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插图本)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代帝王 > 朱元璋传(插图本)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0
ISBN:9787805905549
作者:吴晗
页数:311页

作者简介

朱元璋出身穷佃户,做过游方和尚。从军以后和儒生文人接近,沾上书卷气,全谈古论今。又以出身微贱,故作神奇,神道设教,吓唬老百姓,和道士和尚串通,假造许多事迹。
他会写散文,主张文章应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对历史尤其熟、跟宋濂读《春秋》、《左传》、陈南宾读《洪范》、《九畴》。
他执法极严,令出必行,事务躬亲,没有休息,也无假期。生活尚节俭,不肯穷奢极侈。
他智力极高,长于计谋,见得大处,当机立断,更善于接受好建议,不自以为是。
他的相貌不很体面,晚年尤难看,一脸凶相,曾找了许多画工,画像十分逼真,总不洽意。后来一个聪明人画的像,轮廓有点像,却一脸和气与慈祥,这才对了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小流氓
第二章 红军大帅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第五章 恐怖统治
第六章 家庭生活
朱元璋年表(附录)

内容概要

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原名春晗,字辰伯。193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七・七事变后到云南,先后任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1943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今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积极从事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系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曾长期从事明史研究。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后,因三家村冤案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10月11日逝世。1979年中共中央批准北京市委的决定,予以平反昭雪。著有《读史札记》、《朱元璋传》、《论海瑞》、《海瑞罢官》与邓拓、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并主持标点《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

图书封面


 朱元璋传(插图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弥勒教、明王教,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义的主要两支,出身最底层的朱元璋,一场瘟疫,夺走了大部分亲人的性命,他走投无路去了寺庙,作了行脚僧。人生的第一抉择,他投奔去了气势如虹的起义军,从最小的护卫做起,逐渐建立威信,发展自己个人的军队。身边聚集了同乡亲友、朋友,一群卓越的文臣武将(徐达、刘基、常遇春、李善长等),从定远起步,所属势力范围可谓,四面包围,但北方的农民军正好作为屏障,抵挡住了元朝军队。朱元璋,面对最大的敌人,就是长江流域上游的陈友谅和下游的张士诚、方国珍,处于两线作战,又一个重要的抉择,他先艰难地打败了志骄的陈友谅,接着在去对付器小的张士诚,统一了南方。此时,北方的农民军基本与元军相互抵消,被灭了,元朝内部争权夺利、相互排挤,掌握实权的王保保被众人排挤,朱元璋趁此机会,一举将蒙古贵族赶到漠北,由南向北统一了中国,但元军的实力尚存,一直是大明王朝的最大隐患。西部和云南等剩余势力的征讨,成就了大明江山的版图。明太祖开始制定制度和规划,亲手制定《大诰》,整顿吏治,以猛治国,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废了丞相之职,独揽大权,解决淮人集团与非淮人集团的政治斗争,诛杀功臣)、蓝玉案(把军中勇武刚强之士差不多杀个干净,两案共涉及四万人)、空印案、郭恒案(贪污腐化是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正常现象,千里为官只为财,严惩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奸贪舞弊,连坐被杀者七、八万人),每次都数以万计的人被杀,大清洗地将开国元勋杀了个遍,太子朱标的死,更让伤心的明太祖下定决心祭起屠刀,大开杀戒,为文弱儒生的孙子留下纯净的天下。人民分为匠户(原来元朝时期的工匠是蒙汉贵族的奴隶)有所改善,但匠户生产多为官办,而且是终身制,匠人缺乏生产和改良的动力;军户(卫所制),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因此明朝拥有了数目众多却毫无战斗力的军队,带兵的将领都是作战前夕才由皇帝决定,皇权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大部分的农户,放任自由,贫穷困苦,全国的赋税来自他们,田税和丁税,管理和维护则多来自家族和地方绅士的辅助;内陆的商业虽然发达,但商人却是最没有地位的。科举考试,八股文(制艺由朱元璋和刘基制定),四书经注,段段相对、不准说自己的话,只能代圣人立言;自此以后,明清两代的士人(官僚统治阶层)多迂腐,往往他们是以后改革的最大阻力,他们最为顽固腐朽。都城的选择,北面是随时都会来侵略骚扰的蒙古部落(元朝遗支),南面是漫长的海岸线,无法有效防御,实施海禁国策,后来的倭寇骚扰也让明朝吃尽苦头。赋税多集中东南,定都北方则,运输线长,耗费巨大;定都南京则主要威胁来自北方,北方防线又不能太弱;折衷,定都西安、洛阳,国家的中心,各地税收运输都差不多长,但由于太子去西部考察期间,不幸病逝,事情不了了之。最后时间久了,定都南京也就成了定局,惯性了。不过由于功臣都被清除,北方的边防依赖明太祖的儿子们了,他们做大,朱元璋死后,他们严重地威胁到继任的皇帝本身位子,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将朱元璋最初制定的边防和其他政策,打得七零八落。朱元璋总是亲力亲为的做事,为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制定从他的角度看来最为妥当的策略,过于苛刻的祖宗之法不可变,搞得后来的子孙们焦头烂额,弊政和国事变得越来越难以收拾。当初为环境制定制度时,伟大、高瞻远瞩的朱元璋勤劳了一生,为后世子孙创立了当时来说可能最合理最现实,或者说最完美的制度规划,但环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个不可变的祖宗之法,漏洞百出,弊端越来越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貌似强大的明帝国在末期的风雨飘渺后,轰然倒塌。最初美好的幻想变成现实中可怕的噩梦。那时候的书,总是那么阶级分明, 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踩到地雷上了。
  •     读了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是在现在大红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通俗历史读物的好处就是能引人走进这条路,否则明史这块比较偏僻的领域,怕是不会像今天这么火热。但是吴晗先生的功力(本人就是明史专家)和文笔,是在初初体味那些通俗历史读物后,最好的营养剂。元璋的得势,和任何的成功者一样,总有机缘和自己的智慧所在两方面。机缘比如:他做和尚化缘的一带,正好是秘密组织活动的地方,他借此接受了革命的思想,也认识大批英雄。而后面他所依附的郭子兴的地区,处在三颗大卫星——张士诚,小明王,徐寿辉包围下,它们在无意间帮这支元璋未来靠之发迹的队伍挡住了大元军队。当然,不可不提的是,他的正妻是马皇后。马皇后不仅在后来替他打理后宫,进谏忠言,成为千古留名的贤德皇后,另外,马皇后是当时元璋的长官郭子兴的义女,因了这个姻亲关系,他的地位大大提升。算是自始至终的帮夫运。智慧与谋略自然更加重要。第一层面的是军事和人情上的,或者只能称为计策。比如,在将领外出征战时,扣留其妻子,防止将领降敌(那个年代,降敌太普遍了,元璋的水军就是直接降来的)。比如,作为军队的第三号人物时,利用战争和离间,搞掉头两号人物,获得军队。比如,在小明王得势的时候,做红军的官,当小明王的势力基本被消灭后,就脱离了。比如,被陈友谅和张士诚夹攻的时候,不作两边防御,而是主动对强势的一方陈友谅先攻击,得势,那较弱一方自然犹豫,最后不了了之。比如,消灭张士诚最后那几仗,知道后面有硬战要打,嘱咐城破后不要杀掠,特别不要掘张士诚母亲的坟,免得对方拼死抵抗。第二层面就是文化和国策上的,这个就可以称为智慧了。比如,养士:禁止部下和儒士结交,自己来包办。养所有肯被养的士。因为士一般在地方上有名气,士养了,百姓也就跟过来了。比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刘邦也受过益处,此处来讲,做小明王的官,受其庇护,比另称王受其攻击显然要理智的多)比如,不向百姓抢粮,自己来生产(大凡在混战中撑到最后的,粮食肯定不能靠抢,要建立稳定的供应系统)比如,聘请当地知名学者替他讲解经书历史,建立郡学(半为名声,半为实用)有一个地方特别有意思,就是刘基和李善长的矛盾。称其为一般的争权,没有这么简单。他们的斗争,其实是浙东派和淮西派的斗争。那么这两派都是做什么的呢?淮西派都是元璋跟着打仗一起过来的,是明教的将领,出身贫苦农民。而浙东派都是富庶的地主家,有田地和巨额财富。所以看着这两派此消彼长的斗争,可以看到元璋的立场。一开始自然是淮西派战绝对的优势,元璋不识字,又都是发小,打的是明教的旗号,要给穷人翻身。后来元璋自己开始读书养士,开始转变。后来收了刘基他们,平时出谋划策都在身边,继续转变。到了张士诚檄文出来的时候,这篇儒家色彩浓重的文章就彻底将元璋的上下半生分成两截,上半生作贫民的头目,后半生是地主巨绅的保护人,儒家的护法。文中大骂自己靠之发家的明教军队,表示与之决裂。到了方官民檄文,可以明显的看出元璋在讨好北方的官僚地主。为了解除北方官僚地主对于红军的恐惧心理,使得抵抗化为附庸。檄文有三:一有民族革命,二有复兴传统,所以骂元朝,骂明教。这就是浙东派也就是地主阶级的大胜利。但是元璋本人是贫民,所以他要依靠这些人,但得了天下后并不会让地主们得势,所以刘基比李善长要死得早。胡惟庸(淮西派)得了势力和蓝玉(淮西派)一样,拉了几万个人一起陪死,淮西派也没有好下场。元璋知道浙东派才是明朝官僚的基础,所以他只能在得江山后杀一些解恨,终归培养儿子的时候,还是让他和浙东派的人在一起,当一个儒生,这点,他打战的时候就明白,现在还是明白的。所以谈到另一个巩固政权的问题:首先将一个贫民出身的革命班子儒家化,所以立国子监,考大诰,约束监生的思想,以后用作官吏。其次,对于不肯合作的旧地主,强迫迁徙(士族),苛刑诛灭,浙西浙东的故家巨室几乎到了被肃清的地步。并且,去宰相制度,变为皇帝独权。再次,建立特务网,实行恐怖政治。末了,还禁外戚和宦官涉政。纵观元璋的一生,发现顺势而行,是他成功的道理,不过到了晚年,感情因素多了,就不太理智了。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补记
  •     还不错,虽然我不欣赏吴晗这个人……
  •     名家手笔,和《明朝那些事儿》卷一对比着读,是件十分有趣的事。
  •     大部分语句压根没主语,透着一股清华才子的民国范!口语化的文笔异常抓人,比小说还引人入胜,想停都不可能。吴晗眼光深邃,内容惊人丰富,朱元璋确实让人又恨又爱,不服不行,老毛49之后肯定是按这书治国的!研究中国帝王术,此书重中之重!作者写作时居然34岁?---中国第一传记!
  •     影射史学的代表,同样殒命于影射史学……
  •     这个版本和三联版本不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