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2011年秋季卷总第14期-中国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509737644
作者:周晓虹,谢曙光 主编
页数:238页

作者简介

《中国研究(2011年秋季卷总第14期)》,本书设主题研讨、学术论文、书评与随笔等栏目,收录了《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体系》、《中国城市化与失地农民》、《上海聋人手语实践》等文章。

书籍目录

发刊词 / 1

主题研讨:中国农村研究专题

主持人语——张玉林 / 1

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体系——以我国农产品市场为例——熊万胜 / 3

由礼而法:土地流转的社会分析——基于皖南祁村的调查——马流辉 / 35

中国的城市化与失地农民——以苏北某市郊区为例的人类学研究——王华 / 49

辞工:民工荒背景下的新型劳资冲突——彭铟旎 / 61

论区域比较作为方法及其在自杀研究中的应用——刘燕舞 / 83



学术论文

坐立不安:香港中产的社会心理状况——吕大乐 / 105

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纵观横看马来西亚华人——黄美冰 / 120

于无声处的田野体验:文化人类学视角中的上海聋人手语实践——潘天舒 张梅胤 / 136

“姊妹”并不平等——基于一个东北农村女基督教徒的研究——李鹏 / 155

人口控制论如何获得学术权威?——金度经 / 174

阶层同质婚刍议——孙陶 / 193



书评

传承抑或断裂:中国城市家庭变迁与代际关系演变

——以1994年保定家庭调查为例——曹慧中 / 204

殊途异类:亚洲新富的社会地位与政治意识

——读《亚洲新富:手机、麦当劳与中产阶级革命》——李婷玉/ 217

英文目录与摘要/ 231

稿约 / 237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    周晓虹、谢曙光主编的《中国研究(2011年秋季卷总第14期)》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于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章节摘录

  王赓武提出多维度的、对复杂身份更具解释力的多重认同论——从东南亚华人的认同出发,由四个维度与规范所构成,即种族认同与自然规范、国家认同与政治规范、阶级认同与经济规范、文化认同与文化规范——诚然,这是本研究放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参考的方法与维度。然而,放在马来西亚的语境里,经济认同与规范并不具备显著的可比性,因而在本研究的具体操作里,只取国家、族群与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比较。  显然,王赓武提出的多重认同与规范是测量华人多重认同的极佳参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加入横的世代的向度,以图在横的当代向度里呈现不同世代的马来西亚华人不同维度的认同趋向。本研究以为,在多重认同的维度上,加入世代的横面向度,特定社会的集体或族群文化认同可以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里呈现一个更完整的当代面貌,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集体或族群,更好地把握其隐含的特定属性。  总括而言,论文叙事的基本轴线是:将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模式归结为互构关系,即日常歌唱的代际差异与文化认同的代际差异经由意识、情感与认知机制的相互作用构成。通过日常歌唱行为,社会结构中的文化认同模式得以嵌入马来西亚世代华人的集体记忆之中,记忆又唤醒或强化他们不同程度的对国家、族群和文化的归属感;反之,不同维度的认同属性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日常歌唱。  论文的实证分析分别比较了马来西亚老年、中年、青年、少儿四代华人群体的日常歌唱行为、身份认同的代际差异,主要发现是:(1)少儿单纯、被动的意识与情感使其日常歌唱呈现被动、被组织、培养、富教育意义的灌浇式特点,同时“便捷式的”继承“我们”的文化身份,将少儿的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置入一个“危险期”、“填空期”;(2)活络的意识与情感使得中青年的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处于一个“自由期”、“过渡期”,在种种动向里不断运动着,不断建构与重构各种自我,实践着日常歌唱的自主追求;(3)老年人寻求归属的意识与情感则置其于相对“安全期”与“完满期”,几近完成的身份与认同呈现着不易变动的认同与情感,以及怀旧的歌唱喜好(参见总表)。  ……

图书封面


 NO.14-2011年秋季卷总第14期-中国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