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说曾国藩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反说曾国藩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1
ISBN:9787801208323
作者:史浩
页数:324页

作者简介

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曾国藩,我们会看到一个典型的正统文人的矛盾内心,一方面这个文人对于封建王朝有着根深蒂固的忠心,同时他深信自己可以成为扭转危局的擎天一柱,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看到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覆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而在内心中不断发出回天无力的哀叹,这样一种矛盾心理支撑着曾国藩屡败屡战,甚至产生一种自甘殉葬的悲凉情节,这是曾国藩可敬的一面,也是他可叹的一面。 
曾国藩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所处的时代也不允许他成为这样一个完人,尽管曾国藩希望成为这样一个完人,但政治的风浪把他打得体无完肤,战争的磨砺又将他变得狼狈不堪,他竭尽全力走完了他所能走的人生,给人们留下了几多感叹,几多沉思。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自称理学大师,却往往言行不一
第二章 丢弃仁义、人称“曾剃头”
第三章 多次抗旨不遵,难称板荡忠臣
第四章 进退维谷,思想矛盾的可怜人
第五章 愚忠,深陷封建礼教难以自拔
第六章 名利至尊,舍去一切保清誉
第七章 迷信相术,用人不当
第八章 常败将军,缺乏军事指挥才能
第九章 镇压农民起义,阻挡历史车轮
第十章 深藏不露,掩盖沽名钓誉之心
第十一章 曲意逢迎,宁得罪国人不肯得罪洋人
第十二章 克己清廉,实则为自己图谋大功名
第十三章 丧失清官本色,老来与贪官同流合亏

图书封面


 反说曾国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生活在夹缝中的人,要么从夹缝中冲出去,重新寻找自己的天地,要么四面碰壁、四面讨好,而最后一无所有,而曾国藩就属于后者,身着朝服被辱其“满人走狗”着汉服又“朝内外人”。(壹)对于曾国藩,誉者称之为“中兴名臣”,“功迈萧曹”,为一代名臣、名将、“千古完人”;而贬者则称之为“曾剃头”“曾屠户”“卖国贼”。作为一个出身农家弟子,既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做根基,也没有超人的资质,但仍然靠兢兢业业,到底不懈。作为一个臣子,挽救了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剿灭“太平天国”使一个末代回光返照“同治中兴”。作为革新者,展现他赤地立新的洋务运动领袖形象。但作为弱国的外交家,处理“天津教案”时,明知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的无奈。(贰)教材中的天津教案小学社会课:曾国藩,丑陋的卖国嘴脸初中历史课:曾国藩,滥杀媚外高中历史课:曾国藩,滥杀无辜,大学历史讲座:曾国藩,历史车轮下个人的悲剧(叁)小人物在世,面临不同的境遇,大人物面临每一种境遇的变化,会使人面对迥异的人生选择,从而不同影响以后的命运。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面对“抗”与“从”,两者关系非常复杂,不能机械地部分对象,一味恪守一方,但又做到两全其美又不可能,只要选择了就会失去很多,这又是非常无奈的。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千古骂名”——天津教案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20年代的80多年间,大小“教案”600多起。以法国为代表的天主教主要在下层民众中传教,为了发展教徒,常将中国社会中最不受欢迎的人引入教会;他们修教堂、作弥撒、开医院、收留孤儿等等,深深地卷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跟地方绅士、宗族和传统文化产生冲突。到了义和团时代,“大毛子”(传教士)、“二毛子”(教民)均是被仇视、扑杀的对象。1870年6月间,天津法国天主教育婴堂收养的婴儿因流行病传染而死亡三四十名,尸体溃烂,惨不忍睹,民间哄传天主教堂迷拐儿童并用其眼珠制药,酿成了“天津教案”。1870年6月20日,天津百姓几千人聚集在法国天主教堂前,声讨外国传教士拐婴、害婴。次日,法国领事丰大业在混乱中向天津知县刘杰开了枪,击伤随从高升。愤怒的中国人当场将丰大业殴毙。随后又烧了教堂,捣毁法、英、美等国的教堂和领事署,打死了16个外国人,这就是悲剧人物开始的“天津教案”。教案发生后,法国联合俄国、美国、英国、普鲁士联名向清廷抗议,并派出军舰集结到天津烟台一带,扬言不按法国的要求处理好这件事,要把天津化为焦土。清廷百官分成“论理派”和“论势派” 。“论理派”认为朝廷不可失民心,可以利用当地群情激愤的民心,与洋人一绝死战,一报咸丰之仇。“欲服深仇,全赖民心”。 “论势派”多为直接和洋人打交道的外交大臣和封疆大吏,他们从客观现实出发考虑问题,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非常清楚,因此主张力求和局,才有徐图自强的希望。“论理派”表现强硬的态度与民族心,但没有审时度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一味夜郎自大“决战”“雪耻”。曾国藩深知,百姓与洋人势同水火,满足了洋人,势必民怨沸腾,自己成了“卖国贼”;要使民心成服,就要得最洋人,这样弄不好会引起战争,到那时,自己就会被朝廷当替罪羊,成为“误国元凶”。更大的可能是两头都不讨好,轻则招一身骂名,重则老命难保。最后,清政府一面从陕西调李鸿章的淮军备战,一面诏谕59岁、右眼已失明、正在家养病的曾国藩赶往天津。出发前,他备好了棺材,写好了遗书。在朝廷下谕之后,他心中无限苍凉,于是他给儿子曾纪泽、曾纪鸿写了类似遗嘱的信:“余即日前赴天津,查办欧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俱难和叶,将来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而尔等诸事无所票陈,兹略示一二,以备不虞”。可见曾国藩是抱着大义凛然的心态去处理“天津教案”,也显示他对此事的诚惶诚恐。曾国藩一到天津,定下查办方针,“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顾情罪之当否”,也就是说,只求迅速达成妥协,保住“和局”,顾不上处置是否得当。结果是: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判处20人死刑、25人流放,并赔款49万7千余两白银。李鸿章急赴天津,通过几道奏折保下死刑犯中田二、张帼顺、段大、项五4条人命。曾国藩事后也对发配黑龙江的张光藻、刘杰多有关照,他在家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这两个人是好官,没有错,但我没有别的办法。曾国藩的处理方式,引得朝野哗然,他在京的湖南同乡,把他在湖广会馆所题的匾额砸碎烧毁。曾国藩在天津时,曾纪泽在保定,父子俩几乎每天通一封信。曾纪泽在信中说:“照会洋人,不能做十分承允之词。”他指出父亲将天津道、府、县官都迅速处置,没了退路。李鸿章也写信给曾氏父子,说曾国藩办外交“太老实”。曾国藩怕洋人再开战,火烧圆明园的事件再上演,以声名败裂的代价,为大清国扛下一个“软弱、媚外、有失国体”的污名;他曾经准备牺牲性命,结果却牺牲了他更看重的名声。他在“内疚神明,外惭清议”中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两年。曾国藩清楚,朝廷面对民众,“论势派”和洋人的压力,慈禧太后,皇上有所畏惧,实施强硬的政策,众怒便会引到太后与皇上的身上。为了转移,只能将自己抛出去,当牺牲品和替罪羊。掌握皇权的人碰上棘手的事情,总爱玩弄这种把戏,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给国人争了一口气,但打败仗后道光皇帝就把责任推到林则徐身上,削职发配。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后,国人骂卖国,道光皇帝又把罪名推到主和派头目穆彰阿身上。无论战与和,都是道光的决定,而落得最悲惨的下场是臣子们,现在是轮到曾国藩头上了。转载请注明http://blog.sina.com.cn/teachie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有些东西是不能抹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