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垄断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技术垄断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301126813
作者:(美)尼尔·波兹曼
页数:141页

作者简介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和其他学者一样,波斯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他死死地盯着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形,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技术垄断》认为,“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术、广播和电脑等五个阶段。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帮助人驾驭技术,这些机制有: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到了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了。《技术垄断》揭示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塔姆斯法老的评判
第二章 从工具时代到技术统治时代
第三章 从技术统治时代到技术垄断时代
第四章 难以把握的世界
第五章 崩溃的防线
第六章 机器意识形态:医疗技术垄断
第七章 机器意识形态:电脑技术垄断
第八章 隐形的技术
第九章 唯科学主义
第十章 符号大流失
第十一章 爱心斗士
参考书目
索引
译者后记
译者简介

编辑推荐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1982)和《娱乐至死》(1985),2004年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内容概要

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生前任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弘扬了麦克卢汉、伊尼斯开创的媒介环境学,并推动该学派进入北美传播学主流圈子。 波斯曼存世的著作共25种,要者有:《美国的语言》、《发现你的语言》、《探索你的语言》、《语言与现实》、《疯话、蠢话》、《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教育的终结》、《构建通向18世纪的桥梁》、《认真的反对》等。其中,《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是他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1986年,他获得美国英语教师學会授予的“乔治·奥威尔奖”,1988年获纽约大学杰出教授奖。他曾在世界各地讲学,被授予世界若干著名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学界产生持久的影响。

章节摘录

  有的时候,各种机器呈现出人的一面,甚至是超人的一面。也许,我听见过的最荒唐的话是我的一位学生说的话。有一天天气闷热,我们的教室没有空调。有人告诉他,温度计显示华氏98度,他应声说:“难怪这么热!”这句话使天气脱身,于是天气对室内的温度就不承担责任了。只要温度计规规矩矩地工作,我们就觉得舒服。但电脑的“人性”远远超过温度计,且几乎胜过任何技术。和大多数机器不一样,电脑不是进行工作,而是指导工作。正如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所云,电脑是“指令和控制”的技术,如果没有可供电脑控制的东西,电脑就没有价值。电脑对官僚主义者至关重要,其原因就在这里。  官僚主义者拥抱技术,这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技术制造的错觉是,决策似乎在官僚主义者的掌控之中。表面上看,电脑有智能,且不偏不倚,所以它几乎有一个充满魔力的倾向:把人的注意力从履行官僚主义职能的人转移到它自己身上,仿佛它就是真正的权威源泉。用电脑武装起来的官僚主义者是我们这个时代未获承认的立法者,成为我们可怕的负担。我们不能够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倘若阿道夫·埃希曼当时说,把犹太人送进焚化炉的不是他,而是一批电脑,他就可能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了。  在我的学术生涯里,虽然(或由于)我做“行政工作”比较晚,我还是常常感到惊诧,人们竟非常顺从地接受如下的解释:“电脑显示……”或“电脑断定……”。这就是“此乃神意”的翻版,就是技术垄断论的语言。两种版本的效果差不多。你们不会感到奇怪,我很少诉诸这类骗人的把戏。但有时我被逼到墙角无路可走时,也不得不让步投降。至今无人回答说:“(电脑搞的是)垃圾进,垃圾出。”这种完全不设防的态度有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味。在他的小说《审判》(The Trial)里,主人公约瑟夫.K(Josef K.)被控有罪,至于什么性质的罪,谁提出指控,他本人却浑然不知。电脑把我们太多的人变成了约瑟夫.K式的人。电脑常常成为不知名的原告,这位原告不会透露指控的信息源,法官也不会要求它提供信息源。电脑已经做出宣判,表面上看似乎就足够了。至于谁给电脑输入数据,为何输入这样的数据,为谁提供方便,以什么预设为根据,所有这些问题都被省略掉,无人去关心了。  不仅个人事务里有这样的情况,公共决策里也有这样的情况。五角大楼、税务署和跨国公司等大型机构告诉我们,它们检测的依据是电脑生成的答案;一般来说,这足以使我们心安理得、安然入睡。无论如何,这样的决策过程使我们不至于抱怨或控诉。电脑强化了官僚机构,压抑了追求重大社会变革的冲动,至少是产生这种结果的部分原因。魏泽堡写道:“人们已经多次宣告电脑革命的来临和电脑时代的成立,然而如果用革命胜利产生的社会变革来衡量革命胜利的话,那就可以说,没有发生过电脑革命。”  电脑使政治、社会和商务机构实现自动化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电脑未必使这些机构提高效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使人不注意这些机构是否必需以及如何改进这些机构。大学、政党、教派、司法审理、公司董事会并不会由于自动化而改进工作。它们只不过更加吓唬人、更加技艺化,或许还多了一点点权威,然而它们的预设、理念和理论里的缺陷却会原封不动。换句话说,在生成激进而重大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思想上的威力方面,计算机技术尚未接近印刷机的水平。如果印刷机像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所谓的“思想炸药”,那么电脑只不过是思想的滑石粉而已,因为它的性能仅仅是掩饰我们不令人满意的机构和思想。  我不想走魏泽堡那样远;他说电脑仅仅是完成非重要功能的精巧设备,电脑革命是胡说八道的大爆发。也许,他这个评判将来需要修正,因为电脑是有无数用途的技术,用西摩尔·帕珀特(Seymour Papert)的话说,电脑是像海神普罗特斯(Proteus)一样多变的机器。比如,你必须注意电脑生成的图像在虚拟现实里的意图。如果你布置一套微型的眼睛般的屏幕,你就可以屏蔽真实的世界,到模拟的三维世界里去移动,这个世界的景观会随着你脑袋的动作而变幻。蒂莫西·利尔瑞(Timothy Leary)热衷于虚拟现实,这并不意味着,虚拟现实有一个建设性的未来。然而谁知道呢?也许,对那些无法对付真实世界的人来说,虚拟现实提供的治疗胜过“伊莉扎”软件吧。  ……

图书封面


 技术垄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2003年,这本书的作者波兹曼去世。2007年,这本书在中国出版。2010年,如果不是考研失利,我也许不会阅读这本书。直到现在我仍然愤恨不平,奋斗的学校并非在学界绝对一流,指定书目却着实让科班生大费脑筋。麦克卢汉,波兹曼,梅洛维茨,三位一脉传承下来的大师译著,偏重媒介环境学派的题目,完全让学了四年新闻史传播两大学派的我稀里糊涂度过艰难的六个小时。看着厚且艰涩的老麦精粹,稍微好读但全不像国内教科书般体例清晰的娱乐至死消失地域,我反思不得其解,他们的技术决定论考试中到底如何阐述?为何那学校一帮子老师偏爱这一派,而不像别的名校全面涉及且中规中矩?至今我仍然不能全然明白。但所幸波兹曼的这本书为我指点了一些迷津。 这位终身用钢笔铅笔写字,不用打字机和电脑的智者,直到逝去都在用逆耳的忠言悲观的论调警惕世人技术泛滥带来的灾难。他描述的大部分是当今的美国,在先进技术带来的财富地位生活的现代便捷面前,带有强烈开拓进取国民性格的美国人享受甚至沉溺其中,技术垄断了他们从出生到死亡的生活。人的智商要用技术测试,民意要用测验,学习能力也有测试,医生只需借助医疗器械而不是倾听患者的主诉以往的经验便可做出断定。人们看待技术就像把情人看作西施一样白璧无瑕,毫无担忧。无论是在法律诉讼还是行政工作中,人是不可信的,只有技术,准确无误。唯科学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而波兹曼仿佛一个世人皆醉他独醒的异人,身体力行的批判滥用技术和迷恋技术的现象,告诫人们警惕统计数字产生的信息泛滥信息委琐。他指出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把社会研究当作科学是对科学的滥用,社会研究是“重述人们过去知道的东西”。社会“科学家”频频亮相是在让技术、数据说话,而不是他们自己在说话。他猛烈的抨击唯科学主义是一种虚幻的信仰,是技术垄断论的大错觉。一本中等厚度的书,从头至尾都是在论述技术的威胁。然而我却不认为有失偏颇,相反,犹如醍醐灌顶。当你习惯了技术带来的一切并认为理所当然,有位智者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所处的周围世界——在从小就耳濡目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度,我们的发展亟需技术的滋养,中国的崛起,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远远还不够,我们生活里的技术含量还没达到美国那个高度。我们对技术的依赖也没有美国那么深入,如果技术是带副作用的糖果,我们还只是浅浅尝到糖果的滋味儿。可是我们现在对它的渴望,是不是一如美国的以往?我们未来的道路,会不会是现在美国的模样?对于技术的危害,在读波兹曼之前,我们或许都能说一二。或许只能说如果人类发明技术为人类服务一定可以控制局面。我们懂得辩证法的大道理,却依然在技术的温柔乡里高枕无忧。在日常的生活与技术渐不可分离的情况下,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日日与电脑相伴的情境下,波兹曼的话令人揪心:我们要记住不用电脑的情况下能做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要提醒自己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在失去什么这一点同样重要。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断水断电断煤气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温饱?如果全球所有的技术出现故障,还有没有鲁宾逊生存下来的地方,或者还有没有鲁宾逊的存在?然而我知道,在当今中国的大背景下,技术是我们追逐的方向,也是我们前进的力量。然而,我们也应该牢记波兹曼的警世恒言,用批判的态度拷问技术发展和全球化。这或许是我们不走美国老路,避免技术主宰一切最好的办法。
  •     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巨大变迁造成了“我们现在十年间的变化相当于过去社会一百年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人人都在飞奔,人人都在追赶,人人都害怕落后被淘汰,在现实的中国这种竞争意识或许更加强烈。但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总有人会发生疑惑: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信仰技术的无限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有目标,但是我们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我们把自己变成了飞轮中的小白鼠。像小白鼠一样卖力地工作只是这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在我们付出(创造新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在改变社会。于是“不断飞奔着的我们”与“被我们不断改变的社会”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按理说我们(人)就是社会的主体或者说我们就是社会,但是到现在,只有少数人经过毕生的努力才只能理解这个社会的一部分真相(经济学家理解社会经济、政治家理解政治、企业家理解怎样操作企业、建筑师理解怎么建筑房屋,但他们一旦离开自己的领域基本上都是“菜鸟”了),大多数人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了解。于是“人”与“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我以为《技术垄断》这本书就是对以上情境的一个回应,不过他抓住了一个特定的点即“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理解技术、媒介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本书的论题:技术对人的影响论点:认为技术革命只会产生片面效应的观点是错误的。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环境学)。(更为激进的说法大概是“技术本身可能孕育一种文化”)论据:从文字、媒介、时钟到医疗器械、学生评分、耶稣被拿来做广告。论证(方法):采用媒介坏境论的方法进行评价结论:在本书的最后“爱心斗士”一章作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立场、信仰。新技术不能想当然地变成一种新的道德准则。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促成人去成为人?在最后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对技术的无情批判,不如说是对信仰、价值体系的坚定维护。只是这种维护不是通过直接建构的方式获得,而是通过判教的方式重新确立。==================================说来惭愧对本书的理解也就上面这一些了,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作者对问题的把握力,这一点似乎很难学到手。不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这本书完成于1993年(尼尔波兹曼1931-2003)大概可以算是作者思想圆熟时的巅峰之作了吧。与作者对问题的独特把握力相反读者要恰当地把握本书却非常有难度。记得刚看完《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后买来这本《技术垄断》,以为这下子可以一口气把“媒介批判三部曲”给读完了,但是刚读塔姆斯的故事就感叹这是什么破书,与前两本相比有什么突破么?!!! 个人觉得本书在问题的广泛性和论述的深度上都比前两本要深入两个档次。前两本读起来可能还会有故事一般的愉悦,而本书却处处都是思辨、晦涩。作者的立场总是要放在特定的预设之中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而我们作为读者却总容易忽视那些前提而落入片面之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尼尔波兹曼变成了“技术愤青”的代表,当然不是因为他真是如此,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愤青的眼光去看待他。^^^^^^^上面是2011年07月04日前的记录^^^^^^^^^^^^^^^~~~~~~下面2013年01月04日开始的读后感~~~~~~★《技术垄断》一首温柔的小情歌2011年05月份的时候读完这本书当时就想写些什么,不过由于这本书实在太强大,因此只草草地留下了上面干枯枯的两三段文字。确实很难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因为信息量太大了信息质量又这么高,但对这本书的感情还是不断地想迸发出来,特别是看到那些悲观的评论时。在我看来这是本特别容易读的书,因为结构特别简单。整本书其实就想回应一个问题:何为人,我们何去何从。 然后从四个层面。从背景上(或者作者的专业视野所及)说,我们处在技术支撑下的时代。 然后追溯技术发展的源流及技术的现状。 立定人本这一价值中心。 但在衡量技术的价值时,作者觉得“利弊同在”的两分法是欠恰当的,所以作者引用的是环境论的方法。有这四个层面的支撑很多问题就很明确了。为什么总要描述技术的源流(作者自序中说“本书试图描述技术何时、如为何成为特别危险的敌人”) 为何要引入塔姆斯法老的故事作为开头。 为什么作者不同意别人称自己为技术的悲观论者而认为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在《娱乐至死》的结尾提起过)。为什么要有最后一章爱心斗士(仅仅只是累赘,还是真正闪亮的核心)。 愚以为在人性的光辉面前,再尖锐的技术分析都是暗淡的,所以波兹曼最热心的恐怕是光辉人性。本书十一章可以分为三部分;1~3章,引入问题及探索。4~10章,描述现实环境下的人与技术,所见范围不可谓不宏大。11章,呼应塔姆斯法老,再次回到“人”这个核心。但是,这本书确实又非常不好读,因为信息质量很高同时信息量又特别密集。我是09年1月份买的这本书,但到11年2月份的时候才能读得进。然后4月份花了两三周读完,这本书激励着我把毕业论文整个重写。比如第一章仅仅十页,第一页通过塔姆斯法老的故事引入问题域。第二页第一段就提出一个论点“认为技术革新只会产生片面效应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然后第二页第二段对这一论点进行第一次简答。第二页第三段再次引证问题。 然后第三页第三段引入文字,第四页引入电视,第五页引入电脑,第六页引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多维度地分别进行论述。第七页引入麦克卢汉那句经典的“媒介即讯息”,然后在第七页第八页都在引申媒介即讯息这句话的意思,同时也是媒介环境学方法论的内涵。到了第九页,那个毛毛虫之于环境的比喻特别好玩,环境学方法论的内涵被解释地更鲜活了。然后在第十页的最后终于丰满地引出了“技术垄断(Technopoly)”这一语词。短短十页却有如此大的信息量,简练而富于层次性。要不是随手做了笔记,很容易迷失于局部批判而不能体会到作者全幅架构之精美。 很多人总是放不下作者对技术的悲观,但如果作者用相同的分析却换成对技术的乐观态度,那么读者们就可以对此放心了吗?
  •     什么是技术垄断?就是技术(主要是媒介技术)如何影响并控制我们的感知,认识,价值和生存。传播技术影响的不仅是传播的方式,范围,而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乃至进一步影响到文化本身的形式,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现代技术对人最大的威胁是代理了人们思考的过程,使人们疏于逻辑思考,而远离了实证和思辨的精神。在前工业时代,工具受社会体制和宗教体制的管束,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ZZ和宗教自由,使普通人能享受到丰富的精神产品,然而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人的价值开始低于机器,技术开始反扑,逐渐摧毁传统社会和传统符号。符号能够生成新的心态并产生关于现实的新概念,每一种叙事都有自己的形式和情感特征,都有自己的符号,这些符号需要人们尊重。就像吊丝这个词的流行似乎已经破坏了中文里一部分讳言的矜持传统。在知乎看到一个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戏剧的问题,得票最多的回答说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生命力,失去生命力消亡是必然。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去保护传统文化?我不赞成技术崇拜者的实用主义,就像保护濒危动物的意义一样,在全人类的文化日益趋同的背景下,一种传统文化灭绝,就是人类文明基因库的一次不可逆的损失。每一种亚文化都需要寻找自己的符号,尤其是在技术裹挟的全球一体化下,民族虚无主义已见端倪。用量化取代符号,正如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所言,是一个夷平的过程,它把一切高贵和低廉用一种单位度量,让人漠视了生活中那些不能被量化的东西,失去了尊敬和欣赏的心情。我们接触到各种先进技术的产品,其运行的原理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清楚,我们敬畏高科技,在心理上却和这些仿佛有着独立生存规则的日常事物拉远了距离。效率至上派生出的官僚主义使得人仅对效率而不是其他的个人负责,正如阿伦特评论艾希曼的作为,远离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人的异化。在公共场所我经常想象人们脖子有一根被手机拴着的绳,人们低头目光汇聚的样子像极了手机的宠物狗。过多的社交平台使得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精力都碎片化,必然造成广而不深的人际关系,常见的是拥有众多网络好友,现实中却感到深深的孤独。碎片化的信息另一个危害是使人远离系统知识,像一站到底一类的电视节目,人们不能理解信息和知识的区别,也缺乏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系统思考,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有就是耐心的丧失,人们习惯了三五分钟看完的新闻,大部头的书籍越来越鲜有问津了。另外海量的信息使人们永远可以指望找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源,从而迷失在不断寻找的过程当中。信息更新过快也是使人缺乏耐心的原因之一,往往还会造成焦虑。当今电子阅读的普及已经一定程度上开始改变印刷机时代以来书籍的出版流通规则,纸质书因其出版成本,内容往往经过较严格的筛选,电子阅读使得成书门槛大大降低,可以想见,廉价信息的增多会不可避免的影响书籍的质量。技术何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权威?技术掌握了话语权,公众没有头脑分辨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无价值的信息占用人们的时间,虚假的信息则可能带来各种问题。商品经济和技术相互倚赖,无孔不入的广告剥夺了人们的选择权。学校作为信息控制的防线也被摧毁,不仅是课程结构的瓦解,连教育本身的意义也在实用主义和唯技术主义的大潮下迷失了。迷信科学的权威而缺乏逻辑思考的能力也使一些伪科学大行其道,以高科技、专家面目出现的保健品广告层出不穷。然而我觉得波兹曼对社会科学的态度失之偏颇。另外波兹曼所说的当今社会的问题很少是由信息不足引起的在国内也不适用,目前似乎呈现出信息过量和信息不足的弊端并举的乱象,造成的混乱和不信任比单纯的信息过载更严重。首先对当局,至少在现阶段呼吁信息公开比信息控制重要的多。如何应对技术垄断?波兹曼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本质还是找回人文主义传统,摈弃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对于技术要以审视的目光看待,技术仅仅是人类的手段,不是目的,人更不能成为其手段。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特别佩服有历史感的人!
  •     不行
  •     这本书是典型的社会文化批评,对工具文化时代、技术统治时代、技术垄断时代的划分比较有新意,对于文字这样的隐性技术的关注、以及对符号的流失和“猥琐化”的批判也很独到,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够穿透许多常见的社会现象看到背后的问题。不足之处,一是深度有所欠缺,许多论题的形而上层面基本没有挖掘;二是将科学与技术截然分开,奇怪地保留了永恒进步观念;三是在提出希望时退回到典型的保守主义,力度相比批判的部分大为逊色。
  •     平静的语气下,对“三个时代”的演进的描述让人悚然,似乎一切已无可挽回。
    尼尔-波斯曼不单是媒体环境学的集大成者,书中漫步于历史、神话、文学、科学哲学、政治、技术……所谓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斯人堪称标杆。
    如果你不是抱着很严肃的态度来看这本书,其实也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____严肃的学术态度从来就未必不有趣,本书又再次验证了这个观点。书中警句谐语俯拾皆是,对一些耳熟能详的科学典故的重新解读也很有新意,对一些社会思潮的预测更让人敬佩,几乎无法想象在1994年就洞见如此!
    确实是一本好书,一月内已读两次,正准备再次拜读。
  •     媒介环境学必读书
    媒介环境学创立者尼尔·波斯曼三部曲
    这本书读来很有启发性,也很有意思,其中一些表达记忆深刻。
  •     也就看看..
  •     波兹曼看得有点太不远透了。。
  •     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技术进步和文化的关系,就是400客服服务太差
  •     从文字法明起,人类就被攥在了思想的手心;从钟表法明起,人类就被攥在了钟摆的掌心;从电报发明起,人类就开始了简单阅读;从电视法明起,人类就开始图象思维取代文字思维;从网络法明起,人类开始怎么样了。。。
  •     比娱乐至死要更犀利更强大。没有统计与计算只有对社会的敏锐的观察。明明是批判的文字但却让人感觉到了温暖的力量。是深爱着人类的知识分子才写的出来的东西。
  •     这是所谓波斯曼“媒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波斯曼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对技术垄断,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了大肆地批驳,犀利而有见地。但给我感觉,波斯曼在某种程度上,和乔姆斯基很像,“长于批评,短于理论”,单就对技术本身的反思而言,远没有海德格尔来得深刻,而且我也认为波斯曼似乎有点过于极端与悲观,这也许也是他令人吸引或是醍醐灌顶之处,才能引起人的重视与警惕,相比其他人的作品,也更易读和理解。
  •     该书反思了很多文化发展的问题。老外的视角和我们不一样。
  •     全球都被技术化不假,可是文化没有被灭亡吧,一定是相互适应走向共生
  •     新闻专业学生必读书目。很好的书~
  •     作为作者著名的媒体反思三部曲之一,本书从许多方面向我们揭示了什么叫技术垄断,技术怎么垄断,作为唯科学至上者也许可以读读此书。
  •     前五章指出技术带来的信息过剩,接下来举例说明技术中潜在的意识形态,第八章揭示语言和统计学对认知的影响,后者通过量化的数据构建了第九章的信仰模式,最后从信息浅薄化、碎片化和符号娱乐化引出教育话题,强调以理性一分为二地看待技术,提出“信仰历史,回归语义基础”的建议。总体上,观点有深刻的切入点,但论述繁杂。
  •     尼尔波兹曼的书都很深刻
  •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1982)和《娱乐至死》(1985),2004年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技术垄断》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和其他学者一样,波斯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他死死地盯着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形,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技术垄断》认为,“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术、广播和电脑等五个阶段。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帮助人驾驭技术,这些机制有: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到了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了。
      《技术垄断》揭示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     一种处世方式和一种制度紧紧相连后,我们就分不清孰先孰后前因后果了。技术和数字的暴政把思想排挤到了角落,大多数人只关心怎么做,不管过去和将来,也从来不问为什么。
  •     很好的一本书,传播学可以读读
  •     影响了我对媒体的理解和理念
  •     波兹曼总是醍醐灌顶,真正关心人的幸福的人都要「绝不能够把技术当作自然秩序的一部分来接受」,都要知道技术「未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波兹曼给美国人抵抗技术垄断的提出了十条建议,我也想给中国最有文化的互联网公司提一条建议:应该给编辑和运营比技术更高的工资。
  •     很喜欢这本书,内容很发人深省
  •     囫囵吞枣,还需再读
  •     技术垄断只有这本
  •     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这样说不为过吧~
  •     波兹曼最严肃的一本吧,但读起来还是有乐趣与深思
  •     技术进步带来的只是手段的改进,我们的目的并没有多大变化....谨防假信息带来的误导,认识自我....
  •     文化向资本投降,太阳向黑洞投降
  •     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也读了很久了,是新闻老师推荐的,质量不错,,学新闻的必读
  •     技术本身是不可能造成垄断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尼玛有什么不明白的????!!!
  •     一如既往的犀利。波兹曼说,技术时代的教育要以历史为主,不管是艺术、技术还是宗教
  •     这个翻译太差了,让我相信是传说中的给手下研究生做的。可以一星也不给吗?
  •     哈哈大二看的
  •     这本书就写得有点马虎了。感觉跟本导读似的。媒介肯定会反作用于文化的,高热量饮食也会反作用于身体的。胖子啊胖子好忧桑
  •     媒体批评
  •     媒介批判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提出的很多观点挺有启发性,比如社会的信息控制系统、技术如何影响传统、文化和宗教,又如何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方式(这似乎是很少有人提及的),但技术对非技术领域的影响究竟是好还是坏?我不认为作者的批判就给出了答案,此外,写于1992年的这本书显然没有预见到网络时代的影响,不知作者对此又有何看法
  •     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
  •     希望专业性不要太强。
  •     这是波兹曼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经典就是经典!
    已经在当当上买过好多本了,送朋友。
  •     文化已向技术投降,是该反思的时候了...
  •     虽然他和他老师都不承认,但他们的思想很显然就是技术决定论……译者在前言里的理解有些跑偏了啊……
  •     “一切新技术并不是什么东西的增减损益,它改变一切。”
  •     作为尼尔波兹曼三部曲的第二部,波兹曼一如既往地用层层推进的理性思维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每推进一步,都让读者感到受益匪浅。这本书颠覆了很多过去我们认为的理所应当的观点,值得人们反省和深思。
  •     学术性的书本来不好读,可是这本书还是不错的,通俗易懂。
  •     还没有读呢,有空读一下
  •     适合初学者接触专业领域
  •     ……明明一本书可以讲明白的,波兹曼硬生生写了三本……然后还出后传,还有续集继续两大本讲教育的作用……
  •     挺好的,思路很清晰,很适合看。内容的话,其实有的时候会不明白他的立场到底是什么,可能也是翻译的问题。
  •     有人把波兹曼称作悲观主义,读完他的批判三部曲以后我倒是觉得他不是悲观而是清醒。这本书继续延续了波兹曼一贯的犀利风格:对于社会科学的批判有点太过辛辣(但也不无道理);非常认同他在最后一章里对理想教育体系的描述
  •     鉴于作者已经是传播学界的大师了,他的最出名的三部作品之一肯定是经典中的经典。
  •     承袭麦克卢汉衣钵,又突破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到《技术垄断》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了。
    媒介发达对文化的侵害很早就让传播学者们头疼。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派形成后,很快崛起为传播学界第一大学派,跟全世界文化学者对传媒泛滥、大众文化泛滥对精英文化冲击的担忧密切相关。波兹曼以批判的精神感叹人类《童年的消逝》,批判人类《娱乐至死》,痛批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垄断》,从人类科技发展和文化发展、传播发展历史的视角详述了文化向技术投降的种种病态,痛陈其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侵害,体现了上一代文化学者对人类未来精神文化的如焚之忧。唤醒了文化学者们对大众媒介素养的关切,在纸迷金醉的沉湎于娱乐经济、眼球经济、传媒经济的世人头上引爆了炸雷,敲响了警钟。
  •     个人认为,这本是“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中理论价值最高的一本。
  •     刚收到这本书,我花费了一个晚上带一个上午快速读完。
    此书一开始进入时有些晦涩难懂,但是一旦深入之后就会对其波斯曼的高瞻远瞩所敬佩。
    一开始看到本书快结束时,仍然仅仅看到其在不断批判科学主义,却不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东西。非常愤慨,但是作者将最后的见解及其认为的改变方法写了出来,尽管我并不一定认同这个观点,但是我很佩服他的眼光。
    此书对于一般读者可能有些晦涩难懂,但对于有兴趣对媒介研究的爱好者或是学者有着非常巨大的启示作用
  •     亵渎是对一个符号威力表示至高礼赞的形式之一。渎神者和崇拜偶像者一样,他们都认真对待符号。
  •     还没有读,但是既然老师倾力推荐,肯定是好书
  •     大家之作,值得研读和珍藏。
  •     技术垄断文化
  •     没得说,没的说,好书,但也得感兴趣。。。
  •     波兹曼是男神
  •     没有深入研究,说啥都忘了
  •     对于像我这样搞电信、互联网出身的专业人士来说,要接受并认同这种关于『技术垄断』的概念,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并且做相当程度的反思的。
      
      在蓬勃发展的技术面前,人类赖以为骄傲的传统文化成了最大的牺牲品。『技术』由于其追求效率、追求精确的本性,正以非常『不人道』甚至『非人类』的方式对全世界的社会文化展开前所未有的广泛劫持。人类以『技术』的方式为自身及其群体设下了错综复杂的『规则』,却被其反噬。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本身还具有不断衍生、无限进化的特性,并将一如既往地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作用、持续影响。
      
      比如我近期一直在收看的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节目——这个在全国引起话题争议的娱乐节目,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的胜利——广播电视传播的技术,投票规则的技术,网络沟通的技术……节目的娱乐价值并非来自音乐、演唱本身的价值(或者说,所占比例较少),而更多是来自于广义的技术环境下,全民参与的无聊狂欢。在这个广义的技术环境中,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被彻底剥离,取而代之的是广义的技术主导的『游戏规则』——事实上被人们欣赏的是让少女们宛如古罗马角斗场野蛮PK的游戏规则,仅此而已。
      
      当今全球娱乐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本书作者关于『技术垄断』的论断——从2006年开始,电子游戏——而不是电影、电视、唱片或其他——业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消费量最大的文化娱乐形式,并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文化艺术原本尊崇的叙事体系和传播价值,在各种『游戏』中被削弱到从属的地位,而民众还依然乐此不疲——这种趋势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信仰的崩塌,和民众主流价值观的迷失。
      
      对此,我基本上同意作者在最后一章『爱心斗士』里的观点,即对抗『技术垄断』的唯一出路是要从我们的教育做起——当那些已经被『技术垄断』牢牢控制的成年人们已经不可救药,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告诉我们的下一代:即除了那些普遍存在的技术、规则、体系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你坚信并且热爱的东西,这些美好的事物可能无法被估算、测量、推理或精确阐释,但它们的确能带你进一步思考那些关于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命题』,并带你进一步了解人类所需的真正的『价值』,和构成人类『智慧』的全部。
  •     本书被归入了传媒类,大概是由于作者本人的原因。其实,本书的所讲的内容和事件的意义完全超过了传媒的范围,是因为技术的概念完全超过了传媒的范围。如何对待技术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类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说,是精神和物质关系的问题。问题大概没有答案,因为这是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终极问题,科学不能回答,宗教也没有说清楚。故事叙述的精彩,语言幽默,其中许多的观点启发良多,喜欢思考的人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     三部曲之一,買來想好好看看,結果發現不太容易理解,向老師求教,老師建議我先去看這本書的譯者何道寬自己寫的書,再回頭來看這個,會比較容易理解。一點心得,僅此分享。
  •     专业性强,是一本学术类的书籍,工作的人可能用处没有非常明显。
  •     hao shu a
  •     观点独特,具有强批判性,以致我不能相信
  •     波斯曼早在因特网还没有流行的1992年就写下了这本经典著作,猛烈批判美国以及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技术的迁就、盲从,如果他还活着,现在重写这部书,考虑到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他会写得更好。这部书既可作传播学著作来读,也可作技术哲学著作来读。鉴于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界时常表现出对技术(尤其是新的IT技术)的迷恋,很少对于科学技术进行反省,这部书对于此领域的学者、学生,更有阅读的必要。很多新闻传播业界人士知道麦克卢汉,但未必知道芒福德、埃吕尔、梭罗。
    技术也是一种文化,但文化不能处处靠技术,特别是不能屈服于人为“提速”拉动起来的技术。文化不应当向技术投降,理性的文化要引领技术的发展幅度、速度和方向。
    当然,对于信息网络技术,中国学者看因特网还不能像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那样看因特网,因为两个社会的制度不同、开放程度不同,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因特网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是不同的。当前,因特网有种种不是,但它为居住在内地的中国人提供了另类信息渠道,美国人可能感受不到这一点伟大的价值。当中国社会与美国一样发达时,对因特网技术我们也许与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会有相似的评判,但不是现在。
  •     与其说投降,不如说融合,是为历史
  •     本书是尼尔波兹曼的三部曲之一,虽然没有《娱乐至死》和《童年的逝去》这么畅销著名,但还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本书中,尼尔对文化向科技屈服这一个事实做出了大胆的分析和批判,让人们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停下脚步来想想这些发展的后果。
  •     书的内容很值得作为研讨的话题波兹曼对媒介的理解力超乎常人.需要慢慢研读啊!缺点就是书的订装质量不咋地纸张的手感不好不像是北大出版社出来的啊...
  •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     技术本就不可能造成垄断
  •     译者非常棒~!!读这本书真的也有读前两本的感觉~~ 更深入了这本 不亚于前两本 前两本是面向大众的 这本更多的是面向知识分子 嘿嘿
  •     媒介评论三部曲之一,前两部都很精彩,这部应该也会很有益有趣的。
  •     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真是一本好书,受益匪浅。关注科技的负面作用,了解技术对人类的统治,展望未来,思考人生,不错的一本书……
  •     尼尔波兹曼的三部曲之一,因为之前阅读过他的《娱乐至死》,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并不晦涩,而且多次因为书里比较有代表性又极具风格的语言所感染。 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尼尔波兹曼真的如同预言家一般,对媒介的剖析鞭辟入里,很有见地,也对传播学的学习有了新的思考。
  •     字字珠玑,我就类似他笔下的美国人,但到底是对是错,他又是否矫枉过正,我还等待自己思想中混沌在某一日的清晰,然而始终始终不错的矫正力量。
  •     不错长知识
  •     读前半本感觉和作者完全三观不和……读着读着想吐血,后半本稍微好一些然而也是槽点满满……也许我就是作者所谓的被科学技术洗脑了的人,再或者就是作者为了逆潮流而夸张化地盯住阴暗面……总之还是那句:我只能赞同你的批判精神去批判你了…昂!
  •     传统社会既然已被解构了,靠学校的教育能起到什么作用?
  •     “科学不是产生真理的唯一体系,技术也不能代表人类成就的最高形式”
  •     老纸。。。。终于。。。。。把。。。。这本书读完啦!!!!哭鼻子
  •     比前两本好多了
  •     技术不是神马双刃剑,只在于我们使用。。。。。 技术有自身的倾向和属性,媒介即讯息
  •     真正深度反省,批判性地看待媒介的作用,收获不小。
  •     文化和技术一直互相促进发展,但是技术的过度发展也已威胁到文化自身的存在。
  •     看完留下很多思考,跟技术积极观相反,提出对于技术滥用信息泛滥的担忧。事例理论都非常到位,很期待读作者的娱乐至死。时刻活在未来的危机感,以及沉溺于眼下的安逸,也许都有其生活之道吧。
  •     深厚的文化功底,这种研究不止是学术上的探讨,更是完整生活方式的呈现。
  •     波兹曼的中译本语言真的非常流畅..观点一如既往很犀利
  •     事实不正是如此,我们的闲暇时间被各式各样的媒体殖民,而传媒中的文化又不得不向技术低头
  •     我们被技术给奴役了
  •     三部曲啊
  •     09.27
  •     还不错吧,就是理解起来不是太容易。我想三部曲中,这本书看过了其他二本就不要看了(我之前看过一本《娱乐至死》。我反而倒觉得译者的序更值得一看,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简洁的概括出来了,不象这本书本身,理解起来很吃力。
  •     哭着笑,这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被黑得最惨的一次。作者所谓技术是一套制度用于战胜另一套制度的手段,而不是泛泛而言的科学技术。读得蛮艰苦。不过在第六章分类举例之后,文本开始有趣起来了。
  •     还不错,对于工具的分析有点极端。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个“度”的问题,当然这很难。
  •     看不太懂,除了前言,但明白他想说什么
  •     一样精彩
  •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他的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很好,这本书翻了一下蛮不错的
  •     浪费题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