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论自由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罗素论自由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2
ISBN:9787501230877
作者:罗素
页数:393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以“自由”为主题选编了罗素的有关著作和论文,以作为罗素期待人类走向自由和幸福的拳拳之心的见证,同时,这对于当今正在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们也是不无裨益的。罗素的文著分析细密、论证清晰、文笔优美、引人入胜,读罗素之书,既可获深刻、睿智的见解,又极富趣味。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真的是历久弥新。

书籍目录

代出版前言:那穿越时空的仁慧目光
自由之路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和社会主义学说
第二章 巴枯宁和无政府主义
第三章 工团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四章 工作和报酬
第五章 政府和法律
第六章 国际关系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科学与艺术
第八章 可望实现的理想世界
政治与自由
第一章 政治上的重要欲望
第二章 政治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第三章 哲学与政治
社会中的自由
第一章 自由人的礼赞
第二章 思想自由和官方宣传
第三章 社会中的自由
第四章 教育中的自由和权威
第五章 个性与公民性的和谐
自由与组织:美国的民主进程
第一章 杰斐逊式的民主
第二章 西部的拓展
第三章 杰克逊式的民主
第四章 奴隶制与分裂
第五章 林肯与共和国
第六章 竞争的资本主义
第七章 趋于垄断
政治的理想
第一章 政治理想
第二章 资本主义及其工资制度
第三章 社会主义中潜伏的陷阱
第四章 个人自由与公共管理
第五章 民族独立和国际主义
社会重建的原则

第一章 生长的原则
第二章 国家
第三章 作为一种制度的战争
第四章 财产
第五章 教育
第六章 婚姻和人口问题
第七章 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的信仰

第一章 自然与人
第二章 美好的人生
第三章 道德的准则
第四章 个人的与社会的拯救
第五章 科学与幸福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
第一章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
第二章 宗教对文明有过贡献吗?
第三章 超越死亡
第四章 好像,母亲?不,是这样就是这样
第五章 天主教与新教的怀疑论者
第六章 中世纪的生活
第七章 托马斯·潘恩的命运
第八章 正派人
第九章 新的一代
第十章 我们的性道德
第十一章 宗教能医治我们的毛病吗
第十二章 宗教与道德
译校后记

内容概要

作者:(英)罗素 译者:郭义贵 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应该由人类中最有智慧而善良的人来统治。而不能由那些表面聪明而内心毒辣的人所统治。前者是人类之幸而后者是人类之不不幸,而幸与不幸是决于人类是否能做明智的抉择。  ——罗素  阅读罗素的作品给我带来了数不清的快乐时光。  ——爱因斯坦

章节摘录

  在浮士德博士的书房里,梅菲斯特向浮士德讲述了创世之史:  “天使们合唱的无休止的赞美已开始令人厌倦;当然,终究上帝不该受到天使们的赞美吗?上帝不是已经给予他们无穷的快乐吗?得到不应得到的赞美,由他所折磨的人来崇拜,这难道不是更加有趣的吗?他发自内心地微笑着,并决定这伟大的剧作应该开演。  “在无数年前,灼热的星云毫无目的地在宇宙中回旋。经过漫长的岁月它开始成形,中心的云团抛出行星群,行星群就冷却下来,沸腾的海洋和燃烧的群山起伏震荡,从墨云团中降下的滚热成片的雨水,在赤裸的凝固的地面上泛滥。而后第一个有生命的微生物在海洋深处形成,在适宜繁殖的温暖中迅速成长为广袤的丛林,巨大的蕨类植物从潮湿的沃土中生长出来,海洋动物生长繁衍、竞争、吞食和消亡。在这些动植物的演化展现中,人类诞生了,他有思考能力,拥有分辨善恶的知识和对崇拜的极端渴望。人类看到,在这个疯狂而又奇异的世界中,万物匆匆,一切生命物都在无情的命定的死亡来临之前,不顾一切地挣扎着去攫取短暂的生命瞬间。于是人说:‘有一个潜藏着的我们只能领悟的目的,而这目的是善的;因为我们必须敬畏什么,而在这个可见的世界中却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敬畏。’于是人从争斗中走出,断定上帝想要通过人类的努力从混乱中产生和谐。而当他服从由上帝传达给他的从他的祖先那里传下来的捕食动物的本能时,他称之为罪孽并请求上帝的宽恕。但是,他怀疑在他创造一种平息上帝愤怒的神圣方案之前,他是否被公正地宽恕。而且既然现存的世界是如此地糟,他就使它更糟些,以便将来可能会更好。因此,他感谢上帝给了他去放弃那些可能得孙的欢乐的力量。上帝微笑了;当他看到人在放弃和崇拜上变得完美时,他投送另一个太阳穿越天空,撞破人类的太阳;而所有的一切又复归于星云。  “‘是的’,上帝自语道,‘这是一场好戏;我会让它再演一次’。”  概言之,这就是科学所提供给我们信仰的世界,现实的世界甚至比这更为没有目的,更没有意义。生命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我们的理想从今以后须找到一个归宿,如果有这么一个归宿的话。人是原因的产物,我们无法预知这些原因会取得什么结果。他的由来,他的成长,他的希望和恐惧,他的情爱和信仰,只是原子偶然组合的结果,没有什么热情,没有什么英雄主义,没有什么强烈的思想和感情,能超越坟墓而保存一个个体的生命;古往今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热诚,所有的灵感,所有的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阳系的无边无际的死寂中灭绝。而整个人类成就的殿堂,必定无可避免地被埋葬在毁灭了的宇宙的瓦砾尘埃之下——所有这些,尽管并非毫无异议,但仍然是如此地几乎确定无疑,以致任何哲学想否认它们都会站不住脚。只有在这些真理的构架中,只有在坚定的绝望的坚实基础之上,灵魂的居所才能安全地建立起来。  在这样一个疏远而又无情的世界里,像人这样脆弱的动物怎样才能使他的渴望经久不衰呢?自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神秘,它万能而又盲目,它在无限的空间里长期不断地变迁着,最后产生了一个孩童,他仍然受制于它的力量,但却赋有洞察力,赋有分辨善恶的识别力,赋有对他那不可思议的母亲的一切工作的判断力。尽管死亡是自然控制力的记号和标志,但人仍然是自由的,人在他稍纵即逝的有生之年,去审视、批判、认知,并且在幻想中去创造。在他所知道的世界中,这种自由属他独有;在这种自由中,他优越于控制他的外在生活的不可抗拒力量。  在自然的强力面前,野蛮人像我们一样感到他的无能为力的压抑;但他在自己身上找不到比力量更值得敬重的东西,他自愿拜倒在“神”的面前,而并不探究“神”是否值得崇拜。悲惨而又骇人的是,为了抚慰嫉妒的神,人忍受了漫长的残酷与折磨、自贬与人性牺牲的历史。当然,当最珍贵的东西已被自愿付出时,胆战心惊的信徒会认为,他们的嗜血的欲望必定被平息,除此之外就无须做更多的事情了。摩洛克教——诸如此类的信条可以这般通称——在本质上是奴隶的卑躬屈膝的屈服。身为奴隶,他甚至在心里也不敢产生他的主人不值得受到谄媚的念头。既然理想的独立性还未被认识到,权力就可能被不加约束地崇拜,并且得到无条件的敬畏,尽管要遭受它的反复无常的折磨之苦。  然而,当道德品行逐渐变得更加大胆时,人便慢慢感到需要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假如崇拜不停止,这种崇拜就会转给与野蛮人创造的神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神。有些人虽然感到了理想的要求,并且有意识地拒绝这些新的神,但仍然坚持赤裸裸的权力是值得崇拜的。上帝在回答约伯关于旋风的问题时,谆谆教诲说:那是在炫示神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于什么是神的善却没有半点暗示。这同样也是我们当代人的态度,他们把道德建基于生存竞争之上,并认为幸存者必定是最适应环境的人。但由于其他人对这种道德意义上如此可憎的回答感到不满,他们采取了我们习惯于称之为特殊宗教的立场,宣称在某种隐秘的方式中,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实际上是和谐一致的。因此,人类创造了全能而又至善的上帝,创造了所是与应是的神秘统一体。  但是,现实的世界毕竟是不完善的;而如果使我们的判断依从于这个现实世界,就会有一个奴性因素存在,我们的思想势必被这种因素冲涤殆尽。因此在一切事物中,最好是通过把人从非人的权力暴虐中尽可能地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人的尊严。当我们认识到权力多半是起坏作用时,人,作为具有善恶观念的存在物,在这个没有善恶观念的世界中,仅仅是一个孤立无助的原子,人类再次面临抉择:我们应该崇拜权力,还是崇拜善?我们的上帝存在并且是恶的吗?或者他应被看做是我们自身良心的创造?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极为重要,并且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整个道德观念。卡莱尔、尼采以及军国主义的信条使我们习惯于权力崇拜,这种崇拜是我们无法维持自己的理想以对抗敌对世界的结果。它本身是对邪恶的屈从臣服,是我们对摩洛克神的一种最大的牺牲。假如力量确实应该受到敬服,就让我们敬服那些拒绝虚伪的“既成事实”——这种既成事实未能认识到事实通常是坏的——那些人的力量。让我们承认,在这个我们所知的世界中,有许多其他事物可能更好些,而我们拥有并必须坚持的理想并没有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过。让我们对真、对美、对完善的理想保持敬意,这些都是有限的生命不允许我们获得的,尽管其中没有一项是与无意识的宇宙相一致的。假如权力是坏的,就像它看起来的那样坏,那就让我们打心眼里拒绝它。在这种拒绝中体现了人类的真正的自由,决心只崇拜由于我们自己对善的热爱而创造的上帝,只尊敬激励我们洞察生命最美好瞬间的天堂。在行动上、在欲望上,我们必须屈服于外在力量的专横暴虐;但是,在思想上、在渴望上,我们是自由的,不受我们同伴的约束,不受我们身体在其上无力地爬行的微不足道的行星的羁绊,甚至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面对死亡的暴虐也保持自由。那么,就让我们领会信念的力量,它能使我们在对美好的憧憬中继续生活下去;让我们永远以美好的想象为前导,在行动上下降到现实世界中去。  当事实与理想的背反开始变得明显可见时,一种激烈的反抗精神,一种激烈的对神的憎恶,似乎是对自由的必要肯定。以普罗米修斯的坚忍去蔑视充满敌意的宇宙,永远认清宇宙的罪并永远主动地憎恶它,以此拒绝权力的恶意可能创造的任何欢愉,这显然是一切不愿在不可避免的命运面前低头的人的责任。然而,愤慨依然是一种拘束,因为它迫使我们的思想被一个邪恶的世界所占据;在产生反叛的强烈欲念中,有一种自我肯定,而这种自我肯定在明智的人看来是必须克服的。愤怒是我们思想的一种屈服,但不是我们欲望的屈服;由智慧构成的斯多葛式的自由是建立在我们欲望的屈服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基在我们的思想屈从之上的。从我们欲望的屈服中产生了忍让的美德;从我们的思想自由中产生了整个艺术、哲学和美的想象的世界。由此,我们终于半征服了这个令人生厌的世界。但是,美的想象只能存在于无拘无束的沉思中,只能存在于不被热切期望重压之下的思想中。因此,只有那些不再要求生活给予他们任何个人好处的人,才能获得自由,因为个人好处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的。  尽管自我克制的必要性是罪恶存在的证据,但基督教在传教中就已显示出超越普罗米修斯反叛哲学的智慧。必须承认,在我们所欲求的事物中,尽管有些被证明为是不可能的,但仍然是实在的善的事物;另一些被我们热烈企求的事物,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完全纯净的理想的一部分。必须放弃的信念是坏的信念,尽管有时是错误的,但比起不受抑制的热情想象所造成的错误要小得多;宗教教条,通过提供一种证明它永远不会错的理由,并由于它发现了许多严正的真理而成为净化我们希望的手段。  然而,在顺从中有一种更进一层的善的因素:即使在实在的善不能获得时,也不该烦躁地欲求它们。对每个人而言,伟大的自我克制或早或迟都会光临。对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达到的;他们不相信以热忱意志的全部力量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会不可能成功。但是,我必须明白,由于死亡、疾病、贫困或责任之声的存在,世界并非为我们而设计。即便如此,无论如何美好的事物还是我们渴求之物,尽管命运可能阻止它们。当不幸降临时,我们要有勇气去忍受,而不是去抱怨我们希望的破灭,我们要远离思想上的徒劳无益的悔恨。这种顺从于力量的程度,不仅正当而且正确:它恰是智慧之门。  但是,被动的自我克制并非智慧的全部;因为并非仅靠自我克制就能建造起崇拜我们自己的理想的殿堂。萦绕着殿堂的预兆呈现在想象之域,音乐、建筑、不受干扰的理性王国以及抒情诗对金色落日的想象之中,在这些领域中,美在照耀和生长,远离悲痛的感触,远离变化的恐惧,远离现实世界中的失败和惊醒。在沉思这些事物中,天堂的景象在我们心中形成,立即给予我们一块判断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试金石,给予塑造我们理想的灵感,这种灵感可以作为构造神圣殿堂的基石。  在能够进入圣堂之前,除了生而无罪的宝贵精神外,还要穿越一个黑暗的大洞穴。大洞穴之门是绝望,它的地面是用绝望的基石铺成的。自我必定在那里死亡;渴求和未驯服的欲望必定在那儿窒息,唯有如此,灵魂才能从命运的主宰中解放出来。但是,在穿越大洞穴之后,自我克制之门又重新导向智慧之光,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新的洞见,新的欢愉,新的柔情,照亮了朝圣者的心。  那时,我们没有无能为力的反抗的辛酸,我们已学会顺从命运的外在统治,并且认识到非人的世界是不值得我们去崇拜的,最终我们有可能改变和再造无意识的宇宙,在想象的熔炉中使它变质,以一种新的闪耀着金光的意象去取代旧的泥偶像。在千奇百态的现实世界中——在森林、山峦和云彩的可见的形式中,在人类的生活事件中,甚至在死亡的无穷威力中——创造性的理想主义的洞见能发现由它自己的思想首先塑造的美的反照。以这种方式,心灵肯定了它对无思想的自然力量所做的精妙控制。心灵所对付的材料愈坏,未驯服的欲望愈横行,它在引导人们克服障碍、开发它蕴藏着的宝藏中的成就愈大,就愈能在驱动反对力量去增长它的成功中取得更值得骄傲的胜利。在一切艺术中,悲剧是最有成就、最辉煌的;因为它在敌方的正中心、在最高山峰的绝顶建立了耀眼的城堡;从坚固的嘹望塔上四望,它的军营和兵工厂,它的纵队和要塞都尽收眼底;在它的城垣内自由生活继续着,尽管存在大量的死亡、痛苦和绝望,所有的服从暴虐命运的首领为不屈不挠的城市自由民带来新的美的奇观。幸福属于这些神圣的堡垒,更幸福的是那些饱览功绩的城堡中的居民。荣耀属于身经无数年月战斗的勇敢的战士,他们为我们保护了无价的自由遗产,使渎圣的侵略者不能征服城堡,保持了它的纯洁无瑕。  ……

图书封面


 罗素论自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儒教,为什么会有这一说法呢?不过,从历史上看,汉代至近代的独尊儒术倒是和西方黑暗的中世纪有的一拼了,话说我们现在还有没有完全冲出这个黑暗的中世纪还难说着呢。说到底,宗教自由、信仰自由也是属于思想自由的吧,话说我们有时候所说的封建迷信好像和宗教的差别也不是很大吧。什么是邪教呢,这个还是很难定义的吧,至少在司法上,最好还是不要使用这种说法为好吧。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的无知吧,真不知道那些超有自信的人们都是怎么想的。世界是魔鬼乘上帝疏忽之际创造出来的。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向往自由的呢,好像有很多的人似乎更愿意生活在权力的统治之下呢(无论这种权力是多么的暴虐),这就是所谓的逃避自由吧。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财产分给穷人。以上这几条,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不过做不到好像也没什么关系。罗素还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王小波的。宗教对文明有过贡献吗,儒家思想对文明有过贡献吗?在理论上来说,显然不能认为多数人的权利、意愿、欲望就应该比少数人的重要,但是在实际上……宗教所包含的三种人类冲动似乎是恐惧、自负和憎恨。随着学科的分化,现在的所谓的哲学已经快变成一个空壳子了。貌似罗素对联邦党人的看法很不怎么样啊。罗素的经济学素养到底如何呢?总的来说,罗素的行文风格还是很好的,不过他的有些前期作品就有点晦涩了,而且有的作品读起来感觉跳跃性很强,不知道是怎么搞的。人们似乎总是喜欢追求永恒的东西,但是现实中的问题已经够多的了。在一切事物中,最好的是通过把人从非人的权力暴虐中尽可能的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人的尊严。所谓的爱国精神,就是指愿意为一些毫无意义的原因去相互厮杀。对于做父亲的而言,他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既不是幸福也不是美德,而是世俗人眼里的那种成功。政治对教育的危害主要源于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某些特殊团体将其利益置于全人类的利益之上,第二,就是无论是在群众中还是在官吏中都普遍存在的对同一性的过分热爱。把目录给记下来吧,多少年之后,能不能再找到这本书还难说着呢:自由之路政治与自由社会中的自由自由与组织:美国的民主进程政治的理想社会重建的原则我的信仰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自由之路只看了几页就没有再看了,政治的理想和社会重建的原则根本就没有看,这三部作品都是写于一九一几年,那时候社会主义的灾难性后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呢。
  •     这本书读起来很慢,就像读“罗素论幸福”一样慢。一是因为翻译的不好,好多词语像用有道词典直接翻译的。二可能是因为罗素说的内容不好理解,总是用到许多概念。他喜欢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当然是我理解的模棱两可。但总算是差不多读完了。罗素认为的,人类将被国家和资本所俘虏。这是70年前的看法,现状只能证明它的正确。国家的权利在我国到底有多大我不知道。但资本像ma de in China一样早已横扫全球。挣钱这件事是一些人生命的主题(当然也会是我的主题)。一些人成了富翁,另外的人,对于贫困的恐惧只说明他早已被打败。罗素反对资本权利的理由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合作,人类可以不工作这么长时间。有些人每天工作20小时,有些人在失业(当然还有另外的理由)。在心理上减少贪婪、竞争的冲动,鼓励合作,创造的冲动,这样就能迎来一个美丽新世界。回到现实,看罗素的观点就像痴人说梦。国家权利的限制会有敏感词,所以只能说资本。一个人20多岁再思考这些问题,他已经或多或少被这个社会塑造了。资本的观念早就深入人心,并且很少遭到怀疑。罗素在讲他的政治哲学,我们只能顺流而下或者顺流而上。问题在于是不是所有人都对财富感兴趣,并希望财富成为他的主题?所能作的差不多是要保持参差多态的兴趣,对更多人,更多事情感兴趣。王二说:人活着就像来游泳的;但蚂蚁就说:水太脏怎么办?我说啊:小孩,水脏,你也得游,总不能老在岸边翻跟头。连岳会怎么说?他会说:小孩,水脏,你也得游,只有会游了,才能找到干净的水源。
  •     导致激进的改革家受误解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站在外部观察现存社会,对其组织制度怀抱敌意。尽管他们大都比周围人更相信人类能够为自己建立幸福生活,可由于他们对现存制度所造成的残酷和压迫过于敏感,以致给人造成一种愤世嫉俗的错误印象。P6哪里有强权国家,哪里就没有充分的个人自由,即使这个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P16开始倡导革命的人都是杰出而公而忘私的人,而革命成功后掌握政权的人都是从古至今把持政府的野心家那一类人。P39由于嫉妒和贪爱权力,人们一般都乐于干涉他人的生活。P40在大国中,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原则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大量的问题只对一部分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或者只有一部分人了解它们,可是其他的人也参加这些问题的解决。当人们对某一问题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时,就容易受其他无关的考虑的影响。例如,我们就很不情愿让我们的附属国或者附属团体实行自治。因此,让全国来决定仅关系到少数一些人的问题是危险的,而不管这些人是以地域的、行业的或者其他方式划分出来的。P45-46<微博让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些人对某个问题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看了几篇文章或者说看了个标题就开始人云亦云,完全不信任那个领域的专家。而某些个公知市场极大。即使没有专业知识,对专业领域的问题也要发表看法,一会儿是化学家,一会儿是航天学家,一会儿是军事家,一会儿是社会学家,一会儿是经济学家,一会儿是法学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任何的事情都要去参一脚。事实上十分愚昧,连最几本的常识也没有。但是,我也不懂为什么这样的人会有市场。>一个美好的社会不是产生于国家的荣耀,而是产生于个人的自由发展;产生于日常生活的幸福;产生于每一个男女都有符合个人兴趣并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由而又充满爱,在感情中清除了因失望而产生嫉妒的根源;更重要的是产生于生活富于乐趣并在科学和艺术的自由创作中得以表现出来。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只有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才有存在价值,但是乞灵于国家是无法达到这些成就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必须实现于个人身上,而一个志在重塑世界面貌的政治制度,其终极目标必须是个人的自由发展。P47老板们可以随意让本国民众偏爱或仇视任何一个国家,而报业老板们的意志常常是直接或间接地以大财阀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他们希望英国和俄国敌对,我们的报纸就会连篇累牍地报道关于俄国虐待政治犯以及俄国压迫芬兰和俄属波兰之类的内容。我们的外交政策一改变,这种新闻马上就会从较重要的报纸上消失。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有关德国的种种不好的报道。一般的人大都缺乏抵御这种影响的判别能力,在他们没有具备这种能力之前,报纸会继续保留它的这种力量。P49<现在行使这种力量的,主要是电视。>不仅仅权力的集中会导致战争,同样的战争及对战争的恐惧也会导致权力的必然集中。只要社会有遭到突袭的危险,为求自保,就绝对必要做出快速决定。国难当头,再由全民进行详细讨论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的这种缓慢制度自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只要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不可能消除政府近乎独揽的大权。这两个互为因果的弊病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习惯于使用权力的人的存在增加了战争的危险,而战争的威胁又让无人独揽大权的制度难以建成。P50<911???恐怖主义???>在大多数男女的日常生活中,恐惧比希望占据更大的比重:他们担心别人会夺走自己的所有物的时候较多,而考虑如何为自己也为他人的生活带来快乐的时候较少。生活本不应该这样地过。那些其生活对自己、对朋友、对世界都有益处的人是为希望所激发、为快乐所支撑的人。他们通过想象看见了可能的事物以及把它们变为现实的方法。在处理私人关系时,他们从不为失去别人的爱和尊重而萦然挂怀:他们只顾付出爱和尊重,而回报自然会不招自来。工作时,他们不会受嫉妒心的驱使,而只关心什么事是必须做的。政治上,他们不会耗费时间和热情来为本阶级或本国家辩护,他们的目标只在于让整个世界更幸福、更少些残忍、更少些利欲之事,让更多的拜托压迫,自由发展。P62许多人不是因为贫穷才受奴役,而是因为受奴役才贫穷。--科尔 P63婚姻往往带有购买的性质,娶妻就是给她提供一定标准的物质享受条件。婚姻简直就跟卖淫没有多大不同,只不过婚姻更难摆脱罢了。这些罪恶的整个基础都是经济上的。经济上的原因让婚姻变成一种讨价还价和签订契约的事,感情是次要的,没有了感情甚至不能作为要求离婚的理由。婚姻就当是两性间相互本能的自由而自发的结合,充满幸福,同时又不排除某种类似敬畏的感情:它应当包含双方的相互尊重,绝不允许对相互的自由有丝毫侵犯,而如果一方强迫另一方一起生活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婚姻并不像办理离婚手续的律师所认为的那样,也不像牧师所认为的那样。牧师认为一切合法的婚姻都是“神圣的”,似乎合法丈夫的兽欲或酒后虐待老婆的行为也是神圣的。目前的男男女女并不以自由精神看待婚姻:法律使他们可以借助婚姻尽情发挥干涉他人的欲望,他们牺牲掉自己的一部分自由后就可以得到限制对方自由的快乐了。而在崇尚私有财产的氛围中,就更难以有关于婚姻的美好理想的立足之地了。P67目前,许多男人爱他们的妻子就像爱一块羊肉一样,是要把它吞下去、消灭掉。P68人们相信他们在按照理想主义的动机来行事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他们堕落到自私自利之下的那些时候。许多被当作理想主义的东西都是伪装的憎恨或权力欲。P80人们宁愿要民主社会的贫穷也不愿要暴君统治下所谓的繁荣,犹如选择了自由就不愿选择奴役一样。--德谟克利特 P90人的生命是短暂和脆弱的;缓慢而又确定的命运使他和他的同类陷入无情和黑暗之中。对善和恶的盲目,对毁灭的满不在乎,无穷的困难伸展于人生的无情之路,对人来说,今天被判定要失去他至爱的人,明天他自己将要穿越黑暗之门,唯一还值得追求的是,在横祸来临之前,他所拥有的使他短暂的生命历程变得高尚的崇高理想。鄙弃命运奴隶的懦弱与恐惧,崇拜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圣地;不因机遇的主宰而丧气,从统治他们的外在生活的专横暴虐中解放出来,而保存着心灵;骄傲地向那暂时容忍他的知识和判定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挑战,像疲倦而又不屈的阿特拉斯那样,独自支撑他以自己的理想塑造的世界,而不顾无意识的践踏着行进。P104 <对这个翻译真心无力!>传统宗教的危害追本溯源是由于它们在广义上阻滞了思想自由。P105要做到思想自由,最基本的条件是不因观点的表达而遭受法律制裁。P106当各种信仰可以自由竞争时,即当各种信仰能够各执己见、且不受法律或金钱影响时,思想就是自由的。P106教育成了智慧发展和思想自由的一个主要障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垄断了教育,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P110理想主义,正是使正派人成为流氓无赖帮凶的诱因。P112资本主义的拥护者极力鼓吹神圣的自由原则,其实这一原则在一句格言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幸运儿就该对那些倒霉蛋毫不留情!P116对于做父亲的而言,他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不是幸福也不是美德,而是世俗人眼里的那种成功。他希望孩子们成为他在老朋友面前吹嘘的资本。因而他为孩子们的教育所做的努力基本上是从这一愿望出发的。P124<深有感触,比如只关心学习成绩名次,不关心心理健康,老是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最讨厌这句话,什么是人上人?为什么一定要凌驾于别人之上呢?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权力吗?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不是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吗?支配别人欺压别人能得到多大的快感呢?在一个人与人相互支配与凌驾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每个人都会为了更高的位置牺牲本性,相互迫害,无论怎样努力,永远有比你地位更高的人,每个人都将沦为奴才。)>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内容就不用说了,是罗素大家的政治,宗教方面的作品的精品。就是书的纸张有点黄。
  •     罗素是典型的入世哲学家,文学,历史,现实,好象还有女人,无一不精,无一不通,无一不成为学子的榜样.
  •     不自由,勿宁死。这个声音在世界上响荡了多少年了呵!看看世纪智者罗素对自由的说法吧!什么时候再有书呢?
  •     爱死罗素
  •     没有浮躁的气味,是本实实在在的书。而且是再版的,所以翻译得已经挺好了。当然有些比较晦涩的地方可以还是参看原著更好。
  •     真的不错啊!
  •     只读了一百页,太深奥,以后有机会再翻
  •     一个英国人眼中的自由一个上世纪初的哲学家眼中的自由……
  •     实在是有些读不下去……有吐槽嫌疑
  •     【自由】自由,从物质到精神到社会环境的整体自由
  •     讲问题讲得很透彻,大家就是大家呀
  •     喜欢实际的而不是仅仅道理的
  •     我恨翻译!
  •     说实话,罗素其实写的很不错,但对我似乎没有什么帮助……
  •     下次接着看
  •     一头雾水
  •     大一刚入学时,躲在有冷气的图书馆里看得第一本“闲书”,不禁感慨作者所处时代的震荡与其理论的差距。
  •     自由的典范
  •     枯燥了点,是我耐不住寂寞
  •     他对未来的预见让人只剩下震撼和仰慕!
  •     发现还读过这本书。 比较中立,可以一看
  •     对自由的理解更进一步
  •     翻译的不好,以我从前看的罗素没那么拗啊。这本书还是不错的,看完发现里头好些内容都被刘瑜多次引用过,当时刚接触刘瑜还觉得厮牛逼无比,其实自己多看几本书马上就没这个感觉了,最近她写的几篇文章真心越来越水了。
  •     罗素这个人很伟大很剽悍的
  •     虽然很喜欢罗素,不过说实话,罗素的槽点还是蛮多的。
  •     很不好,百科全书式的罗素只能由百科全书一般的视野与智慧才能真正理解
  •     书上说的一切都似乎轻松无比```
  •     感谢小波兄
  •     大三的时候读过这本。罗素的睿智和远见,很是敬佩!一个大师!自由之路在千里之行!
  •     能启迪人思考世界的好书
  •     这是一本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书。
  •     让我了解更多不知道的政治问题
  •     看看罗素是怎么评价马克思、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对个人幸福和自由的追求离不开对社会、当下时代的正确认识,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理想国”,怎样才能达致人生的智慧与幸福,不妨读读这本《罗素论自由》。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给我带来了数不清快乐的时光”。阅读罗素正给我带来理智的快乐。
  •     深入浅出
  •     智慧之光,真美。
  •     很喜欢~
  •     在极端的艰难困苦中完成,各种突发情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