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之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切·格瓦拉之死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6-1
ISBN:9787802286795
作者:(古)冈萨雷斯,(古)库普尔
页数:172页

和书无关,和主人公有关

切·格瓦拉,看到这个名字,突然想到文摘报上的一个笑话。某男穿着切·格瓦拉的文化衫上公交,突然一个小男孩在一旁问妈妈,”为什么那个人穿肯德基老爷爷的衣服“,妈妈答道”不是啦,叔叔穿的是雷锋叔叔。“......

从来都是政治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可以的。但是,作者是古巴人,叙述得还不够客观,也就是说,把美国政权的无耻程度刻画的深了一点,其政治意义不言自喻。

切.格瓦拉回魂

切.格瓦拉回魂                    廖伟棠这是我们所熟悉的称谓:切.格瓦拉,古巴及第三世界的革命英雄;苏联人眼中的极端份子;美国人畏惧的“暴戾狂徒”;哲学家沙特敬重的“二十世纪最完美的人”……今天无数热血青年T-shirt上的一个“反叛符号”。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圣徒行传:他——一个年轻的医学博士,和一个青年律师——卡斯特罗领导了古巴革命,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红色政权;在当了几年中央银行行长和工业部长后,他突然辞去所有高职,潜入刚果和玻利维亚打游击;一九六七年,他死于玻利维亚军和美军枪下。一九九七年曾经掀起过一个阅读切.格瓦拉的热潮,那是切.格瓦拉被害三十周年,也是他的遗骨终于被寻获,并被运回古巴进行国葬之时。他的早年日记《革命前夕的摩托车之旅》由台湾大块文化出版,要了解格瓦拉怎会成为日后的“切”,这是非读不可的书:在年少轻狂、犹如美国垮掉派《在路上》的嬉皮旅行中,格瓦拉渐渐地深入现实、深入内心,目睹了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美洲,明悟了自己日后将负的解放者与殉道者的天命。这本书打动了许多人,包括我。我开始也只是把切.格瓦拉视为一种精神的偶像,但随着我阅读更多他的著作,我更深地理解了这个注定成为悲剧英雄的完美的人,一个思想家。我读到他第一本出版的书《论游击战》(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这本书是切.格瓦拉思想核心的“游击中心论”的凝聚,古巴游击战士以及今天无数第三世界国家的游击队都把它作为教材、必读书,美国联邦调查局则把它当作“反游击战”训练的反面教材。在香港的旧书店买到他最“大部头”的作品《古巴革命战争回忆录》(香港信达出版社1972),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切的诗人才华在文句间闪烁生辉,记录了一场最不可能的战争——82个游击队员对过万计的政府军——是怎样取得胜利的。还有他最后留下的文字《切在玻利维亚的日记》,1971年由“中共中央联络部”内部出版,2001年,由一个台湾的左翼女子在北京转赠给我。这部日记像一首哀歌,记录着一个英雄的殉道之路,赤裸的文字书写着诗意背后的残酷,那种悲惨有如但丁的《地狱篇》,他的传记作者卡尔丰索性比之为切喜爱的诗人兰波的《地狱一季》。今年正是切.格瓦拉逝世四十周年,也许还因为《摩托车日记》改编成电影大热(尽管这部电影刻意回避切.格瓦拉的政治性),许多和切.格瓦拉相关的书籍在中台都有出版,大陆有帅永刚编辑的《切.格瓦拉语录》,台湾有《切,卡斯特罗的回忆》,而一本重量级的小说《切.格瓦拉之死》则几乎同时出版了简、繁体版本。没错,是小说,既然现实中的切.格瓦拉已经成为传奇,而现实依然荒诞不堪比美小说,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小说撰写历史?美国小说家杰伊.坎特在书写形式上继承六十年代诺曼.梅勒“新新闻主义”传统,像《夜晚的大军》一样使新闻、历史和虚构混杂,当然坎特做的更彻底。《切.格瓦拉之死》虚构的,不但是死者切.格瓦拉的声音,还有幸存者、他的战友蓬科的声音,这两个声部之间还穿插着另外几个游击队死者的声音:科科、塔尼娅等,仿佛《罗生门》,鬼魂轮流独白,当然坎特的声音也如历史幽灵般缥缈其间。小说开始于最后革命的前夕,切.格瓦拉将往玻利维亚进行神话般的游击战前,他和战友蓬科隐居小岛上,切.格瓦拉为蓬科讲述他前半生的历史——也就是切.格瓦拉何以成为切.格瓦拉的历史。这一部分命名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共产主义者的习惯用语),但我们看到一个如此活生生的、哈姆雷特一般的切.格瓦拉,他痛苦地思考自己,他甚至断言“撰写一个人的人生故事就意味着他已经死亡”,是的,他早已预习死亡的阴影,无论是在他回忆的童年病痛、少年耻辱、青年疯狂中,还是在故事的此刻:他已经知道一个悲剧英雄的命运正在前方不远处等待着他去完满,那就是死亡。第二部分“玻利维亚战争日记”,游击战失败后,只有蓬科等数人生还,蓬科回到小岛开始了他的虚构——根据切.格瓦拉和他自己以及战友们的日记。凄惨仍如真正的现实,一场地狱的亲历记。但是小说却横生许多反思,在如此赤裸的悲剧环境中,悲剧仍然只是悲剧吗?英雄还只是英雄吗?悲剧理想主义者切.格瓦拉遇上悲剧怀疑主义者蓬科,一起编写一场场电影和戏剧——其主旨是人类的痛苦本身,超越但不放弃那痛苦的现实。一如坎特说:“切事实上只有一个观点,虽然它有无穷的变换形式,那就是:他的痛苦,痛苦本身,我们的欲求。”但是切.格瓦拉却能够超越这一切,因此任何质疑理想主义的人在他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可怜的,因为“你的嘲讽将腐蚀的只是你自己,不是历史,请让他的生命来审问你的生命。”切.格瓦拉首先审问的是他自己,他通过了,他才有权审问众生。其中一个被他审问的是他最亲密的战友卡斯特罗,尽管我对他一向有保留看法,并且认为对切.格瓦拉见死不救,他也有责任。但看了台湾出版的《切,卡斯特罗的回忆》后,看法稍有改观。这是一本由卡斯特罗所发表有关切.格瓦拉的文章、演讲和访谈组成的合集,阅读它的同时我还看了纪录片《暗杀卡斯特罗的638种方法》,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怕暗杀的时候,卡斯特罗说:“我有道德防弹衣!”而在书中记载1997年纪念切的遗骸运回古巴时,卡斯特罗的讲话中说:“我也把切当成道德力与日倍增的巨人,他的形象、力量与影响泽被全世界。”道德正义正是切.格瓦拉无敌的武器,卡斯特罗用之武装着自己也武装了古巴,即使他在一番番的讲话中有利用切.格瓦拉的偶像号召力之嫌,但是毫无疑问他也帮助切.格瓦拉实验了一个理想:让殉道者的精神成为抗争者的意志、动力。所以我们看见当今世界各地的抗争街头上,飘扬的都是切.格瓦拉的头像作为旗帜,而不是来自好莱坞造梦工厂生产的任何一个英雄人物。香港的街头也一样,穿切.格瓦拉头T-shirt不是长毛的专利,而不穿切.格瓦拉头改穿天星或者皇后战衣者,激情也并不稍缺。陈清华前两年写了一本《巨人肩膀上的矮人》是关于戏剧《切.格瓦拉》的创作团队前往拉美寻找切.格瓦拉之路的纪录,今天再次阅读,仍然被他们感动——感动在于理想主义最缺乏的香港,竟然还有这么几个热血中青,走到切.格瓦拉面前哭泣并许下诺言,走到阿根廷的“五月广场母亲”中间和她们一起呐喊。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后来终于在前年的反世贸运动中席卷了我们。是矣,切.格瓦拉回魂到我们身边,不但通过书籍,更通过行动。切.格瓦拉之死正是切.格瓦拉之重生。2007


 切·格瓦拉之死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