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4
ISBN:9787010006819
作者:列宁
页数:139页

作者简介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列宁在书中阐述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理,不仅教育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他们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且也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支部结合本国个体实际解决本国的革命问题具有指志意义。十月革命后,列宁总结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国家与革命》一书中的思想。

书籍目录

国家与革命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撑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1917年8-9月)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阶级社会和国家
1.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 特殊的武装队伍,监狱等等
3. 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4. 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第二章 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

前言

第一版序言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1(1917年8—9月)国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国家同势力极大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它对劳动群众的骇人听闻的压迫愈来愈骇人听闻了。各先进国家(我们指的是它们的“后方”)变成了工人的军事苦役监狱。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的空前惨祸和灾难,使群众生活痛苦不堪,使他们更加愤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正在显著地发展。这个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已经具有实践的意义了。在几十年较为和平的发展中积聚起来的机会主义成分,造成了在世界各个正式的社会党内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沙文主义流派。这个流派(在俄国有普列汉诺夫、波特列索夫、布列什柯夫斯卡娅、鲁巴诺维奇以及以稍加掩饰的形式出现的策列铁里先生、切尔诺夫先生之流;在德国有谢德曼、列金、大卫等;在法国和比利时有列诺得尔、盖得、王德威尔得;在英国有海德门和费边派,等等)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沙文主义,其特点就在于这些“社会主义领袖”不仅对于“自己”民族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正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利益,采取卑躬屈膝的迎合态度,因为大多数所谓大国早就在剥削和奴役很多弱小民族。而帝国主义战争正是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这种赃物而进行的战争。如果不同“国家”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偏见作斗争,使劳动群众摆脱资产阶级影响、特别是摆脱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斗争就无法进行。首先,我们要考察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特别详细地谈谈这个学说被人忘记或遭到机会主义歪曲的那些方面。其次,我们要专门分析一下歪曲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即在这次战争中如此可悲地遭到破产的第二国际(1889—1914年)的最著名领袖卡尔·考茨基。最后,我们要给俄国1905年革命、特别是1917年革命的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后面这次革命的第一个阶段看来现在(1917年8月初)正在结束,但整个这次革命只能认为是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不仅具有政治实践的意义,而且具有最迫切的意义,这个问题是要向群众说明,为了使自己从资本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他们在最近的将来应当做些什么。作 者1917年8月

内容概要

作者:(苏联)列宁 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媒体关注与评论

第一版序言国家与革命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1                (1917年8—9月)    国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和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国家同势力极大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它对劳动群众的骇人听闻的压迫愈来愈骇人听闻了。各先进国家(我们指的是它们的“后方”)变成了工人的军事苦役监狱。    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的空前惨祸和灾难,使群众生活痛苦不堪,使他们更加愤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正在显著地发展。这个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已经具有实践的意义了。    在几十年较为和平的发展中积聚起来的机会主义成分,造成了在世界各个正式的社会党内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沙文主义流派。这个流派(在俄国有普列汉诺夫、波特列索夫、布列什柯夫斯卡娅、鲁巴诺维奇以及以稍加掩饰的形式出现的策列铁里先生、切尔诺夫先生之流;在德国有谢德曼、列金、大卫等;在法国和比利时有列诺得尔、盖得、王德威尔得;在英国有海德门和费边派,等等)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沙文主义,其特点就在于这些“社会主义领袖”不仅对于“自己”民族的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正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利益,采取卑躬屈膝的迎合态度,因为大多数所谓大国早就在剥削和奴役很多弱小民族。而帝国主义战争正是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这种赃物而进行的战争。如果不同“国家”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偏见作斗争,使劳动群众摆脱资产阶级影响、特别是摆脱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斗争就无法进行。    首先,我们要考察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特别详细地谈谈这个学说被人忘记或遭到机会主义歪曲的那些方面。其次,我们要专门分析一下歪曲这个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即在这次战争中如此可悲地遭到破产的第二国际(1889—1914年)的最著名领袖卡尔·考茨基。最后,我们要给俄国1905年革命、特别是1917年革命的经验,作一个基本的总结。后面这次革命的第一个阶段看来现在(1917年8月初)正在结束,但整个这次革命只能认为是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不仅具有政治实践的意义,而且具有最迫切的意义,这个问题是要向群众说明,为了使自己从资本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他们在最近的将来应当做些什么。                                                                  作  者                                                                 1917年8月

章节摘录

马克思的学说在今天的遭遇,正如历史上被压迫阶级在解放斗争中的革命思想家和领袖的学说常有的遭遇一样。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以最恶毒的敌意、最疯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谣和诽谤对待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逝世以后,便试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可以说是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现在资产阶级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作这种“加工”的事情上正一致起来。他们忘记、抹杀和歪曲这个学说的革命方面,革命灵魂。他们把资产阶级可以接受或者觉得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放在第一位来加以颂扬。现在,一切社会沙文主义者都成了“马克思主义者”,这可不是说着玩的!那些德国的资产阶级学者,昨天还是剿灭马克思主义的专家,现在却愈来愈频繁地谈论起“德意志民族的”马克思来了,似乎马克思培育出了为进行掠夺战争而组织得非常出色的工人联合会!在这种情况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歪曲空前流行的时候,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的国家学说。为此,必大段人段地引证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著作。当然,大段的引证会使文章冗长,并且丝毫无助于通俗化。但是没有这样的引证是绝对不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所有谈到国家问题的地方,至少一切有决定意义的地方,一定要尽可能完整地加以引证,使读者能够独立地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全部观点以及这些观点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确凿地证明并清楚地揭示现在占统治地位的“考茨基主义”对这些观点的歪曲。我们先从传播最广的弗·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讲起,这本书已于1894年在斯图加特出了第6版。我们必须根据德文原著来译出引文,因为俄文译本虽然很多,但多半不是译得不全,就是译得很糟。恩格斯在总结他所作的历史的分析时说:“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勿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德文第6版第177—178页)这一段话十分清楚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列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还应该指出,恩格斯十分肯定地认为,普选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他显然是考虑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长期经验,说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如我国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以及他们的同胞兄弟西欧一切社会沙文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却正是期待从普选制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他们自己相信而且要人民也相信这种荒谬的想法:普选制“在现今的国家里”能够真正体现大多数劳动者的意志,并保证实现这种意志。我们在这里只能指出这种荒谬的想法,只能指出,恩格斯这个十分明白、准确而具体的说明,经常在“正式的”(即机会主义的)社会党的宣传鼓动中遭到歪曲。至于恩格斯在这里所唾弃的这种想法的全部荒谬性,我们在下面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今的”国家的看法时还会详细地加以阐明。恩格斯在他那部流传最广的著作中,把自己的看法总结如下:“所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接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直接障碍。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那时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这种“一定的”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它已开始建立的国家是怎样的呢? “……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现在一切愿意以社会党自命的政党的纲领中都载有这个要求。但是它们的纲领究竟有什么价值,这从我国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行径中看得最清楚,因为他们恰巧是在2月27日革命以后就已在实际上拒绝实现这个要求!“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一向作为中央政府的工具的警察,立刻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而变为公社的随时可以撤换的负责机关。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官吏也是一样。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了。……公社在废除了常备军和警察这两种旧政府物质权力的工具以后,立刻着手摧毁精神压迫的工具,即僧侣势力…… 法官已失去其表面的独立性……他们今后应该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且可以撤换。……”由此可见,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似乎“仅仅”是更完全的民主:废除常备军,一切公职人员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完全可以撤换。但是这个“仅仅”,事实上意味着两类根本不同的机构的大更替。在这里恰巧看到了一个“量转化为质”的例子:民主实行到一般所能想像的最完全最彻底的程度,就由资产阶级民主转化成无产阶级民主,即由国家(=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化成一种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的东西。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抗,仍然是必要的。这对公社尤其必要,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坚决。但是实行镇压的机关在这里已经是居民的多数,而不像过去奴隶制、农奴制、雇佣奴隶制时代那样总是居民的少数。既然是人民这个大多数自己镇压他们的压迫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也就不需要了!国家就在这个意义上开始消亡。大多数人可以代替享有特权的少数人(享有特权的官吏、常备军长官)的特殊机构,自己来直接行使这些职能,而国家政权职能的行使愈是全民化,这个国家政权就愈不需要了。在这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着重指出的公社所采取的一项措施:取消支付给官吏的一切办公费和一切金钱上的特权,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这里恰巧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转变: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从压迫者的民主转变为被压迫阶级的民主,从国家这个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变为由大多数人——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正是在这特别明显的一点上,也许是国家问题的最重要的一点上,人们把马克思的教训忘得最干净!通俗的解释(这种解释多不胜数)是不提这一点的。人们把这一点看作已经过时的“幼稚的东西”,“照例”不讲它,正如基督教徒在获得国教地位以后,把带有民主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早期基督教的种种“幼稚的东西”“忘记了”一样。应当用什么东西来代替现在的德国呢?(它拥有反动的君主制宪法和同样反动的小邦分立制,这种分立制把“普鲁士主义”的种种特点固定下来,而不是使它们在德国的整体中被融解掉)在我看来,无产阶级只能采取单一而不可分的共和国的形式。联邦制共和国一般说来现在还是美国广大地区所必需的,虽然在它的东部已经成为障碍。在英国,联邦制共和国将是前进一步,因为在这里,两个岛上居住着四个民族,议会虽然是统一的,但是却有三种立法体系同时并存。联邦制共和国在小小的瑞士早已成为障碍,它之所以还能被容忍,只是因为瑞士甘愿充当欧洲国家体系中纯粹消极的一员。对德国说来,实行瑞士式的联邦制,那就是倒退一大步。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有两点区别,这就是:每个加盟的邦,即每个州都有它特别的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法院组织;其次,与国民议院并存的还有联邦议院,在联邦议院中,每一个州无分大小,都以一州的资格参加表决。”在德国,联邦制国家是向单一制国家的过渡,所以不是要使1866年和1870年的“来自上面的革命”又倒退回去,而是要用“来自下面的运动”来加以补充。恩格斯对国家形式问题不但不抱冷淡态度,相反,他非常细致地努力去分析的正是过渡形式,以便根据每一个别场合的具体历史特点来弄清各该场合的过渡形式是从什么到什么的过渡。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从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出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单一而不可分的共和国。他认为联邦制共和国或者是一种例外,是发展的障碍,或者是由君主国向集中制共和国的过渡,是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的“前进一步”。而在这些特殊条件中,民族问题占有突出的地位。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虽然无情地批判了小邦制的反动性和在一定的具体情况下用民族问题来掩盖这种反动性的行为,但是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丝毫没有忽视民族问题的倾向,而荷兰和波兰两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自己”小国的狭隘市侩民族主义的极正当的斗争中,却常常表现出这种倾向。

图书封面


 国家与革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在这样一个时代敢于公然出版已经在否定自身存在的先哲书籍,如果不是无耻,那就一定是出于对自身强权统治的自信。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是一个过渡过程。而这一过程,按列宁的说法,似乎应当不是缓慢的。列宁提到了全民所有的社会暴力——即武装的公有制,暴力的平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彻底的大民主的硬性基础之一。列宁批判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完成他的理想。向伟大的革命导师致敬!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原本主张国家的消亡理论,列宁这里是很久以后国家才会消亡。二、列宁对暴力/革命的推崇,认为资产阶级国家只能用暴力推翻。三、国家的消亡是缓慢的、自行的,国家只能消亡不能消灭四、无产阶级国家是一个高强度的国家。
  •     关于这本书我给出五分,并力荐这本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可以说是因为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实践过书中的内容。而且在之后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这本书影响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无一例外,这本书也的确会有如此的影响。列宁这个人是个奇才,他的学术涵养很高(见列宁全集的笔记),扎实的进行过研究,不过过于强调追求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目标了。但是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和平时期的普通人的话,他只能被认为是一个疯子,而他的才能只能被认为是反社会的拙能了。为什么列宁会如此的宣扬共产主义革命?甚至于在这本书之中反复的强调要使无产阶级专政?我想这跟列宁小时候他的兄长,一位民粹主义活动家被沙皇杀害有关,据说对列宁刺激很大,使得列宁从一名普通的左翼社会党人转变为一位坚定的共产党人,在后来也的确如列宁对沙皇一家的行为就能够看见了,杀死沙皇一家为了避免‘历史的重演’;其中不乏带有报仇雪恨的味道。日本人曾试图说服列宁接受日本人献金,列宁刚开始拒绝,但随后日本人以沙皇欺压弱小民族为由打动了列宁,可以看出列宁对他兄弟的事和自己血统是极为在意的。至于中国的那片被侵占的广阔领土,列宁的话笑笑也就了事了。不过列宁所建立的国家最终还是被历史无情的碾碎了,当然这是后话了。但除开列宁在肃反的问题上(列宁时期的肃反严重,甚至列宁被暗杀失败之后,布尔什维克人出台了一部《红色恐怖》法案,但列宁时期肃反没到斯大林时期的那种极其严重的程度),列宁在当年领导苏联时注重经济,发现了苏俄刚建立制度上一些漏洞,政治局内部的讨论也很活跃,在列宁改革的新经济政策中邓小平也是给出很高的评价。侧面也反应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们的单一化了,抓政治斗争、抓权利、抓革命、不重视急需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也是后来社会主义失败的最关键因素;缺少了必要的合理民主、自由。使得改革困难,制度僵化,监管腐败横生。你如果仔细看这本书并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联系起来,你就能发现毛泽东建国后的一系列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其他共产主义国家对肃反的狂热性出自于那里,列宁的这本书是根源。由于影响了太多人,使得一个比一个更加的极端,一个比一个更加的蒙昧。你不能说他的出发点是错的,因为他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所考虑,我们可将其称之为‘公意’。但是无产阶级的大众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这部分我们可称之为‘众意’。无论公意还是众意我们都可将其视之为人的价值取向问题,那么资产阶级的老爷们,那些积累资本,创造财富的人就一定是错误的?这个问题上马克思给其资产阶级的老爷们就定下了原罪,而这个罪就是‘剥削’,直到现在依然还扣在富豪们的身上。我想这也是抗争政治的有趣性,没有这种出发点没有后来那种激烈的共产主义运动,我想现代的民主国家恐怕不会被推至如此,反而现代的民主国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苗头,可以说共产主义起到了镜子的作用。社会普遍性出现的软肋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恐怕说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也并不一定全部是错误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的很有意思;‘共产主义运动的口号是使得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的革命面前颤抖吧。在之后的一百年中的确使得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的革命中颤抖了。’但是他同样也批评了马克思将资本主义‘投票箱’中的‘金元选票’,变为街头堡垒战中的‘子弹选票’。其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我觉得是关于住房的问题。列宁对无产阶级住房的问题解决办法是没收一切住房,然后成立住户委员会,让资产阶级的房子也无条件使无产阶级也住进去,以此来解决住房问题。这一目的的确在十月革命后实施了,在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中有详细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同样,我也觉得这样的手段过于‘一刀切’了,就像日瓦戈医生的岳父说的那样;你把我们的财产剥夺了,为了给人民。难道我们不是人民吗?’这其中的教训依然值得目前的我们注意,凡是高喊‘人民’二字的口号,其后来的所作所为是否如同它当初所喊的一样?还是说‘人民’只不过是个空洞的概念。但是在‘人民国家’这个概念上,列宁的确看出了其中的空洞,空洞指的是人民国家的泛指包括有产者、富裕者、资本家在内,而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国家是需要对资本家、反无产阶级专政人员进行残酷镇压的,利用国家这个机器来不断的镇压资本家和反无产阶级分子。把握不好这种做法很残忍,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血腥味十足,恐怕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也没有这样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清除。由此延伸的这种空洞而将‘人民国家’的概念改成‘公团’,由此混入了列宁就初期计划经济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这其中不乏概念过于松散了点,不过也符合列宁一贯的性格特征,具有革命性。但是否需要这种革命性,我想如今的后来者已经可以给个定论了。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列宁对于个人崇拜这个问题上大致是反对的。从他的夫人在斯大林树立对列宁的政治崇拜中就能看出来。个人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是使得人的意识形态过于的浓烈,教训惨重,但是却无法避免(必须要有一个精神导师来引导人民的意识形态)。托洛茨基和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曾经反对过列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称呼其为‘独裁’。但之后却还是赞同了列宁关于加速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主要还是看到了无产阶级落后到难以一时间能够觉醒的态势,所以三人中就托洛斯基默认列宁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以此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卢卡奇曾经对此的建议是使‘无产阶级政权掌握无产阶级的教育,以使其能尽快的懂得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普列汉诺夫是个摇摆立场者,马尔托夫是个社会党人。只有默认并接受列宁影响的托洛茨基比列宁走的更远,宣扬世界革命论与不断革命论。但是革命后执政太短,或者说仅给共产主义者们开了个头的列宁由于早逝(列宁在苏联建国前就已中风瘫痪),死后由其接班人斯大林掌管苏共(托洛茨基丢掉了列宁给他竖立接班的机会)。斯大林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限,除了拿列宁为自己大刀阔斧的开路以外,面对布尔什维克党内人才济济的局面,很难将自己拔高。更何况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在党内有着不下于斯大林的影响力,由此可见斯大林的地位是极为不保的,加上从小国出来的斯大林天生就有一种自卑心态,这也使得斯大林在政治斗争中咄咄逼人,毫不留情。在随后的党内斗争和大清洗只能说是一场大悲剧,政治精英、科学家、军事精英等一大批社会精英被关入集中营、被流亡、被杀害。在苏共二十大会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猛烈的批判之后竟然未对列宁的进行重新定义,这使我感到惊奇(由此可见斯大林借政治手段对列宁竖立崇拜的成功性)。同时,我也知道由于赫鲁晓夫打倒斯大林也需要通过列宁的旗帜和理论进行斗争,以防止苏共、苏联、社会主义人民思想出现真空的情况。其结果就直接导致了列宁已经同苏共、同苏联、同共产主义、同执政合法性联系在了一起,以至于谁都不敢动这座巨山(甚至把对列宁的崇拜推广到全社会主义国家之中)。我认为对列宁的崇拜减少并不是坏事,他应该同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作为长久影响历史进程的伟大事迹而被记录,而不是盲目的崇拜。“崇拜会带来形式,形式会带来教条,而事物是持续发展的。”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没有说错。 文;神性的流动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除了对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写的很模糊外还是很好的。
  •     2015年3月 二读
  •     ....
  •     虔诚拜读伟大导师们的光辉专著。
  •     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带领人民不断坚固着经济基础迎接国家自行消亡的那一天手稿到此中断
  •     只有懂得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懂得这一点的人,才算掌握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
  •     写附注之前稍微看了看豆瓣下的书评,很遗憾的发现读了这本书的大部分人还是没搞懂书里的原意而加以擅自因被小资影响的理解变成没有论据的歪曲。这本书里详细论述的好几个问题恰好正中至今依然占上风头、对现今本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断进行庸俗的抨击 的小资本主义和机会主义。并且证实了他们如何那样大胆的口无遮拦,明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的思想,没有认真读过一本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作品,却以为自己可以有能力把它抨击的体无完肤,信口开河大谈资本主义怎样的优异(可能连资产阶级的书也没看过、其实也不了解资产主义的吧),相反在熟习马克思思想的人眼里简直是无理取闹而已。推荐这本论述国家与革命的书,整本书辩证的简明易懂,详细列举了各种实际(说明马克思等人的思想绝不是空谈)。
  •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暴力统治机关。
  •     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致敬!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是天生的反对派,不断地批判,让社会不断地进步,而不是拥护一个行将就木的所谓共和国,为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伥!
  •     每天睡前看看,帮助睡眠。这本看腻了就换梦的解析,两本来回换着看,每天睡得都特香,推荐购买,从此告别安眠药
  •     写得很通俗易懂,只是我对部分观点有所保留罢了。
  •     一本尚未完成就被革命打断的书,不赞同国家消亡的结局和过程
  •     煽动性较强,学术性较弱。倡导以一种更右的方式来取代右的方式
  •     马克思主义的很多经典内容都有出现,但是已经过去的历史经验表明,很多思想还是值得商榷的
  •     怎么能把这本书忘了!
  •     hao.
  •     列宁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即明确提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阶级性,意味着国家是阶级的国家,如果不是资产阶级的国家,那就是无产阶级的国家,不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践,再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也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来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权。这是文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境下,文革具有无可辩驳的正确性。
  •     ………………
  •     关于国家的本质与通往共产主义的路径
  •     我敢说90%以上的党员没读过列宁的著作,包括你。
  •     经典命题:有国家,无自由。
  •     你引了一句诗,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你还说,打烂一间屋子、还知道怎么重建的人,总是能在历史的进程中莫名其妙地成功。
  •     列宁对马恩国家革命理论的个人阐发,体现其对俄国革命的展望与总结,个别分析有待商榷。
  •     在阐述马恩文本的过程中,列宁在这本册子中着重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国家的消亡和无产阶级专政是统一的。【由此打碎、摧毁现有的国家机器并不等同于无政府主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国家的消亡必然发生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消灭了阶级剥削),而非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包括资产阶级议会制);【在资产阶级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必须保持国家,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专政地位而国家未消失前,名为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阐发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学说。】
  •     不容置疑的声音。
  •     读此类著作真不能开上帝视角,3颗星吧。(考茨基主义才是亮点
  •     列宁始终很难把自己从布朗基主义的恶名中洗刷出来,即便他对马克思有着高度的理解。可惜的是,由于国内外政治压力的存在,列宁实行的是一党专政,而不是这本书里所推崇的无产阶级专政。这种一党专政终于使社会主义运动最终走到自己的对立面了
  •     很实惠很便宜 昨天晚上 要看这本书 本来要在网上看电子版的 ,后来想打印出来看。,在网上一搜有 ,马上下单,今天下午就收到了 超快。
  •     此书堪称列宁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名词首次被提出。
  •     简直就是共产党的圣经,句句都是真理
  •     字字珠玑
  •     重读了此书,5星非为此书理论是否正确。从影响力角度来说,此书绝对是20世纪经典的著述之一,影响了世界的命运。
  •     好一架永动机
  •     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应该消灭国家。修正主义者认为,应该全盘接受现有的国家和官僚体系。作者认为,从长远看国家会消亡,但是不能马上取消国家,应该改造国家机器,消灭官僚制度,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不要联邦制,要单一制。不要权力制衡,要权力集中。
  •     说实话,我确实被列宁说服了
  •     虽然觉得本书过于笼统,说服力不强,但还是觉悟到,我们的新中国不就是机会主义的胜利吗。
  •     很畅快,继续刷下一本
  •     The most brilliant distortion of Marxism that turned out to be the most popular "orthodox" because of its sordidness and vulgarity.
  •     当打破了一直以来对列宁的刻板印象而认真去读一本他的书时,不得不说列宁写作强大的蛊惑性震撼了我,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完美的又“机会主义”的解读,非常赞
  •     永远搞不懂列宁对民族主义的态度
  •     前半部分比较好
  •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
  •     罪恶根源
  •     如果“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如果当下是人民民主专政,必定有一个阶级被“人民”压迫,且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     《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
  •     我一直在考虑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当然这本书依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相反,列宁将民族主义更加扩大化了
  •     有力!
  •     論無產階級專制機器
  •     论战性作品。
  •     杀气腾腾而又味同嚼蜡,逻辑混乱而又谎言连篇。以前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列宁活得久一点,斯大林没上台, 俄国霸占中国的大片领土或许列宁会还给中国。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永远不会。
  •     最大收获是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论述
  •     读得略糙。不过抓了一个“专家治国”这一论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