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李宗仁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我与李宗仁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03948381
作者:李秀文 口述,谭明 整理
页数:337页

作者简介

《我与李宗仁》由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文口述,李秀文侄媳妇谭明整理,将李秀文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披露了民国政坛、军界众多重要人物珍贵的历史资料——她和李宗仁的生活细节,李氏家族的兴衰起落,他们与诸多现代名人的交往,以及他们亲历的现代中国许多重大事件。为读者了解那段历史,了解李宗仁和桂系的成败,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
在语言风格上,《我与李宗仁》乍看貌似平淡,细读则韵味隽永,有其独特的魅力。这部回忆录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继发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家世
农家女
祸与福
童年杂忆
自议定亲
婚事
从夫识字
新媳妇的心事
回门
夫家
婆婆
公公
家计
识字余事
第二章 随夫军旅
离家行
离家见闻
军官与太太们
生子吉庆
寻子风波
我与郭德洁
郭氏家世
同乡们
军营起居
悲从中来
第三章 人到中年
移居南宁
官场趣事
太太们的心事
女人的命运
丈夫与小偷
丈夫的安排
寂寞学书
漫谈香港
婆婆来了以后
话说西餐
打牌趣谈
三弟夫妻
不速之客
从香港回到广州
丈夫的隐衷
幼邻入学
木屐声脆
花市拾趣
城隍庙看相
儿子
出国前奏
三弟和四弟
羊角山之游
第四章 抗战的离乱
回返桂林
省亲
奔丧遇险
桂林的家
抗日时期的桂林
桂林花絮
台儿庄捷报
购房产
桂林的社交生活
戏院风波
也学着做生意
婆婆的丧事
逃难的日子
落脚凌云
第五章 胜利之后
返回家园
家园重建
老百姓的苦难
到上海
珍妮
到北平
孙女出生的日子
儿子的心愿
离乡远行之前
第六章 天涯海角
分离
独身古巴
纽约定居
亲友交往
纽约生活
唐人街
老夫妻
诀别
家书
家庭的变化
曙光
第七章 叶落归根
情满归程
终于到家
晚情
座上客常满,杯中茶不干
第二部
桂平旧事
忆西山
西山记游
婆婆广州行
钱庄拾趣
羊城纪事
荔湾风光
紫洞艇
二姐一家
无病食药
住院趣事
梦萦义学巷
义学巷邻居
嘉琳之死
私家包车
蒋桂蜜月
桂花街的变迁
太太们的心事
外来人
胜利后的军人
白府祝寿风波
香港前奏
快乐的家
别是一番滋味
家庭奏鸣曲
《新生晚报》
临别赠言
桂平有个城隍庙
父子对话
机场送别
家书几则
丈夫的第三位夫人
一面之缘
幼邻与梁尚莹
梁尚莹初探桂林
往事悠悠
夕阳情
扫墓
谣言
情义无价
过年话粑粑
盗墓
腊月春风
孙女莱丝琳
艺术与友谊
《血战台儿庄》在我家放映
生日快乐
中秋赏月
住院
土井
喜重逢
来自台湾的记者
莱丝琳第二次故乡行
祝寿喜庆
分别
附录
和祖父李宗仁
在美国的日子里
与姑父李宗仁
见面的情景
回忆姑父李宗仁
与马君武博士
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
后语
我的母亲
整理后记

编辑推荐

《我与李宗仁》:中兴桂系,抗日血战,拥蒋反蒋,海外归来李宗仁南征北讨、兵马一生,她有一半功劳李宗仁:我一生敬重你,并不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妻子,而是你的伟大!且听她说李宗仁的青春戎马、晚节黄花桂系几经沉浮,英雄也许末路?国民政府的代总统,怎么成了红色江山的归客?李宗仁的女人,世人只知郭德洁,最厉害的却是李秀文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文:我的回忆到此为止,此时我已心如止水了!中文版首次完整披露.唐德刚、程思远、李敖推荐

内容概要

李秀文女士  中国现代名人李宗仁原配夫人,广西临桂县村头村人,与李宗仁故居邻村。生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1992年6月18日去世,享年102岁。她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当时李宗仁正在广西陆军小学习武。随后李宗仁从军,从排长开始,军阶一步步上升,逐步成为影响民国政坛和军界的桂系势力重要人物。此间长子李幼邻出生。抗战时期,李宗仁率军浴血奋战,并夺取了台儿庄大捷,她则长住广西,历尽离乱之苦。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客居美国。李秀文则艰难辗转他乡,于1 958年到达美国与其子团聚。1973年遵从李宗仁遗嘱,在新中国政府的周密安排下,叶落归根,回国定居桂林,安享晚年。

李秀文女士善良、朴实,赢得当时许多名流的赞赏。她的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代,辗转广西、广东、上海、北京、香港和加拿大、美国等地居住,与许多重要历史人物都有交往。她的百年沧桑人生,凝结着许多历史传奇,她的口述也见证了现代中国历史中某个重要的侧面。
谭明女士,李秀文的侄媳妇,现年85岁。早年曾生活在李秀文身边,李秀文回国后,又一直陪伴左右,照料起居,与其朝夕相处数十年。由于时时耳闻李秀文提及往事,所以对其言行、心态的描述非常精当。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就李宗仁个人治国用兵的能力来说,他应该说是位不世之“才”。他于青壮年时期便能雄踞八桂,军而不阀,全省励精图治,举国有口皆碑。所以,他才能稳坐“桂系”第一把交椅数十年而不倾。最后还要做一任“假皇帝”始收场。  ——唐德刚李宗仁与蒋介石一路纠缠,但在翻云覆雨之中,蒋介石始终未能完全斗垮他。最后他们在国破山河在时劳燕分飞,但李宗仁在生命晚年,还以回归大陆发挥了恨别鸟惊心的作用,把他的“剩余价值”别有所赠。这是他一生最好的收尾,真令人拍案叫绝。  ——李敖李秀文女士性和易、行笃敬,不慕虚名,但求实际。助夫教子,相得益彰。因李秀文女士识大体。尽本分,德邻先生(李宗仁)才无内顾之忧,而能殚精竭虑,致力于统一广西、北伐和抗战的大业。纵令秀文女士并不参与其事,亦与有功焉。  ——程思远家父李宗仁终生在军政界度过。很少有时间和我们相处,我是在母亲教育下长大的。我能有今天,全是母亲的功劳。母亲一生备受战火离乱、骨肉分离、夫妻分居之苦,但她慷慨豁达、能忍能让,尽管当上了夫人,仍不失农家本色,是中国贤妻良母的典型。  ——李幼邻祖父宽而高的颧骨下腮处深陷,像酒窝似的,实际上这“酒窝”是伤疤。在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脸颊传入,从鼻孔钻出来。我和姐姐对祖父的“酒窝”特别感兴趣,常用手去摸,这时祖父就装作被子弹打中的痛苦样子。吓唬、逗乐我们。祖父是个出色的军人。当过代总统,可在我们眼里他只是祖父,是个慈祥的老人。  ——李雷诗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次,两只公鸡斗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我那外国小婶子却把那大母鸡抱了过来,说是也要它加入去斗,谁知母鸡一来,两只公鸡便停止了战斗,一齐追赶那母鸡去了。气得松林直瞪眼,旁边的人哄然大笑,田嫂竟笑到肚子抽筋。那外国小婶则瞠目结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松林用德语告诉她:“公鸡是不会同母鸡打架的,你这个大傻瓜!”也难怪,外国人不作兴斗鸡,何况她连公鸡和母鸡都分不清。也许是生活不习惯吧,又是抗日时期,时常有空袭,不过松林和他太太从来不跑警报,警报来了,他们索性去睡觉。真把田嫂急死了,只好把大门锁上,随他们去。有时敌机轰炸频繁,松林夫妇只好回乡下转一转,这对于外国人是太不舒服了。另外,那位太太与松林性格合不来,嗜好更为不同。松林终日不思活动,彼此渐渐有分歧,常常争吵。松林无奈,只好送她去香港,不久她便转回德国,此后便杳如黄鹤,再也没有音讯了,也没办过什么离婚手续。翌年,由朋友介绍同乡廖某之小女与松林结婚。婚后与松林居住乡下。解放后不久,松林去香港。一住数年,无一正当职业,身边银钱用光,靠侄儿们接济。我回国经过香港,时间匆促,来不及见到各亲,后听秋芬侄来信说,五叔已于前年病故。松林死在各兄弟之最后,从此家中德邻一辈,兄弟五人,姐妹三人,都已离开人世。妯娌中大姆病故在香港,十七嫂解放后不久死在家乡。听说文卿三婶在南宁跟其娘家弟弟生活,我虽念妯娌之情,但她年事已高,身体有残疾,欲见一面亦不容易了。前辈虽已安息,后辈仍然繁衍,我的儿子幼邻为长兄,德明大伯共有六子三女,其长子秋芬在香港,次子元生十年前空难,三子在台湾,听说前几年去世。现一子月亭在美国,最小的孑子仔志强、志彦在加拿大。各侄都在外成家立业。秋芬暨志彦夫妇,曾一连归国省亲扫墓两次,足慰老人在天之灵。

图书封面


 我与李宗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会经常放一场《血战台儿庄》,那时虽小但也能觉察出电影拍偏了。哪有这样的国民党,从来都说国民党反动派、特务,还有不要命了打鬼子的国民党?这虽是多年教育的结果,却也说明一般民众对国民党人物的所知甚少。5年前,我去看望80多岁的大舅,他当年从留学欧美预备学堂出来,不去留学,却跟着白崇禧的部队打仗,每次闲话戎马倥偬,提起来白都激动得手舞足蹈,连说“那个人不得了啊,兵法厉害”。我后来读史书,得知江山将尽之际,白崇禧虽不至于力挽狂澜,却还意图三分天下,抱定决心顽守湖广,凭30万粮饷枪弹严重不足的军队竟对撼林彪的百万雄师长达半年之久,撤退转进时仍旧军纪严明、秋毫不犯,可称虽败犹荣,因此对他于治军韬略暗生敬意。想当年李白广西起家,而北伐,而天下,私心不能说没有,但他们三分天下,抗日血战,也确实与有功焉。作为唯一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首领,李宗仁当年治广西可比阎老西治山西慷慨多了,军而不伐,内政清明,且广援天下,新桂系成就于斯,亦确实得了八桂之地的人事天养,而广西人也确有一股蛮劲,男女老少都韧性十足,我在桂林两年,每次去乡间感觉妇幼都与别处不一般。李宗仁的女人,世所共知的是郭德洁,云德公在城楼视察,瞥见街头骑自行车的郭氏,一眼钟情,最终抱得美人归云云。郭德洁虽是妾身,但堂面之事多由她主持,穿梭在党国伉俪间,醉心于夫人政治。但殊不知,郭德洁遇到李秀文,却每每败于当下,家中大事小事拿她拿到服服帖帖,一点办法也没有,乡间夫人虽不识文字,却就有这样的手腕和力道。此外八桂大地的人物、风土、家计、饮食、婚丧、嫁娶、礼节,种种乡间什物以李秀文的身份和百岁见闻阅历道出来,都别有一番滋味,尤其是桂北地带,地靠三湘,广受儒学浸润,人事风景更让人深感民间深稳。广西之地150年前能出太平军,100年前接连能出新老桂系,划江而治、三分天下抑或称霸一地,亦是靠这股起兵于民间清明结实的力量。至于李宗仁那个倔过老爹的儿子李幼邻,可能是怨父纳小,跟他多有嫌怨。早在1948年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李幼邻即出口劝止,说其一无钱二无权,当上副总统也没有人听他的,没想到果被他一语言中;此外更在后记中称“我能有今天,全是母亲的功劳”,丝毫不提李氏教养之恩。历史的曲径通幽之处,当事者含糊其辞,亲近者为尊者讳,后人也难免一叶障目,所以更需要身边人出来现身说法,以微显著,补足当时的褶皱和体温。唐德刚的《李宗仁回忆录》,虽言之凿凿,盛气煊赫,却有美化李氏之嫌,诸侯烽烟马背征伐,以诈力得天下,往往以仁义节操失天下,时运顺当予取予求,大难临头却每每不能自持。即如胡汉民初见黎元洪,言其“浑浑而有机心”,李宗仁为人处世、量力称雄时时也有这般手腕,貌似敦厚仁和,实际上却对政治走向的得失利弊算计精当,锱铢清晰。早在1948年的副总统竞选,李宗仁即左倚知识派和美国对其清望的期待,右靠在广西和安徽的多年经营,窥测公器,用金钱操纵选举,最终成为行宪以来首任民选副总统。和谈破裂之后,更是进退失据、行事悖乱,南京陷落不去广州共赴时艰,却去桂林以观后路,广州未失就抛弃袍泽,远遁美国“割治旧疾”去了,无怪乎连蒋得知后都“不胜骇异”。此外,作为国民政府的前代总统,虽然江山易手、海外流亡16年,但夜投敌营的勇气依然是惊人的。程思远居间牵线,虽一手撮合了整个过程,却从未剖析德公心路历程,许也是知而不报吧。李宗仁回国后,更是一直置酒高会、游山玩水,相伴40年的夫人逝世才4个月,德公就看中了年轻温柔的胡小姐,随之续弦,所以和白氏一样,德公于1969年逝世也当属顺理成章。对老年男子而言,女色虽是伐性之斧,但对李宗仁来说,既已成红色江山的归客,除了需要时对海外诸公现身说法,再无政治资本,温柔乡里不思量,胜负荣辱早已度外。这恐怕又得重提当年了,彼时白崇禧重兵在握,却不听中央调度,明知“守江必受淮”,却因为华南是其老巢而将手下精兵全部驻扎于湖广一线;黄绍竑更是在1930年代就将兴趣从军事转向政治,一边和异党在浙西私通款曲,一边又热心于“第三党”,意图合纵连横,在政坛另辟新业。桂系三巨头,李白黄皆称得上一世之雄,内斗天庭、外斗诸侯,合纵连横20多年,到头来却劳燕纷飞,军政铁三角一流亡,一靠边站,一观望投诚,岂非当年咎由自取?历史就是这样,不能以当今设若当年,也不能以当年置换当今。因果来报,老了老了也逃不过历史戏弄,要么屈身投敌、酒色自娱,要么意志消极、殒命女色,要么噬脐莫及、受辱自戕,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历史的大力总会在人性颠簸中诡异而残酷地显现。项羽一路踉跄,虞姬当然看在眼里,惊在心里。李宗仁虽不是蛮夫之勇,但半路杀出来的红颜枕边都无英雄,更何况起于微时的糟糠之妻?他从一介凡夫到一路诸侯,再到一朝天子,最后到海外归客,落差荣辱也是天上地下,李秀文一路相随,除了共度国破山河在,更是少不了恨别鸟惊心,怕也当如拿破仑所言,矮子眼中的英雄总会有鼻毛外露的那一刻。所以李秀文也好,郭德洁也好,胡友松也好,原配也罢,二房也罢,续弦也罢,李宗仁再是一世英雄豪杰,是非悲喜也难逃枕边耳目,一生跌跌撞撞除了他知道,还有她知道。
  •     1、李宗仁原配夫人的口述,谈不上历史,就是自己经历的家常琐事吧。本以为能看到些不寻常的东西,但真的是琐事,对认识李宗仁并无太大的助益。2、帮着整理这口述的人也不容易,能把文字理成这样,应该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毕竟李夫人没有多少文化。3、李宗仁子嗣运不旺啊,除了这原配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后面长期跟在身边的第二个老婆没有生育(认了个儿子),晚年的第三个老婆就不用说了。这唯一的儿子生了四个闺女,没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啊~4、李夫人于1973年从美国归来,1992年去世已过百岁,对贵党贵政府充满了溢美之词,比如在医疗上受到的对待。她处在那个位置上,这都是可以想见的,却没能想见一般人都可如此么?5、她的一生,虽然30几岁就跟丈夫分居了,但一直都有大夫人的名分,始终也得到这种待遇,虽然国内国外的折腾,但跟那个年代的人相比还是幸运多了,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厄。所以说这虽是一个凡人的琐事回忆录,但其人生不是凡人所可以有的。
  •     世上事若都如人心所愿,两全其美可能就减少很多折磨;但那也不是人世间了。 想李宗仁戎马一生,从凡夫之子抵达一朝之上,几经暗杀又化险为夷,又跌跌撞撞流离他乡,虽回国也再没有政治资本。这其间的心理历程只有当事人最自知。最为李总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其实没有和李宗仁在一起生活也就几年的光景,她看到的李宗仁可能就是一个不怎么尽职的丈夫。 但是她一直在体谅他,而且处处在替他说话和着想。 李秀文做为中国传统妇女的代表,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三个时代:晚清的三丛四德旧礼教在其做姑娘时已经深深的在脑海里扎了根;民国初期和抗日期间的乱世又让其变的坚强无比,也有繁华享福日子,但是天性朴实爱劳作的她终究是不适合那喧闹场合的;还好有个好儿子让她期待和挂念,自古女子从夫后再从子,这也再她身上映照无遗。后几经周折终于在美国与儿子团聚,可是思乡之情加上当时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回到家乡桂林安享晚年。 她的一生也因李宗仁起起伏伏,几经周折。回忆录里没有看到她对李宗仁丝毫的抱怨,反而是为他处处担心和挂念以及体谅。难怪后人一致评价她德高望重,大体明理。作为一个传统女性价值观的标杆,她是伟大的;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一生的价值,还是让人唏嘘被禁锢在旧思想的囚笼里。 书中的回忆不难看出她是一个真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不论面对荣华富贵还是挫折战乱,她都能坦然淡泊面对和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应该怎么做,从来不抱怨和放弃。她对家人朋友的关照和爱惜也赢得了所有的晚辈的尊重和敬爱。她对儿子以身作则的悉心教导,使其自食其力和坚强正直。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个阅尽沧桑的中国传统妇女的代表。自从她出嫁后,从夫从子的阅尽浮华人世。李宗仁终究是付她的。 《贺娘歌》“ 一岁在娘膝头抱,二岁在娘脚底爬,三岁学行又学走,四岁烧火又烧茶,五岁搂篮讨猪菜,六岁江头洗菜花,七岁手拿纺纱袋,八岁装车纺细纱,九岁上车学织布,十岁织绸又织麻,十一织头紧又密,十二功夫人人夸,十三脚底纳鞋线,十四脚上鞋绣花,十五梳头像姑娘,十六媒人到我家,十七我爹办彩礼,十八我娘买床牙,十九我爹办齐全,二十姑娘嫁出家。”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李秀文一生走过102个春秋,历经坎坷,苦尽甘来,同时期多少阔太早已灰飞烟灭不为人所知,唯独克勤克俭、不慕虚华的她至今为人们所称道。她的婆婆刘老太是一位了不起的乡村母亲,丈夫一生敬重她,儿子正直自立,又有桂林山水的老家,亲朋好友不断,这一生已经最为富足了。
  •     不是很好看,李宗仁的故事太少。
  •     最后还是拍GCD马屁了。不过没有办法,我理解。
  •     真是糟糠之妻。。。看事情的角度都是那种琐碎而村妇的,但是很真实
  •     传说中的糟糖之妻的幸福生活
  •     發貨挺快 倆天就到手勒 書不錯 只是講李宗仁的內容不是很多
  •     比起也同风雨也同愁来,这个还是能显出很多的真心真情。最有意思的是李志圣的身份,呵呵,集体语焉不详。20110616
  •     文笔亲切,很好的书
  •     不错,我与李宗仁在十几年前我就看过一本,现在回顾一下,感觉很好
  •     后来在移动手机阅读上看过漓江出版社的全本
  •     越来越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类型是各种神马会议录,听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讲述那段你不知道的人和事。
  •     太好看了。特别喜欢。平实隽永克制的情感最美的情怀
  •     看名人传记的又一个视角,顺带着百度百科泛泛浏览了许多,看到李宗仁晚年回国70来岁还与一20多女子成婚,想起溥仪晚年也是被组织安排了一桩婚事,如此维稳
  •     不一样的混乱年代,一样的颠沛流离,似有实无的丈夫。她说的更多的是与自己和儿子有关的琐事,我觉得她不了解李宗仁。
  •     这本书的语言平实,叙述自然,一个高龄老人的复杂人生娓娓道来。李秀文女士的人生是广大新旧时代交替时期女人人生的缩影,也是了解李宗仁先生的不错材料。
  •     书中的一件件平凡琐事正好从一个侧面映照了历史正像。
  •     李将军戎马一生,敬仰万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