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1
ISBN:9787509701515
作者:林存阳
页数:321页

作者简介

本书以探究《三礼》学演进问题为入手,以乾隆初叶为重点考察时段,以清廷诏开三礼馆为核心议题,将其置诸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从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予以把握,通过对清廷诏开三礼馆的举措和缘由、纂修进程、人事变迁、《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大清通礼》等御纂礼书所发挥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礼馆开馆的历史意蕴等问题的详细梳理和阐发,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清代学术与政治文化在清中期转型的契机与表现形态。通过梳理、剖析这一既具典型性又具转折意义的大型政治性学术活动,旨在揭示《三礼》学在清中期的演进走势,以及学术思潮与政治文化取向互动所形成的影响,进而彰显三礼馆在清代《三礼》学史和政治文化抉择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和历史意义。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原因
第一节三礼馆的诏开
第二节开馆之缘由
第二章三礼馆纂修整体进程
第一节三礼馆之进程
第二节《日讲礼记解义》的校刊
第三章三礼馆人事变迁与纂修条件
第一节三礼馆人事变迁
第二节纂修《三礼》义疏的条件
第四章《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
第一节《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
第二节《三礼义疏》的架构
第五章《钦定大清通礼》等的政治文化功能
第一节《钦定大清通礼》与《皇朝礼器图式》
第二节《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
第六章三礼馆诏开的历史意蕴
第一节政治文化抉择的定型
第二节学术转向与礼学兴起
第三节三礼馆之启示余论
附录一
三礼馆编年
三礼馆儒臣一览简表
附录二
方苞三礼学论析
杭世骏与三礼馆
礼法之治:维系清代王权的一种政治理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前言第一章 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原因第一节 三礼馆的诏开第二节 开馆之缘由第二章 三礼馆纂修整体进程第一节 三礼馆之进程第二节 《日讲礼记解义》的校刊第三章 三礼馆人事变迁与纂修条件第一节 三礼馆人事变迁第二节 纂修《三礼》义疏的条件第四章 《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第一节 《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第二节 《三礼义疏》的架构第五章 《钦定大清通礼》等的政治文化功能第一节 《钦定大清通礼》与《皇朝礼器图式》第二节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第六章 三礼馆诏开的历史意蕴第一节 政治文化抉择的定型第二节 学术转向与礼学兴起第三节 三礼馆之启示余论附录一三礼馆编年三礼馆儒臣一览简表附录二方苞三礼学论析杭世骏与三礼馆礼法之治:维系清代王权的一种政治理念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以探究《三礼》学演进问题为入手,以乾隆初叶为重点考察时段,以清廷诏开三礼馆为核心议题,将其置诸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的广阔历史背景之中,从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予以把握,通过对清廷诏开三礼馆的举措和缘由、纂修进程、人事变迁、《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大清通礼》等御纂礼书所发挥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礼馆开馆的历史意蕴等问题的详细梳理和阐发,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清代学术与政治文化在清中期转型的契机与表现形态。通过梳理、剖析这一既具典型性又具转折意义的大型政治性学术活动,旨在揭示《三礼》学在清中期的演进走势,以及学术思潮与政治文化取向互动所形成的影响,进而彰显三礼馆在清代《三礼》学史和政治文化抉择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和历史意义。

内容概要

林存阳,男,1970年3月生,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人。1994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师从刘泽华先生攻读硕士学位,从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文化史研究;1997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为《帝王名号政治文化析论》。1997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历史所陈祖武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2000年7月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清初三礼学》。2000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清史研究室,研治清代学术思想史,尤以清代《三礼》学为主攻方向。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大课题——“乾嘉学派研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史鉴”、“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研究”等课题;并主持历史所个人重点课题——“三礼馆与乾隆初叶的学术走向”;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间,2001年6月应台湾“中国大陆研究会”之邀,曾随本院科研局组织的“青年学者交流团”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原因  清朝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无论在政治统摄,还是在思想调控、文化抉择诸方面,皆表现出集大成的形态。虽然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她处于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节点上,于号称“康乾盛世”之际渐呈衰弊之象,但从社会整体运作方面来说,康、雍、乾之世仍不失为一有一定发展活力的时代。为强化政治统治、稳固社会人心、维系世风民俗,清廷对政治思想、制度、文化,以及经济、教化等层面的调适和重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仍为明清更迭之后的动荡社会,带来了继续发展的新转机。这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机体生命力惯性的延续,另一方面也与清廷面临时代危机而进行的自我反思有密切联系。其中为维系社会的有序发展,清廷对传统礼文化的关注、诉求和张扬,可以说是其整个统治体系中一个值得予以注意的重要面向。  与政治高压和武力威慑所取得的一时效应不同,礼文化传统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认同性,尤其是对广大汉族民众来说,这一传统文化基因的效用更为明显。而从学术层面来说,较之基础民众对礼文化传统的感性践履,众多学者对“以礼经世”的设想,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等文献的整理、注释、疏解和阐释,对以礼持身、规范社会的倡导,皆体现出一种理性的自觉。这一理性自觉,不仅形成学术的脉络和统系,而且使礼的普遍性愈益得到彰显,从而为社会的不断重新整合和治理,提供了一种理论性的智力支持。  清统治者正是在屡屡受挫之后的艰难抉择中,逐渐意识到礼的文化底蕴,接续历代统治者的教化之治,进而对礼文化加以新的审视和把握,并从思想和制度等层面予以思索和建制。  ……

图书封面


 三礼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乾隆元年开三礼馆,对清初学术路向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惜这段历史总是被学术史忽略,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也有说是雍正末年开的三礼馆)。
  •     2008年5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林存阳著《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一书,是作者继《清初三礼学》之后研究清代礼学的又一力作。笔者研读之后,略谈一点体会。  第一,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全书共十部分38万余字。正文由“前言”、“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原因”、“三礼馆纂修整体进程”、“三礼馆人事变迁与纂修条件”、“《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钦定大清通礼》等的政治文化功能”、“三礼馆诏开的历史意蕴”、“余论”八部分组成,主要通过对清廷诏开三礼馆的缘由、纂修进程、人事变迁、学术取向、历史意蕴等问题的详细梳理和阐发,彰显了三礼馆在清代《三礼》学史和政治文化抉择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和历史意义。正文之后,附录一包括“三礼馆编年”、“三礼馆儒臣一览简表”,勾画出三礼馆运作的过程和人员构成,资料详实,嘉惠学林;附录二包括“方苞三礼学论析”、“杭世骏与三礼馆”、“礼法之治:维系清代王权的一种政治理念”三篇论文,论述了三礼馆副总裁方苞的礼学思想、纂修杭世骏的学术贡献,以及清代采用礼法治国的政治取向。这两部分是正文的重要补充。  作者善于发掘问题,详引史料加以充分论证,反映了踏实的学风。如对诏开三礼馆原因的探讨,先引述清高宗《三礼义疏序》,总结清廷开三礼馆编纂《三礼义疏》的原因:一为张扬圣祖加意经学的取向,二为注重礼的政教功用。但作者并未停留于此,而是将考察视野扩大,又揭出如下原由:经学愈益受重视之势;统治者对礼的体认;清初诸儒兴复《三礼》学的酝酿;清高宗在儒臣师傅引导下形成加意经学、礼之为治的思想取向;清高宗为世宗行“三年之丧”引发的争议成为诏开三礼馆的导火线。以上说明清高宗开设三礼馆的学术原因和政治需求是较为充分的。又如关于三礼馆人事变迁,作者既引述乾隆十九年奉旨开列纂修《三礼义疏》诸臣职名,又指出这份名单“一则并不全面,一则较为模糊,它反映的只是《三礼义疏》书成后参与人员的一个总体概况,而没能反映出其间的人事更替轨迹”(第66页)。有鉴于此,作者援据史料,不仅对主要馆臣的生平、入馆离馆时间、在三礼馆中发挥何种作用、从事何种礼书的纂修等,尽可能加以考述,使这些人物变得愈加清晰;还进而补充考证了参与其事而未开列的副总裁周学健与职员卢明楷等,以及荐而不应、因故受阻、参与商酌者,如江永、万经等。这反映了作者一丝不苟、严密细致的学术精神,并使读者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益。  第二,富于创新,观点新颖。清代学术由清初“汉宋兼采之学”向乾隆以后“专门汉学”演变的原因,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对章炳麟、梁启超、钱穆、张舜徽、余英时、陈祖武等先生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述,主要涉及文化专制政策、康乾盛世和学术内在逻辑等方面。作者循前哲时贤之说而进,续加探索,尝试以“学术与政治特别是政治文化的互动为视角,来探讨清初至乾嘉学术嬗变之消息”。在深入考察和思辨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其一,对三礼馆性质进行了全新界定,认为“清廷诏开三礼馆,可以被视为清代社会由乱而治而盛历史过程中一次蕴含了政治导向、文化抉择以及学术转向等多重意义的政治性学术活动”。这一概括是相当准确的。其二,对三礼馆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全新定位,认为“三礼馆担当着学术转型和政治文化抉择转向不可或缺的逻辑链环”,并指出三礼馆在清代《三礼》学演进、社会治理、学术文化事业、社会走势等方面具有链接作用。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尤其指出三礼馆“对四库全书馆的启动更具有直接的先导意义”,是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提法。因为,从清初的“汉宋兼采”学风怎样发展到乾隆时期四库全书馆成为“汉学家大本营”,学术界进行了长期探索,提出各种看法,但本书的观点还是颇具说服力的。作者在第四章“《三礼义疏》的学术取向与架构”中,揭橥了三礼馆臣“惟兹郑(玄)注为解经之权舆,孔(颖达)疏为释注之墨守”的学术取向,恰是四库全书馆的学术主张;而三礼馆臣部分成员后来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则为其提供了经验。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第三,史料丰富,文史互证。笔者据作者书后所附“主要参考文献”统计,达270余种。其中,古籍为200种左右,反映了该书史料丰富的特色。作者善于发现和爬梳史料的能力,于几乎每页有页下注可见一斑,注释最多的如第88页有15条,而注文最多的如第26页达一千多字。这些注释,不仅注明史料出处,而且还补充正文、考证疑误、辨析异同,使行文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另外,还引用清人文集近70种,作者以各家诗文来论证问题,体现了文史互证的方法,增强了可读性。  总之,本书的学术贡献有三:一是填补了对于清代三礼馆研究的空白;二是给三礼馆的性质做了比较恰当的界定;三是揭示了三礼馆作为从清初“汉宋兼采之学”到乾隆时期四库全书馆“专门汉学”之间的链环。当然,书中也存在诸如个别文字脱误、某些论题展开得尚不够充分等问题,但瑕不掩瑜。诚如陈祖武先生在《序》中所言,“深信此一研究成果的刊布,对于方兴未艾的乾嘉学派研究会是一个有益的贡献”。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已经是几年前读的了,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读的稍多,眼光稍高,特别是有后出张涛的新作,旧时的看法要修正了。
  •     话说我翻完了才发现定价真tnnd贵啊
  •     在清代前期至中期学术转向的背景下讨论文化工程和政治的关系。
  •     中間的三禮館纂修整體進程、人事變遷什麽的還可以參考吧。至於其歷史意蘊啥的一翻就頭大如斗。這到底是清代政治史+學術史研究而不是清代學術研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