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愿景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课程愿景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
ISBN:9787504128232
作者:多尔
页数:364页

作者简介

《课程愿景》挑战了从拉莫斯(Peter Ramus)到泰勒(Ralph Tyler)直到今天四百多年来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单一的、主导性的课程观。它沿袭并超越了杜威的精神,创造了杜威未曾预料到的愿景——将科学性、故事性和灵性游戏式地结合起来的课程愿景。通过这种写作方式,《课程愿景》促使我们每个人都根据理性的逻辑、社会的特性和文化,以及创造意识与神秘性,来创造我们自己的课程愿景。 
阅读《课程愿景》是非同寻常的经历——它引入入胜、富有挑战性并促使我们沉思。书中的课程探究不仅触及美国的课程传统,它也挑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课程传统。多尔提出的5C——课程是在跑道上跑(Curriculum as currere) 、课程是复杂系统(Curriculum as complexity)、课程是宇宙论(Curriculum as cosmology)、课程是会话(Curriculum as conversation)、课程是共同体(Curriculum as community)——的课程观为课程学者、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联结未来课程的愿景。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前言导论一    表达课程愿景  诺尔·高夫导论二    幽灵与课程  小威康姆E.多尔    关于多尔的观点  温迪·布鲁萨德第一章  生态式理解//问题:隐喻的重要性    面向文化和生态的课程理解  C.A.鲍尔.斯    关于鲍尔斯的观点  艾伦·维克善第二章  死亡与危机//问题:哀悼变成了课程    课程之死?  德波拉·布瑞兹曼    罗伯特·穆塞尔和欧洲文化在美国的危机  威廉F.派纳    关于布瑞兹曼和派纳的观点  佩吉·R.麦克奈尔第三章  下一步怎么办?//问题:读解课程愿景    课程幽灵和愿景——以及该怎么办?  克里奥·H.切瑞霍尔姆斯    关于切瑞霍尔姆斯的观点  艾伦·维克善第四章  杜威的“幽灵”//问题:风格问题    闲话(杜威的)“幽灵”:思古论今  彼得·科尔和帕翠沙·奥瑞莉    关于科尔和奥瑞莉的观点  佩吉·R.麦克奈尔第五章  有机中心课程//问题:情境化逻辑    有机课程的逻辑基础:杜威的逻辑和复杂科学  杰恩·弗莉娜    关于弗莉娜的观点  卡伦·E.萨利文第六章  全球化的长臂//问题:我们是谁眼里的“他者”?    全球化的长臂:课程的跨国想像  诺尔·高夫    关于高夫的观点  约翰·斯蒂瓦特第七章  概念重建的课程//问题:身体语言    概念重建经验理论的必要性  凯瑟琳·凯森和唐蚋德·臭利弗    关于凯森和奥利弗的观点  珍妮丝·帕德·希尔第八章  商业化学校//问题:学校“是”我们    美国学校的商业性转变  亚历克斯·莫纳    关于莫纳的观点  帕翠沙·托马逊第九章  课程的旅途//问题:旅行者的故事    课程:穿越复杂性、共同体、会话和高潮的旅途  玛丽·伊莉莎白·莫里奥·莫尔    关于莫尔的观点  卡罗尔·威廉姆斯·第十章  全视//问题:布莱克之光映照下的课程    神的愿景,全角度透视:课程与马车的传统  莫莉·奎恩    关于莫莉的观点  德波拉·J.戴维斯第十一章  过去、现在和未来//问题:课程动态学    被困扰着的课程:关于课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愿景  约翰·圣朱利安    关于圣朱利安的观点  克瑞斯汀·凯特第十二章  谈谈幽灵//问题:解构眼睛/我(eye/I)中心    谈谈幽灵  多纳·楚特    关于楚特的观点  布莱恩·凯斯漠和尼古拉·规洛利第十三章  异乡人的呼唤//问题:后人类精神    异乡人的呼唤:德韦恩·休伯纳的精神旅程课程愿景  王红宇    关于王红宇的观点  唐娜·波切瓒乐

内容概要

小威廉姆 E.多尔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维拉·富兰克林与J.R.伊格斯(Vira Frariklin &J.R.Eagles)捐赠基金荣誉教授。他生于波士顿,在波士顿、丹佛和巴尔的摩教过书,并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历任纽约州立大学澳斯威戈分校(SUNNY—Oswego)初等教育系主任,加州雷德兰兹大学(University of Redlands)师范教育项目主任。多尔教授专业著述甚丰,《后现代课程观》是他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

图书封面


 课程愿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坦白地说,对于我这个“教育新手”而言,阅读本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与作者的教育理念存在着时空上的错位。其实,在很多领域,东西方的学理讨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简言之,我们纠结的问题在于,我们总在用后现代的观点批评一个非现代化的社会。   就中国教育而言,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往往不是先去批判“泰勒”的目标课程理论,也不是去颠覆现代课程范式,因为我们的现实是,中国的教育连基本的课程范式都未曾建立起来,何曾需要去颠覆?   但是,后现代的思想与我们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别人犯的错误尽量避免重蹈覆辙。其实,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很难用以往的发展模式去定义一个国家发展的状态,也许人类在全球化的今天早已摆脱了以往线性的发展模式,走上了一条多元、复杂、快速,同时也充满着变数的道路。对于第三世界而言,也许存在机遇,但是更多的将会是挑战,纷繁复杂的世界容易让我们迷失。因此,我们更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了解借鉴西方最新的思想和理论,我们也许会多一种思考问题的思路。我想,这也是《课程愿景》所属的这套“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编纂的初衷:   “立足中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既扬弃中国古代课程与教学话语,又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中的课程与教学话语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在这种扬弃与对话中构建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主编寄语)   《课程愿景》一书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课程范式,有着尖锐的批判,由远及近,我们做的怎样呢?难免我们会有同样的反思。   本书主编之一小威廉姆E·多尔,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教授,其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建树颇丰,代表作即为《后现代课程观》(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其实正如多尔强调的一样,本身“后现代”就是一个不确定的、不断更新语义的词汇,因而提出后现代课程理念自然应当是一个兼具开放性、互动性、会话性、折中性、多重性而且不断扩展内涵的课程观。其观点在本书导论二“幽灵与课程”一文中同样有类似的体现,下文中笔者将会对于多尔反复提到的“幽灵”作概念上的追根溯源,以期全面了解其在课程论上面的批判性观点。   本书中提到“幽灵”的概念,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句名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这不禁让我思考,在西方的语境中,“幽灵”为何往往成为一种意识的隐喻。其实,这也体现出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人尤其是共产世界相信唯物论,不承认有什么灵魂的存在。但是,西方宗教文化氛围下,“灵魂不灭”则是宗教话语体系中“天堂”与“地狱”存在的基础。“幽灵”不仅存在,而且是一种隐秘的力量,就像一种思辨思维一样,在不同的语境下赋予其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作为正义力量的化身,往往具有超常而又神奇的能力;相反,如果它代表则一种邪恶,自然更能体现出“挥之不去”的影响效果。所以,知道今天的西方语境下,仍然产生了一大批有关“幽灵”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哈利波特》、《纳利亚传奇》《幽灵公主》等,不一而足。   毫无疑问,《课程愿景》中的“幽灵”同样有这样的隐喻:   “是的,让我们想一想课程中的幽灵,想一想有些东西从前是活着的,后来却被抛弃了,死了。从前的有些东西并未消失,只不过是藏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而已。让我们想象一下多尔所说的,真的存在幽灵,杜威就是其中的一个,而控制则是我们的课堂中的幽灵。控制体现在我们的说话方式中,通过我们的语言默默地把它的意愿强加到课堂中。”(P327)   一方面,杜威课程思想的“幽灵”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现在依然具有指导课程改革的活力;另一方面,“控制”即指在课程之前预设无数的细致入微的目标,在课程中依此为准绳去推进教学活动的课程理论。二者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是不断冲突的,是有无限的张力的,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样去在这二者之中选择平衡。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因为胡适之的原因,其以经验主义哲学的鼻祖而闻名中国。就其教育思想而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三中心”教学理论:“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经验为中心”。   在批判美国旧教育的同时,杜威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据此,杜威拿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来作比喻: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和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就类似于天文学的研究重心由地球转到太阳一样。   针对预设的教育目标,杜威强调“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言外之意其自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如果有教育目标存在的话,它也只能存在于此一种过程之中。教学活动就是一种生活,一种丰富的内涵完美的生活,教育的目标就应该在教育活动的不断进行之中去生成。相反,那些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学目标,有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因为预设目标具有不灵活性,往往不能够适应在丰富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的教育情况。所以,杜威认为课前的预设目标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   作为经验主义哲学大师,杜威认为,“经验”是世界的基础。教育就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获取他自己的经验。甚至,在杜威看来,“经验”是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是具有连续的、彼此交互的教育经验,当然这些经验必须是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出发“连续不断改造的结果”。   杜威在教育上的这些“幽灵”,“在美国课程中游荡,并在受美国课程影响的其他国家的课程中游荡,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他的幽灵像精灵一般地在课程中神出鬼没,提醒我们无论是我们的课程理论,还是课程实践都没有搞对(got it right)”(P25,多尔的导论二)。   就“幽灵”而言,多尔多少有些诡异地告诉我们:“用幽灵这样一种虚无缥缈、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的东西来比喻那些真实存在的、过去存在的或将来存在的事物,似乎有些古怪。然而,这正是幽灵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现实——他们追着我们直到幕后的真相显现出来”(P31,多尔的导论二)。   从词源上对ghost一词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多尔又指出:“这里灵魂的概念就是古希腊人心目中的灵魂的概念,它们是灵魂摆渡者摆渡到彼岸去的对象。对我们来说,以往的课程灵魂必须被摆渡到永不回归的彼岸安息,而在此岸的我们,则需获取新的灵魂”(P31,同上)。   那些需要我们摆渡到彼岸的灵魂抑或“幽灵”,在课程理论层面主要就是“控制”。   在多尔看来,教育活动不断走向系统化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强化控制”的过程。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向前行进,我们往往把1500年作为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因为在这前后,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等等诸多历史剧目轮番上演,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孕育着。正如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阐释的一样,新教呼唤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也许更加注重的是效率、秩序、功利、理性。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或许“幽灵”也在孕育,这就是一种刻意追求效率的、注重方法的、存在预设目的的教学范式。   巴黎大学的拉莫斯对于这种教育范式的开创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新方法论,就是一种“根据线性的不容打断的进程来安排的、从普遍到特殊的、分类的、分等级的秩序”,并且在他看来课程就是“表示循序而进的学习进程”。(P34)因而,多尔不无感慨地说:“在课程这个词一开始被当做一个教育词汇使用时就已经根植于课程当中。用一个现代的、机械论的比喻来说,控制不仅仅是课程时钟里面的机械幽灵,也还是使这个时钟从一种意识形态向另一种意识形态、从一种时间走向另一种的发条和钟摆。现在,已经到了让这个幽灵休息,让它退休到彼岸去,把课程解放出来自由地生存的时候了。”(P38、39)   对于美国的课程专家泰勒而言,课程的编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校教育能够取得哪些教育目标,除此以外,泰勒对于确定课程目标所需要的基本原则也做出了基本的规范:首先,他认为,要把教育和社会哲学作为选择教育目标的筛子。其次,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学习心理学。最后,用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方式陈述教育目标。   在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他对于课程的编制确定了四个基本的阶段: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作为现代课程的理论架构,泰勒的目标原理影响深远,但是其作为一种预设性的课程论,毫无以为,无法回答教学进程中生成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的渐进学习、教学情境的变化、课程接受者的分层等等。最重要的是,这种预设性的教学目标体系,本质上包含有一种对于学生的控制,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完成教学中非预设性的目标,以及无法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非显性行为。   事实上,后现代课程论的学者们,从来就没有停止对于泰勒目标模式的反思:“我们在课程领域的迷失的原因之一,是我们丧失了理解我们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的能力。我认为,如果课程领域只能讨论提供哪些知识,那么,为什么要提供知识的问题就不可能被讨论。”(P109,德波拉·布瑞兹曼《课程之死?》)   作为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领军人物,多尔在杜威与怀特海的幽灵的指引下,同样也没有放弃对于课程论的反思。相比较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论》一书,在《课程愿景》的导论二中,多尔将其对于课程的看法和认识扩展成5个“C”:Currere(在跑道上跑),complexity(复杂系统),cosmology(宇宙论),conversation(会话),community(共同体)。   首先,课程作为“跑道上的跑”,就把课程看成为一种动态的课程。这正是杜威的教育灵魂所在,“经验不是在某人身上发生的某些事情……而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那个人是如何运动的”,“它指我们必须把课程看做是变革性的个人体验,因为我们——学生和教师——自传性地反思我们的旅程。”(p49,多尔导论二)凸显出学生的教育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经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所要秉持的课程价值。   作为复杂系统的课程,其本质上仍旧是对于从莫拉斯到泰勒课程论的反动。后者试图将课程视为一种简单的、可控制的活动。而事实上,“它不是一个一个等待执行的线性的学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它不断向各种不同的相互联系的形式分化,因此,它是一项需要愿景和毅力的艰巨任务。”(P51,同上)其实,相比在绝对的课程目标之下,“执行”课程的每一个细节,本质上是对于学生主体的不尊重。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系统。“细胞内忙绿而复杂的秩序应该是自组织的和自发的。”(同上)   从宇宙论的视角去审视课程论,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现在的课程存在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正如作者批判的一样,“我们的学校充满了僵死的、无用的、无活力的观点以及无情的、孤立的、无生命的事实。”(P53)因此,一种新的课程愿景应该是系统完整的、有故事情节的、可述的、富有精神活力的课程。   课程是会话。“通过个人间的会话,我们改变我们自己并且会汇聚或集合在一起。在会话中,蕴含着我们融合和转变的希望:不同的观点碰撞融合会达成超越我们原先状态的观点从而改变我们,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情况本身也不断变化并成为转变性的。”(P54)其实,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看问题,课程中的主体毫无疑问就是,同样作为人的教师和学生,只有形成一种“主体间性”的状态,才会将二者的地位和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而会话即,教师与学生相互的尊重,双方思维的交互。   课程同样也是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课程,实际上就是上述动态课程、复杂系统、宇宙论、会话的四位一体的统一。共同体的课程观是从更加高的哲学视角去审视我们的现代课程,固然共同体主要是人类自己的共同体,而现在需要扩展到人与生态、人与宇宙的关系。多尔语重心长地呼吁道:“我希望这样一种超越自身的共同体的观念拓展可以帮助我们所有人认识到:我们认为如此重要的人类特征(种族、教派、性别)与我们所有成员所处的生态、全球、全宇宙的问题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实际上,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与自然的新联盟。”(P58)   应该说,多尔的5C课程观,对于我们的课程教学有太多的思考,但总而言之,首先,作为教师或者准教师的我们对于教育应该有一种信念。要认识到没有生命活力的教师,就不会有富有生命活力的课程,同样也不会有生命力的教育。   现在,中国的课程改革似乎是如火如荼,而实际上,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人都是有主体性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敢说教师的主体性),似乎被课程改革抑或是社会在不断的边缘化,这应该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古人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教育的改变也许期待一个又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我想,这方是一种正真的教育“愿景”。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课程论方面的经典书籍,值得一读,书很新
  •     书收到了,忘了及时评价了,书的质量很好,给朋友买的。以后又需要还会再回来购买。
  •     刚拿到书,印刷不错,期待阅读
  •     可能是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和信仰不同的原因,有的表述不是很能理解,或者说要很费力的理解,还没看完,但是应该是本好书吧,百家争鸣嘛。
  •     对未来课程发展的展望,有看头。
  •     这本书中收录了几个课程专家关于课程的一些论文,本质上就是一个论文集子,并非多尔的课程类专著,文中每篇论文或者愿景都有另一个大家的评价。这种关于课程愿景的理论距离我们的现实还很远!
  •     课程领域中颇具革命性质的一本书
  •     内容比较多 挺全面的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