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大问题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63345236
作者:[美] 罗伯特·所罗门
页数:469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哲学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它最大的优点是叙述生动,很吸引人,特别是能够吸引那些非专业人士的注意力。作者不是按照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说法,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的。也就是说,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殿堂。读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还加了几篇附录,生动地讲解怎样写作哲学,哲学的规范、文体、风格是什么,以及一些基本的逻辑常识,这对学术写作的规范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晓畅而著称,难怪本书写得那么善解人意,字里行间都能透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
本书作为一本简明哲学导论性的专著已经是第六版了,很受美国大学广大师生的欢迎。每一个迷恋大问题的哲学爱好者都无法拒绝作者顺畅的文字和对哲学正真的召唤!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导言 做哲学
逻辑准备
第一章 哲学问题
第二章 生活的意义
第三章 上帝
第四章 实在的本性
第五章 真理的追寻
第六章 自我
第七章 自由
第八章 道德和好的生活
第九章 正义和好的社会
第十章 哲学、性、种族和文化
第十一章 美
附录一 写作哲学
附录二 演绎逻辑 有效的论证形式
附录三 常见的非形式谬误
术语表
译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著名哲学教授联袂推荐!陈嘉映、靳希平、张祥龙、孙正聿、邓晓芒。《大问题》是一部不难读又正道的哲学入门书,张卜天的译文也好,特别值得推荐。《大问题》确实是一本值得对哲学有兴趣的人认真阅读和思考的入门书,它平易近人而不故作艰深,但并不是不需要动脑筋的。

内容概要

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是世界著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他目前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Quincy Lee一百周年纪念教授和杰出授课教授。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他出版过四十多本著作,其中包括《哲学导引》(第7版)(Introducing Philosophy)、《哲学简史》(S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激情》(The Passions)、《在黑格尔的精神之中》(In the Spirit of Hegel)、《关于爱》(Abort Love)、《哲学底线》(Above the Bottom Line)、《伦理学与卓越》(Ethics and Excellence)以及《哲学的乐趣》(The Joy of Philosophy)等。

章节摘录

  我们的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的基本单元被称为概念。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或听到具体的人或物,而不是像透过一个焦距没有对准的摄影机那样看到一团模糊的世界,就是因为依靠了概念。除了规定我们经验的形式,概念还能把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概念罕有孤立存在的情况,它们实际上总是要组成一个概念框架。下面是一个关于概念的例子: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我们学会了把某种东西叫作狗,于是获得了“狗”这个概念。起初,我们使用起概念来很笨拙,我们会把任何有四条腿的东西都叫作“狗”,比如猫、牛、马等。但随后父母纠正了我们,我们于是学会了更加精确地使用概念,先是学会了把狗与猫、牛、马区分开,然后又学会了把它与狼和豺区分开。这样我们就拥有了“狗”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辨认出狗,也可以谈论狗,甚至即使没有狗出现,我们也能对狗进行思考和想像,并且可以谈论对一般的狗的看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以及辨认狗的不同种类——比如辨别凶恶的狗和温顺的狗——而把概念精致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概念在实践上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因为正是概念告诉了我们应当怎样去行动,什么时候奔跑,以及什么时候礼尚往来等。但“狗”这个概念也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的一部分——一个狗在其中不无重要的世界,一个划分成狗与非狗的世界,一个可以思考狗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之间有什么区别的世界。(古代哲学中有一股很大的思潮就被称为“犬儒主义”,该词取自“狗”的希腊词。)犬儒派通过过一种苦行的贫穷的生活而获得了这一名声,在其同时代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比“狗的生活”好不了多少。某些概念有着非常具体的对象,比如“狗”这个概念就是这样。由于这些具体概念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经验概念。我们已经看到,“经验的”(empirical)一词指向经验(比如说,知道狗的不同种类和行为),我们还会多次看到,empiri这一词根意味着与经验有某种联系。通过经验概念,世界开始变得对我们有意义了。我们借助于经验概念把世界分成了可以区分的各个部分,学会了怎样与之打交道,发展了我们谈论、理解和解释它的能力,学习和谈论关于它的更多情况。除了这些具体概念以外,我们还要使用一些更为抽象的概念,它们的对象无法触及或经验到,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简单定义。这些概念被称为先验概念,因为它们在概念上是先于经验概念的。“数”这个概念便是一例。无论数对于我们关于经验的讨论是多么的重要,算术概念并不是经验概念。虽然数学家谈论“无理数”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却无法对应我们日常经验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要想理解这一概念需要具备许多数学知识,因为与大多数概念类似,这个概念仅能在一个由其他抽象概念所组成的系统中进行定义。较之“狗”这个经验概念,“数”这一先验概念引发了困难得多的问题。一般来说,哲学所关注的其实正是这些最困难的概念。由于哲学概念是抽象的,它们的含义可能会为各种不同的意见留有广阔的余地,比如“好人”的概念和“好的生活”的概念似乎对于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因此,“上帝”的概念导致了巨大的困难。事实上,这种困难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些宗教会拒绝对上帝做出定义,甚至会拒绝给他(并不总是“他”)一个名字。在犹太—基督教传统和伊斯兰教传统中,上帝这一概念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在《圣经》中也是如此。然而,一旦我们开始思考其他某些上帝概念,比如希腊关于宙斯和阿波罗的概念,印度教关于毗湿奴和湿婆的概念,或者把上帝等同于宇宙整体、某种生命力?或被一个人当作自己“生命的终极关切”的无论什么东西的某些现代概念,你可以看到,仅就这个语词达成一致还不能解决最困难的问题:上帝是什么样子?我们能够期待他什么?信仰他是什么意思?我们的上帝概念是什么?“自由”这一概念是特别困难的。有些人认为,自由就是能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仅仅在社会允许范围之内才是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由”就已经是非此即彼了。语词及其含义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进行解释正是哲学的工作。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意见分歧仅仅是针对一个词的含义。我们所无法达成一致的是概念,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自我”的概念也与此类似。在纯粹语法的意义上,“自我”一词仅仅是指某个人,比如当我说“我向院长毛遂自荐”时指的就是我本人。但什么是这个自我?它并没有被这个仅仅有所指的词所定义。我的自我指的是就是我吗?是正在说话的声音吗?还是指整个一个人?它是否包含关于我的每一样琐碎的、无关紧要的事实(比如我今天早上忘了刷牙)?它指的是某种本质性的事实(比如我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吗?我的自我是一种灵魂吗?抑或是一种社会建构,它无法用单个的人来定义,而必须用我的社会和我在其中的特定角色来定义?“真理”的概念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真理就是“事物真实存在的方式吗”?它依赖于我们相信什么以及对如何才算是相信的规定吗?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我们都被自己有限的世界观限制住了,以致无法超出自己语言的概念和有限的经验来看世界?在所有概念当中,最为抽象和最有争议的不是那些我们用来把世界划分成为可以理解的各个部分的概念,而是那些我们试图用来理解世界之整体含义的大概念。宗教是传达这种整体理解的传统渠道。但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是为了这个最终的目的,宗教已经受到了来自科学、艺术、法律、政治和哲学的挑战。这些包容一切的图景和视角是我们最终的概念框架,即我们用来“框定”和组织所有其他更为具体的概念的那些最抽象的概念。“概念框架”这一术语强调了概念的重要性,它对于明确表达那些构成大多数哲学的概念是重要的。然而从一种更具实践性的眼光来看,所谓“概念框架”也可以被当作一套价值和一种审视生活的方式,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被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把侧重点放在政治与社会,那么这种东西可被称为意识形态——一套关于社会本质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政治角色的观念。但一种意识形态也同样依赖于概念,所以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一种概念框架;如果把侧重点更多地转向历史角度,我们会发现,历史学家们有时把同一种东西称为思想气候;如果我们把侧重点从赋予世界以形式的概念移开,而去强调由这种东西所得出的对世界的看法,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通俗的哲学术语——世界观(它经常被写成德文的形式Weltanschauung,因为有几位德国哲学家曾经在上个世纪?指19世纪?频繁地使用这个词)来表达。然而不论我们所使用的是哪一个术语,侧重的是哪一点,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拥有这些观点了,通过它们,我们不仅把世界条理化了,而且还规定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哲学中明确表达它们时,我们并非只是在创造一种思想的任意结构,而是在明确和澄清我们业已相信的东西,从而更加清楚自己的思想,能够为之辩护,在必要的时候有能力改变它们。通常,我们的概念框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气候或者世界观都会被想当然地用作我们做其他工作的理智基础。然而有的时候,检查一下基础、仔细审察一下我们通常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必要的。如果我们计划建造一座房屋,认真考察一下地基是个不错的想法,特别是当有什么东西好像出了毛病时就更是如此,比如土过于松软,地点位于易发生地震的断层处等。我们的概念框架也是这样。一旦我们去检查它们,它们就有可能显得十分软弱或畸形,甚至有可能马上坍塌下来,任何切中核心的问题或者反对者的进攻都有可能使它垮掉。比如在大学新生中,这种经历屡见不鲜:他们带着某些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宗教、道德、政治和个人的观点(他们从未对这些观点进行过质疑或辩护)入了学,随后碰到了某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一位室友、老师或学友),紧接着,这些自己从小到大都坚信不疑的观点陷入了一片混乱。那些尚未做好理智准备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他们对许多想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把握了,于是便开始进行防御。在此过程中,他们甚至会感到自己受到了侵犯,经常会为某件事情争论不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了一些哲学思考之后,这些学生又会对他们相信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相信重新明确起来。在基础被考察之前,它可能已经相当虚弱甚至近于崩溃了,然而一旦他们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便会把空隙填补坚实,使自己免于不期而遇的思想地震的侵袭,并能以一种更为坚定的自信重塑自己的信念。当然,你有可能会发现自己正在使用着两种甚至多种概念框架。例如,一种是学校里的科学框架,一种是周末的享乐主义(或快乐主义)框架,还有一种是周日早晨的宗教框架。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不同的框架应当怎样联系在一起呢?哪种是最重要的?它们果真互不相容吗?要想生活得一致,我们难道不是必须要把所有这些信念全都统一起来吗?说到底,对概念和概念框架的理解之所以如此重要和有价值,是因为我们在对它们进行理解的同时就是在进行着创造,从而丰富、发展和巩固它们,赋予我们的日常生活以新的意义和清晰性。有风格地做哲学一种哲学的质量取决于它所提出的思想的独创性、彻底性、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严密性,以及整套看法留给读者的印象的鲜活程度。哲学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想法与他们的大多数同时代人(以及经常与他们进行交谈的其他哲学家)并无很大区别,但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大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雄辩地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出色地为之做了辩护,并把它们组织到一起,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同时也是很艰深的)大厦。哲学首先是明确表达和论证,但哲学也是有风格地进行明确表达和论证。从本质上讲,任何一种哲学、哲学中的每一篇文章或每一本著作都是在为某种观点提出充分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哲学训练会对将来从事法律、政治、商业或几乎任何一门职业的学生如此有价值的原因,除非明确表达和论证对这门职业无关紧要。然而,并不旨在为某些特定的听众(即使他们只是你的室友或哲学老师)提供充分理由的脱节的表述和论证是没有意义或目标的。哲学应当有说服力,也就是说,除了表现出批判性的思考和显示智慧以外,哲学作品还应当风趣、机智、有戏剧性甚至是诱惑性。哲学要以绝非平凡的方式得出平凡的观点。不过无论是刚入校的一年级哲学学生的稳妥思考,还是厚达几百页的大哲学家的经典文本,哲学活动本身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力图尽可能吸引人地明确表达和澄清自己关于世界的看法。你完全有可能参与其中,通过当一回哲学家来欣赏哲学。当你学完这门课的时候,你也将成为定义“西方”——也包括一点“非西方”——哲学世界的悠久传统的一部分(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你的思想:没有被明确表达的思想,就没有东西可想或可写。 批判性的思考:未经审察、批评、发展和论证的思想还不是哲学。你所能从哲学课上汲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就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还能对其思想进行细究的能力。 论证:哲学并不仅仅是陈述你的观点,而且还要用论证对你的观点提供支持,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好的哲学总是具有一种针锋相对的形式。不要只是陈述,还要给出论证,预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反对意见,尽早去反驳它们(“你可能会反驳说……但就这种说法,我想指出的是……”)。 问题:哲学不是由对这个或那个话题的随随便便的思考和论证所组成的,它是被一个问题,一个自己真正关注的问题激发出来的。死亡和生活的意义之所以会成为哲学问题,是因为——温和地说——我们都关心生与死以及我们的生与死的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关于知识的问题,是因为有时某人会怀疑我们是否真正知道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东西,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回应这种挑战(比如,你怎么知道你现在没有在做梦?或者,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五分钟前随着它的所有化石和古代遗迹,以及我们和我们所有过去的记忆一同创造出来的)。哲学可能始于对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和世界的好奇,但它必须关注某一个问题。 想像:你的一连串合理的思想和论证也许可以算作哲学,但却可能是死板无趣的。不要害怕使用比喻和类比。正如你将会看到的,某些最伟大的哲学家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既写成了哲学文章,又写成了诗。 风格:无论什么作品,只有当它具有一种生动的风格时,其可读性才强。写作好文章的规则固然适用于哲学,但悦人耳目——令人激动、有吸引力、富有魅力、有说服力——的规则也同样适用。无论一种思想多么令人振奋,一则批评多么入木三分,如果它能伴着修辞和感人的笔触表达出来,再辅以优雅的起承转合,其表达效果必然更佳。 也许苏格拉底本来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应当思考他的生活,因为至少有的时候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困境,使生活更加值得过”?但这样一来,也许就没有人会记住这句话了;他所采取的是另外一种说法,即“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千百年来,无数人都被这句话的大胆与直率所震慑,没有人不赞同这种说法。然而,一则警句只是蕴涵了一种哲学,其本身并不是哲学。这句动人陈述所蕴涵的意义是什么呢?它的意义就是包含了他所有的思想、形象和论证的苏格拉底的整个哲学。同样,你的哲学也应当尽你所能去有力而优雅地明确表达和论证你所相信的一切。关于哲学风格——以及如何进行哲学写作——的更多讨论,读者可以参见附录一。 ……

图书封面


 大问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6条)

  •     比起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来说,它更专注哲学讨论中各个板块的全面的描述。而西方哲学史则是从时间顺序上来描述。两本作为哲学的入门书,更有千秋。建议对哲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看西方哲学史,再来看这本书。这样对哲学的有个大概的了解,再来树立系统和框架。
  •     在访诸国产哲学入门读物失望之后,不经意间翻阅了本书。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非常好地解决了哲学与生活现景的联系问题,而不是论证唯物辨证的绝对权威性。我们要的哲学,不是做学问,是认识如何活着以及活着的意义,然而也并非心灵鸡汤。开篇第一句话便是苏格拉底那句著名的话:“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话之引起我们悚然重视,正与我们转身即忘一样容易。 哲学内容简言之最终落实到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和生活方式。在所处这样一个世界图景中,局限于能力,我们做不到突破这个世界的限制去证实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究竟是否为真,因此是否必须建立一唯一正确的权威并无意义。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审视过你的这些观念?你是否在乎审视这件事本身(反思前提是哲学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当然你不关心也无所谓,只不过我们通常以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负责,浑浑噩噩如加缪《局外人》所描绘,或者以为生活毫无意义这样一种态度,本身也是一种意义,对你的生活的意义。 纵观本书,我认为作者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目的,即:“哲学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观点,而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的观点,这才是做哲学,而不仅仅是读一下别人是怎么说的……本书正是要帮助你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把以往的哲学家及其伟大的思想作为启发,作为一种组织你自己观点的方式去做哲学,去表达你的想法,唤起你单凭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想到的他种可能性。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的可能看法。”(2007.7.23) 大体上,本书的逻辑框架是这样的: 开宗明义,先作“生活有何意义”的发问。首先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外在的、超验的,抑或是本身就在对象之内?缺乏语境的“意义”是否有意义?书中列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但不作结论。他描述出这样的图景: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隐藏着传统关于主观客观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上帝”,探讨信仰。关于上帝信仰的观念的历史演绎。由纯粹的激情到理性的信仰,也是人的思维如何一步步明晰的历程。对于许多人来说,信仰既是生活意义的核心,同时也是对世界的终极认知的追寻。于是,“实在”与“真理”便出现了,亦即我们所称的本体论与认识论。 “实在”,即什么是真实的。理性促使我们去探求“现象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所认识的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将直接导致我们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关于实在的定义:(1)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其余事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2)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这就引起了关于外在世界与心灵关系、一元与二元或多元的争论,国产学院派所谓唯心与唯物的论断,精神为先或物质为先的判定。在这里,作者并不着眼于孰是孰非(事实上也无定论),作者从这种辩论本身给出意见:讨论实在的目的在于生活意义。“我们都需要一种眼光,一种概念框架来赋予事实和事物予意义,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过”。 “真理”的追寻,认识论,即关于知识的理论。真理有事实真理(作为事实是真的,偶然真理)与必然真理(因理性的陈述为真,如数学公式)。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产生,是近代哲学一次最重大的分裂,核心在对天赋观念的相反看法。然后我们发现,关于真理,我们渐渐由一个事实本身或陈述本身的真转变到接受其为真。于是最终达到关于“合理性”的认识,即合乎理性地思考和行动:(1)真理是基于已经获得的最好证据和最认真的思考,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所能相信的最为合理的事情;(2)合乎理性是把握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认识你周围所发生的一切的最佳保证。这也是关于如何“审视”我们的生活的一种解答。合理地思考就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出理由,挖掘尽可能多的事实,提供必要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信我们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给出最真实的理由。 由此可看到一个从最早的“符合论”(客观真理)往“合理性”(主观真理)转化的过程。那么到底如何获得、认识客观真理呢?这是个未解决的问题。主客观,源于我们有内在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物理世界的分别,所以,“自我”的问题就提出来了。 “自我”是什么?是否存在“自我”这个东西?每个人传统上都会认为有一个本质的自我,是绝对区别于任何他人的内在存在(灵魂)。但是具体谈起来,这个所谓本质自我包含了些什么,就很含糊。那么自我作为不同的载体如下:身体上,自我是一种身份、身体特征或外在的认同;意识上,自我就是“思想着的我”(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心身是否同一便引致了一元和二元的争论(这与“实在”的争论相关)。自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有哲学家认为自我就是一种过去的载体,是记忆的组合。而萨特却认为,自我是对自己所发生的各种事实的解释,各种由于我所发生的事实,由我自助选择去实现与否,因此自我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东西的意象:本真的自我。本真的自我是我创造出来的,因此自我永远存在于未来(参看张生小说《十年灯》)。然而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葱头”论让我在这些晕头转向的理论中象夏日喝了杯冰汽水一样清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每一个人有一个自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众多的自我。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可能是不同的自我,那种认为必须把这些自我作为同一个前后一致的自我捆进一个口袋的想法只不过是个哲学的错误罢了。“人是一颗葱头”,如果你剥掉了葱头的外皮,你知道你还会发现更多的皮;而当你剥到最后一层时,它就一无所有了,没有核、没有心、没有灵魂。 其实自我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解释,最后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里,你就成了自己计划和行动中的那个“某个人”。(2007.7.27) 追问完个人问题后,我们将面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由,道德,正义。 自由,有个体关于自由的认知(绝对自由?),从整个社会存在来观察的自由(相对自由?)。而作为个人价值观的“自由”,往往倒是破坏性的,与其他社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 先定义自由吧。自由通常由两方面组成:1)消极自由:摆脱某种束缚;2)积极自由:实现某种事实。对自我的不同认同,将导致自由的不同含义:理性自由,情感自由,抑或是完全一个人的自我认同(见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地下室手记》,令人异常困惑和狂乱的一种自由认定)。我理解自由是按自己的意志作主选择行动,那么就有问题产生了:我们确有自主意志吗?世上存在两种不同观念:决定论与非决定论。按决定论,我们是毫无自由可言。而休谟与密尔则认为决定论与自由是可以调和的。于是,康德与萨特兴高采烈地跑出来说:“必须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才是自由的”,“我们一直都是绝对自由的”。我理解他们的意思是:任何行为看起来都有可充分解释的理由或原因(决定论的出发点,因果律是导致决定论的源头),但对个体来说,他不能仅仅预测自己行为的可能性(按因果律,在已知的对自己行为可能的充分原因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他要去实践行为(康德的将理论与实践分为二),他实践此行为之前必得有所选择或决定,此时他是“绝对”自主自由的(看萨特关于自我的解释)。否则的话,我们将陷入无休止的循环。总体来讲,本书作者关于“自由”的讨论一直聚焦在个人自由意志上,而非关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自由主义。 道德。道德不可轻言呀。道德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和规则,形成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接受道德的目的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因此道德可看作是一种生活目标。好的生活有哪些?看看开头关于生活意义的答案吧:快乐主义(伊壁鸠鲁),成功主义(生活的意义在于获得成功),禁欲主义(如犬儒主义),自由,权力和创造性(尼采,你终于来了),宗教(信仰是何等重要),幸福(亚里斯多德首创)。这里要注意的是,尽管好的生活是基于自己内心的满足,我们首先承认无论一个人如何自由自主,他总是存在于一个社会当中,好的生活必须放在一个社会环境下考察才是现实的。于是…… 道德的好的生活是利己还是利他为先?利己主义包括:1)心理利己主义:所有行为从根本上说都是自私的(客观上);2)伦理利己主义:你“应当”自私地行为(主观上)。利他主义包括:1)心理利他主义:我们有些行为“天然”就是利他的;2)伦理利他主义:你“应当”为了他人的利益行动。利己主义不等同于“自私”主义,利他主义不必然意味着牺牲自我,这是我们要注意的。这样的分类,其实想探讨的是:我们的行为从道德上来说,是主观上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同时行为的结果是先利于自己还是利于他人? 这样的争论是很麻烦的,所以道德先生站起来说:道德是出于原则的行为,不是为了利谁。这种原则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和谐社会可不是我国专有目标呵),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个人才能过上好的生活。但是口号我们都知道,关键却是道德起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样的。因此,引出了义务论道德和后果论道德观。 康德老师说,道德与原则合理性相关,与行动后果无关。道德原则合理性的检验标准是其可普遍性,也即是能够普遍适用于任何人和任何地方,说到底是一种权威。 英国功利主义领袖边沁和约翰·密尔则说,道德原则和规则的正当性只能从它们带给我们的多大幸福来判断。边沁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当然这是一种表面上简单好操作而实际上容易分歧的理论,但它与自由主义一起成为了目前我最感兴趣的一种理论。本质上来说,我越来越倾向于自由主义。 最后,亚里斯多德总结陈词:个人幸福与社会的福祉是一致的。密尔在《论自由》中也是这样认为的。而此时尼采忿忿不平指责道德是对弱者的保护。你认为呢? 好的生活除了自由、道德,还必须有正义。正义与自由、道德往往联结紧密不可分离。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中讲第一个要素公民自由,就强调自由意味着平等与公正。本书作者讲正义的出发点是从政府的必要性与合法性开始,认为政府是必要的,但必须是严格选举及合法的。我的理解是先要先弄清楚政府代表谁?政府与个人应划定的边界在哪里?怎样来划定?然后社会的正义包括:1)报应的正义(即涉及到惩罚);2)分配的正义(关于分配的正义自由主义对此有诸多争议)。而平等则是关于正义的核心问题,基本内容至少应包含法律面前的平等、平等尊重的观念(人性主义)。然后谈到社会契约论。 关于正义(正如自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展开谈显然不是本书的目的。但是一切有关社会公共与个人领域的界限的思考,我们都不应当放弃,这既是我们应得的权利,也是我们深刻认识自己应有责任的途径。 书中其他内容还有种族、性别、美等,当然也构成我们生活的内容。然而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我们都要谨记一点,宽容永远是我们应具备的品质。(2007.8.1) 不知不觉做这个读书笔记已经过了十年了,这十年间仍不断有人为本文点了有用或者回复,对大家的认可表示深深的感谢,希望能有所帮助,互相启发。另外,最近读了《未来简史》,其观点正好是对本书的破坏性颠覆,挺有意思,也做了读书笔记,参考链接如下:《主体虚妄,算法永生:《未来简史》读书笔记》。(2017.2.25)
  •     每当被问到“你是否相信神”“你是有神论者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总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的相信或者不相信神的存在,这个问题是“荒谬的”,自然的,我也很难理解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看到第三章的开头,在对自己提出“你相信或者不相信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我发现,这个问题要比我以前考虑的深的多,以前觉得不相信是因为太过玄幻,没见过,存在的机理无法解释,相信呢也只是因为看多科幻奇幻神话导致的精神寄托,但是仔细思考,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坚信上帝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理由。书中介绍的一种关于上帝存在的学说是设计论证,如果说万物都是出自万物的设计显然缺乏说服力,其一毕竟这个世界的新事物——不论是实体还是精神——每天都在不断的产生,其二如果一切都出自上帝的设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生物我们不知道它们的作用,这些看似“无用的”生物被设计出来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上帝不能设计一个更小更精确完美的世界来?但是在这种论证中加入自由意志的思想,即上帝只创造出了世界的本源,电子,原子,分子,各种元素,组成这个世界的我们无法创造的物质,剩下的一切都是由这个被创造出来的世界中的“主体”来自由发展,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基础被工程师设计出来之后,剩下的一切神奇的事情都交友玩家而不是工程师们来做一样。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已经很好的证明了人类就是在不断的自由的修补和进化之中——这些并非出自上帝之手。关于恶存在于世的问题,看似与上帝的全知全能相悖,但是不妨想象,如果存在一个上帝,为什么不能存在一个反上帝——一个代表了罪恶和黑暗的存在,他是上帝的对立面,与上帝有着相同的能力,他们一起掌控着这个宇宙,或许只是为了让宇宙更精彩呢?其实从道德的角度看,我认为善和恶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我们总是无法解释道德的来源和我们遵守道德的动机,或许功利主义说我们遵守道德的规则高尚的行事是为了更好的得到社会的认同最终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但仍然无法很有说服力的解释诸如“勇敢”这样的“未经过深思熟虑和服从而自发显示出来的行动”。所以我认同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说法,即任何一个作用于世界的,都从本性上有一种自发的向善的念头,或者是一种道德的自我约束感。而恶则不同,恶更可能是由肉体的本能与道德的冲突或者肉体的非常态导致的,大多数人脑海中持存的观念是“不要乱伦”“要诚实”这样的趋向善的不清楚来源的道德的想法,而非“我要杀人”“强奸她”这样的恶的想法,而且我们也仿佛很能理解“迫不得已的”犯罪,这些都证明了人性本善,所以道德源自我们的本性,这一点并不违背了功利主义的观点,我们自发的创造出来一套规则来维护世界的良好运转。在本书第四章“实在的本性”中,介绍了柏拉图的“理式”的解释。但经过思考,发现此观点存在漏洞。作者举的我们在操作三角形的时候,并不是操作一个真的三角形,而是它的完美的“理式”,很好的契合了柏拉图的观点。但是在对于桌子,椅子之类的,实际存在并且非思维产物上遇到了问题,举个例子,当说到耳机,不同的人在脑海中会有不同的理式,耳塞式,头戴式,入耳式等等,或者更可能的是所有这些理式都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首先,这些“理式”都并非像三角形那样实际中无法达到,反而这些理式的概念是我们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其次,如果有一个人发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完全新颖的耳机的时候,从我们已有的理式中来看,这个东西并非耳机,但它的确有耳机的功效,结果就是一个新的耳机的理式被创造出来了,这显然与我们“最终的实在就是那些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东西”的前提发生了矛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并不是单纯靠理式来辨识区分一个物体,我们还通过它的用途和我们的经验。在对理式的正确性的论证中,我们自然的注意到一个问题,即我们不可避免的在分析中加入自我意识,或者说分析本来就是人的意识行为。一个很好的例证是书中的一个问题“如果宇宙没有目的,人类的生活还有目标吗?”我把这个问题与身边的四名同学进行讨论,没有人能很明确的回答有或者没有,但是当我继续追问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没有目的,我们个人的生活还有目标么?——的时候,他们包括我自己都很快的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认为对这两个回答的差别的本质在于,我们很难想象宇宙或者人类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一个社会是否或者如何具有意识的,就更谈不上它们是否具有目的,而我们很容易的便能真实的感触到自我的意识,自我的目的。在这里,意识影响了我们对问题的判断。但是否存在一些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真理呢,对这些真理的追求是否真的有意义呢?从人类历史看,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普遍真理,并且是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的到了更广泛的承认,比如说科学。无论是牛顿的三定律还是DNA的分裂过程,在人来看来都是不依赖与人的意志的。它们在人心中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少再有人对它们进行怀疑反思和批判。与此相反的是,恰恰是由人类思维或起源于人的意识的观点和真理,不断的遭到质疑,就好像我们不习惯相信我们自己而把信任交给上帝(人类不可创造改变的客观,或者说未知,一切的起源)一样,从这一点看,人类的崇拜和依托未知上帝的情节从未消褪,只是从一种形式的寄托转移到另外一种形式罢了。人类终究有所信奉,或明或暗。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一本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     17.4.3
  •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
  •     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教材。是我买的第二本,送给有哲学兴趣的表弟。但是感觉上没有第一版的印刷和装订好。有几张缺页。
  •     好书,哲学的入门书,介绍了一大堆的各样的理论。有时候一下子还真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差异理论。不过,真是一本好书。我还没看完,有空接着看。这本书还挺伤脑筋的。不过哲学嘛,伤脑筋是正常的
  •     哲学,智慧的学问,只有智者才能了解,学习,但是由罗伯特·所罗门教授所作的《大问题》让我们这些不能成为智者的人也能了解哲学的奥秘,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尤其是其生动的叙述更加引人入胜,让我觉得不是在研究哲学,而是“懂得”。
  •     哲学就是一个粪坑,有食屎癖的人愿意往里面跳。
  •     学习哲学的入门书籍
  •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虽然读哲学从来不会变快乐
  •     一个个短章,把每个问题都从各个角度挖了一下。而且写法是开放式的,促进人自己去想的。
  •     开篇的,哲学的主题,就把我看哭了。自己的所做所为所思,被他所承认,不新鲜,只是感觉欣慰,真的。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已经读完了,只能朴素无华地说,真是一本好书!!!!是你和你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有些依靠,不是那么空虚。
  •     我觉得这本书很好,除了书的内容本身很具有吸引力,很值得一读意外,印刷质量也很好。
  •     很浅显啦,补读..哲学为学科之王
  •     《大问题》此书的第一版,就是点燃我哲学热情的起点。在生活中,我也经常推介给朋友们阅读。第一版购入许久,后来送给了一个在香港来广州实习的学生。其后自己又购回了第二版。感觉内容还是那么的亲切,但纸张的质量就大不如前了;且印刷也欠缺了点。希望再版时能注意一下。书的灵魂还在,题材关注的问题也是永恒的青春着。而且看前言描述,此次还比第一版增加了些内容。在书本的翻译者留言那,还了解到书本的作者不早前去世了。老实说,我虽和作者素不相识,但挺伤感的。所罗门教授是点燃我生命热情的人,不夸张的说是我没见过面的恩人……如果有第三版、第四版,我还会继续买。《大问题》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第一书”了。感谢《大问题》、感谢相关出版社、感谢译者、感谢所罗门教授。本来是5星的,但我购入的第二版的确质量(书本的躯壳)一般。减1星^_^!
  •     好书,认真介绍了不少哲学概念、逻辑概念,而且写得不那么深奥难懂,值得反复阅读。
  •     不错哇 像知识论
  •     发货及时
    书本质量很好,确实是正版
  •     这本书不同于国内哲学导论“自说自话”的写作风格,把读者当“人”看,用思辨的、简洁的话语让读者了解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的主题和思维方式,善莫大焉。
  •     想法太多,记录一下
  •     写得比较通俗易懂
  •     书很好 很正
  •     简明哲学导论,涉及宗教、哲学、道德、文化、性、种族,附录里还有写作指南,逻辑思维里的谬误。
  •     送得特快,相当好,就是书皮有一点点磨了。
  •     之前有尝试读《苏菲的世界》,没多久就提不起兴趣,心想连这种哲学入门的书籍都看不进去,和哲学也是真的无缘了 直到看到这本书 眼前一亮,原来这就是哲学,关于生命、关于宗教、关于意义、关于自由、关于道德,关于生活中各种你认为“本该如此”的事物的“为什么如此”。 总结:让哲学小白爱上哲学
  •     将哲学写的易懂有趣,不错的哲学入门书籍
  •     只是当当书的质量有点令人不放心……书的封面有点折痕,哎算了,还是5星吧
  •     把所有似是而非的“相信”统统拆掉,重生的时刻到了。20岁
  •     书送来的很快,封面也和我想的一样,书里面教了哲学基础理论,非常有用
  •     可以作为西方哲学史的入门书容易看懂书的质量也很好值得购买
  •     这本书很好,喜欢
  •     前几个问题提的很有意思,后面半本有很多比较枯燥,不过写的很简洁。让我对西方哲学有了大概了解
  •     温和的哲学视角、思考。
  •     最经典的哲学入门书~
  •     大二时候读的哲学入门书 可能需要翻出来再看一遍了
  •     提问是精髓
  •     推荐
  •     开篇部分我很喜欢 后面选择性阅读
  •     一看就懂,一点就明~略看专注看同样行!
  •     字斟句酌,明晰而深刻
  •     入门读物上佳之选
  •     入门极佳
  •     孔夫子上买到旧书。非常值得一读。如果早10年读到,人生大不同。
  •     启发性很大
  •     不像传统的教材总是直接告诉你应该是怎样的,这本书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很有用,特别是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     西方人写的哲学入门书,对于任何想了解哲学的人来说,都是大有帮助的。
  •     大致翻了一下,还可以接受
  •     我一直想得到的书
  •     对于哲学入门来说,有启发性,且编排的全面,有材料和原文补充,不错的书~
  •     好书 有别于一般哲学史用时间做线索,这本书用十个每个哲学家都会讨论的问题来梳理,感觉还原了哲学的意义,那就是帮助我们把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综合起来,将其整合为一种独立统一能够为之辩护的看法。有些问题困扰我好久,看了书以后深受启发。章节前后都有引导的问题和相关的哲学原著推荐。唯一的不足是不同章节之间探讨的深度有别,前三四章比较出彩着重很多,后面有些就着重的就比较浅了。
  •     真的是入门哲学书,太入门了什么流派的都讲,什么都讲不细,每章后面都有推荐读物,所以更像一本推荐其他经典哲学书的书。看这个还不如自己去琢磨,太没意思了。
  •     川大的考研参考书,还不错。
  •     这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宜作为哲学入门的一本书,我也看过一些其他的哲学入门书,应该是我水平太差,所以我感觉那是一些催眠的书,至少这本我还没有让我进入睡眠状态。
  •     带着功利主义读完本书,其中最爱本书导言;逻辑准备;美这三个章节。 整本书让人不断的思考与自我答疑,让人的思辨能力有所提升,但就个人而言仍然不喜欢真理自我上帝之类等模棱两可容易让人陷入死胡同却没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     准备考西方哲学时买的一本书,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考哲学,还是一本很不错的哲学入门书
  •     13还是14年读的,读得是中文第一版,很好的入门读物
  •     比苏菲的世界还要喜欢,娓娓道来,而且不失睿智。
  •     好~~~~~~
  •     这本书趣味性很强,非常适合哲学爱好者和入门的人,不同于其他哲学概论之类的按照年代学派的讲述模式,而是提出了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并展开讨论,真的很不错~
  •     本文深入浅出,让没有哲学基础人都容易读懂,不同以往哲学书的乏味之处,值得一看。
  •     入门佳作,亲测有效。
  •     蛮好看的!总之这个叙事风格/认知水准非常适合我,推荐书单也很完备
  •     不错的哲学入门书
  •     想入门哲学的还是可以看一看的,比较好。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咱们老祖宗,生活即哲学
  •     这可以说是一本和作者互动的书
  •     书的装帧不错,内容也很好!
  •     一本不错的哲学入门书,可以作为刚接触哲学的读本,给读者提供一种了解哲学的思维方法。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一些问题探讨得还不够深入。译者在某些方面的用词还欠考虑。总之,很值得一看。
  •     作为哲学的入门或者说扫盲教材再好不过了。20161116
  •     对于向往哲学的朋友,值得购买.简单易读,但是不肤浅.涉及的都是日常中容易碰到但是可以一晃而过的困惑.按美国教材的习惯,本书附有详细的推荐书目,方便读者进一步阅读时作为参考,少走弯路
  •     如题~原来在图书馆看的第一版,很受启发,所以在这里又买了第二版来读,很好~
  •     简明的哲学入门
  •     没什么意思,哲学,真的不好读
  •     哲学有两种学法,一种是学哲学史,一种是学习专题。本书是专题学习的导论
  •     真是好书,多读几遍。
  •     好的问题让人思考
  •     买了不只一本。当当服务也不错。值得推荐。译笔也值得称赞。
  •     这书可真是好,简单明了,但是不是一下就看懂了,而是需要认真的读,好好的思考。这样的话就差不多对整个哲学有了系统的了解啦
  •     最好的地方在于给想要了解哲学的人非常简单入门但是不失深度的思考方式
  •     这本导读大概是同类中最亲民的啦。
  •     书很不错,质量很好!
  •     相见很晚,入门必备。
  •     看完很有成就感,大问题讨论的是每个人普遍会遇到的问题,书里罗列了自古以来哲学家的不同观点,很有意思
  •     大二寒假看的,我的哲学入门书
  •     关于影响人生体验的几个大问题的迷思被规范了。关于自我的定义,决定论和自由意志,以及道德的本质。还是感觉不追问到一定程度,不能好好过日子。
  •     教科书真是难啃
  •     西方哲学入门读物,通过基础的哲学问题引人入胜发人思考。
  •     看完苏菲的世界,这是第二本跟哲学沾边的书,刚刚开始,感觉不是很难接受,有兴趣看下去。先给4星吧。
  •     这是四川大学考研指定的哲学通论教材,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值得一读。
  •     一个思考的人不能没有哲学...
  •     低调的炫技很成功,在力推批判性思考,通俗读本很有必要,特别给一大众中国愚昧自以为是的醉酒者进行思想上解酒
  •     对于非在校生或非哲学专业的人来说,教科类的书籍看起来还是有点枯燥啊!前几章看的还是挺认真的,后面的就没耐心了,只是简单粗略的翻过一遍。我觉得我还是重看一遍苏菲的世界算了
  •     同学的推荐、自己用心的阅读,让我再次领略了哲学的魅力!
  •     这真是一本好书,能把哲学说得通俗易懂!
  •     最有含金量的哲学入门书
  •     前面几章还算读的进去,读到后面就困难些,前面的问题或许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思考的问题,给予历史各个流派不同的解答,后面的一些问题比较抽象,离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读下去的热情就少了很多。
  •     不错的哲学读物,写得很好,翻译也不错
  •     或许是最佳入门读物。别看罗素那本了。
  •     书的开头说得很清楚了,此书偏重于思想的塑造,而不是知识的介绍。而且还略略批判了一下为了知识炫技而忽略主动做哲学的行为。书的知识是浅显的,但里面的思考要求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鉴于让大多数人判断个问题好好遵从基本逻辑都费劲),所以此书真是非常值得传播普及的读物。
  •     很好的一本哲学入门读物,简单易懂,通俗有趣
  •     书的质量挺不错的,论述的哲学问题也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     绝对好书不可多得的哲学导论
  •     蛮好的,列出一些重要议题,不过目前的我看完这本,觉得最有价值的还是原文选摘部分和参考书目推荐部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