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哲学的慰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32749379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页数:458页

作者简介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的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书籍目录

哲学不只是慰藉(推荐序)
译序
第一章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第三章 对受挫折的慰藉
第四章 对缺陷的慰藉
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
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前言

  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当然,智慧与慰藉并非不能相容,总体眼光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心态的调整,在此意义上,则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最深刻的慰藉。  全书中,我读得最有兴味的是写塞内加的一章。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一章比较切题,斯多葛派哲学家本身就重视哲学的慰藉作用。

内容概要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一周:希思罗日记》(2009)。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媒体关注与评论

  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使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资中筠

章节摘录

  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观念,应该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则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众。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明文规定的;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这个体系叫做“常识”,它命令我们穿什么衣服,采用什么理财标准,尊重什么样的人,遵守什么礼节,以及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如果对这些规范提出疑问,就会被视为怪异,甚至故意挑衅。常识之所以被悬置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判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  例如,在平常的谈话中提出问题:我们社会认为工作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或是问一对新婚夫妇他们决定结婚的动机是什么;或是向度假的人打问他们旅行的详细设想,都是不合规矩的。  古希腊人也有那么多的常识规范,并同样固执地恪守这些规范。有一个周末,我在布卢姆斯伯里一家二手书店中浏览,看到一套本意是作为儿童读物的历史丛书,里面有许多照片和精美的插图。

图书封面


 哲学的慰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以前觉得哲学大多是不那么亲切的 这本书却不然 怎么说呢 入世的哲学?呵呵 朋友买了我随便翻翻就放不下了 现在想买 到处找这个版的
  •     生于浮华世界,总被世事纷扰,年轻却总是浮躁。哲学于人有千百万态,书就是人生哲学的目录。我们总能找到一页,在生命里阅读评论。哲学书让我浏览古人的处世态度,虽是一方面,却也受教了。有时候处于烦躁的状态,不知我该选哪一派哲学,用哪一种态度处世。但要是想起其中一点,让纷繁的心思变得平静,那哲学不就恰逢其时的被用了么?《哲学的慰藉》于我有静心口服液的作用。哈,虽还没到年龄,却总觉得这个口服液好啊。浮华、浮躁的世界,不就刚好要静心么。处闹市不扰,遇变化不惊,是我一直追求的人生心境啊。
  •     因为尼采。所以开篇不喜欢,因为之前对于他,零星获取的看法是天才与疯子的合体,因为真正缺乏了解所以偏见的根深蒂固。对过于极端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偏见,也可以说是潜意识里的恐惧。但是读的越多,越觉面目可爱,也许极端更容易达到纯粹。而他对于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的辩证对待,让我尤其感动。“仇恨、嫉妒、贪婪、权欲等情感都是生命的必要条件……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经营中的基本要素。”这是黑暗到极端但依然有勇气有力量去拥抱温暖与追求光明的人。经历过极大的痛苦,但是却能在常人不堪忍受的过程中,精心培植,最终努力结出伟大成果与欢乐。在人生地狱中,依然能够扬弃糟粕,点燃自我,升华生命的人。除了伟大,只能热泪盈眶。这让我想到大学一个外国文学老师,姓缑,很少见的姓。男,40多岁,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是文学院老师中少有的课堂不吸烟的男老师。讲课时带着一口南阳方言的普通话,腔调尖锐而上扬。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经常眉头深锁,眼神深沉,仿佛我们就是一群等待命运蹂躏却毫不自知的小羔羊一样。而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讲课内容就是:人一样要认真的对待自己,勇敢的面对自己。你要仔细聆听自己内心的想法,任何想法。你嘲笑别人穿戴的丑陋无品,你痛恨每天早起上操,你因为没有漂亮女朋友而自卑,你因为自己家庭不好感到不公,甚至,甚至你走过银行,想进去抢劫,你也经常想买张彩票中大奖。还有些男生,经常觉得一个女朋友不够,想多多益善。。。他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是:人呐,别以为自己了不起,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人呐,常常以为自己了不起,其实历史几千年,什么事情是没有发生过,什么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呢?太阳底下无新事。说这些话的时候,声调上扬,眼睛望向窗外。不知那个时候究竟看到些什么?是窗外深绿色的青松针叶还是更为遥远的未知或者偶尔失焦产生的迷蒙。大三吧,缑老师上课时,有人开始私底下八卦,他从前有一个学生刚刚被捕了,犯得是杀人罪。杀人?真的吗?真的牛人敢于面对内心的冲动并且付诸实践啊!不知道那个时候别人都怎么想的?我当时一直好奇的是缑老师自己怎么想的,或者我想太多,也许他根本记不起来那个学生是谁?或者只是让他多些感慨的由头罢了。这本书,应该算是作者为普通人尤其是对哲学一词敬而远之的抛出的一串珍珠,掬起精华引起兴趣,真的说对哲学本身有所了解和研究距离应该还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后以蒙田话收尾:我们每一个人都比自以为的更富有。相对于哲学,常识更有益于丰满而幸福的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泛和俗
  •     通俗易懂,都是很重要的话题,关于生命的意义,但分析可以更深入些
  •     下一个问题:如果人可以脱离肉体而活
  •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不知道读了点什么,哲学真的不是我能读进去的……
  •     对哲学了解 不错 ,可以与苏菲世界同看
  •     排版很奇怪 最奇怪的是字体什么样都有 大大小小的
  •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     几个大哲学家的故事,好看哦
  •     少有的从作者自序就爱上的书籍,平易耐读。读完了中文版部分,英文版过段时间再读吧。作者分别论述了柏拉图、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对生活的慰藉作用。是一部很好的西方哲学入门书。柏拉图部分作者写得比伯拉图本人的哲学要可爱和精辟多了,因为这本书爱上了蒙田,打算找他的《随笔录》看。
  •     书的纸张蛮有质感的,喜欢这一版的翻译
  •     很喜欢这个版本 有原文能更好的理解 阿兰什么的 你懂的
  •     蛮无聊的,没看完。
  •     不同于高深晦涩的哲学史,这本书写得稳重而不失活泼。个人最喜欢苏格拉底那一章,大量的引用看得人热血沸腾。只是有一些章节写得稍有些冗长,把重心放在哲学家是如何推敲出这个观点而不是着重介绍这些观点的内容。总得来说值得一看,中英双版有助于英语的提高,而且英语原版看上去更有感觉。
  •     「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塞内加
  •     哲学的意义是教人优雅对待苦难,这本书的意义是教人最快认识哲学。
  •     Love could not induce us to take on the burden of propagating the species without promising u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we could imagine. Not everything which makes us feel better is good for us. Not everything which hurts may be bad.
  •     几年前买来读不进的书,现在却每看一章都感同身受。“你敢不敢与我共同走完所有生活和思想的道路?”
  •     六位哲学家的思想和德波顿的总结,双语版很不错
  •     很好 一直认为如果我能从某部影视作品或书籍中窥探到了进入另一个美好世界的大门 那么阅读或观影便是值得的
  •     茶余饭后,阅读小品。总结下来是不需要有钱、不需要顺利、不需要被世俗理解……只要内心丰盈、有趣,就可以达到完整(?)感觉作者最不喜欢湿漉漉的叔本华了。
  •     初步了解了几个哲学家
  •     “哲学教人煞有介事地无所不谈,博得浅人敬佩。”但形而上的论述总会让人得到些意外答案。
  •     高三毕业时候生病住院,知己送给我的礼物。作为哲学专业书当然不够专业啦。但真真当时给我了很多启发,以至于里面的内容已经无所谓,慢慢翻过很多遍,然后在书架上提醒着我这条路是如何开始的。
  •     作为哲学启蒙的读物非常不错,英伦才子的文笔也非常优美
  •     20160111——》20160315 浅显易懂的哲学书籍,六位哲学家的六种慰藉,颇有启益。
  •     痛苦无法避免,它总是以你最意想不到的时间和方式来伤害你,而能做的只能是去直面它,承认它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达到更好结果的养分,如尼采形容拉斐尔的话,“能够把自己道路上的困难升华,点化,扬弃,臻于成果斐然”。。。
  •     清晰简洁的话语描述哲学里的生活,值得一看,但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也不喜欢悲观主义。
  •     哲学的慰藉
  •     喜欢哲学的话建议读原著这种精华版还是别看了,好不好的还是要自己判断。
  •     超爱
  •     这个人是于丹吧?
  •     很轻松地去看哲学
  •     深入浅出
  •     很带感的哟 讲的故事有意思并且有道理
  •     刚开始爱读书的时候,一个生命中的过客所赠,很不错
  •     买回来有几年了,一开始是想锻炼英语,有时会一下子看很久,有时随便找一段看,值得反复看,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     读起来不晦涩,看到那些哲学家的所思所想或是所痛苦的,慰藉此生此岸的不足。
  •     才子的哲学才情
  •     太喜欢德波顿老师了!
  •     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 最喜欢的几章分别是塞内加,蒙田和尼采。 塞内加认为不幸随时降临,我们所拥有的东西眨眼间都会被命运女神带走,所以做好准备。 他说,为何为人生的某个部分哭泣,君不见,整个人生都值得催人泪下吗?他的慰藉是把人生建立在原本是悲剧的基础上的。 蒙田很可爱,他无法忍受法国上流社会的虚伪,不能容忍把精神和肉体分开。他说,国王会拉屎,贵妇人也是。直面身体的丑陋,会让我们在精神上放松。 他讨厌夸夸其谈的学者们,他们并不见得比乡野的村妇过得平静和快乐。 尼采是非常积极的入世的,痛苦和快乐是双生花,不经历痛苦就不会享受很多的快乐。艺术是生命的伟大刺激。他自己也是自己哲学的忠实执行者,即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他也从不抱怨,积极生活。六个人中,读完之后,最想去了解去读的莫过于尼采了!
  •     作者想表达的重点就是哲学可以对现实生活产生指导作用,给现代人的心灵带来慰藉,但是每一章节不同主题和哲学家思想的对应未免略牵强。怎么文笔不过如此,还是翻译的不好?
  •     静心口服液,资中筠译本。
  •     看到周国平的推荐语买的,用的来说和苏菲的世界差不多,哲学入门书。
  •     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想,人到底是想多点好,还是不要想太多好?然后意识到,当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时,其实已经止不住的想了很多了。怯懦的时候时候会觉得,远离哲学吧,想东想西更容易出毛病;坚强的时候会觉得,拥抱哲学吧,人还是应该活得清醒一点,哪怕这样会更痛苦。
  •     升级版的于丹说论语..比起哲学这个tag,这本书更像是哲学家们的故事,当一本启蒙兴趣的入门书还是好的,写的很浅显,当然这也和资中筠老师翻译的太好了有关,提升了阅读体验。作者序里写过即便冒乏味幼稚之讥,也要尽量写的简单朴素,希望自己的书能清楚的阐释读者心中所惑,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本来想给三星的,冲这段话再加一星~
  •     不太喜欢,有太多鸡汤。当初是冲着资中筠买的,我想从此以后这本书会压箱底了呃。。。
  •     算是我的哲学启蒙读物,尤其喜欢蒙田直白的面对人生的缺陷的部分
  •     风格统一
  •     一口气
  •     值得一读再读再读的床头书 “何必为 部分生活而哭泣? 君不见 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What need is there to weep over parts of life? The whole of it calls for tears. ——Seneca”
  •     本书凸显的优点有两个:一是浅易,似科普文章,将枯燥晦涩的哲学思想写的活波生动,可以当做床头饭后的休闲读物;二是实用,从生活中种种问题切入谈哲学家的观点,可以对照着哲人的智慧来解决各自的人生难题。
  •     尽管有鸡汤性质,但對於生活中飽經艱難的年輕人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粒對抗虛無的救心丸。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