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敬畏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对生命的敬畏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208066915
作者:(法)阿尔贝特·施韦泽
页数:315页

后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终于被译成了中文。这是自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2003年)之后,我翻译的第二本施韦泽论著。施韦泽的第一本中文论著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我希望和相信这第二本论著也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有鉴于此,以下想介绍一下我接触施韦泽论著的过程,以及中国公众对施韦泽生平和思想的接受状况。我对施韦泽的了解和研究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我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进修德国哲学和伦理学。由于语言上的困难等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读者很少能够接触到有关施韦泽的论著。改革开放之后,港台地区的一些相关论著来到了大陆,正在大学读书的我才了解到:20世纪的西方世界有这样一个丛林中的“圣者”。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从几千页的出版物中选编而成的施韦泽自述(施韦泽的大部分自述写于20世纪的20年代,即他46岁至57岁之间),它在逻辑上是按其经历和发生的时间编排的。除了丰富多彩的生平资料之外,施韦泽的专业的和通俗的学术著作的介绍、关于他生活转折点的私人信件、系列布道、来自非洲的叙述、关于歌德的第一次讲话等使其自述的内容更为完整。
施韦泽自述的核心是清新、青春的,是多方面、可信和丰富的,绝不是多愁善感,而是理想主义的,同时是绝对客观的。
在关于21世纪的民意调查中,施韦泽的名字一直列于伟大榜样的顶端或前列。我们大家日益发现,对人道的向往不断增长。这本书也许能够有助于我们再次了解人道的伟大体现之一。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论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人格特征导言一、 青少年时代(1875-1893)京斯巴赫米尔豪森冷静的理想主义二、 学术、布道、艺术(1893-1913)大学岁月耶稣、巴赫和管风琴制作三、 面向非洲(1904-1913)决定“……与疲劳作斗争”四、 丛林诊所(1913-1917)白人“巫师”“兄长”的观念敬畏生命五、 放弃和鼓舞(1917-1923)回到故乡的山谷伟大的自白来自瑞典的召唤六、 兰巴雷内的新开端(1924-1927)首批助手的到来饥荒勇敢的决定七、 扩建和加固(1927-1939)歌德的保罗信赖精神和思想“……终于结束了”八、 高龄的重负(1939-1965)兰巴雷内成为战斗区域“田园风光”的核战争中文版前言:论阿尔贝特·施韦泽的确格特征导言一、青少年时代(1875-1893)京斯巴赫米尔豪森冷静的理想主义二、学术、布道、艺术(1893-1913)大学岁月耶稣、巴赫和管风琴制作三、面向非洲(1904-1913)决定“……与疲劳作斗争”四、丛林诊所(1913-1917)白人“巫师”“兄长”的观念敬畏生命五、放弃和鼓舞(1917-1923)回到故乡的山谷伟大的自白来自瑞典的召唤六、兰巴雷内的新开端(1924-1927)首批助手的到来饥荒勇敢的决定七、扩建和加固(1927-1939)歌德的保罗信赖精神和思想“……终于结束了”八、高龄的重负(1939-1965)兰巴雷内成为战斗区域“田园风光”的核战争“……我属于你们”阿尔贝特·施韦泽年表资料来源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开放人文

前言

1991年,当把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译成中文时,在中文版的《译者的话》中,我写道:“作为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辉代表,施韦泽体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和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完美结合。施韦泽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享有声望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同时又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医学博士。然而,施韦泽给人印象最深之处并不是他的多才多艺,而是他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和极其热忱的献身精神。”值得欣慰的是,《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出版后,受到了我国广大读者的喜爱。

内容概要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年出生于法国上阿尔萨斯,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而且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的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38岁时获医学博士,取得医生执照,1913年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六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直到1965年逝世。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爱因斯坦这样评价他:在20世纪西方世界,施韦泽是唯一能与甘地相比的具有国际性道德影响的人物。

章节摘录

插图:使我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东方智者后来对耶稣漠不关心,也没有谈到伯利恒的牧人,他们以后成了耶稣的使徒。这使我很不满。第二学年,我们每礼拜要上两次书法课。课前,书法老师正在上大班唱歌课。这样,我们就必须早点离开小教室,到大礼堂前等待。当双声部的歌曲《我恬静地坐在那边的磨坊下》或者((谁有你,美丽的树林》开始时,我激动地必须靠着墙,才不会摔倒。这双声部的音乐使我整个身心狂喜。同样,当第一次听到铜管乐时,我也几乎失去知觉。但是,我不喜欢小提琴的声音,只是到后来才逐步适应它。在乡村小学中,我经历了自行车的问世。我们多次听到,车夫们激烈地反对那些骑在大轮子上惊吓了马车的人。一天早晨课间休息时,我们在学校的院子里玩耍,得知对街的酒馆里来了一个“快跑者”。我们忘记了学校和一切,奔了过去,惊奇地看着停在外面的“大轮子”。许多大人也过来了,并和我们一起等着骑车人喝完一大杯葡萄酒。“快跑者”终于出来了。大家都笑起来,一个大男人竟然穿短裤。他坐上车离开了我们。除了这种大轮子自行车之外,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那种半高的轮子,所谓“袋鼠”也问世了。不久之后,人们也看到了最初的小轮子自行车。但是,那些最早骑小轮子自行车的人遭到讥笑,人们说他们不敢骑大轮子车。在高中毕业的前一年,我自己也有了一辆渴望已久的自行车。为了挣得购车所需的钱,我为后进的学生补了一年半的数学课。这是一辆二手车,卖230马克。那时,牧师的儿子骑自行车,还是有失体统的。幸运的是,父亲不在意这个偏见。当然,指责他儿子“自大”举止的声音是不会少的……当今的年轻人不再能够想象,自行车的问世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一种至今未知的深入大自然的可能性向我们敞开了。

图书封面


 对生命的敬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历时三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按照我的阅读速度,这样厚度的书其实一下午就可以结束的,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停下来思考和感动。也或许是缘分吧,在进豆瓣书店后的两分钟我就注意到了这本书,再耗时两分钟我决定了买下这本书。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觉自己幸运,而买到这本书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最幸福和幸运的事情。以我的能力实在是不敢对这本书写读后感,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哲学和神学界的专家,非洲丛林的圣人医生写出的自述实在是让我只有仰望的资格。我迫切希望马上读第二遍,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停下忙碌的步伐,也来读读这本书,体会下我体会到的感动。读完这本书更像是接受了一次阿尔贝特的长长的布道,对于他所秉持的敬畏生命的哲学我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对于成长中所遇到的很多困惑,我都找到了答案。至此才发现,原来我所困惑的,这位圣人其实也困惑过,只不过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他找到了解决困惑的办法,并用毕生的精力帮助了更多人去解决困惑。最后我想再次表达自己幸福的感觉,在我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工作之前读到了这本书,实在是感谢老天对我的恩赐。
  •     我相信,任何一个希望老实做或者学学问的人,都会对中国的大学教育表示足够的失望,特别是缺乏客观标准的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学大概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既没有能力黑暗中创造光明,又没有勇气彻底放弃黑暗带给我们的封闭的安全感。曾经,一位志在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的同学对我说他恨不得毕业后去日本重新读医学——就像鲁迅那样。 但是,他也仅仅是想想而已。毫无基础的,放弃现有的一切,从20几岁重新开始一段还颇为漫长的道路,足以让绝大多数人退缩。 不过 ,史怀哲就有这样的勇气,一个享誉欧洲神学、音乐界的超级天才(也许是百年一遇的),在他30岁的年龄,又重新开始学医, 1905年10月13日,他向双亲以及若干亲近的人发信告知了自己的决心。很快,引来了一场可怕的冲击。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认为他辛勤奋斗许多年而得来的今天的一切,却要去放弃,实在愚不可及,“为非洲野蛮人服务,实在不必由天才来做。史怀哲应该献身于学问和艺术的世界。”周遭的咄咄逼人和循循善诱并不能改变理想者的决心。是的,亲友反对、30岁才开始重新学医、经费难以筹措、放弃教职和热爱的音乐,有一万个理由让他放弃,让他坚持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理想,而这一个理由就够了。龙应台曾感叹理想主义者常常经受不住现实的测试,在这一点上,也许史怀哲的话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付诸实施的理想通常为现实所扼杀,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从一开始就应该屈服于现实,而只是因为我们的理想不够坚定。” 更重要的是,“现实”也不能成为我们不行善乃至作恶的的借口,在自己可以保全的前提下的行善也许只是为了享受可怜的道德优越感,严酷的现实面前才是检验君子的试金石,“我们成年人传授给年轻一代生活的知识,不应该是“现实将除掉你们的理想”,而应该是“坚持你们的理想,生活不能够夺取你们的理想”。看看吧,很多时候,妥协被当做成熟的标志,世故被视为经验的象征,人类的病态和自利彰显无遗,我们就是缺少史怀哲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念。那些仅仅高呼着道德口号的人,往往颇为可疑,因为 这是一个姿态比思想更重要的年代。若要判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要看他放弃了什么,那些在自己不受损失的情况下的道德消遣是不能为道德水平加分的。只有为践行自己的道德理想放弃了某些自己真正珍视的东西,在我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判断的善。活跃在舞台上的慈善名人们,也许台下是恰恰是堕落时代的缩影。但是,没有人可以怀疑曼德拉,为了民族的自由付出自己28年的自由,也没有人可以怀疑史怀哲,为了土人的幸福付出了自己半生的幸福。而且,一定程度上,史怀哲比曼德拉更值得尊敬,曼德拉尚且有全世界的声援,而史怀哲,在出发前受尽了白眼和无知的嘲笑,而在非洲,尽管他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很难想象未开化的土人们能与史怀哲进行内心深处的交流。除了妻子,还有巴黎巴赫协会所赠送的钢琴外,史怀哲是缺乏交流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他比曼德拉的牢狱生活更加孤独。爱因斯坦曾对两个人的表示过精神上的崇敬:甘地和史怀哲。他这么评价甘地,“后世将很难相信,地球上曾存在过这样一个人。而对于史怀哲,爱因斯坦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宗教,又是宗教。20世纪拥有超人的道德情怀的人,往往与宗教密切相关,甘地如此、史怀哲如此、另外一个深入非洲行医、第一个进入非洲内陆的欧洲人利文斯顿也是如此。在中国,也有1年前,放弃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转而出家的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矛盾,去宗教化解放了人的思想,而且似乎更接近文明,而文明的代价却是放弃仁爱。史怀哲在他《文明的哲学》中提到,从19世纪中叶起,理想不再来自理性,而是来自现实,我们因此也日益陷入无文化和无人道之中。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肯定也失去了坚实的基础,现代人已不再有思考和实现一切进步理想的动力。人们已经对现实做出了广泛的妥协。这一切都是非常可怕的,人类可能由此将万劫不复。而在一次纪念歌德的演讲中提到:“我们必须与我们自己及其他一切战斗,不为什么,只因现代是失去了人性的时代。歌德无分事物的轻重,皆以良心来奉献。一个人非以一个时代的社会为对象,而以人类本身或各个人为对象来思索——这都是超乎时代的。”史怀哲不止一次这样表达过对文明、对时代的担忧,特别是在他远离欧洲的名利场在非洲的丛林中静静思索的时刻。而不依靠宗教,而是依靠理性所产生信念的时代也许用远不会到来,而这可能是人类的进步没有让人类更加幸福的原因所在。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先后断断续续略翻过几下,还是未能读完,姑且标下…做个了断。P133-140讲奥耶波姆的那段还挺动人的。译文不够简洁流畅,标点格式不规范,也看不出原著有多大魅力,难以驻读。
  •     如果选择放弃理想屈就现实,只能说明对于理想,尚没有坚定的理想去坚定
  •     对自己想法的执着………………
  •     人格的魅力
  •     道德律与自然律
  •     竟然在枯燥中有幽默……
  •     从这本书来看,这人不是基督徒。
  •     一个人的行动不仅诠释古希腊“人”的理想,还有对生命的敬畏,
  •     1星给书本4星给史怀泽
  •     人文系列丛书真的相当不错
  •     我不愿丧失对痛苦敏锐的感知,愿我能像你一样,清醒且勇敢,柔软而坚韧,终此一生。
  •     敬畏生命
  •     我也说不出来什么了
  •     2010年生日郑聪送的礼物,五年后才读完。一个人对生命竟然可以如此严肃并知行合一。
  •     我喜欢
  •     对于生命伦理的论述不如《动物解放》,但毕竟是开山之作,可以理解。
  •     比那个编译的传记好多了,有如此优秀的自传在前,还有人去给他写传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