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紀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图书 > 文學 > 冰雪紀行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2-4-3
ISBN:9789866272943
作者:韋納.荷索
页数:180页

作者简介

德國名導荷索最真情、私密的文字紀錄!
.出版35年,華文世界首見中文譯作!
.榮獲1979年Rauriser文學獎!
.影評人聞天祥推薦、前電影資料館館長黃建業副教授專文導讀!
.
「我的步履堅定,大地為之顫抖。
當我行進時,如同一頭野牛;當我停歇時,宛如安歇的山岳。
不,她不可以死!她不會死!當我抵達巴黎,她還會活著。」
.
就算這是沒意義、瘋狂的事,也寧可堅持到最後。--荷索,1974年12月11日
.
1974年,天寒地凍的冬季,電影導演荷索接到一通巴黎打來的電話,掛下電話後立即抓了一件夾克、一個指南針、一個帆布袋和少許必需品上路,取道最接近直線的路徑,從家鄉慕尼黑前往巴黎,徒步。
.
這段漫漫的艱辛旅程,只為一個人。
「擁抱瘋狂,走在世界的邊緣。」這就是荷索,一如他電影中的主角。
.
在大雪、冰霰肆虐的大地上,他踽踽前進,夜裡隨便棲身草棚或甚至闖入無人民宅。惡劣的氣候、溼透的身軀、腫脹的腳踝,都不敵他心中的唯一信念:
.
只要能成功走到那個遠方的城市,被宣判不久人世的導師蘿特.艾斯娜就能活下去。
.
◆慕尼黑到巴黎有多遠?飛行時間1.5小時=冰封大地上踽踽獨行3星期……
.
在這段彷彿永無止盡的奧德賽式旅途中,荷索真誠記錄下自己看到、感受到的人事物。日記中披露了他在極寒與純然孤寂下的瘋狂囈語、過去電影與旅行中的感思、充滿詩意的白雪鄉間景致,以及如影隨形的回憶。
.
閱讀這本小書,將串連起我們觀賞荷索電影的經驗;
透過這段徒步之旅,我們將見證大師影像的生成過程。
.
「除非這是在電影裡,否則我不會把這一切當真。」——荷索,1974年11月23日
.
■相關人物
蘿特.艾斯娜 Lotte Eisner
.
知名德、法電影史學家暨影評人。1896年出生於柏林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二戰期間逃往法國。在集中營度過一段時間。1945年起擔任法國電影資料館之檔案管理長一職,直到1975年退休。持續為法國《電影筆記》、《電影期刊》(Revue du cinema)撰文。
.
蘿特.艾斯娜是最早肯定並積極推介「德國新浪潮」的影評人,有「德國新電影之母」之稱。不只荷索將電影《賈斯柏荷西之謎》一片獻給她,溫德斯的《巴黎.德州》(Paris, Texas, 1984)亦公開題獻感謝她。

前言

  導讀穿冰越雪的心靈日記 黃建業∕前電影資料館館長  在新德國電影大師中,韋納.荷索或許是最耐人尋味的一個。他不單在電影的表現上讓人深受神祕和超自然力量的撞擊,在電影外的真實生活與銀幕後的工作方式,也常常為這個現代化的理性規範社會帶來令人瞠目咋舌的震撼舉動,甚至有人以「瘋狂」來形容他的創作與言行。  荷索的瘋狂舉措不是一般人可以完全理解的,他為了鼓勵一位整天聊電影的朋友拍電影,竟然承諾當電影拍攝完成,他會像卓別林在《淘金記》(The Gold Rush)中那樣,把皮鞋烹煮來吃,最後他也真的履行言諾,並將烹鞋等過程拍成紀錄片。  荷索在拍片的時候,驚人之舉更是不可勝數,比如拍《陸上行舟》(Fitzcarraldo)時,他真的將一艘船搬越山嶺;拍攝《吸血鬼》(Nosferatu)時,他在街上遍放老鼠;他甚至也曾催眠演員與動物演戲……讓大家感覺他拍攝電影如同一場現實戰爭。  但在他的驚人實踐行動中,向德國電影史家蘿特.艾斯娜致意的行動,應該是最動人的。早在荷索拍攝完他首部傑作《生命的訊息》(Lebenszeichen)時,蘿特.艾斯娜即給予好評,並表示這部改編馮.阿尼姆(Achim Von Arnim)小說的電影,承接了德國默片的浪漫精神。這個觀點,其實正好點出荷索在德國新電影中的特殊意義;德國默片表現主義時代,沉鬱的浪漫與幽暗的想像,在荷索的處女作《生命的訊息》、甚至日後的作品中,都可找到清晰的印記。  蘿特.艾斯娜的確是荷索的伯樂。1970年,當《侏儒也是從小長大》(Auch Zwerge haben klein angefangen)在坎城影展的「導演雙週」首演時,荷索第一次與艾斯娜見面,自始成就一段影壇新銳與國家影史傳統捍衛者的友誼。然後荷索邀請她為《新創世紀》(Fata Morgana)配旁白,日後更將《賈斯伯荷西之謎》(Jeder fu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題獻給蘿特.艾斯娜,本人亦出現在影片的人群之中。她甚至還以專家的顧問方式參與了《吸血鬼》的拍攝。  或許很多人無法了解艾斯娜的重耍性。荷索在「海爾默.考特納電影文化獎」頒獎典禮上致詞說:  她是我們所有的良知、德國新浪潮電影的良知,而且應該是亨利.朗瓦去世後,整個世界電影的良知。她有幸能從第三帝國的魔掌中逃出來,現在又來到我們中間,踏上德國這塊土地。  事實上,確實是由於她和亨利.朗瓦在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努力,才使不少世界電影經典(尤其是德國表現主義的作品)留傳於世。而她的《著魔的銀幕》、《穆瑙》、《佛列茲.朗》等專著,不單是表現主義電影的經典名著,亦標示了德國電影傳統的原創性精神。  本書緣起於1974年11月,當荷索聽聞艾斯娜在巴黎病重垂危,他竟然在初冬時節,只帶著一件夾克和一小包行李,從慕尼黑步行到巴黎,並宣稱只耍他走到巴黎,艾斯娜就能好起來!  荷索說:她看著我,非常優雅地微微一笑。她知道我腳踏實地而來、沒有半點防衛,所以她理解了我。有那麼一個美好、轉瞬即逝的片刻,一股暖意奔流過我疲憊不堪的身體。我說,請把窗戶打開,過去這些天來我開始會飛了。  這或許真是電影史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段旅程,也是德國新電影重新與古典傳統接軌的動人時刻。《冰雪紀行》是在1974年11月23日到12月14日的旅途日記,然而就像荷索的電影一樣,他所穿越的空間(其實是高度現代化的城市)在他筆下彷彿是一個接一個的夢中城市,或許這正是荷索電影中最具魅力的地方。空間在他的意志力貫注時,超昇為獨特的精神狀態,音樂則微妙地讓真實飛翔為幻覺。我們在他電影中(包括一系列的紀錄片),常常體驗到不尋常的反理性神祕世界。我想這也正是荷索對人類理性發展的歷史死結,所投下的一篇充滿強盛悲劇意志力的諷世詩篇。

内容概要

作者簡介
.
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
.
享譽國際的德國新浪潮電影大師之一,與溫德斯(Wim Wenders)、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齊名。
.
1942年出生於慕尼黑,曾在慕尼黑和匹茲堡學習歷史與文學,1962年起開始製作、拍攝電影與短片,包括了1970年《新創世紀》(Fata Morgana)、1972年《天譴》(Aguirre, the Wrath of God)、1978年《吸血鬼》(Nosferatu)、1982年《陸上行舟》(Fitzcarraldo)、1987年《奴隸海岸》(Cobra Verde),以及一些紀錄片,包括2005年獲獎無數的《灰熊人》(Grizzly Man),2011年又以《荷索之3D秘境夢遊》(Caves of Forgotten Dreams)榮獲2011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國家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等六項最佳紀錄片∕非劇情片獎。
.
■主要作品:
.1972年《天譴》(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獲獎:1974年英國《Sight and Sound》雜誌評為年度十大佳片之首;1976年法國凱薩獎最佳外語片提名;1977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
.
.1974年《賈斯伯荷西之謎》(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
獲獎:1975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影評人費比西獎;1975年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銀獎、最佳剪輯、最佳製片設計獎。★柏格曼:「一生看過的最佳十部影片之一!」
.
.年《史楚錫流浪記》(Stroszek)
獲獎:1977年義大利Taormina影展特別獎;1978年德國電影評論大獎。
.
.1979年《吸血鬼》(Nosferatu)
獲獎:1979年柏林影展入圍、德國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
.1982年《陸上行舟》(Fitzcarraldo)
獲獎:1982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聖塞巴斯汀影展OCIC大獎、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銀獎;1983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入圍、英國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圍
.
.1987年《奴隸海岸》(Cobra Verde)
獲獎:1988年巴伐利亞影展最佳作品獎、最佳音效獎。
.
.2005年《灰熊人》(Grizzly Man)
獲獎:2005年多倫多影評人協會、舊金山影評人協會、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線上影評人協會、堪薩斯影評人協會、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芝加哥影評人協會之最佳紀錄片獎,以及紐約影評人協會、國家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等最佳非劇情片獎;2006年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獎。
.
.
譯者簡介
.
錢俊宇
.
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現為科隆大學現代中文暨漢學系中文講師,同時兼任跨文化溝通訓練講師。

图书封面


 冰雪紀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虽然被塑造成腰封上或者段子里的疯子荷索好像更吸引人,但读起来丝毫不觉得疯……非常非常的温柔和浪漫!
  •     我喜欢他的电影。这书的版面设计很不错,文字读起来干涩但是就像他的电影和在每部电影里都会出现的那种独白一样,没有过多复杂的描述,只是平淡的叙述与还原这个世界最真实最疯狂的一面.
  •     书已到手,多谢小义,千里迢迢地从香港带回来给我,让我跟着赫尔佐格走过这一段泥泞的文字风雨路
  •     我在北海道旅游的开头和结尾看完 一个人孤独百年 只要有人的理解就可以排解 疲惫又寒冷的有趣又直接的胡言乱语到后记的字字有力 感情丰富 关上书的时候好像明白了一切
  •     譯本有點奇怪,有機會看看英文本
  •     好贵好薄繁体还不习惯,可是,好!牛!啊!
  •     新年礼物
  •     封面太美了 勇敢者的哀歌
  •     能夠瘋狂一下未嘗不好。
  •     從慕尼黑走到巴黎的隨筆,中間有些不知是回憶,還是趣味幻想作品的文字,比起路途上看到的事物有趣多了。喜歡坐在椅子上的爺爺的小故事。
  •     电影狂人徒步日记。
  •     孤寂的遠行,大師的意志
  •     赫尔佐格接到一个影评人生命垂危的消息,决定从慕尼黑徒步至巴黎,一路冰雪。一个仰仗自然的疯子,就像《世界尽头奇遇》里那只偏向山中挪步的疯企鹅。
  •     在田野、雨雪、山间走过,字里行间流动着充满魅力的意象。每个晚上读一段
  •     浪漫疯癫,文笔注重纪实性又细腻。
  •     如诗般的文字,如铁般的意志,只为了做一件傻事,在见到她的时候,只剩尴尬,但我懂。
  •     翻译地不够有力,台腔跟他好违和
  •     受此启发,我打算待空气质量爆表之时,不戴口罩从北京徒步前往天津,那样我就一定可以摇到号!
  •     “即使这件事疯狂又毫无意义,我也要坚持到底。”
  •     今年結束以前,最喜歡的一本書。如此素樸,如此堅毅。
  •     文入电影!赫尔佐格这一路的游记,融合了他看到的沿途风景,他心理的种种疯狂臆想和温存回忆……一路在幽暗、疯狂、温存中坚持和前行!冰雪之路看似迷惘,但内心是坚定的。这是冰雪之路,又何尝不是电影之路……
  •     真人版一个人的朝圣,当你坚信一件事对你意义重大,你就会希望用最虔诚的方式得以实现。
  •     疯狂的人 疯狂的事
  •     对人物和环境观察之细致,场景转接、描写的画面感,都不愧导演本色,可以作为一部公路电影的脚本来读。
  •     就算这是没有意义的疯狂的事,也要坚持到最后。
  •     就算这是没有意义疯狂的事,也宁可坚持到最后啊
  •     最深沉的孤独我追到了
  •     风雪之中,奥德赛的坚持。细腻的感受、坚韧的精神。
  •     疯导演步行路上的呓语连篇。这种力度的祈福也只有赫尔佐格能做出来,还是很令人动容的。翻译上除了指出作者的拼写错误外能不能加点注释?颇有些地方不通的……
  •     6
  •     滿目的烏鴉、雪還有雨。狂熱、孤獨、疼痛、牛奶和橘子。
  •     嗳该说您疯癫呢还是浪漫呢?
  •     台版的果然好看多了,再买一本收藏。
  •     有魔幻寫實的氛圍
  •     喜歡Herzog的電影,也會喜歡他的文字、他記錄的場景、他的狂想。那些徒步到巴黎之旅的當下,附帶一提,本書封面設計是我2012年看過最美的華文書。
  •     真的挺作的。癫狂、偏执,一路上描写很细腻,简短的文字也包含了很多偶遇的动物或人物的生命故事。从侧面也能看出Lotte Eisner 真是伟大的伯乐、真诚的朋友。
  •     读完会喜欢上赫尔佐格的真诚,真诚,真诚。
  •     5.0 我躺在雪白的床單上,蓋著薄被,每天讀幾頁,眼淚流了好幾回,讀到最后看到照片的時候不知道為甚么就淚崩了。
  •     就算是世界的邊緣 也可以成爲自我的中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