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1-01
ISBN:9787108014603
作者:美、卡尔・贝克尔
页数:415页

作者简介

正如大多数数人一样,我曾抱有过某些欢欣鼓舞的信念;我认为它们是有效的,因为它们是合乎逻辑地从已知的明显的事实事提出来的。我有一个好朋友,哪怕是我向他摆清楚了所有有关的事实,并且为了他的好处而反复追踪了应该使得一个有理智的头脑信服的那些逻辑步骤之后,却仍在反对我的这种或那种信念,——发现了这种情形往往使得我苦恼。情况可能是——事实上,几乎肯定总会是——,他无法反驳我的论据。但这没有关系。他坚信那是违反他的意愿的,他仍然坚持同样的见解;我终于认识到,不幸的是,他的头脑并不是全然开放的。某些混乱的情绪、某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或某些不经检验先入为主的成见,使得他看不见真理。
总目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
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彭刚译)
现代民主(林猛译)

书籍目录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何兆武 译(1)
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研究 彭刚 译(155)
现代民主 林猛 译(351)

内容概要

贝克尔(Carl Becker,1873-1945),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等。

图书封面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其实是合集,除了《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以下简称天城)还包括了卡尔·贝克尔另外两篇文章。但我这里仅仅只是针对《天城》而言。《天城》让我想起了邓晓芒的一篇论文,名字忘了,但二者明显有联系(说不定我就是在邓晓芒的那篇论文里知道了这本书),邓文的主要意思就是指出18世纪启蒙哲学家们其实做的事情跟中世纪的神学家的事情是一样的,就是:争夺话语霸权。所谓的启蒙,无外乎就是于基督教之外,确定另一种话语形式。《天城》正是表达的邓晓芒的这个意思。从题目来看,作者的意思就是:18世纪的启蒙哲学家们猛烈批判基督教神学(这里的神学涵盖了哲学和道德等诸多方面),其实不过是把上帝赶走,为世人修筑了另一个天城,期许给世人另一个美好的未来愿景。我一直认为自然法最终是应该诉诸于人的理性之外,依靠一个先验的标准才能得以成立。所以自然法跟宗教信仰不过是一墙之隔,两者并无隔阂。我在《天城》里找到了相似的论述。巧的是,3月份的《读书》里有徐贲的《神的律法和人的政治》,讲斯特劳斯的。斯特劳斯在神学与哲学的对立中苦苦求索,他自己选择了哲学,但却一直在证明神学存在的正当性。我对斯特劳斯只知皮毛,但他站在自由主义的对立面,维护古典传统的尊严,且不论他的失败与成功,但至少我觉得他应该是贝克尔的知音,他们都清楚看到了启蒙时代启蒙哲学家们的张狂与嚣张,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盲目,最终借由自由主义,开出了现代性这朵恶之花。怎么办?贝克尔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斯特劳斯倒是在努力用古希腊来洗涤现代性的荼毒。但我始终觉得,当人们走出中世纪,把上帝兴高采烈地抛之脑后,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就注定这么虚无着。。。。。。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欠然”吧。。。。。。作为从小接受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我来说,无神论的血液已经深入我的骨髓,我表示很无奈,很无奈,很无奈。。。。。。。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舆论的气候 一代哲学家从事于属于自己时代的哲学任务。从摒弃上帝为自然立法到以后世的期望作为新的信仰,这就是18世纪的整个气候。思想是如此丰富精彩以至于到了我的时代竟不能一一详细了解。我们有自己的任务。 对独立宣言的分析让我感受到历史学家的气质
  •     启蒙与启蒙的敌人有着近似的面孔,只是理性成为了上帝,未来替换了彼岸
  •     卡尔·贝克尔说“人类毕竟是热爱真理并追求真理的,虽则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毕竟正是我们的理性发现了这种局限性。” 眼睛生而为视,大脑生而为思。作为一个人,应努力去完善而运用自己的理性,从而避免自己成为尼采所说的只不过的“偶然的存在”。
  •     “他們以對人道的愛取代了對上帝的愛,以人類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達到完美的狀態取代了人類的贖罪,以希望活在未來世代的記憶之中取代了希望在另一個世界里的不朽。”
  •     好书
  •     何兆武先生在《社会契约论》译序里有些话来源于这部著作。读来觉得贝克尔文笔相当好,估计也有何先生的功劳。《天城》表现贝克尔“相对主义”,从当下立场去考察过去的倾向很明显。《论独立宣言》第五章分析杰斐逊的文笔,可当修辞学实例看。
  •     在18世纪,哲学家一词并非指今天意义上的哲学家,而是泛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宣传者。他们通常被认为是近代意识形态的先驱,这个时代也被人称为‘理性时代’。但贝克尔在本书中却提出一种相反的论点,他认为所谓的‘理性时代’远不是理性的,那批“哲学家”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以新的材料重新建构另一座中世纪奥古斯丁式的‘天城'而已。他不承认脱离主观的:个人的,时代的,民族的,党派的,集团的认识之外还有所谓客观的事实,而认为历史认识只是主观经验与见解的一种推导,一切历史理解或评价都以历史学家的主观经验为基础,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任何对客观的图象。历史学家所研究的并非是过去的事件,而只是对过去事件的若干陈述。历史事件早已成为转瞬即逝的过眼烟云,存留下来的只不过是对它们的叙述而已;所谓历史事实无非就是人们对它们所作的陈述。
  •     文笔真好。同时赞美译者。
  •     爱不释手
  •     相对主义
  •     上一代(级)传给我们的笔记里这么写:“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在《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中认为,18世纪的理性史学家只是在一座天城的基础上建造了另一座天城,和神学史学具有同样的欺骗性。”哇,我才知道标题是这个意思啊-U-
  •     结尾处时代印迹浓厚,可惜已经不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了。现代性是世俗化的基督教进步史观,但是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这书对于欧陆理性主义的处理远好于其对英国经验论的处理,英国传统似乎在唯名论影响下更为微妙,比如牛顿休谟等人,而不是普通大陆理解中的那样世俗与决定论。
  •     由好几个部分构成。只认真看过《论独立宣言》《现代民主》
  •     理性的思辨颠覆了宗教,却仍然跳跃不出历史结构中的范式重复。某种意义上,历史不过是反复的颠倒。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