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关系史纲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中苏关系史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09719831
作者:沈志华,李丹慧,杨奎松,牛军
页数:566页

作者简介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是几位中苏关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又一力作。他们在掌握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中苏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中苏关系的许多重大事件做出的新住释。对于所有研究中苏关系或者对那一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都是开卷有卷的。
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作者多数是在这一课题上造诣最深、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在我看来,这部著作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国内著名学者利用大量史料、包括大量解密资料展示、探讨1917-1991年中苏关系的曲折历史,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苏联与中国革命、中苏同盟建立、中苏分裂与对抗、中苏关系正常化等重大事件,是国内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历史的力著。

书籍目录

目  录

序 中苏关系的历史与中俄关系的未来
——写在《中苏关系史纲》出版前的几句话…………………………………李凤林/1
《中苏关系史纲(增订版)》序……………………………………………………陈 兼/9
增订版说明……………………………………………………………………………沈志华/15

第一篇 难以确定的对手(1917~1949)
第一章 中苏建交声中的革命输出…………………………………………………………/3
俄国人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
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
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和他所领导的
国民党。
第二章 苏联援助下的国民革命……………………………………………………………/23
孙中山的强势在相当程度上阻遏了莫斯科对国民党前途的左右;而他的去
世,则使莫斯科必欲引导国民党前进方向的努力和国民党内部的反抗形成尖锐
的冲突。苏联帮助了中国的国民革命,同时也大大加速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彻底
分裂。
第三章 莫斯科与中国的苏维埃革命………………………………………………………/39
按照俄国模式创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虽然让俄国人付出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精力,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抵抗住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土生土长的毛
泽东在中共领导人中迅速崛起也就成为必然。
第四章 战争威胁下的中苏外交……………………………………………………………/52
在种种危机的压迫之下,苏联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孤立政策,开始主动和蒋
介石国民党政府打交道。外交的需要影响到依赖苏联而存在的共产国际的方针。
新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与推行,包括推动中共与国民党妥协成为必然趋势。
第五章 中苏两国的战时合作与冲突………………………………………………………/64
苏联既不能不要求中共顾及统一战线,又不能不对国民党压制共产党的行
为表示异议,因而既不能让国民党满意,也不能让共产党信服。其后果在苏德
战争爆发之后,很快就在中苏两国和中苏两党之间,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第六章 中国内战与中苏国共关系…………………………………………………………/91
莫斯科很快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苏联要想确保不让美国的
势力进入到被它视势力范围的中国东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把中共军队引
入东北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使国共之间的战争很快从关内发展到关外。

第二篇 同志加兄弟(1949~1960)
第一章 同盟条约的签订及中苏利益冲突…………………………………………………/111
毛泽东的坚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迫使斯大林对中国的要求做出重大让步,
中苏外交谈判中的利益冲突最终得以化解,而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猜疑也在
加深。两个大国之间的同盟关系笼罩在不祥的阴影当中。
第二章 朝鲜战争与中苏同盟的实质性进展………………………………………………/127
作为战争的实际决策者,毛泽东和斯大林在全球战略和局部利益上均保持
一致意见,中苏在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实现了全面协调和配合。在国内建
设方面,苏联对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第三章 苏共二十大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139
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毛泽东既感谢赫鲁晓夫为中共搬掉了压在头上的大
石头,又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景担忧,从而决定站出来讲话。“非斯大林化”
降低了莫斯科在各国共产党中的威信,却使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崭露头角。
第四章 苏联的经济援助与中共的政治支持………………………………………………/157
赫鲁晓夫掌握克里姆林宫实权后,全面推动对华政策新方针,加强对华经
济援助;波匈事件发生后,中国领导人到莫斯科和东欧进行协调,帮助苏联度
过了危机。1956~1957年,中苏关系进入了真正平等友好的“蜜月期”。
第五章 苏联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援助和限制……………………………………………/171
赫鲁晓夫在内心深处对中共并不信任,特别是中苏在核战略、核政策以及
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的分歧不断显露,构成了苏联核援助的限度和制约条件。中
苏关系开始出现恶化的迹象时,苏联首先关闭的就是核援助的大门。
第六章 毛泽东在共产党莫斯科会议独领风骚……………………………………………/190
在莫斯科会议上,毛泽东确实是最引人注意的中心人物。不过,最令人感
兴趣并引起争议的,是毛泽东在11月18日大会上的长篇即席发言。他在发言中
不时讲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和不易理解的话语,使得听众惊诧不已。
第七章 “大跃进”、人民公社与中苏对内政策分歧……………………………………/206
对于“大跃进”,苏联开始热情支持和赞扬,后来逐渐冷静下来;对于人
民公社,苏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并一直保持沉默。庐山会议期间
得知赫鲁晓夫公开发表言论谈论公社问题后,毛泽东忍无可忍,决定向赫鲁晓
夫宣战。
第八章 军事合作、炮击金门与中苏对外政策分歧………………………………………/219
台海危机给赫鲁晓夫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不知道毛泽东在想什么,
也不知道毛泽东会做什么,这一点由于危机期间出现的核恐吓及核保护问题而
显得尤为尖锐。几个月以后,赫鲁晓夫终于做出了决定:停止对中国的核技术
援助。
第九章 中苏两党在理念和政策上难以弥合的裂痕………………………………………/252
毛泽东力劝赫鲁晓夫改弦更张,中苏领导人会谈不欢而散。中印边界冲突
升级进一步刺激了赫鲁晓夫,毛泽东也不能再容忍苏联对美国软弱和妥协的政
策。中苏两党在理念和政策上的分歧不断加深,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第三篇 从分裂到对抗(1960~1978)
第一章 中苏分歧公开化与短暂的缓和……………………………………………………/279
意识形态的分歧关系到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谁的思想理论、
路线方针为统一的标准、共同的规律,以谁为领袖的大势,与两党的政治命运、
两党领袖的政治地位密切联系到了一起,这就预示了两党分歧最终公开化的前
景。
第二章 两党关系破裂与两国关系恶化……………………………………………………/334
促使中共迈出破裂与苏共关系步伐的关键,是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估计
的变化,开启了中国外交政策“左”转的进程和中国党对做国际共运领袖目标
的追求。一场意识形态大论战从思想和感情上斩断了这对兄弟之间的最后一丝
情谊。
第三章 中苏同盟关系的彻底瓦解…………………………………………………………/375
在对外患与内忧思考的相互作用下,毛泽东将中国集中反帝的外交战略调
整为反帝反修战略。苏联开始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一个假想敌,中国则成为苏
联人眼中的领土扩张主义者。敌友角色的质的变换彻底扭转了中苏关系发展的
方向。
第四章 国际共运分裂与中苏走向对抗……………………………………………………/410
中苏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从谨慎、克制发展到主动反击、军事对峙。毛泽
东着手调整中国的对外战略。1970年初中美关系解冻,中国开始联美抗苏,中
苏关系最终转入敌对状态。中苏同盟名存实亡。

第四篇 走向“正常化”(1979~1991)
第一章 “正常化”问题的缘起……………………………………………………………/451
恶化的双边关系同历史遗留问题和两国内外政策等纠结在一起,既造成了
解决有关问题的迫切性,也加剧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并导致探索关系
正常化的过程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在对抗和冲突中逐步和缓慢地前行。
第二章 开启“正常化”进程………………………………………………………………/466
中苏副部长级政治磋商在北京举行。中方要求根本消除苏联对中国的安全
威胁,苏方则不希望对已经获得的战略地位做根本调整,不想减轻对中国的军
事压力。谈判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典型的马拉松式的谈判。
第三章 双边关系逐步改善…………………………………………………………………/491
苏联最高领导人相继辞世,导致国内政局复杂化,各项政策停滞不前。中
方的努力成为中苏关系缓和与改善的主要动力。中苏各领域关系的持续改善与
发展使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的基础日益稳固。两国关系正常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
趋势。
第四章 走向“正常化”的转折……………………………………………………………/504
“首先我们是邻国,我们之间有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因此就决定我们
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要‘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这是中苏关系正常化最基本
的动力,也是中苏关系的历史命运。
第五章 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525
中国政府的确在积极地推动中俄关系发展,通过外交努力促使叶利钦新政
府很快表示,愿意继承中苏关系的一切积极成果,保持同中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继续履行前苏联同中国签订的条约,并同意尽快批准中苏东段国界协定。

跋 中苏同盟破裂的内在原因………………………………………………………………/531
附录一 参考文献……………………………………………………………………………/541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561

编辑推荐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由杨奎松、沈志华、李丹慧、牛军强强合作 新史料 新视野 新观点 解读七十年中苏关系史

内容概要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 版的学术专著有《喜欢此商品的人还喜欢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年)、《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并主编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和《朝鲜战 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等。
李丹慧,1954年6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并担任《国际冷战史研究》主编。近年发表中苏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史和冷战史学术论文30余篇,并主编了《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2000年)、《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到对抗 ——中苏关系论文集》(2002年)等著作。
杨奎松 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共党史、中外关系史,现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1982年1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87年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部任编辑,1987年2月至1990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任教,1990年12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革命史研究室主任。
牛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教授,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外交史、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史。著作:《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

媒体关注与评论

研究和总结中苏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历史演进中获得启示.避免重复前时前代所犯下的错误,才可能为中俄关系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甚至为中国处理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一个可资利用的范式。正所谓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沈志华等中苏关系研究的中坚力量的新著《中苏关系史纲》的出版恰逢其时。  ——原驻苏联火使李凤林中苏关系史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了解中苏关系的演变,对解读中国历史是必不可少的。这部著作不仅完整记述了中苏关系的全过程,而且澄清和揭示了不少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断。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章百家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本书作者是在这一课题上造诣最深、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这部著作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卒教授陈兼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篇 难以确定的对手(1917~1949)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中国人中最早真正向俄国人求助的,是孙中山。由于高唱“以俄为师”,孙中山改造了国民党,并且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军队,把它的国民革命从南到北推进到了中国当时的大多数省份。蒋介石继承下来的国民党虽然最终与苏联分道扬镳,但是,国民党曾经依赖于苏联的帮助,并且受到过俄式革命的激进影响,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坚定地在中国推行俄国经验和俄国逻辑的革命党。在莫斯科直接指挥下的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中共从最初的几十人,一車发展到数万人。苏联的种种帮助是它得以在旧中国极端复杂和危险的境况下生存发展的要作之一。 无论国共,它们在和苏联的关系上都历经曲折。但也正是这重重曲折,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的历史,并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值得回味和思索的故事。第一章 中苏建交声中的革命输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日益严重地掐于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压迫的状态之中。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由于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使得这个国家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捏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图书封面


 中苏关系史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中苏关系史纲》(增订版)是沈志华先生注入心血的又一本经典著作,实质上这本书早已出版也已经在学术界和专业领域取得了相当的多的好评,这些好评主要源自沈志华、杨奎松等主要史学家的精心讲述,在很多史料的堆积过程中能够找到其中的核心并能有效的结合历史阐释现实外交政策的基本逻辑。 中苏外交不仅仅是两国共产党的党际交流,而且也包括了当时的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的交往,这就说明了中苏关系不单单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而是两个国家长期以来不断的沟通和交往的关系,其中国民政府与苏联的外交史往往被人所遗忘,在这一点上杨奎松先生有着长期以来的对国民党历史研究的兴趣以及成就恰恰补充的这一方面,孙中山领导下的民国政府与苏联在很多问题上有着很多共同的主张,由此也影响到了中苏关系的长期性、紧密性,更加重要的是中苏关系友好的开始并非是从建国后才开始的。这一部分是《中苏关系史纲》的一个闪光点,它正弥补了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段历史的忽视的空白。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与中国的关系更加的复杂化了,斯大林作为共产国际的实际领袖不能不顾中国党的立场但作为苏联国家的领导人又不能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有过大的对立,这一时期的中苏关系实际上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展开的,抗日战争的爆发也对中苏关系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晓得影响,外蒙古的独立以及苏联的出兵就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人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的认为是国民政府的无能和软弱导致的,但根据《中苏关系史纲》分析来看这其中有着更加复杂的过程,当时负责与苏联谈判的宋子文并非李鸿章,他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并非是可轻描淡写的,根据史料来看当时的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并没有平等的地位,这主要源于综合实力相差的非常悬殊。总而言之建国前的中苏关系是复杂的,其中牵涉到大国之间的利益纠葛也牵扯到国家实力的不同,其中有软性限制也有硬性的限制导致中苏关系的发展不平顺的。 建国后的中苏关系主要表现得逻辑途径就是感性的同盟到敌人再到理性的伙伴,这一发展过程也主要源于当时的国际格局大背景。二战结束后世界逐渐形成了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中国根据自身处境和具体情况不可避免的选择了自己的阵营,这一时期的国家外交出发点被整个冷战的趋势所扭曲抛弃的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科学的外交政策而转向以意识形态来定亲疏,一边倒的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结成亲密的同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并非主观意愿的,是一种迫于客观的结果在一段建设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转向独立自主,力图摆脱苏联的沙文主义的影响,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赫鲁晓夫试图在中国建立联合舰队、长波电台。当然这一问题上《中苏关系史纲》在增订版里更加详尽的做了说明有些观点还是很有颠覆性的,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相关史学爱好者去关注的。在之后的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中苏关系延续了之前的互相抨击、相互诋毁的主要轨迹,这在于苏联党和政府对国际形势的误判,他们认为中国会在苏美的联合压力下成为牺牲品化为齑粉,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外交智慧以及灵活度,中国在与苏联的恶斗中已经逐渐回归到了那条亘古不变的外交出发点上——国家利益。中国审时度势与当时处于守势的美国接触并达成共识一直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苏联的全球霸权和沙文主义。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晚期苏联认识到国家正面临危机,也认为和中国搞好关系迫在眉睫在塔什干发表的一个重要讲话重新承认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地位。在苏联短暂的过度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就逐渐在中苏关系上调整政策,苏联的外交逐渐理性化而邓小平也从大局出发强调两国应面向未来,从而就将中苏两国从不断的盲目恶斗中拉了出来。之后的中俄关系能够发展的如此顺利和友好是和长期以来的中苏关系建设是不无关系的,一个国家如果忘记历史那么它将陷于失败,两个国家如果忘记彼此关系的历史那么它们将无所适从甚至走向深渊。 《中苏关系史纲》(增订版)延续了原版的经典,但又从新的解密档案中吸收了更多养分,从更高的层面清晰化了中苏关系史。当前的国际形势在进一步的复杂化、实力化,逐渐凸显出了中国、俄罗斯、美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更加要求我们重视研究当年的中美苏三国的关系,尤其是与对我们影响很大的苏联的关系史分析,这一分析能够使中俄关系能够长期平稳的发展。
  •     如果给本书换个文艺书名,我能想到的名字就是《斯大林的木偶戏——攻国受共与苏联的爱欲情仇》,如果给本书换个二逼书名,那就应该是《深谋远虑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如何指引我们前进》。
  •     杨奎松在建国史研究中认为:1 斯大林由于未能占领日本,而若能通过”内战“使朝鲜落入共产党手中,进而威慑日本,还可以取得不冻港。2 若支持毛,跨海作战苏联人必须介入提供支援;支持金,陆战苏方可不派一兵一卒,自身卷入的可能性极小。总而言之,二者难度不同。沈志华在本书中认为: 1 无论胜败,苏方都能取得不冻港。胜则控制朝鲜半岛,取得仁川釜山,败则中方为安全考虑必然请求苏军留驻旅顺大连。 2 斯对毛的怨气,在中苏条约谈判中,斯大林两次极大的让步是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故其答应金以军事手段统一朝鲜,使毛事实上不可能统一台湾,也无法获得喘息发展经济。沈志华认为,这就是毛必须付出的代价,至少结果如此。+++++当然,斯大林为避免再犯在解放战争时期所谓不准毛革命的错误而放手让金统一朝鲜也是一种推测。从逻辑上说,以上都成立。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瞭解蘇聯歷史,沈志華教授的著作當然少不了了。
  •     在支离破碎的史料上填缝自己的想象。尤其是第三篇。
  •     最有价值的还是第二篇关于蜜月期的 以至于看完后又多了些关于中国崛起结果的悲观
  •     依据档案材料来客观的还原历史,使读者能清晰的看待中苏两国的关系历史。我才看了杨奎松、沈志华两人的前两部分,后两部分还没看,就先说到这了。
  •     沈志华教授的书还是值得买的,让我们看见共和国历史背后的阴影
  •     20140415-20140417。难得看到本好书。这本书语言不错,而且小细节上很有新鲜感,没有按照一般的俗套走。对一件事,非黑即白就是种毁,最精彩的,还是让人无法简单批判——这本书做到了~
  •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就中苏政治关系方面来讲,该个人觉得应该算是交代清楚了。话说,同类型书看多了,难免有些重复。其实想说的是,第一部分建国以前的内容就是《中间地带的革命》的缩写版而已。不过也没什么好挑剔的,很多东西在序言里面都提到了。倒是觉得中苏关系真的很诡异,好的时候就像一对好基友,交恶的时候就像不共戴天的仇敌,个中缘由自然也有说明,都是意识形态外交惹的祸。。。。
  •     鸽饵疤樵夫访华时中国是山雨欲来,elder访苏时苏联已是分崩离析的前夜,多么有意思的对称。
  •     在现有材料中,尽可能客观地展现了中苏关系史。历史研究本身无法完全客观,可幸的是,作者尽力让研究客观,并将这一过程展现到最佳状态
  •     比教材好多了
  •     送货速度很快书本质量也很好
  •     根据资料档案,修正了很多以往的“定论”。
  •     这一版淡化了在国共内战时期苏联对中国北方的大力援助,也许是受了较大压力的结果。这也就回避了中苏关系中前期的一个重要问题,导致历史发展路径没有解释清楚,难以解释后续大量事件。对这一版很失望。
  •     沈志华、李丹慧夫妇执笔的二、三部分写得最好。沈志华写的跋作为全书总结,篇幅虽短,却是洞察力惊人的大文章。杨奎松执笔的第一部分贩的私货有点多,有些似乎与中苏关系无关。牛军的第四部分由于档案太少,又平铺直叙,显得枯燥。总体来说,为强强联手,是大陆学术界少有的精品。
  •     大量的解密资料编纂而成,很值得一读。中苏兄弟关系的破裂不得不说尽管有历史大背景的无奈,但到底还是事在人为,如果没有苏联共产党的霸权,中共与苏共应该也不至于闹到如此地步。虽说两国相交以和为贵,但和的真正含义并不在双方容忍,而在于在协商沟通的基础上,寻求互相理解和妥协。
  •     非常非常赞的一本书!
  •     好书值得一看。表扬速递。
  •     记得高华的书是在14年从东京去函馆的火车上看完的,而这本是在这次从东京去秋田的火车上看完的。这么大部的书读着完全不累。合上书,看着窗外青葱的田野,感叹。
  •     从印刷、装订到内容100分~
  •     参考文献太不全,分析太浅,“揭秘”味道远大于史学研究。此书写得太早。
  •     瓢泼大雨的夜晚,幸好还有好书可以读。
  •     太精彩了。
  •     获得了很多新知!改变了从以往书中得到的固定看法
  •     中外史必读蒋廷黻、沈志华。
  •     kindle。原来如此。20160507
  •     书好,演讲更好,说的那是眉飞色舞,极为生动。
  •     沈志华 杨奎松 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
  •     之所以不给五星是因为出版社,一是看了1949年之前的第一篇,就发现了两处疑似错误,一是定价高了点。剩下的部分留到大三看吧。就现在看的一百多页里,已经够颠覆我备受政治教化的历史观了。
  •     材料很翔实,书也很厚,读完了解了很多新情况。
  •     我是沈志华脑残粉从此书开始
  •     跋语可叹。亦步亦趋间一叹一唱。
  •     可能前期已经读过冷战系列,觉得不少说的不够透,如果只看一本中苏,本本足矣
  •     如能添加一个中苏关系大事时间表就好了,增加整体性.
  •     牛军部分没看完 以后补充
  •     很好,毕竟是专业的人写的
  •     修订版,牛军老师加入后,阵容更加强大。。。私以为这确实是目前国内能出版的最高成果了。尽管限于篇幅,还是有一些内容不能详谈,但考虑到类似著作已不少,所以无碍吧?
  •     关于毛在莫斯科的讲话,原文不在了,一个删节版本,不仔细读就不知道毛的讲话为何会让在场的人震惊
  •     沈志华、杨奎松、李丹慧本就是这方面专家,强强联手,字字珠玑。
  •     很详实
  •     因为一个电影才有想去仔细了解的想法。这本书很全面且权威。
  •     主要看了建国到中苏论战,之前之后只是简单翻翻。20160115-20160125重读49-91的关系史,49以前、76以后的简单看看。书很好,值得读。
  •     沈志华在最后的总结中的论点有些马后炮。当时中苏两国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国家关系都是以党的关系为原则的,不存在后来所说的正常的国际关系。中苏破裂的原因在与毛泽东想挑战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老大的地位,苏联则想竭力保持住这种地位。另外,中国在此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太好的角色,挑拨苏美关系,希望爆发世界大战从中渔利。但苏联对此看的很透,知道中国在玩儿什么把戏
  •     简明
  •     史料充足,观点也令人信服。不过有两点不足,对伟大领袖吹的过分了,还有就是直到蛤蛤开始,史料开始减少,是还没爆出来还是不敢写了。。
  •     材料扎实,绝对可战!
  •     书的质量很好,来的及时,书中内容新颖,值得一看
  •     还是在大学读的,读了两遍,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从输出核技术到长波电台,中苏一步步走向决裂。
  •     吼吼。。想想当时抱着这本书,哆哆嗦嗦伸到沈老师面前求签名的时候。。嘿嘿。。
  •     有一句话概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小人同而不合,君子和而不同。
  •     国家利益固然要维护,江湖道义也不能不顾及。完全利他不可能,全然利己也不可取。
  •     对学科最初的热爱的起源
  •     开创性的贡献
  •     中苏关系史的力作,从中苏关系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从抗战至改革开放前内政外交的脉络,与杨奎松教授和高华教授的著作互相比对,更是获益匪浅。
  •     只看了沈志华写的第二篇
  •     沈教授的书,还是非常棒的。有几位作者的书,我是必须买的。沈志华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     20160926,这本书看的时间真是长,从暑假就开始看。里面有不为人知的细节。俩兄弟争夺领导权,最后就只能分家了。
  •     毛把苏共变成了中共。马列——二十四史。中国国情。老人家是赢家。
  •     观点很客观,脉络很清晰
  •     完全呈现了20世纪,中苏关系发展史以及从兄弟到仇人,最后正常化的原因、症结!
  •     孤魂何托,旅榇奚依?
  •     刚看完第一篇,感觉简洁明了,是一本讲历史的好书
  •     全面勾勒了中苏关系,基于大量文献,见解客观!不过因为是史纲,对我最想了解的中苏早期关系,还显得不够详细。
  •     中国四个最厉害的党史专家的强强之作,但是不太喜欢读。
  •     搬家清理藏书。有兴趣的,请豆邮。不包邮,支付宝支付。42元。
  •     研究中苏关系必看的一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