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奇三塔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桑奇三塔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108041104
作者:扬之水
页数:267页

作者简介

去岁春夏之交以及仲秋时节,分别得获赴欧洲几个博物馆和印尼爪洼婆罗浮屠参观的机会。行旅所及,在关注早期佛教艺术的过程中,慢慢生出看世界的感觉:一个小小的纹饰,竟可以折射出跨山越海的曲折经历。传播的因素当然有很多种:和平的,战争的;偶然的,必然的,等等。天下格局分而合、合而分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文化传递,常会演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传奇。有的可以大致勾画出经行的路径,有的却只能是若干虚线,甚至只是分散的点。我想,作为一个游客,我在这里记下近年各地游走所见以及归来后整理印象之际遇到的相关资料,且选择一种我喜欢的方式,把印度之行拍摄的照片资料刊布出来,以成专题介绍桑奇三塔浮雕的一小册,这样的努力,也许不无意义罢。

书籍目录

序  缪哲
引言
第一章 佛传故事
第一节
1.白象入胎
2.诞生
第二节
1.四门出游
2.逾城出家
3 降魔成道
第三节
1.正觉(成道)
2.梵天劝请
3.初转法轮
第四节
1.降伏毒龙
2.尼连禅河奇迹
3.频婆娑罗王迎候佛陀
第五节
1.竹林精舍
2.回到迦毗罗卫城·舍卫城的奇迹
3.祗园布施
第六节
1.帝释窟说法(帝释天朝访)
2.忉利天说法归来(降三道宝阶)
3.猕猴献蜜
第七节
1.大般涅槃
2.八分舍利
第二章 本生故事
第一节
1.六牙象王本生
2.啖子本生
3.大猴王本生
4.独角仙人本生
第二节
须大孥太子本生
第三章 其他
第一节
1.阿育王的事迹·群象供养佛塔
2.礼敬七佛(过去七佛及其道树)
3.欲界六天
第二节
1.药叉
2.药叉女
第三节
1.莲花
2.如意蔓
3.供养物及其他
大塔主要浮雕位置略图
后记

编辑推荐

《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内容概要

扬之水,本名赵永晖、赵丽雅,浙江诸暨人。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杂志编辑。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师从孙机先生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终朝采蓝》、《古诗文名物新证》、《诗经名物新证》、《先秦诗文史》、《明式家具之前》、《奢华之色》、《曾有西风半点香》、《读书十年》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降伏毒龙 世尊自始至终强调的是自身之修为,并不提倡以神通而现奇迹。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云:“释迦处处以自身修养诏人。智慧所以灭痴(无明)去苦,禅定所以治心坚性,戒律所以持身绝外缘。至若神通,虽为禅定之果,虽为俗众所欣慕,并不为佛所重视。《长阿含’坚固经》曰:佛复告坚固,我终不教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子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神足者,神通;上人法,犹言超人法术也)。”2佛经载世尊所现之种种神通,诸如降伏毒龙、尼连禅河奇迹、舍卫城神变,等等,都是早期行为,似有不得已。以画面不出现奇迹之主角的缘故,在桑奇浮雕,这些故事画面便更像是生活场景的移用。 降伏毒龙,是“三迦叶皈依”的组成部分。三迦叶,乃三兄弟。老大名优楼频迦叶,已经一百二十岁。优楼频,又作优楼频螺或优娄频罗,意译为木瓜林,其地在菩提伽耶之南、尼连禅河之畔。老迦叶生长于此,因以为名。又以其发式为螺髻,或称螺发梵志。梵志,是婆罗门的意译,通常指出家修行或林栖生活的婆罗门。尚未皈依佛陀之前,三兄弟皆信奉事火外道,老大有弟子五百,老二、老三各有弟子二百五十。尼连禅河中下游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云,于时世尊念道,“我今往彼为说妙法,令众多人获大胜利”,可知此行之意义。其时三迦叶为摩揭陀国颇有名望的长老,归信者云集,若得度化此三人,对佛教的传播自然会很有影响。然而老迦叶作为在此一地威望甚著的宗教领袖,如何能够轻易征服呢,因此不得不略施神通。 于是世尊来至老迦叶的住所,希望能够在他的火室借宿一夜。答日:非我不借,火室中有毒龙,恐相损害。对曰:我请室中毒龙不相损害。老迦叶道:那么,就请便罢。 由《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中的描述,很可见出此番作为的波澜迭起:“尔时,世尊于初夜分洗手足已,便入火室。如常敷草,结跏而坐,正念不动。时彼毒龙,遥见世尊,心生嗔怒,便吐毒烟。时佛世尊,以神通力从口出烟,遮彼毒烟。时彼毒龙见佛出烟,嗔心猛炽,遍身出火。尔时世尊,为欲调伏彼毒龙故,入火光三味,遍身出火,于其石室猛火炽然。时彼迦叶,于中夜分从本处出,观其星宿,遥见石室火焰炽然,便作是念:大沙门乔答摩颜貌端政,苦哉苦哉,不用我语,今被毒龙火烧成灰。告诸弟子:汝等各各将水灭火,救大沙门。尔时世尊知迦叶意,便作是念,为欲调伏彼毒龙故,更入三昧,出种种火光,灭毒龙火,不损龙身。时彼毒龙见种种火,心生怖畏,来诣佛所。便入钵中盘身而住。……” 桑奇大塔的“降伏毒龙”图安排在东门正面左柱内侧第二格,不过第一格的内容也与此有关,福歇说,这里“表现的是乡村小镇优楼频罗(即苦行林)”。“在左边,女人们在自己棚屋的门槛边做家务活;一个妇女用一个大杵在木臼中春米;另一个妇女在用一个铲形簸箕簸米;旁边的两个人物,一个在铺面粉糕饼,另一个在研磨咖喱粉,研磨咖喱粉的邻居似乎因为坐在她身边男人的(可能是谈情说爱的)谈话而心烦意乱”。所谓“研磨咖喱粉”的解读,当然是出于想象,虽然这种复杂的香料混合物的确是印度特产。画面中,尚有城楼、莲池,牛群和羊群,凭窗下望者,挑担者,池边汲水和城门边挟着水罐的女子。唯有中间的金刚座和垂着花蔓的伞盖,表明世尊之在场。两边合十而立的一对供养人,福歇认为是梵天与帝释天(图3)。依此说,那么这里表现的便是世尊来至苦行外道的木瓜林,或概称苦行林。

图书封面


 桑奇三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关于《桑奇三塔》  法显、玄奘为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的记录,有些甚至是唯一的记录。相比之下,对现当代印度考古以及考古成果的深入研究,吾人则是少之又少,不论远古的印度河文明抑或早期佛教遗迹。这是否可以算作一项遗憾呢。桑奇塔北门背面第一横梁  桑奇(Sanchi,或作桑吉或山奇)佛塔是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存,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佛塔遗迹,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  塔共三座,大小不完全相同,建造时代也有先后之别,而以大塔最为有名。其地在今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距古代马尔瓦东部名城毗迪萨(Vidisa,今比尔萨)西南约八公里。  大塔直径三十六米多,高近十七米。不过大塔中心半球形覆钵初建时的体积仅及现有大小的一半。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即巽伽王朝时代,当地富商资助的一个僧团扩建大塔,于覆钵之外包砌砖石,并涂饰银白色与金黄色的灰泥,复于顶端增设平头和三层伞盖,底部构筑砂石基坛、双重扶梯、右绕甬道及上下两道栏杆,便是现在看到的大塔规模。公元前一世纪晚期至公元一世纪初叶的早期安达罗王朝(也称萨塔瓦哈纳王朝)时代,大塔下层栏杆四个方向的出入口又陆续兴造了四座砂石塔门。塔门之南门的第一横梁背面有一则铭文,曰“以室利·沙达伽尼王的工匠为首、瓦希休提之子阿难陀(Ananda)捐献”。一般认为此铭之室利·沙达伽尼王是指萨塔瓦哈纳王朝第三代的沙达伽尼一世,只是关于这位君主在位的绝对年代尚有争议,今大致把它定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叶。四座塔门的制作,以时间为序,则依次为南门、北门、东门、西门。不过最早的南门和最晚的西门间隔时间并不很远,因为南门第二横梁和西门南柱刻有同一位功德主的名字,即巴拉米陀罗(Balamitra);此外,东门南柱和西门北柱,捐赀者也为同一人 。  大塔周围环绕着三米多高的石栏楯(亦即石栏杆),栏杆的立柱与横栏用仿木结构的榫卯方式组合而成,设有南北东西四个方向的出入口。不过出入口在外面却是看不到的,因为每一出入口的栏杆内均设有两个九十度的转弯,也因此构成四个矩形门廊。  四个石雕大门各有三个横梁,横梁两边各有一对方柱为支撑。下方支撑整个横梁的两根石柱宽不到一米、高四米,两个方柱的顶端各有一米多高的一个柱头。不计顶部的装饰,每座塔门高约十米。横梁、方柱、支撑横梁的立柱,均布满雕刻,这也正是桑奇大塔的精华所在。  桑奇村名不见经传,世尊住世的时候,足迹也从未至于此地。不过距离桑奇不远的小城毗迪萨曾经是商旅辐辏之所,交通便利,往来者众,桑奇大塔南北东西四门即靠了小城毗迪萨商人的慷慨捐赠而兴建。  我们见到桑奇,是在12月里的一个艳阳天。远远看见绿草坡上的大塔,在阳光下被蓝天衬托得美极了。阳光下的桑奇,石雕看起来果然如牙雕一般,不论质感还是颜色。当然在桑奇,最吸引人的,是大塔塔门浮雕故事。  曾经很想挑选着读一读佛经,却又每每忧惧于它的浩瀚,久矣找不到方便进门的入口。桑奇归来读佛经,从马鸣的《佛所行赞》开始,再挑选其他有故事的部分,而其中的文字随时能够同自己的好奇与疑问相遇,于是先在心里用大塔浮雕为它配了图,同时开始整理桑奇印象。    首先要说的是,我读的佛经,与桑奇工匠所读,不是一个本子,甚至有的时间还会更晚,比如马鸣,又比如龙树的撰著。这里寻求的不是图像与文本的严格对应,而是文意与图像的大致相合,那么可以说是逆向追索。因此很大程度上,我是把桑奇浮雕的一大部分作为佛陀画传来读,而它正是时代早且保存最为完好的一部。  读图过程中,常常翻阅的两本书,是于凌波《释迦牟尼与原始佛教》、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又渥德尔《印度佛教史》、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中关于佛传的部分。作者从释典中勾稽释迦牟尼事迹,努力于复原一位贵族青年由迷惘、困惑走向觉悟终至成为精神导师的历程。所引佛经或以汉译为主,或取自巴利文佛经,而不同文字的佛经于世尊行历,都有切近人情的叙述。由说法的睿智风趣,固可见出一位“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的智者风神,此外的若干言行,也颇可教人读罢低回不尽。  比如于著中“释尊的容色言行”一章举出的不少事例,其中一例是“佛自乞僧举过”:“这是《增一阿含经》上的故事。说是及弟子们夏安居结束,在‘自恣’仪式的时候,世尊坐在草座上——就是敷草于地而坐。因为是‘恣僧举过,舍憍慢故’,所以不坐本座而坐在草上——告诸比丘说:‘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  又比如,世尊从不鼓励弟子和信众对他个人的膜拜。《印度教与佛教史纲》中提到,“在拒绝过分恭维时,他的言词既有讽刺而又谦虚。有一次舍利弗说:‘世尊,我有如是信仰,我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一人比世尊更为伟大和更有智慧。’佛陀回答说:‘舍利弗,你当然知悉过去一切诸佛。’‘不,世尊。’‘那末,你知道未来诸佛。’‘不,世尊。’‘那末你至少知道我,而且彻底看透了我的心。’‘世尊,这我也不能说。’‘那末,舍利弗,你的话为什么如此豪迈大胆呢?’”   又《长阿含经》卷一《游行经》记世尊行将入灭之际,守候在旁的阿难心中惶惧,因请世尊再施教诫。世尊答曰:“阿难,我所说法,内外已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然后,“佛告阿难,吾灭度后,能有修行此法者,则为真我弟子第一学者”。至入灭之际,“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王,累足而卧。时双树间所有鬼神笃信佛者,以非时花布散于地。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此双树神以非时华供养于我。此非供养如来。’阿难白言:‘云何名为供养如来?’佛语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非时鲜花布散于地,固为供养如来,然而世尊以为,能够接受如来的教法,能够身体力行如来的教法,如此,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总之,溯源寻流,每每会发现源头的清澈,而向下流淌的过程中失去最多的便是这样的因子,虽然这条清流是在不断增添别样的丰沛。    这本《桑奇三塔》援引的佛经,或稍嫌多,不过真是我喜欢的文字。这里把它作为桑奇故事性浮雕的“画外音”,却是很少考虑佛理或学理的因素,只是觉得某一段文字与某一幅图像对读,最可得会心之乐,便引录下来。想想《出三藏记集》里讲述的译经场中的情景,会觉得更有意思。虽然早期多是出自胡僧,不过当日胡僧的中西兼通之水平,今人未必可及呢。  第一章引述较多的马鸣《佛所行赞》,其成书要稍晚于桑奇——马鸣的活动时间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之间。《佛所行赞》虽然收编在佛典,但它实在是诗而不是经。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曰:“尊者马鸣,亦造歌词及《庄严论》,并作《佛本行诗》,大本若译有十余卷。意述如来始自王宫,终乎双树,一代佛法,并缉为诗。五天南海,无不讽诵。意明字少,而摄义能多,复令读者心悦忘倦。”周一良《汉译马鸣〈佛所行赞〉的名称和译者》考证《佛所行赞》的名称即应为《佛本行诗》。它“在印度文学史上,属于宫廷诗(Kavya)一类,据说这种诗里一定要讲到统治国家和做人的道理,要描写女人,要描写打仗,并且要用比较雕琢文饰的字句。《佛所行赞》这几点上都成功地做到。治国家和做人的道理由优陀夷说出,见《离欲品》。《厌患品》叙述太子出游时女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看,《离欲品》叙述太子夜间在宫中看见女子们睡眠时的种种相。对于女人的服饰、动作和心理有着极细腻周到的描写。不过中译本删去很多,大概认为与经典的庄严不合,不知梵文原本本来是‘诗’而不是‘经’也”。又在《论佛典翻译文学》中评说曰:“马鸣的《佛所行赞》是以诗的体裁来叙佛的一生,原文尚存半部,在梵文学史上,是数一数二的名作。”“如《合宫忧悲品》‘生亡我所钦,今为在何所?人马三共行,今唯二来归。我心极惶怖,战栗不自安。终是不正人,不昵非善友。不吉纵强暴,应笑用啼为。将去而啼还,反复不相应……故使圣王子,一去不复归。汝今应大喜,作恶已果成。宁近智慧怨,不习愚痴友。假名为良朋,内实怀怨结。今此胜王家,一旦悉破坏’。虽然不如原文之畅达,也足以表见一个女子既恨且怨的口吻。‘生亡我所钦’是据高丽藏本,宋元明三本都作‘共我意中人’。案原文相当于这一句的是Gatah Kva sa chandaka manmanorathah。意为‘车匿,我心所悦之人何在?’宋元明三本之‘意中人’比‘我所钦’更为近似。”(《周一良集》第叁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马鸣诗中,类此之传神写心的文字,尚有不少,本书所引只是与图像相关的部分。相传它的译者是北凉昙无谶,不过《汉译马鸣〈佛所行赞〉的名称和译者》认为很难成立,应是“失译”。  赞宁《宋高僧传》卷三论翻译曰:“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又卷二十七《含光传》后附论云:“夫西域者,佛法之根干也,东夏者,传来之枝叶也”;而“入土别生根干”,“善栽接者,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又如合浦之珠,北土之人得之,结步摇而饰冠珮。南海之人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蚕妇之丝,巧匠之家得之,绣衣裳而成黼黻。縿抽之妪,见而不识,闻而可爱也。”我于是自比于“见而不识”之妪,读经有“闻而可爱”之喜,也就很满足了。    魏晋以降,至唐中期,前后五百余年间,中土高僧“西天取经”者,有百数十人,而以五世纪印度笈多时代和七世纪戒日王称雄北印度之际为最多。与佛陀一生行历相关的圣迹多见于《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笈多时代的阿旃陀石窟也在《大唐西域记》中留下记载,但桑奇遗迹却是不曾见诸文字。  法显、玄奘为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的记录,有些甚至是唯一的记录。相比之下,对现当代印度考古以及考古成果的深入研究,吾人则是少之又少,不论远古的印度河文明抑或早期佛教遗迹。这是否可以算作一项遗憾呢?  然而以“桑奇”为题写一本书,我的条件却是远远不够的。桑奇佛教遗址的发现,距今将近两百年,海外学者对它的研究,已经很充分,但我除了马歇尔与福歇的若干著述之外,其他几乎没有接触。所读佛经,不及大海中的一滴水,遑论对佛学精义的理解。因此可以说既无语言优势,也无专业优势。  写作的动力,第一来自于三年前的印度之行。其时所到之地为北方邦耶木纳河西岸的马图拉,中央邦首府博帕尔的桑奇,比哈尔邦恒河南岸的巴特那,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孟买的坎哈瑞石窟,又马图拉、巴特那、那烂陀、加尔各答等诸地博物馆和新德里印度国家博物馆。十三天里,日程安排十分紧凑,每一天都是晓行夜宿,——凌晨四点钟起身,午夜以后入睡,而紧张的一天总是收获极丰。虽然很多图像早在书中读得熟了,但亲见实物的感觉与之自不可同日而语。归来整理照片,如同一次又一次返回阳光下的桑奇,如此往返无数,不免添得牵挂无数。于是很想读一读今人(除了我八年前读到的台湾橡树林文化版林许文二、陈师兰《印度佛教史诗:图解桑奇佛塔》之外)对它的介绍,以解决悬疑。  不料找寻的结果,却是发现中国大陆竟然没有一本全面介绍桑奇的专著(此刻心中仍存忐忑:会是因为我的疏漏而没有找到么),因此它便成为写作动力之二——做这样一件很难不被人哂笑的事,实在是需要特别的勇气。不过本书副标题“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多少为自己的读图开启了方便法门。就视觉形象而言,它给予观者的感觉是世间情味多,出世的情味很少。对佛陀的赞叹,是来自对一位圣者的智慧之崇仰,而这一位圣者,便完全隐身在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故事里。  幸运的是,去岁春夏之交以及仲秋时节,分别得获赴欧洲几个博物馆和印尼爪洼婆罗浮屠参观的机会。行旅所及,在关注早期佛教艺术的过程中,慢慢生出看世界的感觉:一个小小的纹饰,竟可以折射出跨山越海的曲折经历。传播的因素当然有很多种:和平的,战争的;偶然的,必然的,等等。天下格局分而合、合而分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文化传递,常会演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传奇。有的可以大致勾画出经行的路径,有的却只能是若干虚线,甚至只是分散的点。我想,作为一个游客,我在这里记下近年各地游走所见以及归来后整理印象之际遇到的相关资料,且选择一种我喜欢的方式,把印度之行拍摄的照片资料刊布出来,以成专题介绍桑奇三塔浮雕的一小册,这样的努力,也许不无意义罢。     (《桑奇三塔》,扬之水著,三联书店即将出版)
  •     在当当网下单购书的时候,心里就在纠结——可千万不要把敦煌壁画收进去啊。今天一早书送到,粗粗一翻,果不其然,火蓝火蓝的敦煌壁画历历在目,不止如此,克孜尔石窟壁画也隔三差五跃然纸上——赵老师,您能不能放莫高窟一马!先读了某人的序,那叫一个漫长,和老辈人经历的旧社会一样让人望穿秋水。给人作序么,不过讨个受人敬重,起个衬托作用罢了,这可好,搬出一篇论文倒搭了顺风车。起初读赵老师的考证书,还是有些意思,读到《奢华之色》三卷的时候,开始心生厌倦,枯燥的主题、造作的语言、牵强的考据、生硬的文笔、高昂的价格,读得越深,这种感觉就越明显。bf偶尔翻阅其中一册,睡觉前贼忒兮兮的调侃,这位女作家的居家生活肯定特没情调。我没有见过赵老师的荣幸,也不敢对她老人家的现实生活妄加揣测,但与bf略有同感,她老人家应该是个古板的人。
  •     佛教除了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也频频侵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作为佛教思想的物化,各种佛教建筑就带有世俗文化的鲜明特征——比如以人形(五官和面相)等为蓝本雕琢的佛陀或菩萨,分明就是普通人的“神化”;各种寺庙和佛塔在细节上也沿革遵从着建筑学的规制,同时兼具人间和佛界气象。在华夏大地星罗棋布的塔却不是本土制造,它们的前世属于印度,属于那万世佛国。公元前273年—232年,孔雀王朝由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统辖,在他的推动下,佛教迅速从一个地方性宗教发展成信徒遍布全国、影响远播境外的大教。据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其舍利由当时古印度的八个国王分取,建了八座坟墓供养。在这一时代,印度修建了许多窣堵波(stupa,即佛塔),据说盛时竟有八万四千塔,专供佛祖之舍利,供天下佛徒供养。后来,许多高僧的遗物、骨灰以及佛像和佛经也被供奉在佛塔中,为其增添了许多纪念价值。恐怕那时的人们觉得,只有高耸威武的宝塔,才有资格盛装这些神圣之物。《西游记》里有一幕极为动人,唐僧师徒经过祭赛国,入城后见到许多带着枷锁的僧人,经询问后得知他们是城中金光寺的僧人,因三年前城中下了一场血雨,污了寺中藏有舍利子的黄金琉璃宝塔,连舍利子也不见,国王误认为是和尚偷了宝贝,便惩罚他们。唐僧为帮助他们探究真相,与悟空一起趁着夜色扫塔祈福。“乌云压顶夜森森,塔铃儿响声声。夜色昏暗灯儿不明,知是宝塔第几层。一片禅心悲众僧,师徒扫塔情殷殷。驱散妖雾乾坤净,换来晴空月儿明。”电视剧插曲的魅力自然是极好的,这首《晴空月儿明》便把师徒二人的虔诚之心和佛塔的庄严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传说,公元前468年佛祖将要灭度时,其弟子哀思,表示要造一座建筑来纪念他,佛祖以僧衣铺地,盖上半球形的饭钵,钵上立着锡杖,示意窣堵波的样式。玄奘《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这个传说。如此说来,释迦牟尼还是一个高妙的建筑师。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桑奇三塔运用圆形这种最令人难忘的简单几何形状为造型基本元素,单纯洗练,具有强烈的纪念性格,加上坚实的石砌体宣示的坚不可摧的沉重感和稳定感,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扬之水的《桑奇三塔》从佛本故事和建筑特色两方面全方位地展览出这三座大塔的整体面貌,每一处细枝末节都值得熹熹摩挲。印度古塔传入中国后,渐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往中国的高层建筑发展,最终超越了窣堵波朴拙的外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和本土特色的宝塔。首先是台座部分增高,形成塔身,并逐渐借鉴了传统的高层楼阁建筑特色,以满足人们将自己置身于高远空灵的境界之中,和天上的神仙拉近距离的心愿。其次,覆钵、宝匣和相轮也相应地缩小,并和中国传统的亭阁建筑上端结顶处的“宝顶”结合在一起,安置在塔顶。另外,古塔的功能也增多了,塔内不仅藏有舍利或供奉佛像、佛经,以满足人们礼佛的需要,而且还可以登高远眺,镇风水,兴水运,作导航,望敌情,观景色……生发出了许多其他的功能。印度佛塔在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上的中国化,说明了外来佛教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适应性和中国文化本身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国历史文化为背景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塔,是外来文化逐渐中国化的一个典型范例,在世界塔的“家族”里,真可谓是翘楚一方、独树一帜。儒教、道家以及民间信仰等固有的文化都对佛教进行渗透和融合,形成了“民族化”和“中国化”程度很高的所谓“汉地佛教”,中国宝塔,与其说它是佛性神义的象征,倒不如说它是可感可味的世俗之物。这些都反映了世俗人情对佛法崇拜的渗透。从外表来看,中国宝塔把印度塔半球形覆钵的主体塔身演变成了以中国传统建筑亭台楼阁为蓝本,具有中国风韵的高层建筑。中国古塔的建造,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层级之高,造型之美,皆超过了印度塔,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随着佛教教义的东进,来自印度的塔和中华民族的本土建筑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阐发出更具中华风度的万千气象,反而是印度本土的风格逐渐被剥离。它们所具有的建筑典范和力学原理均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给其他建筑样式留下了珍贵的启发和鉴戒。《桑奇三塔》同时看到了佛塔前世和今生的轮转——从印度到中国,从宗教建筑到民俗建筑,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塔便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纪念碑。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因为纸张是铜板纸一类的纸张,所以价格高了起来。印刷质量很好。
  •     深奥的书,但是很有趣
  •     杨先生的书快买不起了
  •     这本书有助于我们对佛教的再认识。
  •     铜版纸,难怪那么贵。
  •     关注格里芬图案
  •     还行,没有作者的其他几本书有看头。
  •     扬之水老师的学识真是让人佩服。
  •     为了写年度综述,终于读完了。
  •     辣价钱的书啊
  •     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
  •     送人了未看。
  •     要是佛经故事都能说得这么有意思就好了……三座“塔”,细细地说下来,不仅是佛陀一生的故事,而且还体现了印度当时雕塑装饰风格的特点和背后形成的原因,妙。
  •     对我这个不看佛的来说倒是喜欢的紧
  •     本书是扬之水先生印度文化之旅的结晶,主要介绍早期佛教的历史遗存桑奇三塔。作者对桑奇三塔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做了细致的解说,所配照片清晰美观,赏心悦目,缪哲的序言古色古香,为本书增色不少。这是一本学术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好书,也是我国读图类图书走向精品的尝试(这也是扬之水先生著作的特点)。但是,和三联引进的同类新书《神话与传说》、《符号与象征》在版式设计、趣味性、信息保有量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定价偏高,定价68元差不多。
  •     书收到很好,印刷得也不错,除了贵些。
  •     长了不少见识,而且书也很精美。
  •     此书结构特别,未以三塔空间布局为序,而是归类装饰背景分佛传、本生、其他三题分别罗列,援引典籍,略辨构图造像前后因缘,似为弥补读者无法窥伺全豹之不足,附大塔浮雕位置图;或因其中种种非作者学术重点,成书未免浮泛,读之轻快,竟无扬女史名物研究专著令人应接不暇之感;约可记者如下,佛传中释尊皆以象征物示人,桑奇艺术结构幼稚细节精美因彼工匠精于牙雕,长于表现俗世趣味;图版较多,价亦不菲
  •     全彩页,内容也有点意思
  •     忒专业了,看不太懂啊
  •     相比较 林保堯的《印度圣跡山奇大塔》系列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当然,毕竟属于楊之水先生作为一个游客“选择一种我喜欢的方式,把印度之行拍摄的照片资料刊布出来,以成专题介绍桑奇三塔浮雕的一小册,。。。。。。”小可还是以粉丝的心态来来欣赏先生的文字。还有一点,其实,这书可以不用这种纸张来印刷的,效果不是很好,只是感觉“水分”足了。,。
  •     真的写出了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也写出了世俗情味中的西天佛国,图文并茂,很好读。
  •     开卷有益,人要读书。
  •     可以了解远在千年前的佛国知识,加深对佛教的认识!
  •     书本身很好,到货速度很快,没有人任何瑕疵
  •     进阶导游
  •     好美~朝圣时有必要加上此地
  •     扬之水新作,由佛教塔雕看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值得细读。
  •     去岁春夏之交以及仲秋时节,分别得获赴欧洲几个博物馆和印尼爪洼婆罗浮屠参观的机会。行旅所及,在关注早期佛教艺术的过程中,慢慢生出看世界的感觉:一个小小的纹饰,竟可以折射出跨山越海的曲折经历。传播的因素当然有很多种:和平的,战争的;偶然的,必然的,等等。天下格局分而合、合而分的不断变化带来的文化传递,常会演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传奇。
  •     定价太贵,这样的内容更适合通过网络传达。赵老师旅行中发的一个心愿,最后就由读者来买单了。
  •     主要是浮雕介绍,如是基督教一样会有这样的故事变文。
  •     养殖水的书不错
  •     纯粹的图像志。后半部分略有趣些。
  •     世俗情味有点不贴切,应该是西天佛国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属实有点浅。印度佛教史,佛本生故事,熟读的人,估计不能喜欢看。书价订的太高,要不是我手欠也不能买。铜版印刷,图是挺清楚,字太晃眼,看得眼睛都花了。
  •     汇集早期佛教史、佛教传说、佛教遗迹,含有大量图片的精美图书!开本也适宜阅读。三联不愧是出版界的领军!
  •     图还算不错
  •     书很精美,内容详实,题材更是有趣独特,很值得一读
  •     内容为彩页,图片也很漂亮。通过对桑奇三塔的解读,将佛教故事娓娓道来。
  •     本书以桑奇三塔(主要是一号塔)的塔门之横梁、石柱上所刻浮雕为媒介,援引佛经典故,讲述其所表现的故事。分佛传、本生和其它三章,联系其它雕刻和壁画,似为读者展示浮雕所刻之物发展衍变之概况。但或因其并非之水女史研究之重点,读来不免有流于表面之感,略有失望。
  •     喜欢
  •     比起台湾那对夫妇写的桑奇来,赵女士这册书不见得有多么精彩,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失望;还是期望自己近期再去印度,有缘参访这处圣地吧。
  •     扬之水的水都很好看,这本印刷文笔都很好。
  •     且看扬之水如何详解印度古老佛塔
  •     初衷是想看佛教本生故事的叙事性,有用。国内讲桑奇的专著这还是第一本吧,跟外文论文比,分析的深度确实,有点,距离,不过对于基本外行的我来说是不错的入门书。图版挺多,不过感觉还是排得乱了一些。
  •     说你是游记散文吧,旅行中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资料够你掉书袋?说你是论文吧,又看不出来有多严谨。整个一个夹生。
  •     溯源寻流
  •     装帧很舒服,图片多而精美。主要是文字太美了!
  •     《桑奇三塔》,以三塔的石雕与佛陀本生故事相对应描述,关于石雕的描述,还是枯燥了些,普通读者想必不会太关心塔门几高,方圆几丈;佛陀本生,援引佛经稍多,却也亏了如此,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本也只在引号中。至于三塔的来龙去脉,倒是缪哲的长序中说的明白。
  •     读完之后想去看看呐~(虽然啥都不懂=。=)
  •     做得很好看的一本书,艺术与佛教缘起的结合。
  •     扬先生又出书了,不知道这次可有签名钤印毛边本否?桑奇三塔作为古印度现存的早期佛塔,很大程度上还是保留了初期大乘佛教的风貌。个人来说很喜欢笈多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跟先进佛寺中动辄金碧辉煌之世俗气味不可同日而语。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