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谋略家正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物合集 > 世界谋略家正传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806281581
作者:黄双民
页数:292页

作者简介

《世界谋略家正传(纪念珍藏版)》内容简介:伯里克利、马略、克劳塞维茨等世界十大谋略家的生平与功绩。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谋略家。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时代的更替,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

书籍目录

伯里克利——致力民主的雅典将军/陈晓帆    出身高贵  博学多才  击败客蒙  初试锋芒    致力民主  发展文化  战事频繁  天不作美    强弩之末  晚年凄凉马  略——古罗马的暴发户/何志龙    出身布衣  暗图转机   军事改革  将可私兵    征讨蛮族  拯救罗马   马萨联盟  推进民主    政坛角逐命运反复克劳塞维茨——一生坎坷的德意志军事理论家/王双静    军营之子  战败被俘  锐意改革  赴俄抗法    遭谗被弃  潜心著述  英才陨灭玻利瓦尔——南美独立解放的先驱/李怀顺    出身显贵  胸怀壮志  百折不挠  驱逐外虏    追求民主  建制共和  维护独立  倡导联合    规划未来  潜心教改梅特涅——追求均衡的奥地利外交家/陈天社    崭露头角  出使巴黎  奥法联姻  实力均衡    蝴蝶大臣  对抗革命  效忠皇室  凡人家事    退出历史舞台俾斯麦——德国历史上的铁血宰相/刘  云    英俊少年  崭露头角  使者生涯  飞黄腾达    统一德国  恩宠备至  诚实的掮客  无物常驻大久保利通——近代日本的设计者/赵成国    迈向政坛  介入国政  养精蓄锐  雄藩联合    武力倒幕  造作之才  出访欧美  大久保时代富兰克林·罗斯福——雄才大略的美国总统/苏瑞林    名门之后  初露峥嵘  身残志坚  问鼎白宫    推行新政  冲破孤立  筹建联盟  重组世界温斯顿·丘吉尔——有胆有识的英国首相/刘  云    贵族之后  初入军界  随风转舵  战时挫折    卷土重来  洞察危险  受命危难  运筹帷幄    暮年生涯凯末尔——土耳其共和国之父/黄维民    胸怀大志  革命生涯  崭露头角  民族救星    征战驱敌  倡导改革  鞠躬尽瘁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伯里克利、马略、克劳塞维茨等世界十大谋略家的生平与功绩。全书集真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尊重历史事实,文笔流畅生动,情节引人入胜,把读者引入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发人深思,给人知识,增加智慧。

前言

让世界史知识进一步走向大众    彭树智    我看到三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大系列丛书》目录,读了丛书中的《中国十大皇帝》、《中国十大高僧》等书后,感到十分地欣慰。我在长期从事史学科研和担任全国与陕西史学社团工作中,深感走向21世纪的史学,应当拓展它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从近些年来史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使我更加认识到:史学应当为21世纪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同时,我也进一步体会到,2l世纪的中国史学,应当走出专业者的狭小圈子,在大众的广阔天地中,进行普及历史的工作,因为大众需要历史。只有把历史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才能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发挥史学的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素质、教化育人的诸多功能。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当三秦出版社陈景群同志提议要我主编《世界十大系列丛书》,我便欣然应命了。    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老一辈史学家做出了许多成绩。吴晗先生主编的中外历史小丛书,至今人们尚记忆犹新,它的社会效果确实很好。吴先生是研究中国史的名家,但他有全局的视野,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没有忽视外国历史。中国史加上外国史,才是世界史,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中外历史小从书,就是这样的世界史和人类史的普及读物。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普及世界史知识,具有特殊的意义。世界史工作者为此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反躬自省,这一迫切任务要求我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们现在的工作,还是远远落后于新时代的需要。迄今为止,在我国十几亿人口中,无论是对外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知识,或者对外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都同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都正在走向全球化。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决离不开世界。我们应当同时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大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作为“地球村”一员,不能没有世界意识。实际上,对外国了解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发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公民,不具备世界史知识,就是文明程度上的缺陷和落后的表现。21世纪是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交往全球普遍化的世纪,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与密切。如果对外国事物知之甚少,如果这种落后状态长期存在,是要付出沉重的历史代价的。    普及世界史知识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世界史专业工作者只有以艰苦的劳动,用深入浅出、引入入胜的通俗读物,来引起大众的兴趣。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从实际体验中认识到世界史知识对于现代公民的重要性。当然,既有科学真实性、又有可读性的通俗读物的写作,不是每一位专业工作者都能做的。要知道,能深入者未必都能“以浅出之”。但是,对中青年世界史工作者来说,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作为一个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要求是完全应该的。何况普及世界史知识的工作本身,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和深远的社会价值。那种以为普及工作不屑一为,或者在评估科研成果中把普及读物作为末流下品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一个正在步入现代化的国家,毫无疑问是需要普及世界史知识的读物。普及世界史知识的途径很多,通史性的、断代史性的、专门史性的和地区国别性的读物都需要。但近些年的实践证明,大众更欢迎历史上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因此,我们普及世界史知识的工作,便从此入手,并从此侧面深化普及工作。在这套丛书的人物选择上,我们一方面尽量考虑到读者可能想要知道的人物;另一方面,我们更多地考虑到读者应该知道的人物。我们之所以看重后一点,是因为中国越来越密切地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因为在21世纪的中国公民必须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    早在18世纪的清代,中国虽处于闭关锁国之时,尚有敏感的人物萌生世界意识。如赵翼在《檐曝杂记》中就感慨地说:“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而已。”放眼看世界史,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范围之内,的确会起大开茅塞、开阔视野的作屏。中国人都知道千古唯一女皇武则天,但如果把目光稍微东盼日本,就会发现有位41代日本持统女皇即位于公元690年,正是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天授元年。这位持统女皇与武则天同时当皇帝,也有行元嘉历、仪凤历和广开农桑之举。更有趣的在她之前还有两位女皇。一位是本丛书中已经列入的日本33代天皇——推古女皇(592—628年在位,相当于隋开皇十二年至唐贞观二年)。还有一位两度登上女皇宝座的奇特女子。她就是日本35代天皇——皇极女皇(642—645年在位,相当于唐贞观十六年至十九年)和37代天皇——齐明天皇(655年皇极女皇再即位,改称齐明女皇,相当于唐永徽六年,去世于661年,相当于唐显庆六年)。她经历了日本大化改革时代和中日关系密切的时代。东邻日本这三位女皇的历史现象,同武则天时代如此相近,自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历史遐思。这个史例说明,本系列丛书不敢奢望有什么新的创造,只是想沟通一条历史上长期人为造成的中外隔绝的闭塞界壕,让读者在了解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世代辈出的人杰的同时,也了解外国历史海洋中灿若繁星的群雄,从而为适应人类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潮流打下知识基础。    中国的读者大多了解康熙和乾隆的文治武功,也知道他们向外国传教士学习天文、代数等自然科学知识。他们二人编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也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如果放在当时世界文明潮流中去考察他们,就会对他们作出更全面的评价,并且会获得有益于后世的启迪。从康熙1661年即帝位到乾隆1798年去世这137年间,英、美、法三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而康熙却在18世纪初推行封海禁矿政策,妨碍了中国工业发展,阻断了中国与外界的正常交住。他们不了解世界文明的真正变化。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天文学是托勒密的地心说,而不是哥白尼的日心说。西方传教士更不可能带来瓦特的蒸汽机、工厂制度和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如果进一步把康熙和彼得大帝(已列入本丛书)加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康熙虽然在个人才赋和文治武功的许多方面超过彼得一世。但是彼得一世却能走出国门,到荷兰、英国、普鲁士去考察。他从世界近现代文明的前沿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人才,敞开俄国大门与世界交往,大力发展本国工业,这些都是以天朝自居的康熙大帝所望尘莫及的。他于1724年创立圣彼得堡科学院——今日俄罗斯科学院的前身,欧洲很多著名科学家如欧拉、贝努利都曾在那里任职。这与恢复八股考试、大兴文学狱、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的康乾文治,在旨趣上是南辕北辙的。对近代世界文明潮流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后果也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更可以领悟到继续扩大开放对一个国家的必要性。    总起来说,为了提高中国公民的综合文化素质,紧随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适应东西方文化普遍交往的总趋势,必须从全球的眼光看问题。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谈到中西文化关系时所说的“知中可知西,知西更知中。”从写人物传记入手,进一步开展世界史的普及工作,必将为沟通中外历史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毋庸讳言,写世界史人物传记比写中国人物传记要困难得多。首先是资料上的困难。有些人物是必须介绍给读者的,可是一经选择后,仔细寻找资料,无论中文、外文,都难于发现可供写作的起码资料,因而不得不作罢而数易其他传主。有些人物仅有一般政治经历,而无生活记述,也给历史普及读物的撰写者造成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少也只能把做干饭变成熬稀粥了。其次是写作普及读物的风格上的困难。要求长期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去写普及读物,就要允许专业人员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些人可能快一点,有些人会慢一点。一本集体创作的著作,必然是参差不齐的。还有一个写作安排上的困难。专业工作者都有原来的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这是他们的主要任务。现在要他们承担不习惯的课题,就必须要重新调整计划,因而完成的时间也不会是同时的。    尽管有种种困难,本书的撰述者在这一点上是认同的:路虽远不行不至,事虽难不办不成。写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写历史人物的普及读物最重要的是可读性和趣味性。把这两者巧妙和有机结合起来,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用简明易懂、并且略带文采地叙述历史人物的生平,是我们丛书的起码要求;而史实叙述准确,融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则是我们丛书力争达到的目标。我们丛书还有一个努力的方向,这就是通过对史实的开掘和阐述,揭示人物的精神经历和心灵升华,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和感悟。这种用史实叙述方式,深入到人物精神世界的传记,已经不是一般白描人物生平或综合叙述,也超越了评价功过是非或普通的社会与道德标准。这种传记可能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枯燥,无多少动人情节,但耐心的读者细细品味,就会被展现在眼前的人物所震动,进而对人物的精神发出会心而由衷的感叹。这种上乘之作,我们在史圣司马迁的笔下,可以多次读到。《史记》中的许多传记,既是史学,又是文学,而且是哲学三者的统一体。这些传记不但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引人入胜,而且用生动真实的史实,把读者引入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发人深思,给人知识,增入智慧。作为历史普及读物,理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史学传统,让读者走进世界史的丰富多彩的人物丛林、又带着思考人生问题走出这个丛林,从而重返现实人生的行程。    我觉得,历史普及读物和专门书籍尽管各有自己的不同要求,但在质量第一这方面是相同的。质量第一就是精品意识,各类著作都应当有这种意识。历史普及读物的生命在于质量,而质量集中表现在历史真实性与可读性、趣味性相结合,结合得越好,质量就越好,结合的越深入,品位就越高。这中间的关系,既有作为基础和前提的真实性问题,又有面向大众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完美表现形式和方法的问题。二者不可偏废。没有真实性,就不是历史普及读物,而是历史小说了。同样,没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也不成其为历史普及读物,而是历史专门著作了。这里关键是面向什么样的读者对象的问题,是一个为什么人写书的问题。    因此,保证质量从根本上说,其责任在作者。本丛书的作者队伍主要是由多年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作者所组成。长期的专业训练和经验,可确保在叙述史实方面的正确。同时,他们都是热心于普及历史知识,乐于把世界史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所以在选择史实、构思行文,甚至遣词造句,都在考虑读者的要求和口味。为了保证质量,本丛书在总主编之下,设有分册主编,负责各册的审阅工作,加上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审阅,层层把关,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当然,本丛书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还要由读者来评判。我们丛书的全体编撰人员将竭诚欢迎批评指正,以便以后有可能再版时修改提高。从我个人的心情上说,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可用西方一句日常用语表达:尽管瓦特制作的第一台蒸汽机是很粗糙的,但它毕竟是第一台。    1996年10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历史学家胡绳在同《百年潮》杂志记者谈话中说:“历史学中既需要主要供研究工作者读的专门著作,也需要适合一般读者口味的、大众化的历史作品,使历史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近些年来,在历史教育的普及工作方面,许多历史学家都在积极行动,他们或奔走呼吁,或组织队伍,或执笔编写,各种历史普及读物,特别是世界史普及读物与日俱增。更令人鼓舞的是,中外历史知识的学习,已被中央领导所重视,列入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日程。这自然也加重了历史学人的责任。作为世界史工作者,我和本系列丛书的全体编撰人员,愿同中国史同行一道,朝着历史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面努力,并且坚持不懈地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来,让世界史知识进一步走向大众。

章节摘录

书摘飞黄腾达    国王威廉一世一筹莫展。他根本不理解邦议会这样反对三年兵役制和增加军费开支。他认为统率和管理武装力量是国王的特权。一想到同议会妥协,他就惊慌失色。他的大臣们是否想背弃他,向议会的挑战屈服?9月17日,国王斩钉截铁地通知罗恩,他永远不会同议员们做交易,他宁愿放弃王位,也不愿丢掉三年兵役制的原则。    国王于星期三晚上在巴贝尔斯贝格宫召见了太子,让他准备接受王位。父子俩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太子在主要问题上不同意父亲的看法,他认为没有必要搞三年义务兵役制,太子还认为这时国王让位有损于朝廷的威望。太子这年31岁,受到自由派的影响,他的许多朋友都持有进步思想。假如威廉一世退位,他儿子肯定会受到欢呼。人们期望英国式的君主立宪,但在威廉一世在位的情况下,普鲁士人民是不敢对此奢望的。太子终究是霍亨索伦家族的人,同样具有专制思想,他也不想由议会的恩赐而当上国王。太子最后劝说父亲对退位进行慎重考虑后离开了王宫。    太子和他的妻子在退位问题上的看法不同,妻子曾对他说:“你要是现在不接受王位,你以后会后悔的。”但俩人对俾斯麦的看法却是一致的:不应当授予那个不诚实的驻法大使以首相职位。而且太子从他与父亲的谈话推断,威廉一世也不会起用俾斯麦。俾斯麦回来不久,太子就召见了他。太子的态度是彬彬有礼但非常冷淡。如果威廉退位,俾斯麦的首相梦自然就破灭了。    国王对太子同俾斯麦的会谈感到震惊。他对他们谈话的内容不清,他怀疑太子是否已经和那个乡村容克勾结在一起了?国王最后决定要召见俾斯麦。    国王对俾斯麦说,如果强迫他屈从于议会的多数,那么他就不可能继续执政。俾斯麦安慰他说,他答应出来组阁,必要时在反对议员意志的情况下推行陆军改革和建立新兵役制。“既然如此,我的责任就是设法同您一起继续斗争”,国王最后说,“我就不退位了”。俾斯麦在看到自己出任首相的时刻就要来临时,心中升起了一股绝对的忠君感情。国王最后答应要他但任首相兼外交大臣的职务。    普鲁士邦议会上院对俾斯麦出任首相表示冷淡,他们认为他是由法国和俄国以某种方式任命的。俾斯麦当然清楚自己处境孤立,但他相信自己在柏林能得到陆军大臣罗恩及其朋友们的撑腰和国王的庇护。他努力争取有经验的大臣参加政府。他组织了一个由温和的保守派组成的政府,除了罗恩继续留任陆军大臣以外,他的内阁里没有什么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员。他安排前首相曼陀菲尔将军出任大使,使其没有机会在柏林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俾斯麦以前没有担任过大臣,他决不希望自己在一个有相当影响的人物参加的内阁中显得相形见绌。    9月29日,俾斯麦在下院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对议员们敌视预算的态度表示遗憾,强调了迅速采取措施改革军队的必要性。“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的时机”,他说。这种时机已经被错过好几次了。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的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能用演说和多数决议来解决,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这句名言不久便成为“铁和血”在民间流传。那时,威廉国王和自己的家人呆在巴登巴登,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俾斯麦的讲话,立即乘火车前往柏林。俾斯麦在柏林以前的一个小车站见到了国王。国王要他做出解释。俾斯麦强调了普鲁士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强大军队的必要性。    “我完全可以预见你的铁血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国王凝视着消失在暮色中的大地闷闷地说道:“在歌剧院广场前我的窗子下,他们会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国王担心俾斯麦会把普鲁士引向革命的危险之中,他甚至打算撤去俾斯麦的首相职务。    “我自己是在为我的国王的事业奋斗。”俾斯麦滔滔不绝地对国王解释他的计划,最后不但使国王首肯,而且唤起了国王的战斗精神。    在兵役期限和军事预算问题上,俾斯麦再次施展了他熟练的政治伎俩。他和罗恩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形式上仍保留三年兵役制,但允许中层和上层阶级对第三年进行赎买。他把军事预算提交给上院,然后声称,由于上院和下院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就得由国王来批准国家拨款。10月13日,俾斯麦在议会以国王的名义宣布休会。预算案由国王批准而生效。P.226-229

图书封面


 世界谋略家正传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