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国际分工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论新国际分工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
ISBN:9787505869721
作者:张苏
页数:236页

作者简介

《论新国际分工》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或方法论,我们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纷繁复杂、急速变化的世界中,体验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起适应于新的历史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④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归根结底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经典性的表述。根据这一经典表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其他有关阐释,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归结为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书籍目录

导论第1章  什么是新国际分工  1.1  国际分工的概念  1.2  国际分工的历史    2.1.1  15世纪一19世纪初叶:农业内国际分工    2.1.2  19世纪初叶-20世纪50年代:农业一工业国际分工    2.1.3  20世纪50年代至今:工业内国际分工  1.3  新国际分工的兴起    1.3.1  文献分析    1.3.2  实证分析    1.3.3  案例分析    1.3.4  根本动因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导致跨国公司引导新的国际分工  1.4  结论第2章  解释新国际分工的不同理论范式  2.1  世界体系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1.1  理论述评    2.1.2  世界体系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时存在的局限性:硬盘产业国际分工的启示  2.2  市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2.1  理论述评    2.2.2  市场视角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时存在的局限性  2.3  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3.1  理论述评    2.3.2  国家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的局限性  2.4  企业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4.1  理论述评    2.4.2  跨国公司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的局限性  2.5  个人分工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    2.5.1  理论述评    2.5.2  个人视角的国际分工理论解释新国际分工的局限性  2.6  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对五个理论范式的批评与借鉴  2.7  结论第3章  新国际分工的实现过程:一个新的说明  3.1  形成:跨国公司行为与新国际分工    3.1.1  “贸易”还是“生产”:跨国公司引导国际分工的基本方式    3.1.2  跨国公司投资(全球生产网络构建)与国际分工    3.1.3  跨国公司撤资(全球生产网络调整)与国际分工    3.1.4  跨国公司R&D活动(新技术框架):引导国际分工的根本动力    3.1.5  子公司行为与新国际分工:知识生产卷入分工的过程  3.2  深化: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    3.2.1  产品内分工的基本模式    3.2.2  产品内分工与国家经济:国家的生产可能前沿的扩展    3.2.3  产品内分工与国际贸易:重新解读国际贸易数据  3.3  难题: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3.3.1  新国际分工对企业内贸易的促进    3.3.2  六种企业内贸易模式  3.4  结论第4章  新国际分工格局与中国  4.1  新国际分工格局的三个层次    4.1.1  新国际分工的主导国家/地区:12个国家/地区    4.1.2  新国际分工的活跃区域:中国、中国台湾等20个国家/地区    4.1.3  主要从事传统分工的其他国家/地区  4.2  新国际分工与全球发展    4.2.1  机遇:新国际分工为参与者带来了促进平等发展的机遇    4.2.2  挑战:谁是新国际分工的受益者  4.3  新国际分工格局下的中国    4.3.1  几种流行的观点    4.3.2  本书的分析  4.4  政策含义    4.4.1  国家利益、跨国企业利益矛盾的调和    4.4.2  政府对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的监督    4.4.3  新技术框架战略:对生物产业的展望    4.4.4  构建中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以钢铁行业为例的分析    4.4.5  顺应新国际分工发展趋势:构建新的贸易网络  4.5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什么是新国际分工  1.1 国际分工的概念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分工是劳动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划分,也就是不同劳动者分别固定地从事不同种类的劳动,即生产职能的专业化(张宇、柳欣,2005)。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出现的分工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分工,它是从两个起点上产生的:一是在原始公社内部,由于性别、年龄等各个方面的差别,在纯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工;二是在各个原始共同体之间,由于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别,在自然条件和自然产品的差异基础上形成的分工。而社会意义的分工产生于剩余产品的出现。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的全部劳动时间都用来生产少数几种生活必需品,而且这些必需品的生产方法简单,无需特别的技能,这样,劳动的分工即无可能,也无必要,简单协作即是劳动的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力发展,随着新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新生产方法的采用,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生产率因而提高,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这使一部分社会成员从基本生存资料的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为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张字、柳欣,2005)。  马克思把分工分成两类,~类是社会分工,也就是不同劳动部门之间的分工,一类是工厂内(企业内)分工,也就是企业内部围绕某种商品发生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1979,Vol47,P.305)。

图书封面


 论新国际分工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定错了··卖家态度非常好·
  •     装订很差,我买的有散页掉页现象。当当网发书时就不能检查一下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