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549602513
作者:[英]达纽西亚·斯多克
页数:259页

作者简介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内容简介: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度过了波兰在二战及战后那一段纷乱的岁月。
基氏致力于电影事业也映照出波兰重新寻找自我的斗争。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诸国变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转向法国。辗转于波兰、法国期间,基氏创作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电影作品。

书籍目录

序/张元
致谢
前言
自序
1 背景
回家
电影学校
2 纪录片的独特角色
洛兹城
我是个士兵
工人’71
履历
初恋
医院
我不知道
夜搬运工看世界
车站
3 故事片
为了学习:人行地道
生活的隐喻:职员
一个有缺陷的剧本:伤痕
一部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平静
陷阱:摄影迷
机会或命运:机遇
共产主义的影响:短暂工作日
我们都低头了:永无止境
十诫
谋杀短片
爱情短片
纯粹的情感: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
4 我不喜欢“成功”这个词
5 三色
作品年表

编辑推荐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是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概要

译者:施丽华 王立非 编者:(英国)达纽西亚·斯多克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回家华沙机场,跟往常一样,等行李要半个小时,传送带在不停地转——烟头、雨伞、马希尔饭店标签、皮箱扣环以及一块干净的白手绢。我不顾“请勿吸烟”的告示牌点燃了一支雪茄。四个挑夫坐在我旁边仅有的四张椅子上。“这里不许吸烟,老板。”其中有一个人说道。“但坐在这里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吗?”我问。“在波兰总是可以什么都不做的。”另一个人回答说。他们哄堂大笑。他们中有一人掉了两颗上齿,另外有一人则掉了犬齿及右边的一颗牙齿,第三个人年纪大一些,约50岁,一颗牙齿都没有,第四个人大约30岁,牙齿都在。我等行李又等了20分钟,总的将近等1小时了。由于我们都感觉认识了对方,因此当我再次点燃香烟时,这些行李生没有再说什么。华沙市中心有成千上万的商人,他们从他们沿路停的车上卖肉、毛巾、鞋子、面包或糖果。这样挺好的——虽然开车经过不容易但买东西方便。人行道上到处都是从西柏林最便宜的超市来的商品,或从克罗兹堡来的巧克力、电视、水果等,应有尽有。我碰到一个手里拿着空啤酒罐的老人。“空的吗?”我问道。他点了点头。“多少钱?”“500兹罗提。”我仔细想了一会。毫无疑问他以为我要买个罐子。他鼓励我:“你要的话卖你400。”我问他:“我要空啤酒罐干什么呢?”“那是你的事,如果你把它买下来,你想拿它干什么都可以。”

图书封面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I’m so-so》中他的助理问他“如果你把镜头面向你自己,你会说什么?你的第一个故事。”他的回答耐人寻味:在我的所有电影中,我很经常把镜头对准我自己,但是用一种没人能觉察的方式,我没有泄露什么东西。纪录片出身的基氏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对于波兰现实写照的片子很多,而且这些纪录片也都有自己的立场:或是一个城镇的素描,或是二战中失去眼睛的士兵,泥瓦匠、搬运工、人行地道下的妇女,青年男女的初恋,小城镇,小人物,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让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但因为纪录片存在着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描叙,越靠近越得不到真实使他从纪录片里逃出来走向故事片,而故事片《摄影迷》正是这一焦虑的舒缓。《摄影迷》被称作萌芽阶段电影人的成长历程,讲叙的是初为人父的菲利普买了一架8毫米的摄像机来记录刚出生的小女儿,因此对摄像机十分痴迷而变为办公室记事员,电影得奖、受审查、妻子离开一系列事件。在菲利普对影像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自我写照:首先是那架8厘米的摄像机,在《I’m so-so》中他们回到当初波兰的工作室,当时拍摄纪录片正是用的这种摄像机,而此时的菲利普只是一个对周边事物单纯的记录师。其次,在《摄影迷》中对波兰的审查制度随处可见,妻子阻止丈夫拍正在换衣服女儿的隐喻、厂长拿纸笔记录要删除的鸽子、开会吸烟去厕所场景,包括妻子被噩梦惊醒后求他不要拍片、入社……基耶斯洛夫斯基很少在故事片中标明立场,他认为电影没有固定的解释,接受观众对于电影的任何一种理解,多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但这个电影可以明显发现其反抗的主题,菲利普对摄影混沌的认知到去拍废弃的建筑,小镇因此得到了经费,到他想要去揭露腐败。基氏的故事一般是开放式的结局,但在最后菲利普毁掉了胶片把镜头对准自己,他意识到了自己通过善意制作的电影可能会被制度被当局利用,一如基氏自己所拍的《伤痕》。菲利普是绝望与孤独的,基氏对此持的是一种同情的态度,菲利普的孤独也正是他对于一生电影生涯的阐述“无论我在哪里制作电影,我都像一个陌生人。”
  •     电影制作的含义不是观众、节目、评论与访谈。(文学研究的含义不是。。。)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吃早饭时拍你手的那个人,即你的父亲、你的祖母或你的曾祖父。还有你的家庭背景,这一点很重要。(童年时骂我吃饭慢的人。。。)我不敢说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一些写牛仔冒险的三流作家中学到更多东西。(我不敢说)我从别人身上盗用了别人的事件。我盗用了这些事件并相信它们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农村人吹牛的时候总是这样,哈哈)我想我们实际上记得很多事情,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下决心在记忆中努力挖掘,敏锐地挖掘就能使许多消失的形象和事情再现出来,但你必须确实想去记一些东西并且努力去做。(记忆是痛苦的根源,你能忘记,未必是福气。)回想过去,我觉得从学校没有学到很多东西。(我学过政地生,数理化,却忘光了。有人说它们锻炼了我的思维,我却认为它们耗费了我的大好时光。)我不记得有什么人对我不好,让我想起来还觉得不安。(这种不安时常向我袭来。)我一直居住在小地方,没有做过那些事情,一旦我明白存在这样的世界,我就知道我也能那样生活。(我不知道我能否那样生活。。。)我已经50多岁。很少有人五十多岁时父母双全的。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没有谈过,现在我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了。(子欲养而亲不在并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经验没有传递下来。)与父母的关系永远是不公平的。当他们处于最佳时期,最有活力、最活泼、最有爱心的时候,我们不认识他们,因为那时还没有我们,或者我们还很小不懂得欣赏这些。等我们长大了,开始懂得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已经老了,他们不再有过去的精力,不再有年轻时的意志。他们的幻想以不同方式破灭,他们经历过失败,他们已经充满了痛苦。我的父母很来了不起,只是在我应该欣赏他们的时候我没有能够欣赏他们。我太傻了。但生活就是这样,每代人都要经历这种不公,也许最重要的是在某个时刻能够理解这一点。(真正理解这一点的某个时刻?)也许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行为标准就是让孩子相信我们——至少有一点点的信任,这是我们不丢脸、不做坏事或可耻的事的原因。(《偷自行车的人》)从理论上说,你只可能对在你可及的范围之内的东西感到嫉妒,你可以嫉妒这些东西,但不可能嫉妒那些完全超出你的范围之外的东西。经常人们的死就是因为他们没法继续活下去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英年早逝?)我不断劝告那些跟我学编剧和导演的年轻人,必须去审视他们自己的生活。不为写书或剧本,而是为他们自己。我试图领悟是什么把我带到人生的这点上,因为没有这种真诚、彻底及无情的分析,就没有故事可讲。如果你不明白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很害怕那些想要教点我什么东西的人,或那些试图给我或别人指明目标的人。他们(政治)无力做任何事情或回答我们一些基本的,必要的人类和人性问题。我们变得太利己,太爱自己,太在意自己的需要,就好像别人都消失在背景之中。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细细品味,都有它的秘密和紧张刺激的事件。人们不谈论自己的生活,他们感到窘迫。他们不想打开旧的伤口,害怕显得过时或多愁善感。我们无法表达我们的自由,因为我们没有表达它的手段。我们现在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可人们已不再关心我们可以说什么。即使电影可以重复,因为电影的盘子是一样的,可每一次的放映则无法重复。(露天电影)置人于死地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高形式的暴力。死刑也是置人于死亡的。(《局外人》)我们总是透过去爱的这个人而不是被爱的这个人来看世界。。。被爱的人是个物体,只存在于碎片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让人们体验一些东西,他们是从智力方面还是从情感方面去体验并不重要,拍电影是为了给人们一些东西,把他们送到一个别的地方,不管你是把他们送到直觉的世界还是智力的世界。艺术质量的一个标志:如果我读到、看到或听到一些东西,我会突然间强烈而清晰地感觉有人在表述一些我经历过、我想过的东西、完全一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使用了比我能想像得到的更优美的句子。。。这个目标就是抓住我们内心的一些东西,但却没办法将它拍成电影,你只能向它靠近。。。伟大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接近它,它能够对它进行描述。剪辑就是创造,创造一些秩序。。。这是跟观众玩的一个玩笑,一种引导注意力和分配紧张程度的手段。(论文材料的剪辑)它们越好我就越容易把它们割舍,因为我清楚它们不是因为质量差而被舍弃,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多余的而已。。。这是青年导演的又一个问题,他们依恋自己的材料,认为什么东西都得用上。。。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难就难在于你要能够弄明白什么是不必要的。(论文写作最大的困难看来不是凑字数了,哈哈)在剪辑室里我感到了一种自由。(完善论文也是如此。)我不敢肯定事情难做是不是更好,我不敢确信受苦是不是就比不受苦好。我认为有时候受点苦更好些,每个人都得经历这个,是它造就了我们,是它造就了人类的本质。如果你生活得很轻松,你就没有任何理由去关心别人。我认为,如果你想真正关心自己、关心别人,你就应该经历一些痛苦,真正明白受苦的含义。这样你疼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疼,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疼,你就不会明白什么不是疼,就不会珍惜这种没有疼痛的感觉。有时候,如果你想生存你就必须逃离一些东西。喜剧:你得把人物放到你自己身在其中时并不觉得滑稽的情境中,而当你从局外看它时,你就会发现它非常滑稽。我想的则是同样要关注观众的精神生活。。。我最喜欢的观众是那些说电影讲的是他们的人、那些说电影对他们有一定意义的人、那些因为电影而改变了一些东西的人。蓝色、白色、红色: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词在今天能有什么作用——在人性、隐私及个人的层面上。自由:人类自由的不完全。平等:我认为每个人并不是真的想要平等,而是想要更平等。在波兰有句谚语:有平等的人,也有更平等的人。博爱: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我们自己,即使我们在关注别人的时候,我们想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一直从自己的角度来为别人着想,我们没有别的角度可以看问题。你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大概是不会拍了。(这是我敬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真正原因——他令我深深怀念。)
  •     1966年 《电车》(The Tram) 短故事片《办公室》(The Office) 纪录片1967年《一致请求》(Concert of Request)故事片1968年《照片》(The Photograph) 纪录片1969年《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 纪录片1970年《我是个士兵》(I Was a Soldier) 纪录片《工厂》(Factory) 纪录片1971年《汽车竞赛会前》(Before the Rally)纪录片1972年《副歌》(Refrain) 《沃洛克罗与泽罗纳格拉之间》(Between Wroclaw and Zielona Gora)《一家铜矿的安全与卫生原则》(The Principles of Safety and Hygiene in a Copper Mine)《工人’71》(Workers’71: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1973年《泥瓦匠》(Bricklayer) 纪录片《人行地道》(Pedestrian Subway) 电视剧1974年《X射线》(X-Ray) 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 电视纪录片1975年《履历》(Curriculum) 戏剧纪录片《职员》(Personnel) 电视剧1976年《医院》(Hospital) 纪录片《严厉批评》(Slate) 由《伤痕》故事片最后剪辑中没有用上的一些胶片剪辑而成。《伤痕》(The Scar) 故事片《平静》(The Calm) 电视剧1977年《夜搬运工看世界》(From a Night Porter’s Point of View) 纪录片《我不知道》(I Don’t Know) 纪录片1978年《七个不同年龄的女人》(Seven Women of Different Ages) 纪录片1979年《摄影迷》(Camera Buff) 故事片1980年《车站》(Station) 纪录片《发言者特写头像》(Talking Heads) 纪录片1981年《机遇》(Blind Chance) 故事片《短暂的工作日》(Short Working Day) 故事片1984年《永无止境》(No End) 故事片1988年《一周七天》(Seven Days a Week) 纪录片《谋杀短片》(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 故事片《爱情短片》(A Short Film About Love) 故事片《十诫》(The Decalogue) 电视剧电影1991年《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故事片1993-1994年《蓝白红三部曲》(Three Colours:Blue,White,Red) 故事片

精彩短评 (总计100条)

  •     他的脑洞和大多数导演都不一样啊果然是大波兰出品
  •     有朝一日我会去他的墓前一拜
  •     语如其人么。想象基氏实际的语气,是否像我感知到的那样徐徐不急,像最厉害的说书先生引人入胜,又拉家常似的亲切。看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感叹怎么那么好看,老得太匆忙,走得太早,所留下的弥足珍贵。
  •     喜欢~基佬的东西值得一辈子收藏的~
  •     充满着波兰的忧郁啊,没细看,感觉很好
  •     不错。让我多了解了基氏。
  •     太短了,小遗憾~
  •     看大师的电影才真正明白看到好电影时的感动源于何处,值得一看
  •     "对我来说,艺术质量的一个标志就是:如果我读到、看到或听到一些东西,我会突然间强烈而清晰地感觉到有人在表述一些我经历过、我想过的东西、完全一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使用了比我能想像得到的更优美的句子、更好看的视觉效果以及更巧妙的声音组合,或者有那么一阵子给我美或快乐的感觉。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区别就在这里。读伟大的文学作品时,你就会发现有那么一两个句子你好像说过或听过。这是一种描述和意象,跟你紧密相连并深深打动你,是你的意象。在字里行间,你不断发现自己处于相同的处境,或者发现某个人跟你完全不同,想法或看法却跟你曾经有过的想法或看法一致。"
  •     我不断劝告那些跟我学编剧和导演的年轻人,必须去审视他们自己的生活。不为写书或剧本,而是为他们自己。我常对他们说,试着想想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重要的事情使得你会坐在这里,在这张椅子上,在今天,在这么多人中间,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把你带到这里来?你必须知道这些。这是起点。 我试图领悟是什么把我带到了人生的这个点上,因为没有这种真诚、彻底及无情的分析,就没有故事可讲。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我们自己,即使我们在关注别人的时候,我们想的还是自己,这是第三部电影《红色》——博爱的主题。
  •     open
  •     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     第一本读完的导演自传,家里还放着特吕弗和波兰斯基,发觉读传记再看作品有种心灵相惜式的情感缓慢流露出来,从此红白蓝十诫更有了灵动的生命,更像是流动的逝去甜美的时间,有时间一定要读一下安哲,想必更有隽永的气息。
  •     排版舒服,装帧也没问题,字迹清晰
  •     是一本了解基氏的好书
  •     一本看几页就会忍不住多买两本送人的书,哈哈
  •     我心中永恒的关怀
  •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看了不少,但是读完这本书,才知道,红白蓝的主题。非常喜欢!很棒的一本书
  •     隐隐仙人气
  •     很好的东西,支持当当!!!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阅读不是很顺畅
  •     拖拖拉拉读了好久,这样的书以后不能节奏拖这么久。能感受到是有信仰的老爷爷。有机会会好好看看他的电影吧。
  •     给我一本7成新的,好在没有大折痕
  •     之前看一个纪录片才知道这本书的,书中讲到了纪录片的重要性。
  •     基迷必读。
  •     在书店翻了一下,看看大师的心得!
  •     /讀到《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部分,打開心窗,一切明亮。《三色》幾乎難以超越,重溫。《十誡》補看。 /關注那個國家,那個天空下人們的內心。「激情和感情受到禁錮」「自由存在於內心」。 /划線太多無法摘録。再讀、三讀。
  •     内容不错,就是包装不太好
  •     一本值得收藏,值得阅读的书,一个让人追怀的人
  •     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必须看的电影圣经!!张艺谋和人家比什么都不是。
  •     油耨,赖服苦逼苦,苦逼掰
  •     老基真当是对自己的祖国恨之入骨
  •     最好的艺术家大部分是悲观的、脆弱的
  •     最喜欢的导演之一
  •     我欣赏他的坦诚,这股坦诚来自于对工作最深的激情和对生命最大的悲观。
  •     其实就是基式的自传,对于这种通俗易懂语言流畅足以一目十行的书,教练,我想要一打!实在太怀念了!另,导演自己对《蓝》的解读跟我真是完全相反啊!
  •     大师
  •     不得不说 基斯洛夫斯基 是一个值得让人去思考的导演
  •     其他还好,只是花20几块买的新书,封面边角有磨损,很是不爽。
  •     很喜欢 书香味浓厚 是在打折时买的
    理性 的导演
  •     找不到2003那本了…只好重读了这本…重温基耶什么时候都是开心温暖的
  •     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谓的悲观其实是这样一种态度:积极地去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即使你并不觉得它最终可以成功。我从未怀疑过世界只会越变越糟,但这不能妨碍我去追求已经发现的美好。
  •     仅从文学方面也是价值很高的一本书,诚挚且拥有洞悉真实的能力。(也可能因为我纪实文学看的少……)
  •     不是没货,就是区域不能买,烦,最后还是买到了,开心。还没有开始看,买了一大堆书了
  •     刚拿到书,全新,包装好,速度还行,拿上去有一种厚重感,排版也不赖,图片不少。。。。
  •     书有点旧,好像是压箱的书,没有外包装纸
  •     书讲了他的成长经历,而后讲他自己对自己拍过的电影。
    书并不是很有意思,主要是因为看了《十诫》才想看这本书。
  •     如題。他在談自己和談電影時一樣。
  •     谈
  •     基导的自省,责任,悲悯,不苟同和大慈悲。管窥一个时代。“当我说我对祖国怀恨时,我其实是对历史怀有敌意”“我对所有的政治游戏不再感兴趣,但我对波兰本身感兴趣,这是我的世界,我源于此,而且毫无疑问,我将归根于此。”
  •     書的質量很不錯哦。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     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
  •     一边喝茶一边看电影一边讨论大师的作品,这是个闲适的生活
  •     竟然啥也想不起来了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新版)帮助更多买家。分享,让世界更美好
  •     开篇译者说基斯洛夫斯基是少数其深刻不以沉闷为代价的电影大师之一位,但是全书每一章都让我感到很沉闷。也许很连贯吧,但也太平白了。不是出于他的那些著名的作品,这本书简直会让我难以卒读。是理解他作品的很重要的补充。毕竟他是以其电影而非这本小册子闻名。值得参考。
  •     基氏用电影表现时代和社会。更关注人本身!!
  •     1.书是拆了包装的,看书的翻页,感觉是二手书2.内容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翻译觉得不太妥当3.我是为了写论文买的,关于这位大导演的书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了4.卓越,你可以以后在书的质量上把好关么?我花钱不是来买旧书的呐
  •     他用镜头诠释哲学思想。 大师的访谈录。
  •     我好崇拜你呀
  •     二手书也就算了,看在价格的份上!可是内页那么多污损!好吧,这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一页沾上了一大块口香糖简直没法看!请问你知不知道基本的尊重?!
  •     喜欢他的电影,尤其是画面。了解一下这个导演
  •     原版都绝版了
  •     只有喜欢他电影的人可能看着更有意思。
  •     书不是很新 不过还不错了
  •     “我拍电影,因为我不知道能干别的什么事。”
  •     要是包装好点就完美了,基耶斯洛夫斯基,最爱的导演
  •     此書很值得一讀!這是電影教父的成長史!
  •     对于基氏的影迷,它对于你走近基氏有一定帮助;但如果你是一个对书籍装帧及书籍质量有要求的影迷,你还是换下一个版本吧。
  •     作为市面上不多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传记,这本还是值得一读的。
  •     电影大师的访谈录,还是记录了许多大师的想法。生活中被遗忘的小东西被细致地捡起来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也从创作者的角度解释了基的一些电影。此外读后对大师的个性以及波兰的那一段历史有了更多一些了解。
  •     书正着看。电影作品倒着看。
  •     快递不给力,还不如平邮呢
  •     老基的电影每一部都十分精彩,喜欢他电影的朋友不能错过这本好书。值得一读。
  •     我亲爱的朋友,我敬爱的前辈,你是电影的,艺术的,波兰的,世界的,人类的。感谢你与我们在深夜的沙发里认真地谈话。你的话朴实、智慧,是珍贵的。你的话将会被反反复复地读起,你说得轻轻松松,却没有一句不抱有你的真诚与善意。
  •     基氏对于道德的深层焦虑,早期拍摄纪录片的经历给他带来的影响,他对父母和子女之间不平等关系的阐述。波兰的社会主义政权对于电影创作上的限制和干预,因此基氏最终逃离了波兰去了更为崇尚自由民主的法国。他对宿命的看法:个体生命存在着无穷的可能性,一个人是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的。
  •     希望亚马逊做出解释。。。书看上去比较旧边都毛了
  •     几锺意封面呢张相
  •     有助于理解电影
  •     了不起的人,其内心和思想真动人啊。
  •     想把电影做成手工艺品 每个影院播出的版本不同 单这点就挺可爱的 @211
  •     他说出了有时我也会瞬间感到的东西,而他不但捉住了它,还用一种极美的方式展示给了世人。
  •     有平等的人,也有更平等的人。
  •     该书排版、纸张都非常好。文字叙述娓娓道来,看的时候,你会思考当下的中国的政治环境与艺术关系等问题。同时,看此书,我们似乎看到了波兰的当代史。
  •     大师谈大师,哈哈!名字起得很幽默。
  •     “我总是想,重要的是让人们走进某些事情或以某种方式感动了人们。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这个——让人们体验一些东西,他们是从智力方面还是从情感方面去体验并不重要,拍电影是为了给人一些东西,把他们送到一个别的地方,不管是送到直觉的世界还是智力的世界。我想接近我的目标,拍出人的内心生活,抓住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文学作品可以达到,但很难把它拍成电影,我只能向它靠近。”
  •     1.“全世界的电影制作都是一样的:我被安排在小舞台的一个角落里,那里只有一只沙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在这虚构的内景中,我那眼里的导演声听起来非常滑稽可笑:安静!准备!开始!我在做一件无意义的工作,这种想法一直折磨我……因此经常可以感觉到自己工作的荒谬性。” 2.”工作了一年时间,花了金钱、精力、时间和耐心,折磨自己,消耗自己,做过上千个决定,而这一切能使巴黎的一个少女认识到存在灵魂这样的东西,真的很值。这些是最好的观众,这种人不是很多,但确实有一些。“ 3.忘了是谁说过,基氏是个”有信仰的怀疑主义者“,我认为这个描述再合适不过了。
  •     有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翻译的实在太烂了阿,完全无感唉
  •     一直想要这本书,但是之前的那个版本发行量很少,要找也是高价的,这次终于重新出版了。
  •     很早就想拜读的书,今天终于得到了,好好研究下!
  •     毫无疑问,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一个导演。说出了很多我一直徘徊在我心里的话。
  •     最大的收获是基氏的处事原则。
  •     外观有少许压痕,适合电影爱好者看看,找自己~
  •     这本书是由一些采访片段整理而成的,句句都来自基耶斯洛夫斯基之口,该书对基氏童年少年青年时代介绍颇多,不知道有没有比这更详细的书,四分之三讲的是基氏创作历程中的所思所想,应该来说,在展示基氏的电影美学和思想的形成,基本上无出其右者。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中文译文不够好,表达也不够清晰。
  •     如实的导演,没有人是圣人,我们只在一件件事当中发现最多最深的可能性。
  •     并不是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看基耶的整个人生,而是从自身出发,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对于了解基耶起到很大帮助。
  •     感觉进入了基氏的世界
  •     纸张,排版还好,有点薄
  •     你知道我们有一种偷窃,假装用在自己身上的习惯嘛,这是一种深深的共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