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领袖首脑 > 毛泽东传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300070100
作者:[美] 罗斯·特里尔
页数:556页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6页

表面上看来优柔寡断的这个流浪者,实际上似乎正孕育着一种新的世界观。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7页

泽东发火了,冲他喊着:“你简直是个老古董!你过时了!”喊罢便继续跋涉。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7页

有了什么念头就随时记下来,头脑里有什么想法就高兴的表达出来,有助于保持平衡。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4页

与当时其他青年叛逆者不同,泽东没有忘记他的家庭,他与家里人保持着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多方帮助。他说家里人是“普通的人”,他们和他一样面对着总的不公平。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0页

那是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由于书籍对他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毛泽东就问他是否可以借阅此书。在以后的几天里,就像陪伴着一个新情人一样,毛手不释卷地读完了这本书。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9
背景:在1924年共产党在国内的发展看来已无路可走了。其吸收新党员的速度极其缓慢(党的四大召开时,党员共有九百多人),工人运动处于停顿状态,且党内一些知名的党员要放弃它去追随国民党的生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此时的毛泽东变的消沉、郁闷与冷漠,身体状况也随之下降。毛泽东正在经历信仰危机。1995年2月且其家眷回韶山,随行携带大量书籍,为党的出路寻找新方向。建立夜校,为农民普及知识。逢商人囤积粮食,领导农民运动,从商人手中购得合理价格的粮食,毛泽东开始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1页 - 第二章 为何求知(1910-1918)

《三国演义》事件使他在东山的日子更糟,同时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到他后来思维特点的影子:思考方式偏执、坚持己见、任性地否定简单的事实、藐视异见。看到这里,果然是跟乔布斯的个性有很多相通之处。感觉非常有意思~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1页

在泽东看来,《水浒传》里的故事正在他的家乡重演。他听说别人把彭铁匠称作“土匪”,在激动人心的小说里,农民起义的领袖宋江也被称作土匪。同时,和历史上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群山成了庇护所。泽东和这件事还有另一重渊源,他后来回忆说:“在我们心目中,彭铁匠是第一个民族英雄。”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几点笔记:
1,孟德斯鸠: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
2,毛的反叛很大程度上是父亲对其封建式的独裁管制造成的,由此毛才会想去韶山外面的世界看看。
3,毛一开始在党的影响力是微弱的,甚至在湖南党组织里的角色也是次要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过于关注国民党的事务也让其失去党内同志的信任。
4,毛对农民和农民运动的研究让他第一次有了革命理论上的突破,但当时党主要推崇的还是工人阶级的马列主义。
5,相比于儒家之学,毛更喜欢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类当时的禁书,这些书籍的斗争性、技巧性更浓一点,对毛的影响也更大。
6,毛走出韶山的第一站是东山高等小学堂,当时他已经16岁了,但不久他就去了长沙的一所中学,受辛亥革命影响,还短暂地加入了湖南一支革命军做勤务员,但基本没参加战斗,在他以为革命已经结束后便退出了军队,去了湖南第一师范。
7,道德哲学和读报是毛在湖南第一师范受到的教育,杨昌济是毛道德哲学的老师,而杨开慧则是杨昌济的女儿。
8,毛在湖南第一师范成为学生领袖后,开始积累自己的影响力,开展学生运动。
9,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毛去了北大有了一份图书助理员的工作,当时的馆长是李大钊,但当时他还没法融入北大的知识分子的圈子里,甚至五四运动爆发时,毛却去了山东拜谒孔子墓地,并辗转回到了湖南,在那里,毛却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先锋人物。
10,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陈独秀和莫斯科仍希望修补统一战线,而毛则成了激进的左派。
11,毛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山里的马克思主义不被上海的党总部和湖南党支部认可,总部的极左路线要求攻打大城市,毛陷入上海-莫斯科-井冈山的三角斗争中。
12,当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在韶山时,35岁的毛却爱上了18岁高中生贺子珍。
13,毛从井冈山转移来到江西瑞金,成为最有希望的中共力量,可王明博古把党总部迁到了江西后,毛说自己没有了发言权,争论的主题依然是军事战略和土地政策。
14,44岁的毛遇到了蓝苹,开始了第三次婚姻,心智发疯的贺子珍被送到莫斯科治疗,为此丁玲没少批评毛。
15,抗日战争后,中共考虑实力不够期望与国民党成立联合政府,而国民党则不把共党看在眼里,美国也在斡旋的最后支持了蒋介石。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7页

听凭兴趣,率意而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1页

毛泽东很喜欢读描写中国古代皇帝的书,对英雄的爱好使他想了解更多的伟大人物。其中两个皇帝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一个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中国铁面人物;一个是汉武帝,很有军事头脑的一代王朝奠基人,他帝号中的“武”字即来于此。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6页

多年以后,毛泽东冷淡地说:“我8岁时就讨厌儒学。”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中国政治的一面镜子。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4页

他的父亲虽有绝对权威,但始终未能把毛泽东培养成一个地道的农民。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1页

《三国演义》事件使他在东山的日子更糟,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到他后来思维特点的影子:思考方式偏执、坚持己见、任性地否定简单的事实、蔑视异己。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9页 - 第一张

他教会中国三代人去公然藐视束缚中
国人民两千年之久的禁条和权威,然而最终,或许
他自己也感到绝望,他树立了一面天子出言皆金科
玉律的景像,这可怕的表明,旧世界老是附在新世
界身上而再生。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高傲自重妨碍了他跳舞。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2页

萧回忆说,长沙熙来攘往的人群使毛泽东“兴奋得讲不出话来。”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 1

开始咯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3页

他喜欢那些没文化的士兵把他看作学问人。“我能写,有些书本知识,他们敬佩我的博学。”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4页

“我以为革命已经过去,”毛泽东在回忆1912年春天时说,“于是脱离军队,决心回去念书。”孙中山已和袁世凯达成妥协,袁是个阴险的铁腕人物,他表面鼓吹共和,内心却留恋中国过去的帝制。革命的军事对峙阶段已经结束。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6页

他总是早上开馆就进去,下午闭馆才出来。他一动不动地坐在书桌旁埋头苦读,好像一尊低着头的塑像一样一动不动。只是中午吃个烧饼或几个包子当午饭。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0页

他像猫找耗子一样搜寻和阅读在韶山能找到的各种书籍。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5页

离开韶山时,毛泽东暗暗发誓,他要在父亲的眼里,在实现一个更有价值的目标的过程中证明自己。他要比父亲活得更充实、更好。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毛泽东出击时从不错过目标,而他的这种平衡——如果存在平衡的话——是来自对手的撞击。他说自己既有虎气,又有猴气。他性格中冷酷无情的一面,幻想狂热的一面不断交替出现。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mao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9页

泽东说:“活我要照干,书也要照常读。”
但是泽东也有过失(无疑他年少时的过失要比已经披露的多):“有一次他入了迷,结果牛把邻居家的蔬菜吃了。”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页

毛泽东活着就是以铲除不平等、让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为使命,这位幸存下来的农家子更像一位先祖而不是政治家。……他却从没有负过一次伤,没有缺胳膊少腿或失去眼睛。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 1

0泽东8岁时开始念书。多年以后,毛泽东冷淡地说:“我8岁时就厌恶儒学。”   泽东常和他的同学们在上课时偷读禁书,老师一走过来,马上就用经书遮住。这些书大多是描写战争或反叛的,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韶山,这些书是最能丰富毛泽东的心灵世界的。 —— 毛泽东
00一位教员借给毛泽东一本很有趣的官方史书———《御批通鉴辑览》。这本书为他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了跳板。和课堂上讲的东西相比,他更喜欢这些谕旨、法令以及皇帝的御批等等。于是他决定自学一段时间。好像6个月是毛泽东兴趣转移的自然跨度,他整天泡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的时间也是半年。 —— 毛泽东
0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一下。在绘画考试时,他在试卷上潦草地画了个椭圆,题名“鸡蛋”,然后就离开了教室。一天上课时,一个简洁的构思使他得以提前离开教室。他画了一条水平线,在上边又画了个半圆,题名“半壁见海日”(这是唐代李太白的一句名诗)。他的绘画成绩不及格。 —— 毛泽东
0毛泽东同样严于律己。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常拿着书到离第一师范不远的南门那嘈杂喧闹的大街边去看,以此作为考验,培养自己的注意力。这是成为英雄的一条小径。如果说他还无力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周围世界的话,那么他至少已经能够塑造他自己了。 —— 毛泽东
0毛泽东陷入了更具体的回忆:  “病时揽手,酸辛结肠;但呼汝辈,各务为良。”[64]  后来毛泽东提及他的母亲:“作为她的儿子我是不合格的,在她活着时我对她不完全忠诚,在她去世时我未能尽孝———我就是这种人 —— 毛泽东
0在北大的各个场合毛泽东的地位也同样低,只有在缄口不言时他才能去听讲座。一次,他斗胆向胡适提了一个问题(胡当时是著名的激进分子,后来成为有名的自由主义者,蒋介石的驻华盛顿大使)。胡适问提问题的是哪一个,当他得知毛泽东是没有注册的学生时,这位激进而洒脱的教授拒绝回答。 —— 毛泽东
0悠久历史、壮美山水和近来所遭受的耻辱占据。  我们可以通过毛泽东自己谦虚而矜持的解释来说明他不去马赛的理由:“我觉得我对我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不够,把我的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7]这一决定是他已经形成的态度之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以后的对外政策的倾向。 —— 毛泽东
0在儒家圣地逗留之后,毛泽东乘火车来到徐州(他曾路遇一同窗好友,并借钱买了火车票)。在徐州,他流连于因《三国演义》而出名的地方。到南京后,他环绕着古老的城墙漫步。他唯一的一双鞋被人偷去,只得再次借钱买票到上海。  旅行本身似乎超越了去上海的目的。 —— 毛泽东
0有人记得毛泽东在发言时不停在耸肩。他那好斗的特性给人留下印象。“他在讲话时微笑着布下陷阱引诱对方上钩,使与之辩论的一方无意之中自相矛盾。然后,他发出一阵笑声。”[33]这会惹火那些认为有重要问题要谈的人。 —— 毛泽东
0毛泽东善于随机应变,这种技巧使他终生受益。如果说他能够受一时的感情驱使而冲动起来的话,他同样也知道如何退却。该撤退的时候,他会退回到那有根的地方。 —— 毛泽东
0以前回家度假,他总是站在学校一边,站在东山小学和第一师范一边,不满老乡们的批评。但到1925年毛泽东改变了看法。“我认识到,我错了,农民对了。”[33]他现在喜欢旧式的中国学校胜过洋学堂,他不再反对他的父亲,他的视野更宽广了。他悄悄地转变思想。 —— 毛泽东
01928年4月,朱德抵达井冈山。中共的极左路线使他在华南屡遭失败,战士所剩无几。然而他仍受中央的委派去批评毛泽东。上海觉得毛泽东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军事意识太强,不是发动群众共同掀起革命高潮,而是去杀富济贫。 —— 毛泽东
0中国共产党当时是一个党员之间很少见面的政治组织。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是在武汉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到会者也只有80人。党都是通过信件联络来组织和开展斗争的。  有时信件从发出到收阅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此政策很可能被彼政策代替。 —— 毛泽东
0他为何不将杨开慧和两个孩子送至安全的地方呢?在3个月前给李立三的一封信中,毛泽东称他不知道杨开慧的地址,但并没有说他没有办法与她联系。造成他如此被动的一个可能理由是毛泽东已与贺子珍生活在一起了,他要避免原有的妻子与新娶的妻子彼此相遇。假如是这样,足以哀伤的是 —— 毛泽东
0日本给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英雄的国度。1905年战争表明日本已称雄亚洲,也显示俄国力量开始衰弱。即使在日本开始对贫弱的中国长期施以侵暴以后,毛泽东仍相信中日有发展成为兄弟关系的潜在可能。然而到了30年代末,毛泽东成了抗日的强有力的号召者。 —— 毛泽东
01941年下半年,毛泽东的两个儿子岸英和岸青从莫斯科的学校写信给他们的父亲告知学习情况,毛泽东在1941年1月回信时说:“唯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只有科学是真学问。 —— 毛泽东
0在这个团体中,军人只能留短发,毛泽东却任意留着音乐家般的头发。抽烟和起晚床被认为是违反纪律的表现,可是毛泽东抽起烟来就像烟囱冒烟,而且正午之前很少起床。尽管统率着军队,他敬起礼来总是心不在焉地比画一下,走起路来则拖沓着步子像个农夫 —— 毛泽东
0以这种方式接触到的美国民主信条不会使毛泽东在五六十年代增加对美国这一理念的信任。在《毛泽东选集》出版时,有关40年代对美国表示热情的内容大多被删了去。  如果毛泽东当时访问了华盛顿,或许他可以让罗斯福相信 —— 毛泽东
0毛泽东一面吸烟一面吃着饭,而周恩来和彭德怀都为他这种胆量焦急。彭德怀顾不得许多从毛泽东手中夺走了筷子,并冲着他吼道,“你还在这里等什么?”毛泽东终于站了起来。“一定注意不要掉了文件,”他慢悠悠地说,“带不走的书要摆好,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胡宗南的军队是有用的。” —— 毛泽东
0里面传来女播音员那爱憎分明的声音。她说到蒋介石的时候声音冰冷,谈到毛泽东时则充满感情。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这就叫爱憎分明,我们应该训练更多一些像她这样的广播员。” —— 毛泽东
0毛泽东从他的东道主那里只挤出3亿美元的贷款(为期5年),中国以原材料和中国货作为偿还,外加1%的利息。这大大小于莫斯科给波兰的援助,尽管中国比波兰大20倍。就在毛泽东回到北京的时候,正巧发生卢布贬值20%,这一下就从仅有的3亿美元贷款中削减了6 000万 —— 毛泽东
0毛泽东60岁的时候,传来了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一方面,毛泽东称这位苏联暴君为“当代最伟大的天才”。另一方面,他没有飞赴莫斯科参加斯大林的葬礼。’在苏联阵营中,他是唯一这样做的领导人。  这两者都值得深思。毛泽东敬慕斯大林,同时他认为他有资格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斯大林 —— 毛泽东
0他之所以下决心部分是担心朝鲜冲突会给中国本身带来“反革命”的威胁。“如果我们不派军队,”他说,“当敌人的军队逼近鸭绿江时,国内外的反革命就会头脑发热。”他从苏联发给周恩来的电报有非常强烈的干涉意图:“总之,我们将要并且必须参加这场战争,这样做将会特别有好处 —— 毛泽东
0毛泽东感到他的儿子不仅要学养猪,还要学打仗,他让彭德怀将军把毛岸英带到朝鲜前线去做俄语翻译。一天,美国飞机轰炸设在小山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军司令部。炸弹径直投向司令部,大多数参谋人员被炸死,尸体血肉模糊。毛岸英英勇牺牲。听到这消息后,毛泽东整天不吃不睡 —— 毛泽东
0毛泽东在1952年说:“去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费用,和国内建设的费用大体相等 —— 毛泽东
0“毛泽东的生活没有规律,而且颇有些神经质,”张国煮写道,“在与别人交往时,他常常谦恭有礼。然而,又常常固执己见。”中南海的工作人员当知,这些评论讲的是他们的领袖。毛泽东一生读了许多丈史哲经书籍,写了大蚤批语,提出精辟独到的见解。这是他写的一部分批语。 —— 毛泽东
0“他虽然知道身居高位该怎样行使权力,”张国煮断言道,“但是他缺乏吸引追随者的才能,人们只对他敬而远之。”毛泽东确实发现,虽然他在群众的眼里是巨人,但同时还要在政治局中赢得支持。  张国煮的评论有一定道理,因为他并不仅仅是否定毛泽东。 —— 毛泽东
0“毛泽东在很多方面甚至比斯大林更有手腕”,这位对毛泽东和斯大林都了解的人写道。“但是他并不那么狠毒。”张国熹也半公开地承认,毛泽东以自己的才智战胜了他。“同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君主相比,”这位毛泽东以前的对手感到,“毛泽东的确更有才能。” —— 毛泽东
0说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他可能不会逝世那么早。于是毛泽东也戒了烟。  但是,10个月以后他又抽了起来。  “没用处,”他说,“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 —— 毛泽东
0史沫特莱说,毛泽东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说时,语言极为丰富和幽默,也没有任何手势。  然而,同少数人在一起的时候,毛泽东则更显得才华横溢。他严谨、练达,喜欢巧妙运用比喻。  但这些特点只适合于讨论而不适用于群众集会。 —— 毛泽东
0周恩来在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时, 很少说话,有时千脆什么也不说。但是,当他单独与外国领导人在一起时,他则以绝对的权威来处理事情。毛周的这种关系为世人称奇。 —— 毛泽东
0与不同意刘少奇的办法一样,毛泽东也不赞成周恩来的办法。“不能用欺骗手段—绝不能愚弄人民。”那么,毛泽东自己的策略是什么呢?“这很容易(至少这口气与刘少奇相同),把辣椒擦在猫背上,它感到火辣辣,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感到高兴。 —— 毛泽东
0列宁创立布尔什维克的时候也只不过三十二岁…... "在那些年月里,毛泽东用这种方式装作向年迈的范文澜请教有五六次之多。范文澜又不能—或者说感到不恰当—不回答。毛泽东喜欢显示自己历史知识的渊博,同时又表现出对历史学家的轻视。 —— 毛泽东
0高岗认为毛泽东的个人专制太过,而彭德怀的类似观点对毛泽东是更大的挑战,因为斯大林也是在这种时候因为类似的失败而被否定。高岗使得几乎整个政治局都反对他。而在庐山,陈云、朱德支持彭德怀,刘少奇持中立态度,政治局几乎没有一个人完全同意毛泽东。 —— 毛泽东
0“现在,有些教条主义者主张照抄苏联。”毛泽东抱怨说,“我想知道,苏联过去又照抄了谁呢?   他奇怪的是,为什么总是中国照抄苏联而不是苏联照抄中国。他反对“对外国人的盲目崇拜”。他坦然宣称,中国为继续向前迈进已积累了比苏联更“丰富的经验”。 —— 毛泽东
0杨凯 他越来越把自己陷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  在家中聚会时,他的话题更是经常涉及自身经历。他谈论自己的早年生活,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这在中国领导人中不多见。他是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榜样叫别人去效仿。  毛泽东告诫一位年轻的来访者,当兵半年就够了 —— 毛泽东
0在1966年致江青的信中,毛泽东对林彪把“毛泽东思想”说成是灵丹妙药表示不满。  他写道:“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么大的神通。现在经他一吹,全党、全国都吹起来了。"1'01 1969年,毛泽东已经怀疑林彪在对他恭维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 毛泽东
0毛泽东并不想要这个形式上的职务,但林彪一再坚持这一意见。毛泽东抱怨他不愿再当国家主席已经讲了六次了。  对于林彪的别有用心,毛泽东挖苦说:“我讲了六次,一次就算是讲了一句吧,就是六万句,”但实际上“半句也不顶用,等于零”[‘“〕。毛泽东显然为此已动雷霆之怒。 —— 毛泽东
0无论如何,他不打算长期与美国、苏联保持同等距离。’   林彪根本不同意毛泽东倒向西方。周恩来不像林彪,这位总理掌握西方的第一手资料,因此易于接受毛泽东的意图。转而亲西方的意向为周恩来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他恢复了与法国人、美国人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人的老关系。 —— 毛泽东
0已在蒙古草原验看了林彪的尸体,足以令人奇怪的是,林彪的尸体是完整的,像其他八具尸体一样,尽管飞机已成碎片。中国驻蒙古大使的说法搅动了北京,便要他去失事现场查看以掌握确切的细节,并否决了其最初的决定。而且,蒙古政府派人去现场焚烧了这九具尸体,而不是将所有遗留物交还中国 —— 毛泽东
0北京事后的解释都以尸体是否可辨认为依据。莫斯科肯定不能向全世界证明林彪不在三叉戟上,而中国的历史编纂者则毫无顾忌地断言林彪在三叉戟上。这使得中国方面干净利落地掩盖了在林彪飞往蒙古的夜晚前,发生在中国权力长廊内的暴力场面 —— 毛泽东
0毛泽东对尼克松的到来很激动。为了做准备,他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内第一次理了发。预期尼克松到达的那一天,毛泽东早早起了床,穿上新的制服和新的鞋子,焦急地坐在沙发上,并不停地要周恩来在电话中打听尼克松离开北京机场后在中国第一步行动的确切时间。 —— 毛泽东
0毛泽东知道,主要是一些偶然因素使基辛格在1971年至1972年间热衷于中国问题。基辛格兴奋的部分原因,是在中国发现一张可以对付莫斯科的牌。这意味着苏联,而不是中国,是基辛格战略的中心。毛泽东到后来彻底明白了这一点。 —— 毛泽东
0邓小平的复出是毛泽东对帮助他击败林彪的那些人的一种报答。毛泽东曾依靠过地方军区的指挥官,这帮顽强的老将多数是邓小平的伙伴。毛泽东已发给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高级官员返程的通行证,邓小平(在刘少奇之后)成了这些人中的当然的英雄。 —— 毛泽东
0中国永远不会侵略泰国。” “总理先生,”这位泰国领导人回答说,“这些话非常令人欣慰。”说着,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张纸条,探身向前要求周恩来亲手写下这一许诺。“我要把它复印几百万份,挂在我儿子和孙子的脖子上。让泰国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事,这将是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收获。” —— 毛泽东
0杨凯 “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从古到今,没有人不死。这是生物发展的法则。”毛泽东曾是一位激情青年,现在他是一位激情老人。 —— 毛泽东
0也许毛泽东只是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露面,在这位总理生前最后的儿个小时,他曾到医院守候在周恩来的病床前,一种孤独或是内疚的悲痛使他要同这位在他所有高级同事中与他关系最持久,对他最忠诚的人讲几句话。毛泽东是除医务人员外与周恩来谈话的最后一人 —— 毛泽东
0向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坐像敬欲花圈。这样,民主与集中的奇异双人舞在毛泽东的头脑中跳了起来。“没有高度的民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他讲的这句话曾迷惑过相当一部分人。当然,只有群众把他们的思想奉献出来,统治者才能使大家集中起来成为统一体,这就是政治道德目标 —— 毛泽东
0他对克立先生也断言:“我看尼克松下台是美国的战争贩子搞的鬼。”   “请写信告诉尼克松,就说我很想念他。”他直截了当地对克立总理这样说,有些令人吃惊。毛泽东对尼克松下台的评价中有一种同情、困惑及中国人深深的民族优越感。 —— 毛泽东
0毛的政府使新中国比旧中国在三种方式上有更多的社会正义。酬劳主要取决于工作而不再是出身或者土地和资本的占有。因此中国的产品分配成为世界上最为平等的分配方式之一,绝对贫困和死于身无分文的人极少。并且,进步的基本手段—首先是卫生保健和初级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才可购买的商品。 —— 毛泽东
0经济发展出于多种原因虽不如日本给人以深刻印象,但要胜过印度。尽管毛泽东偏好拔苗助长而有损其正常生长速度,但实质上的所获是基本的。  总之,毛泽东留给中国的是很大程度上的自给自足和世界第六经济大国的地位。 —— 毛泽东
0毛泽东曾对他的卫士李银桥说过一番话,这番话也许可以解释我们能够从他身边不同的工作人员知道一些有关他的回忆。  ,”他说,“我和我家里的事瞒天瞒地瞒不了你。”他接着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不要写我,我死了以后可以写,要如实写。 —— 毛泽东
0个来自安徽的百万富翁看完这本书后给我写信说:“我挣的钱越多,就越感到怀念毛泽东。”一个曾经是天津的某工厂管理者的人感激地说:“读了您的《毛泽东传》后,我决定放弃我的令人羡慕的、地位很高的职位,我要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我变成了一个企业家。 —— 毛泽东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4页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1919年10月,毛泽东的母亲病逝之后,毛泽东的父亲来到长沙。三个月后,1920年1月,毛顺生因伤寒病去世,终年52岁。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6页

好像6个月是毛泽东兴趣转移的自然跨度,他整天泡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的时间也是半年。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页

在他个人的身躯里含藏着中国革命的故事。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毛泽东的故居——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2页 - 少年时代

没有一整套政治策略而只有单纯的反抗是不会成功的。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终于把这本厚厚的大部头看完了。
收获还是不少的,特里尔作为旁观者,还是看清了一个很全面的毛泽东。
但作为一名美国人,也许还带着那么一点点偏见,尤其是毛去美国之间的这一段关系。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0页

毛泽东翻开《世界英雄豪杰传》,大声地向同学——他们还不习惯老老实实地坐着听他宣讲——朗读其中关于乔治·华盛顿的一句话:“只是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的战争,美利坚才赢得胜利和独立。”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9页

记下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他总是处在人们注意的中心,富于自制力。给人的印象是能眼观六路,毛泽东从来没有失去他的两重性:脑弦紧绷如满弓,机敏似猫。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2013年1月24日终于看完了本书。感觉内容单薄了点,评论也不多。最近还在钱理群的毛,评论深刻的多。准备看肖特的毛和中共研究室的毛,到时再作评价。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3页

一个革命党的宣传家来到学校向学生发表演说,承诺要开创一个新时代。毛泽东听后非常激动,他决定“参加革命”。他花了五天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之后参加了湖南革命军(即新军)。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0页

“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伟人!”“才不致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6页

一位教员借给毛泽东一本有趣的官方史书——《御批通鉴辑览》。这本书为他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了跳板。和课堂上讲的东西相比,他更喜欢这些谕旨、法令以及皇上的御批等等。于是他决定自学一段时间。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刚略读读了一遍,前三分之一颇有意思。
1、老毛是个不修边幅的人,参加一大时,旁人说他身上的污垢若刮下来有一斤多。
2、20年代大半时间一直穷困潦倒,一度靠给同伴洗衣物赚钱。
3、在党内是个边缘角色,一个说着别人不懂的湖南话的穷小子,跟建党初期出身官宦地主家庭的精英们走不到一块,几次党的全会都没参加。在国民党那边倒是颇为得志,中山舰事件后,还能一直在国民党党部工作。
4、20年代真是英雄出头的年代,老毛一个湖南穷教书的,只是写了若干政论,学生同乡里组织了读书会,就可以参与建党,进而跃升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核心阶层。看到老毛着一袭粗布长袍跟孙中山、胡介民一帮大佬合影,真是格格不入。
5、老毛性格固执,易冲动,但大事上通权变,会隐忍,这跟他一贯坚持的“农村包围城市”、“大踏步进退,寻机歼敌”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一致的。
6、很难说清楚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是天生的,老毛从小跟严酷的父亲斗,跟自己的出身斗争,用现在的话语说是从小心理有残缺有阴影。16岁时才入高小,比同学大了四五岁,18岁入湖南第一师范,此时他和同时代的比,没什么优势,唯个性顽固耳。然而老毛的组织才能和意志力在第一师范逐步体现出来,斯巴达克式的体魄锻炼,组织读书会、夜校,街头演讲,以后老毛独自拉起队伍,在井冈山上扯起红旗,不能不说和他天生的意志力和组织才能有很大关系。
特里尔对老毛1938年后的描述就没什么意思了,尤其是建国1958年后的部分拖沓冗长,所描述的跟事实也有很多偏差,。这可能是由于抗战后的几个重大事件,如延安整风、大跃进、文革目前有很多当事人健在,国内出的正史野史很多,视角多样化,更能一窥全貌。
总的说来,老毛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新旧交替时的英雄,从一个湖南的乡下伢子奋斗成中国的老大,半神半人的人物,是多么了不起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页

毛泽东诞生于1983年,逝世于1976年。这一时期,中国几乎天翻地覆。封建王朝被推翻。战争像有轨电车一样去而复来,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密友翻脸。斗争的火炬代代相传,而他们并未感受到像毛泽东在燃烧时的那种热度。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27页

他们指望毛泽东在入学考试时帮助他们,便写了三篇文章。……三篇文章使他们都考进了这所学校。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5页

在毛泽东憎恨父亲的背后,父子间有一种没有认识到的相像:他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专断者,不过他统治的范围更大。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 建议研究《国家精神文明自律规范》

物质只能决定精神的存在,物质不能决定精神的形态。
胡锦涛主席说,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
可是中国的现实问题是,因为科学思考的文化传统还没有形成,人民对各种精神污染的鉴别力比较低,容易被欺骗和利用。这不是人民的错。因为要科学的认定某种想法或者看法是精神污染很难,科学的认定某种说法就是造谣也很难,毕竟每个人有不同的主观体验,没有人可以彻底摆脱主观来说话。
虽然语言内容很难定性,但是语言的形式——交流想法或者看法的语言模式,却可以明确区分出文明和不文明,举例来说:以下三种不文明语言模式,我上网阅读时常常遇到:
1:虚构历史,否定现实,或者否定历史,虚构现实。
他们说如果毛岸英没有被美军炸死,那中国就会变成继承制独裁国家,就会民不聊生,所以是美国解放军救了中国。
上年纪的人都知道毛泽东还有别的子女,知道这说法是胡说,但是不明白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往往信以为真。
不论人们知道多少实事,这种语言方式本身就是荒谬的。他首先否定历史:毛岸英没牺牲。然后虚构现实:中国民不聊生。用这种语言方式,可以否定现实的任何价值,可以颠倒任何黑白。
再举三例:
他们说如果毛泽东1966年就去世了,中国现在就会强大很多。
否定历史:毛泽东1966年去世了。虚构现实:中国现在就会强大很多。
他们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的辉煌,所以建国后的国难,都是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错。
虚构历史:说传统文化十分的辉煌,完全无视中国在近千年的历史中饱受欺凌的事实,十分辉煌的文化能让民族弱成那样?否定现实:建国前饿死人更过,共产党和毛泽东的贡献,被他们说成了错误。
他们说如果中国共党没有建立新中国,那么中国早就是民主富强的国家了。
否定历史:中国共产党没有建立新中国。虚构现实:中国早就是民主富强的国家了。实际情况是,中国现在正在不断扩大民主,逐步富强。
其实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命运都具有唯一性,所有已经发生的事都是确定的,根本不存在任何其他可能性,也不可能做实验来验证过去某件事的改变,会对现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过去和现在都是既成事实了,可能性只能在未来。
这就是说,即使改个说法:没有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那中国现在就会民不聊生,这样拍马屁也是否定历史,虚构现实。这不是逻辑学的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类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种虚构之否定或者否定之虚构语言模式听起来像否定之否定,所以,这种虚构之否定或者否定之虚构语言模式很有蒙蔽性,容易传播,危害很大。
虚构之否定或者否定之虚构的交流方式不传递真实信息,属于因果关系错乱,逻辑关系不存在,100%的脱离事实,说的直接点,就是骂人,和“曹你妈”(虚构了操,否定了听者的母亲)这样的脏话属于一种性质,非常的不文明。唯一的区别是“曹你妈”只有三个字,而用虚构之否定或者否定之虚构骂人,可以长达几百个字,对人精神健康的伤害,也是“曹你妈”的几十上百倍,可是就是这样不文明的语言模式,被那些国内外的敌对分子使用,因为他们用文明的方式无法否定党,无法否定国家领导人。
但是人民群众却常常看不出他们的不文明,甚至纷纷表示赞同。
2,预言灾难,唯我独尊。
有些邪教组织头目,常对信徒说,如果不听他们,就会脚底下长疮,背后起瘤,耳朵烂掉。他们用着恐吓的方式,使信徒生活在恐惧中,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达到操纵信徒的目的。他们语言模式,说白了就是你不听我的就要倒霉,如果两个人都对我这样说话,而他们的说法又不同,那我启不是注定要烂掉耳朵了?如果更多的人这样对我说话,那我长再多耳朵都不够烂的!所以这种表达方式本质上就是诅咒,伤害听者的精神健康。
再举两例:
我的很多朋友都收到过这样的电话:退党,退团,保平安。这意思就是你们要是不听我的,不退党,不退团,就不得平安,人民币上偶尔也能看到这样的话,这样的诅咒人民竟然傻乎乎的接受了,这样的货币竟然可以流通!相比之下共产党从来没有说入党,入团,保平安。共产党从来不会诅咒人民,所以不能针锋相对的防御,十分的被动,在人民缺少鉴别能力的时候,这样的谎言重复一百遍就会成为真理,人民就会相信。诅咒重复一百遍党员也会感到害怕,党员也是人呀。
更加要注意的是,这种诅咒式表达方式正在向知识分子中蔓延,我听说一个著名经济学家说,中国要是不立刻实行彻底的私有制,就会失去改革开放的成果,他说的对不对我先不分析,这是一个学者应该使用的学术交流方式吗?给人的感觉简直就是经济邪教。因为是听说,我并没有录音或者视频证据,有可能是误传,所以我不想再展开论述。但是知识分子,特别是可以影响到国家决策的知识分子,如果用这种方式交流,对国家来说真是太危险了,说这种话的时候一定要加上“我认为”“可能”,否则就是不文明。像刚才那个话,经济学家要改成,我认为中国不立刻实行彻底的私有制,就有可能失去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才是文明的交流方式。
3,捕风捉影,臆断思维
我在一本叫做《极端十年》的书中,看到作者根据毛泽东的行为,分析出毛泽东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情节。其实人的思维和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那么容易分析,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有可能基于不同的想法。明白点的学者,不会轻易对研究对象的思维作臆断,更不会由此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可是写那本书的作者,还是个知名学者,他甚至不知道毛泽东读书破万卷,就断言毛泽东无知。
就算分析别人的思维,还可能有一点点的合理性,可是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级战略家,他的心思要是那么简单就能被看穿,中国共产党怎么能够以弱胜强,一步步的成长起来呢?中国怎么能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一天天的强大起来呢?这样分析毛泽东一点点的合理性都没有。我认为这种做学问的方式,不够文明,不够自律。
再举一例:
2009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张宏良,我最近开始听他的讲座,收获不少,他对于敌视中国的外部力量有高度的嗅觉,十分的灵敏。但是,他经常对所谓右派做出臆断,说右派妖魔化毛泽东,说右派得势了会残酷镇压左派,并由自己的臆断作出结论,说所谓右派在搞阴谋颠覆。他还臆断地产商破坏国家经济,呼吁什么“打倒地产商,人人有房住”。这就是捕风捉影,臆断思维。我相信有敌对势力混进所谓右派里,用不文明的方式贬低毛泽东,但是事实总可以讲的清,没必要学他们不文明的方式,或许张宏良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不文明吧。
其实还有很多种不文明的交流模式,我就不举例了,在老百姓的话语习惯中很常见,我整天听得到。这个问题要研究,要用科学的方式论证。
人有不文明的言行是正常的,因为人是有感情和情绪的。普通的不文明行为大家(包括当事人自己)都能辨别,也能理解和排斥,用人民的话说:可以理解,不能接受。但是如果不文明的言行披上了理性的外衣,就变成披着羊皮的狼,具有了伪装性,难以辨别,人民对此往往是:不太理解,可以接受。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不文明文化,我认为这有可能(文明用语,呵呵)伤害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制造那些谣言的家伙太坏了,他们不仅传播虚假信息,还传播不文明的信息传播方式。
我知道国家为了维护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互联网“大防火墙”,但是对于墙内的各种反国家势力,愚昧势力,邪教势力,我们缺少防御措施。我认为只有通过提高人民的辨别能力,通过建立由党员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精神世界的“内防火墙”,才能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
我的建议是:组织语言逻辑专家和马列专家收集各种脱离事实的言论,科学地归纳和分析其中的不文明语言模式,把他们抽离出来,用小学生都可以理解的白话文,把各种不文明的语言模式解释清楚,写成《国家精神文明自律规范》,加入政治课中,提高人民的鉴别能力,并且呼吁知识分子来维护国家的精神文明,遏制这些不文明语言模式的传播,阻止他们形成文化力量,不要让他们把中国人民的精神掏空了。
细节往往能决定成败,提高鉴别能力的受益人首先是个人,人民从此不会被人骂了还点头,被人诅咒了还接受,被人卖了还给别人数钱。相比之下,增近党民团结只是国家的额外受益。因此,我认为这个工程会得到人民,知识分子和党员的拥戴,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页

1、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12页

26年后,毛泽东在回顾自己当时之所以没有完全支持暴动者时说:“但同时我又觉得村民们的方法是不对的。”可能是看到自己的家乡受到了攻击,他感到震惊,也可能他是在以这件事来验证后来的经验,就是没有一整套政治策略只有单纯的反抗是不会成功的。

《毛泽东传》的笔记-第8页

泽东讨厌去为他越来越富有的父亲四处要账。一次他帮父亲去卖猪,在回来的路上,他把全部的收入都给了一个乞丐。


 毛泽东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