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令与唐宋制度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1
ISBN:9787500486992
作者:黄正建
页数:538页

作者简介

《 与唐宋制度研究》中收入的文字,许多都在其它刊物或论文集中发表过,但由于参加会议听取意见,以及吸收课题结项时专家的意见,这些文字在收入《 与唐宋制度研究》时又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这种修改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修改原文;二是用“附记”形式将修改意见集中展示,而原文基本不动。自2006、年我们发表第一批成果后,学界陆续发表了众多有关《天圣令》的研究文章。这其中有些文章涉及《天圣令校证》和我们的论文,对这些文章中的意见,我们也都尽量吸收,并体现在《 与唐宋制度研究》中。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天圣令》文本研究
第一章 韶敕入令与唐令复原
一、相关的研究
二、《天圣令》令文与敕文关系例证
三、“着于令”:敕文法律效力的确立
四、“永为常式”与唐后期刊着令文
第二章 《天圣令》中的律令格式敕
一、律
二、令
三、格
四、式
五、敕
六、简短结论
[附记]
第三章 《天圣令》附《唐令》是否为开元二十五年令
[附记]对“开元二十五年令说”的回应
第四章 《天圣令·丧葬令》整理和唐令复原中的一些校正与补充
一、关于唐令复原第6条等和令的排列顺序问题
二、关于其他条文的讨论和修正
三、某些内容的再探索
第五章 《天圣令·杂令》校录与复原为《唐令》的几个问题
一、有无“五行”一词?
二、是“牀席、毡褥” 还是“牀席、毡、褥”?
三、应该复原“亲王”二字吗?
四、是“朞”还是“周”? 是“七”还是“柒”?
五、是“左侧”还是“近侧”?
六、结语
第二编 驿传与过所
第一章 唐《厩牧令》驿传条文的复原及舆日本《令》、《式》的比较
一、引言
二、唐《厩牧令》驿传条文的复原问题
三、唐《令》与日《令》、《式》驿传条文的比较
四、结语:关于唐朝驿傅制度的几点认识
第二章 唐代的驿、传送舆转运
一、驿马驴与传送马驴
二、驿与传
三、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传送与转运
四、结语
[附记]
第三章 唐代“副过所”及过所的“副白”、“录白案记”辨释
一、“副过所”辨析
二、“录白案记”与“副白”——兼及一条唐令的复原
三、过所与公验的区别以及遇所的改讷
四、过所与出入关中
五、结语
第三编 仓库与给粮
第一章 唐开元二十五年《仓库令}研究
一、从唐《仓库令》看《唐六典》卷三金部、仓部与卷一九的史料来源
二、仓库设置及调度征收
三、仓库输纳程序及杂附物
第二章 唐开元二十五年《仓库令》所载给粮标准考——兼论唐代的年龄划分
第四编 医疗与休假
第一章 唐代女医制度考释
一、关于“女医”的研究现状
二、对唐《医疾令》“女医”条的总体认识
三、在唐代医学教育体制的背景下看女医教育
四、小结:唐代女医教育的特点及发展演变
第二章 唐代医官选任制度探微
一、从太医署医学生中选任医官的制度
二、从地方医生中选任医官的制度
三、从私医选任医官的制度
四、医学制举与唐代医学选官制度的发展嬗变
五、非医术出身的医学授官——以待诏制度的发展和翰林医待诏为中心
第三章 唐宋《假宁令》研究
一、唐、宋休假制度的变迁
二、《假宁令》与丧服制度的关系
三、《假宁令》外有关休假的令文规定
四、御史台与官员休假
五、小结
第五编 营缮制度
第一章 《营缮令》与少府将作营缮诸司职掌
一、关于《营缮令》的价值
二、《营缮令》中所涉诸司及运作
三、诸司参掌兼摄及隶属关系变化
第二章 《营缮令》桥道营修令文与诸司职掌
一、一条令文的理解
二、桥道使司与街道司
第三章 唐宋州县公廨及营修诸问题
一、州县廨署规模及格局
二、《天圣令》中地方官廨营修令条解读
三、公廨营修费用物料支给
第六编 丧葬礼令与丧葬法式
第一章 唐朝的《丧葬令》与《丧葬礼》
一、唐朝《丧葬令》的内容构成与丧事的机构管理
二、《丧葬令》与《丧葬礼》的官僚特征及两者关系
三、丧葬礼、令的来源考辨
第二章 丧葬法令格敕的编纂及中晚唐五代丧葬制度
一、唐朝丧葬法式的健全与中晚唐格式制敕
二、五代后唐的丧葬奏敕与唐宋之变
三、小结:等级森严的丧葬礼令格敕与丧葬制度的普及
第七编 诸色人制度
第一章 《天圣令·杂令》所涉唐前期诸色人杂考
一、令文内容简析
二、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三、小结
第二章 唐代“庶士”研究
一、“庶士”的成员构成
二、“庶士”的含义
三、“庶士”的性质——个案研究出发
四、余论
后记

编辑推荐

《与唐宋制度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黄正建 1954年生.江蘇興化人,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同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隋唐宋遗金元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巾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史與敦煌學。出版有專著《唐代衣食住行研究》、《敦煌占卜文書舆唐五代占卜研究》。主编《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主持《天一閣藏明抄本天聖令校證》。發表《唐代后期的屯田》、《唐代吏部科目選》、《平闕與唐代社會政治》、《韓愈日常生活研究》、《試論唐代前期皇帝消費的某些側面》、《關於武則天身世的一點推測》、《唐代的戒指》、《唐代“士大夫”的特色及共變化》等論文數十篇。其中《天一閣藏明抄本天聖令校證》榮獲首届(2007年)中國出版政府獎。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可能是唐初所制定的关津令的蓝本。由此,我们推测,过所最初的作用,恐怕主要是为了限隔关中与关外——只有在进出关中时,纔需要申请过所;于是我们纔看到了《唐六典》将“关”与“过所”联系起来,并且所规定的需持过所出入的这些“关”绝大多数分布于关中四周。至于区隔华夏与夷狄的关,则不过是示意而已。 这当然是最初的情况。日后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以及对一统帝国的认同的加强,“关”遂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同时,将这些关与过所联系起来,强调进入关中一定要申请过所的本意,也随之弱化乃至于消失了。但在修《大唐六典》时,仍然将文本的规定作为典制记载了下来。 我们附带对上引天一阁藏钞本宋令所附唐《关市令》唐5条阅于岐州、凤州、兴州、梁州使用行牒的规定略作说明。 这一条本是规定“比县隔关”可以用往还牒,这四州是比州而非比,但亦可按比县的规定,使用行牒。这似乎是对这几个州之间的来往进行了放宽处理。就《唐六典》所列的二十六关来看,比县隔关者并非只有岐州、凤州、兴州、梁州,上引圆仁途经的阴地关属灵石县,南行十里所经汾水关属汾西县,就属比县隔关之例,但在唐令中并未被特别提出《关市令》何以只对这四个州——当然也可能唐令有所散佚——特别作出规定或说明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从前面我们对《唐六典》所列二十六个关的情况分析来看,“关”主要是为了限隔阅中与关外。岐州、凤州、兴州、梁州是由关中南下穿越秦岭通往剑南的交通要道(剑南又始终是关中的“后院”),而梁州在山南(即秦岭以南)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既可由此而南下剑南,又可向东南、沿丹水到襄阳。事实上,在唐朝的历史上,长安出事,皇室都是到梁州或经梁州而到剑南,如唐玄宗、唐德宗、唐僖宗等的避难。所以,岐州大散关、兴州兴城关、梁州甘亭关·百牢关,都被列在廿六关之内。但是,兴州兴城关、梁州甘亭关。百牢关,毕竟已居秦岭以南,所以《唐六典》将岐州散关列马上阅,兴城关列为中关,而将梁州甘亭关、百牢关列为下关。同时,关中与山南的关系,历来比关中与关东的关系要密切;这一“密切”不仅是地理上的。

图书封面


 天圣令与唐宋制度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