、讯息、贸易传递样式的改变,深刻敲击着那些古老的城墙!最明显的数据是地球人类大幅增长了!到1900年,100年间,全球达到约16亿人口,欧洲达到4亿!亚洲也从6亿增加到9亿以上!这难道不是整个人类的福祉吗?9、铁路、铁路大时代!工业化需要大量运输原料及产品!铁路是不二选择!英、美竞争建设,德法紧紧跟上!到1870年,美国拥有铁路近8.5万公里,而整个欧洲加上英国也只有9.22万公里啊!您说美国怎么能不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反观那时候的东欧、东南欧,一幅懒洋洋地腔调,直到1850年了还没想过要修铁路,真的是比大清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提到马克思的阶级论和最终论(他认为最后世界斗得只剩资本家统治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其他所有中间层都被迫加入无产阶级,最后这个阶级以压倒性优势战胜敌人,成为唯一),指出这点已经被证伪了!目前而言,欧美等诸多国家,都是中产阶级占据主导,数量大为庞大!好了,这个时候就是本书上半部分了!描述了经济跨时代发展的开端与初期,从文化、资源、制度多角度总结了为何会如此,为何要如此!总之----势不可挡!同时,我自己看见一个重要问题:以前认为人口自然增长促使人类变革手段与技术,从本书来看,恰恰相反!在初始推动下,是技术革新带来效率提升、产出增加,从而使得出生率提高,产生了更多的人!10、“工业化”模式。整个19世纪就是欧美的世纪,是工业化让他们如此骄傲,那什么模式使然?一切为了贸易!纺织、煤炭、机械制造、造船、钢铁!欧洲大陆第一个完全采用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居然是当年的比利时地区!1822年国王威廉一世授权、出资成立一个股份制银行:比利时通用银行(SGB)。其控股大批工业企业,涵盖高炉铁制品、煤矿开采、机器制造、汽船公司、纺织厂、制糖厂和玻璃厂,简直就是托拉斯典范!而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也在1830年代具有了庞大规模!再看看位于比利时南部,柯克里尔先生在瑟兰的工厂,我是够震惊的了!------威廉·科克里尔(William Cockerill)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兰开夏(Lancashire)的一名木匠。1799年,他和几个儿子开始在法国占领下的比利时建造纺纱机械。1817年,他最出名的一个儿子约翰·科克里尔买下了被免职的列日(Liege)主教在瑟兰(Seraing)的旧夏宫。瑟兰位于比利时南部,距列日5英里远。科克里尔把这座宫殿改建成了一个大工厂,生产机械设备和蒸汽发动机,后来又加上了火车头。他还在列日建起了铁厂和煤矿。科克里尔在瑟兰的工厂成了工业中枢,源源不断地收集最新技术信息,再把它们输送到欧洲各地。很多从英国偷渡来的工人在这里做工,其中一些后来去往其他地方建起了自己的公司。新加入的工人总能带来新的技术秘密,因此科克里尔曾经夸口说,英国国内工业有什么新动向,他十天之内就能在比利时了如指掌。可见,英国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是欧洲工业化进程中最早的推动力量。在早期工业化国家英、德、法、比强大经济力量彰显下,其他后发工业国也积极跟随了!而小国为了生存,不但努力创新,更是积极取消阻碍贸易的各类关税,主动打破壁垒!如丹、荷兰、挪威、瑞典等!除此外,他们可以理性认识自我,找到国际大分工环境下,自己应该确立的位置,在市场中开拓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化领域!如丹麦20世纪初是63%农产品出口,主要是英国。而像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由于100年中坚定不移地、顽固地搞贸易保护主义,高额关税限制进口还遏制了出口,就慢慢被边缘化了,最后连王朝都灰飞烟灭,分裂了!剩下东南欧等一战前,尚未被工业化文明渗透,真是悲剧!不过空气质量应该不错!俄国呢?随着沙皇解放农奴,倡导工业化,1880年~90年之间,工业生产出现了大冲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8%呢!这个速率显现是快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铁路大建设,尤其是顿巴斯地区,丰富煤炭,而500公里外的克里沃罗格地区丰富铁矿石,法国资本家说服沙皇,在二地建起铁路,搞高炉大生产;之后政府又为企业向境外资本发行债券进行担保,想方尽法促进工业化进程迈步!可惜日俄战争和革命浪潮,搞垮了俄国!名单末尾,19世纪最后站上工业化国家的是日本(大清若不被打败,岂非说明工业化不成立?)而就在19世纪上半叶,他们依然闭关锁国,幕府当道呢!黑船后,武士阶层思维大幅活跃,终于屡次失败后推动明治维新到来(最近在看四册版的《坂本龙马》,就是描绘那段历史,已经快阅读完第三册了,想来读后亦会感概不少)。改革税制、设立国家银行、全面西化引进,积极出口丝绸、茶叶,而缫丝业由于使用法国进口现代设备,其中生丝产量从1868年的200万磅猛增到1893年的超1000万磅,到1914年前更是达到3000万磅了!(上海译制片厂配音的日本影片《啊,野麦岭》就是描述1903年在长野县冈谷的缫丝工厂里,百余名来自歧阜县穷乡僻壤的“少女军团”打工生活,还记得这是我10岁时候看的了)写到这里,不得不想起胡雪岩啊,真的想起,悲悯由心生!(1996年陈道明主演《胡雪岩》,有兴趣的去看看吧,个人感觉2005年巍子版的 更符合北方性格,陈道明更江南!)-----光绪八年(1882),胡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囤积生丝1.5万包,意欲暴发一大把,多方制约及压力下抛货损失35万英镑(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估计数),加之其他因素,最后一代豪商终落得一贫如洗而丧!查史料,1882年全国的生丝供应,约在5万包,疏不料按照当年白银汇价折算,日本同期产量达到了7万包以上呢!好了,总之经济转变也引发了政治后果,日清战争使其跃入帝国主义国家行列,日俄战争使其可以堂而皇之加入白人“游戏”了!作为中国人,只能说,他们确实“强!”我们那时在“沉睡”!11、罗特希尔德经济大幅发展的同时,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毫无疑问,不参与、少参与那肯定是不现实了,但是也不能折腾(其实目前的QEX,就是一种形式的折腾,目的是保卫自己政党的执政权而已)。19世纪的时候随着“欧洲+美国”经济同同化趋势显著,那些发展不平衡地区及资源配置不当国家等,就会想办法进行调正,战争被看作是一种手段,而实现这个手段的保障,无疑是金钱了!于是裁判员和运动员们努力合作,新型银行体系、金融体系等彭博发展,他们结合工业,加入政策制定,快变成主导阶层了!这个时候,在众多银行家中,奥地利也有一些私人性质的银行建立,其中罗特希尔德家族是迄今为止最有显赫地位的一支了!请看他们的家族徽章!谁是罗特希尔德?《货币战争》宋鸿兵,您肯定不陌生!他笔下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这里的罗特希尔德(Rothschild)(意爲「紅盾」)按照维基百科的阐述:该家族,原本是一個在德國生活的猶太人家族。在十八世紀末期,羅特希爾德家族創建了整個歐洲的金融和銀行現代化制度。在奧地利和英國,羅特希爾德家族先後被提升為貴族階級。一般認為,十九世紀中,羅特希爾德家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家族。家族的創始人是梅耶·阿姆謝爾·羅特希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1744年2月23日—1812年9月19日),出生在法蘭克福的猶太人街區,他建立了金融公司(金融機構的一種,但與一般商業銀行或儲蓄機構不同)由他的五個兒子分布在歐洲各地為其打理具體業務,通過在關係緊密的家族成員間近親結婚來防止家族財富落入他人之手。他的五個兒子分別是:阿姆謝爾Amschel Mayer Rothschild (1773-1855) - 法蘭克福所羅門Salomon Rothschild (1774-1855) - 維也納內森Nathan Mayer Rothschild (1777-1836) - 倫敦卡爾曼Kalman Rothschild (1788-1855) - 那不勒斯雅各布Jacob Rothschild (1792-1868) - 巴黎2012年05月30日英美兩大家族企業羅特希爾德(Rothschild)及洛克菲勒(Rockefeller)宣佈合組策略聯盟,意味兩大曾吒叱一時的富豪家族將建立更緊密關係。隸屬羅特希爾德家族的RIT Capital Partners將購入洛克菲勒財富顧問及資產管理集團37%的股權,惟雙方並未有公佈交易金額。而这个家族另一个重要特色是“錫安主義”。该家族曾是錫安運動(猶太復國運動)的主要爭取對象。而該家族亦對錫安運動頗為支持,曾多次投資錫安主義組織,發展巴勒斯坦地區,為以色列建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以色列多有以「羅特希爾德」命名之街道。因为这点,他们遭到不少反犹主义的指责!较为著名的是,美國著名詩人、文學家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曾經在義大利公開指責以羅特希爾德家族為首腦的銀行家們為控制世界各國的銀行而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美國南北戰爭。显然這些指責都和反猶主義相關。为了增加人们对他们的憎恨(仇富)及敌视,就夸大他们的财富拥有量,并扣上“控制世界”的大帽子!其实,據 Paris Orléans Annual report 2010/2011 ,羅特希爾德家族現在總資產為86.2億歐元。按照目前欧元与美元的汇率折算,这个“控制世界”的巨大家族财富量只是巴菲特先生个人资产的1/4 都不到!哪里来的宋氏所谓数万亿美元的推论?12、是贸易,促进了增长!封闭式的自我发展,自给自足论在现代人类社会大环境下,只能是固步自封了!在20世纪初,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得以初步形成,1913年世界人均对外贸易额比1800年时翻了25倍。对外移民与投资,是最大热点!另一个促进贸易自由化的重大进展是1860年英法签订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Cobden-Chevalier Treaty)结束了关税战。根据这一条约,英国实际上允许法国一切货物免税进口,对葡萄酒和白兰地的进口税大大削减.法国则对某些英国商品取消禁令,降低税率。此外,缔约国一方给予另一方最惠国待遇。如果法国根据条约给予其它国家以科布登未曾取得的更为优惠的条件,则英国商品将立即享有同样待遇。由于法国与另外10个欧洲国家缔结的条约和英国与另外7个国家缔结的条约都包括某些更低的关税,因而关税降低的范围随着每个条约的签订而不断扩大。-----其实就等于欧洲全最惠了!“全欧+美”离开完全自由贸易其实很近了!在失去保护后,不少低效率产业不得不革新与现代化,否则就自动被淘汰,这大大促进了技术提升,生产率提升!但是,同时也使得各个国家商品货币价格波动同步性了,之前那些突然事件只会引发地区性变化的情况大大扩散化、全欧化,乃至发展至今成为全球化了!而且此类波动常与贸易状况(需求的波动)相关联,渐渐拥有了周期性特性,且随着时间推移,变动更加频繁,就像水波荡漾,不再有复归平静的那一天了!终于,大萧条时代到来了!1873年在维也纳和纽约发生金融恐慌,迅速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一些实业家归结为自由贸易之错,强烈要求回到保护主义。于是回去了一些,同时为了保护自己,英国还搞出《商标法》(初衷是,要外国商品打上MADE IN XXX,让顾客失去购买兴趣)这些影响了贸易增长,但是直到一战前的20年间,依然有4.5%呢!所以说,投下石头激起涟漪,不能回复死寂了!且随着各类国家间金融关系被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组织起来,世界从没有那么紧密、互相依赖呢!投资,只有投资才能钱生钱,才有钻石、黄金的巨大发现可能!在这个最根本、最原始要求下,西方帝国主义思潮复兴!接连展开对于亚、非的殖民地开拓!英国在南非就是最经典实例了(不妨看看《祖鲁战争 Zulu(1964)》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也充分说明二种文明的差异,更说明工业化文明的先进性)。说到这里,本书也写到鸦片战争了!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英国外相麦巴尊勋爵告诫他们(在清的英国外交人员),政府不会允许任何集团触犯其贸易伙伴国的法律,但是当地的军事及外交代表对此置之不理,对中国政府实施了惩罚性报复”。初始我也不能理解,自觉是本书作者美化了英国政府,当年义律(Charles Elliot 出身英国贵族 1801—1875)不就是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代表嘛!其一些行为及军事人员不都是女王派遣、允许的?而再看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事实上在《南京条约》中也没有开放鸦片贸易的条款。因为在英国人那里,这原本是一场“通商战争”,而不是“鸦片战争”。正如费正清先生《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所言:“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但即便是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为此发动战争也不得人心。因此英国政府提出的战争议案最后只能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勉强通过,而且被“反战派”在议会辩论中称之为“鸦片战争”。可见这个说法是英国人用来讽刺自己政府的。我们跟着英国的反对派这样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如果当真以为那就是“鸦片战争”,并由此获得了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那恐怕就反倒有点吃鸦片的味道了。哦!那还说什么呢?看书,看非教科书,是多么有用啊!13、二战和新世纪二次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战争之后,反而促使人口大增涨、经济大发展、科技大踏步。人口大增的主要因素是死亡率降低,即平均寿命的大幅提升,这归功于科技发展、城市化水平及现代医疗水平!亚非这些在1950年还很落后的国家,到了2000年人均寿命都提高了20岁左右呢!中国也是,1950年男/女的45/47到2000年为68/72。每次重大新技术突破都伴随初级新能源全面开发、利用,工业文明开创时代是煤炭,20世纪就是石油天然气了!在全球能源产量比重中,从世纪初的17%提升到50年代的30%,到90年代更是超50%了,取代煤炭的地位!这个资源的替换,也引发巨大地缘政治。那就是中东等!其他新技术的全面应用,完全是让世人眼花缭乱的,民航、高速铁路、无线通讯、千万种合成燃料与药物、还有最最重要的电子计算机普及!而作者提出一个观点,认为这个阶段富国与贫国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流失!但是,作者作为一个二战时期的美海军飞行员,战后努力上进,研究经济学而出色的教授,他不认为这些人才是西方发达国家求贤之果,他说“许多欠发达国家的有天赋的个人出于自身的利益来到发达国家接受教育和寻找工作。”噢!应该是一语唤醒那些异乡寻找主流梦的国人了吧!这点上,做得好的,居然还是日本了,作者认为这个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强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出口汽车!”是啊,加入世界经济分工,争取获得一个环节的事实地位,比拍桌子、刷标语有用地多!14、制度西方的为经济服务的制度,不用多说了!苏联,毫无疑问是从当时的经济困顿中“被产生”的,之后不断使用单纯武力强化这个制度(56匈牙利、布拉格之春等事件),最后还是不得不直面经济困顿,被叶利钦结束那个制度!运动员一边比赛一边还参与裁判工作,确实太难了!那经济至上的西方呢?其实他们也有暂时解不开的疙瘩,为了利益,不惜开打一战、二战!使得全人类经济发生倒退、萎缩!为了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动听与合法,各类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在一战后的瓜分会后加剧的是各国间的不信任,强制战争赔偿,设立种种限制贸易策略!倒霉蛋德国的人民压力重重,要赔偿330亿美元,相当于全民收入的二倍多,当1922年不堪重负停付后,直接导致法国、比利时军队占领其鲁尔工业区,刺刀下迫使德国矿主、工人生产煤炭!而所谓战胜国的英国,为了战争向其盟国借出40亿美元贷款,全部耗尽国库,此后美国参战,不仅是武力上主导,更重要的是资金上取代英国,成为绝对大哥!当时似乎只有一人看出问题的严重性“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这就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他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果然,事物往往走极端了!因为欧洲萎靡,大量资金抽逃,涌向新大陆,战胜国,充满摩天楼的美国!导致激情澎湃,繁荣异常,纽交所也是直上云霄,最后投机泡沫破裂,连续上演1929年的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二!灰飞烟灭喽!之后就是迅速扩散的金融恐慌袭遍欧洲大陆,金本位退出货币体系!于是制度上台了,在美国是罗斯福,不断推出各类法律,目的就是推动经济发展、银行放贷、人民消费;在德国是希特勒,宣布不还债,大家要团结;在意大利呢?墨索里尼政府为了寻找经济萧条的对策,在经济重要部门设立大量国家支持的企业,他们的重心是保持高就业而不注重效率!组建国家公司,工人、经营者和国家由党内要员代表!实际操作运营上,这些国家公司采用资本主义的形式,目的是牺牲工人和消费者利益,来增加商人和党内领导者财富!那为何德国法西斯制度获得那么多国民的拥护呢?我们不妨就看看经济数据吧!1936年在工业领域恢复到了1929年水平,之后再不算上升,据英国汤比因数据统计,1938年德国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如,钢2330万吨,世界收音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1936年全国充分就业且发生局部劳动短缺现象。亦发展建设了全球第一个现代化高速公路系统Autobahns,四车道全德境内长度2000英里,车辆行驶时速可达50英里!链接:关于德国一战后,二战前经济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nacuijingji/detail_2012_08/22/17011622_0.shtml?_from_ralated您知道为何拥护了吧!您明白当年的日耳曼民族自豪感从何而来了吧!种种制度碰撞下,海陆空立体化的二战到来了!链接:二战时的德国纳粹士兵凶悍战斗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AutoPlay=false&guid=272f9883-77a6-4053-bcf9-22fd3a4f9683战争结束的时候,欧洲一片凄凉。1945年工农业产值只有1938年一半都不到!重建开始,政府完全主导经济脚步,这个阶段的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IMF、IBRD纷纷登场!在促进贸易上,WTO的前身“关贸总协定组织”多次主导各国讨论关税减免,极大促进贸易壁垒的降低!1950年后欧洲恢复战前水平,之后的20年主要工业国家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历时最长、增长率最高的连续经济增长,人均GDP年增长4.5%,可以说是一个处处充满奇迹的时代!但是请不要忘记那三个增长要素:人口红利、教育普及、技术创新。那个年代恰好都拥有了!而我国和苏联集团,恰好错失了一段时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制度的维护,消耗了力量!15、世界在前进!这个表数据来源from Angus Maddison,“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可比美元计算,在1950年之前的数据是不是每年)”。在过去200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体是不断增加。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世界整体财富真正起飞是在1950年以后,也就是“后帝国主义时代”。那未来呢?增长是否有极限?若有,极限在哪里?本书最后一笔带过了,而从我目前的粗陋认知能力而言,我想世界的增长极限远未到来,我们还是处长超级增长的初期。人类依然会大步前进!但是极限终于会到来的,物质毁灭论适用于一切物质!希望那个时候,人类找到了新对策!若您还是没过瘾,那好吧,来一段BBC的有趣报告!《200个国家、200年、4分钟的统计报告!》(Hans Rosling's 200 Countries, 200 Years, 4 Minutes - The Joy of Stats - BBC Four)汉斯·罗斯林在片中的演讲结合了大量的公共数据,并采用一个体育评论员的风格,揭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使用了增强现实的动画。在这壮观的部分“喜悦统计报告”中,他为我们讲述了世界200个国家自1810年以来,超过200年的人均国家收入状况,比较了整整120万个数据 ,但是只花费短短的4分钟。这生动地说明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数字世界是多么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么完全不同!同样,未来依然是可期的!1948年的巨大变化,美国一枝独秀,西方国家迎头追赶!而亚洲国家们依然不振!注意其中标志中国的大红圈,在70年代后期开始迅速上升,俨然跻身中等国家行列了!真实数据也证明这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12日在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分论坛“精明增长与智能经济”上演讲时表示,中国在过去34年GDP年均增长9.9%,人均GDP1978年大约2000美元增长到2011年5400美元。)而这个大红圈中跳出一块:上海(Very good)它已经可以跳到意大利的水平了!而贵州,居然要后移,等同巴基斯坦!差异化真的不小,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的重大命题!最后,作者龙多·卡梅伦2001年结束经济学研究了,其一生著述主要为9本吧,不多,且大多为普及教育、专题研究,没有满世界演讲,到处指点江山之伟业!不过,这样的专家,才往往不是“砖家”!同时反观读者,国内对于此书,其实较为冷淡的,一般读者甚至有表示看不懂,是啊,若深陷这些年的主流教科书之中了,要反过来理解一些东西,还真是难!那,美国读者呢?我们来看看留言截图吧!显然,我们的教育提升还有很长的路---漫漫!好在我们早就摆脱了印第安人那个年代的影像世界,尤其是经过30多年的全国努力,已经占据世界主要国家的一个学习课桌,接下里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以期可以早日获得上台讲课的资格!图文并茂的书评,请看! 请看 http://www.bafei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50&page=1&extra=#pid8008
  •     从某种程度而言,作为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历史读物,且一本专注于讲述经济发展的读物,该书还是较为中肯的,读下来,也确实感觉无奈,这是一本没有东方的经济史,带着美国人的微微的自负,当然,也有一点粗枝大叶。从阅读体验上讲,还是比较难读,毕竟知识量过大了。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还没看内容,但是书不错
  •     订了四本书,只有这本书纸张质量差,应该用的是52克纸,好像是盗版一样。
  •     适合入门级的非经济学专业人士阅读
  •     懒惰如我,一般是看简史,懒得分开看专论,又想了解,又想深刻的话,就不推荐这本了。
  •     很不错的书!质量也不错,要是再快一些发货到货就好啦~
  •     了解历史,,理解历史。。。。
  •     简单系统的回顾了人类经济发展历程吧。
  •     剩下的内容匆匆翻过,是在看完世界通史之后看的本书,不太感兴趣,也并没有多少经济学知识,倒不如说是欧洲经济简史。
  •     印刷精美。呵呵。
  •     翻了几页不想读了,太像教科书了或者本来就是教科书~我不喜欢的行文。也许,未来会有耐心读下去。
  •     rafael让我再感谢你一次吧
  •     这本书还行 我挺满意的
  •     还可以 不过需要不少专业知识
  •     经济史课程的教材
  •     顶多算一部中规中矩的欧洲经济简史...
  •     书的内容挺好 但我就纳闷了 这么贵一本书装订怎么存在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呢还不是个别现象 换了两次书都存在相同是质量问题 感觉还没看 就要散架一样看来是这个版本存在的一个不小问题 退货了 坐等下一版本
  •     以欧洲世界中心主义观点出发的世界经济史著作。书中所论述的近代以前的经济发展基本上都是在狭窄的地中海附近,对其他古代成熟文明仅限于提及的程度。近代以后在篇幅上对东方的关注增加,但是这只是因为作者的文笔自然而然地跟随欧洲殖民东方的脚步罢了。撇开东西方笔墨分配与东西方的古代经济贡献不成比例外,本书对世界经济的论述也是零散的。
  •     2011年11月,买西语版,复印中文版。过于笼统,不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     咬咬牙,跺跺脚,买了,谁让我喜欢呢。。XD
  •     没有细读,大多数内容是关于欧美的。亚洲部分较为薄弱
  •     看书要明理! 看完此书,我认识到以前自己的很多谬误及主管臆断!这里一边罗列,一边夹叙夹议! 1、“政治经济学”,从一定意义上,应该改称为“经济政治学”,因为推动各国政治变革的无一例外都是经济(宫闱之变,倒都是政治、阴谋为主);
  •     包装,以及书的质量不错哦,送货也比较快
  •     文字很清新
  •     听一位专家推荐的,然后就买了,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学经济的人,必须学点经济史。这样才能找到经济的根源。。。
  •     写得精炼却不算是难读,如自己这样根本不懂经济学的也能从中获益颇多,得以一窥历史的另一种规律
  •     谢谢Rafael Dobado..
  •     认识了许多幕后操盘手
  •     人教版 有出一个课本的 那本比较好 这本其实有点平 大一的时候图书馆偷的..
  •     这本书的印刷太差了,中间有部分页面明显泛黄,有的页面还没有裁剪开,边口裁剪也不整齐,简直就像在地摊买的盗版书,太令人失望了。
  •     略读。有点枯燥,不过值得读。
  •     多读几遍新意迭出
  •     看的比较慢,现在才看了一半,挺好的,对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经济历史有个宏观了解,本人比较推荐这本书
  •     经济学是这个自由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必修内容,那现在的这种经济形态是如何才能形成的?作为一个喜欢读历史和经济学的初级学习者,感觉看这本书不吃力,措辞等也可接受,可读性也不错,这里推荐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