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洞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宗教人物 > 雪洞

出版社:南方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807605577
作者:维琪·麦肯基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内容简介:一位二十多岁的英国年轻女孩,在海拔一万三千二百尺的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雪洞中独自一人修行了十二年,一次次面临生死的考验。她最终抵达了人类的身心极限,完成了这项不寻常的闭关修行。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她这样做,她在洞中是怎样生活的,她究竟屋悟到了什么?她要告诉世人什么?丹津•巴默出生及成长于伦敦,十八岁皈依为佛教徒,二十岁到印度,二十一岁出家,出家后,她在喜马拉雅山修行长达二十年之久。近年来,她奔波世界各地弘法。
《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由英国著名记者维琪•麦肯基执笔,平实而生动的记载了丹津•巴默的悟道历程。作为一本个人传记,《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充满吸引力。作为一次漫长的修行心路历程,《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往往令读者再三陷入深层的心灵思索。
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早已成为一种传奇。《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首次将这个关于信仰的传奇故事介绍给中国读者。

书籍目录

1.相逢2.困惑3.寻道4.第一步5.上师6.恐惧女性7.拉乎尔8.洞穴9.面对死亡10.女瑜伽士11.女性之路12.离开洞穴13.远见14.老师15.挑战16.疑问17.今日

编辑推荐

  女性悟道的传奇经历,完全超越了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六平方米的雪洞,十二年不躺下来睡觉,只是专注地修行。33岁到45岁,她在海拔一万三千两百尺的雪洞中独自修行。每年八个月的冬天,气温零下三十五度。美丽的伦敦少女,来到遥远的喜马拉雅山修行。远离文明,独守雪洞,过着深山野人般的原始生活?这不是传说,也不是传奇,而是一个西方淑女追求精神生活的真实人生。

内容概要

维琪·麦肯基(Vicki Mackenzie)出生于英国。毕业于昆兰大学,曾为《太阳报 》、《周日时报》、《今日电报》、《今日素描报》、《周日邮报》等几十家媒体撰写报道文章。1976年,曾前往尼泊尔参加藏传佛教的冥思课程。曾出版《转世》、《西方转世上师》等书。

章节摘录

  洞穴  ……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水。  她解释说:“首先,我必须到距离此处大约四分之一英里的泉水里提水。夏天,我必须跑好几次,将水背到洞穴中。冬天,如果我不能出去,我会将雪融化来用。如果你有将雪融化来用的经验,你会知道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一大堆的雪只能制造出一点点的水。幸运的是,冬天里你不需要很多水。因为你不必洗澡也不必洗衣服,所以你可以省下很多水。当我进入三年的闭关,无法离开我设限的范围内时,有个好心人为我支付了水管费,在洞穴围墙内安装了水  管,这帮了我很大的忙。”  其次是如何解决食物的问题。在这个贫瘠的山区,当然没有东西可吃。没有结浆果的矮树丛,没有果树,也没有黄澄澄的麦浪。丹津?巴默安排在夏季将食物运上来,但食物经常没有如期运来,逼得她不得不自己山上山下来回奔跑,每次都需要负荷着巨大的担子。这样花费了她很多时间和精力。  当她做三年的长期闭关时,泽林?多杰负责管理这件事。多杰回忆说:“我雇用劳力与驴子,帮她运送所有的必需品。煤油、糌粑、米、木豆、面粉、干蔬菜、奶油、烹饪油、盐、肥皂、牛奶粉、茶、糖、苹果,以及仪式用的糖、香等。除此之外,还雇用砍木工,将砍好的木块运送上山。”  除了这些基本必需品外,丹津?巴默在洞穴外崖壁下开发了两个苗床,种植蔬菜与花卉。食物喂养她的身体,花朵滋养了她的灵魂。后来几年,她又尝试种各种蔬菜花卉,看哪一种能够适应岩石土壤。她说:“我试过各种蔬菜,如卷心菜、豌豆等。但是这些都被啮齿动物吃掉了。它们唯一不吃的就是萝卜与马铃薯。这些年来,我真正发现萝卜是个好东西,我随时都准备好如何推销萝卜去。”她还热切地说,“我发现,萝卜是一种具有双重价值的蔬菜。它有丰富的绿叶,它的绿叶其实是蔬菜中营养最丰富的,并且味道好极了,尤其是刚摘下来的时候。”她停了一会儿,夸张地说:“世上所有的美食,都比不上经过漫长的冬天后,进入嘴里的第一口鲜萝卜叶子。然后,就是萝卜的球茎了,那也鲜美极了。叶子与球茎都可以切碎晒干,整个冬天,都可以享用这些极品蔬菜。”后来,她还开玩笑地说:“说真的,我正等待着有人出版《一百零八个烹煮萝卜的方法》的书呢!”  ……  坚忍是一方面情况,舒适也是人们考虑的一种情况。热水浴、毛巾、香皂、软床、清洁的床单、休闲椅、干净的厕所,这些都是女性所需要和喜爱的东西,但巴默却一样都没有。根据男人的说法,女性获得开悟的最大障碍,就是渴望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他们说,女人的本性,就是希望像猫一  样蜷曲在温暖的火炉前。她们怎能忍受艰苦隔绝的环境呢,而这种隔绝状态却是灵修进步所必需的。丹津?巴默的做法和实践都证明了他们是错误的。  她洗澡也很简单,不过一个水桶而已。她很少洗澡,尤其在冬天,水很稀少的时候,而寒冷的气温让身体一点臭味也没有。夏天,户外就是她的厕所,绝没有人看见过她如厕。冬天,她用一个罐子上厕所,然后把它埋掉。这些事情都没有烦扰过她。她说:“说心里话,我已经很久没有享用过抽水马桶或者热水淋浴了,我一点都不想那种舒服。”  在她的洞穴中,没有电视机、收音机、音乐、小说。事实上,除了宗教书籍外,什么书也没有。她彻底远离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这使她与苦行者修行一样。她不断重复地说:“我不缺少任何‘奢侈品’。达胡西的生活已经将我训练得很好。我拥有需要的一切东西。”  ……  此外,啮齿类动物也是丹津?巴默的熟客,它们常常偷吃她种植在园子里的卷心菜与豌豆。有时它们还进入她的储藏室,企图偷吃她的谷物和干蔬菜。丹津?巴默对这些来犯者又采取了一种惊人的友好态度。她说:“它们大部分是野鼠与大颊鼠。秋天的时候,老鼠特别多,它们都很可爱。有时,我用笼子把它们抓起来,再拿到屋外放走。观看它们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老鼠被抓到时,反应都不一样。”她的说法暗含了佛教的信仰,由于动物同人类一样,具有意念,它们与人类一样也会有轮回,在这个永不止息的生生死死的河流中,它们过去或未来可能是人类,这种说法完全合乎逻辑。  她继续说:“有些老鼠很恐慌,胆怯地躲到笼子最深处的角落。有些老鼠生气咆叫,企图撕扯笼子逃离出去。还有一些老鼠非常友善,把小爪子放在铁栏上,会把鼻子伸出来望着你,容许你拍拍它们。每只老鼠的反应都完全不一样。”  ……  她的另一个访客是小鼬鼠。一次,她在菜园里看见它,当它感觉到被发现后,就要跑开,但最后很明显地改变了主意,勇敢地留了下来,友好地与丹津?巴默接近。巴默说:“它快步奔向我,然后停下来,站着抬起头来看。它的身体很小,我在它眼里一定庞大极了。它只是站在  那里看着我,然后它忽然兴奋起来,它跑回围墙,开始在墙上荡秋千。它倒挂着一直望着我,观察我是否仍然看着它,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

图书封面


 雪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一本书,一个人我一向对神秘人物有兴趣,像觉悟者、解脱者、修行者、圣人或者圣徒。因为按照常识,这些人是难以理解的。也因为这些人是世界之光,其存在虽与我们关系不大,却带来了抽象意义上的希望。然而这类人物多半存在于传说和故事中,有关的描绘难免充斥着神话。特别是基于翔实材料的传记文字几乎没有。从此意义上说,《雪洞》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为西人所著,叙述的是一位西方女子求道、修行以至最终觉悟的过程。西人的考据癖、注重细节以及心理分析在此书中虽算不上特别,但用于探究一位觉者却是大放异彩了。《雪洞》的主角为丹津•巴默,英国人,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青春年少时有过短暂的虚荣追求,但从二十一岁起便放下尘缘,前往印度,追随藏传佛教上师,成了一名比丘尼。高潮部分自然是丹津•巴默长达十二年的闭关,地点为一万三千英尺以上的雪山洞穴,不足四个平方。简直就像神话一样。但该书的记述却是客观务实的。我们虽没有那样的勇气,但一读之下不禁感同身受。世上竟真的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面壁苦修不止是一个传说,并且也能为我等凡夫俗子所获悉了解。也有奇闻异事,但在作者谨慎的笔下你并不觉得那是杜撰,只是现实之神奇罢了。只是超越了我们一般的见知理解。更精彩的部分我觉得是丹津•巴默的回归,二十一岁从西方到了东方,四十五岁又回到了西方。此处作者虽然着墨不多,我却以为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丹津•巴默的言行,我们可以认出这是一位真正的或者真实的觉者。洞穴生活不仅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传奇,同样也显示出改变心灵的功效。关于是否开悟,作者曾一再追问,丹津•巴默避而不谈,只是隐晦地说,多年来洞中独处从未感到过无聊。在各种场合,凡谈及开悟的经验,丹津•巴默总是及时地将“我”转换成“人”。在作者看来(也是我的看法),这不仅是谦逊,更是某种奥秘的表达。甚至丹津•巴默开始时也不同意写作此书,作者以对女性修行有帮助为由,最终说服了对方。丹津•巴默曾经发愿,要以女人之身求得证悟。此世不行,还有来生。丹津•巴默的作风、态度也确与常人不同。她没有储蓄,没有房子,没有婚姻,没有性生活(二十一岁便发誓持戒),甚至也没有组织。去世界各地旅行,靠个人的影响力讲演募捐,为建立一所专供女性修行证悟的寺院奔走,但她拒绝当任住持。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惯于将佛学教理溶于西式现代的表达中,但拒绝成为任何人的上师。对人、事常怀忧患,却从无批判的锋芒。能记住每一个见过面的人的名字,欢乐与共,离别后却不会思念。为等一个人或某件事可以花上几小时甚至几天,不见丝毫焦躁,似乎那正是一种享受,一旦行动又反应奇快……尤其是书中所摘丹津•巴默不多的言论,更是清澈旷达,如雪水般的洗涤人心。《雪洞》值得一读,丹津•巴默值得关注。在我的阅读中,有东方的圣贤,有西方的圣贤,有东方去西方宏法的圣贤,也有西方来东方传道的圣贤,但还没有出自西方成就于东方又回到西方的圣贤。也许现在有了一个。2010-7-12
  •     不过是一本普通的传记,并不是之前所想的介绍这位灵修人物的同时系统阐述她的思想。大概是翻译的问题,读起来不甚流畅,索然无味,此外,全书介绍这名灵魂实践者的时候,反复要强调女权主义,主题非常混乱,倒是丹津巴默从洞穴中出来后的一些演讲片段颇让人受益。
  •     一個西方女子,在山頂雪洞裡修行十二年,真是不易。俺是帶著好奇和探索,買來這本書看的。確實,有很多靈修方面的啟發。TENZIN PALMO的平和與包容也給俺留下很深的印象。還有她對一定要以女身成佛那執著的精神。不過,在書裡也有不少或誇大或過時的內容與信息,例如說到只有兩個西方人曾經目睹過雪豹等。最近看的《地球脈動》紀錄片(BBC拍攝),就已經有雪豹的珍貴鏡頭了,當年也許真的就是那樣吧。令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是書中對蓮花生大師和公元八世紀一位女修行者的描述——耶喜·嘉措,757年誕生在一個貴族之家。後遇到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不但成為耶喜·嘉措的上師,並且也成了她的秘密情人。她對蓮花生大師不僅有一份真情,更多的是一種尊敬,她的愛是絕妙的、毫無壓抑的。他們兩人神聖的結合,曾被用詩意的形式清晰地表達出來,並且蘊藏在藏傳佛教的隱喻裡:”我,耶喜·嘉措,以一種潔淨之心與世俗觀念的方式,歡喜地、真誠地將神秘的曼達拉奉獻給我的上師。他明亮慈悲的笑容,閃爍出五重光芒,諸多宇宙都佈滿清明的光芒,光芒又集中照射在他的面龐,光芒通過他的身體,他神秘的金剛杵怒舉起來,他以金剛珂達的化身,與安詳的蓮花結合在終極的祥和之中。“俺竊以為這更進一步佐證了俺一直以來懷疑的論點(也是耶律先生談到喇嘛教的書裡再三提及的):藏傳佛教的開山鼻祖——蓮花生大師,實際上是印度教性教力派的大師(這就可以解釋他為何還會成為一個藏族女人的秘密情人)。神秘的金剛杵——男性性器官。蓮花——女性性器官。所謂的藏傳佛教,其實是穿著佛教外衣,揉合西藏傳統苯教,內在實為印度教性教力派的結合體。所以在西藏的大小寺院牆上幾乎都是雙修的造型,塑像也有很多。當然,這樣的雙修,可能只是極少數高層僧侶的秘密和權力。多數普通喇嘛只能通過觀想和意念來進行”結合“的儀式。當然,至今為止,以上推斷仍然只是一種猜測,並未得到證實。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非常向往这种闭关生活!
  •     我看到了一名意志坚定、富有毅力的女性,且不说是不是悟道,是不是在喜马拉雅山上一个人住了12年,这对众多不修炼的人来说也是珍贵的品质。大多数人还是会在自己的小井里经历凡人之苦,放不下世俗安逸,戒不了七情六欲,但如果能坚定心性,专注无他,自己克服自己,也算是修行了。
  •     真正從心裡佩服這樣的修行者
  •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不知为什么这么愉悦喜欢,所有内容都这么强烈的吸引,并且受益匪浅。在无比赞叹丹津.巴默这个西方女人传奇经历的同时,自己的内心竟也生出强烈的向往。字里行间有神灵吗?为什么我的这次阅读如此喜乐。如果你对修持内心有兴趣,那就看看这本书,我真庆幸自己碰到了并且读到了它。
  •     修行的人,生活痛苦的人,想获得内心平静的人,生活有烦恼的人,都可以看一看,人生是一场痛苦的旅行,如何解脱面前的烦恼与痛苦?看后会深有所悟。
  •     了不起的经历,意味深长
  •     别人的书里推荐的,这本可以说是她的个人传记,对丹津巴默修行投身于佛教的勇气和决心佩服又感动。读此书,不禁要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     是本好书,还没看完.....顺便提问,收到的书封面咋么与图示不同,蓝色的图案,我更喜欢订单上红色封面.
  •     一個女瑜伽修行者的側記。洞穴12年的修行之路,讀完最大的感悟是,放下名利金錢都不是最難的事,最難放下的是我們回憶起來的快樂,這世間的“快樂”沒能完全放棄,於是女性求安逸,不斷執取,男性無法拒絕性慾的誘惑。
  •     丹津.巴默 一个二十几岁英国女孩在喜马拉雅山海拔一万三千二百尺的雪洞中独自修行十二年的悟道历程!
  •     很多时候,事情进展都像丹津·巴默离开了雪洞的契机那样,莫名其妙又顺理成章。雪洞外种了矢车菊和金盏花,四千多米的高度让人的心念随着眼界“被迫向高处和向外观看”,这种环境和视角跟小王子的星球有点像。羡慕她始终清晰的内心声音和明确的方向感。啜菽饮水,高山景行。 7月5日
  •     粗略看了下,被修行的行动感动。佩服。
  •     读完渴望生活后想起了考研的暑假读的这本雪洞,有多少人能够放弃物质去追求自我呢。读这些书总让我很内疚,情感上我和他们无限的靠近,渴望苦行僧般修炼的过程,但还是日复一日的过着越大世俗的生活。
  •     真的不错,写的很真实。
  •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真的觉得内心很感动,有女性有这样大无畏的精神来获取精神与肉体的彻底自由,一直以来女性在各种宗教中都很少登堂入室,有很多优秀的女修行人一直为这个世界奉献自己而不为人知,本书的主人公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女性的导师,从少年出家,花十二年时间在喜玛拉雅山上闭关修行,至今出家三十年,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更何况,她出关后积极入世,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我们看清女性的弱点与自我欺骗。在灵性的路上提供很好的指导。我很喜欢!
  •     吴梦知推荐的书。还不错,可以读下去。
  •     头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英国比丘尼,而且还有这样虔诚的向佛之心、这样苦修的实修历程、这样深广的菩提心!感佩!赞叹!
  •      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早已成为一种传奇。《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首次将这个关于信仰的传奇故事介绍给中国读者。
  •     很平实的文字,讲述了一位西方女子的悟道历程,很感人
  •     这本书貌似是讲一个人在山洞里十二年的故事,哈哈,还没看呢。
  •     看了后,很有感悟。又买了丹的第二本。
  •     当禅修、灵修、皈依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又真的有几人能放弃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欲念,保持最低的生活必需品,去追求心灵的觉悟呢。丹津巴默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孤身一人在喜马拉雅岩洞里修行12年的传奇,而是她追求觉悟修行的历程表明:行胜于言,如果你有觉悟的决心,那么默默地去做。不需要外在光环的衬托,也不需要各种形式主义的表达,定心去做,做生活的减法,灵魂的加法。最终真正的悟道者,也许就是你身边那个最平凡的人。
  •     是本好书,比起其他的那些炒作书,这个非常真实值得推荐
  •     巴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子,一个女子竟然有那么强的信念与意志力,但对巴默而已,这一切似乎顺其自然,心之向往,不需要逼迫自己,她做这一切是快乐的。我们每个人每天要接收很多的信息,每天面对万千世界,自己各种欲望,意念,以至于每天忙于奔波,被自己的情绪所牵扰,我们的心什么时候可以宁静安放。
  •     书中主人公丹津-巴默撕人肺腑的闭关经历,特别是女人,又是蓝眼睛的欧洲人,经受种种诱惑、艰险等等考验,成为一名震惊世界的比丘尼,我对丹津-巴默的心理素质和坚强毅力,坚韧、和善等等品质完全被吸引,更佩服所有的野兽竟然对她如此友善,我不信佛,但又不得不信,人本是可以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包括“凶猛的”野兽。丹津-巴默的经历是事实,我不得不信。同时,对人有前世、今世和来世,开始又不信变为应该探讨的态度了。
  •     我们的痛苦都源于把所以的如兔丝草般的思绪关注在外境客体上,从来没有尝试着反观内心,也没有问过--到底“我”是谁。这是一条路,唯一的出路。
    感恩主人公和译者。
  •     2011-52
  •     一个成就者的修行经历。。。非常感恩能有有缘读到此书。
  •     非常好的一本书,详细的记录了比丘尼在之前的整个修行的状态,只是最后部分记者的有些观点不是很认同啊。。。。。太主观了。
  •     非常好的一本书。心灵的振撼。
  •     : I561.55/5424
  •     并不只是枯淡的说教,有切身体会和有益帮助
  •     对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来说,丹津巴默的种种神迹感应未免让我觉得神神叨叨。但无论如何,只身在荒无人烟的洞穴二十年专心修行冥思,就足够让我崇敬。
  •     写实手法描述的修行历程总是能带来很多触动
  •     一位女性的悟道之路,很好的故事,但被写得有点一般。不过后面对佛教里社会性别的反思倒还不错。
  •     相信佛,那么就要有一种超脱,说白了,就是不在意这个社会。
  •     关于一个普通人的修行之旅。对于同样生活中普通的我们,震撼之余带来的是巨大的人生启示。曾经推荐给很多朋友,喜欢之余,各有收获。
  •     震撼人心的人生旅途,惊人的现代传奇。非常值得一读
  •     最适合女性来看,开智慧还会进一步帮助女性修行者改变自己的罪恶感,因为我们都是佛,都是最清静的!
  •     个人认为,如果你喜欢禅修,喜欢佛法,喜欢修行,这本书是值得一看。尤其是后面半部,从她的原话中,非常受启发。
  •     略嫌粗浅,3.5。
  •     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吧“有志者事竟成”
  •     作者是一名記者,這種觀點太商業性,讀來怪怪的
  •     通过实证讲述修行之路,浅显易懂,好
  •     书还是不错的,不过相比她本人著作的〈心湖上的倒影〉我更欣赏后者
  •     一般书只卖噱头,如果提升定力和内心力量还需要自己用心不燥的领悟
  •     很想了解的女性修行者的故事
  •     Good translation
  •     人生本就是一次修行
  •     对于本书主角给予五星,但作者不是主角本人,视角和境界也就局限了很多,所以给四星。当自己在自闭和孤独中无法安住时,此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和希望。
  •     读了很震撼,觉得改变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变成一个宁静快乐的人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本书会让你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生命和我们自己。
  •     作者以深切的感情记录了雪洞修行者的思想和言论,译文也极其优美流畅,但最有感触的还是主人公在保持其西方哲理和逻辑思维的前提下,醉心甚至可以说是献身于探求藏传佛教的教义,在钦佩之余,更使作为读者的我看到佛教在净化人的心灵上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     实修者的感悟
  •     是从网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感兴趣主角的修行历程,买来看看吧
  •     读的过程里面一直有和朋友讨论。结论是选择证悟还是继续执迷不悟其实是两种世界观,没有孰是孰非。因为当初佛陀也是目睹了人世间的苦才想到了直面苦并用自身经验从苦中超脱,这种修行的经验变成了宗教。清醒与先行者永远是少数。就像丹津巴默。不能批判功利实际的人是错误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毕竟依赖于此,但佛法与修行的意义永远会是燥热中的一股凉风。
  •     少有的关于女性修行者的书。
  •     这是 一本 净化 心灵的 希望 大家 都来 看看
  •     在网上看到雪洞的稍许片断,实修经验非常真实,原来当当上没货,在亚马逊上买,这次当当上书备齐了,与心湖上的倒影一起购买,对修心者非常有指导意义。推荐阅读。
  •     书质量很好,服务不错
  •     被书中主人公的勇气感染
  •     每每在夜里读这本书,总是有种让我内心平和的力量。
  •     好厉害的书 我很喜欢 这个 描述
  •     了解一位西方比丘尼修行经过。
  •     开始是在另外一本书中,看到有介绍丹当葩默的,让人敬佩。所以特别找来这本书。对女性修习者,更有指导意义。作者的另外一本书《心湖上的倒影》,也很好。
  •     对于闭关,有了一定的了解。
  •     里面有些句子很不错,确实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感悟
  •     等待我的因果
  •     一次买了5本书,熬夜看完雪洞,感触很深,书很好看
  •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是我真正需要的那类书,感谢丹津•巴默,感谢作者,感谢出版社。
  •     很棒很棒的书,一定要看!
  •     修心者必读
  •     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我从来不曾感觉到无聊。
  •     丹津•巴默在洞中修行的12年让我们可以思考下,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物质及自身欲望的满足吗?也许简单才能带来心灵的平和与快乐。
  •     女修行人真是需要加无数倍的勇敢和坚强
  •     对人修行很有启发,有非常实际的鼓舞作用,发人深省啊
  •     这本书打破了传统人们对只有男人修行才能更好的说发,来自英国的年轻女孩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人们:女人一样可以获得开悟,并不比男人慢。这本书看了很有收获,有佛缘或是慧根的人收获会更多些。
  •     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信仰从来不分男女,修行关注的是人的灵魂,而不仅仅是人身。
  •     作者不是故事本人,写得只是写皮毛,没啥意思
  •     曾经借阅过,看了以后回味无穷,里面有很多人生的哲理,看后很受感动。非常喜欢~~
  •     4月份看的了。保持当下的觉知。
  •     有一个女人为修行而生,一本很好的灵修路径参考书。
  •     传记类文学和小说相比多了些朴实,少了些浮华。对丹津巴默很是敬佩,但不太喜欢作者的着力点。第十四章是一个爆发点,丹津巴默真挚地和听众共享自己的收获。我们永远有借口,我们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
  •     对于不相信来生的人来说人生只有一次,何必执着,何必放不下。忘了是哪个国家有句非常有名的谚语,一次不算数。想犯错就大胆地去犯错吧、、、
  •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们无法安静地坐在房中。”&“佛陀说,转化人心是唯一有价值的神迹。”
  •     在山上读完,看见两个字儿“信仰”。对信仰的追求让她获得涅槃。
  •     适合想了解真正佛法的人看,看后很有去实修的冲动。
  •     平凡的不平凡人生。
    如果是本人的自述,读者肯定更能从中感悟更多。
    毕竟作者只是作者,不是悟道者。
  •     了不起的女人
  •     或许,我也曾做过某些和她一样的事。但,不如她的坚持。
  •     看到修行那段各种走神,就怪罪到还不是很明白佛教用语,以及今天难得的下雨天吧
  •     一本修行的好书,准备出发。可惜没地图,仅有几张老图片同时推荐《越野越西藏》和《尼泊尔的香气》,极好的户外探险旅行佳作,图文并茂,众多精彩的手绘地图和图片。
  •     以第1次知道到这本书,是在宗萨蒋扬仁波切的正见网介绍的,于是来当当淘来看这是一本很棒的女性灵性修行指导书本
  •     每一位现代女性修道者都能够获益颇多的书。感恩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位女性!
  •     钦佩
  •     是2010年4月第1版、2011年4月第2次印刷,封面是“雪山”图案的。
  •     智者的语言 真的好像阳光一样 准确又直接
  •     一位西方女性苦行修道传记。因为女性,因为西方,因为她的成就深表钦佩!
  •     先在网上看了电子版才买的书,很激励人,因为是现代的真人真事,这样坚定的道心真是可贵,而且难行能行,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和一书内容有交叉,但我更喜欢
  •     书很好,可是为什么不是红色封面的这个版本呢?请问
  •     顶礼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