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030300249
页数:392页

作者简介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系统介绍了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内容包括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认识。《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是对火山岩气藏开发研究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充分反映了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火山岩气藏和类似复杂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可供从事油气田开发的科技人员及相关高等院校的师生学习和参考。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火山岩气藏开发现状及重要意义
  1.1.1 世界火山岩气藏资源量及开发现状
  1.1.2 中国火山岩气藏资源量及开发现状
  1.1.3 火山岩气藏开发的意义
 1.2 火山岩气藏地质特点及储层表征难点
  1.2.1 火山岩气藏地质特点
  1.2.2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难点
 1.3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的意义及技术思路
  1.3.1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的意义
  1.3.2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的技术内涵
  1.3.3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的技术思路
 参考文献
第2章 火山岩气藏内幕结构解剖技术
 2.1 火山岩内幕结构的概念及级次
  2.1.1 火山岩内幕结构的概念
  2.1.2 火山岩内幕结构的级次
 2.2 火山岩内幕结构解剖难点及技术思路
  2.2.1 火山岩内幕结构解剖难点
  2.2.2 火山岩内幕结构解剖技术思路
 2.3 火山岩建造识别与表征
  2.3.1 火山岩建造识别
  2.3.2 火山岩建造表征
 2.4 火山机构识别与表征
  2.4.1 火?机构分类
  2.4.2 火山机构识别
  2.4.3 火山机构表征
 2.5 火山岩体识别与表征
  2.5.1 火山岩体分类
  2.5.2 火山岩体识别
  2.5.3 火山岩体表征
 2.6 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火山岩层序划分与地层对比技术
 3.1 火山岩地层层序的概念及级次
  3.1.1 火山岩地层层序的概念
  3.1.2 火山岩地层层序的级次
 3.2 研究难点及技术思路
  3.2.1 研究难点
  3.2.2 技术思路
 3.3 火山岩地层层序识别
  3.3.1 识别标志
  3.3.2 单井识别
  3.3.3 剖面识别
 3.4 火山岩层序划分与地层对比
  3.4.1 火山岩地层层序与内幕结构、气藏层组的对应关系
  3.4.2 火山岩地层层序的可对比性
  3.4.3 火山岩层序划分与地层对比
 参考文献
第4章 火山岩相识别与预测技术
 4.1 火山岩相分类
  4.1.1 岩相分类
  4.1.2 岩相模式
 4.2 研究难点及技术思路
  4.2.1 研究难点
  4.2.2 技术思路
 4.3 单井识别与划?
  4.3.1 识别标志
  4.3.2 单井识别
 4.4 剖面识别
  4.4.1 地震响应特征
  4.4.2 剖面相识别
 4.5 平面预测
  4.5.1 根据单井相预测平面相
  4.5.2 根据剖面相预测平面相
  4.5.3 根据地震相预测平面相
 4.6 空间预测
  4.6.1 剖面追踪闭合技术
  4.6.2 地层切片分析岩相组合技术
  4.6.3 三维属性体分析技术
 4.7 火山岩相表征
  4.7.1 火山岩相形态表征
  4.7.2 火山岩相规模表征
  4.7.3 火山岩相叠置关系表征
 4.8 技术应用及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章 火山岩岩性识别与预测技术
 5.1 研究难点与技术思路
  5.1.1 岩性识别及预测的难点
  5.1.2 技术思路
 5.2 火山岩岩性识别
  5.2.1 ECS测井识别火山岩成分
  5.2.2 成像测井识别火山岩岩石结构、构造
  5.2.3 常规测井识别火山岩岩石类型
  5.2.4 岩性综合识别
 5.3 火山岩性分布预测
  5.3.1 不同岩性的地震响应特征
  5.3.2 地震剖面分析法?测岩性分布
  5.3.3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预测岩性分布
  5.3.4 分频反演技术预测岩性分布
 5.4 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 火山岩储层裂缝识别与预测技术
 6.1 研究难点与技术思路
  6.1.1 裂缝识别及预测的难点
  6.1.2 研究思路
 6.2 火山岩储层裂缝识别
  6.2.1 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6.2.2 常规测井识别裂缝
  6.2.3 火山岩裂缝单井综合识别
 6.3 火山岩储层裂缝参数解释与评价
  6.3.1 裂缝参数解释
  6.3.2 裂缝发育程度评价
  6.3.3 裂缝有效性评价
  6.3.4 裂缝产状评价
 6.4 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
  6.4.1 裂缝的地震响应特征
  6.4.2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法
  6.4.3 叠前裂缝预测方法
  6.4.4 裂缝参数反演方法
  6.4.5 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优选
 6.5 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 火山岩裂缝性储层参数解释技术
 7.1 储层参数解释难点及研究思路
  7.1.1 火山岩储层参数解释难点
  7.1.2 研究思路及技术流程
 7.2 测井资料预处理
  7.2.1 曲线对接
  7.2.2 岩心深度归位
  7.2.3 测井曲线标准化
 7.3 火山岩储层孔隙度解释
  7.3.1 孔隙度计算概念模型
  7.3.2 火山岩岩石骨架参数确定
  7.3.3 基质有效孔隙度
  7.3.4 总孔隙度
 7.4 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解释
  7.4.1 基质渗透率
  7.4.2 总渗透率
 7.5 火山岩储层含气饱和度解释技术
  7.5.1 火山岩的岩石导电机理
  7.5.2 基质含气饱和度
  7.5.3 缝、洞原始含?饱和度
 7.6 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火山岩气藏气水层识别技术
 8.1 火山岩气水层识别难点及技术思路
  8.1.1 火山岩气水层识别的难点
  8.1.2 技术思路
 8.2 地质录井与地层测试识别技术
  8.2.1 地质录井识别气水层方法
  8.2.2 地层测试识别气水层方法
 8.3 测井识别技术
  8.3.1 核磁测井识别技术
  8.3.2 声波测井识别技术
  8.3.3 阵列感应测井识别技术
  8.3.4 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8.4 火山岩气水层综合识别
 参考文献
第9章 有效储层识别与预测技术
 9.1 研究难点及技术思路
  9.1.1 有效储层识别与预测难点
  9.1.2 技术思路
 9.2 火山岩有效储层识别
  9.2.1 有效储层定性识别
  9.2.2 有效储层定量识别
 9.3 火山岩有效储层预测
  9.3.1 火山岩有效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9.3.2 火山岩有效储层分类预测技术
 9.4 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 火山岩气藏储渗单元表征技术
 10.1 储渗单元的概念及表征技术思路
  10.1.1 储渗单元的概念
  10.1.2 储渗单元表征难点
  10.1.3 技术思路
 10.2 储渗单元识别与预测
  10.2.1 单井识别
  10.2.2 剖面识别
  10.2.3 平面分布预测
  10.2.4 空间分布预测
 10.3 储渗单元表征
  10.3.1 几何参数及规模表征
  10.3.2 连通性表征
  10.3.3 储渗能力表征
  10.3.4 火山岩储渗单元分布规律
 10.4 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 火山岩气藏储层微观结构表征技术
?11.1 火山岩储层微观结构表征难点及技术思路
  11.1.1 火山岩气藏储层微观结构表征难点
  11.1.2 技术思路及流程
 11.2 火山岩气藏储集空间表征
  11.2.1 火山岩气藏储集空间分类
  11.2.2 火山岩气藏储集空间识别
  11.2.3 火山岩气藏储集空间表征
 11.3 火山岩气藏储层喉道表征
  11.3.1 火山岩气藏储层喉道分类
  11.3.2 火山岩气藏储层喉道识别
  11.3.3 火山岩气藏储层喉道表征
 11.4 火山岩气藏储渗模式表征
  11.4.1 火?岩气藏储渗模式分类
  11.4.2 火山岩气藏储渗模式表征
 11.5 火山岩气藏储层微观可动用性表征
  11.5.1 火山岩气藏储层喉道下限
  11.5.2 火山岩气藏储层渗透率下限及分级
  11.5.3 火山岩气藏储层有效孔隙体积表征
  11.5.4 火山岩气藏储层微观流体可动用性表征
 参考文献
第12章 火山岩气藏地质建模技术
 12.1 建模难点及技术思路
  12.1.1 地质特点及建模难点
  12.1.2 技术思路
 12.2 火山岩气藏地质建模
  12.2.1 多层次构造模型建模技术
  12.2.2 分级次储层格架模型建模技术
  12.2.3 格架模型约束下属性模型建模技术
  12.2.4 内部结构控制下的流体分布模型建模技术
 12.3 技术应用及效果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内容概要

冉启全,1965年生,重庆万州人。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地质专业,1990年获该校开发地质硕士学位,1996年在西南石油大学获得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学位,1998年在中科院力学所博士后出站,进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先后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油气田开发研究所总工程师、副所长、海塔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油气开发软件中心主任。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油气开发技术攻关、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工作。主要开展了复杂气藏、低渗透油藏、复杂岩性油藏、稠油油藏的开发地质、油气藏工程和开发方案优化设计、软件自主研发等工作。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含C02天然气藏安全开发与利用技术”、国家973项目“火山岩气藏有效储层内部结构特征及渗流规律”课题负责人。科研成果获奖10次,其中教育部一等奖、集团公司一等奖、北京市二等奖各1项。出版著作3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申报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章节摘录

插图:第1章 绪论我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火山岩气藏。实现该类气藏的有效开发,可以缓解国家能源供需矛盾,推动我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同时,火山岩气藏的高效开发对推动天然气开发技术进步,指导类似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火山岩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国内外研究程度低,可供借鉴的经验少,气藏开发难度大。实现火山岩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在于认识储层,而储层认识的关键又在于储层表征。但火山岩气藏内幕结构及储层成因复杂,储层表征的技术思路、方法、手段与常规气藏不同。因此,作者针对火山岩气藏开发的难点,以大庆、吉林、新疆等大型火山岩气藏开发的生产实践为依托,积极探索和反复求证,不断进行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对最新成果进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从而指导了生产,推动了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的进步。1.1 火山岩气藏开发现状及重要意义1.1.1 世界火山岩气藏资源量及开发现状自1887年在美国圣华金盆地首次发现火山岩油气藏以来,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已有百余年历史,先后在全球发现了大量的火山岩油气藏。世界火山岩油气藏广泛分布于日本、美国、委内瑞拉、古巴、前苏联、中国等国家的多个含油气盆地中[1~3]。截至2003年年底,全球共发现火山岩油气藏169个,见油气显示65处、油苗102个,探明油气储量15亿吨当量以上[4]。火山岩气藏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美国、巴西、纳米比亚、刚果、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总体上发现的较多,真正投入开发的较少。生产时间长、开发效果较好的火山岩气田仅有日本的吉井-东柏崎气田(1968年)和南长冈气田(1978年),但仍存在气藏地质研究不系统、开发技术研究程度低的缺陷,研究成果仅能满足生产需求[5,6]。1.1.2 我国火山岩气藏资源量及开发现状自1957年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首次发现火山岩油藏以来,我国火山岩油气勘探已经历了50多年历程。但火山岩气藏的规模发现则是在2004年以后,先后在松辽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发现大规模分布的火山岩气藏,估算天然气资源量达数万亿立方米,三级储量近万亿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火山岩气藏。我国火山岩气藏开发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可借鉴经验、没有理论和技术指导的条件下,通过在大庆徐深、吉林长岭和新疆克拉美丽气田开展理•2•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论、技术攻关和现场实践,初步解决了火山岩气藏的有效开发问题;且从无到有,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共建成数十亿立方米规模的天然气年生产能力。3)火山岩储层微观结构表征储层微观结构是指岩石中孔隙、喉道、裂缝的形状、大小、分布及连通关系。火山岩气藏储层微观结构表征能有效揭示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的形状、规模、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特征;并在储渗模式分类的基础上,表征各种类型储渗模式的储、渗能力和分布特征;定量评价储层有效性和流体可动性;从而为评价火山岩气藏储量的可动用性、标定采收率提供依据。4)火山岩有效储层识别与预测与沉积岩储层相比,火山岩有效储层特征更加复杂。岩性岩相研究通过预测火山岩性岩相的空间分布,指示有利岩性岩相带;裂缝识别和预测可以搞清火山岩裂缝的发育程度、裂缝有效性和裂缝方向,预测裂缝发育带分布,指导高产井部署;有效储层预测则可以确定火山岩不同类型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从而指导井位优化部署和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5)火山岩气藏气水层识别气水层识别是搞清气水分布特征的主要手段,主要为识别火山岩气藏气水系统、确定气藏类型、圈定含气面积提供依据。6)火山岩储层参数解释通过火山岩储层参数解释,可以搞清火山岩气藏储层的储渗能力和含气性特征,为定量表征储层特征、评价地质储量、建立气藏地质模型奠定基础。7)火山岩气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反映火山岩复杂内幕结构及双重介质特点的三维地质模型是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成果的综合体现,主要应用于评价地质储量、指导井位设计和水平井轨迹设计,并为数值模拟提供数值模型。

图书封面


 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质量非常好,内容丰富,能够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很好的参考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