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性批判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跨越性批判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11706164
作者:【日本】柄谷行人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是日本左翼批判理论的代表柄谷行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理论著作。面对冷战格局解体和马克思主义未曾有过的危机,作者参照康德的“整合性理念”试图重建“共产主义道德形而上学”。同时,依据“交换形态”论提出独创的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说。作者认为,要彻底颠覆这个环环相扣的三位一体牢固结构,有效地形成针对当代资本帝国的对抗运动,有必要重新恢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以确立对抗运动的哲学、政治学基础。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日文版序言
导论 何谓跨越性批判
第一部 康德
第一章 康德式转向
1.哥白尼式转向
2.文艺批评与超越论批判
3.视差与物自体
第二章 综合判断的问题
1.数学的基础
2.语言学转向
3.超越论的统觉
第三章 跨越性批判
1.主体与场域
2.超越论的与横向跨越的
3.单独性与社会性
4.自然与自由
第二部 马克思
第一章 移动与批判
1.移动
2.代表机构
3.作为危机的视差
4.细微的差异
5.马克思与无政府主义者
第二章 综合的危机
1.事前与事后
2.价值形态
3.资本的本能
4.货币的神学/形而上学
5.信用与危机
第三章 价值形态与剩余价值
1.价值与剩余价值
2.语言学式的探寻
3.商人资本与产业资本
4.剩余价值与利润
5.资本主义的世界性
第四章 跨越性的抵抗运动
1.国家、资本与民族
2.可能的共产主义
《柄谷行人文集》编译后记

编辑推荐

《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是柄谷行人文集2。

内容概要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章节摘录

版权页:同样,康德绕开了如经验论那样从感觉出发还是如合理论那样从思维出发的对立。他所提起的是如感性的形式或悟性的范畴等意识不到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即超越论式的结构。感性和悟性等词汇早就存在,乃是将“感觉”和“思考”的运动概念化而来的。但康德将上述的意义完全改变了。这与哥白尼把所谓地球和太阳作为某种结构中的一项来考察是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原封不动地采用康德所说的感性和悟性等词汇,重要的是康德提示了超越论的结构。就是说,即使不用康德的词语,也会以别的方式发现这种结构的。比如,我们可以在精神分析中发现这样的例子。可是,托马斯·库恩在提起“哥白尼革命”之际,却这样谈到精神分析:哥白尼的理论在很多方面是典型的科学理论,因此,其历史可以揭示出科学上概念的发展及取代以往旧概念的一些过程。但是,在科学之外的结果上,哥白尼的理论并不典型。在非科学思想方面,能够如此发挥巨大作用的科学理论实在很少见。不过,这也并非就是唯一的例子。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样提出了科学以外的问题。本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为引起西洋思想更根本之重组的某种论争提供了核心课题。弗洛伊德本人曾强调过,哥白尼对地球不过是一个行星的发现和自己对无意识制约着人类行为的发现,其并行不悖的效果。(《哥白尼革命》)然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划时代性并不在于提出“无意识制约着人类行为”这一思考——此乃浪漫主义之后的常识。正如早期的《释梦》——这也是古以有之的——所显示的那样,其划时代性在于从语言形式方面来观察意识与无意识之乖离所引发的东西,而且,由此发现了无意识的“超越论式”结构。库恩讲到“哥白尼革命”给科学以外的领域所带来的影响,却根本没有想到康德那有名的比喻,这恐怕是因为他也被有关康德的一般认识所束缚着吧。这种一般认识将康德所说的形式和范畴误解为是基于欧几里得几何学和牛顿物理学的。如后所述,康德思考出感性的、一“形式”是因为他设想到了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可能性。

图书封面


 跨越性批判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书店看到了,惊愕……本来没有直观印象,现在一看,这么薄,这么贵,反差太大了。。。不买了,看原版得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豆瓣,我对你也很无语。。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这本书的地位可能相当于齐泽克的视差之见,在这里柄谷行人试图通过康德的他者,寻找到“之间”这一概念,即差异。在这种造成差异的结构中,才能够知道资本是如何运转,因此柄谷看到了在不同体系之间的流通促使剩余价值的产生,因此要走向世界共和国已达到对资本主义的整体反抗。
  •     对马政治经济学的理解颇具洞见!
  •     不懂
  •     关于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圆环和剩余价值从差异体系中产生等创见令人兴奋
  •     这本书的问题在于柄谷行人谈康德和马克思谈得太牛逼而译者显然不懂康德 而“不懂”最显著的表现在于缺乏问题意识 一旦缺乏问题意识 碰上要处理存在歧义的句子成分时 五五分成的情况下 译者仍然猜错了不少 此外 对术语的翻译糟糕透顶
  •     关于马克思的讨论在他多年前《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当中已经讲过了,反复地讲过了。
  •     论康德论得非常精彩,可惜我没政治经济学背景看不懂谈马克思的部分,《作为隐喻的建筑》更凝练和适合入门。
  •     不错,值得购买,大家之作
  •     他几本书重复部分太多,为了体系准备的吧。开的药方,如在消费领域斗争,这只提供一种视角。。但黑格尔真绕不过
  •     书籍装帧质量太差,价格又死贵,里面字大行疏,如果不是作者大名和著作内容,此书实属下下品。
  •     正准备16日和柄谷先生谈论此书,拜读中,很有启示性和思考意义。
  •     最近在重读这书的日本版,觉得确实好看,能看懂多少就有多好看。普通如果对柄谷没什么执着的读者,看懂这一本差不多就能搞清柄谷在干什么了。除了文笔真的有点无趣之外。。。尤其和早期比起来
  •     惊艳,无论是谈康德还是马克思都非常牛逼,一星扣译者的,准备去读原著了
  •     号召颠覆资本主义交换方式。比《马克思及其可能性的中心》更理论化地呈现了柄谷的这一观念。
  •     1990年代东西方冷战格局的解体和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从未有过的危机是柄谷行人重新思考马克思的起点。对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左翼知识分子来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土崩瓦解不仅意味着作为实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消失,更意味着作为乌托邦理念的共产主义信仰的破灭。制度可以改变和另建,但作为理念即有关世界同时革命和人类解放的道德形而上学观念,共产主义是否可以重建?柄谷行人认为,不仅可以而且需要这种重建。其次,要重建共产主义的道德形而上学,就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思想本身并恢复其固有的批判精神:《资本论》之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此,柄谷行人引入康德并与马克思的著作对照阅读。与1980年代以来西方的“康德热”旨在重温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理想设计蓝图不同,
  •     建立在已有交换形态上的“资本制*-民族-国家”三位一体构造(绝非单纯想象,批评安德森近代民族与国家的“结婚”);资本主义初期都是国家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研究交换的意义——vs生产;康德的世界共和国理想;19世纪以来共产主义制度建设变成另一种形态的民族国家构建,“整合性理念”的共产主义理念消失,如何重建共产主义形而上学?
  •     有思想的作者,从康德到马克思作了深刻的分析。
  •     居然比齐泽克还好看,不断惊醒的阅读体验太美妙了
  •     不明觉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