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艾芜传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30207888
作者:王毅
页数:386页

作者简介

1925年的暑期,四川省师范学校肄业生汤道耕,踏上了成都望江楼下有些摇晃的木船,沿着府南河顺水而下,悄悄走出了亲人们的视线,开始了三十年背井离乡的生活。在路上,群山的优美与静寂,山民的淳朴与穷困,盗马贼的凶悍和灵巧,边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俗,缅甸八莫大 、仰光的异域情调……他来到,看见和说出。赤脚流浪,墨水瓶挂在脖子上,一步一步走成著名作家艾芜——虽然这并非他的本意。本书展示了一个流浪汉成长为作家的历程,他的行走与书写,固执与无奈、光荣与尴尬。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移民后代
一、咸蛋的传说
二、新学和旧学之间:反反复复的三年级
三、县城的高小与省城的一师
第二章 在路上(上):从川西到滇东
一、川西到滇东
二、昆明:春城里的秋天
三、红十字会:短衣杂役
四、易门任教
第三章 在路上(下):滇缅群山中
一、滇西
二、走出野人山
三、重返茅草地
第四章 缅京

编辑推荐

艾芜是影响了中国文坛几十年的流浪大文豪。《南行记》、《黄昏》、《百炼成钢》等至今脍炙人口,电视剧《南行记》更是引起了亿万中国人的热情关注。本书展示了艾芜从一个流浪汉成长为作家的历程,他的行走与书写,固执与无奈,光荣与尴尬……本书均写得细致从容,艾芜向我们走来了!

内容概要

王毅,重庆市人,1966年生。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美国依利伊大学2000年访问学者,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专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名作欣赏》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章节摘录

书摘很快就到了这年的旧历新年。有田地的、比较富裕的学生家,往往来请老师去吃春酒。村里人家过新年,都砍根七八尺高的松树栽在堂屋前面的庭中。堂屋里则把桌椅挪开,铺上一屋子大约一尺厚的青色松叶。坐在这样的环境中,穿着干净的衣服,大家恭敬地相互作揖,说着吉祥的祝福话语,屋外偶尔有或远或近、时高时低爆竹的炸响。闻着松叶的清香,看着松叶的绿色,酒杯碗筷都放在松叶上,恍如森林中的一次野餐,真让人不知今夕何夕,此地何地。    设在见龙寺庙子里面的寒假义务学校,因为本地请来帮忙的教员都不住在学校,所以平日的见龙寺庙里,只有黄垲和道耕,两人似乎成了寺里的看庙和尚。后来,道耕、黄垲和王秉心三人在寺边岩石上请人照了一张合影,三人玩笑着题名为“见龙寺三僧”,还当真各自取了一个法号,黄垲因为字肇元,于是颠倒取了个法号为圆照,王秉心取名为圆觉,道耕为圆澈——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无意间的玩笑,似乎却注定了道耕以后跟和尚、寺庙剪不断的瓜葛。    这里也并不都是令人惬意的事情。王秉心家里,除了三哥被山上的土匪所害,留下终日脸色忧郁的寡嫂和两个小女孩以外,王秉心的五姐,也正过着不顺心的日子。五姐由家里包办,同一家人家的儿子订婚,不幸未婚夫去世。但两家并不放弃婚约,商定由死者的弟弟来顶替这门婚事,女大男小,虽然婚后已有一女,两人的分歧还是越来越大。五姐愤然出走,到男子的伯父家里安身,躲开自己的丈夫。    听说这样的事情之后,道耕和黄垲坚决主张离婚,热切地站在这位深山里的娜拉一边。现实生活中,他们大概很惊讶也很激动地看到了在书本和舞台上才能看到的情景。道耕这个并不善言说的青年,也自告奋勇,跟着王秉心一起去解决这桩纠纷。    在山里走了一天,他们来到五姐的住地。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农妇,缺乏营养的脸色展示着生活的艰难和不如意,但眼睛中的光芒也透露出倔强的个性。听说弟弟和这位陌生的朋友来给自己办理离婚的事情,她也很兴奋。    第二天,两人赶到夫家去,见到了那位年轻许多的丈夫,还有他神情固执刻薄的母亲。母子俩免不了对五姐数落一通。两人哪里听得进去?他们脑子里正装着书本上的正义、公理、平等,还有人的自由、妇女解放等等伟大的真理。两人干脆直截了当地说出离婚的决定。母子俩倒吃了一惊,然后气冲冲地说:“离就离!”他们盯着道耕狠狠看了一眼:他们大概永远也没有弄明白,王秉心是弟弟,理所当然卫护姐姐,那么这个人,究竟跟别人的离婚和不离婚有什么关系?    究竟有什么关系,道耕自己可能也没有想清楚。这无疑是新思想充斥头脑的新青年的英勇行为,大概也来源于古典小说中非常熟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故事,但问题在于,生活还没有来得及为这种故事准备一个人人都起立鼓掌的完美结局。P84-85

图书封面


 艾芜传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