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思想史(上、下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20世纪思想史(上、下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532745838
作者:[英] 彼得·沃森
页数:923页

作者简介

《20世纪思想史》(上下)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对整个20世纪发展脉络的洞察和理解,作者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以一批塑造和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人和理念为线索,勾画了一部生动而清晰的20世纪思想史。作者倾一己之力撰写的这本百万字的巨著,一经出版便在西方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自2000年初版以来,已多次重印和修订,被誉为从当代视角解读20世纪的最为杰出的作品。伴随作者清新而又内容翔实的描述,我们恣意畅游于20世纪哲学、文学、历史、政治、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并在作者编织的20世纪之网中清楚地看到诸多领域之间细腻的联系,及其与整个20世纪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愉快的阅读中完成对20世纪的一次思想游历,对于21世纪之初的思想界和广大读者而言,的确都是一件幸事。

书籍目录

序 言
导论 思想规则的演进
第一部分 弗洛伊德到维特耀斯坦:起点的意义
第1章 打破宁静
第2章 思想中途的小憩之地
第3章 达尔文的黑暗之心
第4章 现代性的少女们
第5章 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
第6章 E=mc的平方,]/三/v+C7 H38043
第7章 血液之梯
第8章 火山
第9章 反击
第二部分从斯宾格勒到《动物庄园》:文明及其不满
第10章 日食
第11章 贪婪的荒原
第12章 巴比特的米德尔敦
第13章 英雄的黄昏
第14章 进化之进化
第15章 物理学的黄金时代
第16章 文明及其不满
第17章 文化围剿
第18章 不起作用的安慰
第19章 希特勒的礼物
第20章 巨人
第21章 无路可退
第22章 八月之光
第三部分 从萨特到《平静的海》:新人类的条件与伟大的社合
第23章 辞旧迎新中的巴黎
第24章 女儿和情人
第25章 新的人类状况
第26章 准则的裂缝
第27章 大自然的力量
第28章 去除形而上学的思想
第29章 曼哈顿计划
第30章 伟大社会中的平等、自由与正义
第31章 长时段
第32章 天与地
第四部分从反正统文化到斟索沃
第33章 新感觉
第34章 遗传学掠影
第35章 法语世界思想集锦
第36章 获利与行善
第37章 压抑的报应
第38章 地方性知识
第39章 最好的理念
第41章 文化战争
第42章 深层秩序
结束语 实证的时代
人名表
后记

编辑推荐

  《20世纪思想史》(上下)是令人惊叹的一部一个人独立完成的百科全书,一部涵盖20世纪思想观念方方面面的通史。  ——丹尼尔·贝尔,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  这是一本生动的、有独立见解、富有灵气的著作,无论是一口气读完,还是偶尔翻阅,或是当作参考书,都很相宜。《20世纪思想史》(上下)涉猎之广、气魄之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布鲁斯·马齐里希,麻省理工学院史学教授  一部独具匠心之作……沃森具有贪婪的求知欲,他成功地编制了一本关于20世纪知识的账簿,勾画出了我们亲历的历史和现实。  ——《洛杉矶时报》  缤纷多彩的思想,层出不穷的故事,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彼得 沃森精确、优雅、热情地概述了各个学科数百个思想人物的生活与思想;使考古学、历史和经济学像诗歌、音乐和星体学一样光彩迷人。作者无尽的兴趣感染了读者,作者无边的求知欲也刺激了读者对更多内幕的渴望。  ——《泰晤士报》  从弗洛伊德到斯蒂芬·霍金,这是一部气魄宏大的20世纪知识的历史,一份对读者来说难得的礼物。  ——《星期日独立报》

内容概要

彼得·沃森,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摄影,主要拍摄黑白风光,在自家的暗房中洗印照片。他拍摄的照片曾在当地艺术商店出售,这一早期的成功经历激励他更为认真执着地投身于摄影,后来他成为使用4英寸×5英寸大画幅相机的专业摄影师。

彼得现为英国Images Colour Library公司的特约摄影师,其作品见诸图书、杂志、旅游手册、年历、贺卡、唱片套、CD及录影带封画等,参加展览,并被印刷发行或用于电视广告。除了风光摄影外,彼得还接受客户的委托拍摄,其中主要是建筑摄影以及影室拍摄。他出版有《景色之光》(LIGHT IN THE LANDSCAPE)和《捕捉光线》(CAPTURING THE LIGHT)等专著。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弗洛伊德到维特耀斯坦:起点的意义  第1章 打破宁静  揭去无意识的面纱  公元1900年未必要成为引人瞩目之年。世纪毕竟只是人为的约定,尽管人们可按几十、几百、几千年来记年,但大自然自身并无时间概念。它逐渐地公开其秘密,就我们所知,它无目的可言。而且,对于世界上许多人来说,公元1900年是极为平凡的一年。它是基督徒之年,所以严格地说它与非洲、美洲、亚洲或中东地区的任何非基督生民毫不相干。不过,西方称作1900年的,无论如何又是异乎寻常之年。就知识的发展(本书的主题)而言,思想领域四种截然不同的突破纷纷见诸报端,每一种突破都令人对世界及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作出惊人的重估。这些新思想极为重要,它们戏剧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当1月6日星期天在奥地利维也纳登出一篇书评,并且所评之书将完全修正人类思考自身的方式时,1900年刚刚开始不到一个星期。尽管该书1899年11月之前就已在莱比锡和维也纳两地出版发行了,但其真正面世是在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刊出的那篇书评才使世人知晓此书的存在。这本书名为《释梦》,作者是摩拉维亚省弗莱堡44岁的犹太医生,此君叫S·弗洛伊德。①他在兄弟姊妹八人中排行老大,从外表上看,是个循规蹈矩的男人,守时如钟。他穿着一套用英国布料做成的衣服,由其妻用所选的布料裁制而成。作为一个十分自信的青年人,他曾诙谐地说:“我的裁缝给我留下的良好印象和我的教授给我留下的良好印象同等重要。”②不过,作为新鲜空气的热爱者、热心的业余登山者,他是一个嘴不离烟的人。③弗洛伊德的门生、朋友H·萨克斯回忆道:“弗洛伊德长着一双深凹而敏锐的眼睛、别致的前额,而且两鬓特高。”④弗洛伊德曾同前者一起采过蘑菇(一种颇受欢迎的消遣)。然而,引起朋友、批评家注意的,并非是弗洛伊德的眼睛本身,而是从中发出的智慧的光芒。在弗洛伊德的传记作者G·科斯蒂根看来,“弗洛伊德的眼神中有一种令人困惑的东西,其由三个部分组成:知识意义上的痛苦、怀疑及愤慨。”⑤  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就其个人习惯而言,弗洛伊德可算是一个正统的男子,但《释梦》却是一部颇具争议的著作,而且,对于许多维也纳人来说,该书是一本地道的惊世骇俗之作。在外人看来,1900年的奥匈帝国首府似乎是优美雅致的,尽管大教堂俯视着这十分陈旧的首府,并且哥特式的尖顶高耸于具有巴罗克风格的屋顶及下面那些装饰华丽的教堂之上。奥匈帝国的王宫,沉浸在浓郁的浮华和沮丧气氛之中。帝国的皇帝仍以西班牙人的方式进餐,全部银餐具置于盘子的右边:⑥宫廷的摆阔,是弗洛伊德十分厌恶维也纳的原因之一。1898年,他写道:“生活在这里是一种痛苦,这里不具有完成困难之事的希望能够存活的氛围。”⑦他特别憎恨奥地利“八十家庭”,因为其世代傲慢无理、拘泥于死板礼节,并且拥有前呼后拥的官员。维也纳贵族之间极其频繁地通婚,以致其实际上成了一个庞大的家庭,互相交谈时只能用Du(你)及绰号来称呼,他们大部分时间消磨在相互宴请上。⑧弗洛伊德所憎恨的还不止于此。他将“圣斯蒂芬令人讨厌的尖顶”视为他所发现的压抑的教权主义的象征。他亦非音乐爱好者,所以,十分鄙视J·施特劳斯的“轻浮”的圆舞曲。有鉴于此,不难看出,他为何会憎恨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然而,有理由认为,他常常表达对此地之恨只是事情的一个侧面。1918年11月11日,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时,他写下了备忘录:“奥匈帝国已成明日黄花。我只想生活在维也纳。对于我来说,移居他邦是不可能的。我将独立地生活,并对维也纳充满期望。”⑨  反犹主义是弗洛伊德所能确切感受到的维也纳生活的一个方面,他无法逃避。当时,维也纳市的犹太人口有了显著的增长,由1873年的7万人增至1900年的14.7万人,所以,反犹主义在维也纳变得十分猖獗,以致据报道,病人可能把给自己看病的医生称作“犹太猪”。⑩反犹主义者K·卢埃格尔当上了维也纳市长,他建议,应当把装满犹太人的船全部沉入水中。⑩弗洛伊德对反犹主义的最轻微的暗示一直很敏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拒绝接受王族成员将其任何著作译成现代希伯来语或意第绪语的请求。他曾告诉C·荣格,他视自己为约书亚,“命中注定去考察精神病学的应许之地。”⑩  维也纳知识生活中一个鲜为人知且有助于形成弗洛伊德理论的方面,乃是“治疗的虚无主义”(therapeutic nihilism)学说。据此学说,社会之病无可救药。虽然这一概念最初广泛地为有关的哲学和社会理论(0·瓦格纳、L·维特根斯坦是其倡导者) 所接受,但它实际上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在维也纳医学界人士中产生影响力。自19世纪初以来,维也纳形成一种对疾病的迷恋的传统,即接受这样的做法:允许举办医学人士培训班,深切地同情病人而相应地忽视了治疗。该传统在弗洛伊德接受培训时仍被秉承,但弗洛伊德一反该传统行事。⑩在我们看来,弗洛伊德对治疗的尝试似乎是极人道的,但是,在那时这是他的思想被视为异端的又一原因。  弗洛伊德正确地认为《释梦》是其最重要的成就。在这本书中,他的人性理论的四个基本板块首次集体亮相:无意识、压抑、婴儿性欲(导致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及对自我心理的三重划分:自我意识、超我(一般地说即良心)和伊德/本我(最初对无意识的生物学表述)。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10年间,弗洛伊德发展了自己的思想,提高了治疗技术。他自视为达尔文所开创的生物学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在取得医生资格后,弗洛伊德获得一笔奖学金,师从巴黎医生J·M·夏尔科从事神经病研究。后者开了一个诊所,为苦于无法治愈的神经紊乱的妇女作治疗。在研究过程中,夏尔科证明:催眠状态下可引起癔病症状。7个月后,弗洛伊德由巴黎重返维也纳,在涉猎许多神经病学著作(譬如,关于大脑麻痹、失语症的著作)的同时,他开始了与维也纳另一位杰出医生J·布罗伊尔(1842--1952)的合作。布罗伊尔也是一名犹太人,在维也纳是最受许多声名显赫的病人信赖的医生之一。在科学上,他作出了两项重大发现:调节呼气的迷走神经的作用和内耳半规管的作用,他发现后者控制着人体的平衡。但是,布罗伊尔对弗洛伊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精神分析疗法是对前者1881年的所谓谈话疗法的发展。@自1880年l2月开始的两年来,布罗伊尔一直在为一名出生于维也纳的犹太女孩B·帕本海姆(1859--1936)治疗癔病,他在个案病例记录中有意将其写成“安娜·O”。安娜在照顾她的患病的父亲时累出了病。她的父亲数月后离开了人世。她的病表现为精神恍惚、麻痹、分裂人格的症状,在此症状下她有时形同一个顽皮的孩子或是出现精神性假妊娠症状,尽管这两种症状有所不同。当布罗伊尔见到她时,他发现如果允许她尽情地谈论她的症状,那么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实际上,正是帕本海姆,把布罗伊尔的方法称为“谈话疗法”(德文为Re—decur),尽管她也称其为“清扫烟囱”。布罗伊尔注意到,在接受催眠的状态下,帕本海姆声称记得当看着自己父亲躺在病榻上时她如何压抑自己的感情,并借回忆这些“失去的”感情发现自己能够摆脱它们。到1882年6月,帕本海姆小姐结束其治疗,即“完全被治愈了”(虽然众所周知她在出院一个月内就被送进疗养院)。  安娜·O这一病例给弗洛伊德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一段时间内,他自己尝试用催眠来治疗癔病患者,但他最终放弃了这种方法而代之以“自由联想法”。借助这一技术,他让患者讲出所想到的一切。就是这一技术导致他发现,若提供适当的环境,许多人都能回忆起那些发生在其早年生活中的已完全被遗忘了的事件。弗洛伊德得出的结论是,虽被遗忘了,但这些早期事件仍能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诞生了“无意识”这一概念,并由此诞生了“压抑”这一概念。弗洛伊德同时认识到,在自由联想状态下所显露出的早期记忆中的许多印象(困难之事)本质上是性意义上的东西。当他进一步发现许多“被回忆起来”的事件其实从未发生过时,他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这一概念。换言之,对于弗洛伊德来说,那些被病人所错误报告的性创伤和心理失常只是一种密码,这密码表明人们暗示将要发生的东西,并证实婴儿就已产生了早期的性意识。在这一时期,他说,儿子被自己的母亲所吸引,视自己为父亲的竞争对手(俄狄浦斯情结或恋母情结);相反,在此期间,女儿为自己的父亲所吸引,视自己为母亲的竞争对手(厄勒克特拉情结或恋父情结)。在这一意义上,弗洛伊德说,人们始终具有这一近乎淫亵的动机,这动机有助于形成人格。  弗洛伊德的这些早期学说遭到极大的怀疑和不断的反对。名著《性精神变态》的作者R·F·克拉夫特一埃宾,嘲讽弗洛伊德对癔病的描述“听起来像是科学的童话”。维也纳大学神经病学院将弗洛伊德拒之门外。如弗洛伊德后来所说的一样,“我很快成了孤家寡人”。  对此,弗洛伊德的反应是,更深入地投入自己的研究之中,我行我素,忍辱负重。关于这种情况的转机,出现在弗洛伊德父亲雅各去世后的1896年10月。尽管父子多年来一直关系疏远,弗洛伊德却惊奇地发现,父亲之死激起了他的莫名之情。许多长期封存心底的往事,不由自主地涌现出来。他的梦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他在梦中意识到指向父亲的且迄今为止被压抑着的一种无意识的敌意。这致使他把梦想像成“通向无意识的坦途”。在《释梦》中,弗洛伊德的中心思想是,在睡眠状态下,自我好似“一名打瞌睡的哨兵”,对被压抑的伊德(本我)冲动的正常警戒是不能奏效的,梦因此是表现自身的伊德(本我)的一种伪装的方式。弗洛伊德充分地意识到,在潜心于梦的著述过程中,他要冒许多风险。释梦的传统可追溯到《旧约》,但《释梦》的德文书名Die Traumdeutun9不够准确。“Traumdeutun9”一词,那时被用来描述露天马戏场中的算命先生常用的把戏。⑩  《释梦》的早期销售情况,表明了该书糟糕的销路。最初印行的600册,两年间只售出228册,前六年出版的书在书店中只卖出351册。更使弗洛伊德烦恼的是,维也纳医学界对《释梦》不屑一顾。该书在柏林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弗洛伊德同意在柏林大学举办一个有关梦的讲座,但仅有三人到场听讲。1901年,在他即将给哲学学会作讲演时,有人递给他一张纸条,其内容是,请求他“快要讲到令人作呕的内容时停一下,以此作为暗示,便于女士们此时能够离开大厅”。弗洛伊德的许多同人对他的妻子表示同情,“这个可怜的女人的丈夫,从前是一个聪明的科学家,可现在成了一个极其令人讨厌的怪物。”  虽然弗洛伊德感到有时整个维也纳都在反对他,但各种支持却逐渐出现了。1902年,就在弗洛伊德开始自己研究的第11年,维也纳的一名杰出的内科医生W·斯特凯尔,在发现一篇关于《释梦》的差强人意的书评后,拜访了这本书的作者,并与其讨论该书。他接着要求弗洛伊德对他进行心理分析。一年后,他自己也开始干起这一行。这俩人发起了“心理学星期三聚会”,聚会每周三晚上在弗洛伊德的候诊室且在一些破旧的古代神像沉默的凝视下举行,这些古代神像是弗洛伊德收集的古文物。@A·阿德勒、P·费德、E·希尔施曼、0·朗克、C·荣格先后分别于1902年、1904年、1905年、1906年和1907年加入了这一聚会。在该组织的名称改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那年和此后的一些年中,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会议一直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召开。精神分析学尚需相当时日,才能被世人完全接受,许多人从不视其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是,到1908年,至少对弗洛伊德来说,孤立的年代结束了。  欧洲的母亲文明  1900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在平生经历的最猛烈的暴风雨中,A·伊文思登上了克里特岛北岸的干地亚(今天的伊拉克利翁)。49岁的伊文思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华丽而又特别谦逊、高贵而又荒唐得可爱……极友好而对他人基本上冷若冰霜……对朋友一贯忠心耿耿,从不放弃热心为其他所爱的人的利益而做事。”@伊文思任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馆长达l6年之久,尽管如此,他仍无法与其声名显赫的父亲相匹敌。J·伊文思爵士很可能是那时大不列颠最著名的古文物研究者,他是史前石斧和前罗马钱币研究的权威。  至1900年,克里特岛成了考古学家们的首选之地,要是他们能够获准在那里发掘的话。该岛因德国大富翁H·谢里曼(1822--1890)的研究而引起世人的兴趣。谢里曼抛妻别子以研究考古学。置职业考古学家诡辩式的异议于不顾,谢里曼在自己的发现证明了许多所谓神话(譬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有事实作为根据后,迫使怀有妒忌之心的同仁中的大多数人重新评价古代世界。1870年,他开始发掘迈锡尼遗址和特洛伊城址(即荷马的许多故事的发生地),他的发现改变了学界以前的定论。他确定九座城市为特洛伊的遗址,指出了《伊利亚特》中所描述的遗址的所在地。  谢里曼的许多发现,改变了世人对古希腊的理解,但它们引起的问题几乎与其回答的问题一样多,其中首先引起的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提到的史前希腊的灿烂文明问题。向右穿越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发掘,证实了曾经存在过这种文明。学者们重新考察古代作者作品时发现:荷马、赫西奥德、修昔底德、希罗多德及斯特拉博均认为,米诺斯王是一位“伟大立法者”,消灭了爱琴海海盗,一直被说成是宙斯之子。而且,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人们认为宙斯生于克里特岛的一个山洞中。与这一情况相反,在19世纪80年代初,一个克里特岛农民在克诺索斯偶尔发现了迈锡尼时期几个大罐子和陶器碎片,克诺索斯是干地亚内陆一处遗址,距靠近外海的迈锡尼250英里。这在古代是很长的一段路程,所以,是什么把两地连接起来的呢?谢里曼亲自考察了发掘地,但通过谈判还是不能获得发掘权。接下来的1883年,在雅典舒兰的一些古代文物商贩卖的盘子中,伊文思发现一些具有三边和四边的小块石头,这些石头带有洞孔且刻有符号。

图书封面


 20世纪思想史(上、下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我看来,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相当于一本导读。通过它,可以知道有哪些书是需要进一步阅读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本书相当于“一生要读的一千本世界名著”之类的东西。对整个二十世纪的思想史做一个全景介绍,其难度要比介绍若干本世界名著大许多吧。本书总体来说翻译的不错,不过也有一些缺憾。具体来说,翻译有三处小问题。一是译名,名称一律以字母简写的方式,印象中不太多见。估计译者最终采用这种方式应该也经过了慎重考虑,其中原委未与外人道。不过实话实说,这种译名的方式确实有点难以习惯。二是数理部分的错译不少,譬如P303,“氮的原子数量是2,但其原子量是4”;又譬如P312的一段有关里夏尔(Richard,通译为理查德)悖论的阐述,译者明显没有理解原文。三是有部分语句不通,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个人的理解能力有问题,也就不举例了。至于说这些小问题是属于白璧微瑕还是瑕不掩瑜……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应该还是希望能有一个非常完美的译本吧。
  •     就思想史来讲,这本书的内容因为多而不太可能精。但是他的体系完整,有作者自成一套的思考逻辑,读起来一点儿也不会枯燥。对于理顺20世纪各领域思想发展的脉络来讲,非常值得一读。
  •     最近前前后后看了些书,有的印象颇深,有的则如蜻蜓点水,几乎无痕。就想,书和人的相遇大概也是需要气场的,对了气场,便入眼入心,否则银子和时间都有点打水漂的意思。此前看了《20世纪思想史》(上下),译文出版社的。有点类似辞条,将20世纪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人物、著作、发明等等做了梳理和归纳。可能因为作者曾经是媒体人,写作上不同于学院人士,比较关注事件的氛围,有许多历史的细节贯穿其中,当然也不纯粹记录,作者个人的思考和感发随处可见。记录文明的脚步时,都有鲜活的人物翩然出场,事件的骨架添上了血肉,一个个,一件件,编织成百年文明漫长厚重的帷幔,读来便觉兴味盎然。但读罢就觉得,欧美文化界对中国、对东方太隔膜,一部思想史几乎就是一部西方思想史,东方的印迹连几分之几都没有,只是点缀而已。当然某一程度也说明,东方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的确是位处边缘的。这又是另一个话题。其间穿插开始读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三联出版社出品。奈保尔的游记很著名,这三本书是他分别在不同年代回访其祖籍地印度后的结果。他出生在太平洋岛国特里尼达,后去英国读书,又在英国定居,然而他上一辈、来自印度的长辈们却保留了非常顽固和鲜明的印度文化与习俗,这个成长特点使他在成年后回看印度,便有了非常复杂的眼光,有疏离,有亲近,有排拒,有……这种纠结使他的描写、他笔下的印度社会,也有了热带雨林般潮湿粘滞的气质。他的游记有点类似社会学的田野考察,采访之后有作家的归类和思考,琐碎得很,对人、事、建筑、周围环境,几乎是事无巨细地描摩。这在我是新的阅读体验,也是奈保尔获得美誉的所在。每到一地,他都会描述和分析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看得出写作之前深入阅读与研究的底子,然后通过各种关系,与许多不同阶层、种性、职业的人们进行接触、采访和观察。因为小说家的天赋,这些观察细致入微,又栩栩如生,充满了趣味和意味。这样,他笔下的印度便是一个深入的、感性的、综合的、动态的世界。三部游记的年份是递进的,跨越了二十多年,但我却感觉阅读的节奏没有间断,尤其一、三部,后者常常回应前者。应该说,看过后使我对印度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接下来就看了他的《抵达之迷》(译林版)。这是他到英国后,以外来人的身份,对这个新国度进行探寻、认识、对自身身份重新认知的一个过程。我惊讶于他在认知自己身份时,那种层层剥茧的深入,观照他人在自己心中引起回响时的敏锐捕捉,对乡村风景细腻到分毫的描摩。实际上,通过在一个乡村居住的几年时间里,见证它从盛到衰落,从而完成了对作者自己的观照。奈保尔的东西很安静,也许“沉静”更合适(不过看他的照片,却觉得这似乎不是一个安静的人,很欲望。有点奇怪),对人性的剖析层层入微,对一个庄园的细节描述几乎到了照相的程度,人和庄园互相观照,不可分离。他的游记一贯地细微、详实,在他看来,没有一个细节是不具有表达意义的。对奈保尔有点入迷,又看了他的封笔之作——小说《魔种》,同样以印度为背景,当然也有作者旅居英国的烙印。实际上,这是一部串联起东西两个文明的历史和现实的小说。看得出,主人公的经历借鉴了作家的经历、以及这个经历带给他的思索。但主人公经历不过是一个线索,实际要表达的还是作者对这两种文明的认知,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悲观认识。我认为是悲观的,没有结局,弥漫着迷惘和困惑,对文明的、对自身的迷惘和困惑。我的阅读习惯仿佛希望有个结局,但这里没有。小说讲的是一个人持续摸索的一生吧。有结果吗?没有,人还在继续摸索;但是在摸索的过程中,有些混混噩噩的东西似乎清晰了,对自己是什么似乎也看得清晰些了。然而,这个清晰发生在将进老境的时候,50多岁,对一个人来说,重新开始,似乎不大可能,尤其对一个东方人。小说里讲到这个可能吗?似乎有,但也只是在主人公的意识里。然后小说戛然而止。因此,在现实层面中,小说没有给出这个可能。“魔种”是什么?是人的心魔吗?留给读者遐想……喜欢周作人,因为止庵新出了一本《周作人传》,就去买了《知堂回想录》(安徽教育出版社)来读。这是周作人解放后,进入老境,在曹聚仁邀请下写作,类似自传,只在香港某报发表,后来集成书稿,文革后才在大陆渐渐解禁。在这部自传里,他对一生行状几乎只做记录,少有评介;偶对人事有所点评,也老辣且不露声色。此时的文笔几乎没有渲染,倒是在引用以前的日记或早年文章时,才有些铺陈。他说对日本的俳谐颇喜欢,所谓俳谐,是用“‘平淡俗语’来表达思想”,这个解释便通俗易懂且中的。过去读过几句俳句,现在想想,的确是用平俗语言传达出超凡、空灵、洒脱之境。周作人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境界。读罢,就觉得止庵的书不用再读了。目前读的是叶嘉莹的说诗系列,中华书局的版本,已经出了八本了。正在读的是《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很好看。她是世家出生,从小受古典文化诗词的熏染,后去美国教书,生计不愁,又有生活阅历,七八十年的岁月,见过太多的兴兴灭灭,因此解读这些诗歌,一是有别于大陆惯常的干枯索引地就诗论诗;二是因为没有意识形态的拘谨,挥洒得开;三是生活从容丰富,文字便也丰富滋润……这些都使她的解诗,有普遍的人生况味,将中国文人的喜怒哀乐、宦海沉浮、出世入世等等,都说得十分透彻。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小时学过一些古典诗词,又经历了些人生阅历的成年人来说,读来非常合适。扬之水的《终朝采蓝》也好看,是写古代名物的,看古人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玩意儿,就觉得,古人真是雅。这是闲时翻翻的书,长些知识而已。2009-6-2

精彩短评 (总计85条)

  •     读起来蛮舒服,同学都觉得这书很好。。。
  •     少有的一本打破学科界限、融自然与人文于一炉的现代思潮集大成之作。原书名是“现代心灵”,不知为啥译者翻成这样一个学究气的名字。其实,作者是记者出身,写作手法也很通俗。但又不是记者那种惯常的猎奇风格,书写的很大气。部头很大,但值得细细品味。这是我近年来独到的最好的一部书!强力推荐!
  •     内容广博可引发思考
  •     优惠买的,半价,很值
  •     没买过,无法评论。
  •     20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中一个极不平常的世纪,在所有的国际在事务中、包括民族间的冲突,文化之间的碰撞,遗憾的总是难寻觅到中华民族的这如国土般莫大的迹象;也许是作者的疏漏,还是另有原因……人类的终极,到底是科学能够达成的,还是非科学能够起主导的?有人为此而苦苦寻觅,多少还是赋予了我们不可轻易放弃人生的理由。
  •     这是一部不错的书,建议各位读读,真正是你的思想提高!
  •     补
  •     什么是纯粹的思想,什么是人类思想最客观的反应,客观的思想反映反映了客观的世界,认识真实的世界,就必须认识人类思想的根源,哲学的肌理充满了科学的根据。我们很久没有体会到纯粹的思想。
  •     书不错,已到。
  •     好书。本书110万字,性价比较高。本书概述了20世纪哲学、文学、历史、政治、艺术、科学等学科数百个思想人物的生活与思想。除了作为一部思想史外,本书还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或者说是一部大辞典,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当然,110万字篇幅虽然较大,但涵盖了20世纪思想观念的方方面面,分到每个具体内容上的文字就有限了。该书作为一部工具书或许更合适。此外,这本书包装很好,可以说是双重包装。
  •     教师节搞活动买的,很满意。
  •     90%流暢,100%客觀,80%覆蓋率,90%精辟,100%節奏感。惟其命名規則(名英文字母縮寫,姓中文翻譯)讓人小不適。 150%裝訂,上海譯文的紙張真好啊!幾百頁的書抱在手裡輕輕軟軟的,手感好到讓人不想換書!
  •     内容不错。排版一般。
  •     很棒的书。建议买回家。
  •     我觉得这个商品不错,送书工作人员也很赞!
  •     一小段一小段。
  •     将那么多的内容压缩在一本书里,所以每部分内容略微简单了一点,点到即止,缺乏深度,只能做辞典用。
  •     能把思想史写的这么简单明了,真好对门外汉来说。可以作为休闲文章来看
  •     20世纪思想史纸张很烂,其他还好
  •     本书涉及面十分广泛,体系完整。可由此书来了解20世纪的思想与文化。
  •     我买的书说有100送200.送在那里了?
  •     内容不错。但是书的印刷,装订质量差。像是盗版书。
  •     科学,自由市场,大众媒体。
  •     这种将枯燥的思想论文故事化的写作方式是很值得提倡的,它有助于读者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及其思想有着具体的连贯性的把握而非抽象的认知,因为它将个人的喜怒哀乐融入到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去,那些存在饥饿,流血,伤亡的历史运动波及到你心里面的英雄将采取何种态度,你是可以想象的。“历史造就思想家”,但这本书更让你确信——思想家造就历史。
    不过我有些疑问,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作者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觉得这本书内容还不够深入,语言也还不够简练,深动和优美。
  •     我买的这个是上下卷,发来的却都是下卷,两本下卷,请问我怎么把一本下卷换成上卷,希望当当在讲求效率的同时认真一点,不要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     如题,很窝火
  •     书看到了,很喜欢
  •     这本书是世界图书日一个节目中,一个学者所介绍的。虽然是读了一点点,却让不怎么牵挂书的我时时想捧读它。一席传承世界文明的盛宴。
  •     内容非常好,完全不会想现在国内历史思想类书籍那样枯燥,推荐
  •     各门学科的大杂烩,可以当工具书
  •     涉及到各个领域,受益匪浅
  •     好书
  •     令人饱足的好书...
  •     集大成,很全面,但书的纸质一般,还有折页
  •     需要耐下心来读
  •     值得读,很不错的书,同时也推荐给了朋友。
  •     书的质量挺好的。内容也不错
  •     这本书的开头,提及艾撒亚·伯林(Isaiah Berlin)的一段话。BBC在伯林临死前不久采访他,问他这漫长的一生中,最大的惊奇是什么。伯林说,最大的惊奇是“我这么平静,这么幸福地亲历了这么多的恐怖。世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个世纪:粗暴的非人性,人类毫无因由的野蛮破坏活动,……可是,你看看我,依然毛发无伤,……在我看来,这就令人十分吃惊。”      伯林是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和思想史家,1909年生于俄国里加(现拉脱维亚首都),是一个犹太木材商的儿子。七岁半的时候,伯林从他们家的公寓里,亲眼目睹了彼得格勒的二月革命。    作者皮特·沃特森听了伯林的话,顿觉茅塞顿开。传统的史学都着重政治、军事,从这个角度看,二十世纪确实一塌糊涂;然而,作者认为,除了这些血腥惨烈的历史事件,二十世纪在人类思维的发展中,却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建树;不提及这些方面,历史的画面就不完整。      这样的观点似曾相识,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我向来觉得,人类历史不应当仅仅是政治军事,可是正统的历史课,永远只是帝王将相的建功立业,国王君侯的兴盛衰亡。校园里一干学子们一直希望打破这样的窠臼,于是有了社会史、文化史,也有学术史。      伯林老头是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Wolfson)的头一任院长,这个学院成立于1965年,多少有些给犹太孤儿们另开一个单间的意思。当然,官方文件永远不会这样公开承认。不过,去任何一个传统的牛津学院,你就知道,一个犹太人在那里会有多么不自在;别的不说,每个学院内都有教堂Chapel,定点时教堂的钟声就叮叮当当地敲啊敲,犹太人听起来,绝没有我这个旁人听起来那么悦耳中听。于是就有了沃尔夫森;因为建筑年代,大概也因为要和传统学院分开,这个学院的建筑风格是现代派的钢筋水泥。      我并不喜欢这样的风格,却也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满不错的时光。去食堂里吃饭,正和一位老师聊着,旁边慢腾腾地挨过一个干巴小老头。老师毕恭毕敬地跟他打招呼,老头淡淡地点点头、颤颤巍巍地走过去以后,老师说,那是Isaiah Berlin*嗯。我应了一声,继续低头吃饭闲谈。那时我们年轻肤浅,在食堂里,更激动的是碰见Daniel F*,那个有着长长的睫毛,眨眼要比别人多花好几个微秒的,优雅的,漂亮得无以复加的Daniel F*      总之,作者拿艾撒亚·伯林开头,开篇就已经很抓住注意力,再往下读,他还感谢我的导师沃塞斯坦帮他看了手稿。就知道这本书和BW脱不了干系。      网上订的软装本来了,最近奇忙,只断断续续看了五十多页。看得一点也不费劲,一是作者的语言十分流畅,二是作者的叙述比较举重若轻,虽然讨论的是各界牛人,作者却是以很平静的态度叙述介绍,没有刚介绍一点,就借机大发自己的感慨,或者一味褒奖笔下人物,就象幼儿园班上,时不常给小朋友们发小红花、给小朋友手背上盖小戳戳一样。      书的结构,让我想起去年翻过的Harold Bloom的Genius:A Mosaic of One Hundred Exemplary Creative Minds。作者皮特·沃特森罗列起笔下人物,如数加珍,也象是一块一块地向我们展示着每一块马赛克;我最喜欢的,是他字里行间浸透的由衷的欣喜,也就是发现宝物时,忍不住与人分享的、孩童般的快乐和喜悦。原来,二十世纪值得记念的,也不光是血腥和丑恶。展示完毕,我们眼中,就是一幅完整的、包罗万象的、浩繁的二十世纪思想拼图。      布鲁姆是文学批评家,他的著作也主要限于文学家、作家、诗人。就这样,就已经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皮特·沃特森包括的内容却要更广泛,除了文学家、思想家以外,还包括科学家、音乐家、画家,以及其他任何改变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的艺术家、发明家们。在涉及“思想”的时候,作者认为,人文学家们往往低估科学,科学家又往往忽略人文,而科学在二十世纪对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读到五十来页,再回头去看作者简介时,突然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能这样写。原来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生前给英国和美国几家大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写文章,不是学者出身。恍然大悟。任何一个书呆都知道,写“专著”时,题目宜小不宜大,不管题目有多小,只要写出足够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就可以号称原始研究(original research),然后就可以申请博士学位,申请终身聘任;反过来说,写作时最忌讳铺天盖地,什么都蜻蜓点水,是万万使不得的。所以么,这样的拼图著作,就只有靠老沃这样的大胆外行来作了。      书的初版是2000年,觉得够新了,居然已经有了中文版,叫做彼得·沃森的《二十世纪思想史》,作者名、书名都瘦身了。翻译者朱进东、陆月红、胡发贵。马慧元说,她还是先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人提及他们的中文版,才去把英文版的淘来看的。看来国内的翻译界也是“与时俱进”,跟得相当紧凑的了。      当年在学校读书时,严重崇洋媚外,见到满口卢梭、尼采、维特根斯坦的人物,就崇拜得五体投地。到清华后,也想赢得崇拜,于是也开了这样一门课,每个星期三个小时,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直侃到尼采的“酒神精神”和“激情!他妈的激情!”虽然是选修课,我从来不点名,同学们也知道我不认识他们,每堂课,大大的教室,却也总是座无虚席。      学期结束时,学校发酬金。一学期六十五元(¥65)。系里按规定提成百分之十,四舍五入之后,本助教实入五十六元(¥56)。因为课程信息量大,本人又不喜政治煽动,这门敏感的、极富资产阶级自由化潜力的课,在九十年代的清华校园,居然没有人到校党委去告过状。      皮特·沃特森书中有关中国的部分很少,有一点五四运动,还有文化大革命。内容这么少,首先,可以自我安慰一下,人家对我们中国不了解么。再仔细一想,就是让我来写,七拼八凑,又能写出几块马赛克?五四运动,说是新文化运动,其实就是把书生们都揪出书斋闹革命去了,“救亡”高于启蒙,结果革命除了破坏就是迫害,留下的有创建性的东西实在不多。文人,艺术家,科学家,任何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不管革命不革命,也都成了革命的炮灰。哀哉中华。      十多年过去,不知道那边的世界到底变过多少;宏观地看,区区十几年,指望天地一新,是有些急功近利了。唯一不同的是,从前仰着脖子崇拜别人的小同学,如今趾高气扬地站在讲台上,接受着别人的崇拜,嘴里念念叨叨的,也无非还是卢梭,尼采,维特根斯坦……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维特根斯坦,大家争先恐后地说他,大概是因为写他最容易挣稿费:每提一次他的名字,就有五个字的进项。      书么,很便宜,八百多页,算上运费也不到十刀拉——这就是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身价。
  •     还没看完,但收获很多,只是里面书页有些褶皱
  •     是记者写的
    不是学者写的
  •     快且书很好啊赞一个
  •     虽然还没有细细地品味,但是丰富的内容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
    小不足就是对中国的20世纪思想介绍较少
  •     彼得·沃森肯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即使是参阅别人对其所引述的人思想之评论也是一番辛苦功夫。一百多万字的著作,描绘了20世纪的思想画面——虽不免遗漏一些,不只是故意还是怎样。
  •     全书清晰地梳理了整个20世纪的思想史,文字平静简朴、娓娓道来,但读后又颇感气势恢宏、了然于胸。读完这样一本厚书需极大的耐心,但写成这本书的勇气更令人钦佩。读此书,仿佛跟随作者经历一次次观念的历险,横跨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物理等领域,详细梳理各思想者的代表观点及其社会背景,且注重不同思想的联系和碰撞。如果说20世纪的现实世界惊心动魄,那么相对应的思想世界更是激荡不已。以思想史对照两次世界大战、历次经济危机、民主化进程、平权运动等历史现实,更好地说明了“思想观念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且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走向”。
  •     看来诸多读者们的好评买的书,到手之后有些后悔。装帧一般,质感也一般。内容的话,也没觉得翻译得多么生动传神,而且,两本书写完这么多的内容,的确有些仓促——即便你用的是文学的笔法,而不是学术的态度。
    所以,还是不值得买吧……
  •     挺好的,速度也挺快的,很满意
  •     一般。可以翻翻。
  •     可以有个大略了解
  •     百科全书式的书,非常厉害
  •     视野宽大,发现好多理论自己根本看不懂,,,
  •     我只收到下卷,请问是缺货还是配货时遗漏了,请尽快答复,谢谢。
  •     还是不错的,很称心的东西。
  •     视野广阔,却难以避免理解肤浅的问题
  •     作者的诚意和下的苦功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要编纂这样一套涵盖20世纪几乎所有领域的作品,非科班出身的记者终究还是未免力有不逮。彼得只想为英雄画像,却因为将太多相似的巨人排在一起而使大家都显得平庸起来了。同时,限于时间和精力而只能以泛读的方式把握名家名著的彼得,写出的品评无疑也令人大有隔靴搔痒之感。说句不好听的,尽管字数煌煌(当然和它想达成的目标相比还是显得微渺了),但总体上都是“拿来主义”,流于浅显;而且,为了凸显英雄性和戏剧性的一面,有时在文字表述上也有些失之偏颇。总而言之,这算不上什么学术论著——大概也就和维基百科的程度相当吧。
  •     帮朋友买的,还不错,朋友很喜欢
  •     质量没的说,但是,封皮很脏
  •     有点类似于简明词典,可以买,写的都是泛泛之言
  •     仔细拜读了,非常好的一本书。
  •     很好 不错,很喜欢
  •     书的内容我们没资格说好与坏,只能说我很是喜欢。印刷的也不错,我是说排版类,我要表明纸张很差,犹如报纸。这样的书我是要孩子和孩子的孩子的,早知是这样的纸张我就从图书馆借了。我相信这译文出版社,我一直喜欢商务印书馆,还是喜欢他的。中央编译局的也不错
  •     翻译略显不力。一是人名简写的问题;二是数理方面的内容错译不少;三是部分语句不通。
  •     比较适合我这样入门级别的认读,读书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思想家和作品。
  •     当你读到最后的时候,尽量想慢点读,感觉是书太薄了,但是这本书上下两册,900多页,为什么会这样呢?书的内容太吸引人了,一个人写一个世纪的思想史,而且写的那么引人入胜,不多见的20世纪的总结。
  •     原著应该是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中文版的翻译很不中文化。看起来觉得语序有点乱。能明显的看出,译者是按原文的语序翻译的。
  •     送货很快,质量很好,不错!
  •     20140316
  •     内容大部分很好,像在介绍人物和成就。科学部分的和文学部分的比较有趣。当然还有哲学和思想。但每部分都不够深入,喜欢的话就要再买买其他书
  •     历史让人清醒地意识到,在人类事务中并不存在终极;并不存在一种静态的完美和至上的智慧。——B 罗素
  •     没看完
  •     任务完成,国庆假内读完。作者是个喷子,看的时候比较愉悦。
  •     如预想中的好。好书,好书,好好读。
  •     适合对各种知识(科学、艺术、哲学、文学。。)都有兴趣的人
  •     其实,买来之后,还没有怎么看。这书是老师推荐的,关于怀特海的那一部分,是因为最近学着他的文章,所以就瞥了几眼。书质量很好,送货也就是3、4天吧,下着大雨送的,很谢谢……
  •     呵呵呵,可以。
  •     跌跌撞撞读完。
  •     读了一半实在不行了。不过横向比较很有意思
  •     有些内容很有趣。
  •     20世纪是一个人类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新思想纷呈的一个世纪,本书归纳了20世纪的思想史,将其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此书里,你将读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思想。
  •     起初看时并不觉得好,但慢慢将一些线索连起来,才发觉该书之可贵,佩服作者所下的功夫。
  •     这是一本好书。关于20世纪思想史的书应该多出一些,这样可以各有侧重,只有一本无论如何都太少了。
  •     一本讲述20世纪思想的文献综述加维基百科。帮助了解整个世纪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不过夹杂个人看法,而且主线不是特别清晰。
  •     看起来很厚,读起来很快,拓宽知识面。
  •     一部了解西方世界20世纪思潮的百科全书,强烈推荐
  •     极富野心的著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