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评传(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袁世凯评传(上下)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801802712
作者:刘忆江
页数:772页

作者简介

从百年混沌中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为读者提供观察历史人物的别样视角,以当时之公私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等第一手史料为基础,展示晚清民初政治风云的波诡云谲,再现袁世凯的人生轨迹:年轻时是孤胆英雄,纵横捭阖于海东,与列强斗智斗勇,独力支撑危局:中年则为大清的柱石,治世之能臣,继承李鸿章衣钵,成为后期改良主义运动的领袖:晚年心智为私欲所蒙蔽,帝制自为,玩弄权术,误己误国,沦为乱世之枭雄。这一段世事的变迁,人物之沉浮,有足以供后人思考和警惕者,而作者爬梳史料之目的,为的是将脸谱化的袁世凯还原为一个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生,对其功过是非给予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使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书籍目录

上册
前言
第一章 早年生涯
第二章 初露峥嵘
第三章 外交“双簧”
第四章 好风凭借力
第五章 送“高帽”的学问
第六章 夤缘权门,结交有术
第七章 小站班底
第八章 改良偏方
第九章 局外人的收益
第十章 诡谋杀机与告密自保
第十一章 庚子事变中的袁世凯
下册
第十二章 新政先锋
第十三章 日俄之战与北洋扩军
第十四章 维新跨进一大步
第十五章 官场政潮
第十六章 鼎革前后
第十七章 “二十一条”本末
第十八章 洪宪末路
附录一 项城袁氏世系表
附录二 袁世凯之配偶、子女及姻亲表
附录三 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名单
附录四 袁世凯解散国会后,代行立法的政治会议、约法会议和参政院人员名单

后记

内容概要

辽东宽甸人,原任职于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居北京,为自由撰稿人。喜读书,游艺于文史哲三域。性爱丘山,虽欲脱丽,然心为形役,淹留尘网至今。目前侧重于近代史研究与历史小说之撰述。

图书封面


 袁世凯评传(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写了袁世凯的一生,许多史实被还原,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袁世凯在三十岁左右时已经在朝鲜纵横捭阖。
  •     “卖国”是一个严重的罪名。袁世凯之所以有了这个罪名是因为“二十一条”。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二十一条”的本末,以及袁世凯在有关交涉中的所作所为:他是否以国家权益与日本人作了私下交易?他是否为维护国家权益作了最大努力?日本的苛刻条件是在什么境况下被接受的?由此又涉及到,在对抗必败,必给国家带来更大灾难的前提下,对外交涉中的屈辱与让步是否就是“卖国”?本章开头所选引文是1915年5月9日中国被迫接受日本最后通牒一周之后,袁世凯向政府各级官员发布的密谕,他分析了日本的图谋和政府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原因,但基点是要求大家不忘此奇耻大辱,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力图振作,以待将来。总之,史家评史论人,应讲“恕道”,否则难有公正可言。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本外交部有关“二十一条”交涉时的保密档案逐渐解密,则历史之真相遂大白于天下,而袁世凯戴了近九十年的“卖国”帽子,是不是也可以摘下来了呢?  关于二十一条的大总统密谕1  (1915年5月14日)  立国今日,非自强无以图存;而强弱之分,悉由人事。日本前在闭关时代,其学术政治与中国无殊;自明治维新以来,上下一心,步武西法,乘时而动,发愤为雄。四十余年所惨淡经营者,无非求达其东亚大帝国之政略。当合并朝鲜之时,现在首相大隈重信已自命为将来中国之统监2。盖其兼营并进之图,远交近攻之策,处心积虑,殆非一朝。究其致强之由,则以国民教育为根本,而明耻教战即寓于教育之中。故人人以当兵为义务,以战死为殊荣。就其近年军事言之,征发陆军,可达百万,海军战舰,已逾六十万吨。席其方张之势,日思拓地殖民。彼为刀俎,我为鱼肉,实逼处此,岌岌可危,厝火积薪,早成险象。前清末造,政失其纲,泄沓成风,人无远虑。加以亲贵用事,贿赂公行,各私其家,何知为国?迨至武昌事起,举朝失措,列强响应,瓦解土崩。日本浪人,利用此机,秘计阴谋,无所不至。我人民之生命财产,间接直接而受损失者,不可胜计。苍赤3何辜,言之流涕。幸而天佑中国,祸乱削平,予得以衰病余生,底定全局,殊出强邻预料之外。回忆当日,万险环生,至今心悸。国事粗定,欧战发生,关系于均势者甚大。日本利欧洲列强之相持,乘中国新邦之初建,不顾公法,破坏我山东之中立。军队所至,四境骚然;官吏见侮之横,居民被祸之惨,笔不能罄,耳不忍闻。我国受兹痛苦,方以退兵为抗议,彼不之省,又提出酷烈要求之条款。其中最为难堪者,曰切实保全中国领土,曰各项要政聘用日人为有力顾问,曰必要地方合办警察,曰军械定数向日本采买,并合办(军)械厂,用其工料。此四者,直以亡韩4视我。如允其一,国即不国,牛马奴隶,万劫不复。予见此四条,曾向在京文武重要各员,誓以予一息尚存,决不承诺;即不幸交涉决裂,予但有一枪一弹,亦断无听从之理。具此决心,饬外交部人员坚持磋商。此外凡损失权利较重者,均须逐字斟酌,竭力挽回。乃(于是)日人利用我国乱党,各处滋扰,而又散布谣言,鼓惑各国,分遣大枝陆军,直趋奉天之沈阳、山东之济南,海军亦时在渤海出没游弋。因之举国恐惶,全球震动,不知其用意之所在。予以保全国家为责任,对外则力持定见,始终不移;对内则抚辑人民,勿令自扰。将及四月,持之益坚。彼遂以最后通牒迫我承认,然卒将最烈四端,或全行消灭,或脱离此案;其他较重之损失,亦因再三讨论得以减免,而统计已经损失权利颇多。疾首痛心,愤惭交集。往者已矣,来日方长。日本既有极大政略,谋定已久,此后但有进行,断无中止。兼弱攻昧,古有明训。我岂可以弱昧自居,甘为亡韩之续?处此竞争世界,公理强权,势相对待。人有强权之可恃,我无公理之可言。长此终古,何以为国?经此次交涉解决之后,凡百职司,痛定思痛,应如何刿5心神,力图振作?!倘仍复悠忽6,事过辄忘,恐大祸转瞬即至,天幸莫可屡邀,神州陆沉,不知死所。予老矣,救国舍身,天哀其志,或者稍缓须臾,不致亲见灭亡。顾此林林7之众,齿少于予者8,决不能免,而子孙更无论矣。予为此奇痛之言者,万不愿予言之竟中,诚以存亡呼吸,断非予一手足之力所可旋转。持危扶颠,端资群策。我国官吏,积习太深,不肖者竟敢假公济私,庸谨者亦多玩物丧志;敌国外患,漠不动心;文恬武嬉,几成风气;因循敷衍,病在不仁。发墨针肓9,期有起色。所望凡百职司,日以亡国灭种四字悬诸心目,激发天良,屏除私见,各尽职守,协力程10功。同官为僚,交相勖勉,苟利于国,死生以之。其有亲民之责者,尤当随时设法劝导人民,使蚩蚩者氓11,咸晓然于各国之大势,国民之义务。但能治人者事事以循名责实为归,受治者人人以视国如家为志,能由此道,则中国可强。我人民及身与子孙可免亡国之痛。此则予所独居深念寝馈不忘者。但坚忍始可图成,虚骄足以害事,京外各官,当规劝僚属,申儆人民,忍辱负重,求其在己。切勿妄逞意气,空言谩骂,非徒无益,反自招损。务各善体此意,努力为之。今之言革命者,动称排满。试思满洲以一二百万人入主中国,国祚尚近三百年,我汉族以四万万人,如不能久主其国,人必视我汉族为天生受(奴)役之性质,无人类自立之资格,讵非奇辱?我汉族皆神明之胄裔,诘以斯言,能甘心忍受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12,惟知亡庶可不亡。凡百职司,其密志之。此谕!
  •     当时买书的时候有点心疼,80块钱挺贵的。但是这本书成了颠覆我历史知识的又一力作,从此认识了不一样的袁世凯,并从此对一句话有了自认为更深刻的理解,那就是“清流从来多误国”。值了。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袁世凯要是没称帝,或者等到把中国搞得差不多了再称帝,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也用不着军阀混战20年,然后再抗战8年,再内战4年了!其后的30年折腾也可以免了。唉!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一代枭雄!!!
  •     历史的人物,功过任人评述。只此一生,枭雄英雄又何妨?
  •     一代枭雄,确因为“登基”而身败名裂。不然,中国的历史肯定是要改写了......
  •     项城应许二十一条时,我是学生,一腔热血,誓死反对;及至二十年后我执政,还不如人家。---张学良就31年9.18不抵抗如是言。
  •     视角新颖,评传较为客观,描写了一个真实生动的袁世凯,但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主人公略有袒护
  •     重新认识了袁世凯这个人。
  •     在力求还原真实上五星,在行彩见断上四星,
  •     读近代史,绝对自虐。
  •     典型辽宁社科的笔调,从中似乎还能看到某老学术传承的余韵。本书主要论述袁的社会身份和政治面貌,于那些希望看到袁个人情致和隐私的读者绝无吸引力可言。话说这也是中国学界乃至文学界治人物传记的一贯官腔,对看过西人《梵高传》等等充满人性和心理气息的现代人来说仍是不够人性化吧!好在学风尚称严谨,资料翔实,总比那些把历史人物当《还珠格格》来戏说的强!
  •     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袁世凯,同时也加深了对那个时代的了解
  •     一本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好书,还袁世凯人的身份。
  •     目前评论袁世凯比较客观的,分析不如当国那本深刻。
  •     亦旧亦新,袁世凯早生50年很可能就是开国皇帝,人们距离他100年,看得反而更客观。作者评论也很精辟!
  •     近代最被误解的伟人之一,袁世凯称帝并非为了称帝而称帝,实属对局面的无奈。一代奇男子。
  •     非常值得买的一本书~
  •     历史最终会给予袁大头公正的评价,三害之中的大害早晚会被连本带利的清算
  •     超5星
  •     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     相对客观,理性
  •     一句话:“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
  •     绝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比起做伪君子,老袁还真是没毛会装孙子耍权术
  •     可以当成北洋史来读。袁公爱才如命,挥金如土这两点,颇值得学习。
  •     足以深思
  •     应该跟唐德刚的书比较来读。
  •     为袁某翻案之书,有矫枉过正之嫌。
  •     作者似乎不时会提醒自己板起脸来,好别扭。//今天忽然想到,如果袁公死在辛亥或哪怕称帝之前,我对他都未必有现在这样大的兴趣。勤奋少年成功记什么的,最无聊了o(╯□╰)o
  •     : K827/4742-12
  •     书是极好的,可惜不是完整的传记,假如要全面,我看起码得1000页。本书只有772页。
  •     袁项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皆是乱世之能人,均被后人黑...这些被黑的历史上的强人,总是吸引着去一探究竟,能在辣么长的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席地位,必定有牛点
  •     市面上最能心平气和的评价袁世凯的一本书,同时寓理于文,值得一读!
  •     晚清与民国史
  •     有着较为明显的体制痕迹,建议大家不要浪费时间去读。
  •     不再以偏概全,不再贴标签。相对于历史教科书上,要么对英雄是完美无瑕的赞颂,要么对枭雄无恶不作的批评。中庸的中国人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确往往陷入两个极端。这本书看了感慨良多,袁世凯如果无恶不作,没有才能是走不到国家领袖这一步的。而他在取消帝制后对自己的批评道:“误我事小,误国事大!”他因为称帝这件事将他的历史贡献一笔抹杀,既让自己被人唾骂,又耽误了国家发展几十年... 阅读更多
  •     不一样的袁世凯。
  •     绕过大隈直接找松方和山县摸底,袁跟李比起来可以说是懂得利用情报搞外交的。文献列举非常规范
  •     打破了原有的僵化思维 重新认识了“袁大头”
  •     书末有一"跋"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是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是淸人诗,此处有误。所引诗句是唐白居易所作,非淸人诗作。
  •     此人乃当世枭雄,不世奇男子。远不是现代电影所描述的那样!还历史一个真相吧。。。
  •     既已有了皇帝之实,何必再贪皇帝之名呢,袁项城乃一务实之枭雄,竟做出“称帝”这般不务实之举,害己误国啊!
  •     虽为卖国贼,但是也是人上人
  •     这本书我买回来有四天多了。还没看完,但现在的感觉是这本书的装帧很不错,拿在手里很有手感。其次,这本书是从袁世凯出生之后直接跳到青年时期,描述他的功与过,个人认为很不错的一本书。我推荐。
  •     真的英雄,毁誉多由凡庸,成败不必萦心。世上好言事者十有八九,能成事者不过一二。
  •     行事之处很多人比不上袁世凯。不得不有几分敬佩。
  •     已存。如果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只有正邪之分,那是对历史的无知。这本书并不为众所知,但历史的着眼往往要从细节去窥探,读此书,实感晚清后期变为主流,袁为主力。袁的精明、迎合固是中国官僚之风气,但其改革之功绩不可忽视。以一书明历史,此书可为参读之资料
  •     少年英才,国之栋梁,晚年应对二十一条处置极为得当,堪称国之柱石,奈何帝制自为,一世英明尽付东流啊!
  •     行百里者半九十啊……
  •     本该是史家公论,搞得不三不四
  •     一代梟雄
  •     Know more
  •     分析的挺有道理,材料也比较全,但是也不能盲目相信他的分析。
  •     说的比较中正
  •     客观,详实,独特的视角。我在图书馆读的,读了2遍。不足,书稍贵。里面的奏折是很好的史料。袁世凯唯一的败笔是当皇帝。告密慈禧太后和卖国条约,纯粹是不了解真实的人的激愤之说。论卖国,孙中山有过之而无不及。
  •     宽容,讲义气,出手阔绰
  •     甲午\日俄\鼎革\二十一条\洪宪...这些都更复杂
  •     感谢**感谢**,关于袁世凯的第一印象居然是来自《走向共和》——“英雄落魄,一曲琵琶知音少;商妇凋零,百年岁月感慨多。” 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观其庐山真面目是如此有趣。
  •     终于读完这本书了,对袁世凯的评价还算中肯。对于个人而言,已经是总统了,为什么对权力的追求是那样的无止境!人,大概都是如此吧。
  •     青年时代爱国之英雄,中年时代治世之能臣,晚年乱世之枭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