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领袖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精神领袖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2月
ISBN:9787532744138
作者:[俄]索洛维约夫 等著,[俄]阿希姆巴耶娃 编
页数:594页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重要的作家,代表作有《罪与罚》、《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他的处女作《穷人》获得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赞扬,被誉为第一部俄国社会小说。其文学风格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哲学家尼采承认曾受惠于他,法国作家萨特称赞他对理性的专横的谴责有助于鼓舞他本人的存在主义信念。本书汇集了十四位俄罗斯思想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评论,再现了一代人的“精神领袖”的理想和追求。
主要篇目有:弗·谢·索洛维约夫的《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演讲》、安东尼·赫拉波维茨基主教的《从牧人视角研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沃尔什基(格林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道德问题》、瓦·瓦·罗扎诺夫的《为什么我们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亲切》、谢·尼·布尔加科夫的《作为哲学典型的伊万·卡拉马佐夫》、维·伊·伊万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剧性长篇小说》、鲍·米·恩格尔哈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意识小说》、瓦·列·科马罗维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和谐”》等。

书籍目录

弗·谢·索洛约夫
一八八一年一月三十日在高级女子讲习班
悼念费·米·陀思妥耶斯基的演讲
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演讲
驳斥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立“新”基督教的责难
康·尼·列昂季耶夫
论普世之爱
阿·利·沃伦斯基
爱上帝的人
安东尼·赫拉波维茨基主教
从牧人视角研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
沃尔什基(格林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道德问题
瓦·瓦·罗扎诺夫
弗·索洛维约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之间的龌龊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讲座
为什么我们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亲切
德·谢·梅列日科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尼·亚·别尔佳耶夫
《宗教大法官》
斯塔夫罗金
谢·尼·布尔加科夫
作为哲学典型的伊万·卡拉马佐夫
荆棘冠冕
维·伊·伊万诺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悲剧性长篇小说
补论:长篇小说《群魔》的基本神话
尤·伊·艾亨瓦尔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舍斯托夫
克服自明性
鲍·米·恩格尔哈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意识小说
瓦·列·科马罗维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和谐”

编辑推荐

  《精神领袖》主要篇目弗·谢·索洛维约夫的《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演讲》、安东尼·赫拉波维茨基主教的《从牧人视角研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沃尔什基(格林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道德问题》、瓦·瓦·罗扎诺夫的《为什么我们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亲切》、谢·尼·布尔加科夫的《作为哲学典型的伊万·卡拉马佐夫》、维·伊·伊万诺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剧性长篇小说》、鲍·米·恩格尔哈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意识小说》、瓦·列·科马罗维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和谐”》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只要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尚在继续,恶就无可避免。和恶斗争有两种权力:世俗的和精神的。世俗权力是以恶制恶,用惩罚和暴力与恶斗争,仅仅维持某种外在的社会秩序。第二种权力——精神权力,则不承认这种外在秩序表达了绝对真理,执意通过内在的精神力量,也就是使恶不仅受制于外在的秩序,而是彻底臣服于善,以实现绝对真理。就像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力总是集中在一个人——国家元首身上,至高无上的精神权力,在每个时代一般在全体国民中也只属于一个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晰地意识到人类的精神理想,比任何人都更自觉地追求这些理想,比任何人都更强有力地用自己的言论影响他人。这样的精神领袖对俄罗斯人来说,在最近一段时期便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索洛维约夫

章节摘录

  佐西马的迷狂  阿廖沙·卡拉马佐夫记下了司祭苦修僧佐西马长老的生平,这份根据长老自述所做的笔录在长篇小说中形成了完全独立的部分。这像是从一本古书中撕下的几页,又像训诫书①中的一个故事,自始至终是那么安详,自始至终充满了睿智。对小说的这一部分,我们考虑的已经不是分析,不是批评,而是仔细的阅读,以便捉摸到小说语言上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此表现出的创作上的美妙之处。佐西马的生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略》,第二部分是《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我们现在来阅读故事的第一部分。佐西马不经意地回忆起他那已经故世的哥哥马克尔。“他比我大八岁,脾气暴躁,容易激动,但心地善良,从不嘲弄人,沉默得出奇,特别是在家里,不爱跟我、母亲和仆人说话。”这个年轻人看上去身体不太好,很瘦,很虚弱,“胸间常常作痛”,像是患了痨病。他尽管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却又“沉默得出奇”。描写这种出奇的沉默正是合乎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的艺术特点:不是通常的沉默,而是某种特别的、别有深意的沉默。在他的心灵深处正在酝酿着某种感受,某种到了一定时候便会腾升在汹涌澎湃的年轻人情绪之上的感受。马克尔结识了一位流放到省城这里的学者,从后者那儿接受了宗教自由思想,这种宗教自由思想在生活中常常会变成无神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帝,”他说。这些话把周围的人,特别是小小年纪的佐西马吓坏了。  当马克尔突然患病,得了急性肺痨时,脾气变得特别暴躁。他对什么事情都会生气;笃信宗教的母亲温柔地劝导他,他却火冒三丈,大骂毫无过失的“上帝的殿堂”。看来,他由于一生不顺遂而憋着一肚子怨气,现在要全部发泄在传统的圣物之上。可是,事情突然起了变化:他上教堂去祈祷,从那儿回来后变成了一个新人,怀着出乎大家意料的感情。“那年的复活节来得晚,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空气中飘逸着芬芳的气息……我牢牢地记住了他的模样:他一声不吭地坐在那儿,神态安详,面带微笑,虽然是个病人,可脸上的神情显得又活泼,又高兴。”对他来说,一切都笼罩在这种节日的喜悦中,闪耀着、散发着非人世的光彩。他曾经怒气冲冲地加以反对的东西,现在却渐渐进入他的心灵,同时又带来了另一种永恒的、神圣的东西。他开始从微小中看到宏大,从宏大中看到微小,由此在他的心灵中产生了感动。感动就是微小的个体在同宏大和永恒的接触中所出现的感受,由这种感受产生的情愫是悲喜交集的,或者换一种说法,它是含着眼泪的喜悦,是流露出喜悦的眼泪。当你目睹某件小东西,某种毫不起眼,微不足道,在人们日常琐事中弄得错综复杂,甚至好像被挤得畸形变态的生活现象时,便禁不住想赶快离开这个充满了渺小、委琐,令人厌烦的世界。但是你的心,你的那颗怀着最高生活真理的心却阻止你迈出魔鬼的傲慢的一步。心是看见了什么的,它看见了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它看见在广阔的生活海洋中,每一个个体同某个共同的本原进行着神秘的接触,而本原则通过这一个体把世界引向破灭,引向崇高使命的完成。只要捉摸到这种微小与宏大之间的联系,心灵中便会升腾起那种喜悦,那种迷狂,即称为“感动”的迷狂。这种感动充溢着病中的马克尔的心灵。“妈妈,你别哭,”他说,“生活就是天堂,我们大家都在天堂里,但我们不愿意知道这一点。假如愿意知道的话,那么明天全世界就会变成天堂了。”大家怀着温柔而又悲伤的心情听着他说话,就像平时人们听垂死的人说呓语那样。他的话尽管说得十分虔诚,但听起来像是病人的胡言乱语。有学问的医生认为马克尔精神有点失常。但是,后者那种在旁人看来像精神失常似的感动却蕴涵着伟大的真理。马克尔在自己的感动中看到了有时即便有着最敏锐的道德感的人也看不到的东西——自己对人们应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对人们,而且是对所有生物应负的责任。  “上帝的小鸟,快活的小鸟,”他在临终时说,“请你们也原谅我吧,因为我在你们面前也犯下了罪孽。,’世界上只洋溢着一种活生生的精神,这种精神的一切表现形式都神秘地,无意识地相互关联着,因而在实际上也是相互负有责任。马克尔倾心于这种新的思绪,对小鸟,对这些生性胆小的生灵产生了怜悯之情;大家都爱它们,可是它们是多么害怕人,害怕这个人间天堂的破坏者啊。在拥抱一切,领悟一切的欢乐的迷狂中,眼含着喜悦的泪水,佐西马的哥哥死了。  老人现在回忆起哥哥临终前的一件事,这件事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时近黄昏,天气晴好,太阳快要下山,斜晖脉脉照亮了房间。”马克尔双手抱住他的肩膀,充满深情地盯住他看了一会儿,说道:“好了,现在你去玩吧,代我好好地活下去!”夕阳拖着长长的斜晖,这即将消逝的白昼的最后一束亮光,这面临黑夜,面临夜的深渊——另一个上天真理的深渊出现之前的亮光此刻使佐西马年轻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生死是某种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大自然中存在着有关人类思想的所有象征物,如果倾听一下大自然的语言,观察一下由其创造的形象,即便不借助书本智慧也很容易捉摸到心灵所需要的一切,它们是多么美好,多么纯粹,人类的任何词语都形容不出来。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喜欢夕阳的斜晖。阿廖沙一生都牢记着童年时的一个情景,当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子投入到房间里,而他的母亲正同他一起在圣像前祈祷。佐西马也喜欢这种傍晚的阳光,我们将会看到,他在自传中是如何歌颂官的。

图书封面


 精神领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每个人都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关系: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关心自己的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他”,像托尔斯泰,像别的作家那样;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有罪的、恶劣的、软弱的、堕落的、正在改过自新的“我”。因为他就是“我”,而且是每个人的“我”,所以他离得那么近,和每个人贴得那么紧,无论哪一位作家都做不到这一点,除了我不想指名道姓的那个人和那本书。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永远是我们作家中间最“神圣”的作家,因为他完全跨越了文学的界限,部分地摧毁了这些界限,从内部摧毁了,转到了大家一般认为“神圣的”、原始意义上的“宗教的”方面。为了不让人觉得我们言过其实,我们说:十字架上的那个强盗比科学院里的柏拉图“更接近真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弱点在他身上的确存在,种种软弱在他身上的确存在;也许,他的思想没有一个是真理。但是,他的格调符合真理,这种格调永无穷期。   他说话,等于我心灵的内核在呼唤。   在那阴暗而幸福的时刻,大家的心灵是多么忧愁啊……   当我们哭泣的时候……   当我们痛不欲生的时候……   当我们诅咒自己的时候……   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会碰到,就像“离真理最近”的他一样,这构成了他的个性和他的生平的奇迹,这奇迹,谁也没有与他分享过。      ——瓦·瓦·罗扎诺夫
  •     读陀氏的小说就仿佛在进行一次侦探活动,你会希望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找到一个谜题的答案:陀氏个性之谜。这个探寻与疑惑常常会与他所为我们带来的诸多问题如上帝是否存在,是否有永恒,人的善恶,2+2是否等于4、人能否为了大义而杀人等交织在一起,困扰着我们,也为阅读带来许多乐趣。我们除了寻找他给出的问题之外,还在不断问自己,他在作品中到底有没有揭示过自己,《作家日记》会是他真正的独白吗?他更倾向于作品中哪一类人?是阿辽沙、梅诗金、佐西马这样的,还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地下人、维尔西洛夫、伊凡·卡拉马佐夫这样的,再或者是德米特里、列比亚德金、马尔杰夫斯基九品文官这样的地道俄罗斯人?他的本原是怎样的?他是信仰的还是怀疑的?阅读这本精神领袖就像读一本侦探小说,书中的诸位思想家也如同我们一样,沉迷在对这道谜题的破解中,然后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给出了自己眼里的真相,其中甚至有几位就彼此的观点进行了争论,看着令人着实感叹陀氏的魅力。书中有段话正可以显明他们的热情的想法,引用于此:“在整个俄罗斯文学,也许甚至在世界文学中还能找得到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复杂、内心更怪诞反常的人吗,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个性带有特别深奥的秘密的烙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究竟如何,哪里表现了它的真正的原初本能,不是他本人关于自己的所想所写,而是他的所是,什么在他的心里实际起着作用?对这样的问题,一般地说,只能主观地回答:这就是要讲述每个人的内在视觉在他身上看到了什么,在他身上感觉到了什么,为什么他需要并爱戴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陀身上所信仰的是什么。”确实如他所言,陀氏个性谜题并不会有2+2=4般的真理存在,这是道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答案的难题。我便也要来说说我的答案。刚开始阅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我还没有这个疑问,罪与罚中他似乎明显站在索尼娅那一边,认为人不能随意审判另一人,犯罪者必将返罪于自身;读卡拉马佐夫的时候开始埋下我心里怀疑的种子,不过伊凡的疯似乎仍然继承了先前的良心惩罚的主题(正好说下最近的一个认识。许多地方都指责陀的小说结构上总有问题,许多重要角色缺乏必要展现,在正式剧情中缺乏推动作用,常常有严重偏离剧情的篇章存在,就比如宗教大法官。甚至许多俄国人也这样认为。我却觉得他的小说必须从哲学上来分析结构。而最典型的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从剧情来看,宗教大法官不像撒旦起舞中的比拉多的故事那样与剧情紧密相连,而是无关的篇章,但从哲学思想角度而言,这一部分涉及了生存意义以及永恒信仰等问题,是引领全书的纲目,又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部分对于研究伊凡的内心又是绝对必要的内容。何况,陀氏酝酿结构3月,创作宗教大法官1月,难道那么长时间会白费吗?)白痴这部开始了疑问,我开始思索他的个性,他在我眼里不复是铁板一块的信仰者,不复是虔诚的东正教徒。再看了几本之后,矛盾越发增多了,先前的作品也开始存疑了,我觉到,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娅纠缠着,基里洛夫、斯塔夫罗金、沙托夫斗争着,梅诗金与伊利波特在思想上互为犄角,佐西马与伊凡争锋相对,矛盾充斥在每本书中,也充斥在我的脑中。我搞不清作者站在哪一边,是怀疑还是信仰,是大法官还是基督,是自由还是凯撒。地下人对我来说是一把解开陀思妥耶夫斯基个性之谜的钥匙,从作者对这个角色的态度我摸索到了一些端倪。排在地下人身后的是一群常受作者重视喜爱的角色们,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个还不能完全算得上)、伊凡、伊利波特、曾经的斯塔夫罗金、曾经的斯维德理该诺夫、维尔西洛夫甚至曾经的佐西马长老等在内心本质上都与地下人一脉相承,都是怀疑、探索、反抗的个体,作者在心理上是很贴近他们的,因为作者常常让这类人说出许多自己的心里话,比如伊凡说出了他在普希金演讲上所说的话,再比如他用地下人来反抗水晶宫,反抗2+2=4,踢到对数表,与车尔尼雪夫斯基作对抗(在俄国思想家中看到种观点认为陀氏反抗社会主义是种献媚,是为自己过去的过错而减罪,这当是谬见,他的反抗是真诚的从宗教与个性上出发的),让维尔西洛夫说出他的黄金时代的梦等等,与此同时,这类角色常常受到作者的残忍对待,拉斯科尔尼科夫放弃超人理想,伊凡发疯,斯塔夫罗金和基里洛夫自杀,维尔西洛夫精神崩溃,哪怕是地下人,从漫话潮雪中也可以预见出他的必然毁灭。在外在上,这些角色也有些令人生厌的表现,如伊凡对父亲与兄弟的冷漠,对俗务的漠不关心,斯塔夫罗金的淫欲,维尔西洛夫的摔碎神像,伊利波特离经叛道,对梅诗金也大加抨击,可以说,他们都是令人反感的。作者应当说是现实的认识到这类人的必然命运,认识到他们所必然拥有的极大才华,也认识到他们所必将迎来的反抗后的毁灭。在主观与潜意识里,作者或许是又同情、又反感这些角色吧。这些角色的存在实在使人感觉到荒谬,作者曾以极大的爱与热诚描绘他们中的每一个,创造出了他们,但又毫不留情的赐予他们毁灭,如果他们是真实个体的话,怕也要对陀氏这个造物主进行反抗了吧。那么,这个造物主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他就完全站在佐西马那样的立场上了吗?不。地下人的思维至少是深刻影响过他的。在各部小说中,怀疑派即使不是占据了全部的目光,至少也常是与那些信仰的人们并驾齐驱。而且,在那些有着信仰的人们的心中也常常会浮起怀疑的波浪,无论是梅诗金还是阿辽沙,他们对于永恒也曾有过质问,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紧张的时刻。我想,两种声音应当是在他的心中交织着的吧,一边是去信上帝、信基督,一边是怀疑他,质疑无限的存在,而且对于这种并存他并非是无意识的,他对于两种人的态度并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表面上亲睐于信仰,骨子里是个地下人,他应该是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分裂,并且也常将这种分裂艺术地描绘出来,赋予他心爱的角色们,他也认识到两类人的弱点,认识到地下人们必然毁灭的命运,认识到那些热爱生活的才有可能真正生活的好,并由此而为每一个角色安排好他们的结局,他们的未来。他实在是个真正接触到创作奥妙的大师。他作品中自然不止这两类角色,但毋疑,这两类较之于小英雄们和酒鬼淫棍们更多地占据着他的思维空间,更可能从中找到他内心的奥秘。然而这也并非说别的人不值得关注了,只是,在内心秘密的泄露上,陀选择了与自己心灵最贴近的两类人,另外的那些人,更多的从艺术、人物描绘上作分析吧,而那些毕竟不是本文的主题了
  •     1《圣经》和《群魔》如果只是把所有书籍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在善良和爱心方面加以比较的话,那么我想人们找不到任何一个人物能与耶稣相比!也就是说《圣经》中耶稣的形象在人类精神上的完美,使任何其他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变得渺小。无论是在荷马、莎士比亚、歌德、雨果等等这些大文豪的作品,还是所有的最卓越人物的那些卓越的传记那里去找,你都会发现所有的英雄、帝王、智者,其人格都不过是耶稣身上折射出的一点点高贵的碎片,在这方面耶稣从没有被超越,也无法被补充(否则就会走向反面)。另外,就算从血统上来说,他来自于上帝,也远非这世上所有的古老家族可比。因此,有许多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只要能在其一点上达到耶稣的高度就觉得满意了。耶稣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一直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写作的时候也是奔着超越《福音书》的。尼采写《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也是想要超越它。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里面的梅什金公爵,也有模仿耶稣的意思,但是梅什金公爵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耶稣的高度,梅什金公爵善良博爱,但是他不能带给人永恒的希望。直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灵光闪现写出《群魔》,才塑造出一个真正能配得上耶稣的人物,但是却不是向他看齐,而是与他对立,让其人格上的东西完全走向反面,这就是斯塔夫罗金。2斯塔夫罗金斯塔夫罗金,被人称为“过一种嘲笑人的生活”的人,他既嘲弄那些欺凌者,也侮辱那些被欺凌者,总之他嘲笑一切人,嘲笑一切对生活漫不经心的人,就象耶稣的“博爱”爱一切人,爱一切冥顽不灵的人。当然,仅仅赋予一个人所有和耶稣相反的人格那还是不足以与耶稣相对比。耶稣达到了善与爱的完美,他在受到审判并被钉上十字架之前,他可以仅用两个手指头就把那些反对他的人捏为朽粉,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甘愿被羞辱后钉死。在喀西马尼之夜,耶稣在独自祷告时所说的:“父啊,请将这杯酒撤去,因为它太苦,但是不要成全我的意思要成全你的意思”。随后“他以一人的顺从使众人成为义人。”而陀斯妥耶夫斯基则通过让斯塔夫罗金冷酷地害死一个天真无邪、因为爱而顺从的十四岁女孩马特廖莎(房东的女儿)让他成了一个至恶的人,以致让他“以一人的犯罪,而使众人承担后果”(再没有人可以自称为义,所有人都成为恶的共谋)。这一段故事是《群魔》的精髓(但是被编辑们删了又删,好事者八卦了又八卦),是用斯塔夫罗金用“自白”的形式写的,这个自白使这世上没有一页书所写得邪恶能与之相比。在这个自白中,斯塔夫罗金在诱奸了马特廖莎以后又把她抛弃,让她从怀疑到动摇,再到最终可怕地承认自己最为纯真——或者说是童贞——的爱是罪孽,且只能以死纠正,才十四岁!而且正是在这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写出了与《福音书》里耶稣在客西马尼之夜里同样让人惊心动魄的东西。在《福音书》的喀里马尼之夜里,也是耶稣在被抓捕的前夜,最后的晚餐之后,他自己离开门徒独自去祷告,因为他知道“被钉十字架”这杯酒太苦,于是请求在天的父把它撤去,但是又不愿违背他父的意志。他一连祷告了三次,每次都说一样的话,但一次比一次用力,而且“汗水象大血点一样滴在土地上”,但是他天上的父只是派了一个天使来加添他的力量使他祷告更加用力。这是福音书里最动人的一节,在《群魔》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却是这样来写的:那天,斯塔夫罗金与往常一样吃了晚饭回到租住的公寓,这时候家里只有马特廖莎一个人,就是说那个常常打她但是仍然爱她的寡妇妈妈不在家。斯塔夫罗金冷冷得看了看她,从她眼里看到了几乎疯癫的怨恨,但是却只装不知。马特廖莎一开始还想从他眼里找到点什么,后来看到什么也没有,就突然冲他频频点头,就象是一个人恨透了某人朝他点头,挥拳头,威胁要杀了他一样。当斯塔夫罗金想给她一点劝导的时候,她却转过身去,完全不理他了。随后,马特廖莎自己走了出去,斯塔夫罗金在屋里坐着,然后听到了小姑娘在楼道里急促的脚步声,他拉开门缝朝外看,看到她进了一个小鸡窝似的储藏室。这时候,他心里一下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但是,然而。。。”发生了什么事?这个“但是,然而。。。”里面包含了什么东西?这是不可以解释的。其实读到这里,读者和斯塔夫罗金一样完全能够预感到将要发生什么,它只能是 “但是,然而。。。”,但是,然而斯塔夫罗金在这个“但是,然而。。。”之下,什么都没有做,或者说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做,而是做了比什么也不做更邪恶的事,他!从兜里掏出了一块怀表,当时间过去了二十分钟以后,他没有看到马特廖莎走出来(这一点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间接写窗外的人来表现的),接下来,最冷酷的事发生了,他数着表又静静地等了十五分钟——这一时刻陀斯妥耶夫什么也没有写,但其中的空白相当于有撒旦加添了斯塔夫罗金的力量——多么可怕地十五分钟!这十五分钟是完全可以和耶稣的喀西马尼之夜祷告的那几分钟相比!!十五分钟过去了,斯塔夫罗金向“小鸡窝”走去,他从窗子悄悄地朝里看,确认了他的预感,而且有这十五分钟的保证,那小姑娘是任谁也救不活了。从前所发生的一切都除了他以外再也无别人知晓,而且马特廖莎是自杀的,她的死谁也无法把他与此扯上关系(所有人被迫成为此恶的共谋)。从此斯塔夫罗金怀此罪孽走上了嘲笑一切人的生活。最后,在完全没有人审判的情形下结束了自己。死前没有忏悔,因为他觉得再也无法与世上的一切人取得和解,既使是在上帝那里也不能,他的路就是没有路,理性和道义只能把他的供述当成疯言疯语而拒绝其信服性,因此与它们和解更是没有可能。这就是斯塔夫罗金,一个可以和神子耶稣相对立的邪恶的人子。3天道和人道上面说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上的成就,这是他的天才,是无人可以匹敌的东西。下面来说,陀斯妥耶夫斯基写下这个人物的意义,其实所有的意义都在斯塔夫罗金和吉洪长老的对话里了,那就是宽恕所需要的人道基础和作为宗教基础的天道之间隔膜。斯塔夫罗金如此真诚的自白,最终仍要受理性的怀疑,甚至会被当成愚蠢的自嘲。这全都是斯塔夫罗金无法接受得了的东西了。其实斯塔夫罗金这个人只是达到了恶的极至,而这个人物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手记》里就写过了。“地下室人”也蔑视那些彬彬有礼的有教养者,凌辱可怜的被欺凌者,但是他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是合解。斯塔夫罗金不过是那个“地下室人”的尖锐化。斯塔夫罗金在《群魔》中是沉默的让人捉摸不透的,他想说的东西都分给了沙托夫和基里洛夫。但是在《地下室手记》里,这个斯塔夫罗金的前辈却是喋喋不休的人,他以理性的疯狂状态造成的恶果来反对理性的万能和美。在这本《精神领袖》里,舍斯托夫对这个“地下室人“进行了精采的专论,用的标题是“反自明性”。自明性就是理性,是所有哲学和科学的基础,自明性也就是形而上学,哲学史就是形而上学史,也就是德理达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历史。每一条形而上学的命题都是既不可证明又不证自明的“天道”,所有的哲学家所致力于研究的都是这个自明性,也就是“天道”。所有的科学法则,道德伦理的基础都是这种自明性的天道。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地下室人”反对的就是这个自明性,就是这个天道。当然,他不是对他不信服,而是对它所拥有人类统治权极为憎恶。他认为,人人都服从自明理性,这简直不成体统!二加二等于四,这就是一堵墙,谁也无法翻越。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斯多葛主义,什么人都是追求自由和幸福,什么君权神授啦,什么“独立宣言”啦,什么“科学发展观”啦,什么国富论啦,什么进化论啦,这些都不过就是一本本对数表(人是无法通过翻对数表得到幸福的),等等等等。总之这些都是天道,一种可以让一个奴隶为自己身上的锁链歌功颂德,大呼“对头!”的天道;可以让一个弱者哀愁,让一个强者坦然的天道;可以让一个被不平等之下发扬奉献精神,最后在幸福的关口却被人遗忘掉然后只能加以报怨的天道。正象《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所说:“勤劳的人民也做买卖;从事的是‘共同的幸福’。。。不,生命只给我一次,而且今后永远不会有了;我不想等到共同的幸福。我自己也想活,不然最好别活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是不愿意紧紧拽住自己口袋里的那个卢布,在等待‘共同的幸福’过程中眼看着母亲挨饿而无动于衷。说什么‘我为共同的生活添砖加瓦,因而感到内心平静。’哈哈!为什么你们把我漏了?要知道我只能活一次,我也想。。。。 ”因此,遵从这个天道也许可以让人达到善,但是这个善是只能是冷冰冰的,而且被认为只掌握在有教养的人手里,而这个有教养的人虽会以善对待他人,他人所能感到的也只是冷冰冰的善意,既使这善者象招待君王一样招待你,他的内心仍然对你没有任何感情(甚至还有微微的轻蔑)。天道的基础是“善”,此善对于它的对立面“恶”,是绝不宽恕的。人道的基础是“爱”,普世之爱,也就是耶稣的“博爱”,此爱则可以宽恕它的对立面“仇恨”。这就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从《福音书》里找到的东西。在耶稣身上既有天道也有人道,只是后来到了教会的阶段,这个人道被压制了,天道观占了上风,这也是从中世纪神学引入柏拉图主义哲学的结果。另外,在天主教的“天道观”中,人世就是一个炼狱,人在今世是不能享受幸福的,幸福只能在来世的天堂中。人应该顺从,并且通过生活和忏悔才能在死后进入天堂才能享受到永恒的幸福。而“人道观 “则认为,只要人们都学会了爱,并去爱一切人,那么,幸福根本不用等到来世,在今世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神的天国,不是人死后上天堂,而在生前看到天堂降临人间。也就是说人们在有生之年就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死后不仅太晚,而且也不靠谱——万一是骗人的呢?而这也是尼采宣扬“上帝死了”,不求来世,只求享受今生的起因。4这本书的几个作者索洛维约夫,这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个小朋友,是一个俄罗斯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哲学家。他在书里极力悍卫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但是很遗憾他的理解都只是教条主义的。特别是在与列昂季耶夫的论战中更显得乏力。列昂季耶夫,这是个东正教的教士,也是个深刻的思想家,不过他的思想是教会的思想,也就是天道观的思想。他抓住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辨子,认为陀是在危险地想要在俄罗斯建立一种新的宗教,他把陀看成了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于是对他大肆攻击,而且也确实地击中要害,陀斯妥耶夫斯基思想里确实有反教会的天道观的东西,特别是那个希望神的国降临在地面上,让人今生就可享受幸福的观念,这与教会完全相悖,这样一来——那些祈祷和忏悔就是多余的了(赎罪券更卖不动了)。列昂季耶夫的攻击特别凶狠。以至再后面的罗扎诺夫说他根本不能被驳到,只能被辱骂。第四位也是一位安东尼大主教,不过,他很好地肯定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关于博爱和宽恕的理解和倡导。但是对他的其它的人道主义思想却只字不提。其后的思想家也是个个都是强有力的。其中的罗扎诺夫文笔风趣机智,几乎接近与海涅,其实海涅的思想到后期与陀斯妥的人道主义相接近了。而海涅本人也是个真正的在现实中“嘲笑人的人”。后面的舍斯托夫,别尔加耶夫等等都是大思想家,他们写得专论个个都不差于法国人纪德的那个《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这本书当然也是经典)。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180块钱的绝版非常值!让我惊讶的是老陀居然一直做着耶稣的事,老陀这种无尽悲观的人居然给所有人塑造了一个爱意满满的精神世界,这真的好像耶稣…这本书字字诛心 非常宝贵 有关老陀我要留到天荒地老!
  •     有好有坏,所以四星
  •     不同风格、视角和观点的评论性文章,陀的复杂性在这里呈现为各种立场相左深浅不一的解读。但正是因为其庞杂,对于了解俄国各界知识分子的看法很有好处。值得重读和购入,《地下室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魔》要补读。特别Mark格林卡、梅列日科夫斯基、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舍斯托夫的文章,反倒是大名鼎鼎的索洛维约夫暂时无感……
  •     反对的人很多
  •     : I512.064/4932
  •     “精神领袖”名副其实
  •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副标题是“俄罗斯思想家论陀思妥耶夫斯基”。选取的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章,很多作者还是陀氏的同时代人,朋友或者敌人。其中有索洛维约夫《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演讲》格林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道德问题》布尔加科夫《作为哲学典型的伊万·卡拉马佐夫》伊万诺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悲剧性长篇小说》舍斯托夫《克服自明性》,个人觉得非常值得读。
  •     本书的好处是集中展示了一批重要内容。除了舍斯托夫、别尔嘉耶夫、洛扎诺夫之外,对于一些次要哲学家、神学家的论述,都有收录。
  •     全面解读
  •     如题!
  •     牛!
  •     就像是在读别人对自己的老朋友的看法
  •     有几篇水准极高 我只是纳闷:一个人像老陀这样怀疑上帝到了这种程度 他 怎么能还是一个基督徒?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