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臆说(上)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列子臆说(上)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06040747
作者:南怀瑾
页数:307页

作者简介

《列子臆说(上册)》内容简介:《列子臆说(上)》由南怀瑾先生编著。《列子臆说(上)》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载有战国以后史事,遣词用句多为秦汉以后用法,且又多与汉晋佛经相参合,因此,后人推断《列子》原书已佚,今本《列子》出自魏晋人之手,既发展了老庄哲学思想,又融会了其他学派的观点。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等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哲理。 
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南怀瑾先生不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他更别出心裁地采用倒序的方式,由《说符》篇讲起,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涉猎广阔,见解精深,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上册第一讲  《列子》这本书  你会说话吗  说符篇  壶子教的第一句话  你和你的影子  好听话难听话第二讲  另一种影子  谨言慎行  器识神通先知  爱和被爱  精明能干就成功吗第三讲  存亡废兴的法则  重利轻道的结果  鸡狗禽兽之流  自重自尊第四讲  列子学射  射击与修身治国  什么人可修道可讲道  你会用人吗第五讲  技艺与道德  不能接受的赠与  有智慧判断的人第六讲  学识同遭遇不同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知时知量心灵智慧  会说话的公子第七讲  会识别窃盗的人  如何消灭盗乱  什么是神道设教  孔子见到一个奇人  奇人说忠信第八讲  白公请教孔子微言  什么是《春秋》微言大义  诸葛亮的微言  孔子微言禅宗机锋  对谁说微言  孔子再说微言第九讲  问不孝有三  赵国领导人的忧患  孔子谈忧患  以强示弱而胜的人  幸与不幸的道理第十讲  有特技的不同遭遇  伯乐说良马天下马  九方皋相马  相马与相人第十一讲  治身与治国  人生的三种麻烦  孙叔敖的智慧  人在人情在第十二讲  遇到抢匪怎么办  财多又好客的下场  江湖侠义社会百态  为道德而死的人  为不知己而死的人第十三讲  实为怨恨而死  杨朱论因果  羊追不回杨朱戚然  仁义的三种解释  杨朱答话  大道多歧而失羊第十四讲  狗吠缁衣  做善事要小心  幸臣说了高明话  会方法做不到第十五讲  放生的问题  动植物为谁而生  谁不是乞丐  心理作用的影响  精神专注的结果第十六讲  杨朱篇  私心的名利  真名利  齐国的两个宰相  真实则无名有名则不真  真假谦让第十七讲  人生好日子有多少  人生是为了什么  太古人的生活  生命你能自主吗第十八讲  伯夷与柳下惠的欲望  善乐生善逸身  生前死后的人情  管仲说养生  不可压抑快活自在第十九讲  死和死后的事  宰相的兄弟们  教化家中子弟第二十讲  享乐人的人生观  治外与治内  善恶的定义  子贡的财力后代的作风第二十一讲  江湖豪气风月情怀  是狂人是达人  长生不死可能吗  随遇而安随缘自在第二十二讲  一毛利天下的问题  为公为私之辩  可怜的大舜  一生忧苦的大禹第二十三讲  痛苦一生的周公  多灾多难的孔子  生前死后名实不符  浪漫的夏桀放荡的纣王  四圣二凶俱往矣  成大功者不成小第二十四讲  中国历史有多久  是非成败皆成空  东西方的宗教  人靠智慧而活第二十五讲  真正的我  四种要求四种惧怕  快乐人的生活  野人献曝是谁  忠义有什么用  生命的现实客位的名利  逸乐与解脱

编辑推荐

《列子臆说(上册)》:御风面行的逍遥列子,文化不居的在千世界。《列子》先把哲学的大原则讲了,下面引用许多故事,每个故事所包括的意义都是既深且远,要自己慢慢以人生的经验,以精密的思想去体会。

前言

南怀瑾先生是多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回到故国,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南怀瑾先生曾于一九八二年在台北十方书院讲授《列子》,二○○九年在江苏庙港太湖大学堂补讲所余最后半篇,后经弟子友人整理而成《列子臆说》三册。今经南先生独家授权,由我社首次出版横排简体字本,以广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作为道家的重要典籍,《列子》今存八篇,旨意大致同于《老子》、《庄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该书包括一百余则瑰丽奇幻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有许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等等,看似易读,实则难懂,因为其中不仅贯穿了那位御风而行、洒脱不羁的列子的奇特思想,而且涉及杨朱等人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哲学态度。与以往对《列子》的注解不同,南怀瑾先生不再纠缠于考辨列子其人、《列子》的成书年代以及文字训诂等,而是偏重于解说《列子》所引用的故事。他认为《列子》的故事看似独立,实则上至治国、下至为人处世皆成体系,都由人生的经验而来,启发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因而他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强调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道。鉴于《列子》首篇《天瑞》涉及宇宙观,较难理解,他别出心裁地采用倒序的方式,由《说符》篇讲起,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涉猎广阔,见解精深,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和看法,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南先生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认为中国文化的真谛是仁爱慈悲,虽未穿宗教的外衣,却包含了所有宗教的关怀。数十年来,他坚持不懈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足以为现代人所理解、接受和学习的智慧,声称,我们读古书不是为了钻进古老的天地躲起来享受,而是为了建立新的文明,并且要了解如何发展未来。因而在本书中,他依然坚持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历来颇受非议的杨朱哲学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认为杨朱的思想通于道家的自然之道,其所谓生死、名利、富贵皆如浮云,提倡及时行乐、“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本质上是正视生命的意义,提倡不做无意义的牺牲,要求对社会天下国家有实在的贡献;但因他过于强调自由主义,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这种目标。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和太湖大学堂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将陆续推出“太湖大学堂”系列的南怀瑾先生作品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说。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章节摘录

因此他的结论说:“是故圣人见出以知人”,这个圣人是代号,指有智慧、有道德、有高度修养的人。“见”就是眼光,儒家的文化是用“器识”表达,一个知识分子有见解,有远大的眼光,就是有器识。所以古人说“先器识,后文艺”,有器识,然后才养成雄伟的气魄。不过,这一句有人也倒过来用。现在我们讲到“见”,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某人的行为及言语,就可以判断他的结果了。由“出”已经知道“入”是什么了,“出”、“人”两个是相对的,就是一进一出。所以有远见的人,由一个动因就晓得后果了。青年人常问,未来的时代,将来的变化会怎么样?你要懂历史的演变,知道过去就知道未来,所以“观往以知来”,完全是智慧的成就,神通是智慧的成就。“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先知就是神通,原理就是这样。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另外一件事情了,佛家把预知的能力翻译为神通,刚才讲到《圣经》,基督教不能用神通,只好用“先知”。“先知的预言”,这个“先知”的名词是哪里来的呢?是从《列子》里头抄出来的,“先知”的出典就在这里。爱和被爱“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度在身,稽在人”,什么叫做度?中国有三个字,度、量、衡,过去政府有度量衡局。度就是尺码,譬如一英尺,一公尺,这个是度。一斗啊,一升啊,这个是量。衡就是秤,天平,一斤啊,一两啊,那个是衡。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度量衡每一代都不统一。汉唐的制度,一直到明清都有问题,而且各地方的制度不同。譬如我们现在去买菜,还要问是台斤还是公斤,对不对?台湾几百年来习惯用的是台斤,它的秤同公斤不同。我们现在是根据西方文化,所谓的公斤、公尺,从英国人开始,大家照这个尺码,公认统一使用。这个度讲尺度,一个人有多高?多重?就是“度在身”。“稽在人”,稽就是稽核,考察你,研究一下你究竟有多高。六尺啊,六尺半,这是别人的看法。你的高矮胖瘦长短,是别人看到比较来的。所以比较人的高度在于别人,这是讲一个人的形体。同样一个哲学的原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讲话做事,都看在别人眼里。所以我们有时候想想也蛮痛苦的,人活着很多事情不是为自己做,是做给人家看的。在家中要做到家人喜欢,在社会做到大家叫好。像穿一件衣服,本来是爱怎么穿就怎么穿,可是事实上穿衣服就是给人家看的,所以买衣服时在镜子前比来比去,研究心理,不是自己觉得好就对了,还要别人看到好才对,因为“度在身,稽在人”。人到了高位的时候,在公司里升个科长,薪水加一点,旁边的同事都冷眼在看你,即使当一个董事长,也是一样。我们看历史上一个经验。南宋的时候,贾似道上来当宰相,朋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劝君高举擎天手,多少旁人冷眼看。”你好好地干,尤其是当了宰相,一只手要把天撑住不倒下来,别人歪起眼睛坐在那里,专门在批评,在看你。地位越高,所有箭头都会针对你而来的。所以人生要想过得舒服,要不出名,谁也不认识你,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有一点知名度,大家都了解你、认识你,那是最痛苦的人。因为他变成所有箭头的目标,有一点缺点,万人都看到,就完了。他如果不出名,也没有地位,他可以在地上打滚、睡大觉,谁也不看他啊!这是道家的思想,所以告诉我们“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这是当然的道理,相反的,《列子》又说,你要大家对你好,你问自己对别人怎么样?你对别人都是冷眼相看,要别人热眼看你,也做不到。所以“人恶我,我必恶之”,这是当然的因果关系。说了这个原理,下面说一个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汤武爱天下,故王”,商汤、周武王,他们爱天下,所以称王天下。我们晓得爱天下是爱得很大,拿现在工商业的观念来看,汤武是做大生意的,投资下去,赚了一个天下国家,后代称王几百年,因为他们爱的是天下。不像我们爱的就是十块、二十块,在那里拼命争,加薪加了五百,爱的就是这一点点,他的价值永远就是五百块。人家汤武爱的是天下,你五百美金、五千万美金,他们也不看在眼里,所以“汤武爱天下,故王”。夏桀、殷纣,这两个古代暴虐的王,因“恶天下,故亡”。我们大家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发过财,躺在那里想象,假定发了财,天天吃麻婆豆腐一定很痛快。那个吃惯了麻婆豆腐的人,说那算什么!有钱的人,做大生意的人,听到总经理报告今天又赚了一千万时,只淡淡地说,哦!知道了,等于我们口袋里多了十块钱,念头都没有动过,不在乎了。而且越搞久了,对于这种东西觉得讨厌得很,很烦,必须要另外找别的刺激。脆走路好,这就是人类的心理。所以你懂了这个心理,自己真经过富贵,什么都享受过了,然后才能把这本《列子》真读懂。所以古人用字非常有道理,“汤武爱天下,故王”,不是爱天下老百姓哦!他们的欲望就是爱这个天下。每个人欲望不同,有些读书人,你叫他爱天下,他没有这个气魄;问他要不要写一篇文章,明天电视台给播出来,他立刻说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去写,他爱的是这个虚名。桀、纣是亡国的皇帝,因“恶天下,故亡”。的确你读懂了历史,看到有许多皇帝,像明朝的几个皇帝,生来就当皇帝,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看公文啊,烦透了,你们去办好了,你们去批好了,他们看都懒得看,结果当然完了,这个道理是“此所稽也”。上面讲到“度在身,稽在人”,稽就是一个成果的考核,是别人客观的考核。所以我们写历史、读历史是客观地读,历史上的那个主角是主观的,那个是“度在身”,我们现在来研究历史,来了解古人,了解未来,这个是稽核,“此所稽也”。

图书封面


 列子臆说(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南怀瑾讲列子,通俗易懂,无论是在图书馆、咖啡厅还是洗手间,都能很顺畅的阅读。可以一目十行的当作知识补充,又可以拿起小本边读边写感想和思考过程。这就是好书坏书的鉴别方式,不拘泥于某一种阅读形式,我自认为。
  •     那天带孩子逛书店,坐在一个角落里阅读这本南怀瑾写的书。对列子不熟悉,之前只知道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翻看不久,南怀瑾先生解读书的风格很快就吸引到了我,一口气读了二三十面。于是老婆帮着在网上新华书店订了全套《列子臆说》,上中下三本,其实也没有多厚,充其量就是本厚汉语词典的厚度,出书人也是好意,太厚的书翻看不便,太细的字看起来费力。于是只好难为自己,三本书,只好老老实实写三篇读后感了。列子是战国时列御寇写的,里面汇集了许多的小故事,估计瞎编的成分居多。顽皮的列御寇借用老子、孔子,许多有名或无名的历史人物的对话,讲述一些对人生、事物的看法。我眼里浮现出一个不修边幅的洪七公这样的老顽童形象,智慧无比,法术无边,这就是列御寇在我心里的形象。历史上有儒道之争,两家相互的看不起,互相抬杠。到后来,儒家变成了满口仁义道德、之乎者也这样的固执死板生硬的形象,让人讨厌。道家则变得不问世事,埋名山野,好似逍遥于红尘之外。在我粗浅的理解里,一个大概的印象,其实儒道的始祖孔子,道教的始祖老子,完全不是这样的形象,被后人误读得厉害,形似多过神似。在我心里,孔子是敦厚的长者,同时也是一个爱开玩笑,心情好时也能诙谐地与徒弟在插科打诨中完成一次关于人生意义的探讨的。老子呢,在我心里,虽说逍遥,虽说看透人生,好似消极面对人生,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合乎自然地逍遥的活着。孔子不是到老时也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与老子的自然之道不是异曲同工吗?所以说高人到最后,两种思想都是相通的。说到相通,道德经说得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球不就是混沌一体,到阴阳相交而产生万物的吗?阴阳相交,就是运动,地球上如果没有阳光,没有水,没有水汽的蒸腾作用,没有地球自转而产生的风云变幻,没有这种自然界的阴阳交合,怎么会产生生命呢?没有生物的阴阳交合,怎么会有生物的繁衍生息呢?物质的一切都源于阴阳。同样,文化,是一种思想的化生,思辨诞生了所有的文化。再繁复漂亮的文学形式,表达的内容其实都可以很素朴。再素朴的文字,都可以有很天马行空的想象来发挥。一个阴阳,一个化,足以解释一切,描述一切。南怀瑾臆说《列子》,是他自谦的说法,旁人绝不敢说他是臆说,除了学养很高,高到他那个境界的人,才有资格同南怀瑾开玩笑说,你这是臆说。其实,他讲课的方式,确实也是天马行空,完全没有框架,信口说来,不仅体现他丰富的学识,也看到了他在布施文化,传播文化时的使命感,愉快感。嬉笑之中,胡言乱语中,插科打诨中,让学生们轻松自在地理解他所讲述的思想。列御寇的故事,许多都是反说儒家的话。比如说“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弗知,与株块无以异。”“彼二凶也,生有从欲之欢,死被愚曓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弗知,与株块无以异。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亦。”“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谓之遁人也。可杀可活,制命在外。不逆命,和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之谓顺民也。”道家贵生,“不以所以养害所养”。今人有的被物欲焚身所害,就是不知道这个道理。有人卖肾去买苹果手机,有人喝酒到伤害身体以谋求生意、官位,用手机是为了让自身更便利,生活得更好;谋求官位、赚钱是为了自己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实现更大的抱负,可以让生活更好。而这些最终的意义,都是为了让自身更好,怎么可以反而做伤害身体的事,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道家的智慧就在这里。看似消极,其实是为了完整自己的生命,保全自己的身体,是一种人生智慧。孔家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以为了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而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正所谓杀身成仁。也许有人会说道家在一个更高的生命境界里。在我看来,两者都有可取之处。道家养生,贵身,是在一个与自然和谐的高度看问题,是上古之人的思想。儒家,更注重精神层面,是为了一个由人类社会自己勾勒出的理想的社会和理想中的人生意义而奋斗,而活,有更多的人为的因素在里面。用一句简单的话解释。道家是不分人我,尽量模糊人我之别。儒家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如我一样,极度自我。释家则是不仅不自我,不人我,而且人、神、鬼,天地万物均无差别,是无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有类似的理解。今后如果可以,就用这个内容,这个题目写一篇毕业论文吧。哈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看腻
  •     南老的“x说”系列中比较好的一种,推荐!继续读后两册~
  •     列子,只知其名未知其人。在历史中是一个印象比较模糊的智者。关注列子是因为一在阅读庄子时,有此人一些内容,引起好奇;二是我所敬重的南怀瑾大师居然花了很大的精力来讲述一个比较陌生的古人,更是兴趣大增。书还没有阅读,但凭着上述二点,也要好好的见识一下在现代人视野不及之处,还有着如许伟大的民族智慧。
  •     南怀瑾先生的书,值得收藏
  •     南怀瑾老师的书值得一读。
  •     内容有深度,写得非常好,是一本智慧书,适合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看。
  •     尽力读全,尽力读懂
  •     听南公娓娓道来,如老人讲古,滋润心田。
  •     期待中和下~!
  •     萨特的《恶心》给我的也是这种感觉。啊,我只是好奇。
  •     列子说的不错
  •     第一时间拍下,一贯南老风格,值得一读,特别是说符一篇,字字玑珠,期待赶紧出齐,一览为快。
  •     南老的书 即便是在讲国学 也处处透露着佛学的思想 虽然号称学贯佛道儒三教的大教主 但我始终认为是“外示儒老,独尊佛教”。 我觉得没有什么知己,只有南老算得上,可惜没有机会亲近了。
  •     深入简出,旁征博引,受益匪浅
  •     列子,现代人大多不知道。通过这本书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     看开
  •     南老师的书,内容就不要讲了,建议大家多看多想多实践,先把他那十卷书多通读几遍,再有针对性的精读,特别是书里面出现的其它各种书籍的名称,自己尽量找来详细阅读了,有一些东西需要熟读,烂到骨子才行,有时间大家可以看一下相关的视频,像南禅七日等等,努力修学了!
  •     南怀瑾的书一直都特别喜欢,言语洒脱,风格自然,特别好,本书讲解列子,深入浅出,境界十分高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在南师《论语别裁》里的话,自己看完后把原来对别人要求高的心态给变了过来,可是后来做事情也因为太不清,太不察。导致有点事情做下来不是很好。现在看到《列子臆说》里面南师对这句话又说不能死板的理解,又让我豁然开朗。看老师的书,天天在进步!
  •     南老师的书,深入浅出,相信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有各自的收获。越看越有味道。
  •     比较不错的著作,这个系列的都买了,现在浮躁的社会应该读点这种有文化的书
  •     读完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对南怀瑾先生非常崇拜,一定要买这套列子读读。
  •     南师的书,没得说~
  •     越看越觉得祖宗的文化了不起。我们走得太远了,多岐路,今安在?
  •     字字珠玑,句句精华。顶礼南怀瑾先生!
  •     大概看了下介绍,内容 里面的东西很实用,道 是政治、军事、谋略上,不可缺少的思想!
  •     南老的书读着就是精神享受
  •     南怀瑾的书,在实体店很少打到7折,除非在书批发市场上,网购很划算。
  •     每读南怀瑾老师的书,都怀有激动和感恩。东方出版社做了件大好事,此书字大、纸张浅黄色(读时不累眼)。急切盼望中下册和其他南怀瑾老师的新著出版。
  •     南老的书没的说,好就一个字。物流很快,书的纸张也不错。
  •     微言大义
  •     智慧之书
  •     人要读书,读书不是为了知识,而是要回到自己的身心上用,这才叫学问。
  •     图书馆里看完的第一本书
  •     看了一半,感觉非常有意思,古人总结的说话心理学,很正面的教育(现代的“厚黑学”总有点贬义)。 非常实用的道家书籍,感觉不象老子庄子,大道理多。 最好的“说话”象大法官,下面的人正说正有理,反说反有理,双方律师再帮着搅和,大法官都耐心听着,等全听完了,一二三四五条一罗列,即定论。 活了这长时间,发现自个尽说废话了。 一次完美的“说话”,时间、地点、人物缺一不可。 生活无处不“易”,无所不“易”,天时地利人和。 ....
  •     读道家经典,也是读南怀瑾其人。
  •     每个人都应该看看的一本书。
  •     典籍智慧
  •     南老师的书还是很推荐读的,其内容也是很值得玩味的。价格便宜,正版,送货速度快,值得称赞一下。
  •     南怀瑾的新书是一定要看看的
  •     南老临终前送给我们现代人的礼物。
  •     之前看过论语别猜、老子他说、庄子南华等等,感觉不错,一直遗憾没有列子的讲述,这次发现新出版的列子臆说,就立即下手了。书的质量不错,大32开,纸质封皮没有压膜。印刷纸张都很好。
  •     道家学说体系里一部讲入世的哲学巨著
  •     南怀瑾的书每本都经典,值得购买
  •     无需多说
  •     朋友说,这书太好了。
  •     怀师的课堂没缘听,但可以看到书,也是一种缘分
  •     在书店看了前三页,就忍不住想买了,南怀瑾依然是我的大爱!个人认为比《论语别裁》更有趣。老油条必读
  •     洒脱,愉快,得道... 仿佛是看古龙的小说一样,经典的故事都是得道后说的看法,中间的过程说的少,看的很爽,很愉快,很洒脱,但学起来,就有点难了.. 仿佛是禅宗的某些话头,很有趣,很棒...
  •     列子臆说
  •     南老的书,深入浅出,受益不少。
  •     列子御风,无忧无虑
  •     字字珠玑
  •     喜欢南怀瑾的讲述风格
  •     像听故事一样学国学经典。读完了记住10句话和理解了其意义,足矣。
  •     太湖学堂的版本不错.
  •     南师的书,内容就不多说了,绝对是一套好的一定要收藏阅读的书,包装很好,谢谢
  •     对列子思想的一个独到而又全面的诠释
  •     古文化中的经典书
  •     聆听大师通俗的讲解
  •     从后至前倒着讲的,因为是讲演然后别人整理记录的,所以文字比较随性。中国人都可以读读,很有意思。
  •     南师对修行在任何书中总是娓娓道来,里面点点滴滴都是很好的指导,谢谢南师
  •     南怀瑾大师的书,必有收获
  •     南师的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原貌的解读!
  •     以故事说道理,深受启发。
  •     南师的每一本书都睿达!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他的书。
  •     先谢谢当当能够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书!
    谢谢推荐此书的朋友!
    南师以自己对道家文化的精深理解及修持,讲解的《列子》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和心存感激!
    读了《列子臆说》,才理解孔子说的“西方有圣人”,才理解佛随众生根性而示现度化众生!原来不仅释迦摩尼是佛,孔子、老子、庄子也是佛啊!

    读了此书,又找了《庄子南譁》、《老子他说》、《孟子旁通》,希望能够在南师的解读中,更深入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理解我们文化的根根,更好的影响下一代。

    我是七十年代人,虽然读了差不多20年的书,却从未受过正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真有虚度此生之感。不过“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国难生今已生,佛法难闻今已闻,明师南遇今已遇”,只有加油,好好从南师学习了!

    真希望我们现在所有的老师、所有的父母都能够读到此书啊!

    顶礼南师!
    阿弥陀佛!
  •     希望像列子一样逍遥游
  •     企盼有更多的善知识帮我们这些迷失众生,整理出南师怀瑾先生法施文献。
    顶礼南师怀瑾先生!
    顶礼善知识!
  •     南老师的书,看的过程中无形就像听老师讲课,慢慢看细细品,受益匪浅。
  •     南大师的书,值得阅读。
  •     20130205 #南怀瑾# 人要读书,读书不是为知识啊!是要回到自己身心上用,这才叫学问。就像仿佛先生所説:人生苦短,几十年转眼即逝!若仅如梦如幻地活于生存,而未能智能清醒地活于生命,那才是人类生命的最大遗憾。就这个意义而言,生命是人类最重要的学问!
  •     也许有人会说道家在一个更高的生命境界里。在我看来,两者都有可取之处。道家养生,贵身,是在一个与自然和谐的高度看问题,是上古之人的思想。儒家,更注重精神层面,是为了一个由人类社会自己勾勒出的理想的社会和理想中的人生意义而奋斗,而活,有更多的人为的因素在里面。用一句简单的话解释。道家是不分人我,尽量模糊人我之别。儒家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如我一样,极度自我。释家则是不仅不自我,不人我,而且人、神、鬼,天地万物均无差别,是无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有类似的理解。今后如果可以,就用这个写一篇毕业论文吧。哈哈。
  •     本来就很散的一部书被南师讲得更散了,好吧,可能是我功夫不到
  •     感谢南先生慈悲,这是一本影响一生的书,指路明灯。
  •     南怀瑾先生的大作是我一直渴求的。商品也不错,快递速度也快,服务态度也好。第一次在当当网买书,可以收货到后付款,让我们这些没有网银的人感到很方便,也很放心。赞一个!
  •     倒着解读的,很有意思,特别是对杨朱的深刻分析,让人重新审视这位被误解多年的圣人
  •     可能列子本身不如老庄优美,但是这本书很好看。
  •     南老的书,没得说,经典!
  •     列子臆说共上中下三本,采用倒讲,即从《列子》最后一章向前讲。《列子》是不用买了,有这套书就足够了。非常不错。
  •     南师的著作总是给我这么多启发,继续学习中!
  •     秀户侯门女,高卧青灯古佛旁。
  •     當今種種社會思潮,人生種種價值取向,古人皆已一一討論過,而由南老結合其閱歷給青年人講來,直如撥雲見日。
  •     道家思想,纵横诸子,接着看
  •     对《列子臆说》的感觉,扑面而来的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境界感受。

    引: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过它。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而沧浪歌的前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则很明显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喻治世,而“濯我缨”,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了。“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拿“沧浪之水清兮”来比喻社会清明,或可。但拿“可以濯我缨”比喻为官,额的神啊,你真是太有才了!那么请问孔子说的“(为人)自取之也”,又作何引申呢?
    现代中国语文中,许多文言文的语句都被认为是仅仅用来作比喻、借用,也就是说这些传颂千古的文言文语句中的“注水”成分很多。借字面意思来比喻或许情有可原,但遗风之下能够拿“形而上学”来作“形式主义”比拟,就不知伊于胡底了。如此的比喻式地理解古文、比喻的比喻之后,对中国文言文本意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恐怕就只能靠《达.芬奇密码》之类的作品来解读了。
    书中文意的思索,越来越觉得,很多文言文的意思——其实大可不必以现代人的“通假”式地比喻来进行理解——看明白后其实恰恰就是字面本来代表的直白意思。
    此句对于道家修为来说确有隐语,但绝无半点“注水”成份。沧浪之水自清而浊,自浊而清,仅仅是世事的变迁吗?那么孔子又何必要说“为人自取之”呢?唯达于其本意之后方可推及于外延。怀师的著作读多了,一个观点渐渐清晰,在怀师对传统文化的古奥文字进行社会人文阐释的背后,还有一层深意,需要读者“玩索(方可)有得焉”。于沧浪之水的清浊之间还有一点感悟,这才明白“五味”在《道德经》中与“五音”“五色”一样,都足以“令人心发狂”的。
    常有人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称为“文化快餐”,十几年前就有此说,那时就认为不妥,但是原因直到近来才清晰。怀师的解读绝不是让我们仅限于“世事感怀”式的理解,尽管这种感怀亦可令读者体味到些许历史人文气息。
    快餐者,如多许“油炸食品”,为一时果腹之权宜。将传统文化的解读称为“快餐”也好、“大餐”也罢,乃至“坛坛都是好酒”的王婆卖瓜,对于传统文化来说都是一种“谬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误解。酒,或许谁都认为好,但平常人可能顿顿喝?快餐,或许谁都认为“特色”,但是谁又可以顿顿饫甘餍肥?大餐,唯其特色而较家常便饭来得更为昂贵,可关键在于谁也不是靠这些玩意儿来长大的,尤其是在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中国文化当中。
    于怀师解读的传统文化巨制不妨心下发个愿力——如果不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文字理解到每一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不可或缺的东西、乃至自身平常间的七情六欲,那么这些文字对于我辈来讲则终究只是停留在“认为其有理”的层面而矣。
  •     南师的书基本上全请回来了。。。。。
    这套还没看。。马上就看。。。。
  •     南怀瑾老师的书,每本比买的
  •     已经推荐给别人
  •     毕业几年后,读的这些书,明显没有学生时期的那么清晰了
  •     《列子》,我读过两遍,但是理解的深度远远不够。同样一本书,同样的故事,南怀瑾老先生的理解和讲述就完全不一样,大家之风啊。好比武功一样,简单的少林拳,如果高手打出来,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书,既可以消遣,也可以品味。可以当零食吃,也可以当主餐吃,怎么吃都有味道的。书的质量很好,可以放心购买。
  •     南怀瑾老先生的书
  •     很喜欢南怀瑾的书。
  •     需读多遍。觉得读佛经也是如此,早课不仅仅是形式上念念经,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南老的老演讲集,新近出版,还是令人觉得老感觉,但是南老已经不在了,令人可惜
  •     书的内容很好,服务也很到位
  •     中学年代回乡无聊,买了蔡志忠的《列子》漫画,欢喜得忘记了整个暑假还有别的东西。虽然大学有重原作,但究竟还是南怀瑾的解说将列子哲学与传统宗教哲学对应起来。
  •     句句精辟! 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有眼光,知道动的结果,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在信息泛滥的年代,怎样才能不迷失,怎样避免多歧亡羊,多方丧生。
  •     南师新著一种,经史互参,古今通论,受益匪浅!
  •     帮朋友买的一本书,朋友说非常好。
  •     真的很不错,一直想看的书,认真阅读
  •     道家阐理太透,使人善谋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