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马勒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古斯塔夫·马勒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0
ISBN:9787561040645
作者:布劳科普夫 (Blaukopf)
页数:46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传记,却有比通常意义上的传记更多的内容。作者将作为人和艺术家的马勒置入所处的时代和所生活的社会中,对马勒的出身、家庭、教育、事业,他的精神生活和心路历程进行考察,介绍了也评述了他的生平、作品及创作道路,从而使读者更全面地认识马勒。更重要的是,作者突出地指出,作为音乐家的马勒是一位勇敢的革新者,他远远地走在了他的许多同时代音乐家的前面。马勒的无穷追索、寻觅和探究,他的怀疑和焦虑――这一切使他成了一位未来的同时代人。

书籍目录

译者序
1910年的回顾
童年
一扇门被打了开来
德意志教育
孩子的夭折
梦的实现
神童
作为策略家的梦幻者
维也纳的大学生
希望之城
“无师自通的指挥”
布鲁克纳和马勒的关系
瓦格纳崇拜中的奥地利式的保留
爱欲
童话:《怨歌》
乐队指挥
莱依巴哈:高水准的省城
奥尔米茨的饥饿
美国和欧洲
遗赠

图书封面


 古斯塔夫·马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布劳科普夫 高中甫译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我以前曾一知半解地写道,马勒的悲剧性音调似乎是对二十世纪的一个预言。虽然是陈词滥调,但毕竟只鳞片爪地摸到了点门径,那就是“预言”。德国大学者布劳科普夫的这本马勒传记讲的也就是:预言——马勒的乐队写作技术是预言(种种粗暴而离奇的乐队写法启发了许多二十世纪作曲家);马勒的乐队音响是预言(只有立体声唱片才完美再现了马勒的“交响音响图景”);但更重要的是,马勒音乐体现出的人格和心理完全是二十世纪的,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二战后会出现马勒热潮。 布劳科普夫著作最有启发意义的地方就在这里,借用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段,来剖析传主的创作、情结、动机。无怪乎开篇就是马勒死前数月,拜访弗洛伊德,寻求心理治疗。全书处处有对马勒“潜意识”动机的猜测——只能说是猜测,否则就像罗曼·罗兰的音乐小说了——并挖掘马勒音乐中,这类动机的隐现。音乐中表面粗俗的欢乐、渴望救赎的挣扎,最终是不可解脱的内在悲剧。这个“音响图景”如此惟妙惟肖地符合二十世纪社会呈现出的面貌:充满矛盾而歇斯底里,失去了平衡和一切立足点,向乌托邦天堂幻境的升腾却招致坠入地狱,一个极端的时代,这既是二十世纪,又是马勒的音乐。
  •         马勒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推崇。人们喜欢听马勒的音乐,乐于研究马勒的生平,着迷于分析马勒的作品……那么是什么东西唤起了我们对马勒的狂热呢?马勒音乐的魅力究竟何在呢?是在于音乐本身,还是存在其他的原因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与思考。下面笔者就自己对马勒的了解,来发表一下看法。   一、我们出于本民族的自豪感与优越感而接受马勒。     相信很多人接触马勒都是通过《大地之歌》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1909年10月,首演于1911年11月20日德国慕尼黑。该作共六个乐章,歌词分别来源于七首中国唐诗,由于马勒创作时是根据德文的翻译,造成这部作品里所用诗歌的中国作者不能完全确定。即便如此,但毕竟马勒使用了中国古诗的意境来创作了这部作品。一部外国人用唐诗诗意写成的交响曲,是很能调动国人的民族情结和好奇心的。正如普契尼在《图兰多》中使用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使得《图兰多》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其他的歌剧作品。   二、我们没有藩篱     马勒的音乐在最初并不为奥地利人所接受,因为奥地利有海顿,有莫扎特,有贝多芬、有舒伯特、有约翰施特劳斯家族,换句话说奥地利有着很强的古典音乐传统。人们很容易拿马勒的音乐与古典的大师相比,在他们的眼中马勒的音乐是一种“异类”(正如马勒是犹太人一样)。他们是不会放弃根深蒂固的传统而去接受一个外来者的音乐的。     中国没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我们不存在古典音乐上的条条框框,(本来这是一种缺陷,但在欣赏马勒的音乐时却成为了一种优势。它使我们更加关注音乐的本身。)我们的民族具有包容的精神,我们的标准很简单,我们只会欣赏那些能够打动我们的音乐。在我们欣赏马勒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一个犹太人,而只是一个作曲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排外情绪和心里障碍,使得我们能够从容的体会马勒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马勒的个人气质     马勒身上具备的诗人气质和隐士风格,也使得我们着迷。马勒是一个孤独的创作者,他喜欢使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喜欢使用诗歌进行创作他的歌曲套曲《旅行者之歌》、《少年魔角》和《亡儿之歌》都说明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与敏锐的感触。他的精神生活远离尘世,他创作时独处幽静,他的作品纯朴清高,这些总是会让我们想起寄情山水的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四、马勒与我们拥有共同的“上帝”     如果我们单纯地根据马勒的作品来判断马勒的信仰,那么我们往往认为马勒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其实与他的老师布鲁克纳相比,马勒并不具备对宗教的投入。他的信仰只有一个就是——大自然!他在音乐中描绘的不是赞美形而上的上帝,而是形神兼备的自然世界。    指挥家瓦尔特在他写的《马勒传》中讲述了这样的一个细节。     7月的一天,阳光灿烂,我乘船到达施泰因巴赫,马勒亲自到码头接我。下船后,他不顾我的反对坚持为我提包,直到码头工来帮忙他才罢休。在去他家的路上,我仰望着霍伦格比格山,它那庄严肃穆的悬崖峭壁把那迷人的景色衬托得妙不可言。这时,他对我说:“你不用看了,我已把这些美景写到乐曲中了。”     可见马勒的音乐有很大成分是对自然的描绘。反观中国的宗教观,可以说并没有统一的“神”能够完全主宰中国人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泛神论的,而泛神论的归根到底是对自然的崇拜。   五、马勒音乐的源动机     从马勒的经历与言谈,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悲天悯人的艺术家。他经常引用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名言——当大地上还有别的生灵在受苦遭难,我又怎么可能幸福呢?马勒的童年是痛苦的,所以他用音乐来化解自身的悲苦,他做到了!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向人们传达爱与希望,通过音乐得以短暂的解脱。这一点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而对我们来说,我们的经历中从来不缺少苦闷,从来不缺少彷徨,从来就在痛苦中挣扎,相对于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才理解马勒的欧洲人是来说,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我读的是上海音乐出版社92版。
  •     作者应是:[奥]库尔特.布劳柯普夫.我看的是较早的版本,没有附录,当时就觉得译者太武断,把附录删去.作者还编辑了Mahler:His Life, Work and World,非常扎实的记录式传记,以真实文件统摄而成.
  •     译者的中文问题很大
  •     翻译很糟。书的内容是好的。算是确认了一直以来某种隐约的对于马勒的感觉,便是说,马勒确实身在我们这个时代中从不曾遥远。
  •     我的收藏
  •     很细腻的一本书
  •     2014.1.27 死亡伴随了他一生,无论其命运还是音乐里都暗流着化不开的悲剧色彩
  •     最重要的脚注没标记出来,怎么搞的?
  •     错字太多,错的离谱
  •     除了翻译和校对的瑕疵,书很好。好在对马勒音乐特征、风格和思想的探索。全书一直围绕马勒的音乐活动展开,他生活中的细节,特别和阿尔玛的关系被忽略。
  •     叙事性描写和技术性分析的完美结合,可惜中文英文版都不再印刷了,只有德文版还在出,看不懂...
  •     原来马勒远比我想象中的有激情,我总以为他跟着佛洛依德混多了有点抑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