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与《京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邵飘萍与《京报》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8-09
ISBN:9787101061437
作者:林溪声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的“舆论重镇”《京报》的灵魂人物是邵飘萍,他怀抱理想主义情怀,呼唤新闻自由,反对专权压制,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追求与悲怆、奋斗与激昂仍感召着后人。邵飘萍们的背影已经渐行渐远,我们有必要拂拭去漫长岁月层积的尘埃,再次走近邵飘萍和他主持的报纸,为读者讲述一个人、一份报和一个时代荣辱与共的风雨历程。

书籍目录

引言:理想主义者的哀伤与宿命第一部分 邵飘萍:报界巨子新闻导师 一、革命时代的翩翩少年  东阳邵氏  早慧的少年  报界巨子的启蒙者  渐习新风的浙高时代  与“鉴湖女侠”的忘年交 二、以新闻为志业  初执教鞭  25岁的《汉民日报》主笔  袁氏当国  宪政!共和!  还是做记者 三、东渡扶桑,崭露头角  歌罢掉头东  离乡未敢忘忧国  “称帝门”中的报业丑闻  思想裂缝处的舆论主持者 四、挥笔讨袁,再造共和  阿平者,平不平也  揭破“总统的新装”  “唤醒袁君之迷梦” 五、“特别通讯”风靡沪上  山雨欲来  第一“特派员”  北京新闻编译社  南社·老虎总长  采访艺术与通讯时评  铁屋中的呐喊 六、执业治学,中流砥柱  报业的大时代  自立门户,《京报》诞生  《国民》顾问  立新闻为学术 七、“五四”大转折  幻灭的希望  “五三”之夜  烽火燃神州  流亡的日子 八、新时代与新思想  书生议政  著书论马列  寻求自强:解读马列的基点 九、特殊的共产党员  重振《京报》  “康慕尼斋”的常客  难求定论的党员身份  孤证罗章龙……第二部分 《京报》:茫茫暗夜里的曙光第三部分 乱世悲歌:书生报国一枝笔附:邵飘萍与《京报》大事年表

编辑推荐

《邵飘萍与京报》由中华书局出版。革命时代的翩翩少年,“特别通信”风靡沪士,生死冤家张作霖,萍水相逢百日间。

前言

理想主义者的哀伤与宿命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抵都是有一些普世情怀的,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气质和道德准则,被认为是衡量一个知识分子历史地位的重要标准。报业知识分子,作为与公众接触最多、为公共领域服务最为直接的群体,更能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那种以思想、学说、文章济世救国、劝民教民的特色。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中国报业经历了此前从未有过的辉煌,一群杰出的报业知识分子更是令人怀念。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等中国早期的职业报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知识分子身上那种济世救国的理想主义情怀,他们用自己的新闻实践和精神气质影响了中国人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回到20世纪初的历史语境之中,怀抱理想的职业记者的出现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中国人自写文章始,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体现在新闻业上,就是讲究“开民智”、“立民言”,“铁肩辣手”是那一时期新闻记者最经典的信条。他们将“道义”与“文章”结合在一起,作为发布真相、号召大众、监督政治的重要手段。即使在现代传媒高度商业化的今天,生存的压力巨大,广告的多少决定着一家报社的生死,报纸上最重要的版面也还是时政新闻和社论时评,这几乎已经成了规矩,对报人和读者来说均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传统、一种精神的体现。这种话语表达方式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追寻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如康有为、粱启超、严复、章太炎等),到五四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和学人(如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周作人等)的思想轨迹,不难发现,他们都把报刊作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力工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无论是著名的报刊还是著名的记者,评价其社会影响和贡献,首先看的就是在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上所起到的启蒙作用,其次是针砭时弊、自由议政的舆论监督力度,而作为最基本的新闻职业的功能——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则被放在了最次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新闻人身上的理想主义是具有血脉道统的。那么为什么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等人的殉道会使记者这个职业光芒万丈呢?说明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生活传统说起。“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马克思这样定义报刊的功能。民主政体之下的当权者必须乖乖地接受报刊的监督,尽管他们的很多做法其实就是一种做秀,是不得不做出来给选民看的,但他们至少在表面上,是万万不敢忽略民意,藐视民意,更不敢弹压民意的,甚至可以说,通过媒体给民众留下好的印象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专制政体之下的当权者则正好相反,在几乎不存在任何可以挑战他们的力量的情况下,践踏民意,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危险,因为他们可以用枪杆子对付笔杆子,用种种禁令和新闻检查来压制和管理舆论。中国的数千年历史,绝大多数时间,就是处于这样的制度之下,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习惯于高压政策。……他呼唤新闻自由,对反动政府对新闻自由的压制,他坚决反抗。他甚至说:“尤有当警告该秘书长者,报纸登载失实,更正亦至平常……岂并世界新闻惯例而丝毫不知,竟动辄以警厅‘严切根究依法办理,腐败官话来相恫吓……苟下次再有此种可怜之事,请恕忙碌,相应不理。,,这是当时知识分子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时代精神的反映。他始终以“探究事实不欺读者”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信条,在《京报》上自诩“本报刊载新闻向极慎重”,申明“本报不肯随便乱来之态度”可以大白于天下;他强调报纸的指导性,反对所谓的“有闻必录”和“趣味至上”;他的文章以议论见长,但注重用事实说话……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着热烈的报国热情和高远志向的新闻记者,却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并要用自己的生命来祭奠理想。中国报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并非邵飘萍独有,准确地说,邵飘萍是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中国报人的代表。在邵飘萍生活的时代,除了谋生之外,相当多数的报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还是有着理想化要求的。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接管了1902年创刊的《大公报》,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这是倡导“独立、客观、公正”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中国版。上世纪30年代初,胡政之曾说:“办报要有原则,政治是灵魂,对国家社会提不出主张,起不了作用,光是想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大公报》既坚持了理念,也赚到了足够的钱来维持报纸的运营。和《大公报》相比,倒是那些试图依附于某种势力苟活,或是一味靠迎合受众来获取利润的报纸,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印记就销声匿迹了。在1941年接受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荣誉奖章时,《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说:“中国报有一点与各国不同,就是各国的报是作为一种大的实业经营,而中国报原则是文人论政的机关,而不是实业机关。这一点可以说中国落后,但也可以说是特长。民国以来中国报也有商业化的趋向,但程度还很浅。以本报为例,假若本报尚有渺小的价值,就在于按照商业经营,而仍能保持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国早期职业报人虽由传统文人过渡而来,却有着政治家的理想;他们试图通过办报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仅仅获得经济上的回报;他们肩负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使命,又履行着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操守……但是,这些具有高度道德和理性精神的人们,却注定要比常人忍受更多的煎熬,经历更多的苦难,付出更大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做一位仗义执言的“无冕之王”,做一位良知灼然的“社会公人”,以新闻警世,以新闻救国,以新闻记者终其身……这些豪情满怀的理想宣言早已成为历史的回声,然而那些为理想而殉难的中国新闻人却拥有了生如夏花般的绚烂,那段历史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不断地引人追寻……

内容概要

林溪声,1977年生,籍贯辽宁,讲师,新闻学博士。参与著述的有《名记者论》、《新闻传播精品导读——特写与报告文学卷》、《名记者丛书·范长江卷》、《辽宁老期刊图录》等。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邵飘萍:报界巨子新闻导师一、革命时代的翩翩少年东阳邵氏作为中国近代新闻界的风云人物,邵飘萍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报业之路的?这是每个关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中国近代文化的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同样,为何在那个时代,会涌现一批以天下为己任、以新闻为理想的报人?且先从邵飘萍的家世说起。按照近代心理学的说法,早年的成长环境,会对一个人的理想塑造与前途抉择起到很大的影响。那么,邵飘萍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的?邵飘萍出生在浙江东阳大联乡紫溪村。这个地名可能让人觉得陌生,确实,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中,这片土地并不显眼,既非军事要地,也非商业重镇。不过,东阳虽不能和绍兴、宁波等浙江文化重镇相比,但也自有其文化底蕴与特色。东阳地处浙江腹地,公元195年(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建县制,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有“婺之望县”、“歌山画水”的美称。这里文化朴茂,教育鼎盛,素有“勤耕苦读”之风。历史上英才辈出,古代有名宦舒之舆、乔行简、张国维等,近代有北伐名将金佛庄、物理学家严济慈、植物学家蔡希陶、报业巨子王惕吾等。具体说到邵飘萍的出生地紫溪,是人名,也是村名、溪名。相传,该村的古名为黄毛塔,汤、朱、张三姓是这里的原住民。北宋末年,邵平的世裔孙邵雍与邵亢(官至吏部侍郎、枢密副使)兄弟由河南迁居浙江东阳,自此江南有了邵姓。邵雍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死后还获得了朝廷赐予的谥号“康节”,并且在《宋史》中有传,可见其地位之高。由此说来,邵飘萍也可称为“名门之后”了。南宋末年,邵亢的第七世裔孙邵养元到黄毛塔定居,成了当地邵姓第一世,并繁衍成一个大族,其他三姓后裔逐渐减少,在村里也逐渐式微。到了明朝,邵氏家族出了一位监察御史,名为邵豳(1481-1539),号紫溪。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喜事,经族人商议,就此将村名更为紫溪村,那条自北向南终年流水潺潺的蜿蜒小溪,也就有了“紫溪”的名字。紫溪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东西有“伏虎”、“飞凤”二山,北有“巨人”石佛守护,南接“珉牛”山头,山脚有半月形的门口塘,被人赋予“卧牛向月”的美称。村口那两棵古老的香樟树,记录了岁月的年轮,也见证了邵氏家族的风风雨雨。

图书封面


 邵飘萍与《京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报人为谁而生——报人时代的一个生死追问“七八个宪兵从一辆人力车上拽下一个穿白布大褂的白发老人。老人被宪兵簇拥着推上垃圾堆坡上,身子尚未立稳,枪就响了。”1926年8月6日清晨四时许,北京天桥春茗园茶馆老板目睹了一个老人的被杀现场。这个老人就是民国时代著名报人林白水,他因讽刺时任国务总理潘复为军阀张宗昌之肾囊而遭此毒手——从逮捕到行刑,前后不过三个小时,可见北京当局对之斩立决的迫切心态。林白水早年执教私塾,弟子中有大名鼎鼎的林长民、林肇民、林觉民等人。自1901年开始投身新闻事业,前后自办过七八份报纸,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作的政论家之一。这样一个一生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的老人,临刑前的遗言却是:希望自己的儿孙永不要做新闻记者。林的遗言其来有自,除了自身遭际之外,也是对当日社会的沉痛认知。就在此前,4月26日凌晨一时许,另一位报界名人邵飘萍因得罪军阀张作霖而在天桥刑场被枪杀。这是民国以来新闻记者公开被处死刑的第一例,留下了恶劣的影响。此后陆续有报人被害,如:1932年初,《新大陆报》创办人王鳌溪因揭露蒋介石成立特务组织“蓝衣社”而被捕,后被杀害;1933年1月,江苏《江声日报》编辑刘煜生因报道省府鸦片公卖丑闻而被省政府主席顾祝同杀害;1933年,《时事新报》驻京记者王慰三遭军方枪杀; 1934年11月13日,《申报》董事长史量才因触怒蒋介石政权而遭暴徒枪击致死;1939年秋天,《大美晚报》主笔朱惺公因发表反对汪精卫媚敌的文章亦遭暴徒狙击而死……那是一个皇帝虽已推翻但专制阴魂不散的时代。有一幅讽刺袁世凯的漫画说得好:老猿挥舞着“专制”的大刀独占城头,“刀大杀人多”!不过,清末以来民智渐开、军阀各霸的局面使得人们享有前人所没有的较大社会活动空间,包括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各种学说都纷纷登场,各类社会团体也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作为报人来说,如《新民报》宗旨“出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说自己的话”,还是基本可以实现的。民国时代有那么多的私营报纸杂志,自生自灭,循环不息,就是证明。也许能说,他们本可以不死,因为他们曾经面临过另一种选择。张作霖曾给邵飘萍汇款三十万银元,远超当年袁世凯为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所出的二十万(梁婉拒,该文发表,对袁世凯称帝是一大打击),创下民国年间封口费之最;潘复曾责令林白水在报上更正并且谢罪;国民党法庭上的军法人员曾引诱王鳌溪改弦更张,按政府旨意办报……按常人的理解,人都有父母妻子,何必与军阀政府对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再说,即使到了这一步,他们也本可以作一点妥协,哪怕虚与委蛇也好。例子不是没有,大名鼎鼎的章太炎(时任《大共和日报》编辑)不就是因欠人二万元而无奈接受了袁世凯的资助么?(郑逸梅:《书报话旧》,中华书局2005年版)但是,邵飘萍悉数退回三十万,对家人说:“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也不要!”林白水的答复是:“言论自由,岂容暴力干涉”!王鳌溪当庭拒绝,据理力辩。于是,厄运注定要降落在他们头上。民国年间报纸林立,从业者良莠不齐,风花雪月者有之,鸡零狗碎者有之,封建卫道者有之,同流合污者有之,为什么邵飘萍、林白水们偏偏独立不羁,傲然面对专横野蛮的权力,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些报人不为稻粱谋,不顾妻子计,他们是为谁而生?没有邵飘萍,就没有《京报》;没有林白水,就没有《社会日报》。报纸是他们施展身手的阵地,他们为报纸而生,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转换为:报纸为谁而办?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早在1849年就有过清晰的思考:“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第275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一言以蔽之,报纸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自然是为人民而办。令笔者惊讶的是,虽然晚于马克思数十年,但梁启超极有可能是在中国最早独立提出报纸喉舌论的人,他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写道:“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起天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梁启超认为,报纸有为一人、一党或一公司之利益而办,也有为一国乃至为全人类之利益而办;他倾向于为国家办报,渐进于为人类利益而办世界报。(黄团元:《梁启超的新闻理念》,《南方周末》2008年11月5日)笔者发现,邵飘萍、林白水们实际上继承并发扬了梁启超的新闻理念。邵飘萍认为,新闻社是与任何国家机关平等的独立社会机关,“苟见有强凌弱、众暴寡之行为,必毅然伸张人道,而为弱者吐不平之气,使豪暴之徒不敢逞其志,不能不屈服于舆论之制裁”。王鳌溪在所撰《报业革命之商榷》中说:“号称民众喉舌者,对民众之所欲言、之所不能言、之所不敢言者,应即大声疾呼,方无愧此喉舌,若竟不为民众说话,而反为民众公敌散布其麻醉剂,宣扬其赞美诗,以欺骗民众,则其人格之卑污,较雉兔而尤甚,更何论乎社会导师。何则?雉兔虽卖身,仅止于其本身而已,新闻记者一卖身,复强奸及民众意志,此其所以罪不容诛也……”王鳌溪的好友、《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对王的观点极为推崇,常常对报社新人讲起王氏事迹,并背诵王氏一些诗句来勉励后辈,如“人民喉舌要尊重,我辈头颅要看轻”“世无公道全凭我,舌不自由枉有头”等。陈本人曾在1936年应邀就中国的新闻事业作过一次精彩的讲演,他分析道:“中国的新闻事业不发达,大概以外在原因为最多,尤其受政治影响,使舆论界得不着十分的保障,大家兢兢业业,连什么话都不敢说了。报纸原是民众的喉舌,喉舌受了钳制,他如何可以发扬光大呢?”曾任《大公报》社长的吴鼎昌也说过:“我们办报是为新闻的——我们办的这张报纸是毫无目标,如果说有目标的话,那就是为新闻而新闻,要真心做人民的喉舌。”平心而论,我们无法怀疑吴所说的话,指斥他作秀——他不计盈亏、独力筹措五万元恢复已经停刊的《大公报》;等他出任国民党实业部部长的时候,又主动辞去社长职务以保持报纸的政治独立性。我们更无法怀疑邵飘萍、王鳌溪等报人的理念,因为他们已经以生命做出了沉甸甸的回答。我们可以说,正是有了邵飘萍等这样一批充满道义感的报人,才使得《大公报》、《京报》、《新民报》等几大报纸至今仍在中国新闻史上熠熠生辉。报人为谁而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那个时代的报人们面临的一道生死选择题。笔者无法想象,今天的我们如果处在清末民国时代,会有怎样的表现。放眼世界,“报人为谁而生?”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大同而小异。国际上素有将媒体列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的说法,“第四种权力”便是以监督政府、开启民智为己职。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就说:“我们的共和国将与媒体共存亡。维护社会公德,需要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以及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否则,民众、政府会变得虚伪而可笑。一个玩世不恭、唯利是图,或盅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1918年10月,邵飘萍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与教育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第一期学员中有这些显赫的名字:毛泽东、罗章龙、高君宇、陈公博等。邵亲切地称呼毛泽东“小毛”,那时,“小毛”经常登门拜访邵老师和邵师娘。1936年毛泽东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时回忆:“在新闻学会里,我认识了一些同学……还有邵飘萍。特别是邵,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邵飘萍为革命烈士。50年代,毛在接见新闻界人士时说,胡适不是自己的老师,邵才是。1974年,八十一岁高龄的毛在会见外宾时还提到邵,说鲁迅知道邵。看来,那段在新闻学会的日子对毛泽东来说是多么重要,而邵飘萍当年创办北大新闻研究会,确为卓具眼光之举。历史已经“俱往矣”,将眼光投向未来,果如普利策所言,塑造国家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那么,那些有志于将来从业新闻的人们,可不慎哉!1945年8月抗战胜利,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毛多次与《大公报》同人交谈,并特地为《大公报》写下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多年以后,这五个字风行全国,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如果追踪其源,笔者以为,邵飘萍、林白水等杰出报人的生命历程,无疑就是对这五个字最好的印证。
  •     我在每每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起邵飘萍。   相比王芸生,邵飘萍死得更早,所以就更有传奇的色彩。也幸死得早,晚年总不如王芸生先生来的凄惨。   高中毕业的时候立志新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我竟一直没去追究出处。其实这两年“新闻”算是个功利的专业了,越来越多的是非让这个专业失去了本来的面目,至于“喉舌”这两个字,我想是彻底毁了这门学科。   毕业的时候,家里让回杭州,“继承富贵”;与家里争吵了三年,进来又出去,出去再进来,这件事算是暂时被搁浅下了。   我与朋友们说起的时候,还是说我立志于新闻。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新闻的出路是在哪里。“道义”这两个字太大,中国的铁肩未必挑得起来;家里的“道义”也是在太委屈,我也未必挑的动。   心灰意冷的时候,就就会想起邵先生。大学课本里的名词,却也带不给我什么安慰。如果他活在当下怕也是毁了吧。   今天想起这本书,是友邻写了日志,大概就是父母皆祸害的意思的吧。我竟想起了我自己,也许再过个几年,我也未必就会抛开现有的一切重新开始,“立志”于新闻的;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东西,安于富贵了,也就没有志气了。   更何况外面的天,已经不是民国的天了。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一般,作者个人感情稍显浓郁,而且选材编排也不是太合理
  •     好书,记者与一个时代共存亡,每个时代的记者代表那个时代的良心,这本书很好看
  •     开头写的不是太好。。。。。
  •     感情情绪太浓厚,文中很多地方用到“可能、也许”,因此称不上好的人物传记,但是对飘萍哥的形象塑造还是很丰满的,只是也没有多少真能心打动我的部分。
  •     虽然是前几年出品的,但书印制不错。里面有好多历史图片,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顶。
  •     邵飘萍,精彩人生,快意恩仇
  •     书是好书,怎么要降到这么低的价呢?是作者不出名吗,还是内容太过专门了?
  •     故事性算强。
  •     读完此书,我认为本书写得最好的是序言。书名为邵飘萍与《京报》,作者两位,读后分析是一位作者写人一位作者写《京报》。人与报两部分的结合尚不够好。书的中间一部分写邵死后的《京报》,最后一部分才写到邵的死。如果由一位作者来写,恐怕不会这样。
  •     新闻学的同学不妨一看,不过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大家作为了解那个时代报人缩影的一个窗口,对比之下现在的新闻界简直是万马齐喑
  •     全书写得不够丰实,描述人物有失偏颇……不够严谨。。。总之,挺失望的
  •     看别人的故事,有一种共鸣.
  •     似乎学界对于邵飘萍的真正死因与为人,都还有争论,本书也未见得有多么严谨,但我还是相信飘萍先生的爱国情怀是发自肺腑的,而其卓越的才华也是举世共识
  •     邵飘萍长得很帅,看到他牺牲的那段唏嘘不已……应该是修双学位之后看的第一本新闻学课外书,那个时候真的很好学……
  •     还没读,了解下新闻史,看看当时的言论尺度是怎样的。
  •     大萍萍
  •     用媒体人的视角重讲一遍军阀史非常有看头,细想下从百年前的不自由毋宁死到今天的不自由仍可活,媒体人的理想国仍然遥远。
  •     非常值得一读啊
  •     铁肩辣手,今日后继有人否?敢死否?
  •     邵飘萍的一生都在这本书中了。很专业,涉及的面也很广
  •     写毕业论文用的,还没细看,不过很不错的样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