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观呼吸

出版社:海南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44330718
作者:德宝法师
页数:259页

作者简介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讲述了:呼吸是一个人人皆拥有且可供专注的对象。呼吸是生命的基础,观察呼吸,不仅加深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还会让心变得稳定、敏锐和专注。《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作者开篇即指明禅修的目的,以及常人对禅修的种种误解,然后以生动活泼的口吻,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单纯觉察与清楚掌握整个呼吸的过程,达到正念。按照书中一步步的禅修指导,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与思想的变化,进而观察你所认知的整个世界,方能以觉醒、智慧的心,面对起伏的人生。《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是作者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写成的禅修经典著作。现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此书的泰文节译版本,还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的教材。

书籍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全新的生命体验/陈定南……1
关于作者德宝法师……5
导读 内在生命的探索……7
入定之后,一种深沉的平静会遍布身心,那种祥和的状态唯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了解。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15
我们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遭遍筑围墙,因而被困在自己爱憎的牢笼中,感到痛苦万分。
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29
我们将教导你,以平静与离染的态度,观察内心的运作,如此你将可以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洞见。
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45
禅修透过一连串让你变得更敏锐的过程,借由深入觉察你自己的思维、话语与行为,而改变你的性格。
第四章 态度……61
禅修的过程是很微细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禅修者的内心状态。修行要能成功,态度非常重要。
第五章 练习……69
借由觉知苦谛,克服那造成痛苦的贪欲;借由无我的智慧,克服从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无知。
第六章 如何调身?……89
你希望让身体完全静下来,借此带来心的平静;但是身体同时也要保持警醒,以引发心的清明,那是你所追求的目标。
第七章 如何调心?……97
呼吸对所有生命而言,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这个过程的真实体验,会让你更贴近其他生命,它向你揭示出你与其他生命本质上的联系。
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111
你如实地观察,了解它们不过是冲动,来了又去,只是无常表演的一部分,你的生命将因此而彻底安顿下来。
第九章 修习慈心……123
你必须从排除自怨自艾与自责开始着手,允许善的感觉与善的愿望先流向你自己。
第十章 处理问题……135
生命就是快乐与痛苦的综合体,它们携手并进。禅修也不例外,你会经验到好时光与坏时光,也会感受到狂喜与恐惧。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155
当你的心狂野而激动时,可以借由几次快速深呼吸来重新建立正念。
第十二章 处理分心(下)……163
不要为了分心而自责,分心是自然而然的,它们总是来来去去。
第十三章 正念……183
正念平等地对待一切经验、思维与感觉,它没有任何压抑,也没有个人的好恶。
第十四章 正念与禅定……197
正念是较敏感的一个,它注意事物;禅定则提供力量,它让注意力固定在一个项目上。
第十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禅修……209
在日常活动中若能达到正念正知,你就能够维持理性与平静,不会陷入习惯性的心灵死角。
第十六章 它带给你什么?……225
呼吸变成一个活泼与变化的过程,是活跃而迷人的事。
后记 慈心的力量……235
就像太阳光提供一切生命能量一样,慈的温暖与光辉也在一切生命的心里流动。

编辑推荐

  当代西方禅修第一畅销书。此书已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的教材。  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时时观照当下的身心,保持正念正知,方可安详面对生命的起伏。

内容概要

德宝法师(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当代内观大师,北美地位最高的斯里兰卡上座部长老。
12岁在斯里兰卡出家,后获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哲学博士学位。他经常巡回北美、欧洲与澳洲各地讲学,并带领禅修闭关。著有畅销书《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Mindfulness In Plain.English,此书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入选泰国高中课程教材)、《八正道——快乐的第一堂课》《深度禅修:禅定的第一堂课》等多部禅修经典。

媒体关注与评论

  观呼吸,观呼吸,  心静下来了。  心不动摇,才得以清净,  自然得到解脱。  观呼吸,再观呼吸,  实相自然显露。  观实相,再观实相,  就可以达到究竟的实相。  ——葛印卡老师(S.N.Goenka),《来吧,世人们》  吸气,我的身体随之平静;呼气,我微笑。  ——一行禅师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  你知道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禅修并不容易,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此外还需要勇气、决心与纪律。它需要许多我们平常不喜欢而且还会设法逃避的个人特质。这些特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魄力”。禅修需要魄力,相形之下,坐下来看电视当然要简单得多。因此,为什么要费事禅修?为什么要浪费可以出去玩乐的时间与精力?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人。就只是因为“你是人”这个简单的事实,你发现生命中始终有着摆脱不掉的苦(不圆满的现象)。你可以暂时压抑自己的知觉一阵子,或者接连几个小时都不去想,但是它总会再回来,而且通常是在你最不希望它出现的时候。突然间,似乎是意外地,你睡不着,内心备受煎熬,这时你才了解自己生命的实际状况。  就这样,你突然醒悟,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都只是在应付。你刻意维持体面,让事情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顺;然而挫折的过程,那些难受的时光,就只能埋藏在自己心底。你其实是一团糟,你自己也知道,但是掩饰得很好。一路走来,你只知道应该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更好的方式,或者更完整地接触生命的方式。偶尔你会进行得很顺利:你得到一份好工作、谈恋爱,或者赢得比赛。有时候事情真的不同,生命丰富而清明,一切坏时光与无聊之事都消失无踪。你的感觉焕然一新,于是你对自己说:“好,现在我办到了,现在我很快乐。”但是,之后它又消失了,就像风中烟尘一样,徒留回忆与迷惘。你模糊地意识到有些事情出了错。  你到底哪里出了错?  你觉得生命中真的有一个深刻而敏感的非凡领域,只是你现在看不见它而已。然而,结束的感觉就像是一刀两断,突然之间,你与甜美绝缘了,无法再透过感官的吸棉去汲取那种经验。你无法碰触到真实的生命,既然无法再次办到,当然再也快乐不起来。之后,连那个模糊的意识也不见了,你又重新回到以前的世界,那个阴暗的老地方。那是一种情感的云霄飞车,大部分的时间里,你都蛰伏在轨道底层,内心却冀望着能够一飞冲天。那么,你到底是出了什么错?你是怪胎吗?不,你只是一个平凡人。你因为染上所有人都染患的痼疾而受苦,它就像只怪物,躲在我们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它有许多手臂:长期紧张、对别人缺乏真正的同情(包括最亲的人在内)、封闭的感情与低落的情绪等等。我们没有人能完全脱离它,我们也许会否认它,或试着压抑它。我们创造出一套文化来躲避它,假装它不存在,用各种目标、计划或状况来使我们自己分心。但是它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而且还经常潜伏在每一个想法与每一个知觉的底层。我们的心底一直有一个细小的声音在说:“还不够好,还要更多,还要做得更好,一定要更好。”它是个怪物,一个以微妙形式出现在所有地方的怪物。  去参加一个派对,听听里面的笑声,那些尖锐的声响,传达出表面上看似欢乐、骨子里却惶然不安的信息。感受一下那种紧张与压力。没有人真的放松自己,大家都只是在假装而已。去看一场球赛,看看观众席上的球迷,看看不理性的愤怒情绪,看看隐藏在热情与团队精神背后的假象,即将爆发出来的失望情绪。嘘声、尖叫,以及以忠诚为名而行放纵之实的自我主义、酗酒与观众席上的打斗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极度渴望释放内在压力的表现,他们的内心一点也不安稳。看看电视新闻,听听流行歌曲,你发现不断在反复变奏的,是同样的主题——嫉妒、痛苦、不满与紧张。  生命不变的真理就是不断改变  生命似乎成了无止境的挣扎,辛苦努力就只是为了对抗势不可挡的苦厄。我们如何解决这一切不圆满的现象呢?我们都得了“只要”综合征:只要我有钱,我就会很快乐;只要我能找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人;只要我能减轻二十磅;只要我有一台彩色电视机、一个热水浴缸、一头鬈发,以及数不尽的事物。这些妄想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办?它是从我们自己内心的因缘中产生。它是深细而无所不在的习气,是慢慢缠绕而成的结,需要我们以同样的方式,一次一小段,慢慢解开它。我们可以集中精神,先挖出一小段,把它暴露在光亮处。我们可以让无意识变成有意识,一次一小段,慢慢来。  我们经验的本质就是变化。变化永不止息,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永远不可能跟原来一样。无尽的变动正是知觉宇宙的本质。你的脑子才刚冒出一个念头,半秒之后旋即消失,接着又冒出另一个,也一样消失无踪。一个声音震动了你的耳膜,之后就恢复宁静。张开你的双眼,世界顿时涌现,一阖眼,它又不见了。人们在你的生命中来了又去,朋友离开,亲人消逝。你时来运转,然后再走下坡。有时候你赢,但是和平常一样,你又输了。它永不止息:变化、变化、再变化,永远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  不要以为这种情况是出了什么差错,事实上,宇宙的本质就是如此。但是对于这种无尽的流动,人类的文化却教导我们做出一些奇怪的反应。我们把经验分类,并且试图捕捉每一个感受,每一个在无尽流动中的心灵变化,再把它们分别放人“好”、“坏”与“不好不坏”这三个心灵鸽巢。之后,根据放入的鸽巢,我们以一组固定的、习惯性的心灵反应产生认知。如果一个特别的感受被标示为“好”,我们就会尝试将时间冻结在那里,紧抓着那个特别的想法,抚弄它,把玩它,尝试不让它跑掉。当它留不住时,我们便竭尽全力重复那个会引起这种想法的经验,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执著”。  是好,是坏,还是不好不坏?  心灵的另一边放置着被标示为“坏”的鸽巢,当认知某样事物是“坏”的时候,我们就会尝试把它推开,试着否定它、排斥它,想尽办法避开它。我们抗拒自身的经验,把自己弄得支离破碎,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排斥”。在这两者之间是“不好不坏”的鸽巢,我们把不好也不坏的经验放进这里。它们是温和、中性而无趣的。我们把经验打包,放入“不好不坏”的鸽巢里,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忽略它,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无尽的贪爱与憎恶的行为上。因此,这个不好不坏的经验种类就被剥夺了它应该受到注意的地位,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忽略”。这一切疯狂行径的结果就导致我们一直故步自封,无止境地追求欢乐,无止境地逃避痛苦,以及无止境地忽略我们百分之九十的经验。之后,我们质疑“为什么生命如此乏味”,分析到最后,这套系统根本就不管用。  无论你如何努力追求欢乐与成功,还是会有失败的时候;无论你跑得多快,苦难总有追到你的时候。在那些时候,生命无聊得令你想放声尖叫。我们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遭遍筑围墙,因而被困在自己爱憎的牢笼中,感到痛苦万分。  “苦”在佛教思想中是个重要的字眼。它是一个关键词。需要被彻底了解。这个字的巴利文是dukkha,它不只是指身体的痛苦,而是一种深沉且微细的不圆满的感觉,存在于心的每一个瞬间,是内心故步自封的结果。佛陀这么说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乍听之下,这个说法似乎太过病态与悲观,甚至显得不真实。毕竟,我们还是有许多快乐的时光,不是吗?不,并没有,只是看起来很像有而已。想想你真的觉得满意的时光,仔细检视,在愉悦底下,始终潜伏着微细而无所不在的紧张。无论多么棒的时光,还是有结束的时候;无论你获得多少,无可避免地,你不是失去它,就是要用下半辈子一边守着它,一边计划如何得到更多。最后,你还是免不了一死。到头来,你终将失去所有。一切都是无常的。  听起来很凄凉,不是吗?幸运地,不,一点也不凄凉。只有当你从世俗心灵的角度来看的时候才会觉得凄凉,只有在那个故步自封的机制底下运作才是如此。在此之外有另一种视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在那个层次,内心不会想要尝试冻结时间,不会试图抓紧流逝的经验,也不会把事物排除在外,或者是忽略它们。那是个超越好与坏、乐与苦的经验层次。那是个看待世界的有趣方式,并且是可以学会的技巧。虽然并不容易,却是可以学习的。  你想要怎样的人生?  快乐与安稳真的是人生的主要课题,是所有人努力追求的目标。这经常被不经意地忽视,因为那些根本目标都被表面事物给遮蔽了。我们想要食物、财富、性、娱乐与尊重。我们甚至告诉自己,“快乐”的概念太抽象了:“瞧!我很实际,只要给我足够的钱,我就会买到我需要的快乐。”很不幸,这种态度根本行不通。检视这里的每一个目标,你将发现它们都很肤浅。你想要食物,为什么?“因为我饿了。”你饿了?那又怎样?“嗯,如果我吃东西,就不会饿,那么我就会觉得很好。”哈!“觉得很好”?现在真正的关键词出现了。我们真正追求的不是表面的目标,那只是过渡的方法而已。我们真正追求的,是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的舒缓的感觉,舒缓、放松还有解除压力。我们只要安稳与快乐就好,不再有任何渴望。  你真的快乐吗?  那么这个“快乐”是什么?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完美的快乐是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把它们纳入控制之下,像恺撒大帝一样君临天下,把全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再一次地,这一套也行不通。看看历史上那些真正的掌权者,他们都不是快乐的人。他们活得并不自在,为什么?因为他们想要完全掌控世界,但是根本办不到。他们想要控制所有的人,但还是有人拒绝被控制。这些有权力的人无法控制宇宙星辰,他们仍然会生病,也仍然会死去。

图书封面


 观呼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人是一个能成功实现各种复杂功能的复杂系统,可以采用罗素的说法称之为有机体,这一说法充满了无我的精神,这个有机体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个体通过繁殖的延续,一切动物性的功能都是为此设计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人是断灭的。但信佛的人,或者说相信生命的无限延续的人不会这样认为,我们相信生命有更深广的意义。这时,这个有机体的功能的设计已经不是他的主要任务,而成了障碍和误导,如果要打开更广阔的生命之门,呼吸是最好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为了斩断习性思维的链条,获取正念,这个书里写的很清楚了,这一切都是我坚信的并努力做到尽形寿以实行。
  •     这书中许多网站都是同类排行前列的,本来不需要过多评论。但是还是想说,本书是最适合禅修的指导书之一。 这书的特色,并不在于对观呼吸修法的细致介绍。而是对围绕整个禅修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和实际的问题做了详略适宜的介绍。 因为市面上的禅修书籍虽多,要不过于原则,比如对实际中每个人会遇到的妄念、昏沉等问题,几句话带过,难以指导实修。 要不过于细碎甚至神化,搞得普通人难以接触禅修。这本书非常实用的介绍的禅修必须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是我认为最适合的入门书。 要不过于
  •     曾经一直很想找一本好的禅修入门的书籍。或许是缘分吧,在广济寺随手买了本书。随后反复翻读,可以说自己关于佛教的实修完全是由这本书澄清与塑造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三个主要的修行方法,正定,正念,以及附录的慈心。对于前两者的区分与平和都作出了清晰的说明。很多比喻,极其精彩。更值得推荐的,是附录《慈心的力量》,我第一次实践于此时,真正感受到了作者所说的那种柔和与安定。可能是我本性过于焦躁的缘故,慈心对我来说确实有如清凉的泉水,让我内心平和。非常推荐这本书,也感恩本书的作者,翻译者以及诸多帮助出版的人。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冥想入门好书。
  •     呼吸,呼吸最重要的事
  •     超级棒棒棒
  •     呼吸是一个人人皆拥有且可供专注的对象。呼吸是生命的基础,观察呼吸,不仅加深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还会让心变得稳定、敏锐和专注。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单纯觉察与清楚掌握整个呼吸的过程,达到正念,值得一读。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也是无意中发现的至宝。喧嚣繁闹中,我看见了自己的呼吸、那些说不清却一直令人不安的事实。。。这本书让我从用心观察世界和别人转而学习潜心观察自己、看自己。学习在这个浮躁年代、浮躁生活中建筑一个自己的桃花源
  •     所看过的有关呼吸冥想的最全面深入的一本书
  •     禅定!
  •     一进一出,奥妙无穷
  •     有详细的做法,禅修入门的好书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这和我在泰国的寺庙里学习禅修的体系是一样一样的。
  •     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德宝法师慈念,曾经有一段时间,睡前必读,不然心静不下来。已经按照书上的知道练习禅修1年有余。
  •     很好的书,应该多看看,现在社会纷纷扰扰的东西已经迷了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好好的看看书吧,呼吸吐纳都是修行。
  •     《观呼吸》经朋友推荐,听到名字就有种踏实的安静感,除了为自己购买,读后也为身边的朋友购买了多本,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呼吸中发现忽略的自己,找回失落的平静与智慧,从而解脱。
    《观呼吸》没有强求人去放下什么,它知道一切顺其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于是我渐渐的将禅修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循序渐进的,思维清明的让自己进行下去,那种安乐与满足无法言说。
    曾经以为解脱就是在瞬间用某种方式让一个人脱离责任、负累,离开喧嚣与烦恼,比如某些人选择的自尽,但现在渐渐的发现,真正的解脱是让自己能够坐在自己对面细数缺憾,点滴弥补,真正的解脱是经过内心的修行后让自己完整与丰富,帮助自己甚至别人脱离苦境。
    感谢《观呼吸》!
  •     适合初学者,但如果想对佛教有更多的了解,这本就不适合了,我们国家的禅修书才是最专业详尽的,中国是禅修的发源地,也是最正统的禅修
  •     修心的好书,禅修的经典
  •     呼吸是一个人人皆拥有且可供专注的对象。呼吸是生命的基础,观察呼吸,不仅加深对生命本身的认识,还会让心变得稳定、敏锐和专注。
    本书作者开篇即指明禅修的目的,以及常人对禅修的种种误解,然后以生动活泼的口吻,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通过单纯觉察与清楚掌握整个呼吸的过程,达到正念。按照书中一步步的禅修指导,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与思想的变化,进而观察你所认知的整个世界,方能以觉醒、智慧的心,面对起伏的人生。
    本书是作者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语言写成的禅修经典著作。现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版。此书的泰文节译版本,还被选为泰国高中课程的教材。
  •     打坐也是要学习,要有书来指导的。阿弥陀佛…… 禅修的境界是要分离出另一个意识,远远地观望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吗?总感觉有点精神分裂的意思。
  •     难得的善知识!禅师深入浅出得阐述了禅修的基本原理,客观科学,开示得非常精彩;后面指导的具体方法容易践行!愿一切众生皆得甘露法,早成佛道
  •     这本书对我很合适,基本上是禅修的心理入门和技巧入门
  •     回来,回到呼吸
  •     每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以某种心理或感情的形式,存放在心里。在日常生活中,你忙于应付各种事情,而这些压力都很少被彻底处理。它们潜藏在无意识中,在那里翻腾、发酵与恶化。之后,当问题由于外境或表意识的活动而浮现时,你才开始质疑那一切压力来自何处。这本书所教的观呼吸之法,方法简单,随时随刻都能照做,非常好,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重新醒来~
  •     很入门。
  •     禅修并不容易,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此外还需要勇气、决心与纪律。它需要许多我们平常不喜欢而且还会设法逃避的个人特质。这些特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魄力”。禅修需要魄力,相形之下,坐下来看电视当然要简单得多。因此,为什么要费事禅修?为什么要浪费可以出去玩乐的时间与精力?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人。就只是因为“你是人”这个简单的事实,你发现生命中始终有着摆脱不掉的苦(不圆满的现象)。你可以暂时压抑自己的知觉一阵子,或者接连几个小时都不去想,但是它总会再回来,而且通常是在你最不希望它出现的时候。突然间,似乎是意外地,你睡不着,内心备受煎熬,这时你才了解自己生命的实际状况。
    就这样,你突然醒悟,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都只是在应付。你刻意维持体面,让事情从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顺;然而挫折的过程,那些难受的时光,就只能埋藏在自己心底。你其实是一团糟,你自己也知道,但是掩饰得很好。一路走来,你只知道应该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更好的方式,或者更完整地接触生命的方式。偶尔你会进行得很顺利:你得到一份好工作、谈恋爱,或者赢得比赛。有时候事情真的不同,生命丰富而清明,一切坏时光与无聊之事都消失无踪。你的感觉焕然一新,于是你对自己说:“好,现在我办到了,现在我很快乐。”但是,之后它又消失了,就像风中烟尘一样,徒留回忆与迷惘。你模糊地意识到有些事情出了错。
      你到底哪里出了错?
    你觉得生命中真的有一个深刻而敏感的非凡领域,只是你现在看不见它而已。然而,结束的感觉就像是一刀两断,突然之间,你与甜美绝缘了,无法再透过感官的吸棉去汲取那种经验。你无法碰触到真实的生命,既然无法再次办到,当然再也快乐不起来。之后,连那个模糊的意识也不见了,你又重新回到以前的世界,那个阴暗的老地方。那是一种情感的云霄飞车,大部分的时间里,你都蛰伏在轨道底层,内心却冀望着能够一飞冲天。那么,你到底是出了什么错?你是怪胎吗?不,你只是一个平凡人。你因为染上所有人都染患的痼疾而受苦,它就像只怪物,躲在我们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它有许多手臂:长期紧张、对别人缺乏真正的同情(包括最亲的人在内)、封闭的感情与低落的情绪等等。我们没有人能完全脱离它,我们也许会否认它,或试着压抑它。我们创造出一套文化来躲避它,假装它不存在,用各种目标、计划或状况来使我们自己分心。但是它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而且还经常潜伏在每一个想法与每一个知觉的底层。我们的心底一直有一个细小的声音在说:“还不够好,还要更多,还要做得更好,一定要更好。”它是个怪物,一个以微妙形式出现在所有地方的怪物。
    去参加一个派对,听听里面的笑声,那些尖锐的声响,传达出表面上看似欢乐、骨子里却惶然不安的信息。感受一下那种紧张与压力。没有人真的放松自己,大家都只是在假装而已。去看一场球赛,看看观众席上的球迷,看看不理性的愤怒情绪,看看隐藏在热情与团队精神背后的假象,即将爆发出来的失望情绪。嘘声、尖叫,以及以忠诚为名而行放纵之实的自我主义、酗酒与观众席上的打斗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极度渴望释放内在压力的表现,他们的内心一点也不安稳。看看电视新闻,听听流行歌曲,你发现不断在反复变奏的,是同样的主题——嫉妒、痛苦、不满与紧张。
      生命不变的真理就是不断改变
    生命似乎成了无止境的挣扎,辛苦努力就只是为了对抗势不可挡的苦厄。我们如何解决这一切不圆满的现象呢?我们都得了“只要”综合征:只要我有钱,我就会很快乐;只要我能找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人;只要我能减轻二十磅;只要我有一台彩色电视机、一个热水浴缸、一头鬈发,以及数不尽的事物。这些妄想从哪里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办?它是从我们自己内心的因缘中产生。它是深细而无所不在的习气,是慢慢缠绕而成的结,需要我们以同样的方式,一次一小段,慢慢解开它。我们可以集中精神,先挖出一小段,把它暴露在光亮处。我们可以让无意识变成有意识,一次一小段,慢慢来。
    我们经验的本质就是变化。变化永不止息,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永远不可能跟原来一样。无尽的变动正是知觉宇宙的本质。你的脑子才刚冒出一个念头,半秒之后旋即消失,接着又冒出另一个,也一样消失无踪。一个声音震动了你的耳膜,之后就恢复宁静。张开你的双眼,世界顿时涌现,一阖眼,它又不见了。人们在你的生命中来了又去,朋友离开,亲人消逝。你时来运转,然后再走下坡。有时候你赢,但是和平常一样,你又输了。它永不止息:变化、变化、再变化,永远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
    不要以为这种情况是出了什么差错,事实上,宇宙的本质就是如此。但是对于这种无尽的流动,人类的文化却教导我们做出一些奇怪的反应。我们把经验分类,并且试图捕捉每一个感受,每一个在无尽流动中的心灵变化,再把它们分别放人“好”、“坏”与“不好不坏”这三个心灵鸽巢。之后,根据放入的鸽巢,我们以一组固定的、习惯性的心灵反应产生认知。如果一个特别的感受被标示为“好”,我们就会尝试将时间冻结在那里,紧抓着那个特别的想法,抚弄它,把玩它,尝试不让它跑掉。当它留不住时,我们便竭尽全力重复那个会引起这种想法的经验,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执著”。
      是好,是坏,还是不好不坏?
    心灵的另一边放置着被标示为“坏”的鸽巢,当认知某样事物是“坏”的时候,我们就会尝试把它推开,试着否定它、排斥它,想尽办法避开它。我们抗拒自身的经验,把自己弄得支离破碎,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排斥”。在这两者之间是“不好不坏”的鸽巢,我们把不好也不坏的经验放进这里。它们是温和、中性而无趣的。我们把经验打包,放入“不好不坏”的鸽巢里,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忽略它,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无尽的贪爱与憎恶的行为上。因此,这个不好不坏的经验种类就被剥夺了它应该受到注意的地位,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忽略”。这一切疯狂行径的结果就导致我们一直故步自封,无止境地追求欢乐,无止境地逃避痛苦,以及无止境地忽略我们百分之九十的经验。之后,我们质疑“为什么生命如此乏味”,分析到最后,这套系统根本就不管用。
    无论你如何努力追求欢乐与成功,还是会有失败的时候;无论你跑得多快,苦难总有追到你的时候。在那些时候,生命无聊得令你想放声尖叫。我们的内心充满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遭遍筑围墙,因而被困在自己爱憎的牢笼中,感到痛苦万分。
    “苦”在佛教思想中是个重要的字眼。它是一个关键词。需要被彻底了解。这个字的巴利文是dukkha,它不只是指身体的痛苦,而是一种深沉且微细的不圆满的感觉,存在于心的每一个瞬间,是内心故步自封的结果。佛陀这么说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乍听之下,这个说法似乎太过病态与悲观,甚至显得不真实。毕竟,我们还是有许多快乐的时光,不是吗?不,并没有,只是看起来很像有而已。想想你真的觉得满意的时光,仔细检视,在愉悦底下,始终潜伏着微细而无所不在的紧张。无论多么棒的时光,还是有结束的时候;无论你获得多少,无可避免地,你不是失去它,就是要用下半辈子一边守着它,一边计划如何得到更多。最后,你还是免不了一死。到头来,你终将失去所有。一切都是无常的。
    听起来很凄凉,不是吗?幸运地,不,一点也不凄凉。只有当你从世俗心灵的角度来看的时候才会觉得凄凉,只有在那个故步自封的机制底下运作才是如此。在此之外有另一种视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在那个层次,内
  •     禅修很好的指导书,受益很深
  •     海南出版社09年版的,读了一遍,感觉有效果,能够让自己平静下来。
  •     非常好一本书,静心、静德,通过放松、调整呼吸、心静到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看清世界的真象,有所禅悟。
  •     虽然作者是南传佛教大师,但本书所讲观呼吸,乃大小乘通用的定学基础,开始讲“止”,后也涉及“观”,是本不错的书。
  •     难得的禅修指导书,非常受益!
  •     可能要买一本实体的之类的
  •     南派佛法 一片清凉
  •     呼吸,大有学问!
  •     推荐
  •     那段时间辞职在家,看了不少书。这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修行方面的书。他切切实实、详详细细的告诉你“如何观呼吸”,是我读过的最详尽的修行手册。爱如果有光,那这本书应该有光。
  •     2010-87
  •     极好的内观禅修入门书
  •     对于刚入门禅修的朋友来说,这书还是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的
  •     观呼吸,很实用,刚看了一段时间
  •     禅修内观的好书
  •     观呼吸,通过呼吸回归本我
  •     其实这本书并不适合对内观、正念一无所知的初学者读。在读这本书之前,倒是可以先看一下那篇《荒岛十日课》作为入门。虽然作者是佛教徒,但我觉得这本书所提供的技巧,对于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进行正念、内观,也是很好的。
  •     还会再读
  •     坐禅的生活是一条从自乐通完利他的道路。
    在打坐过程会体验到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的体验会引发我们的慈悲心。
    《观呼吸》是一本不错的打坐入门和平静生活的哲理书
  •     有关呼吸的一本书,照着做,不知不觉就平静下来了,很有力量的一本书
  •     ……专心才能致志,聚精才能会神。有多少人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品尝过那种忘我、一丝不苟、被喧闹无助隔绝被宁静祥和自在包围的感受。观呼吸或许是一种简单又舒适的敲门砖
  •     人们往往会对禅修觉得是一件非常深奥的事情,但是本书浅显的理论为我们开启了另外一扇大门。
  •     可以从中了解到关于打坐/冥想的一些实操建议,搞清楚最基本的点:专注呼吸,定点定期练习,其他 如到底手怎么摆,要不要盘腿什么的都不重要。至于打坐/冥想这个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则各取所需。书中一些专有词汇翻译有待考证啊。
  •     这本书无论是对于有经验或无经验的人来说都是很值得阅读的。里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都很实在。看了之后感觉自己的境界又有了提高。
  •     1、设定一个练习时间表后,就温和而坚定地持续去做。 2、把设定时间表的举动视为一种自我策励,如果你发现你的时间表已经不再是策励,反而成为一种负担,那么一定是哪里出错了。禅修不是一种责任或义务。 3、多数初学者从二十或三十分钟开始。我们建议在经历一年左右稳定的练习之后,应该舒适地坐上一个小时才好。
  •     因为是和尚写的,所以在观呼吸方面写得更好、更深入,对于刚开始练习冥想的我很有帮助。不过由于道行太浅,有些内容还不太看得懂,准备实践一段时间以后,再看第二遍或者第三遍。
  •     由观音的秘密而到观呼吸,越来越感觉自己在逐渐走近佛性修养,以呼吸为的焦点,时时观照当下的身心,保持正念正知,方可安详面对生命的起伏。确实此,当你遇到不公的时候,当你委屈的时候,当你觉得就要爆发的时候,观注自己的呼吸,慢慢的保持正念,让高速运转的心慢慢将速度降下来,这个时候你就会知道观照内心的威力,有人说过“别人打我左脸的时候,再把右脸伸过去”这是什么,这是定力,忍耐力,还是修养,都可以说的过去,但这些解释的基础是你能够观照你的呼吸,将血脉贲张的爆发调整为心平气和。脾气不好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人,读一下这本书,对自己有用处,对家人有用处,对朋友有用处,对所有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有用处。
  •     世间之法,杂乱无章,故时常有所迷而不得定法;修行之法,唯乎一心,反求诸己,寻求定。
  •     看了好几本说个的书,初级入门最好的是这本,和我在泰国寺庙里学的一模一样。而且里面关于正念的分析和说明让我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明白了以前模糊的概念,对禅修的目的有了本质的了解,不再限于具体的动作和注意事项。然后再看焦谛卡的书,更是进一步加深了理解。现在这两本书里学到的东西都用来指导亲戚孩子的学习了,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实在是对佛法佩服之至。至于佛教基本原理和知识,一行禅师的白云故道最好,不仅看得进去,而且在生动的故事中学到了最核心但最实用的佛教教义。看完那本书,再看其他佛教的书,一个字,爽。几乎全部能明白了。这就是好书的作用。
  •     禅修入门必备良品
  •     非常好禅修实用指导书,受益匪浅!
  •     实用禅修方法
  •     本书讲授了德宝大师的观呼吸法门,在日常中依之练习,能够调伏身心。因此本书是一部简便的禅修入门经典。
  •     呼吸,慢慢改变人生
  •     推荐给了我最亲爱的朋友。
  •     很啰嗦很啰嗦,如果内容再精简一点,可以给更多的星星。
  •     正在看这本书,去体会、了解呼吸中的修炼!
  •     修心的第一步:打坐!而打坐的练习,从观呼吸开始吧!
  •     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好的最受益的一本书了。它指出了我不快乐的根源:你将看见过去你认为永恒的事物,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变化,快得连你的心也无法跟上这些改变。希望推广给亲朋好友阅读《观呼吸》
  •     呼吸,平静,发现真我的途径,快来体验一下吧!观自在!
  •     人所以能活着,就在于有一口气在!明白了呼吸之道—很不易啊—就能了解生命的真实,就能解脱!佛陀解脱的方法—最真实的佛法!
  •     入门书籍,很实际,有操作性
  •     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与思想的变化,进而观察你所认知的整个世界,方能以觉醒、智慧的心,面对起伏的人生
  •     内观的益处不言而喻,繁华喧嚣的背后怎会透出一颗宁静的心,是静下心来的时候了。观呼吸、观生命!
  •     让我们回到内心,通过呼吸,关注我们的内在。
  •     买了德宝法师的三本书,都很喜欢看。
  •     正念乃是返璞归真,只注意事物本身,去除概念联想推理;禅定乃是修习正念的手法;慈心乃是正念的副产物,但与它相辅相成
  •     佛家修行冥想的心法。很值得用心去读并实践之。
  •     很好,改变了我性格的一本书。也谢谢腻害的老师。谢谢,希望她身体好。她给我洗了心一样,改变了我太多,生命的贵人吧。默默地感恩。祝福她。
  •     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是本内观的好书
  •     禅修方便法门,从观呼吸入门提高注意力,摒弃杂念,让心归于平复
  •     对于禅修来说比较中肯,但不太适合我,道理讲太多我都懂,我需要实践操作。再书上看再多不如每天坚持打坐。
  •     比葛印卡老師寫的更通俗易懂一些。但是我還是偏好guruji的。
  •     这本书是给朋友推荐的自己还没有看送给朋友了看题目很不错我想朋友一定喜欢修行就是观照呼吸
  •     我佛慈悲
  •     懂了不一定就是“照做了”, 反复体验, 感受反馈
  •     好书,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     并不是宣扬佛法或是什么晦涩难懂的书,觉察正念的入门书,清显直白,有道可依。年少时矫情强装的无悲无喜、云淡风轻的状态其实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答案。读完内心平静,隐隐有期待。不过也不用勉强去读,觉得排斥的话可能是缘法未到吧。
  •     冥想最终一定会普及
  •     术语很多,最好弄懂了再看。
  •     学习平静,迈入修行的第一堂课程,好书,值得拥有
  •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这是一本很有水平的书,内容丰富且真实,是禅修的秘宝,但是语言平实,写书能写到这个地步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必须具备正知正见,且亲身体验而得来的经验,非常宝贵,希望大家能珍视,能视之如宝,甘之如饴。很好的一本书。希望大家共享。
  •     没有一项活动完全没有风险,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应该把自己裹在保护茧中,那不是生活,而是提前死亡。你知道如何走路,虽然你可能并不理解神经纤维与肌肉如何运作,但你就是知道如何走路,因为你一直在走路。无知可能会是一种幸福,不过它无法带来解脱。诀窍是耐心。实相是无常,苦,无我。慈心拥有无穷的力量,你改变命运的法宝。
  •     堪称经典,平和细致,可练呼吸,可定心,真是好书
  •     很好的冥想入门读物。
  •     最近关注正念在心理治疗中的使用,观呼吸这本书正在读,语言通俗易懂,挺好。
  •     内观禅修是佛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发问,这本书值得一看。
  •     灵修入门,值得入手一本实体书
  •     已购。在关于内观好处的啰嗦及并不详细的打坐方法以外,这本书最大亮点在于:1、禅修过程中遇到各种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2、行禅的做法。
  •     买过一本〈八正道〉那本书写得非常好,读过许多遍,一直想购买此书,终于在网上看到,开心。德宝法师确为善知识。感谢无尽
  •     文字已读,继续践行。
  •     实用
  •     我买了十几本,送人做教材,打坐调呼吸有感觉者特适用
  •     活在当下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做到的,但如何与当下建立联结却是令人困惑的,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关注于过去或是未来,却很难体验到当下的感受。本书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引领我们运用呼吸,和自己亲密联结在一起。刚翻看了一点,但我相信它会带给我想要的东西。。。
  •     南传佛教的修习方法,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情绪问题很有帮助,关键是按照方法去实修
  •     我们都 是我们所看见的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观察的过程会改变我们 正在观察的事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