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配音生涯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影视明星 > 我的配音生涯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806768525
作者:苏秀
页数:345页

作者简介

《我的配音生涯》回顾了苏秀40多年在配音界的艺术工作和生活,同时回忆与邱岳峰、尚华、毕克等老一辈配音大师以及童自荣、李梓、曹雷等年轻一辈的交往和合作,更有经典译制片译配工作的经验和心得,生动可读。随书还赠送《苏秀配音片断精选》CD,其中收录了她和邱岳峰、胡庆汉、尚华等的对手戏,也是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苏秀笔下展开的世界,远远超出了一己的经历。在辑一“往事趣谈”里,她写1957年文艺的早春天气,写“内参片”的来历,写自己的懵懂与恍悟。

――严锋的《好音》在网络上下广为流传,其中有一小段:“最有反讽意味的是,许多最精彩的译制片恰恰是在文化最荒瘠的极左路线时期完成的,比如说《魂断蓝桥》、《音乐之声》、《简・爱》,那时是作为内参片供‘四人帮’享乐的。像邱岳峰这样的我们最优秀的配音演员,用最严肃的艺术态度,配了大量的名片,给世界上最少数的人看。”对此有印象的朋友,看一看苏秀笔下的这些篇章,一定会有许多艺术的和非艺术的感悟。辑三“我的前辈,我的伙伴”,一气写了三十多个人物,从老厂长陈叙一,到卫禹平、邱岳峰、毕克、李梓,再到曹雷、刘广宁、童自荣、施融、沈晓谦……这些在观众中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能让人回忆起一个时代的难忘的声音,几乎悉数都在她的书中出现。她写这么一群人在神圣而又近乎神秘的永嘉路录音棚里的日子,或描神,或拟态,或庄或谐,毫不费力地,把我们带回了那又封闭又敞亮的岁月,那里又埋藏着多少人浑然而又纯明的青春记忆。辑二是一组关于译制导演和电影艺术的札记,《译制导演究竟做些什么》《我对译制片的几点看法》《台词,有千变万化的读法》《话筒前的心理学》……在这些篇章里,苏秀那非常独特和卓越的一面,悄然地展示出来了。作为译制导演,怎样与翻译一起修改剧本,吃透原片作者意图,怎样搭好演员班子,在录音现场如何引导演员入戏,为什么说最好的译制片,就应该让观众忘记配音演员的存在……她的导演艺术,她的工作经验,她那浓郁的书卷气伴随着一个个解密式的分析,使这部分比较专业的文字显得格外珍贵,那些信手拈来的事例和人物,是读者既熟悉又新鲜的,读来一点儿也不枯燥,甚至,我敢说,它会令人着迷。

书籍目录

1 往事趣谈 第一次领奖 为“四人帮”唱堂会 内参片正式开工 气死“日活” 酷暑、桃子、十七号片 第二次领奖 别开生面的“政治学习” 关于《雾之旗》的回忆 我为褒曼配音 演员组二三趣事 录音棚中的“鬼打墙” 恍恍惚惚的一群人 李梓配男孩的风波 为《少林寺》和《少林小子》配音 两只可爱的小松鼠 电视译制片专业座谈会 轰动一时的《姿三四郎》 上视译制部创业伊始 《血的锁链》与“黄埔一期” 我的每一片新天地 我的每一次“人生” 我们最忠心的影迷2 译导札记 译制导演究竟做些什么 我对译制片的几点看法 细节的真实 台词,有千变万化的读法 话筒前的心理学 塑造角色最多的演员 从艾司黛拉到哈维夏姆小姐 叛逆玛季德 该怎样看待《砂器》的男主人公 野心家高须相子 约安娜,灵与肉的冲突 苏联的新浪潮影片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以及《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幕后戏 全新样式的反法西斯影片 看了译制片才全懂了 人的高贵与尊严 非同一般的人物关系 震撼心灵的《苦海余生》 白云、苍狗,倏忽万变 “远山”在呼唤什么? 一个婴儿的独白 令我倾心的《沙鸥》 作家电影《广岛之恋》 《红莓》为囚犯立传 精致的《格洛丽亚》3 我的前辈,我的伙伴 陈叙一——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我的考官卫禹平 故事片的前辈们 邱岳峰——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 姚念贻与张同凝 毕克——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胡庆汉、杨文元和我 “知识分子”富润生 戏说于鼎——“一将成名万骨枯” 李梓——我们的当家花旦 尚华——兢兢业业地对待每一个角色 赵慎之——她说我“盗名窃誉” 传奇人物潘我源 刘广宁——观众心中的公主 六十年代进厂的一班人 配音王子童自荣 我的忘年交施融 曹雷——人活一辈子,她活两辈子 七八十年代进厂的一班人 注重学习的孙渝烽 沈晓谦——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痴迷 我的“女儿”和从配音圈走出的二林 翻译和录音师,我的合作伙伴 狄菲菲——天生丽质难自弃 我的安慰与自豪4 尾声 我的仲夏夜之梦 老尚,你安心地走吧! 他们为什么要重配? 你好!苏秀老师/童自荣后记苏秀作品年表

媒体关注与评论

  那一代配音演员无不凝聚了过于丰沛的才情,好像他(她)们的七情六欲全部在配音生涯中孤注一掷,此外,这几副优异的噪音何以自处?……我对那个时代的天才配音演员心存感激,他(她)们像是文艺体制内一小片“编外”的天空,从空中散播着人性的声音。  ——陈丹青   苏秀的音质还是那样悦耳,夹杂些沧桑,却更迷人了。她的声音很爽朗,很大气,也很实在。我想她的声音是能让她身边的人也敞亮起来的,和这样的人交往,一定是件很舒服的事情。真羡慕她的亲人、朋友。虽然我也有这样的亲人、朋友。但对于美好的事物,谁又不想多多益善呢。对配音现状,苏秀没有表现太多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更多的是静水流深的从容和安定。这份人生态度,既是我极为欣赏,也是我极想拥有的。我也有点渴望年老了。  ——赛人  上译那帮人,也买大白菜,骑脚踏车,打月票上下政,开小组会,读报纸……他们活得跟每个中国人一样,为什么他们能进入《简·爱》的空间、《战争与和平》的空间,《悲惨世界》的空间?那帮人脚跟站在中国土地上,但另外又过着属于云上的日子。  ——北方影武者  对过去的那些坚实的、饱满的,精雕细刻的金石之音,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一些堪称刻骨铭心的记忆,而那些记忆正在慢慢地,无可奈何地被现实锈蚀。……我还是想守着我那些记忆中的美好的声音,做一个过气的语音中心主义者。——严锋  本书回顾了苏秀四十多年在配音界的艺术工作和生活,同时回忆与邱岳峰、尚华、毕克等老一辈配音大师以及童自荣、李梓、曹雷等年轻一辈的交往和合作,更有经典译制片译配工作的经验和心得,非常生动可读。随书赠送超值CD一张——《苏秀配音片断精选》,收录了她和邱岳峰、胡庆汉、尚华等的对手戏,也是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章节摘录

  自一九七一年开始,我们陆续译制了一大批日本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如《日本海大海战》、《虎,虎,虎》、《日本最长的一天》以及《啊,战友》、《啊,军歌》等等。据当时周总理的电报称:译制这些影片,是为了无产阶级司令部研究国际阶级斗争新动向做参考的。后来,又译制了好莱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量作品,如《魂断蓝桥》、《鸳梦重温》、《琼宮恨史》、《音乐之声》、《春闺泪痕》、《农家女》、《巴黎圣母院》、《简·爱》、《化身博士》等等’有数十部之多。其间还有意大利、德国与罗马尼亚合拍的《罗马之战》,墨西哥拍摄的《生的权利》,日本拍摄的《绝唱》,苏联拍摄的《红莓》,英国拍摄的《铁道儿童》。据说,这些影片是为样板团在艺术上做参考的。当时还有几条纪律:第一,我们做的这个工作不能跟任何人说,包括自己家里人。第二,任何情况下不许提影片名字,只能说它的代号,如《罗马之战》叫十七号片。第三,剧本不许带出厂,要念台词只能在厂里念。三楼是翻译、演员、录音工作的地方,也是录音棚所在地,因此,在二楼的墙上就贴着“非工作人员请勿上楼”。像中叔皇、达式常等人曾参加过某些内片的配音,但即使他们以后再到厂里来,也不会随便上三楼的。搞得非常神秘。  某些内参片会在厂内放映一两场,这种票有钱也买不到,连我们自己也很难得到。那真是弥足珍贵呀!  有时,王洪文、徐景贤等人会坐着小车来看片。那时,我们也还没有怀疑什么。有一次,一部谈不上有什么艺术价值的好莱坞影片到了我们厂。我问坐在我边上的伍经纬“这部影片有什么参考价值”,他说“中影公司发错片子了”。后来才知道,江青喜欢好莱坞影星泰伦.鲍华,凡是他主演的都要拿来译制。再后来,《红都女皇》面市,我们这才明白,原来我们是在给人唱堂会呀。  不过,虽说我们给人唱了六七年的堂会,但是,也确实译制了一些很有艺术价值的影片。而且,锻炼了队伍。在这长长的六七年当中,大家的业务并没有荒疏。像六十年代进厂的刘广宁、伍经纬,来了没几年就文化大革命了,他们和七十年代初进厂的童自荣、程晓桦等人都是在这些年得到锻炼的。这也为八十年代演员班子的齐整,准备了条件。

图书封面


 我的配音生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完成于2009年四月。原址:http://commu.dangdang.com/member/myreviewdetail.php?displayid=4787179783862&review_id=2448480】“无声就是默许”。在花气袭人中听着上译的音频,拂着吹面不寒的春风,开着淡雅的书卷,会令人缄默沉静,只为了欣赏他们天籁般的金石之声 苏秀老师的配音生涯,我的听音生涯,回忆如一路盛开的香花,慢慢地在空气中嗟呀 请注意,我说的是老上译,虽然我也接受新视听。而我最爱的声音是童自荣老师的,一般观众给他的评价都是华丽而飘逸,但是他自己认为那叫“纤细”,多么恰当的形容词,立时像听到他的语音由远及近,清越而悠扬,宛转而欢畅,像檐下的玻璃风铃,叮叮、铃铃,细碎而绵密地随风舞动——他就是配音王子,苏秀老师亦赞叹如是 而他们都是王子公主天潢贵胄。无论他们穿越了多少岁月,无论那些光阴留给他们多少风霜,他们的声音等于永恒,像所有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安宁地绽放在一隅,光芒永不褪去——请原谅我用了“遗产”这个词,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轻轻地列队返回了天堂,只留下雕刻时光的语句,震荡着我们的灵魂和肉体 还有毕克,我惟一赠送给他的头衔只能是大师,他曾经那么忠实地还原了我最爱的波洛,也曾经配过那么多令我如痴如醉的角色。他和童老师的音色是两个极端,一个浑厚一个纤细,相同的是它们都有着教人惊艳的华丽和旖旎 对每个人来说,独立的声音基本听不出优劣,然而如果众多声音并列着比较,则立即泾渭分明。如果这其中有童自荣,他的声音肯定是第一个被我辨认出来的,我有一个形容词奉送给他的嗓音:千载难逢。如果这其中有毕克,那他就能承载起所有的厚重;乔榛的声音也是沉和厚的基调,单独听的时候也是无比美妙,但是如果他和毕克老师的声音同时出现,就高下立判——他在他面前,只能是孩子气的凶手,只能是矮一头的副手。打个比方,乔榛的声音像一杯冒泡的黑啤,而毕克老师的声音更像是一盏清冽的竹叶青 事实上他们都各有特色,尤其是大师邱岳峰——他的声音最容易与角色融合在一起,不是因为音色美,也不是因为语调的抑扬顿挫,而是因为他天生适合配音,他的声音焕发着无穷的魅力;他配谁,那声音就是谁的,甚至声音比角色更美 还有李梓、刘广宁、尚华、于鼎、施融、杨成纯老师……很多很多,记不过来他们的名字,但脑海里充斥满了他们的音色:坚强的、软弱的、喜剧的、忧伤的、尊贵的、市井的、专横跋扈的、唯唯诺诺的、倾城倾国的、行差踏错的……那些形象活灵活现地存在于我们的回忆里,无论那些人物有什么肤色、是什么国籍,都说着一口真假难辨的、流利的汉语。我可以骄傲地说,那个时候,我们中国有世界上最顶尖的配音阵容,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 我始终不能忘记“推理痴”朋友写过的一篇书评的标题《这一刻,你是美的……》,我觉得把它送给所有的配音艺术家们都合适,因为有了他们的配音,那些角色,在那些时刻,都是美的 感谢苏秀老师的书和碟,感谢出版社,感谢那些健在的和故去的配音大师们,感谢这些喜欢配音艺术的观众和听众,也感谢当当、和它的读者 霏儿无生 4/30/2009 余音绕梁 无可或忘
  •     听音辩器,见字如面——这是浏览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后的直感反应。在“配音”以及“译制片”这样的名词与时式微的现下,为了激活喧哗世代里闭塞的聆听记忆,请允许我满怀歉意地用一个定语放置在苏秀老师的名字前面,以希冀反馈一些振聋发聩的回响——“《虎口脱险》的译制导演”。在“鸳鸯茶啊鸳鸯茶,你爱我啊我爱你”的口哨和歌声中,还是按照常规,正襟危坐地重来一次开场白吧:苏秀是著名译制导演、配音艺术家、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元老,《我的配音生涯》是耄耋之年的苏秀在电脑键盘上一字一句敲打出来的回忆录。与时下娱乐明星出书热里各种花头繁多的标题门脸相比,《我的配音生涯》这个书名简直是简陋到没有任何“看点”,然而,让我们从“娱乐至死”的洪流中回溯到蹉跎“找乐”的年代,将屁股挪动到那个被命名为“露天”的电影院,注视着随风摇曳银幕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洋鬼子,目瞪口呆地往耳朵里面顺溜地填充他们字正腔圆的中文台词,这些声音经由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然后在贫瘠的大脑皮层上仔细地耕作出深浅不一的道道——他是罗切斯特也是邱岳峰,她是简·爱也是李梓,他是罗伊也是乔榛,她是玛拉也是刘广宁,他是弗朗茨皇帝也是施融,她是茜茜公主也是丁建华,他是佐罗也是童自荣,他是高仓健也是毕克,他是乐队指挥斯坦尼斯拉斯也是尚华,他是油漆匠奥古斯都也是于鼎,她是阿崎婆也是赵慎之……在闭塞而饥渴的发育时节,那些影与音,刺激了我们懵懂心智的渐渐开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被童自荣称为“我们译制厂里的‘佘太君’”的苏秀老师,将她收藏一生的声音掌故,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如同聆听她用爽朗明亮的声音清晰讲述,《我的配音生涯》的浏览过程,不像是阅读,更像是在阅“听”。在 “往事趣谈”里,她诉说如沐春风的1957年文艺早春,她解密为“四人帮”唱堂会的内参片的来龙去脉。在“译导札记”里,她深入浅出地廓清译制片导演工作的模糊形象。而最“迷耳”的无疑是“我的前辈,我的伙伴”部分,以幕后的幕后上译老厂长陈叙一为起始,当年正是陈叙一将《虎口脱险》译制导演的重任交给了苏秀,也是他将“Tea for two”神来之笔地点睛翻译为“鸳鸯茶”,成就了译迷心目中的经典“唱段”。接着苏秀的笔触还将卫禹平、邱岳峰、毕克、李梓、曹雷、刘广宁、童自荣、施融、沈晓谦……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一网打尽,逐一讲解,对于译迷来说真是大快朵贻。并非正宗译迷的我,在一气呵成地“听”完苏秀老师的讲述后,依然不得不升腾一种“逝者如斯夫”的感伤,如同施融在回国接受访问时候所言“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代不能复制,但有新机遇”——其实前半句才是问题的肯綮所在。当“上译经典”被大张旗鼓地印刷在盗版碟片的封面上引领追捧新潮时,我心里明晰,“人生若只如初见……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复古非古,怀旧非旧,且去看碟,罢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在他刊于《万象》鹊起于网路的名文《好音》中提及:“《尼罗河上的惨案》又何尝不是译制片配音的顶峰呢?从来没有任何一部译制片有过这么豪华的阵容:邱岳峰的雷兹上校,乔榛的赛蒙,李梓的林内特,刘广宁的杰基,丁建华的女仆,童自荣的马克思主义者,赵慎之的富孀,苏秀的黄色小说作家……每一名字在我们这代人听来都是如雷灌耳,在今天新的译制片中出现任何一个都会成为闪亮的卖点。现在呢,他们之间的大多数,都已经像《尼罗河上的惨案》里波洛的一句名言那样,‘不见了,没有了,失踪了’。”于是,“白云、苍狗,攸忽万变”(苏秀老师回忆自己主配的苏联电影《第四十一》的文章篇名),在告别的年代里,我忆起作家唐诺摹画侯孝贤的妙文《最好的时光》的结尾:“最近听某人说回忆,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随着自己的老去,愈发的容易想起童年,想起我们最原初的时光,只因为——那些最早来的,总是最后一个离开。”http://www.blogcn.com/User7/ecnumeng/blog/24924180.html
  •     承蒙苏秀老师抬爱,在她的新书的序言里引述了我的句子:“并未走远的八十年代,那些美好的声音回旋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响彻我们的灵魂。”这话决无夸张。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就在我读小学二年级那年,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收音机里一个嘹亮的声音怎么让小小的懵懂的我感受到一种几近窒息的震惊——那个声音仿佛艳阳从密集的云层缝隙间喷薄而出,猛烈地荡开云霞,从头顶上面很高很远的天空里倾泻而下,照亮我,唤醒我,从此罩摄住我的身心,穿透我的生命,永远永远地响彻我的灵魂。那个声音如此悦耳,正义凛然而又大气磅礴,他说:“住手!从现在起我们不打无辜的人了!……”伴随着令人荡气回肠的音乐。是的,它正是电影《佐罗》里童自荣的著名台词。前年(2003年)冬天,我跟在文汇出版社工作的好友陈飞雪说起这个难忘的时刻,我说我唯一不能确定的是,那究竟是不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了,也许一年级?也许三年级?陈飞雪竟然满怀欢欣地脱口而出:“肯定是二年级!我过8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我的生日礼物就是到大光明电影院去看《佐罗》!”其时我与飞雪已经相识14年,互相却很少谈及听配音这一从孩提时代就魂牵梦萦,缱绻不去的爱好。谁知轻轻一碰便点燃了陈飞雪为中国配音出书的愿望,接下来,经过整整一年多和苏秀老师的交流、讨论,以及相关图片、声音资料的搜求、整理,这本《我的配音生涯》终于出版了。见到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想写一篇东西,谈谈译制片,谈谈苏老师,也谈谈我们对译制片时代的怀念、感恩和思考。今天,重新翻读封底上的推荐词,我突然意识到这四段话就是一篇文章的天然的提纲,于是坐下来开始写这篇文章。一那一代配音演员无不凝聚了过于丰沛的才情,好像他(她)们的七情六欲全都在配音生涯中孤注一掷,此外,这几副优异的嗓音何以自处?……我对那个时代的天才配音演员心存感激,他(她)们像是文艺体制内一小片“编外”的天空,从空中散播着人性的声音。——陈丹青:《邱岳峰》“文艺体制内一小片‘编外’的天空”,这是接近中国译制片时代的关键语句。在散文《邱岳峰》(收入《多余的素材》)里,陈丹青回忆:邱岳峰“曾被电台请来就他的配音艺术夫子自道,老家伙洋洋得意再三模拟一句旧台词,我不记得那句台词出于哪部电影,但记得他在那个根本吃不到“奶油”和“草莓”的时代曼声念道:/奶油——草莓,奶油——草莓。”呵,这不是《大独裁者》里独裁者亨克尔的话吗?在那个根本吃不到“奶油”和“草莓”的时代,有一些同样吃不到“奶油”和“草莓”的人,兢兢业业地揣度着“奶油”和“草莓”给人带来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愉悦,用自己的嗓音构拟出“奶油”和“草莓”的幻象。这幻象的特权起先只是银幕上的亨克尔那样的独裁者才能拥有,继而人们发现,原来银幕上的芸芸众生在和平年代也都是这么生活的,再继而,在我们的生活里就真的出现了“奶油”和“草莓”,并且渐渐司空见惯。——这几乎是当年译制片中每一件物事在中国被了解、被熟悉、被接受的过程的缩微版。大到浩瀚星空,小到鸡毛蒜皮,莫不如是。令人最为感动也最为惊异的也正是在这里:那些“优异的嗓音”,他们决不像现在的艺人们,是时尚文化的冲锋陷阵者,有着优越的享受生活的条件,可以遍身罗绮地周游世界,并且伴以不间断的 “星闻”的炒作。他们安静地散居在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周围,每天早上八点不到必定会出现在录音棚里。(《我的配音生涯》记述,陈叙一对工作纪律有着严苛的要求:“一切准备工作必须在八点以前准备就绪,八点钟上班铃声一响,放映员就要立刻放出片子来。要录戏的导演和主要演员也应该在前一刻钟就到录音棚,好让自己定下心来投入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任何角色的一句台词、一声叹息、哪怕话语间的一个停顿,都是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为了做好这件事情,在很多时候,他们在真实的生命空间里往往心不在焉,魂不守舍。(《我的配音生涯》讲述了很多这方面的有趣事件:在配彩色版《孤星血泪》的时候,为了使自己能够始终沉浸在哈维夏姆小姐那种阴暗的心态中,也为了使自己能够始终保持住为哈维夏姆小姐设计的那种嘶哑的嗓音,在录音的那几天,苏秀走路、吃饭都想着影片中的情景,尽量少与同事和家人说话。配《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时候,刘广宁为了找到杀人凶手的感觉时刻揣摩,“有一天,竟在吃饭时眼露凶光地大叫了一声,那样阴森、恐怖,把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吓了一跳。”还有,“那些年,每年春节,一家才有两斤鸡蛋。戴学庐一大早就洗好菜篮子,把鸡蛋买好了放进篮子往回走。忽然,菜篮子滴下了一滴水,他想,早晨已经把菜篮子晾过了,它怎么还滴水?一面想,一面把菜篮子翻过来看看。当然,两斤鸡蛋全碎了,无一幸免。”)——“好像他(她)们的七情六欲全都在配音生涯中孤注一掷”,诚哉斯言,善哉斯言。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陈丹青能把这篇《邱岳峰》写得如此出色,难道仅仅是出自怀旧的感伤吗?很高兴地,最近又见到他的《向上海美专致敬》(收入《退步集》),读过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在这篇文章里,陈丹青回顾了自己1970年代和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飞、赖礼庠……一群上海油画青年朝夕相处的经历。他谈到夏葆元等与他那些亦师亦友的伙伴是怎么在“文革”年代密不透风的文艺壁垒之中,借着画革命油画的契机,夯实基本功,推敲揣摩、协同进步的。瞧,“面色白皙的魏景山全不知怎样弄虚作假、‘主题先行’,他不过借个画题有滋有味画油画,画中央那青年司机一双污黑结实的大皮鞋,正面透视,形色交织,简直北欧的哈尔斯”。哈,1970年代,那不正是上译厂全体从干校班师,开始配“内参片”的时候吗?《简·爱》、《巴黎圣母院》、《音乐之声》、《魂断蓝桥》……如此多的中国译制片时代的不世经典都出产于这个时期。而瑞金路上的这个“油雕室”难道不是活脱脱的又一个上译厂吗?在禁锢年代,像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的“油雕室”这样的借着革命的缝隙寻求自己的精进之路的人群应该还有吧?即使没有这么优厚的外在条件,总还有些人,可以在自己的心灵的和头脑里葆有自由呼吸的权力吧?于是,在文艺体制内,出现了一小片又一小片“编外”的天空。于是,人性的声音,虽然稀少,却无处不在。二苏秀的音质还是那样悦耳,夹杂些沧桑,却更迷人了。她的声音很爽朗,很大气,也很实在。我想她的声音是能感染她的身边人也能敞亮起来的,和这样的人交往,一定是件很舒服的事情。真羡慕她的亲人、朋友。虽然我也有这样的亲人、朋友。但对于美好的事物,谁又不想多多益善呢。对配音现状,苏秀没有表现太多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更多的是静水流深的从容和安定。这份人生态度,既是我极为欣赏,也是我极想拥有的。我也有点渴望年老了。——赛人:《无法遏制——听苏秀的录音有感》  赛人是编电影杂志的,读他的文章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我也有点渴望年老了,”这话说得多么聪明,多么率真,多么有趣,又多么准确。它说出了整整一代配音爱好者对苏秀老师的感知和认同。这大概就是所谓“1970年代生人”的这群吧,或者可以捎带上1960年代出生的怀旧一族。这些年里,和苏老师最谈得来的,就是我们这些曾经被错误地划归“无责任的先锋派”的1970年代人了。因为正是我们,曾经在记忆力最好的成长期见证了译制片时代辉煌的顶点。《龙子太郎》、《砂器》、《远山的呼唤》、《虎口脱险》、《少林寺》、《沙鸥》、《天书奇谭》……,几乎每一个片名背后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段难忘的观影经历。在这个意义上,译制片就是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故乡,我们不离不弃的知心玩伴和莫失莫忘的奇珍异宝。非常幸运地,2003年深秋,我结识了这些片子的配音导演苏秀老师,才通了几次电话,旧习和新知就迅速地接通了。原来一切都还在——这是我和苏老师相识以来最大的感受,用苏老师书里的话说,就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没有忘记。”苏老师是一位异常聪明可爱的老太太,思维敏锐,博闻强志,乐天健谈,豁达开朗。恰如赛人所说,“静水流深”,还要加一句,凭栏临风。和这样一位胸无城府又世事洞明的长者交往是非常非常愉快的,也难怪有那么多后学者骄傲地自称她的干女儿、干儿子、干孙子、干孙女,长久地聚合在她身边。苏老师喜欢聊天,喜欢上网潜水,喜欢背诗词、读书、写作,也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译制片碟片。虽然身体欠佳,却永远活力四射。她在书里用“人活一辈子,她活两辈子”形容曹雷老师,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夫子自道。就在前不久,她还担任了法国片《逃之夭夭》的译制导演。“这部片子台词不多,我做本子才花了五个小时,”老太太说。——八十岁了啊!不知陈飞雪从哪里找出来一张小小的《红菱艳》剧照当题图。这剧照就像交响乐的主题,在书页间反复出现,喻示着苏老太太和她的同事们的无法超脱的艺术人生。最喜欢听老太太聊天。有的话题,明明听她讲过了,偶然她忘记跟你说过,又说一遍,也愿意再听一遍。这本《我的配音生涯》里的很多文章,就是苏老师经常谈起的一些话题的直写,比如《恍恍惚惚的一群人》,《邱岳峰——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就几乎原样地听她讲过。苏老师讲这些事的时候,语气不急不缓,语调摇曳有致,哪怕我们在边上听得乐不可支甚或愁肠百结,她总是那样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殊不知,她一边回忆,一边讲述,一边正是在打腹稿呢。这样的文字才真正是“我手写我口”,无铅无华,妙趣天成,可以用作写文章的范本的。略感可惜的是,变成铅字一行行规规矩矩排列起来之后,那种让你如临其境的面对面的讲述就打了折扣了。我不由得就想,能挑选这本书里的精华章节再录一个有声读物出版该多好!这个想法实在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因为苏老师、曹雷老师、狄菲菲老师……她们让多年来远离梦想的我找回了梦想的快乐,近来,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会这么自说自话地做一些共同的梦。也许,就像戴望舒诗里写的,梦,真的会开出花来的……三  上译那帮人,也买大白菜,骑脚踏车,打月票上下班,开小组会,读报纸……他们活得跟每个中国人一样,为什么他们能进入《简·爱》的空间、《战争与和平》的空间、《悲惨世界》的空间?那帮人脚跟站在中国土地上,但另外又过着属于云上的日子。——北方影武者:在专题片《译制片回眸》中的谈话“云上的日子”是假想的,虚拟的,仅属于艺术空间的,是代价换来的。不止一次听苏老师谈起陈叙一:“他对译制导演提要求,说一定要会一点外文……他常常给我们戏票,要求我们去看话剧、京剧、越剧,听评弹……配音出了问题他从来不说演员不好,总是找导演……”就在这些或严苛、或浪漫的要求下,知识结构丰富、艺术体验深湛、工作态度严谨的一代优秀译制导演和配音演员成长起来。他们都同样热爱读书,热爱思考,热爱工作:笔耕不辍的富润生、孙渝烽、曹雷,酷爱阅读的伍经纬、杨成纯、施融,勤学好问的于鼎、赵慎之、童自荣……中国译制片时代的黄金团队就是这样造就的。今年5月,我去看望刚刚故去的尚华老师的家人。尚老师双目失明的老伴说:“他(指尚华老师)从很年轻的时候起,每天晚上就看书、看本子,背台词,不到一两点钟根本睡不着觉。那天(指2005年4月22日尚老师故去那天),已经很晚了,迷迷糊糊听他挪到床边,打开灯,我当他还要看书,就没有跟他说话。又过了很久,我想灯怎么还亮着,就说,老头,睡吧,他没有理我。我觉得不对劲,就去摸他的手,他没反应……”就是这样一群爱配音胜过爱自己的艺术家,多年以来平均的生活水准普遍居于一般的上海市民之下。我们曾经听说,邱岳峰生前一家三代、七口人,挤住在一间16平米的屋子里,一住就是30年;近两年,我们又了解到:童自荣的住房面积不到30平方米;尚华家也很小,并且位于上海西北郊的真如附近,交通不便,家具也非常简陋、破旧;富润生家情况大同小异,尽管地段还算不错;苏秀、赵慎之等老艺术家乔迁新居之前也都是这样。苏老师去年春节生病住院,同病房的病友问她:“您是不是和这个病区的医生认识?”苏老师说不认识啊。病友说:“那您怎么不去住高干病房?”苏老师笑了:“我没有职称啊!”木本水源,中国译制片时代的式微,固然与所谓原版片时代的到来有关,却更根源于各种不近情理的人才断裂和人才流失,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1984年《劳动法》颁行时的“一刀切”。当时,苏秀、尚华、于鼎、赵慎之、叶琼、萧章等十四位译制片的顶极导演、演员、翻译没有拿到任何职称就被迫同时退休,厂长陈叙一也黯然退居二线。这就是中国译制片时代灾难性的转捩点,此次集体退休直接导致了上译厂人才断层、行当不齐,这批老艺术家则从此无法获得和他们的贡献相匹配的待遇,中国的译制片也就此一蹶不振。连贯起来看:邱岳峰的多年被“内控”、杨文元的“下放”、卫禹平的家庭悲剧、毕克、于鼎等老艺术家的黯淡晚景、刘广宁、孙渝烽等的提前退休……尽管原因各异,但其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线索,就是配音艺术本身的不被重视、不受尊重。或者说,多年以来,配音艺术只被那些甘愿献身于它的人们重视着,尽管因此产生了大量精品杰作,也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译制片、热爱声音艺术的观众和听众,却无法改变它在权威职能部门被忽略、被冷淡、甚至被打压的事实。那个无比美好的声音时代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他们仿佛是穿上了《红菱艳》里那双停不下来的红舞鞋,不管遭遇什么波折和不幸,始终坚执于最初的理想,执迷不悟,九死不悔。如果有人问他们:“你为什么要配音?”他们也许会像《红菱艳》里的碧姬一样反问:“你为什么要活着?” 然而,难道那双永远旋转的红舞鞋就是他们无法选择、无法抗拒的宿命吗?岁月流转,有些事情覆水难收,无法改变了,但我还是忍不住要问:现在呢?将来呢?如果曾经错待他们,是不是可以从现在起把这些硕果仅存的老艺术家当国宝看待?能不能多关心一点他们的饮食起居、身心健康,让这些曾经带给我们无穷快乐的老人也快乐些,再快乐些。四对过去的那些坚实的,饱满的,精雕细刻的金石之音。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一些堪称刻骨铭心的记忆,而那些记忆正在慢慢地,无可奈何地被现实锈蚀。……我还是想守着我那些记忆中的美好的声音,做一个过气的语音中心主义者。——严锋:《好音》严锋的《好音》是这样开头的:“1980年的时候,我在江苏南通的一家中学里念高中。”他的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遍,以至于当我自己起笔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差点就用了一模一样的开头:“1980年的时候,我在上海南市的一家小学里念二年级……”译制片时代,或者说,“好音时代”,那是个非常值得一说再说、一写再写的时代。这几年,虽然碟片也出了些了,有关的传媒关注也多起来了,谈论这个话题的文章也不断有人在写,但是比起那个时代曾经到达的辉煌的顶点、那些人为攀爬配音艺术的巅峰付出的巨大代价,和个中反差所蕴含的关涉时代、关涉艺术品制作和消费、关涉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命运的诸多问题,所有已经有过的文字和影像的回应实在是沧海一粟。严锋不久前又写了篇谈论译制片的文章,文中说:“在一个闭关锁国的年代,他们站在一扇半开半掩着的窗口旁,身子在这边,眼睛望着那边,生活是局促的,精神是丰富的。……在那个时代,老上译的人身上担负的恐怕真是全中国人民的渴望吧。”(《在声音、图像和文字之间》)这里提出了一个更大的命题:好音时代同时是国人文化消费极度饥渴的时代,因此,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能写的,应该写的,当不仅仅止于怀金悼玉,更不仅仅出于一时冲动吧。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或多或少都看过译制片,也能叫得上来几个配音演员的名字。但是,对于那些电影、那些名字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以及他们的隐遁所暗示的文化危机,却未必都能心领神会。简单提几个问题吧。——你也许已经了解《王子复仇记》的中文台词本是陈叙一先生在卞之琳先生诗剧译本的基础上润色而成的,你是否又知道《巴黎圣母院》的中文台词本是王道乾先生翻译的?你是否还知道译制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时杨成纯导演曾经请了草婴先生给译制厂的演员和导演上课?再多问一句:你知道现在国内电视台放映的大量译制片是谁担任翻译的吗?——为什么陈叙一有如此出色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理念?是谁赋与了他如此前卫的团队意识和梯队观念?夏衍、吴贻弓等人对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扶植和推动呢?是谁把中国最重要的译制片基地放在长春和上海,让他们双峰并峙、遥相竞争的?——流水不腐,千古一理。尽管在精神产品的匮乏年代,译制厂的“点金术”也曾化腐朽为神奇,把国外某些不入流的娱乐片、说教片也变成译制史上的经典作品(比如《叶塞尼亚》、《人世间》什么的)。但是,如果是釜底抽薪,让音效指导票房、让票房指导片源,专业的译制机构培养的专职演员和购买的录音设备英雄无用武之地,谁又能妄议什么译制片的复兴或者配音业的健康发展呢?——谁来为中国的译制片时代存档?谁来为中国的译制片存档?难道靠盗版商吗?还是靠手无寸铁的民间爱好者?有消息说,不论是长影的搬迁还是上译的搬迁,都损失了不少珍贵的资料。已然耗蚀的不去提它了,现在的各大电影厂、资料馆、电台、电视台的库房里,有多少价值连城的珍贵资料将要无疾而终?谁来抢救它们?谁来复制并保全它们?它们中的大多数终于有可能数码化吗?……问号太多了,先写上面这么些,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译制片时代”这个话题能够长久地被谈论下去,希望译制片时代的温润之声长在人间回响。(苏秀:《我的配音生涯》,文汇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陈丹青:《多余的素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陈丹青:《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严锋:《雕虫缀网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了解你父辈的生活
  •     对那一个时代的怀念
  •     订购《我的配音生涯》时说附赠珍藏版CD一张,实际收到却没有CD,有的只是书的尾页CD压过痕印
  •     很实在的个人传记,来自配音艺术家苏绣老师。流水的往事,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真诚。
  •     上译时代
  •     半夜盯着听广播的日子
  •     很喜欢那个年代那群人的声音,但声音好不代表笔头也好啊唉……
  •     上译厂的种种故事,就在平易近人的叙述中缓缓展开
  •     那些熟悉的名字熟悉的声音
  •     上译那帮人,也买大白菜,骑脚踏车,打月票上下班,开小组会,读报纸……他们活得跟每个中国人一样,为什么他们能进入《简·爱》的空间、《战争与和平》的空间、《悲惨世界》的空间?那帮人脚跟站在中国土地上,但另外又过着属于云上的日子。
  •     2009年年初读的,做配音电影用书
  •     老一辈配音工作者的精彩人生
  •     那年盛夏在展览馆排长队,就是为了让苏秀在这本书上签个名。
  •     新鲜劲儿过得很快,尤其是发现老太太花很大篇幅在复述剧情上后更是一目十行了。。。
  •     苏秀老师写得真好!谢谢您写了这本书!
  •     上译厂
  •     书展、配音和我。07。
  •     关于上译的一切我都喜欢。。。。。
  •     2007年3月22日 上海图书馆。
  •     不知道是不是二十年一个周期
  •     永远的上译。
  •     10块钱全新,附CD,哈哈,不算太喜欢苏秀的声音.
  •     像是一位慈祥而有些絮叨的老奶奶正襟危坐的跟你讲述一些译制片往事,她会忍不住的跟你讲些她对于某些电影的感悟,也会时不时的教化一下你,虽然这些部分无趣且浅薄,但是你需要听着,源自一种对长者的尊重,更是因为她会时不时的夹杂出她与译制片同事们的陈年趣事,要知道这些同事都是陈旭一、毕克、邱岳峰、童自荣、尚华、胡庆汉、李梓、刘广宁、曹雷、潘我源等人,在我们心中,他们,就是译制片本身。
  •     回忆过往,那些魅力的声音伴随着我长大,每晚我都是听着那些经典的台词对白入眠~~
  •     看过很多关于体制内的美好时代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是回忆,所以总是美好。现在的配音之糟糕是不是由于市场化也不够彻底呢?
  •     找寻往日的记忆
  •     帮同事买的,但是发现书的质量不大好
  •     一位老人家的回忆片段
  •     那些温暖的人声
  •     曾经有些人是那样认真地做事。一口气读下来,是很多年没有过的如获至宝的感觉。
  •     图书馆的大发现,可惜一直买不到
  •     幸好,这些美丽的声音留了下来
  •     那些熟悉的声音……
  •     看的是阅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