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说禅之二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林清玄说禅之二

出版社:海南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544325943
作者:林清玄
页数:210页

作者简介

《林清玄说禅之2:香水海》主要内容:香是用来比喻佛法的功德,如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一个人解脱了就有如入了香水的大海.无处不是妙香。一个人走向菩提道,正像从贪嗔痴慢疑的咸水中,游向具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善根八种功德的香水大海,这些文章是希望让人认识那个香水海,不只在须弥山,也在人的自身。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煦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书籍目录

自序  小麻雀的歌声1  今生今世2  现代人的禅3  一粒米大如须弥山4  一粒粟中藏世界5  如果没有明天6  大生大死7  以寻死之心活着8  茶禅一味9  坐与禅10  鸟飞如鸟11  只管去行12  自由之灯13  凡事包容14  开悟第15  山水的入处16  人与境17  恶人正机18  恒绿之心19  一场游戏一场梦20  师音师心21  风情万种22  大洋海里打鼓23  时光飞逝如电24  惠心空中境25  身心调柔26  沉默大师27  垂丝千尺28  我能打大鼓29  全露法王身30  大喜过望31  天下第一神射32  皮肉与骨髓33  僧肇的归向34  宗风与机锋35  最上乘禅

前言

  小麻雀的歌声  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  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总也是黄昏和清晨最热闹,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座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路过相思林时,我常浮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念头生起后就灭去了,没有特别去记挂,只是,每走过相思林,那念头就生起一次。  相思林的麻雀偶尔也会数只一群飞到窗前的庭院,跳来跳去,叫一叫,就呼啸过去了。  有一天,黄昏时从相思林散步回来,坐在窗前喝咖啡,突然看见六只麻雀飞来了。  我知道那是一只母麻雀带着五只小麻雀,长时期对麻雀的观察使我知道,那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的是母麻雀,而羽毛较浅、身材蓬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是小麻雀。  它们先停在草地上,在那里讨论什么事情似的,这时我听到母麻雀与小麻雀的声音竟不相同,大约低了两度左右,略为沙哑。  然后,我看见母麻雀一跃而起,向不远的开满菅芒花的芒草地飞去,非常准确地停在一株芒草上。黄昏的秋风很强猛,使芒草摇来摇去,加上母麻雀的体重,晃得更厉害了,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唧唧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叶上,一时之间,芒草堆东倒西歪,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母亲急切地叫了一阵,显然是给它们加油打气,小麻雀蹦蹦跳跳地回到原先的草地上,哗然而起,再飞去芒草堆里,站在秋风猛烈的芒草叶尖。  这样经过了好几次,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带大家飞回草地,再嘻嘻哈哈唱跳一阵,突然欢呼一声,往相思林的方向飞去。  看麻雀飞远,我才发现端在手中的咖啡早已凉了,在刚刚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听懂了麻雀的心。  原来,麻雀们每天不能安歇的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  这样的发现使我忍不住动容,知悉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入万物的内在,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般明澈,我们就能照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遍及法界的真实了。  第二天清晨,我坐在窗前用早餐,听见一只麻雀高昂的叫声,探头一看,原来是昨日黄昏的一只小麻雀飞到草地上,只见它轻盈地展翅,一下就飞上了芒草叶,接着它顾盼自雄地随风上下,叫出一种欢喜的声音,那声音似乎在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感觉那随风上下的芒草虽然不稳,可是从母亲的教导学会平衡的小麻雀,在那上面却是如履平地,欢喜自在,得其所哉!  在芒草上的麻雀是何其的定呀!  我们常说的“定”,事实上就是一种平衡和安顿。一般人常以为定是“不动”,其实不然,一部快速前进的脚踏车比静止的脚踏车还定;一般人也以为巨大的东西比较“定”,也不然,一粒小石子的定并不输给一座山。  那么,什么是定呢?在佛教里,定是等待、三昧、三摩地的意思。  一个人离开了心的浮沉,得到平等安详的状态,叫做“等”。  一个人能将心专止于一境不散乱,到心一境性时,叫做“持”。  真正的定,是不管外在环境有多少波动,都可以把心专止在安定自在的情况,就好像一只小麻雀在风中的芒草叶片唱歌一样。那样子或者就叫做“如如”吧!唯其如如清爽、活泼与洒脱,正智慧才会生起而开悟真理!  在我们还没有得到真实的平衡与安顿时,我们要学习小麻雀,立在危草尖也毫无惧色,学习着安顿身心、平衡环境,生命的自在一定会一点一滴地确立起来。  “如如”或“三昧”可能是难以揣摩的,但可以确定的是,那必然是不假外求的,我们可以从佛、菩萨、祖师、师父身上学习一些事物,不过那最内在的,无法学习,只能开发。就像麻雀妈妈只能教麻雀如何飞到草上,却不能教它们怎么样安顿,如何在风中平衡。定是这样,禅是这样,一切菩提之道都是这样,只有自己去行。  “自己去行”’有时走起来是孤单的,有时不免显得倨傲,但只要一直向前走去,就能免除孤单与倨傲的问题,因为,当一个人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见到“佛的本来面目”,也即是见到“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到那时心意开通,就颇不寂寞了。  在我的认知里,佛法一定要回到人间,深入人间,最后再来谈出世的问题。特别是禅,是落实到人间生活的,每次读到祖师说“吃茶去”、“洗钵去”、“淘米去”、“饿来吃饭困来眠”、“神通兼妙用,运水与搬柴”、“平常心是道”……都给我一种深切的撞击。仿佛听到祖师慈悲的声音说:离开人间没有菩提!离开生活没有菩提!离开因缘也没有菩提!  禅师讲“当下承担”,讲“念佛是谁?”讲“看脚下!”讲“纳须弥于芥子”,都是在教化我们,真实的修行应该从“此时此刻、此地此人”开始,真实的禅则要使人在现世得到安顿,得到平衡,得到明心,然后才讲生死的解脱,如果连身心的安住都做不到,讲什么死后的解脱呢?  马祖道一说:  “所谓一切事处,一切色处,一切恶业处,菩萨用之,皆作佛事,皆作涅槃,皆是大道。即一切处无处,即是法处,即是道处。菩萨观一切处,即是法处。菩萨不舍一切处,不取一切处,不拣择一切处,皆作佛事,即生死作佛事,即惑作佛事。”  语言动作、日常生活无疑是佛性的展现,佛性的光明却不能仅仅归结到语默动静里去。不过,在这样动荡的时代,许多惑于神通感应的人,许多为神秘经验而修行的人,使我们更深切认识到开悟的祖师强调平常、平实、平凡的生活是多么的无私和慈悲。  一个人要走向修行之路,最要紧的是要认识佛性不假外求,其次是要落实到生活,再来就是要“乐于道”,要“安之若素”,要“踊跃欢喜”。  在大乘菩萨十地中的第一地就是“欢喜地”,根据世亲菩萨的说法,欢喜分为心喜、体喜、根喜,又可以细分为九种。  一、敬欢喜——恭敬三宝,心生欢喜。  二、爱欢喜——乐观真如法性,心生欢喜。  三、庆欢喜——自觉所悟殊胜,心生欢喜。  四、调柔欢喜——身心遍益,心生欢喜。  五、踊跃欢喜——身心满足,心生欢喜。  六、堪受欢喜——见己接近觉悟,心生欢喜。  七、不坏欢喜——指调伏、解说、论议时,心不动摇之喜。  八、不恼欢喜——指教化摄取众生,慈悲调柔之喜。  九、不嗔欢喜——指众生威仪不正亦能不怒之喜。  这些欢喜使我们知道,乐道者常保喜心,喜中有慈悲的雨和智慧的云,清洗自己与众生的心,并使之得到洒脱与自在。  我的说禅系列在《中华日报》连载时,就是在开发自性、落实生活、乐道喜法上用心,第一集出版后曾得到无数读者的鼓励,现在把第二集的书名叫《香水海》。  香是用来比喻佛法的功德,例如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一个人解脱了就有如入于香水的大海,无处不是妙香。根据佛教传说,世界有九山八海,中央是须弥山,其周围为八山八海所围绕,除第八海是咸水海之外,其他都是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称之为“香水海”。  我觉得,一个人走向菩提道,正像从贪嗔痴慢疑的咸水中,游向具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善根八种功德的香水大海。我的文章是希望让人认识那个香水海,不只在须弥山,也在人的自身。  我喜欢佛教在布萨时,以香水洗手所唱的一首偈:  八功德水净诸尘,  灌掌去垢心无染;  执持禁戒无阙犯,  一切众生亦如是。  我也喜欢《观佛三昧海经》的香偈:  愿此华香,  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化佛并菩萨;  无数声闻众,  受此香华云。  以为光明台,  广于无边界,  无边作佛事。  当我在念诵着香偈时,觉得自己仿佛一只小麻雀栖停在狂风中的芒草叶上,在浊乱的世界中放怀歌咏,自有欢喜,心无挂碍,远离恐怖、颠倒、梦想。  至于,别人是不是愿意听小麻雀的歌声,那是无所谓的,在广大的时空中,有缘的人自会听见。  林清玄于台北永吉路客寓。

内容概要

林清玄:台湾高雄旗山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化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

他从少年到壮年,出版过一百多本著作,随着阅历的广大,体验的深刻,作品不断提升境界。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粮容,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他的文字魅力风靡华人世界。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丽的辞藻问题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才可以恒久。一切佛法的写作都是在帮人找钥匙。  ——林清玄

章节摘录

  1 今生今世  近代高僧弘一大师隐居在山上的时候,他的老友徐悲鸿常到山上去探望他。  有一次,徐悲鸿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发出新嫩的绿芽,心里感觉很纳闷,便向弘一法师说:  “这树死了多年,现在又发芽,大概是因为您这位高僧住到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使它起死回生吧!”  弘一大师回答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我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深受感动,那枯树发芽,原来是每天浇水的缘故。当然,徐悲鸿的观点也没有错,如果不是高僧,怎么会想到对枯树浇水呢?  这使我想到了佛教刚刚传人中国的时候,“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是互相分离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极乐世界则是无瑕的理想世界。因此,一般人信仰佛教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转而希望寄托于来生,这好比在“今生”与“来世”之间筑起一道墙,在墙这边的人由于生活的苦厄,相信翻墙过去,就是鸟语花香、莲花宝树、无忧无虑了。  可是反过头来看,对许多有福气的人,他们住在这个娑婆世界的生活和西方极乐并无两样,他们富贵寿考终其一生,对他们而言,现世与彼岸的界限又在哪里呢?我们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会发现有许多人宁可再一次回到现实世界,也不一定渴望到极乐世界去。  禅宗在中国的发扬因而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把极乐世界从遥远的西方拉回现实世界,把虚幻不可知的来生拉回今世,把清净的彼岸与混浊的此岸打破了界线,甚至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森罗万象,乃至三千大干世界与心地完全合一了。  这种把生死、心佛、烦恼与菩提。现世与来生的界线打破,可以说是一种“安放”,把参禅悟道安放在被认为污浊的尘世,把成佛解脱安放在苦难重重的现世,把虚空安放在现实上——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吧!禅心最重要的特质,乃在身心的安放,今生今世的安放,与来生来世的安放,都一样是安放呀!  临济义玄禅师说:  “一人在孤峰顶上。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在孤峰顶上或在十字街头,既没有前,也没有后,既都是前,也都是后,我们不能说孤峰顶上胜过十字街头,因为“前”或者“后”并不是这样判别的。  在禅师眼里,唯有顿悟本心才是最重要的,一旦顿悟本心。就可以打破法界的障碍,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就是“一切举动、施为、语默、啼笑,都是佛慧”的境界。这种境界原不待来生去求,今生如果能见本心,也就求得了。  玉琳通琇禅师说:  在在是居士菩提场。  物物是居士正法眼:  事事是居士菩萨行,  步步是居士那伽定。  “在在、物物、事事、步步”正是对今生今世修行最大的肯定,如果没有禅者这种活泼的直观体验和追求心灵澄明的喜悦与解脱,中国佛教不可能在历史上生机勃发、气贯山河。  僧肇禅师说:“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道并不远,道是在我们站着的地方,圣也不远,圣在我们有体验的地方。大至山河大地,小到鸟兽花草都能有禅心的体验,这里面看来玄奥,却不是难以体会的。  禅宗的实践与思维,不只是打破了今生与来世的通道,也打通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融合,打通了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灵的界线,对于人类文化,确有真实的贡献。  了解到今生今世的重要,对今生今世与来生来世,乃至永生永世都有着热切、诚挚与庄严的追求,这才是禅者立心,修行者立命的所在。  2 现代人的禅  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事物,不管是什么,都会在时代与环境的迁移中改变面貌,即使是禅也不例外。  在历史上,禅就曾经有过几次大的变革,一开始,达摩祖师初到中国的时候,主张“藉教悟宗”,他以《楞伽经》为根本而创立了“二入四行”的宗门教义。他强调打坐,相传他曾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长达九年之久,号为“壁观婆罗门”,壁观就是“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达摩以坐禅为务,是佛教禅那静虑的传统,自他以下到五祖弘忍,无不非常重视坐禅。  到了六祖慧能,开展了“教外别传”的观点,摆脱宗教的教条,突破了艰深的教义与阶梯的修行,以当下顿悟为解脱方法。因而他不主张坐禅,而强调“心要”,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耶?”六祖慧能的禅法,不只是对佛教的革新,也是对禅法的革新,他的观点衍生出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宗,基本上是反对枯寂的禅坐,指出禅定只是开悟的手段。  后来传到圭峰宗密,他主张“禅教一致”,宗密先受荷泽宗的禅法,精研《圆觉经》,后来又随澄观学《华严经》,故融会教禅,他曾深入儒学,又主张佛儒一源。他认为“顿悟资于渐修”、“师说符于佛意”,所以教与宗乃是一味法。宗密以后,禅宗逐渐与佛教各宗合流,明清时“禅净合一”的修行大盛,于是奋迅直接,大开大合的精神不如从前,禅宗可以说是没落了。  我们从历史上禅宗的革新与变化,可以知道即使是禅这样激扬踔厉、卓越不群的法门也是随着时代在变化的,因于人心不同的需要,禅的修法展现了不同的面目。这使我们知道,古代有古代的修行方法,今人要有今人的修行态度,不可泥古执著、僵化呆板,否则不但修行难以成就,反使修行走向闭门造车之路。  因为,现代人和古代人在生活方式、思想习惯、居住环境、社会结构都已经大有不同了,我们也就无法和古人用相同的方式修行。  我记得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曾说到两个有趣的观念,他说:“如果一个纽约人修行,做了一百个大礼拜,几乎和在尼泊尔修行的人做十万个大礼拜,功德是一样的。因为有些纽约人一天要工作十二小时,甚至十八小时,他非常努力才能在生活中找到一点点时间修行,对他们来说,他们才知道什么是真的时间,什么是佛法的真价值。”  他又说:“佛陀在世的时候,如果一个和尚把比丘二百五十条戒律都守得住,和现代的一个和尚只守得住一条戒,他们的功德是一样的。因为在佛陀的时代外界的引诱少得多,当外界没有引诱的时候,要守戒当然是很容易。”  这虽是对密法的开示,禅法也应如此,现代禅者居住在烟尘滚滚的城市,要在车阵噪音中来去,在环境污染、社会混乱、人心败坏之中还要保持禅心,的确是比古人要艰难得多。所以,现代人需要现代禅法。今日之禅必要与今日社会一起脉动,正如古代之禅在古代社会一样。  现代人由于没有时间像古人每天花几小时来深入禅定,因此要养成行住坐卧都把握禅定的心;现代人难以有出世的环境(即使是现代的出家人也比古代出家人忙得多了),因此要在有人处修行,要出世人世兼顾,养成胸怀天下的习惯;现代人身心压力大,烦恼多,因此要讲究禅定的效应,不离清净智;现代人的资讯丰富、环境复杂,因此要充分运用时间修行……  我们可以列出至少一百条现代人与古代人不同的情况,简而言之,现代人因于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受制于复杂的政治经济体制、家庭社会的变迁等等,已经变得支离破碎,逐渐失去了生命深处中尽情悲哀和尽情欢乐的能力,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失去了统一与和谐的心。  这些,用古代禅师“吃茶去”、“洗钵去”、“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都难以挽救,甚至棒喝也不行了,那么如何更明确地建立现代禅修观念,才是使禅生生不息的方法。  我在文前引的诗偈是立中成禅师看到腊月火烧山写下的偈,可以用来看现代修行者的处境,比起古人,修行益为艰困,正如白云找不到旧的行踪,是在腊月冷冰冰处要烧得暖烘烘一般。但愿在现代修行的人都能认识到法与时代的关系,不拘泥于法,透过真诚的、敏锐的实践,为日后还要更分崩离析、支离破碎的现代人,找出一条修行之路。  3 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小时候家里种稻子,因此在吃饭时,大人总对米粮特别注意,吃完饭都要检查饭碗里是不是还有米粒,甚至掉在桌上或地上的饭也要捡起来吃。  我对稻米有特别的情感,至今还留有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象,例如在收割稻子的时候,我们小孩子总要在收割完的田里捡拾遗落的稻穗。而在晒谷时,把谷扫完后,总要仔细在晒谷场巡视有否遗落的谷子。  母亲都很早就起来煮饭了,我们的早餐就是喝煮饭时刚滚开的水,加一小撮糖,我们叫做“米汤”。下午放学回家,大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母亲会用铲子把锅底一层厚实的锅巴铲下来,撒一把糖,两面相夹,那就是最好的点心了。

图书封面


 林清玄说禅之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生活重压之下的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迷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 迷失在贪嗔痴的邪念在拥挤的地铁上,终于把这本书念完了,每一则小品淡淡的味道,却可劈开心中的另一幅光景。双目失明的盲者,手提明灯,照亮的是谁的路?面壁苦思九年,何人又有此番隐忍?禅意无语言表,一声“吃茶去”,“我会打鼓”,表述几多情?路是自己的路,景也是自己的景。无所谓抱怨,无所谓不公,一心定之,方可化解。书中仍有些揭语,不可理解,慢慢来,再读他各百八十遍。
  •     还是推崇看看林清玄的书,不必每本都看,看看其中一两本,就会让你的心境发生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应该是好的转变。平静,无争,看破,放下……可以带给你安宁的书籍。只是他出的书版本比较多,重复的也比较多,所以推荐买其中一个系列就OK了,可以反复读,在你需要的时候读,不经意的读,都很好。仅作参考而已。
  •     之前从来没看过佛学方面的书,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便拿来读。说实话没有读完,以我这样的年纪,谈生死,谈大彻大悟,未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我只觉得活在当下便只把当下的事做好,来也如是,去也如是,来去一如,清风万里。生活哪有那么复杂,平淡,宁静才是生活的本质,无欲无求就是最好的追求。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林清玄的书看了多少年了,一如既往的喜欢
  •     同学推荐了林清玄的读物,说是佛学初学者适合读的。
    禅宗一直像是潺潺的流水,没有波涛汹涌,自有淡定绵长的力量缓缓流入心里。
  •     林氏风格自有禅心仁意.
  •     很值,书也很好,由内到外都喜欢
  •     非常喜欢他的书,朋友推荐的。
  •     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的散文,如苏东坡笔下的‘清欢’,如明月清风,值得品读,总是有一翻滋味的。
  •     一直喜欢林氏文章,文风清丽,有对人世的大悲,悲怀让人深深触动!禅意美文。
  •     怎么那么虚伪
  •     语言简洁易懂,引用诸位大师的禅语展开思绪。文字流畅,读着很舒服,这是唯一一本入手就读完的书。
  •     文章与纸张
  •     对于林清玄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欢。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意。奥妙难懂的禅,经他的描述,就变的浅显易懂,受益颇多。他告诉我们,不要执着,要懂得无往不住。
  •     应该是正版书,但是纸质不怎样,太白,太亮,看就了眼睛很不舒服。
  •     细细看来,虽然文字不如从前,但依旧吸引人 有时觉得Zen真的要靠悟~
  •     书的治疗量不错
  •     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书不错
  •     林居士的文笔一如既往的淡雅,深入浅出!
  •     很好听的名字,香水海
  •     认识自己及世界的指导书,分享对禅的理解
  •     初拿到这本书,首先被它的精致淡雅吸引,如名字一般,香水海,一片澄澈湛蓝的海,一片绿叶飘落其上,书香海水之香。正如封面所说:“美丽的辞藻总是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才可以恒久。一切佛法的写作都是在帮人找钥匙。”如此平静而且如此喜悦,这是在禅意中品尝到的人生。
  •     很好,很喜歡
  •     适合阅读的静心散文,禅学佛学修身养性的足够美妙的文字。高中时期因为《温一壶月光下酒》被林清玄的美丽文章惊艳,当时的都匀市西西弗书店里只买到两本。
  •     东西写得不错,就是太随意!
  •     不错的书,买对了,很好。
  •     很不错的书,给人生以启迪,需精心细读。
  •     短短的文字,深刻的哲理,值得推荐。
  •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们全家人都喜欢。林清玄的书从来都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5月30日捐赠
  •     清玄的文字还是一样的平静安宁,睡前翻上一两页,渐渐开悟
  •     正如书名,香水海,此书的文字真的会散发阵阵幽香,非静不能闻到。这本书比的不是处世哲学也不是文学成就,而是两个字:心静。能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必定心如止水。看这本书整整花了我大半年的时间,每次只能前进一两页,我感受到了心境体现在文字上的功力,原来读书和写毛笔字一样,贵在心专。
  •     还行吧,一下子买了好几本,但是都要慢慢读
  •     内容跟另一本书"身心安顿"重复.
  •     真的是一本不错的书哦,收了。
  •     以前朴素现在超脱
  •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香水海是一种修行的境界。
  •     文如其名。
  •     不错,林清玄的书买过,写的都很好
  •     够了……
  •     心灵鸡汤型
  •     不错的、质量不错 物流也蛮给力。
  •     一直很喜欢林清玄,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活着。读他的文字,总能在尘世浮华中,找到一片宁静清悠的天地。
  •     虽然有些东东看的不是太明白,呵呵
  •     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理智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感情才是人生的全部。 生命中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刻,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
  •     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的散文,如苏东坡笔下的‘清欢’,如明月清风,值得品读,总是另有一番滋味的。
  •     这一本太多公案太玄。里面提到一点,写日记实际上是为了训练和培养对此时此地的注视。很对。 7.29
  •     香是用来比喻佛法的功德,如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一个人解脱了就有如入了香水的大海*无处不是妙香。
  •     书的封面我特别喜欢,但是翻开看的时候觉得真的看不懂!也许我这人注定与佛啊,禅啊什么的无缘吧!
  •     内容不错!值得看!!
  •     在书架上。
  •     林大师的书值得一看
  •     很好,好看
  •     最近要写关于佛教文化的论文,想看看这样的书补充能量。 期待那纯净的世界的一缕清香…… 已于前一段时间读完。。。
  •     抱着将死之心活着。
  •     很久以前在大学读过1,这次一口气买了四本,还没开始读。但是,林清玄的文字,绝对是浮躁心情的一剂良药。生活中过于浮躁的朋友,大可买一本来读!
  •     有深度有难度有收获
  •     林清玄的书都好!
  •     可以静心平气的书~
  •     文字清新,富含禅意。
  •     林清玄说禅,很有诗意,虽然都是短短的,但是却让人在美的感受中去理解宗教对人生的意义!
  •     正在阅读中,
  •     这种装帧咋有种古龙的感觉………… 不明白么,一点点文字,为了赚稿费,变成很多页。而且,读了这么多本林清玄,感觉有不少是重复的,换汤不换药。
  •     有一种脱俗出尘的感觉
  •     禅,不是那么容易让人理解的,但其实生活中处处皆禅!
  •     这个假期不寂寞了!
  •     帮助我内心安静的好书
  •     简短而意味深长
  •     清声玄雨
  •     推荐他的书,值得一看!
  •     比起“会心不远”,这本较有内容,可以当作散文来看,虽然有的还是看不懂,完全可以跳过。
  •     一批买了二十几本,只有这本书封面是脏污和有折痕的,遗憾!但是懒得退了。书是好书!
  •     虽然还没看,但是林清玄的书都非常喜欢,能让人心静,净,敬,和
  •     我等凡夫俗子,无法参透吖。
  •     毕业后读林清玄。
  •     很不错 林清玄的文章不需要多说什么
  •     这一套说禅系列终于买全了,最喜欢夜晚安静的时候,洗得干干净净,心无旁骛地读林清玄的文字,那样的清雅,明澈和深入人心。这套说禅系列,很多文章都有比较多的佛教思想和理论,需要认真的静心去读和体会。自己的悟性还不深,有些文章觉得好,却没有深入地领悟,还是内心的修为不够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