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美学

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日期:2004-4
ISBN:9787040153026
作者:杨春时
页数:262页

后记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宜哲学、中文、艺术、教育等专业大学本科教学之用。本书作者在多年美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吸收了国内外美学发展的成果,进行了个性化的创造。本书编写遵循了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加强前沿性,力求创新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学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与世界美学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新的美学教材力求加强前沿性,与世界美学接轨,接受、融会新的思想和知识,对审美现象作出新的理论解释。本书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以及

作者简介

《美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对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内容包括审美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审美的本质、审美的起源、审美意识、审美符号、审美文化、审美范畴、审美解释、审美的历史发展、审美的功能和美育等,全面揭示了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美学》继承中国美学当代发展的成就,吸收现代世界美学的合理成果,突出美学的哲学性,确立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建立了严谨的逻辑体系。作者兼顾了美学的多学科性,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多学科角度阐释审美活动。《美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质。
《美学》既适合哲学学科的美学课程教学,也适用于文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大学生学习。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美学的性质    一、美学的研究对象    二、美学的学科属性    三、美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节 美学的意义    一、美学的知识学意义    二、美学的哲学意义    三、美学对艺术活动的指导意义   四、美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美学的历史    一、西方美学的历史    二、中国美学的历史    三、中国美学的现代建设和发展问题第一章  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选讲)  第一节  哲学与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二、近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三、现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四、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体系    第二节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二、确立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点  第三节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西方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二、现代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三、现代中国美学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审美的本质  第一节  审美本质的发现    一、审美的自由性    二、审美的超越性  第二节  审美本质的证明之一: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一、生存与生存方式   二、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三、审美是自由个性的创造  第三节  审美本质的证明之二: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一、体验与体验方式   二、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三、审美是对存在意义的体悟  第四节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    一、美的本质问题从属于审美本质问题    二、美是自由的对象和超越的意义    三、美是主客观的同一第三章  审美的起源  第一节  审美起源问题的分析    一、关于审美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二、对诸种审美起源理论的分析、评价    三、审美起源问题的内涵    第二节 审美的原型    一、审美的生理基础——生物习性    二、审美的原型——原始巫术    三、原始文化作为原型的意义  第三节  审美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原始劳动创造了审美的生理条件    二、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社会物质生存条件    三、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需要  第四节 审美起源的内在根据    一、审美发生的深层心理动力    二、审美发生的直接心理动力    三、审美发生的心理创造能力  第五节 审美起源的历史过程    一、原始社会的瓦解和人类文明的发生    二、巫术文化向审美文化的转化    三、审美的确立  第四章 意识与审美意识  第一节 人类意识类型    一、原始意识    二、现实意识第五章 审美符号(选讲)第六章 审美对象和审美文化第七章 审美范畴第八章 审美解释(选讲)第九章 审美的历史背景第十章 审美的功能与美育后记

编辑推荐

《美学》既适合哲学学科的美学课程教学,也适用于文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大学生学习。

章节摘录

三、美学对艺术活动的指导意义 艺术是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美学看做艺术哲学。美学揭示了审美的本质、规律,对一切审美活动都有指导意义,对艺术也不例外。艺术理论当然不能完全纳入美学范围,因为除了审美属性以外,艺术还具有现实属性。但是,艺术的最高层面是审美层面,最高意义是审美意义,根本规律是审美规律。因此,美学可以揭示艺术的审美本质、审美意义和审美规律,也就是最高属性、最高意义和根本规律。美学可以为艺术家、批评家和接受者提供基本的理论,帮助他们更好地创作、评价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提高艺术活动的水平,繁荣艺术事业。  一般来说,美学对艺术的指导往往是间接的,是通过对艺术批评的指导来实现的。美学首先为艺术批评家提供理论工具,批评家运用美学理论从事艺术批评,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美学也就间接地指导了艺术活动。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就很难成功。美学是艺术的指南,艺术活动离开了美学的指导,同样会失败。在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左”的思潮统治下,美学遭到排斥和抹杀,而直接用政治理论(而且是错误的政治理论)指导艺术活动,无视艺术的审美本质,必然导致艺术的毁灭。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兴起了一股“美学热”,美学研究得到空前的重视,并在艺术活动中发挥了指导作用。这就克服了“左”的思想对艺术的影响,改变了僵化的艺术观念,艺术的审美规律受到尊重,艺术从而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四、美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美学对一切审美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也包括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对审美的需求已经不限于艺术活动,而是伸展到广阔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从实用的角度对待生活,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从审美的角度对待生活,于是就产生了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人际关系的审美化、生活环境的审美化、生活习俗的审美化、对自然态度的审美化,已经日益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种趋势表明美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日益增强。  首先,美学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现实的社会关系建筑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难免发生利益的冲突。虽然道德等意识形态可以调节社会关系,但并不能完全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审美可以使人与人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我”与“他”的关系变成主体与主体的“我”与“你”的关系,把利益关系变成自由的关系。当一个人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别人时,就克服了狭隘的功利态度,变得更友善、更亲和、更有爱心,从而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图书封面


 美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早在大二上学期学《文学概论》的时候,就知道还有这么一本〈美学〉,作者都是杨春时老师,而“文学理论——美学——哲学”正是一条追本溯源的道路,当时便觉得这《美学》对文概想必有更加根本的、奠基性的意义。直到一年后,三年级之初才好好看了这本书,比照当年的学习,原来有些疑问得以澄清,而对有些始终不能解决的问题,似乎也略略窥见症结所在,疑问也更清楚了。《美学》最明显的特点和文概一样,都是一个“三”字,当年老师告诉我们把握这个“三三制”的规律,记忆起来就容易了,至于为什么,那是当时所不能理解的。三种生存方式,三种体验方式,三种意识类型,三种审美符号……顺着“三”往上找,可以建构出许多东西,但是往下挖,地基在哪里呢?每个理论体系都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一个不可再追溯、不可再还原的基点,而在我看来,〈美学〉所代表的“后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是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作者吸取了现代西方哲学这一理论资源,本体不再是一个与人分离的、需要人去认识和把握的客体对象,不再是有待我们去寻找的某个终极本体、终极意义。在海德格尔看来,长久以来“存在”被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被当作本体的“存在物”,存在不是某物,而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一个不到“不存在”之时就不能盖棺定论的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都时刻处于存在的状态中,人作为“此在”可以感知到这种存在,但也不可能跳脱出存在之外。所以,存在是在体验之中的而不是在人之外的,存在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静止可掌握的,意义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体验中生成的。正如存在要通过此在来获得意义,美也要由人的活动——审美来理解、来获得意义,这“活动”又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劳动、改造、征服——这仍然是一种主客对立的模式——而是“体验—理解”的模式。在生存(即人的存在)、体验、理解的基础上,作者论述了审美的本质。从体验、理解和反思中,作者认为,审美的体验多种多样,但一言以蔽之,就是自由,它高于现实,因此也是超越。如果说“存在”是《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理论的地基,那么“自由”和“超越”就是由哲学进入美学的一个起点,是大厦的第一层。至此我们就可以划分出“现实的”和“超越的”两个层面了,再考虑到20世纪以来不可忽视的精神分析学派,考虑到幽深不可测的无意识因素,所以还要有一个“原始的”层面才能把人的生存和体验概括完全。这样,“三三制”的来源便可以解释了:人有原始的、现实的和自由的三种生存方式,相应地,也有原始的、现实的和超越的三种体验方式,有原始意识、现实意识和审美意识三种意识层次。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以时间性来看待三个层面是不全面的,会有逻辑问题:从原始到现实,这是有先后顺序的时间发展,是历时性的;而超越性与前两者关系就不好说了,也许原始人和文明人都有超越的追求和体验,所以三者并不是随时间发展相继出现、灭亡的阶段。这三者都要放到共时层面来理解,原始、现实、超越不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而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原始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沉淀为无意识的内容,而超越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则是他在审美活动中间或能够进入的世界。在这样的划分中,审美的本质得到了证明: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而“美”借由审美得到定义:美是自由的对象和超越的意义。以上便是我对《美学》最核心理论的“庸俗化”概括,以后的内容全部是在此之上合乎逻辑的推演,以及每一本美学教科书都不得不介绍的某些东西,因此也没有必要赘述。如果你承认了现象学的“存在”的逻辑起点,又对原始的、现实的、超越的三个层面的划分没有异议,那么文学的三种类型、审美的三种功能、语言的三种形态等等等等,全都可以合理地推演出来。另一方面,划分了这三个层面,确实也可以对已有的一些问题有个不错的交代,比如我印象中的一个亮点——对文学史悖论的解释就很精彩,作者从现实层面和审美超越层面两个层次来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现实层面上文学是时间性的、连续的、发展的、有规律的,而在审美超越层面上则是超时间的、非连续的、超越的、偶然的,文学是这两个层面的统一。这解决了我长久以来学习文学史的一个困惑,我想对如今“重写文学史”的热潮或许也有借鉴意义吧。提到后实践美学,恐怕也就绕不开新实践美学,篇幅所限,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两者都是对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一派的批判和超越,新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对于“实践”的理解有异议,认为其理解仍然过于机械、僵化,仍然局限在物质层面,而不是从人的角度、从主观的、能动的角度来理解;后实践美学的口号是“超越实践美学”,干脆要超越整个实践层面,美的问题只能在超越层面解决。然而,两个颠覆者没能与他们要颠覆的对象进行多少正面交锋,反而这两个之间展开了不少争论。新实践对“超越层面”、“超理性”、“超……”一类的话语持怀疑态度,认为美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情,是人的本质的确证;而后实践坚持在现实层面不可能解释审美活动,“人怎么能越干活越快乐呢”。我不敢评论这场争论,只是说一下自己发现的两个问题。一是两派的争论集中在现实层面和审美超越层面(当然,新实践是不承认这种层面的划分的),无论“新的实践”还是“超越实践”,他们都从实践论的鼻祖马克思那里抓住了不同的资源。如果我没概括错,新实践抓住了《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一部分内容,而后实践的起点——审美的本质是自由,在论述“自由”时则引用了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彼岸”,将审美描绘成一个存在于彼岸世界的乌托邦。二是两者的逻辑起点不同。新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劳动,而最终推出的结论“审美本质传情说”则是人与人的传情,是人与人的“互证”,是人与人的“主体间性”(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不完全的主体间性);而后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是“生存”,是人的存在,最终在审美世界里达到目标是要弥合主客分裂对立,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我想,在纷繁热闹的论争中,表面看来是现实与超越之争,但是会不会因为逻辑起点的不同而导致了对话的错位?曾经有一位老师问我,学了文学概论,又读了一些哲学美学书,能不能说说这本教材包含了哪些理论资源?当时对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好。现在谈谈,当作这篇读书札记的总结:首先是西方现代哲学之海德格尔现象学的逻辑起点,从生存、体验、理解、反思出发来探讨美学和文学,从审美来把握美,特别是运用了“主体间性”的概念。第二是马克思主义,后实践美学在超越实践时也借鉴了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命题“审美的本质是自由性和超越性”,如何理解自由?《美学》中的自由观之一就是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第三是康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康德的美的四个契机,尤其是无功利性这一点,在涉及各种“三”、涉及自由超越的时候都会谈到;二是借鉴了康德提出和解决二律背反的方法,即矛盾的原因在于将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混为一谈,解决的方法则是把他们各自分开。康德区分的是现象界和物自体,而《美学》在解决如文学史悖论的问题时则区分现实层面和审美超越层面,这种“划界”的方法着实好用。第四种其实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来源——前面总结的三者,我认为是关乎《美学》理论体系的构造的,而在这本教材中还包含了各种理论,比如精神分析学、符号美学、人类学等等,其实这些理论都是在“三”的框架的前提下,被妥善地按分门别类置于其中的。“划界”法的优点除了解决二律背反,再有就是使《美学》作为一本教材尽可能多地涵盖各家理论而不发生冲突。但是,我认为,现象学、马克思、康德是搭建框架的材料,是真正的理论资源,而最后一类只是框架里的物件罢了,它与前三者的地位是不可等量齐观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有幸上过杨春时教授的课 但是觉得书比课精彩的多 现在回想起来 也觉得是本好书
  •     重复到死 你就懂了何为没
  •     杨老师的书,一个字牛!像《文学理论新编》一样,整个体系很好
  •     第一本认真读的教材。
  •     貌似目前中国就两位学人既写过文学理论又写过美学概论:一位是王朝闻,一位就是杨春时。
  •     发给我的书有点旧,不过内容很好
  •     雖然有點點親馬,但複習過程中覺得很多觀點解釋的很通透,程度不淺地指導了人生
  •     一本神奇抽象的天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