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的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教师反思的方法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504134356
作者:吕洪波
页数:156页

作者简介

教师反思的方法,ISBN:9787504134356,作者:吕洪波

书籍目录

一、教师反思的含义(一)何谓教师反思(二)教师反思的内容(三)教师反思的特征与原则(四)教师反思与反思性教学二、教师反思的作用.(一)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三)改进职业生存方式(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三、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一)观念滞后(二)缺少培训(三)方法不当四、教师反思的方法之一:教育日志(一)教育日志的含义(二)教育日志的类别(三)教育日志的撰写五、教师反思的方法之二:教育案例(一)教育案例的含义(二)教育案例的基本要素(三)教育案例的撰写六、教师反思的方法之三:教育叙事(一)教育叙事的含义(二)教育叙事的特征(三)教育叙事的类型(四)教育叙事撰写的注意事项七、教师反思的方法之四:教后记(一)教后记的内容(二)教后记撰写的注意事项八、教师反思的方法之五:网络教研(一)网络教研的作用(二)网络教研的特征(三)网络教研的条件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以教师经历新手-成熟-专家的专业成长过程为依据,将教师定位为一位学习者、适应者和探索者,从而鼓励与指导他们如何通过正确、持续地自我反思来加快专业发展。全书从教师反思的含义、作用、影响因素、方法这四大方面来逐层展开讨论,使教师在自我定位、教育教学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职业生存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切实的指导,有利于他们真正增进新智慧、形成新本领。

图书封面


 教师反思的方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前面的内容是有点太难懂了,不过后面的还是,很多的案例加分析。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的结合自身的情况,相互对比,收获还挺多的。
  •     教师的反思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名教师写的,大概的意思是在反诘历来教师教学生学习,但教师自身又有多少人在学习呢?一个自身不能坚持学习的教师是很难教出真正有才的学生的,至少这样的教师是不够负责任的。教师应该学习,这样的提法本身并没有多少新鲜的,很早就有了终身学习的说法。但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却由此让我想到也是这几天读到的一本书《教师反思的方法》(吕洪波编著):不同于课堂听讲,不同于读书学理论,反思自然也是另外一种学习。初读到书名的时候,在我心里颇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想法:反思,不就是反思,还有何复杂的方法值得写一本书呢?确实,这本书也不厚,文字也不艰深,一百五十多页内容,半天也就一口气读完了。不过,读过之后,给人的启发和思考并不少。有很多东西,也许我们在实践的层面上真是这样操作着,但是唯有提升到理论并且反过来再指导实践的时候,我们的实践才更具有意义,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会更加地紧密。反思,英文用reflection,已经被欧美的教育同行们越来越多地引用,最近较为流行的“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教育”等几个名词已经在各国教育领域有了不小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中国。如果不加思索,我们很容易把反思等同于“思考”、“回顾”或是“总结”,但实际上它应该有更丰富的外延:分析教学技能、对各种教学观进行深入思考、对教学经验的重构等等,本书的编者吕洪波指出:“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是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来反思和检验已有的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自己已有的教育理论来反思检验新的教育理论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实际上,这样的综合性的表述已经把教师的反思看成了一种公共性的、社会性的活动,它强调了教师反思的社会意义。反思绝非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心理活动,它应该是面向其他教师的、面向公众的,也完全有理由在一种民主、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得到互动和交流。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其中除了有关“教师反思的含义”、“教师反思的作用”、“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外,作者不无遗力地在后五个章节着重介绍了教师反思的不同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有我们熟知的“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后记”,还有新型的“网络教研”。在前四种方法中,不容易区分的是“案例”和“叙事”,按照编者的理解,简而言之,“案例”给出的一个真实情境的描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冲突,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而“叙事”则是以叙事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它呈现的是作者已有的较为成形的教育研究成果。我想再谈谈书中提到的两种反思方法,一是“教育日志”:在讨论其类型的时候,编者涉及到了新兴的“网络教育日志”,Blog于1997年在美国出现,目前已经在国内迅速盛行开来,在很多领域都有了Blog,教育领域也开始大量的应用。国内的教育领域早在前年,就有了大规模地组织部分教师撰写网络教育日志的尝试,就目前我个人的了解来看,成功的个案并不多,原先乘着Blog东风纷纷上马的网络日志现在看来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真正坚持下来、沉淀下来的并不多见。当然这里仍然有概念需要明确,教师日志或者教师博客不同于教育日志或者教育博客,前者不少,后者却不多见,尤其是优秀者就更加是凤毛麟角了。第二是“网络教研”,按照编者的理解,这种方式应该是教师反思最能体现其含“民主”、“参与”、“互动”、“共享”、“合作”、“探究”等特征的公共性、社会性的方法;但是要真正开展起来却遭遇到一定的困难,编者主要是提到了硬件条件诸如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提供,而在我看来,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的不少学校或者教育环境更多却是因为软件条件没能达到以致于好处多多的“网络教研”无法很好地开展。所谓软件条件,即指人的观念,教师的观念,教育管理者的理念还相对地落后、不够开放。许多学校(有足够资金支撑的学校)在硬件设备上是一年一新,不甘人后,这都是领导出国考察、去名校参观的结果,不可否认对于学校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年复一年资金、人力的投入却并没有带来教育理念上的革新,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有教育者就指出,全世界只有在中国的某些好的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才如此集中和奢侈,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那么闲置在那里,等再过几年,又得面临再次被淘汰的命运,损失、浪费的何止是资金和人力?担就“网络教研”而言,不少学校早就具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可是遗憾的是,即便十所具备此条件的学校能有一半的管理者考虑充分利用局域网、认真实施“网络教研”就不错了,而五所准备认真实施的学校当中却不知道能否有一、两所能够有较为先进的理念来实施。毕竟,“网络教研”绝非是硬件上马就能促成的,再先进的设备没有先进的管理实施理念,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而已。其实作为网络时代的教育者,应该重视虚拟世界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契机,重视“网络教研”的实施,在新出现的问题、困难、机遇面前,谁能足够敏锐,谁能把握好先进的理念,谁就能引领时代的潮流。作为教师而言,更应该以一种不断求学、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新生事物,在网络已经盛行了这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谦虚学习、认真研究,连我们自己都固步自封,那么再过几年,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教会我们的学生的呢?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我再在读这本书,头几节感觉理论性的东西太难懂了.
  •     反思应该是从自己最为头疼和发怵的地方开始。
  •     朱永新这套书真心不错,性价比很高。
  •       教师的反思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名教师写的,大概的意思是在反诘历来教师教学生学习,但教师自身又有多少人在学习呢?一个自身不能坚持学习的教师是很难教出真正有才的学生的,至少这样的教师是不够负责任的。教师应该学习,这样的提法本身并没有多少新鲜的,很早就有了终身学习的说法。但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却由此让我想到也是这几天读到的一本书《教师反思的方法》(吕洪波编著):不同于课堂听讲,不同于读书学理论,反思自然也是另外一种学习。
      初读到书名的时候,在我心里颇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想法:反思,不就是反思,还有何复杂的方法值得写一本书呢?确实,这本书也不厚,文字也不艰深,一百五十多页内容,半天也就一口气读完了。不过,读过之后,给人的启发和思考并不少。有很多东西,也许我们在实践的层面上真是这样操作着,但是唯有提升到理论并且反过来再指导实践的时候,我们的实践才更具有意义,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会更加地紧密。
      反思,英文用reflection,已经被欧美的教育同行们越来越多地引用,最近较为流行的“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教育”等几个名词已经在各国教育领域有了不小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中国。如果不加思索,我们很容易把反思等同于“思考”、“回顾”或是“总结”,但实际上它应该有更丰富的外延:分析教学技能、对各种教学观进行深入思考、对教学经验的重构等等,本书的编者吕洪波指出:“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是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来反思和检验已有的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自己已有的教育理论来反思检验新的教育理论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实际上,这样的综合性的表述已经把教师的反思看成了一种公共性的、社会性的活动,它强调了教师反思的社会意义。反思绝非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心理活动,它应该是面向其他教师的、面向公众的,也完全有理由在一种民主、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得到互动和交流。
      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其中除了有关“教师反思的含义”、“教师反思的作用”、“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外,作者不无遗力地在后五个章节着重介绍了教师反思的不同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有我们熟知的“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后记”,还有新型的“网络教研”。在前四种方法中,不容易区分的是“案例”和“叙事”,按照编者的理解,简而言之,“案例”给出的一个真实情境的描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冲突,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而“叙事”则是以叙事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它呈现的是作者已有的较为成形的教育研究成果。
      我想再谈谈书中提到的两种反思方法,一是“教育日志”:在讨论其类型的时候,编者涉及到了新兴的“网络教育日志”,Blog于1997年在美国出现,目前已经在国内迅速盛行开来,在很多领域都有了Blog,教育领域也开始大量的应用。国内的教育领域早在前年,就有了大规模地组织部分教师撰写网络教育日志的尝试,就目前我个人的了解来看,成功的个案并不多,原先乘着Blog东风纷纷上马的网络日志现在看来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真正坚持下来、沉淀下来的并不多见。当然这里仍然有概念需要明确,教师日志或者教师博客不同于教育日志或者教育博客,前者不少,后者却不多见,尤其是优秀者就更加是凤毛麟角了。第二是“网络教研”,按照编者的理解,这种方式应该是教师反思最能体现其含“民主”、“参与”、“互动”、“共享”、“合作”、“探究”等特征的公共性、社会性的方法;但是要真正开展起来却遭遇到一定的困难,编者主要是提到了硬件条件诸如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提供,而在我看来,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的不少学校或者教育环境更多却是因为软件条件没能达到以致于好处多多的“网络教研”无法很好地开展。所谓软件条件,即指人的观念,教师的观念,教育管理者的理念还相对地落后、不够开放。许多学校(有足够资金支撑的学校)在硬件设备上是一年一新,不甘人后,这都是领导出国考察、去名校参观的结果,不可否认对于学校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年复一年资金、人力的投入却并没有带来教育理念上的革新,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备。有教育者就指出,全世界只有在中国的某些好的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才如此集中和奢侈,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那么闲置在那里,等再过几年,又得面临再次被淘汰的命运,损失、浪费的何止是资金和人力?担就“网络教研”而言,不少学校早就具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可是遗憾的是,即便十所具备此条件的学校能有一半的管理者考虑充分利用局域网、认真实施“网络教研”就不错了,而五所准备认真实施的学校当中却不知道能否有一、两所能够有较为先进的理念来实施。毕竟,“网络教研”绝非是硬件上马就能促成的,再先进的设备没有先进的管理实施理念,也不过是绣花枕头而已。
      其实作为网络时代的教育者,应该重视虚拟世界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契机,重视“网络教研”的实施,在新出现的问题、困难、机遇面前,谁能足够敏锐,谁能把握好先进的理念,谁就能引领时代的潮流。作为教师而言,更应该以一种不断求学、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新生事物,在网络已经盛行了这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谦虚学习、认真研究,连我们自己都固步自封,那么再过几年,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教会我们的学生的呢?
      
  •     可以给新教师很好的指南,跟培训老师讲得主题差不多,更丰富细致
  •     你讲的很有道理,我是一名新教师,觉得大多教师不善于学习,学生很反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反思很重要。以后我得反思,不知从哪些放面反思。
  •     刚才看了下时间,这个文章是07年9月份的,这么好的文章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人回应。也许不是教师对这文章理解不深刻的缘故吧.
  •     经常说要做反思,可怎样做反思,又常感模糊,这本书介绍的方法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了。
  •       前面的内容是有点太难懂了,不过后面的还是,很多的案例加分析。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的结合自身的情况,相互对比,收获还挺多的。
  •     不错的文章
  •     很实在的一本好书!
  •     谢谢理解啦。呵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