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10
ISBN:9787106011857
作者:肖全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肖全历经十余年拍摄完成的《我们这一代》,是对中国50-60年代出生的知名文化艺术界人士进行影像建档。这些年来,他遍访散落在中国各地的艺术家、文学家,在他的笔记本上排列着以自己的标准选择出的长长的名单,并且随着时间和工作的进行,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地变化和丰富。肖全怀着对同代人命运的关怀,怀着对人本身的同情和热爱,象一道和煦的阳光轻柔地穿过这一代人的生活,用他手中的相机为每一位被访者投射下一幅温存的造像。而他对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以及他与这一代人广泛密切的交往,也使得他的照片集超越了个人行为的层次,而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影像工程。肖全,用他的温情和执着,见证了这一代人的生存,折射出了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彷徨与坚持,而在这一切之上,是对生命的永恒关怀。

书籍目录

张元站在一个干干净净的胡同口挠头皮。
杨丽萍对镜理妆,身后,是一堵破旧的矮墙。
王安忆双手抱在胸前,站在一个里弄出口处,背景墙上的文字依稀可见。
尹吉男的神色像一个逗号。
余华站在43路团结湖站站牌前。
牟森在瓜棚豆架下面对一条丝瓜张开大嘴。
李少红托腮而坐,表情里有点儿紧张和怀疑。
刘震云的脸上没有秘密,他的背景是一个光荣榜。榜上的光荣们面目模糊……

还有:崔健、翟永明、耿建翌、叶兆言、苏童、史铁生、高明潞、西川、李保田、栗宪庭、贾平凹、王广义、杨丽萍、张海儿、朱大可、吴亮、范景中、王朔、马原、格非、戴锦华、陈凯歌、岛子、丁方、方力均、窦唯、张承志、陈村、李小山、陈丹青、温普林……


 我们这一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第一次看到肖全的作品是在挺久以前,那张著名的易知难的照片。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幅多么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它对得起所有涌向它的赞美和它所引起的轰动,对得起“让很多女孩发疯”的评价,对得起展览时候围着照片不肯走的那么多女孩儿说“一辈子要有一张这样的照片就好了”。那时候我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姑娘——不是现在死活抱住青春大腿的这种形态,那时候我特别天真地说:如果我明天就要死去,那么让我在今天留下这样一张照片作为遗像吧。现在如果有人告诉我我明天就要死了,我断然不会用我生命的最后一天专门去拍一张照片,因为我有好多其他的事儿要做。但这并不妨碍我仍爱着它。我更清楚的是,易知难很美,但她的美还不足以成就那张相片的美。那种美不在于被拍摄者本身多么美若天仙风情万种,而在于那一瞬间的神情,光影,甚至整个空间中的气流。我更相信每一个哪怕姿色平庸的女人,一生中都有过几个这么美得惊心悸魄的时刻,不过,然而,但是——只有易知难遇到了肖全。后来断断续续看过一些他拍摄的诗人作家,翟永明,顾城,三毛,等等等等都是响亮到极致又藏了无数故事与想象的名字。引用肖全照片的人大多表示自己最喜欢肖全镜头下的XXX,认为肖全拍出了XXX的XX,XX,XX与XX。你看,肖全确实牛逼,已经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构成上述的填空题了。肖全对自己捕捉人物神韵的能力不是没有自负,从他在书中引用别人称赞他“拍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还说这是“公论”就可以看出。但他小小的自负也就到此为止了。更多时候的肖全,是认真、谦卑、温和的。许多人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真的见证了时代。我不否认这是很棒的一位时代见证者,但是我看到的偏偏不是那些热得烫手的名人,而是隐匿在镜头之后的肖全。你可以有千百条理由喜欢一本影集,但是我喜欢的理由跟影像无关,我喜欢肖全的文字。一幅好的照片是会说话的,如果摄影师再开口娓娓道来些什么,那就是很棒的一出话剧了。肖全的文字远远够不上美,然而胜在朴实生动,不耍滑头,像他的为人。饶是他在文字中全说着别人的事儿,我还是在只言片语字里行间里拼凑出一个大约的肖全。 这个肖全,特别诚实,诚实到你一定会怀疑是不是从没有人交代他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说最好。他坦承自己在贾平凹家不敢喝水,因为听说作家患了肝炎。他也特别善良,拍过一个人物就有了感情,再也听不得对他/她的闲言碎语。肖全不愿意在码头的民工中摆弄相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向农民摆谱的权利”。他懂得感恩,清楚地记得人家待自己的好——在孙甘露家留宿的夏天,孙甘露夫妇二人在一间小屋子里挤挨挨地蒸了一夜,让他“独享了一晚的空调”。他也有点儿较真,当王安忆让他不要找女孩子结婚否则会害了别人的时候,他一点不掩饰自己对这话的不服气,还觉得这个王安忆不是从前的王安忆了。肖全是需要一个姑娘的,可他又那么不善于与女孩们交往。他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了妻子的离开,之后的一段情很容易在网上找到,是他与杨乐乐。现在几乎全中国都知道这个女孩儿是汪涵的妻子。我以前总觉得艺术家们找姑娘就和摇滚乐手们找“果儿”一样容易,因为太多徘徊在文艺圈边缘的女孩儿需要有名的老男人带她们进门速成她们的艺术气质了,何况肖全那么好看。可这些都是我以为。真实情况是,大多数时间里,肖全身边是没有姑娘的,有那么一个姑娘比如乐乐的时候,他就一头栽在恋情里,傻痴痴地把恋人的相片贴了满墙,起床的时候对着墙壁温柔地说早上好。也有人不喜欢肖全拍的照片,芒克就是,他埋怨肖全把自己拍变了形。肖全写芒克这一部分大概是我印象最深的段落,不是因为竟然有人觉得不好看(事实上我觉得那张照片特别生动),而是肖全竟然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解释。他说自己的24mm的镜头还不够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变形,他还说要努力挣钱买下橱窗中20-35mm的专业镜头,总有一天要带着那只绝不会变形的镜头为芒克再拍一堆照片以释前嫌。我看得特别心酸。我最见不得那么小心认真在乎别人的人。摄影在今天已经不是那么一件严肃的事儿了。你看看四处拿着动辄几万块单反相机的小青年们,他们中的许多人拍出我很难欣赏的照片,经过发展成熟的修图软件的加工,图片发到网上就有无数人上来讨论器材。更“专业”一点的大叔,能轻而易举找到要当模特儿的女孩,花很长时间去完成他们所谓的摄影任务。时间怎么会不长呢,他要花功夫去教女孩儿摆姿势脱衣服培养感情然后为艺术献身,献到他身上去。我并不是说摄影是多么高贵的一种艺术,我认可所有人都有权利用相机找乐。但是和画画、写作、演奏乐器一样,我总是坚持很多事情是需要一点点天赋,或者没有天赋,至少要有一点态度才可以为之的。你可以说我在扯淡,因为态度这样虚无缥缈,简直像偶像剧里面惯用的“食物包含了厨师的心意”之类的屁话,但你不能不承认,和模特儿握手寒暄以后就摆造型拍下来的照片,跟在与对方促膝长谈、散步买菜以后拍下的照片,是截然不同的。肖全对每一个拍摄对象就都是那么认真,认真到有点怯生生的卑微的意思。这份认真给了镜头以“人味儿”。我是极其偏爱美人的人,但是我并不特别中意肖全拍的杨丽萍巩俐或者陈冲。她们真的好美,但是她们自身的美冲淡了肖全生出来的“人味儿”,反而是相貌普通一点的人在他的镜头里别具张力。这就好像以前我看过一个化妆师说,他一点也不喜欢给章子怡化妆,因为她脸小,怎么化都好看,突出不了化妆师的功力。肖全的人物没有色彩,很多时候甚至不讲究构图,一张脸大喇喇地戳在画面中。但它们就是抓人,就是好像掀开了纸面就要走出来,就是比那些昂贵器材拍出的精心修饰构图精准而色彩绚丽的照片都要永驻人心。它们是活的。这多亏了生出它们的那个男人从一而终的认真。看完了书,我又在网上找了些书中没有收录的肖全的其他作品。然后我把浏览器关掉,伸了个大大大大的懒腰。闭上眼睛的时候,我仿佛看到肖全,带着他的相机、一脸真诚以及他某一个朋友为他写的介绍信,千里迢迢地,又上路了。
  •     近来看了一堆书,无意中发现有几本似有某种关联,我想可用一个关键词来把它们串起来,即“八十年代”。其中一本就是肖全的《我们这一代》。另两本是《八十年代访谈录》和《我们拿爱情没办法》。这些书在市面上的集中出现,有点逝去年代的回光返照的意味——是为那个时代划上一个句号的时候了。肖全这本图片集,拍成于九十年代初,这回是再版。所拍人物都是八十年代成名的家伙,主要偏重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名人。那时的肖全可能还称不上摄影家,只是初出茅庐斩露头角,说不定时常还做点“文学梦”,从他镜头选取的人物和写下的文字可以看出这点来。但肖全确有摄影的天赋,感觉极好,他拍的那些肖像经过十多年后再来看,真是意味深长,极有嚼头。不少照片看似不经意,但却非常精准地再现了被摄者的精神状态,如顾城、何勇、王朔、食指、陈凯歌、张艺谋、王安忆等。拍这些人物,可以想见费了多大的周折,为这些八十年的腕儿立此存照,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文化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真价值将会愈加显现。肖全的文字还算朴实,虽然文字没有照片精彩。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是写四川文化人士那些段落,像写钟鸣那节便很有些传神。 很久没见到肖全了,看到书中他追记的那些拍照时的情景和感受,我就想起了他那手难看的字迹——那可真说得上是“鬼画桃符”。
  •     肖全的这本书装帧精美,黑白人像摄影虽不如彩色那般逼真鲜艳,但自有黑白的味道,光影效果更突出,怀旧优雅,直指人心很有力量。我喜欢王安忆的那张,窦唯那张出人意料的棒,还有陈凯歌、姜文,也没特别的姿势和笑容,但随意瞬间却独具风格,的确是很灵。最重要的是每张照片都透着“我们这一代”独有的自信,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这一代”是他们那一代,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父辈们,是社会家庭强有力的支撑体。他们安详,镇定,自信,是我们心灵的慰藉者和引领者,所以看到书中杨丽萍说的那段很感动:“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你说什么没有经历过呀?再大的事,我们都能顶得住,再讨厌的人我们都可以宽恕他们,面对这些事,这些人,你只需笑笑就过去了,别往心里去,我们的心里,可不要装这些东西,那里面应该是干干净净的,只有爱和那些令人愉快的东西才能装进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脸谱
  •     这本书的文字要比摄影好,它们都是那些不可触及的人的最真实的一面。另外我终于理解,那些大多数优秀的人,都是深藏不露的人,他们都拥有一张平凡的脸。杨丽萍那张真的惊艳到了我。
  •     喜欢他的照片,以及,文字
  •     一代人远去 一代人祭奠
  •     面相即时代
  •     封面食指的照片,和书中原照,给人以不同的触感。 有些照片真不错,有几段文字也极有深度。 其实是不是“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这个不重要,照片是留给后人看的纪念品,文字也是,至于拍的如何?写的怎样?留待后人说吧。
  •     图文俱佳,非常个人化的文字。只不过排版差,很多图片必须撕开书对上页才能看到神韵。
  •     肖全因一代人而名留史册了,而这一代人正在释放烈火余温,如同夕阳映照在雪山,余晖将要殆尽
  •     易知难,印象最深。
  •     看见了窦唯,就看了看这本书
  •     《我们这一代》+《80年代访谈录》+《七十年代》=……
  •     要搞一本。
  •     20151004-1006用文字和影像记录那一代文艺青年们当时的生活、工作和容颜,那时候文艺青年还完全没有贬义的味道。文字是非常自由和朴实的,加上人像摄影,共同构成了摄影师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和回忆。虽然我还不太懂欣赏摄影,但我欣赏他们这一代人的情怀。杨丽萍那张真的美到惊艳都不足以形容。唯一不喜欢的是人物和照片的顺序有点凌乱,为了让文字对上人像,要翻来翻去。【老爸藏书】
  •     “拍谁就是谁一生中的最好的照片。”
  •     他们那一代
  •     很贊的人物攝影
  •     如果那些照片是画龙,那么肖全的文字就是点睛,精准,真诚,有情。那炽烈美好而又昙花一现的八十年代啊!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排版稍乱。
  •     可能是我错过了这个时代
  •     “他们”
  •     吸引我的是这些人物背后的景象,那个九十年代的中国大地
  •     渗透着自负气质与精英思维
  •     渴望了解父辈们的经历,看看当年的中国,当年的那一代
  •     北岛、顾城、何勇、崔健、王朔、食指、王安忆、史铁生。我爱八十年代初到1989年前的那个中国,这群人,这些面孔,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名流。
  •     最好的时光。影像对人物的内心刻画令人赞叹。
  •     那些曾经青涩的面容,如今也都沧桑了。 在这本里没见到杨丽萍长发和易知难抽烟的片子。
  •     浸淫
  •     记述了那个年代各色的艺术家们,富有,贫穷,无奈,执着......
  •     非常好
  •     :无
  •     130324阅。。
  •     很有血肉和擔當的一群人。貧窮卻充滿理想。那麼真實。
  •     ……出版商们你们能理解一本不留白的胶硬摄影集带给读者的痛苦吗
  •     在浮圖辦公室里讀到這本已經絕版的書,排版是硬傷,左邊的文字和右邊的人物照片居然對不上號,至於照片在網上零零散散看到好多次,原來都是肖全拍的。
  •     人也是长在天地间的某种植物。
  •     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唐朝、黑豹的摇滚,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一种机缘。
  •     图书馆
  •     借书可读也
  •     很用心的一份礼物
  •     #电子书
  •     收藏
  •     看的pdf有点烂,文字确实弱,我都没怎么看,不过照片比较有力,都是当今文艺界的大腕呵!余华和顾城印象深刻~
  •     集合了中国当代灵魂人物
  •     很耐看~不过想想也挺悲哀的,被拍摄的人物大多伴随着平庸老去,已死的理想主义在后极权时代变成情怀党的符号在贩卖。。。
  •     我在四年前买了这本书。。。当时就被吸引了
  •     排版能再乱一点吗
  •     分不清自己迷戀的是影像本身還是那個時代。
  •     最好的时代。能看到一些名字逐渐消失在人们记忆中的痕迹。
  •     我更相信,肖全是被选中的那个人,来记录这些人最接近自己灵魂的那一刻。
  •     那个时代,简单,但充满信仰。
  •     #2012115#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