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哲学是什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5
ISBN:9787301056493
作者:胡军
页数:242页

作者简介

《哲学是什么》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之一,是为大、中学生及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爱好者编写的入门读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保证您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如果您是大学生,通过阅读这《哲学是什么》,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因为毫无疑问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学参考书。

书籍目录

阅读说明
总序
1.哲学为何物(上)
1.l“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形式分析
1. 2哲学源于惊讶
1.3哲学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1.4人是能思想的存在
2.哲学为何物(下)
2.l哲学探讨的首要目标乃是认识自我
2.2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2.3哲学思考是最为自由的学术探讨
2. 4哲学就是爱智
3.哲学的问题
3.l哲学问题兼具特殊性和共性
3.2语言能否准确地表达哲学问题吗?
3.3哲学家究竟关注哪些问题
3.4哲学问题的个案分析
3.4.互现象桌子与实在桌子
3.4.2现象与实在之间种种可能的关系
3.5哲学问题令人困惑
4.哲学的方法
41怀疑方法
4. 1. l知觉怀疑论
4.1.2笛卡儿的怀疑方法
4 2分析方法
4.2.l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
4.2.2分析方法个案的运用
4.2.2.l传统的知识定义
4 2. 2. 2对传统知识定义的挑战
4.3归纳方法
4.4智的直觉
44.l逻辑分析方法的局限
4.4.2直觉即生活,即境界
5.哲学的价值
5.l无用之为大用
5.2哲学乃为境界之学
阅读书目
后记

内容概要

胡军
哲学博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金岳霖》,《知识论引论》《分析哲学在中国》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哲学是什么》,可以使您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大致的了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可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善莫大焉、功莫大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弥补严重缺乏人文精神和独立人格这一人生缺憾的机会。……我知道把专业知识和精神用浅显有趣的方式和文字表达出来是极其困难,也是最能考察作者真实的知识与能力的。从各种细节来看,本套丛书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衷心希望这套丛书的编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永续的过程,做成一个像法国《这是什么》丛书的品牌。  ——昆明:陈太微 本科  感谢你们出了这么一套好书!通俗生动,是相当难得的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对我的文科学习大有帮助,懂得了很多事。人文知识在当今中国比科学技术还贫乏、紧缺,适合大众、学生的文科读物就更少了,感谢你们为我们文科学生办的这件好事。  ——河北:王紫薇 高二学生  以本套丛书的思路、文风,得益者众,何愁书无销路,文无知音  ——江苏:胡光云 大学毕业 银行职员  我是个罪犯,我唯一的建议就是,你们能把“人文社会科学”带进小学吗?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就明白“人文社会科学”,最好是“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如果我从小读到这些书该多好!  ——湖南:曹泽崎 服刑人员  作为人文科学殿堂的北大,值此新世纪之初出版此丛书,乃我之大幸,希望北大以其博大的胸怀让更多追求你的人们从你那里获得更多知识吧!  ——山西:申永军 大专学生  这套丛书很有价值,能让我粗略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比较全面,而且作者都是国内有名的学者,希望继续出版更多的这类丛书。  ——浙江:邱芳烈 硕士学生

章节摘录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曾无数次地看到有什么东西从高处掉到地上。但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惊异、好奇,因为这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对此,我们也就不感到有什么可以使人惊奇的。这就叫做“习焉不察”。  惊讶、诧异对于哲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如是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情绪,即惊讶,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可见,哲学起源于惊异这样的一种情绪。如果你对周遭的一切,熟视无睹,毫无兴趣,不但你本人不会对事物抱有什么惊异的情绪,就连对于其他人的惊异也会投以莫名惊诧的眼光:为什么这个人竟然对于这样毫无趣味的东西发生如此之大的兴趣,莫非他有什么病不成?这样的反应还是无可深责的,因为他自己虽然没有惊异,但对于他人的惊异毕竟还表现出了自己的惊异。他的过错只是惊异的对象的转移,把对象搞错了。更有甚者,有的人对于他人的惊诧也不屑一顾。他们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不知痛痒。可以说,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哲学的根器。他也就与哲学无缘。如果你对哲学感到兴趣,那么你就必须对一切重大的事情保有惊讶好奇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或情绪会将你引进哲学的神圣殿堂。  当然,哲学家也不就是整天除处在惊异状态中出神之外无所事事的人。惊异并不等于哲学,惊异只不过是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我们之所以对某物感到惊异,是我们不理解此物的性质及其价值,感觉莫名奇妙。正是这种惊异推动我们去探讨、研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万事万物,使我们从无知过渡到有知。于是,亚里士多德这样说道:“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蠢无知(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是为了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寻找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哲学的起源不是为了某种实用的目的,而只是起源于人对种种事物的迷惑和惊异。有迷惑和惊异,表明我们对于事物并不理解,于是我们就应该去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奥秘。可见,亚里士多德也如其师柏拉图,认为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是通过惊讶而开始其哲学活动的,所以惊讶是哲学活动决定性的开端。由于受到惊讶的驱动,人们开始思考,开始了哲学的活动。  是的,只要你能够保有一颗鲜活敏感心灵,那么这个世界就到处充满着使你感到惊讶莫名的东西。人们都愿意趁良辰佳日外出郊游,同时如果你又有一副好的心情,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无限美妙的。宇宙间,花开花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充满奥秘。不信?那么请你先看看紫罗兰吧!紫罗兰种子的荚有着十分精微的构造,当她干燥到一定的时候,种子荚突然裂开,成熟的种子便会向四处散开,随风飘向远处。而且紫罗兰永远不在灿烂的阳光下打开她的花瓣。你对此感到奇妙吗?如果感觉惊讶的话,你就自然而然地会追问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为了防止昆虫从其他花朵的花蕊中带来花粉造成异花受胎。  ……

图书封面


 哲学是什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以前一直听人把哲学说得很玄乎,甚至有点鬼神化。最近在做毕业设计,也给自己订了一大堆目标和计划,但生活中也是懒懒散散的。突然有一天萌生了想看看哲学到底是什么的念头,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下关于哲学的书籍和文章。最终选定了这本《哲学是什么》作为入门级读物,毕竟之前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没有接触过哲学。在亚马逊买了kindle版本的电子书,前后话了大概10天把正本术看完了。可能是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的思维习惯来看,书名虽然是哲学是什么,但从始至终作者并没有确切地给哲学下定义。以前只是从别人的口口相传来了解哲学,而且认为哲学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上,哲学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不出不在,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我们学习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前人在无数经验和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万事万物皆有其本质,是哲学的;我们每天做的工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采用什么来做,这些不同的顺序和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是哲学的;生活更是门大学问,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自然也是哲学的……也许哲学就是这些方方面放的基石,它让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蕴藏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哲学而言,人之所以区别与其他万事万物,在与我们人类有思想,我们会思考并渴望。如书中说说,人要保持惊讶,要有好奇心,否则他将与哲学无缘。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在科学研究这条漫漫长路上,必须要有可以用不满足的好奇心,才能不断地深入研究下去,也才具备了得到科学上的道的条件。因为科学范围是在是太宽泛了,当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要是仅仅是按部就班,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最多也就是复制别人已得得成果。没有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太可能会在一个点上深入下去,而这又是创新创作的必要条件。现在的人越来越讲求实用主义,对一个东西总要问它能做什么。从表面上看,哲学不能像很多自然科学那样为人类生活才生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资料。但殊不知,最初的人类社会是没有现在细分得如此具体的自然科学的,反倒是先哲们从根本上思考,在哲学思索中创造和发展了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许一个人不学习哲学,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处处在运用这哲学,只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而已。也许哲学不能给我们带来财富,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从哲学方向,在根本上看待和解决问题,我们的视野会更宽广和开阔。我们懂得了万物有生有灭,暂时的困难和烦恼,仅仅是我们人生道路上需要翻过的一座山,需要跨过的一条河而已……
  •     序言 一向对于哲学,也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辨理学。只中学政治课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历史课上提及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及其思想也占了不少篇章。可以说,中学阶段对西方哲学历史知之甚少,除了古希腊的有名的几个思想家外,就是康德,费尔巴哈,笛卡尔等等几乎只知道鼎鼎大名,而不知道其思想的具体内容的人物了。对整一个西方哲学史缺乏一个理性的认识,是以一直为憾也。上了大学,似乎亦无颇大进展。课业繁忙,社团工作及活动亦占据不少时间,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习惯的借口。重拾自己内心深处的对于哲学的一点兴趣,似乎任重而道远。 这个学期,选修了哲学经典导读,却对堂上的内容不甚明了。可能由于自己的水平与能力有限,还是先寻一本较简单的介绍哲学是什么的册子看看吧。在购书中心一楼寻着了这本《哲学是什么》,便决意要把它买下来好好看看。 还是断断续续的看。至今尚未完卷。因为每看一章节,便要思考很久,时而做些笔记在旁边。之后停下几天,再读。整本书大约300页,差不多看到一半,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2个月。对于一本尚未看完的书做一个整体的感想,本来并不大合适。但是,由于这书的条例清晰,而且每一章节的内容基本是不一样的,我对于我认真看过的章节分开做一些感想,主要都是搬自写在书的扉页的一些字句,再加整合。我相信,这样比起匆匆看完一本书再胡乱从网上,书上摘抄一些内容相对要好些,。 一 关于哲学为何物(上) 开始便看到了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他深知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渺小,有时候甚至比起春风吹又生的野草的生命顽强程度更加不如,但是人类又和其他的动物不同,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能够思想。人类有目的地思考,渐渐获取了很多知识,两者结合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最终成为万物之灵。他规劝人们要努力地好好思想。究竟什么方法可以使人类保持思考呢?如何努力地好好思想呢?带着疑问,我看到了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命题,,对于哲学究竟为何物,确实是没有思考过。书上说思想是人的本质属性,本质规定和存在方式。这点我十分赞同,也暗合了帕斯卡的看法。人同时也是哲学的主体,人的存在就是哲学性的。哲学思考源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类不断思考,不断规划自己美好的将来,而在这个此时我已经开始明白使努力好好思想的方法,这就是哲学的力量。而且哲学起的就是一个指导的作用,有了它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人们美好的生活才可以真正很好的实现。这就是哲学的最主要的作用,也是即使在这个主流实用主义的社会也是十分必要的原因。 然后作者便具体分析了哲学究竟是什么。总结了一下,哲学和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是有区别的,与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区别则更为显著,但是,哲学与他们之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联系。但是对于这个密切联系,在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已经被人不屑一顾了。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作者从哲学是什么这个基本的切入点开始阐述。他认为,在人们对哲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的时候,已经是哲学的表现了。而正是这种哲学的发问形式,促成了科学的诞生。可以想象,人们就是抱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然后不断思考,对很多东西进行改进,这就是科学的诞生过程。哲学家的发问方式对于科学家来说是很必要的,很多西方的科学家同时是哲学家的不在少数。 在认清楚这个问题后,对于哲学的理解更加深了。但是对于哲学这个科学的来源的来源,就更感兴趣了。哲学源于惊诧,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对一切熟视无睹,毫无兴趣,可以说他就和哲学绝缘了。因为惊异是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更加是哲学活动决定性的开端。然后我们才会去探讨,去研究。但是,从问题到实践的过程,可能会漫长而且持久,所以除了惊诧之后,书的作者认为对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哲学的道途就是这样在志与力的共同作用下展开。 二 哲学为何物(下) 卡西尔的名言放在开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人是思想的存在,哲学思考的焦点就应该是人本身。既然聚焦点在人本身,认识自我便成了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作者提出了对自我的认识可以有两条途径:一为直接地面对自我,一为间接地面对自我。人的自我乃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的实现。人是社会中的人,本来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生存的环境与人被看不见的手联系在一起。要全方面的认识一个人,单是直接面对自我是不足够的,对自然,对宗教的认识,可以探究人本身的秘密。向内、向外和向上的探索和寻找,是找到真正自我的方法。 人类认识自我有一个过程,在西方,苏格拉底喊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响亮的思想口号。他的人学思想开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先河。人文主义运动的高潮为西方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背景。从笛卡尔到以看到、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无一不是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人的价值的理性的自我发现促使哲学家们有可能从认识人这一个主体去着手解决哲学的各种重大问题。自然科学与人的脱节得到了很好的修正。书的作者认为人的自我的完全觉醒,是近代知识论能够成立的绝对的先决条件。自我或自我意识是笛卡尔、洛克、莱布尼茨、休谟、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以来的西方哲学发展史的真正的基础。可以看出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是西方哲学传统的一个永恒主题。 而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始终是主题。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这里十分一致。围绕这人这一主题展开,甚至比西方的更为典型。儒家从孔孟到陆九渊,王守仁,一向如是。到家的老庄也不例外。中国的禅宗,也讲求佛性与人性的紧紧融合。 但是。哲学的主题是人并不意味着哲学研究的范围仅限于人,而不重视其它方面的研究。在我们研究人的同时,必定要研究与人有关的所有知识。而关于人性的科学恰好是哲学,但是与人有关的知识并不仅限于哲学,但只要我们抓住哲学的本性,那么对于其他科学也可以有了终南捷径。哲学是其他学科的出发点或基地,这是休谟的观点,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发展,就这样沿着它的路子走下去,进行了认识自我的一系列活动。 三 关于爱智慧 在《哲学是什么》这本书里面,它是放在哲学是何物这章里面的。但只这一小节,就有必要拿出来好好的分析。爱智慧这个词,源于希腊,在希腊,哲学就是爱智慧,智慧就是关于生活的艺术。人一开始虽然并不具有智慧,但他们却具有追求智慧的本性、渴求和激情。人就是这样从无知走向有知。而智慧,至今我们至少认识两种,一种是神的智慧,一种是人的智慧。而哲学所说的智慧是神的智慧,并非人的智慧。而这个在中国,则成为庄子口中的道。如何得到智慧,这个比较实质的问题,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我们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在为目标的奋斗中,只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哲学,那么我们就能最大限度的接触智慧。而学习哲学的最好的路就是了解哲学史上的哲学问题。 结束语 接下来的第三章就是探讨了各种不同的哲学问题。但鉴于看前面的两章着力太多,第三章尚未看完。关于哲学的问题,很多哲学家讨论和探索过,但真正正确的答案是没有的。通过看这本书,对以往不明白的地方明了很多,对于哲学的作用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哲学于本人,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跟随着一生的学问。在这门看似无用实为大用的境界之学上,不断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对平常事有惊诧,要善于思考,利用各种方法得出结论。这是很重要的。有了这种过程,在以后的日子,才能更有效的学习。这是看完半本书后给我最大的震动,我不仅要把剩余的一半看仔细,以后还要多些接触大师们的作品。
  •     对于俺这种对哲学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可以一窥哲学的门径。相比书的中后部分,俺比较喜欢前两章“哲学为何物”。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作者为啥这么消极且没自信心??
  •     2004年1月19日
  •     艰涩啊~~~
  •     私意觉得是该系列从书中最为简单基础的一本。
  •     已近尾声。和预期的相符合,对于philosophy回答的还是较清晰的。
  •     哲学希腊语的意思是爱智,其实很有意思,中国人最想得到的评价是有智慧的,但这个智慧恰恰应该是我们追逐一生而不得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是向智慧迈向一步。
  •     印象都不深了
  •     一定是给中学生看的,一定是
  •     简而言之,哲学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有严密逻辑分析的学科,让人们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体会幸福的生活,这本书算是简单介绍哲学的历史,用相对平易的文字语言表达和探究了哲学是什么的历史路程。
  •     哲学的一个基本入门史,这个系列的书都不错。
  •     我其实更喜欢思想学这个名字
  •     入门读物,对进一步了解哲学有帮助。不过有些东西没讲透
  •     我的高中时代就是受到这本书的“蛊惑”
  •     想读哲学的书,怕读不懂,就选了一本基础的,读了,发现真的真的很基础,隔靴搔痒,看来得看点别的
  •     哲学的东西,自然要读原著,单是道听途说只能学到别人学到的学问。中华书局的那套缩略版的古典名著,我要逐一攻克!
  •     同时与《西方哲学简史》、《哲学导论》一起开始阅读并最先读完的哲学入门书籍。相较于其余两本,实则可称得上行文浅明。简单讲印象,大略与《哲学导论》的导言有相似的地方。
  •     通俗易懂,简明扼要
  •     不够满意,只有三四章到哲学方法的时候才有那么点意思,其余章节都未免有凑字之嫌。另外恕我直言,搞东方(中国)哲学的是不是都有点神棍?
  •     作为启蒙不错
  •     只有标题有价值
  •     才发现一直被所谓的唯物主义坑
  •     评价是按照对自己有多少受益来的。
  •     一般
  •     首先说排版有些坑,只有16万字,用得着300页吗?其次,整本书更像一本随笔集,列出几个话题,想到哪写到哪,没有条理,也没有说明白哲学到底是什么?再次,这本书共5章,一二章和最后一章完全可以忽略,全是作者絮絮叨叨,不知要表达什么?三四章分别讲哲学的问题和方法,总算把问题讲明白了。但多理论,少实例,且语言不够简洁,乃是败笔。最后,作者对罗素偏爱有加,多次在书中提到“罗素”怎么怎么说,就客观性而言,难免显得有些偏颇。这也许与作者研究方向(知识论,分析哲学)可能有关系。所以,这本书没有显出作者的诚意,这本书应该叫《我眼中的哲学——为了美好生活》或者《漫谈哲学休养》。吐槽,这么多,都够写篇小书评了。要不是精华的第四章,估计这本书给三星都够呛。
  •     没看下去..
  •     前几章有些话颠三倒四,讲方法那章有点意思,最后的结论似乎是:哲学其实是一种文学
  •     入门,介绍了一些方法论,作为入门还是不错的,但是讲真干货不多
  •     哲学是什么
  •     让我知道“这是什么”的思维方式
  •     如果我是一根會思想的葦草,我感到自己快要斷裂成兩截。
  •     读博期间所读。入门读物,哲学只要你在思考,就是哲学
  •     大一的教材,昨天翻了一遍,现在觉得有点幼稚,这可能就是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总是以很空泛的定义为主“文化是物质的凝结”“人的意义在于会思考”。
  •     说了是入门的,不过还是太正规了一些
  •     金岳霖、罗素、冯友兰在反复说,当然做个哲学介绍书还行
  •     哲学家集锦,无半点自己观点
  •     浅显易懂。入门。有时候觉得讨论过于浮在表面,或者重复。但贴近平时生活。
  •     推荐
  •     哲学,关乎大义
  •     厘清了几个概念
  •     高一的时候觉得哲学是个特别拉风的东西,就买来看了,后来也没入得哲学门,也早忘了书里讲了什么东西了,sigh。
  •     哲学吗,废话不少,这本书是在来回必胜客的公交上看的,还差点,没看完,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收获,就是我们认知的这个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本身,也帮助我理解心经中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哲学啊太过高深,买了一本小逻辑,有时间了看一看,弄一弄。
  •     我爱冯友兰!那哥们,终于觉悟了!
  •     哲学的入门,结构上没有《美学是什么》明确~
  •     通俗读物,不够严谨
  •     偶然在网上读了一段电子版,心里一直想买一本纸质的。最近终于把这本书书读完了。不能说看完对哲学有多深的了解,但哲学确实能打开思想之门。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前半段比后半段更引人入胜,对哲学的一些方法的讨论,理解确实有难度。
  •     中学时向老师借的第一本哲学书,那时候对哲学的热情能推开一切。
  •     2011年2月看多电子版。讲的很好,受教了。
  •     哲学的入门书,剥离了许多生活的杂质。怎样追求幸福生活,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问题,更重要的是重新激发了我的中西哲学的热爱。。。
  •     说的还行吧
  •     脉络清楚,罗素冯友兰的份量未免太重
  •     深入浅出~ 适合中学生阅读= =
  •     这本书你们居然只给胡老师打七分。。。你们都是读哲学读抽的节奏么。这本书当年拯救了半个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