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偶像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铸就偶像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532747597
作者:[美] 卡尔·罗利森,莉萨·帕多克
页数:393页

作者简介

桑塔格的首部传记,再现了一个知识界偶像的辉煌历程,并试图还原偶像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比如桑塔格那客死中国的生父与懒散无为的母亲,寂寞却崭露出天才迹象的童年;当然,更多的,是这位走过鬼门关的乳腺癌患者、十赴波黑战场的女斗士,人称“文坛非正式女盟主”的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及其备受争议的性取向……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1.荒漠中的童年(1933-1945)2.别处的一个世界(1945-1948)3.迈向更美好的生活(1949-1953)4.生活与事业(1952-1957)5.探索(1957-1958)6.铸就成功(1959-1961)7.成名(1962-1963)8.巅峰时刻(1963-1964)9.声名(1965-1966)10.彼得和保罗(1965-1967)11.新激进主义(1967-1969)12.激进意志的样式(1969-1971)13.桑塔格女士(1971-1973)14.希望之乡(1971-1974)15.旧怨重诉(1975)16.去了一遭鬼门关(1975-1978)17.康复(1976-1977)18.文学沙龙的主人们(1977-1985)19.《我,及其他》(1979)20.一个漂泊不定的犹太人(1980)21.桑塔格:改变信仰者(1982)22.回眸(1982-1983)23.桑塔格主席(1986-1989)24.隆重推出苏珊·桑塔格(1986-1989)25.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986-1995)26.火山情人(1990-1992)27.萨拉热窝(1993-1995)28.终结与肇始(1991-1999)附录译后记

编辑推荐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由卡尔·罗利森 莉萨·帕多克编写。独具一格的“偶像传记”  苏珊·桑塔格首部传记由译文社引进出版  日,上海译文出版社隆重推出桑塔格的首部传记――《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  作为一位深入诸多领域的独创性的思想家,与一般知识分子不同,桑塔格的气质是偶像式的、明星式的。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桑塔格就一直是美国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在文学、文化、摄影、电影,政论等诸多领域呼吸和思考、开拓和挖掘,所生产的批评都是第一流的,在知识圈里引领着时尚、散发着偶像般的光芒长达四十年;作为一代知识偶像,她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称为“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是桑塔格的首部传记,以极具人文气息的笔触再现了一个知识界偶像的辉煌历程,并试图还原偶像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虽然书中有相当篇幅将传主写得不很客气,却获得桑塔格本人的认可。书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比如桑塔格那客死中国的生父与懒散无为的母亲,寂寞却崭露出天才迹象的童年;她的婚姻(17岁结婚、19岁生子)、同样独立特行的儿子戴维等等,都是第一次全面予以介绍。当然,更多的,是这位走过鬼门关的乳腺癌患者、十赴波黑战场的女斗士,人称“文坛非正式女盟主”的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及其备受争议的性取向(与一流女作家、女明星、女摄影师非同寻常的友谊)……众多与桑塔格有着密切关系的同时代文化名人悉数登场,亦展示了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说,《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亦可视作一部浓缩的欧美断代文化史。  值得一提的是,《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还收录了20余幅珍贵照片,其中不少系著名摄影师或时尚杂志的专业摄影人作品,多幅照片系首次在读者面前呈献。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译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君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与桑塔格本人有过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也是桑塔格“钦定”的传记译者。  译文社近年来已陆续推出“苏珊·桑塔格文集” 十数种,涵盖了她的论著、小说、剧本、随笔。据悉,由桑塔格之子戴维·里夫整理编辑的桑塔格日记的第一卷《重生》已由译文社引进版权。

前言

  中文版序  □卡尔·罗利森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于2000年6月出版后,评论界褒贬不一。对于一部以桑塔格这样一位发人深思且有争议的当代人物为传主的传记,这是不足为奇的。论者对在世人物的传记每每会感到不大自在。为何不能等到传主去世后再写?换言之,为何不等到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再写?  然而,对于桑塔格的传记作者来说,提供一种已出版的访谈、特写,以及关于她的作品评论完全无法提供的视角,似乎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假如不将那些对其雄心壮志的实现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目睹其生涯发展的人们的情况记录下来,他们即会从文学界消失,那么,这样的视角便显得越发重要了。尽管桑塔格对她打造其公众形象、且已成为偶像这种说法表示不悦,但是,她作为象征性人物的身份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作一番认真的探索。  仔细查阅纽约公共图书馆馆藏的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的档案以后,我们才正式决定撰写这本传记的;出版社的档案为撰写一部记录其生涯发展——尤其是在作为世界媒体中心之一的纽约城发展——的叙事作品提供了文档方面的依据。  有三年的时间,我和我妻子参加了桑塔格作为主要演讲人的许多活动。她每次到场都有一班随从;而且,她会花上几分钟时间问候一番朋友和粉丝。事实上,在纽约大学的一次活动中,我们亲眼目睹我们的一个朋友(也是桑塔格的朋友)朝她走过去,屈膝,然后吻她的手。她身上闪耀着一种好莱坞影星所有的光环。正如一位法国记者有次对她所说的那样,毫无疑问,她那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外表和她那些靓照对人们接受其思想的方式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对此说法,桑塔格嗤之以鼻,她不承认自己曾考虑过她的外表对人们接受其作品的方式的影响。  也许,当代书评家对传记作家热衷于传主的私生活、他们的个性,以及文学以外的事情不以为然,可是,苏埃托尼乌斯以降,传记作家都认为把他们的传主作为有时是处于“裸露”状态的人物来描写,是尤其重要的。所谓“裸露”状态,是指去掉了伴随着名人的公开表演通常出现的盛大场面的种种装饰。比如,鲍斯韦尔写到塞缪尔·约翰逊在家里把长统袜褪到脚踝处。鲍斯韦尔这样写并不是不恭不敬,而是他觉得,他不应该把他如此钦佩的人写成一个偶像,而应该写成一个人——一个无法摆脱那些折磨着所有人的缺陷和怪癖的伟人。  假如《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要继续讲述桑塔格在2000年以后的生活,那么,我和我的妻子当然会描述桑塔格不愿意放弃其偶像形象这一点。著名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为她多年的伴侣桑塔格拍摄了一系列吸引人眼球的照片;的确,照片中的形象光彩照人。不过,与此同时,谈及她的私事,特别是她的性取向,桑塔格变得更加坦率。难道不可以说她突然之间的坦率是对我们的传记作出的一种反应吗?  桑塔格继续做着重要的工作,譬如,她推出了值得人们尊敬的《关于他人的痛苦》,重估了她那开拓性著作《论摄影》。但是,她要么就是已经精力不济,要么就是无意再去为她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作什么有力的辩驳了。  曾经有那么一刻,她好象愿意打破她的偶像形象。1998年,她现身纽约城第九十二街岔路口进行演讲时,一头剪短的白发。她看上去美极了,而且很不象原来的桑塔格,她这次的模样是她第二次与癌症作斗争的结果。在她的传记作家们看来,掉了那一头带有一绺白发的披肩黑发(她生病期间因化疗而掉发便带上假发,所以,一直保持这一标志性形象),她的新形象似乎更为出众。但是,正如桑塔格后来在一次访谈所承认的,没有了原来那一头浓密的头发,她觉得不再是她自己了。  安妮·莱博维茨拍摄并发表了桑塔格躺在棺材架上的令人震惊的可怕的照片——对这一行为,桑塔格的儿子戴维·里夫表示抗议;但是,安妮·莱博维茨当时肯定是受到了一种传记创作力量的驱动,她这是要打破连她本人也一直在竭力帮助打造的偶像,揭开包裹在她身上的一切。如果说,莱博维茨的举动冒犯了高雅趣味的准则,那么,她也表明了她的独立,并因此维护了传记要求的尊严。  ■戴维·桑塔格·里夫印象  ■ 姚君伟  ■ 《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3月20日  惊讶地发现,戴维·里夫这次中国之行的行程安排表上,他的名字已改为戴维·桑塔格·里夫,想必是为了纪念其母亲吧。  戴维·里夫是苏珊·桑塔格与菲利普·里夫的独生子。里夫和桑塔格当年的这场师生恋即使放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恐怕也是惊世骇俗的,他们认识十天后闪婚,当时桑塔格只有十七岁;两年后,十九岁的桑塔格生下戴维;戴维六岁时,桑塔格和里夫离婚,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2月22日上午戴维从北京打来电话,告知他将乘下午的航班13:28抵达南京。之前,他的助手已把他这次中国之行的行程安排发给我。我惊讶地发现,日程表上戴维·里夫的名字已改为戴维·桑塔格·里夫,想必是为了纪念其母亲吧。  刚刚译完卡尔·罗利森莉萨·帕多克夫妇的《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这是目前惟一一本桑塔格传记。2004年我在美国看过这本书,后来见到桑塔格时和她提及,她对这本传记很不满意。我当然知道为什么。里面对桑塔格母子的描述可以说是很不客气的。这次,我倒不是担心戴维知道我把这本传记译成中文会有什么想法,而是想起书中所描述的戴维而有些不安。任何一个读过这本传记的人,料想都会记得书中“在早熟的孩子中都是个奇才”、身着“方特罗伊小伯爵式服装,像个小王尔德”,或“头戴一顶约翰·列侬帽、惹人注目”,或身着“卡纳比街时装”的戴维,更会对书中插页中那张欧文·佩恩拍的这一对“时尚偶像”母子照记忆深刻:“正视的目光突出了他们乌黑的大眼睛,还有那苏美尔人般的凝视。”同龄孩子在街上碰到他,都会调侃说这可不是“一道每天都能见到的风景”。这个“新潮左翼的吉祥物”,“生在哈佛园,长在安迪·沃霍尔工作间的孩子”,从阿默斯特学院退学,又在普林斯顿大学恢复学业,他能让“任何人感到愚蠢,而他呢似乎因此很享受”。书中说他以“桑塔格声誉的当然继承人的面目出现,身穿爱德华七世时代式样的丝绒服装穿梭于各种宴会,在那里高谈阔论,引人注目,行为举止像王室成员”,曾引起同班同学的公愤,大家团结一致整了他一次,“鉴赏力很高的同学们”将他的一篇短篇小说“驳得体无完肤”。这可是一篇即将发表在《巴黎评论》上的小说啊。  书中还提到,戴维是母亲的“屏保”,是她所有作品的第一读者,并为她编稿子。当作家爱德蒙·怀特把桑塔格母子俩写进《嬉戏》加以讽刺时,戴维打扮成“摄政王朝的花花公子模样,手执皮鞭,准备在为庆祝《嬉戏》出版而举办的化装舞会上砸场子、抽怀特”。书中还写到戴维在国际笔会主席弗朗西斯·金的眼中是个傲慢无礼的人,时不时地打断他妈妈的话,在金住的宾馆房间里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到迷你吧取食品,连句“我能拿吗?”都不说。于是金把他们母子写进了小说《名片》,进行嘲讽。  下午驱车前往南京禄口机场接戴维时,窗外飘着雨,天很冷,脑子里想着书中的这些情景,心中有些忐忑。译《恩主》时曾联系上了桑塔格,翻译时一直得到她本人和助手的帮助,因此一直心存感激。但说实话,虽然在译戴维的《死海搏击:儿子的回忆》时,通过电子邮件得到戴维的帮助,觉得他尽管很忙,经常出门在外,但还算是热情,不像《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中所说的那么傲慢。可因为书中的描述太生动了,而且都是指名道姓,言之凿凿,所以心中的担心还是有的。如果见面后改变了通信留下的好印象,那还真是相见不如不见。  13:33,航班迟了五分钟后降落。不一会儿,戴维就出现了,很短的头发已全部花白,让我联想起他母亲因化疗头发掉光后刚刚长起来时的模样。他高高的鼻梁上架了副眼镜,两边用细链子牵着,时而戴上时而摘下,用同来的非小说作家、编辑梅甘·赫斯特德的话说,他戴不戴眼镜看上去完全不同。是的,摘下眼镜的他看上去像极了他的母亲。五十七岁的他已不年轻,但仍然显得精神抖擞。见面后他首先感谢我和家人特地去机场接他。我说:“你特地来南京看我,我当然要特地来机场接你的。”因为他说过我在上海的话他就去上海看我,我在南京的话他就来南京看我。  接下来的两天,他“完全听从我的安排”,因为他来南京没有别的事,就是来看看我,并对我将他母亲和他的书译成中文表示感谢。他带来了她母亲的《同时》以及最近出版的日记第一卷《重生》,还有他写的《死海搏击:儿子的回忆》,他很认真也很费劲地分别在三本书的扉页上签名(他的手脚类风湿很厉害,指关节都已变形),三本书上分别写上了表示感谢、为了我们的友谊等句子。在南京,除了依我的安排游览了总统府和中山陵以外,他还特地提出想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看,可遗憾的是那天正好是星期一,纪念馆闭馆。  晚上请他吃中国餐。点菜时,梅甘赶紧跑过来关照别点龙虾等海鲜,戴维会过敏。其实,这一点在《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中曾说到,我们也正想和他确认一下。吃饭时问他喝不喝中国的白酒,他说没尝过,想尝尝,可他太小瞧中国的白酒了,猛地一大口下去,立刻就露出了滑稽的表情,双手抱住了头,陪同的梅甘和我们都不敢再让他喝下去。  席间,我告诉他我已接受出版社的邀请,翻译了《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一书。说实话,当时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接受他的“发难”,我知道他们母子俩都不可能喜欢这本书。我也告诉他曾和他母亲谈过这本书。他很真诚地看着我说:“你知道,那本书中有一些内容是不可信的。”是的,我对他说,里面描写的桑塔格母子我都见过,至少在我看来和书中的描写不一样,可是我不知道哪一个更真实。无论是桑塔格还是戴维,都没有书中所说的那种蛮横、那种傲慢。也许,人是会变的,也许,人是多面的?  2月23日上午,戴维和我的一些学生进行了对话交流,这些学生都是对桑塔格研究感兴趣,或硕士、博士论文是研究桑塔格的。他们就《恩主》、《在土星的标志下》、《反对阐释》、《床上的爱丽丝》、《火山情人》、《在美国》等作品表达了研究兴趣,并提出问题。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地问着问题,有的学生一口气问出三个问题。戴维非常耐心、热忱地一一给予解答。一个小小的插曲让我感受到戴维的严谨:一个研究生提了一个关于《床上的爱丽丝》的问题,因为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具体,戴维似乎无法准确给予回答,他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黑莓”查了起来,并很快查到答案告诉了提问者,还对下一个提问者表示抱歉让她等了。我坐在戴维边上,看着他耐心地解答着学生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对他们说着因为回答可能不能令他们满意而表示抱歉的话,我心里原先的忐忑消失了,身边的这个人谈着欧洲文学与文化,一个个文学大师的名字和作品从他口中说出。这让我想到:戴维和他母亲一样,都是阅读量非常大而且对所看作品有深入了解的人。他曾问除了赛珍珠和桑塔格,我还对谁感兴趣,我说还有伊夫林·沃,曾写过几篇关于他的论文。戴维马上随口报出伊夫林·沃作品的名字,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个英国作家的知名度并不是非常大。  交流中,他有时同意学生们的观点,有时则对他们就其母亲的观点做出的阐释表示反对,原定一个小时的见面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会后,他还非常耐心地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因为学生较多,拍照一个接一个,戴维调侃自己这时候就是个道具,却十分配合地对着镜头。  24日上午,天依然下着雨,不过,我觉得没那么冷了。戴维带着我们美好的祝愿,带着我们很快能再次见面的希望,重复着“如果你继续研究桑塔格,看我能帮你什么,尽管让我知道”这句话,登上了飞机,飞往他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深圳。

内容概要

卡尔·罗利森,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英语教授。莉萨·帕多克,自由撰稿人。夫妇俩现居美国新泽西州开普梅。

媒体关注与评论

  谁是苏珊?桑塔格?她是  ——一个文学美人。  —— 赫伯特?米特冈,《纽约时报》  美国文坛黑女郎。  —— 诺曼?波德霍雷茨  我们非正式的文坛女盟主。  —— 瓦尔特?肯德里克,《国家》  当代美国文坛的坏女孩。  —— 《奥尔巴尼时报联盟》  文学界的美丽杀手。  —— 佐薇?海勒,《爱尔兰时报》  美国先锋派的纳塔莉?伍德。  —— 《当代传记》  文学界的肯尼?G。  —— 笔会董事会成员  曼哈顿的女预言家。  —— 博伊德?汤金,《卫报》  多年来,我们的文化一直都将苏珊?桑塔格视为……某种左派贞女。  —— 戴尔德丽?多纳休,《今日美国》  垮掉的一代的包迪西亚。  —— 阿伦?布莱恩,《旁观者》  坎普王后。  —— 爱德华?菲尔德,《波士顿评论》  苏珊?桑塔格,不管你怎么想,你可不是皇亲国戚。  —— 纳特?亨托夫,《村声》  一个艺术新频道。  —— 玛丽?艾尔曼,《大西洋月刊》  我们的伊拉斯谟。  —— 卡洛斯?富恩特斯  “苏珊?桑塔格的小说是自我放纵的、评价过高的蹩脚货。”  “我认为苏珊?桑塔格是才华横溢的。”  ——布尔?德拉姆  “上帝,我多么希望自己是苏珊?桑塔格,或者是与她相似的人,那样,我就能充满才智、带着权威地解释一切了。你是否也被她吓倒了?”  —— 乔治?加勒特,《巴比伦王不会来攻击你们》  “苏珊?桑塔格对思想界有一种控制力。她不发话,什么都甭想让人接受。”  “你并不真的相信那个,对吗?”  —— 薇薇安?戈尼克,《接近视平》  亲爱的苏珊?桑塔格:您愿意看一下我的书、让我出名吗?  —— 凯茜?阿克,《寄予厚望》  (摘自本书附录:向桑塔格致敬)

章节摘录

  荒漠中的童年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九日,接近午夜时分,杰克·罗森布拉特因肺结核在中国天津一家德美合资医院去世,活了还不到三十五岁。米尔德丽德当时呆在天津的阿斯特商行旅社,翌日,她给父亲和兄弟阿伦拍电报,并作好安排,一周后启程返回纽约。  桑塔格记得,过了几个月,母亲才告诉她父亲已去世,而且只是简单地说死于肺炎。  母亲米尔德丽德把家搬到图森的时候,才三十一岁。在后来的访谈中,桑塔格把她母亲讲成一个很自我的虚荣女人,不会做母亲,而总在担心自己容颜老去。米尔德丽德让苏珊别在外人面前叫她“妈妈”,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年纪都已经大到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苏珊感到迷惑不解,她想知道母亲一天到晚都在干吗,因为甚至在杰克·罗森布拉特去世后,米尔德丽德仍然老不在家,而把苏珊和朱迪丝托给亲戚照看。  情况可能是,在苏珊整个童年时代,米尔德丽德都一直心情郁闷,萎靡不振。对于喜欢东奔西跑的米尔德丽德来讲,可能非常不容易适应做母亲带来的生活方式上的巨变。她不仅没了丈夫,也没了公司收入,没了工作,没了独立性,也没了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年幼的孩子没完没了提出的要求。喝酒能缓解其紧张,让她暂时放松,甚至她的情绪也许会变得高亢一些,但在苏珊的印象中,米尔德丽德是一个懒散的母亲,整天昏昏欲睡,要不就是百无聊赖,根本不可能翻阅或者评论一下孩子全优的成绩单。这种情形在许多自孩童时代就开始创作的作家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作家安妮·赖斯就曾坐在她酒鬼妈妈的床边,闷闷不乐。  一九三九年九月,苏珊开始上一年级。回头看看,苏珊觉得那简直是个笑话:“当时,我六岁,星期一,我分在一年级A班;星期二,他们把我放在一年级B班;星期三,到了二年级A班,星期四转到二年级B班。一周下来,他们让我跳到三年级,因为功课我全会了。”当时,没有专门为特长生开设的班级。苏珊学的科目和其他孩子一样:作文、拼写、阅读、音乐、艺术、算术、社会、卫生体育和基础科学。同学都接纳了她。“我生在一个文化上非常民主的环境之中。我没有想到我还会影响那些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桑塔格后来才意识到。她总能找到共同话题,比如说些“啊呀,今天你头发真漂亮!”或者“哎呀,那双懒汉鞋真可爱!”诸如此类的话。  不过,虽然才六岁大,为了引人注目,苏珊认为有必要夸大她与同学之间的差异,她对他们说自己是在中国出生的。她希望给人以印象,她与遥远的地方有联系;而中国,她后来说,似乎是“人能去的最远的地方了”。  桑塔格七岁已养成看完一个作家主要作品的习惯。首先是艾伯特·佩森·特休恩的《铁路工凯莱布·康诺弗》,《一只名叫切普斯的狗》,《小动物与别的狗》。也许,他最有名的系列集中在拉德及其在新泽西农村的英勇行为上。特休恩探讨的是对与错和滥用权威的主题,如在《拉德更多的冒险》这部作品中,一个无知无识、却盛气凌人的县治安官扬言要毙了拉德;拉德的冒险行为一般都关涉正义的伸张。对成人世界的不公与麻木的愤怒常常刺激年轻作家和读者,也正因为如此,九岁的苏珊才去啃大部头小说,如她在母亲一套六卷本中找到的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苏珊后来称,芳汀卖发一节让她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名社会主义者。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苏珊发现了游记作家理查德·哈里伯顿。我们只消看看他的首页插图照片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万里揽胜》中,他站在泰吉·马哈尔陵面前,包着头巾,双手叉腰,两腿自然放松,一脸灿烂的笑容;在《飞毯》里,他坐在他那架双座飞机顶上,准备好了去冒险;在《理查德·哈里伯顿奇观全集》里,一封致读者的信旁边是作者的一张照片,看上去三十来岁的他英俊潇洒。信里写的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最喜欢看书上全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城市、大山和寺庙”的图片。他爱看那本书,因为它把他带到了“陌生而浪漫的地方”,让他留连忘返。  后来,桑塔格在回答什么书改变了她的人生时,她说首先是哈里伯顿的书。他让她看到,作家的生活是如何“有特权”,又是如何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心、精力和表达力,以及无比的热情”。哈里伯顿写过登埃特纳火山、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富士山和奥林匹斯山。他下过大峡谷,跨越过金门大桥,当时,金门大桥尚未竣工呢。他去过莫斯科的列宁墓,到过中国长城。“哈里伯顿让我充满欲望地意识到,世界辽阔广袤、历史悠久,世界上可看的奇观、可听的故事不胜枚举;他让我意识到我自己也能看到这些奇观,听到与奇观有关的各种故事,”桑塔格回忆说。  这种往事令人回忆起桑塔格七岁时为之激动不已的一些事,她当时就意识到世界要比图森大得多,而她的玩伴、老师和其他成年人对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憧憬,眼界未免太窄了!成人为何如此谨小慎微?苏珊想不明白。她想,“等我长大成人,我得留心,可别让他们阻止我从敞开的门飞出去。”  桑塔格爱读哈里伯顿,她提到他的口吻,一如出自一个看到了奇妙世界的热情满怀之人。她渴望的就是那种能陪伴她的家长作家,但是,米尔德丽德却对能说会道的女儿讲:“在中国,小孩子不讲话。”碰上心情好的时候,米尔德丽德会边回忆边对苏珊说,在中国,“在饭桌上打饱嗝是一种表示感激的礼貌方式,”但那并不意味着她允许苏珊打饱嗝。  一九四三年,米尔德丽德带着两个女儿又搬家了。这次搬进的是一栋清洁小巧的四居室灰泥粉刷的平房,位于东德拉克曼二四零九号,当时德拉克曼还是一条泥路。桑塔格的意思是,她妈妈缺钱,已经当掉了手头许多中国纪念品。这栋房子现在还在,就在亚利桑那大学边上,看上去就和一九四三年拍下的照片一模一样,当时房子是簇新的——除了一点不同:现在路铺过了。苏珊、她妹妹和妈妈是这房子最早的居住者。米尔德丽德是如何付房租的,如何养活她们一家的,家里有困难,请人帮忙后如何付费,这一切的一切概不清楚。也许,杰克·罗斯布拉德的公司留下的钱还没用光,而且,桑塔格讲,她妈妈教书。现在,在图森公立学校找不到米尔德丽德教书的任何记录,不过,城里有无数所私立学校,哪家雇用过她也未可知。  在后院,苏珊挖了个长、宽、高几乎均是六英尺的洞,精确得令人难以置信。“你干吗?”一个仆人问,“一路挖到中国吗?”“不”,苏珊回答说,她只想“有个地方坐进去”。她在洞口上面放了几块八英尺长的板子,挡住强烈的光线。房东抱怨说这会给所有经过后院的人造成危险。苏珊把板子拿开,让他看她差不多要拼命挤才进得去的入口。洞内,她挖了个放蜡烛的凹处,但光线太暗,看不了书,她还吃了一嘴的泥,泥是从她搞出来的洞顶部的缝隙中掉下来的。房东告诉米尔德丽德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把洞填上。苏珊在女仆的帮助下,把洞填上。三个月后,她在原地又挖了个洞。汤姆·索耶哄骗他的邻居小孩帮他干活——粉刷篱笆;苏珊也学起汤姆,忽悠了三个玩伴来帮忙,满口答应他们只要她不在那儿,洞就归他们用。  苏珊挖的洞是她的藏身之处,她的微型世界。她后来在一篇论及岩洞的文章中说过,她粗糙的掩体也标出了“危险与安全”间的边界。她的洞穴等同于别处的世界,是她父亲死在那里的中国。她父亲留给她的惟一物品就是刻有父亲姓名首字母JR的戒指、一条白色丝绸围巾(上面用黑丝线绣着他姓名的首字母)和一个猪皮票夹(杰克·罗森布拉特的名字用金色小号字母印出)。简单地说,他的履历还未写完,在她的想象中,是一种“未结束的痛苦”。这种痛苦,像哈里伯顿这样的外向型作家也无法医治。  幸运的是,桑塔格十岁前就早早地找到了她第一个文学之父,即埃德加·爱伦·坡。像哈里伯顿一样,坡也构筑起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他创作侦探小说,写月球之旅和其他不可思议的探索航程——如《阿瑟·戈登·皮姆的历险故事》。但是,坡也使苏珊有了“对内在性、忧郁、心理执著,对推理的刺激、变态,以及对不顾后果的自我意识的性情的最初了解”——又是一阵诞生中的渴望。坡的作品既是冒险的,又是智性的;他的故事的叙述者是羞怯的,包裹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笔下的人物就像桑塔格成年后一样,是比喻意义上的洞穴——思想的洞穴——的献身者。正如《贝蕾妮斯》的叙述者坦陈的那样,“我的激情总是思想的激情。”  像桑塔格一样,坡也是一个在欧洲、在文学本身中找寻灵感的美国作家;像桑塔格一样,他也着迷于消蚀性疾病和死亡。看坡的哥特式小说,你会紧张得大气不敢喘,因为其中的死亡感像他使用的头韵那样向你步步逼近:“在这一年秋天阴沉、黑暗而无声的一整天里……”《厄舍古厦的倒塌》中这些有力而迷惑人的字句不啻为一贴贴文学麻醉剂。图森具有疗效作用的气候想要否定一个事实,即死亡是无法逃脱的。坡的小说则证实了这一事实。如果说,这似乎是一个可怖的发现,那么,对一个感觉到其周围的东西在否认着什么的孩子来讲,这倒不失为一种天赐之物。  如果说,理查德·哈里伯顿追求的是游历世界并抓住其中你所喜爱的东西这一外在的愉悦,那么,坡追求的是同样的快乐,只不过方向相反,即内在的快乐,表明文学可以是驶向他乡的交通工具,而且——甚至更好——文学本身即可为目的地。坡教会她依靠自己的感受力,打发掉她遇到的所有非文学环境。  但是,无论是坡,还是哈里伯顿,都无法给桑塔格一种职业感,对一个独立思考并已逐渐认为自己的一切由自己做主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遭受“父亲渴望”或曰“父亲饥饿”煎熬的孩子来讲是一种相当普通的感觉。她在两本令一代代少女感到兴奋的书里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感,这两本书是《居里夫人传》和《小妇人》。  ■芝加哥大学  桑塔格在课堂上反应快,却决不炫耀。她一头乌黑的披肩发,漂亮的脸蛋,十分引人注目,但她似乎并不故作矜持。在老师的记忆里,她也没有引起什么特别的注意。倒是她课后和他进行的讨论展示出她给人深刻印象的一面,因为她不断地思考作业以外的东西。  但苏珊·桑塔格是一个现象。当时芝加哥大学男生比女生多一倍,桑塔格的一个同龄人回忆说,芝加哥大学大多数女性和男性一样,长得都不迷人,而桑塔格长相出众。一个那时候留意桑塔格的人说,她长长的黑发勾勒出椭圆形的脸蛋,她会飘然而过,很少开口说话,一副神秘的样子。桑塔格另一个校友说她轻盈优雅,头发又黑又长,煞是可爱。在一个更日常的层面上,有个同学记得桑塔格是个对别人有威慑力的女孩,她到哪个班级上课,都是穿同一套衣服,格子呢衬衫加蓝牛仔裤。  桑塔格上课来去自由,因为芝加哥大学不强调出勤率;她可以旁听,选择到不同班级听课;有时候,同一门人文科学,她会听两个不同的老师讲,比如听一节罗森海姆上的,再听一节伯克上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看上去严格的、规定的课程其实还是以学生这个消费者为本的。罗森海姆记得当时他班上有一些“蹭课族”,即那些即使没有正式注册也会出现在班上听课的学生。如果桑塔格听说哪个班或哪位教授听上去不错,那么,她就会去。她就是这样见到菲利普·里夫这位社会学讲师的。一九五0年十二月的一天,在一个朋友的怂恿下,她出现在他的社会科学课堂里;那时,她上大二,已达到听《文明及其不满》和《摩西与一神教》的程度了,有人很肯定地告诉她,里夫精通弗洛伊德。  菲利普·里夫是芝加哥的产物,他一九二二年在这个城市出生,并在这里上公立学校。一九四六年,他从芝加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翌年,考取研究生,并当了讲师。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他也不管,看老就看老吧。体格上,他不是个魁梧的人,但他自有一种让人敬畏的、高人一等的气派。  里夫的父辈中有一位著名的拉比。他讲课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就像读《塔木德经》的注释篇一样。可怕的里夫可以和伯克同样的深奥,和麦基翁同样的让人感到惶恐不安。那些能够顶住压力、有不俗表现的研究生便成为信徒,而其他研究生——被他吓趴下了,心里恨恨的——把他看成是一个武断的独裁主义者。有时候,他会逮住一个学生逼问,他要搞清楚这个学生究竟搞懂多少。他希望学生即兴发挥。有一次,一个学生——我们姑且称她为史密斯小姐——想把看过的注解冒充即兴回答,里夫悄悄地对其他同学说:“史密斯小姐现在要把她的眉批读给我们听啦!”  里夫是个刻板的人。去他家吃饭就意味着有个女仆身穿制服在门口迎接。他没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情怀。一个同事说到他,称他这个犹太人能“边吃威斯特伐利亚熏腿”边讨论犹太性的话题。里夫精通文学,执教一门以卡夫卡为中心的社会理论学期课程;卡夫卡是桑塔格的一个神。有个学生后来把里夫称为“知识之父”。得到他的认可就意味着成为他的独门学科中的一员了;里夫日后扬言,全世界只有十七个人看得懂他那本术语成堆、深奥艰涩的著作。  一九五0年十二月的一天,桑塔格听里夫的课迟到了。她只好穿过教室,朝惟一一个空座位走过去——一个看上去颇具戏剧性的人的一次戏剧性进场。下课时,她最后一个离开。里夫已经拦在门口。她出门时,他拽住她的膀子,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开始道歉,说自己只是来旁听的。“不,我是问你叫什么?”他逼问,“你愿意和我一起吃午饭吗?”于是,她和他共进午餐。十天后,他们结婚。他二十八岁,她十七岁。  在里夫的课堂上,桑塔格极少发言,这使她变得更为神秘莫测。里夫讲课精彩生动,他自身也很神秘,因此,牢牢地吸引住了全班十五名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桑塔格也意识到周围有一些闲言碎语。“嗨,听说了吧您?里夫娶了个十四岁的印第安姑娘!”班上有个学生窃窃私语。桑塔格黑发披肩,举止不凡,又是西部人的性情,因此,看上去俨然是一个高贵的野蛮人。  里夫想独占这个漂亮女子,但是,他要的远远不只是一个情人和妻子。他求婚的时候,提出了他的婚姻计划的梗概:“我是以我们俩的孩子们的名义向苏珊求婚的。”桑塔格喜欢“认真的、劲头十足的人”,她觉得他的求婚很诱人。  桑塔格嫁给里夫后,两口子住在校外的英格尔赛德大街六二二七号。他们就像歌剧中的情人一样,一刻不停地交谈。即使她急着上厕所,里夫也要跟进卫生间,接着谈。桑塔格觉得里夫是第一个真正跟她讲话的人。她想,她会要一个合她心意的家庭。在芝加哥令人兴奋的氛围里,里夫那传统的求婚方式的种种涵义,以及他对传统的五十年代家庭结构的期望,她一概不放在心上——她甚至都未改用他的姓。正如她后来婉转承认的那样,“当时,这个社会要求你别再认为自己是个小女孩,要开始想自己是个女人了,这种意义含糊、模棱两可得有点奇怪的方式,我年龄太小,没有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搞不明白。”  一年后,她刚满十八岁,“突然啜泣起来”。她第一次读《米德尔马契》,“不仅意识到我就是多萝西娅,而且几个月前,我嫁给了卡苏朋先生。”卡苏朋在顽强地写《神话大全解答》,多萝西娅起初以为他是个天才,而实际上他是个极端保守的老夫子。正如许多婚姻中一方或双方意识到他们的婚姻是个错误那样,过了好多年,桑塔格才消除这阴差阳错的痛苦。  一九五一年春,桑塔格获学士学位,里夫仍在写博士论文。一九五二年元月,桑塔格有了身孕。这年九月,十九岁的她生下了儿子戴维。  一九五八年在法国,桑塔格亲眼目睹了一个由作家、思想家和电影人组成、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关系密切的小团体。他们属于精英阶层,为她期待达到的状态树立起一个榜样。尽管不断与丈夫有书信往还,也能想象与他分享她远在法国的时光,但是,她此时的婚姻生活,正如她后来所说的那样,是太风平浪静了。临近一九五八年年底的时候,她决定回国,告诉她坚定而可靠的丈夫,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桑塔格从法国回国,里夫到机场去接。他们拥抱。他们朝车子走过去。他车子尚未发动起来,她便提出了离婚。他们坐着,他们哭了。结束了。  里夫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是个比较极端的人,表现得就像柯尔律治笔下对参加婚礼的宾客述说着自己的痛苦的古舟子。他的内心似乎在滴血。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阿伦教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安慰他这位同事。里夫在其弗洛伊德论著的后几次再版中,都把桑塔格的名字从鸣谢名单中删除了。  桑塔格二十六岁时从里夫父母手上要回了六岁大的大卫,一九五九年元旦带他抵达纽约。她记得,当时仅有两只箱子和七十美元。“我激动万分。我就像《三姐妹》中渴望去莫斯科的艾琳娜一样。心里能想的就是纽约!纽约!”

图书封面


 铸就偶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桑塔格的作品中有一种英雄崇拜的情结,她也希望成为其中之一。她在思想深度和作品成就上绝对有这个资格,但正如原版书名《The Making of an Icon》指射的,这个过程需要创造,最后形成的不是大师,而是偶像,一个徽标。相信读过她书的一般读者,大都跟我一样,被她那些闪耀着光辉的句子折服。它们需要一读再读。在文艺评论界,那些题目和观点,照亮了一些我们应该看到的东西,扫除了一些黑暗。她是一个大师。这无需多言。这让我一开始觉得读她的传记是一件特别不“桑塔格”的事儿。告诉你偶像是铸就出来的,实际上是在打破偶像。她打入纽约知识分子界多少靠了她频繁的社交,她与出版社的合作实情也不是经典的璞玉被发现的故事(尽管她对外界宣称是这样),她接受流行杂志的采访,她几乎每本书的封面都是自己的照片(上面知性飒爽的形象强烈的吸引着大众读者)。书中多得不得了的人名和琐碎的事情更多是记录每个文艺圈子里那点恩怨,哪些“破事儿”。更值得看重的是各种对某个事件,某次会面,人们对桑塔格的态度,这更能从多个侧面充实她在评论文章里的形象。关注的话题之一是她的未出柜的“疑似”同性恋身份,在编年体的章节中始终有所提及,又特别占了一章。她一直没有出柜这件事情能折射许多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她从未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尽管她从年轻时起就断断续续有过许多男女情人,女的居多。最后一个是安妮.莱博维茨。她的女同性恋身份据说是在纽约文艺圈尽人皆知的秘密。在仍旧保守的年代,她不愿意被贴上“同性恋作家”的标签,她需要站在能面向最大受众的评论界。她需要掌控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她觉得性向是她私人的事情,没有必要向公众交代。尽管许多同性恋作家觉得她要是承认,会对推动同性恋运动有积极作用,因为这个群体需要像她这样充满光辉的文艺界代表人物。到后来,人们似乎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穷追不舍了,她已经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而且也不是同性恋文艺领域的),同性恋身份似乎等同于一个左撇子的标签,贴不贴都无所谓。只因生在一个出柜就是勇敢,鼓励出柜的时代,因为如此就冒然出柜了,还是缺少对命运的掌握的能力和真正决心。
  •     一个是纽约文化界风华绝代的知识偶像,一个是纽约时尚摄影界炙手可热的大腕:苏珊.桑塔格和安妮.莱博维兹。两个女人的传奇折射出美国社会的多元和文化包容性。看得出来她们的感情很深,安妮在苏珊被用担架抬上私人飞机去做最后手术的时候拍的照片令人动容,至今她指着苏珊的照片,声音还是不免哽咽。桑塔格感情生活异常丰富,19岁跟前夫就生下了儿子戴维,关于她的神秘传闻很多,接受《卫报》采访时她曾说:“当你变老了,就再也无法吸引男性了。我爱英俊的年轻小伙子,可他们在哪儿?我一共恋爱过9次,5个女性,4个男性。”没有迹象表明莱博维兹也是双性恋,她承认的爱人就是桑塔格:“叫我们情人好了,我爱苏珊。”虽然纽约名流都知道,但桑塔格一直拒绝出柜,她们在曼哈顿的排楼买下两套公寓,毗邻而居却并不住在一起。桑塔格在美国文化界特立独行,40多年批着明星般的光彩,而莱博维兹在全世界的名流圈更是声名了得。她是唯一一个明星很情愿为她脱下衣服的摄影师,披头士主唱列侬全裸蜷曲拥抱着一身黑衣的小野洋子的照片是她的经典之作。她穿梭于靓丽闪耀的各界明星之中,却素面朝天不修边幅。之前作为《滚石》杂志的首席摄影师,她混入于滚石乐队,每天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沾染上乐队能沾染上的一切坏习性包括毒瘾,拍下的作品现实性无人能及。两个人都爱孩子。桑塔格的传记《铸就偶像》就介绍了她和儿子戴维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铸就偶像跟任何一本一味为传主歌功颂德的传记都不同)。莱博维兹的传记影片《安妮莱博维兹的浮华视界》里,她朋友说:“安妮50岁时突然意识到:‘天哪,我忘了生孩子。’”2001年,52岁的她用捐赠精子生下大女儿,4年后,代孕母亲又为她生下一对双胞胎。她们俩在事业上互为支撑,桑塔格经常点评莱博维兹的摄影作品,她在《论摄影》中讲:”相机既是毒药,又是疾病,是侵占现实之途,也是淘汰现实之路。”莱博维兹陪伴桑塔格前往战火纷飞的萨拉热窝,拍下了跟名利场杂志完全不同的照片,找到了相机的另一种深度。莱博维兹年薪高达200万美元,如今却债务缠身,著名的作品全部抵押,濒临破产窘境。不知道是因为在浮华的名利场混迹太久沾染了穷奢极欲的生活习惯,还是自身不善理财,或者是不是桑塔格2004年去世后,失去爱侣的莱博维兹就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挥霍无度不能自拔。如果桑塔格还活着,莱博维兹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果她们不是生活在纽约,她们的感情、事业又会怎样地不同,她们是否还能这样极致挥洒如此纷繁复杂,或繁华,或寂寞的人生。
  •     能力有限,这个是佐证。真的要挖坟,索性就一挖到底,这种也是真正露自己底裤的,有多大尺寸,一目了然,如果能坚持5年前的起点,或者再用心一点,好好去读去学,遇到三两知己,遇到好的老师和引路人,也许会是真正想要成为的样子。    ——简评《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  文/老丁     她是?文学界的美丽杀手,美国文坛黑女郎,我们非正式的文坛女盟主,坎普王后,一个艺术频道,批评界的帕格尼尼,曼哈顿的女预言家,美国公众的良心……不知道桑塔格自己看到这样的字眼会做何感想,这个“反对阐释”的犹太裔已故“新知识分子”,会更认同于自己的哪一重身份。而比她小几岁的同样被“良心”、“时代代言人”、“风向标”等诸多标签黄袍加身的摇滚歌手鲍勃·迪伦,却只认自己是个“月光下裸体的舞者”,“天哪,谁有空与时代同步?”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这本颇受争议的传记作品,让桑塔格的多重身份有了更多例证,有着猎奇心理的读者可以从中发现作为“偶像”的桑塔格的“铸就”之路。在这里“偶像”是中性的,作为一个可以在文化、社会活动以及大众娱乐自由穿梭的“现象”级人物,用译者的话说,“值得我们经常回望和低徊”。但同样作为桑塔格译者的黄灿然先生,在他的题为“仰慕者变诋毁者”的文章中提到,该传记的作者夫妇因为桑塔格不和他们合作而与之闹翻,进而有了“他们认为桑塔格的文化影响力,在于她对‘自我宣传机器’有深刻洞察力,她以名气养名气,‘世界现在所认识的苏珊·桑塔格,是苏珊·桑塔格的梦想’。”  果真如此的话,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传记来说会是场灾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这本书至少不是“桑塔格的梦想”,作者也承认,传记是在“仔细查阅纽约公共图书馆馆藏”的相关档案之后决定撰写的,并且这不是一本对桑塔格本人盖棺定论的“分析型”著作,对于她更为风光和痛苦的2000年之后的事迹更是没有涉及,所以该书以及所讲述的桑塔格本人,理论上应该首先是“卡尔和莉萨的梦想”。如果把这本传记与大卫·里夫在母亲去世三年后撰写的《在死亡之海搏击》(Swimming in a Sea of Death),以及桑塔格本人的三卷本日记和笔记的《重生》(Reborn)结合起来看,在“局外人”梦想和“局内人”回忆、“当事人”纪事的纵横交错中,应该更能接近“偶像”的真相。  崔卫平先生曾说,“作为一个写作者,她(桑塔格)的那些‘外部举动’被当作惊是世骇俗的情节加以传颂,甚至被看作是首尾相连的同一个故事,然而她内在的精神光芒却遭到忽略。”可以说《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很认真讲了一个有缺憾但也算自圆其说的故事,这期间有她“荒漠中的童年”,在自家后院挖了一个精确得难以置信的可以藏身的洞;然后有她的第一次婚姻,她的成名之路,她写的每一部书的背景,她与文化名人的来往,她与病魔的角斗,她在电影以及各个领域的尝试,她在萨拉热窝排演《等待戈多》,当然,还有她的性取向以及她与那位著名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的交情……对于感觉到的美国书评家对于传记热衷于传主私生活的不满,作者卡尔在中文版序中承认自己追求的就是一种“裸露”状态——去掉了名人的公开表演通常出现的盛大场面的种种装饰,不应该把他如此钦佩的人写成一个偶像,而应该写成一个人。所以如果是因为不合作而“诋毁”言之过重的话,这种试图的“还原”倒也无可厚非。  但是有关桑塔格的“内在的精神光芒”,尽管她自己也写过《在土星的标志下》,但对外人来说可能的确是勉为其难了,黄灿然先生还提到达芬·梅尔金在《纽约时报书评》评论《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时说,“她是难以归类的,更别说分析。”难以归类也可以归类,作为偶像的桑塔格呈现出来的光芒在当代社会更多是外在的,并且由于太多重的身份一时让人找不到“重点所在”,她是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的产物和宠儿,“世界所认识的桑塔格”,不仅是她一个人和两个传记作者的梦想,更是这个世界的梦想。所以大家认定了她内在的精神就在她的事迹和作品里,她的原创文字比对她的分析更有力量。已经铸就偶像的桑塔格能屹立多久,她的“内在光芒”就能一直闪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2010-08-29 这个骄傲的女人。。。在中国会活不下去
  •     从上海看展回来后速度的把剩下的部分看完了,非常不错的一本传记!
  •     高三看书真是功利 就想着这能当知识分子的例子 粗粗翻了下《在土星的标志下》 天书啊 照理说应该是个小众的文学家啊
  •     其实在读的时候就反复的思考着这个铸就和铸造,本人和传记的关系。一个好的传记个人认为并不是通过精神分析将他的每一段经历和他的思想相连,由他的著作所塑造的和生活中的人联系在何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并不等于思想与现实的距离,作者的“洞穴外的”形象留在他的书本里就足够了。
  •     写传记也是门艺术啊。这本就显得事无巨细,木有重点了。
  •     第一次读这么白开水又琐碎的传记,读起来真的好艰难。话说读的时候,脑子自动带入了大学上的一门哲学课的女教授。傲慢刻薄具有攻击性,但是又博学思辨极具魅力。不过我果然觉得她是我最棒的教授之一。
  •     值得反复重读
  •     該人自己很滿意的確認作者樹立自己為偶像。實話說這種由時尚美帝包裝出來的山寨女知識分子騙騙國內798、邯鄲幫的“當代藝術家”(同是山寨)還可以。家雞翹立野雞群的偶像還不如阿倫特
  •     大姐大
  •     只读过小半本。为神马搞文艺的都是双性恋呀
  •     文字翻得有点生硬读得磕磕碰碰,不过有时候精巧的句子很可爱。icon是别人的,活色生香的大步行走是自己的。
  •     苏珊桑塔格的文字和个性都被传记文学扑捉到了:阅读让你的身边许多的生活变小了。。。不同的作家对于苏珊桑塔格的影响写的很仔细,看来本书被打磨的很厉害
  •     经历奠定人生,性格决定命运,她好厉害呀,从小就读那么多书
  •     童年即监狱,真可怕的想法。
  •     很精彩,很好看。
  •     让人琐碎,也有去魅
  •     琐碎
  •     一个野心勃勃、好恶分明,并且自视甚高的女人呼之欲出
  •     还记得几年前送给你的《论摄影》吗?
  •     大一看了开头,我只记得他的大学时代都在看书,看好多书。
  •     “The Making of an Icon”,译成“铸就偶像”不太对劲嘛。。。
  •     崇拜精英!
  •     基本上是一本由旁人讲述的材料做成的二手评传,而桑塔格,始终是那神秘的斯芬克斯,倒是那本戴维前女友写的《永远的苏珊》,让我们较为贴近桑塔格本人。不过作者有一点谈到了,那就是人们描述桑塔格,永远都是睿智、美丽、跋扈,这样几个字眼,但不会有人说桑塔格幽默和诙谐。嗯,无论文章还是为人,桑塔格都与这两种品质绝缘,或者说,她的表现太高级,她结婚后哀叹,自己嫁给了“卡苏朋先生”,够幽默吧?翻译勉强,再扣一星。
  •     很有趣的一本书,比如有个译注是这样写的:bagel为一种烤制的硬面圈,味道像山东的锅饼,也有点像新疆的馕~
  •     前面比较在状态,后面是脑子跟不上?疲倦?后半比不上前段
  •     略烂,唯一记得住的是老是在称赞桑塔格的样貌,唉
  •     读过日记、死海搏击、以及永远的苏珊之后又简单刷了一遍~又一次感觉会被拍成电影。求别拍。
  •     想成功,是要各种处心积虑呢
  •     一部有意思的传记。 部分情节让我开怀大笑。
  •     2014.2.5在读,少说是看了18个月……| 有的人他没有承受能力,别人骂他,或者对待他不好,他承受不了,所以他必须反应,本来不想打人,但因为受不了就必须打人。他控制不了,就是心里不自由。
  •     文坛非正式女盟主。
  •     作为传记是彻底失败的。传记里的不少地方都值得回味,比如桑塔格对女权主义的态度,她的同性恋身份以及美貌给她的影响
  •     20150925一刷,20170305二刷。
  •     越往后看,我就越是对这本书充满了厌恶。它把我想象中一个伟大的评论家变成了一个拙劣表演的小丑。可尽管厌恶,我越往后看,也就越理解桑塔格。她可能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任意妄为出卖身体,但我欣赏的毕竟是她的作品和与她童年的共鸣,再无其他。
  •     打三星半,给四星而不是三星是因为想读“论摄影”和她拍的关于探索犹太良知和犹太意识的纪录片。书的前半部分较乏味,从患病后就开始吸引人了,对公开谴责霍梅尼对拉什迪的死刑令这段印象尤其深刻。虽然很多时候都希望公众人物远离政治远,但对那些持鲜明立场不怕打压不怕被迫害的声音还是充满了相当的敬意。
  •     喜欢这种传记的写作态度:一方面对她的才华和勇气毫不吝惜称赞,另一方面也保持必要的距离,呈现其作为普通人的矛盾和脆弱。
  •     各种熠熠生辉、鼎鼎大名的欧美文化人的名号啊!虽然没有读过她的作品,但是对那个年代人们对文学、哲学及所有精神性的一切的迷恋无限向往,那种“喝风屙烟,虚无飘渺”的生活令人神往。文化人都好自恋啊,讨厌!
  •     嗯感觉又点燃些激情~。有些人就是很棒嘛!但这里好像强调出版社的作用。
  •     很有可读性,倒是提供了一个人的视角,能够拆掉偶像的外衣看偶像。
  •     “苏珊桑塔格献给美国文化的一大礼物是告诉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思想界。”可是这本书看着看着就有点乏味。大概是我木有挖到莱博维茨和她的绯闻细节吧哈哈~
  •     半路停止,当叙述重点开始转向复杂的关系的时候,生厌倦之心。考前完没有心乱的道理,所以留待将来继续好了。
  •     看了前三分之一:关系好复杂呀!
  •     看了两百多页,童年就个性锋芒又生得美丽的人简直是上天对这个世界的恩赐,更不用说博闻强识加上超凡的人格魅力。翻译读起来有些别扭,印象最深的就是酷炫的桑塔格虽然有复杂的关系网,但从来都明确自己所想,并有坚持的决心和勇气,绝不为他人和外物所动。
  •     果真不是了解桑塔格的入门读物,再读一遍仍是读不下去。应该先直接去读她的书。翻来翻去不过是知识圈儿的那些人那些事,褪去了光环,他们也不见得比常人厉害多少。话说19岁就生了孩子,还能继续读书上学写作,在中国不是痴人说梦吗?!
  •     向往成为的人
  •     不仅是传记,还是作者对于桑塔格思想的条理分析。主观的、丰满的人物跃跃而试。
  •     有点艰难。。。名流太多了,故事相当丰富。 还是先去读点她的书吧。 -----书单----- 论著 《反对阐释》 《激进意志的样式》 《论摄影》 《疾病的隐喻》 《在土星的标志下》 《重点所在》 《关于他人的痛苦》 《同时》 文学 《床上的爱丽丝》 《恩主》 《死亡匣子》 《火山情人》 《我,及其他》
  •     尽管写得琐碎,但苏珊桑塔格本人的人格魅力穿透力还是蛮强的~~~
  •     读着好累。
  •     我一向对传记文学的态度比较苛刻,不过这本还算不错。可是花那么长的篇幅讨论桑塔格为什么不出柜真的好吗o(╯□╰)o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