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思想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中国历代思想家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10808586
作者:王寿南
页数:529页

作者简介

《中国历代思想家:现代(3)》内容简介:台湾学术文化重点出版项目,百位学者联袂编撰,还原历代思想家在中华思想传承中的成就与影响。

书籍目录

胡适梁漱溟钱穆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思想家:现代(3)》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学术经典。指导:钱穆、王云五、屈万里、萨孟武等审阅:陈立夫、陶希圣、胡秋原、萨孟武、王尔敏、张朋园、陈鼓应、张玉法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2.人生观“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类的见解。”这是胡适之先生给“人生观”三字所下的定义。这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人生观,似乎也包含了“宇宙观”在内;如单就人生境界而言,“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于人生的态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人生观。”所以张三有张三的人生观,李四有李四的人生观。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为自己打算,这便是杨朱式的人生观,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者是;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厚人薄己,“兼天下而爱之”,这是墨翟式的人生观,所谓“摩顶放踵,利天下者为之”。也有的人以人生短暂,苦海无边,由是消极颓唐,悲观厌世,无法迁就现实,这属于叔本华氏的人生观;更有的人不但不愿迁就现实,且欲超越现实,轻今世修来世,把一切寄托到另一境界去——所谓“极乐国”或“天堂乐园”,这便是宗教型的如佛教、基督教——的人生观。相反的,也有的人独以现世为人生追求的理想,不相信有所谓“超越的世界”,认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其抱负,恒以“仁”为己任,推己及人,由“个人的我”到“社会的我”,利己与利他的观念兼而有之。这类人多积极进取,乐观奋斗,并富于创造精神,这可说是一种“创造”的人生观。就上述来看,可知人生观各有不同,故哲学家探讨人生,亦各有主张,遂在人生哲学方面有各种思想派别,如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人世主义与出世主义等。胡适博士所提倡的人生观,是利己兼有利他的,是现实与人世的,尤其是乐观、进取与创造的!兹就他所说,可归纳为三点,即个人主义人生观、革命的人生观及科学的人生观。试分述之:  (一)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这个名词,如就我国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它就是杨朱式的“为我主义”,所谓“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的思想。这种个人主义,胡先生称之为“假的个人主义”,他曾说:“假的个人主义,就是为我主义,他的性质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群众的利益。”什么是真的个人主义?先生说:“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他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自己的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简单来说,前者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而后者是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威武不屈,为真理不论成败,不计利害的!先生赞成后者,他说:“杜威先生极力反对前一种假的个人主义,主张后一种真的个人主义。这是我们都赞成的。”并且指出,假的个人主义是“避世的”,它“不是奋斗”的,在现代并不需要;现代青年应有建立一种所谓“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这个“非个人主义”,也就是“真的个人主义”:能独立思想,独立判断,不逃避现实,不和社会脱节,为真理不让步,为真理奋斗到底。有这样的人生态度,便是“新生活”的境界。适之先生更进一步叫人们确立一个“健全的个人主义人生观”,甚么是“健全的个人主义人生观”?他引用挪威学者易卜生(HenrikIbsen.1828-1906)的一段话:“最期望于你的,只有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先生说:“易卜生这段话,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一个人应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他并且说:“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

图书封面


 中国历代思想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套书充满辩证的色彩,时而犀利,并不迷信于权威,一针见血地拨开谜团,点明问题的实质,让人大呼过瘾。对很多问题,提出了挺到位的观点。一次在与朋友聚会,额,现在不是民国热嘛大家也都爱说起这些。我就引用了一些,大家都觉得我很渊博很有思想,窃喜中。比如我曾用了清三中的346页这样几句话,书中有当时人对康有为的批判,这是很好的评论文章呢我觉得。书中说:“当时及后来批评康有为这两本著作的人甚多,不一一叙述,仅介绍当时的朱一新、叶德辉、洪良品、王仁俊等人,综合他们的意见,分别伪经考与改制考两方面:批评《新学伪经考》要点如下:(1)既以《史记》一书为根据,又指该书有伪造。康有为以《史记》为根据,凡《史记》未提及者,皆为刘歆伪造。但《史记》中亦言及古文,康有为指为刘歆羼入。康有为以同样方式引《汉书》支持他的说法,但是《汉书》中有不合康有为的说法者,康有为便指为伪造。此种考证方式,自难令人信服。既然刘歆可以伪造,何不将《左传》、《毛诗》等书名加入《史记》中,则更可免人攻击。康有为辩称,将该书等名目加入,恐太暴露而引起当时儒者的攻击,不过略加一二语,使当时人忽略而留下暗笔。此种解释,亦太牵强。《史记》中未提及之书,不能即谓为刘歆所伪造。(2)《春秋左传》以记事为主,太史公十二诸侯年表即多据左氏,司马迁当时应已看到该书,自非刘歆所能伪造。如其中部分有伪造,又当以何本校正?(3)今文十四博士并不同条共贯。康有为谓今文与今文,古文与古文,皆同条共贯。但今文并不尽同。西汉立十四博士即可资证明,立鲁诗,又立齐、韩诗。一诗所传如此,何况六经,故共立十四博士。(4)若干经文,明见各籍,而康有为一概斥之。(5)传说与口说至少同样重要可信,而康有为独重口说。对《孔子改制考》的批评要点如下:(1)孔子改制之说,《春秋》及《公羊传》中并无明文言及改制之事,秦汉之际亦尚无此说,董仲舒、何休立此说以说《公羊》,康有为纯为后人臆说,不可尽信。(2)《公羊》改制不包括六经大义,六经各有所长。康有为将六经亦尽入归于公羊改制之说。《论语》与《公羊》亦难相合,康有为亦云各有大义,但又将《论语》牵合在改制之说内。(3)尊敬孔子为素王可也,但不必强孔子背周而改制。孔子为圣人,恐不会如此的僭妄,可以称之为从众而改制。孔子素王之说,为其弟子推察孔子的学说而称呼的,非孔子自居于王的地位。(4)托王于鲁的说法,起源于《春秋繁露》,系对文字的误解所致。孔子据《鲁史》而作《春秋》,从周文王正朔以记月次,故曰“王正月”等,王者指周文王,非托鲁为王也。(5)口说无一定文字,而《公羊》、《谷梁》、《繁露》及秦汉诸儒所引的文字及意义各有不同,康有为遁其词,谓之“遗漏错置”,或谓之曰:“如据事直书,恐其义不显明,故常变其辞,变其实,以箸其义。”如此一来,则可以自由解释,无所拘束,如何能令人心服?
  •     张海涛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副主任、九州出版社副总编辑  “中国历代思想家”丛书,终于在大陆出版了。  这是一套聚合两岸学者数十年努力的煌煌巨制,是面对现代化挑战,中华文明对自身传统的深深地沉思。  在这个日趋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中,还有什么,能比古圣前贤的教导更让我们肃然起敬?对于后人而言,面对先人们睿智而忧郁的目光,又是一份怎样沉重的负担?  与我们文明夜空中飘然而过的那些智者、勇者与仁者相比,此岸的一切纷争,一切苦痛,一切迷茫,一切执著,是这样不值一提,这样幼稚可笑。命中注定,我们将承担起这个伟大的传统,接续起历史的血脉,我们可以忘却一切,却决不能忘却,这里才是我们的心灵家园,才是我们生命之根。  台湾商务印书馆的这套丛书共24册(九州出版社简体版集合为14册),其中每行每句都与精神灵性的关怀相关,都是一扇打开的大门,在召唤着游子回归。当经济高速发展前所未有地动摇了我们社会的道德基础时,当多元化的纷扰让内心失去宁静时,这套丛书为我们指引着一条“本立道生”之路。其中蕴含,九州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海涛先生有更深入的解读。  文化复兴,应时而生  这套丛书是台湾学者自上世纪70年代开手,以后大陆多位学者亦参与其中,是“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重点的出版工程。  丛书的出版,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岛内文化环境变化,受到全盘西化思潮的强力冲击;第二是“台独”分裂思想的干扰;第三是1966年,大陆爆发“文革”,这些使台湾政界学界迫切地感到中华传统文化亟须保护和发扬,因之成立了“文化复兴委员会”。委员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本套丛书的编纂与出版亦是其中的一大成绩。  这套丛书从先秦直至现代,跨度宏大,以生动通俗的笔法面向大众,以浅显易懂的叙述吸引青年,关注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钱穆、王云五、屈万里、萨孟武等一批知名学者担任了丛书的指导和审阅工作。由于它尽可能还原每一位思想家的历史本来面貌,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先圣前贤的思想成就,因此,甫一推出,便赢得广泛好评,并获得图书“金鼎奖”,又被列为大学生的学习参考用书。  历史证明胡适先生错了  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台湾当年也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意见,比如胡适、殷海光等人就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传统文化是专制文化,是民主自由的阻力,必须完全推翻,不打倒它就无法建设现代化。而反方意见则认为,传统文化具有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功能,其中以人为本、道德坚持、精神至上等核心价值,它给中国人心灵带来的抚慰和提升,是现代科技发展替代不了的,用西方思想也难以替代。  在激烈争论中,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必须加以保护。  随着历史的发展,台湾今天已进入了现代化,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并没有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它和现代社会能很好地融合,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现在看来,是胡适先生错了。  重振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大陆的情况与台湾有所不同,我们经历了一个对传统文化从全盘否定到重新反思的过程,在今天,我们越来越能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两岸融合,是共同的精神纽带与精神支柱。所以近年来传统文化受到重视。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观点在重复当年台湾论战中胡适他们的看法,认为传统文化妨碍了现代化民主化,觉得它死得还不够,否认重建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第二,在重建传统文化方面,存有顾虑,担心会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第三,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之间的关系位置怎么摆,还存有各种争议,我们依然在摸索中。  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面,台湾是一个缩影,以传统为支柱的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政治、现代经济得到良性结合,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怎么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如何实践?如果只是用传统文化贴一层膜,说点漂亮话,没有具体践行,那么就很难真正普及和复兴。  这些年国学热风起云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才真正对应中国人的心灵,才能真正解决人们精神安放、价值追求的问题。  身体力行向先贤学习  今天,有许多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企业家、文化人士都在努力推动国学,但各种看法混淆不清,目前还起不到大规模渗透式的推动效果。不过即使如此,在民间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学习国学,重振中华传统文化,关键是要身体力行,比如王阳明心学等,不践行,就很难体会它,知行不打通,就不容易讲通。阅读这套《中国历代思想家》,领会古圣先贤的思考和成就,可以帮助现代人站在一个超越历史的角度,突破眼界狭隘的局限,这样,看待现实问题的眼光、高度就会完全不一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当下。  现代人不断在寻找人生的答案,但并没真正转出去,依然在前贤的思考范围中,因为他们的思考是包含高度智慧凝练的,对人生价值指向有着深刻睿智的把握。除了科学技术的更新之外,我们的精神价值比先贤并没有什么更新的东西,所以,把前人的思想成就学到手,面对纷繁的变化,我们的心灵才能真正达到从容不迫。陈辉/文
  •     九州出版社出版了简体版。原书关于中国历代思想家的选取立意和某些作者的观点,出版者并不完全认同,但为了便于研究参考,仍保留其原貌,其中也保留了作者为蒋介石思想所写的介绍评述;个别之处,有所节略,但没改动原书之观点。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发展。这种态度,这种情怀不可谓不博大。从先秦的周公、老子、孔子到近现代的孙中山、梁启超、胡适,三千年中国历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都能看到,能了解全貌,既有历史又有文采。有点文言,单确有很精当的表述,看起来很过瘾!!!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戴景贤写的钱穆果然结实,多谢何师兄推荐。
  •     这套书内容非常深刻,很有参考价值
  •     台湾商务印书馆的版本,值得每个国人阅读。
  •     这是最后一册,除了胡适,其余都可归入广义新儒家阵营(前一册的马一浮、熊十力等人,可能因为年龄稍大,加上页码所限,故而未曾放入此册)
    胡 适
    梁漱溟
    钱 穆
    冯友兰
    方东美
    唐君毅
    牟宗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