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长尾战略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金融长尾战略

出版社:清华大学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302243793
作者:杜丽虹//姜昧军
页数:299页

作者简介

《金融长尾战略:金融创新的长尾风险与后全能银行时代》从次贷危机入手,通过对大型金融机构内部风险蔓延路径的解读,分离出现代金融集团业务构建的三原则,即风险隔离、资本独立、有限协同。这些原则不仅反映了欧美最复杂金融机构的需求,也同样指导着中国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使复杂的业务以简单的方式运营,使每个业务的经营模式和风险承担都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此外,《金融长尾战略:金融创新的长尾风险与后全能银行时代》将视野从纯粹的金融机构扩大到“实业+金融”的产融集团,对于这类集团,金融业务的选择更加复杂,不仅要考虑金融业务间的关联性,还要考虑产业与金融的相互支撑。
《金融长尾战略:金融创新的长尾风险与后全能银行时代》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部门、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产融集团、投资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参考读物,亦可作为高校经济学与金融学科的教学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篇 次贷危机启示:金融创新的长尾风险
第1章 次贷危机中的“长尾风险”
1.1 次贷危机暴露混业困局
1.2 金融创新,从“风险分散”到“风险扩散”
1.2.1 案例 雷曼的创新风险
1.2.2 案例 aig的创新风险
1.2.3 案例 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危险转型
1.2.4 启示:金融创新要求风险隔离
1.3 全能银行,钻巴塞尔协议空子
1.3.1 案例 富通,巴塞尔协议的牺牲品
1.3.2 案例 巴克莱,下一站,富通
1.3.3 反思巴塞尔协议
1.4 全能银行,“交叉销售”的双刃剑
1.4.1 案例 ubs,从全面协同到有限协同
1.4.2 对经营协同的反思
1.5 金融创新中风险控制的三原则
1.5.1 金融创新要求风险隔离
1.5.2 风险控制要求资本独立
1.5.3 内部协作要求有限协同
第2章 金融创新中全能银行的业务重构
第3章 中国金融集团的业务结构设计
第2篇 金融创新时代中小银行的应对策略
第4章 金融创新时代银行的转型价值
第5章 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小型银行的选择
第6章 金融创新背景下地区性银行的选择
第7章 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排名
第3篇 金融创新时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第8章 信托行业的两种专业化道路
第9章 私人股权基金的鲇鱼效应
第10章 财险公司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第4篇 金融创新时代的产融战略
第11章 产融战略的成功原理
第12章 产融战略的更高层次

内容概要

杜丽虹,清华大学博士,北京贝塔咨询中心合伙人,江南证券研究所顾问,同威资产管理和同威创投特约顾问,《证券市场周刊》特约顾问。

图书封面


 金融长尾战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作为一本对金融长尾理论的原创解读。书中提供了大量宝贵案例。1、分析了德意志银行、汇丰、渣打等机构的形成今天竞争地位的过程,给国内的小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借鉴方式。复杂的银行业务体系,在这里被分给重资本、高波动性,或低资本需求、低波动性的长尾和短尾业务,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因为不同的能力,而对长、短尾的定义各有不同。我想不仅对于初学者,对于监管者,运营者和企业的战略制定者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2、对信托、私募、保险巨头的专业化竞争方式的解读,能够跳出大众市场的视角。文中提到很多未知名的保险公司,起家于关注细分长尾市场的机会,长尾市场尽管容量小,但利润高,客户对价格不敏感,在完成小市场的战略布局后,在金融大众车险市场竞争,成为多家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其中也包括aig这样的巨头企业。2、GE、卡特辟勒、UPS、沃尔玛的产业+金融的模式混业,产业基础,加金融手段,能够很好的降低综合成本,或放大借贷规模,但真正将其用到极致的巴菲特的保险+产业融合。国内能够读懂巴菲特模式的人还真不多,杜丽虹的研究有很强的分析数据和理论功底在里面,给人以独特视角和数据、理论支持。如果总结我自己的收获和对未来工作的启示1、农村包围城市战略,niche市场先行立足控制,然后再进入大众市场。2、专业化发展策略,在特定领域和行业率先建立技能壁垒,从上游到下游的专业知识,然后再进一步扩展。3、产业+金融的前提,还是产业基础,金融价值在于低成本的资金、无风险的杠杆和适当的税收负担。
  •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来,我国金融业经历了狂飙突进式的增长,可谓气势如虹,横扫一切。2012年度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就占据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一半多,即使在同属国家垄断的石化、电信、电力等兄弟集团内部,也可谓傲视群雄。以至于有银行高层发出了“利润太高,不好意思说”的感慨。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仅仅几个月之后,金融业频频告急。一是银行破天荒的出现“钱荒”,二是证券业出现乌龙指,此外,逐渐显现的保险和理财市场骗局、典当、担保等小微金融频现风险事件以及民间借贷频现资金链断裂也给整个金融系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地方债务危机以及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疲弱也是潜在的威胁。金融怎么了?2008年发轫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给无数崇拜华尔街的人当头浇了冷水,一时间金融创新似乎成为“忽悠”、骗子的代名词。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如何应对?这本金融长尾战略提出了新的的视角。所谓金融长尾,与传统的营销概念不同,指的是那些损失不小,但同时发生的概率也比“预测”的要大得多的业务,主要是混业金融时代的“金融创新”业务。因此,基本应对策略是风险隔离、资本独立和有限协调,核心思想是在混业经营的金融帝国的不同业务之间设置防火墙,防止金融风险的系统性扩散。金融长尾之所以是长尾,核心在于它与传统的业务不同,缺乏历史数据,用传统业务的方法和数据进行预测,是样本外预测,会大大低估这些风险。就像一个醉酒驾车的司机在事故后辩解“我开了10几年的车,从来没出问题”一样,因为酒后开车和平时开车完全是两码事,平时开车10年不出事故,也许酒后开车一次两次侥幸没事,但开10次就会出事,这个概率比平时高出n倍。对应金融而言,这个核心就是杠杆率,倍数越高,出事概率就越高。哪怕再怎么包装,说我加固了车的保险杠,我调教了悬挂系统等等,该出事还是会出事。怎么办?严格区分长尾业务和断尾业务,能力够不上的,坚决少做或者不做。对中国的金融业而言,金融创新或者说金融模仿引进不能因噎废食,还要继续,但是不能冒进。酒后开车也许很爽,150、160、180往上拉,但是撞上了也会死的很难看。尤其对中小金融机构而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更要正视自己的局限,找准自身定位。对于急于进军金融业的实业而言,也要清晰认识产融结合能带来优势的前提条件,而不要盲目跟风。作为清华才女,独立咨询公司合伙人,作者举了大量的实例,阐述了不同金融企业在金融产业链中的定位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想从公司金融的视角宏观把握一下金融企业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此书值得一读。
  •     金融长尾战略读后感第一篇:次贷危机启示:金融创新的长尾风险第一章:次贷危机中的“长尾风险”1、混业困局:我认为混业并不一定会带来困局,但一定要牢牢守住终端风险底线。2、金融创新:雷曼:表外杠杆:报表并不能反应全部的风险,关键看头脑是否发热AIG:作为卖方的担保风险。CDS:买方向卖方支付保费,一旦违约,则买方有权要求回购。卖方获得资金,买方获得担保及利息。苏格兰皇家银行:高杠杆(最高70倍)启示:金融创新要求风险隔离和业务独立3、富通:新巴塞尔协议弱化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体系下证券化的风险,导致创新拨备不足启示:巴塞尔协议的制度问题:局部高杠杆。共用资本、共用风险。富通、巴克莱4、交叉销售:UBS通过交叉销售放大杠杆5、风险控制三原则:风险隔离、资本独立、有限协同第二章:全能银行的业务重构:盲目的混业并不能够分散风险,反而能够导致风险的扩散第三章:中国银行业的业务结构设计今天,事业部制或以事业部制为基础的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国际上金融机构的主导结构 (年报中)①地区分部报告②业务分部报告第二篇 金融创新时代中小银行的应对策略第四章 新时代银行的转型价值纽约银行:基金、投行、券商、结算银行,围绕资本市场展开梅隆银行:类似于纽约银行第五章 中小银行的选择德国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行业专业化为主:零售上放弃很多,以理财为主;私银则通过中小企业切入。券商、基金等帮助零售客户、中小企业。地产业务出现亏损,现在主要以中小企业和理财为主。在零售业务上,因为规模问题放弃零售很大部分,以廉价产品吸引客户买理财。第六章 地区性银行的选择1、渣打银行的主要业务在亚太、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2、由于规模优势不够明显,在零售业务上遇到了天花板(零售业务是规模效应显著的业务,成本收入比高)3、后来聚焦对公中间业务:贸易融资、资金管理(汇率、利率),现金管理及托管。第三篇 非银行金融机构1、不同于国内的信托,国外的信托类似于基金,啥都都能投(艺术品、房地产等等)2、私人股权基金:套利;并购,整合,卖出;(黑石基金等)不喜欢这种操作模式3、财险公司:国内财险,扎堆车险,大打价格战。AIG:①由个人财险转向企业财险,现在以企业财险为主。②细分市场,专业化强,利润率高的被忽略的市场。因为财险行业存在一定规模效应,但市场集中度并不高。不拼规模,以定价能力为主。③企业险,延长投资期限,综合比率高(成本比率)④分散保险单⑤后盲目多元化,做次贷(衍生业务),损失惨重,被政府接管。第四篇 产融战略(非常不错)1、 随意的、机会型(头脑发热)的产融战略,暗藏风险,甚至可能由于金融的高杠杆而拖累产业部门。2、 核心:产业部门能够降低金融部门的某项成本(协同效应)产业部门的规模与稳定,经济决定金融产业经营始终都是产融战略的核心3、 第一层次:经营协同: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节约(卡特彼勒“设备金融”;ups物流、信息、资金;沃尔玛,消费信贷)。比较认同这种战略,以金融业务辅助主业更好发展,而不涉足自身不熟的领域,头脑发热。4、 第二层次:金融协同:GE产业护航下高信用评级(3A)和低成本资金,创造了GE金融发展,降低了金融业务的成本;金融业务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超过产业部门信用能力范围(个人不认同这种战略,产业还应该以主业为主)5、 巴菲特的产融战略:① 保业务的盈利或盈亏平衡,即使牺牲市场份额(不能亏损为代价来扩张市场份额)② 保险业高度竞争,集中度低导致价格战为主要的竞争手段③ 合理定价不能保证每年盈利,而不合理定价一定会亏损④ 对于一般企业,同时保险+产业,不仅不能带来低成本资金,还可能使整个集团灭顶之灾6、我认为,产融结合并不适合所有公司。以经营协同方式比较好,即UPS、卡特彼勒、沃尔玛,而不是很欣赏GE这种做成了金融业。盲目扩张、多元化,最终后果可想而知,德隆,呵呵。产融结合,巴菲特式的非常完美。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简直就是扯蛋
  •     蠻符合實際的,慢慢看
  •     仔细看了前两篇,后面两篇由于职业所限,不甚了解,故粗略翻过。作者针对次贷危机所作出的“长尾风险”的解读颇具启发性,但因为整本书都没有注释和参考文献,所以无法判断是否为作者率先提出,更无法追踪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为一大遗憾。第二篇沿袭了作者在《商业银行突围》一书中的观点,即银行的专业化优于大而全,了无新意。值得一提的是,直至最终我也没想明白,除了第一篇之外,其余篇幅与全书的标题究竟有何密不可分的联系。之所以给出四星,实在是因为市面上关于商业银行的财经读物偏少(剔除教材和“XX金融帝国”一类的书),作者的努力在读书界是非常有价值的。
  •     银行应该是个专业的公司,现在却越来越混了。本书对金融所有子行业的风险曲线进行评述,很有启发。
  •      属于对金融行业进行研究的书籍,包括银行、保险、信托、产融结合等方面。 由于个人在行业的知识还较为欠缺,所以无法给出准确评价。但就此次阅读感受来说,通过本书对金融行业整体和大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是有所收获的。
  •     还没看,来赚积分的
  •     内容不错。确实是一本书读懂金融业
  •     推荐,案例丰富,分析到位简洁。一颗星扣在图书的装帧排版包装上。多个图片糊的看不清,整个书看起来像是十年前出版的一样。
  •     买的书太多了,还没开始看这本,不过翻了下目录,感觉还不错哦
  •     想对银行风险的系统和基本的认识,这是必读的书,通俗易懂,举了大量的实例,值得推荐的好书。
  •     尚可
  •     2011年度最佳财经类书籍 要是加上对投行的分析就更好了,第7章多余。
  •     和介绍的一样,满意 ,和介绍的一样,满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