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06-1
ISBN:9787100066952
作者:[英] 埃德蒙·R. 利奇
页数:316页

后记

2004年的一个晚上,导师高丙中教授打电话给我,说准备让我翻译《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最初的兴奋过后,我把自己里里外外掂量了一遍,深感实力不济,只好回电说,这事我做不来。计较之一,是这本书位列人类学经典之一,出版之后历经半个世纪的理论辩难和材料批驳,地位依旧屹立不倒。在今日人类学流行的思潮中,无论强调“过程”还是“意识形态”,追索起理论线索来,本书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源头。这样一本兼具民族志和理论重要性的巨著,翻译得好自然对学界功德无量,翻译得不好,被人戳脊梁骨的可能性也相当之高。当然,就实际困难而言,第一点涉及的问题所有汉译名著都有,不足以作为临阵退缩的托词。计较之二,本书是人类学经典中少有的涉及中国研究的著作,相关汉语名词需要回译,虽然数量不多,然而回译中的陷阱比比皆是。译得对,不过是文气通达的起码条件,译得不对,闹笑话的先例并不鲜见,可谓吃力不讨好。事实证明,后来在翻译过程中,让人擦一把冷汗的险情屡有发生,即使临到译稿付梓,两位译者仍不敢确定其中每处回译都妥帖到位,只能恳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计较之三也是最大的障碍,本书作为研究景颇人的专著,文中涉及大量的景颇语词汇。景颇研究在国内民族学界成果斐然,相关词汇多半已有固定译法,并不能像非洲或太平洋民族志一样音译即可。此外,又因为利奇强调关系、历史与动态,与景颇社区相关的掸语和缅语词汇亦不时出现。让情形更加复杂的是,利奇征引了大量他人著作,把各种不规范的拼写甚至笔误都保留了下来。笔者对相关研究素无涉猎,读到诸如此类的词汇无异天书,遑论翻译了。

作者简介

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1964年重印版导言
鸣谢
第一部分 问题及其背景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克钦社会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 掸人、克钦人及其分支
第二部分 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
第四章 帕朗——一个不稳定的克钦贡萨社区
第五章 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性范畴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地域区分的概念
第三节 人群聚类的概念
第四节 姻亲关系和乱伦的概念
第五节 关于财产和所有权的概念
第六节 等级和阶层的概念
第七节 超自然的概念
第八节 权威的概念:政治和宗教权位
第三部分 结构上的变数
第六章 贡劳和贡萨
第七章 贡萨和掸人
第八章 克钦历史上的证据
第九章 为派系和社会变迁而辩护的神话
第十章 结论
附录一 见于记载的一些语言变迁的案例
附录二 官方报告中的帕朗世仇
附录三 克钦“奴隶制度”的性质
附录四 景颇语亲属称谓
附录五 克钦山区的“掸人”和“克钦人”的人口估计
附录六 降雨:年度降水量(以英寸计)
附录七 作者资历小记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地图
1.缅甸边境的山地族群
2.克钦山区的生态区
3.克钦人与掸人的人口分布
4.克钦山区北部1825年左右掸人与克钦人的人口分布
5.八莫—勐卯边境地区
6A.帕朗
68.帕朗及其邻近村寨的分布 示意图
1.帕朗地区木然派系五寨中首要世系群之间正式结构关系的示意图
2.一栋克钦山官府的平面图
3.世系群裂变分支理论与乌玛督高等身份示意图
4.说明继嗣原则的示意图
……

编辑推荐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前言

学术并非都是绷着脸讲大道理,研究也不限于泡图书馆。有这样一种学术研究,研究者对一个地方、一群人感兴趣,怀着浪漫的想象跑到那里生活,在与人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他们生活的故事,最后又回到自己原先的日常生活,开始有条有理地叙述那里的所见所闻一很遗憾,人类学的这种研究路径在中国还是很冷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民族国家都要培育一个号称“社会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的专业群体。这个群体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被期望扮演多少不同的角色,都有一个本分,就是把呈现“社会事实”作为职业的基础。社会科学的分工比较细密或者说比较发达的许多国家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展出一种扎进社区里搜寻社会事实,然后用叙述体加以呈现的精致方法和文体,这就是“民族志”(ethnography)。“民族志”的基本含义是指对异民族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记述,希罗多德对埃及人家庭生活的描述,旅行者、探险家的游记,那些最早与“土著”打交道的商人和布道的传教士以及殖民时代“帝国官员”们关于土著人的报告,都被归人“民族志”这个广义的文体。这些大杂烩的内容可以被归入一个文体,主要基于两大因素:一是它们在风格上的异域情调(exotic)或新异感,二是它们表征着一个有着内在一致的精神(或民族精神)的群体(族群)。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埃德蒙•R.利奇(Leach.E.R.) 译者:杨春宇 周歆红

章节摘录

插图:简而言之,贡萨意识形态把社会表述为大规模的封建邦国。这个体系意味着社会世界中有阶序的等级制,也意味着大规模的政治整合。各个群体之间都有固定的关系。它像罗马天主教会一样无所不包;理论上排斥派系主义。我认为,在这种政治集权的有效运作与长期存在地方化语言差异之间有种内在的不相容。所以,如果我们发现一个政治体系包含了说不同语言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按三六九等排列的话,那么语言状况可能明显是不稳定的,而且厕身高等级的语言群体往往会同化低等级的语言群体。我们欧洲社会的经历明显就是如此,而这出于非常简单的经济原因。对于个体而言,在语言上与有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人相认同是很有利的。就克钦人的情况而言,如果专制和等级制的贡萨政治体系如理论上所推想的那样有效运作,那么我们大都可以发现在这些贡萨山官统治之下的j政治区域中,语言往往趋向于统一。与此相对的另一种克钦政治理论是用贡劳来表示,其极端形式是无政府的共和主义。每个人都与他的邻人一样优秀,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山官,有如与天主教理论相对的新教理论。在贡劳制度下派系主义当然很普遍,每个地方性小单元都是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个小村寨的头人都乐于显示自己与其邻人同样出色,因此我们会发现哪怕在名义上集权的政治权威之下,也存在着一种绵延不断的语言派系主义。我必须承认这个理论如果有效,那就意味着语言和方言的分布会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不过我将在下文解释这一点。先来看看有关的事实。就地区和语言群体而言,贡萨和贡劳政治体系的分布情况大致如下(见地图2和地图3):A地带在这里只要是克钦人,几乎都说景颇语。其中也有一两个有木如和傈僳血统的小群体,在胡康河谷还有大量自称是“阿萨姆人”出身的群体。不过,所有这样的群体都有采用景颇语的倾向。这个地带既包括贡萨地区也包括贡劳地区,但方言和政治形式之间并无明显的对应。

图书封面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长久以来,人类学与历史的关系忽远忽近、暧昧难言,概而言之,“历史”即孔德意义上的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变迁的机制。人类学家在探索异文化的过程中,也试图将“变迁”纳入研究的范畴,然而传播学派的没落表明,变迁远非单纯外因所能解释,它涉及到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因而利奇解释到:“我这一辈的英国人类学家曾经骄傲的宣称:我们相信,对社会组织的理解与历史无关。这些观点真正的意思并不是历史无足轻重,而是它难以书写。我们这些功能主义的人类学家原则上并不真的‘反历史’,只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历史材料纳入到我们的概念框架中来。” 既然意识到历史研究的困境,那么利奇此书便是在试图超越这种困境,他提出这样一对概念,以解释社会变迁的模式:“理念中的社会”与“经验中的社会”。在克钦社会的政治活动中,理念上存在两种对立的制度模式,一种是掸人的政治制度(在克钦社会,演化成贡萨制),很像封建的专制等级制;一种是贡劳制,讲求无政府主义和人人平等,但在实际经验中,人们的政治实践是以贡萨制和贡劳制作为绝对的两极,在这中间摇摆动荡,所以社会变迁就是在这两极之间不断的摆动,这便是“钟摆”比喻的来由。进一步深入,利奇对变迁的原由进行了外因式的探究,他认为“社会变迁的终极‘起因’几乎总是可以归结到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迁,但是任何变迁借以体现的形式大部分取决于一个既定体系已有的内部结构” ,换而言之,外部环境的变迁,是借由组织内部既有的结构体系发生作用的,在克钦社会就表现为,现实政治在贡萨与贡劳制度之间的不断游移,利奇将外部因素总结为以下三个变项:物质环境或生态、政治环境、人文因素。 这种“由外因触发内部已有结构变迁”的观点,与历史学家孔飞力论述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方面,不谋而合。 而关于文化,利奇认为,它是建筑在社会结构之上的表征,用以联系“理念社会”与“现实社会”,换句话说,借助于文化,社会成员可以用理念社会的资源解释他们现实社会的种种经验,弥合理念上和经验上的差距,这一点可见于本书最后一章:《为派系和社会变迁而辩护的神话》;另一方面,文化的仪式性行为可以巩固已有的社会结构,比如克钦社会的语言更多是一种关于认同的仪式,使用一种语言表明这一群体对自身和对他者的认同态度,这能够进一步加强社会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渗透。在这一点上,利奇沿承了布朗学派的功能视角,将社会的决定因素视为结构上的功能性运转,而文化依附于结构。在布朗功能主义学说风行的1949年,《缅甸高地诸政治制度》的出版犹如静水投石,引发轩然大波,利奇将变迁纳入到社会结构的探讨中,社会不再是静态的客体,而成为不断变迁中的流体,结构不再具有普里查德式的本质意义,而成为相对概念——这似乎在暗示5、60年代阐释主义的来临,也似乎在呼吁历史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对功能主义的尝试性反叛,利奇此书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为全书的核心立足点,“钟摆”的比喻最让笔者印象深刻 ,这不单单是因为它让人联想到马克斯.韦伯的理想型概念,更因为借助它,现实中的一些现象能得出绝妙的解释。在绘画中,肖像画是一种重要的题材。关于肖像,有三种画家:第一种描画俊男美女,其不同画面中的人物相貌都相似,典型的是鲁本斯(他的肉感美女);第二种描画真人,将不同的对象画出他独特的样貌,典型的是伦勃朗;第三种画漫画,将对象的特点进一步的夸张放大。对此,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曾有过深刻的探讨,他的观点与利奇的“钟摆”理论不谋而合,即:画家描绘人脸,实质上就是在“人脸标准图”与“极度偏离人脸标准图”这两个极端之间游移和选择。人脸标准图即“三庭五眼”,按此种标准画出来的人,不是俊男就是美女。 而实际生活中,人脸不可能如标准图一般完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偏离这一标准,而其偏离的程度就是个人特色的来源。第一类俊男美女式的画家,将自己的描画对象努力移向人脸标准图;第二类写实式画家意识到,要展现不同个体的特色,因而注意到特定个体在特定位置上,偏离标准图的方式和程度,并将这种偏离描绘下来;第三类漫画家则在偏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将自己的标准移向标准图的对立面。由此,钟摆理论很好的解释了绘画的问题。由于画家本人的趣味、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画家在标准人脸与漫画化这两极之间加以选择,这就成为外部因素如何通过内部结构,最终影响到画面效果的范例。学术无国界。人类学提供了观察世界的视角,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些视角的时候,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便自然而然的都染上了它的颜色。
  •     本书通过对缅甸东北部克钦人和掸人的研究,针对克钦人在“贡萨”与“贡劳”两种极端的政治模型之间的交错变迁的动态过程,说明关于社会的概念性的均衡模型只是一种幻象,“而在实际社会永远不可能处于均衡状态”;对不同氏族的克钦人的生态经济环境、神话仪式等进行对比解读,说明这种不均衡和动态背后的原因。作者认为过往经典观念对稳定、均衡的偏见而忽视结构变迁,对特定时间段研究的关注而没有考虑到后续研究和历史。不止“人类学家”对均衡模型进行建构,“理念上”的均衡模型也作为“一个理念社会的抽象模型”存在于“当地人”的观念之中,而“实际的”社会行为和结构则充满了对规范的融合、变迁。作者指出人类学家所试图再现的社会系统呈现出的一致整体,不过是由于人类学研究方法理念的局限而描述的“理念上”的不同于“实际的”。作者提出“结构模式”和“文化模式”两个概念,结构模式是内在的、真正有意义的,而文化模式只是外在的象征,是历史的产物和偶然。同一个结构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来表现和诠释,同一套文化象征可以表达不同的社会结构。本书并不是关注对某一特定文化的结构性诠释,而是关注上述的“一对多”何以实践和表达,并探索(不同于“均衡模型”的)“社会变迁”的基本机制。以上是我所理解的作者的理论逻辑和分析目的。正如本书的题目中所示“诸政治体系”,作者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政治体系、社会体系的类似解剖切片一样铁板一块的描述分析,而是对“多个”结构和文化之间、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在同一个地区的相互影响、变迁、转换及原因。因此,本书在介绍分析上也体现了地区中民族、观念、结构等“多”和“变”的特点。首先,作者介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将其分为多雨地带和干旱地带、山地和平地、不同气候并分析各个不同生态技术特点地区人们的不同。接下来,开始探讨该地区不同民族或者族群的定义、人们的特点及原因,指出同一名词如“克钦”的不同划分标准,指出一些惯常对民族的划分理论如语言作为划分标准等的不切合实际经验材料,特别说明克钦社会内各个民族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交互,同一文化群体的看似均衡也是不稳定和短暂的。贡萨与贡劳是本书的一组关键概念。简单的说,“贡萨”是类似掸人的等级制意识形态,“贡劳”则相反意味着平等,但理念上的观念和实际的运作并不一致,甚至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悖论。比如“贡萨”模仿的是掸人国王的体制,苦心经营的克钦山官不断登上被其他首领承认的召帕的位置的过程也是让自己逐渐脱离权力源泉的过程,这是因为这冒犯了“姆尤-达玛”原则,鼓励了贡劳革命。因此,作者认为克钦社会中的“贡劳”社区有发展处“贡萨”的趋势,“贡萨”社区有分裂成“贡劳”的趋势。“姆尤-达玛”是理解克钦社会的又一个关键规则。简单的说,是根据某人所在世系群与其他世系群的关系对社区中其他的世系群分成四类,其中姆尤尼是近年有男性娶了他本人所在世系群的女子为妻的世系群,达玛尼是近年有女性嫁给他本人所在世系群的男子为妻的世系群。男子不可与达玛结婚,女子不可与姆尤结婚。附带一些类似孙莱卡、嫩诗来一类的制度。观念上,暗含了达玛对姆尤的附庸,即姆尤在形式上地位高于达玛,所以女子更多是一种“下嫁”。这种不对等的观念对很多现象的解释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可以解释为什么克钦山官无法获得如同掸人召帕一样通过后宫的充盈来获得丰富的政治资本以成为自己统治的权利源泉。实际运行中,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才需要严格遵守,以及每代至少有一对婚姻遵守就可以延续这种关系,而土著人概念的灵活性,他们可以确信自己仍然在遵守规则。这种观念上的限制、实际运行中的灵活,为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的合法存在提供了很大的“空隙”。社会的真实关系与宗教的意识形态、神话与仪式结合起来分析时,神和巫术、宗教也不过描述了社会的真实个人和真实集团直接已存在的各种关系。进一步,作者发现,对同一件事情的表述可能有不同,如“神话”一样,并不是为了真实的再现历史,而是为了故事持有人的利益和权力提供合理的解释。作者试图勾画的是不均衡和差异,以对抗之前人们对均衡和确切而静态的民族社会的构想。但作者也注意到(否则读者也不会看到)克钦社会内部的不同社群的不同政治制度(宣称的不同和实践的不同)背后是对一些基本制度和概念的认同,贡萨与贡劳之间的互动、变迁背后是基于一套如“姆尤-达玛”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克钦人内部的差异和掸人与克钦人的差异是本质区别的,如果说克钦人文化实践是两套冲突伦理体系之间的折中形式,那么掸人则不在着两个极端的所给的区间内。作者也表示避免将克钦文化的各个变体表述称任何规模的部落实体。本书将历史、变迁、不均衡引入人类学的研究而没有落入不可知论,正如实际的灵活是基于规则的限制,纷繁杂芜的背后有限制和逻辑。“同一个结构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来表现和诠释,同一套文化象征可以表达不同的社会结构。”写文化的多样是相对容易的,写出文化对应的结构、各个结构可能投射的不同文化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原因,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本书做了这样一个尝试。
  •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言:这本书是“为社会人类学如何思考其学科事实奠定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利奇是一个很有创见,也很有个性的人类学家,他毫不掩饰对自己同行著作的厌烦,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哪些遥远的原始部落发生的事,对各地文化特色也提不起什么真正的兴趣。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任一个体都可被认为同时在几种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拥有一个身份,一个人可能通过对某些仪式的采纳变成另一个族群的成员,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克钦社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在任何绝对的意义上是注定的或者可预知的,相反,个人和个人组成的人群经常要做出抉择的局面。因此社群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选择中发生变迁,而不同的体系都有结构性缺陷,一旦确立后就引发朝反方向变化的动力-从偏向自治和民主的贡老型国家到较为专制的贡萨型国家,同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常在这两级之间来回的摆荡和变化。因而,“结构上的理想状态本身就有可能自相矛盾,两个或者更多个南辕北辙的行动过程能够同时正确或者错误。如果说早先的人类学家常常不自觉地将当地政治制度视为一个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实体,那么利奇的理论就是对这个观念的颠覆性的挑战,并且,现在人类学界已经公认他的挑战是正确的。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我终于看完了。。
  •     第一遍
  •     翻译不好,很多地名不对
  •     是人类学的名著,必须书目之一。
  •     很好,虽然还没看,留着
  •     重读。
  •     仿佛是真
  •     好难读,对民族志的写法、社会事实的呈现、社会系统与结构等方面多了许多困惑……
  •     非常好的一本人类学名著,作者在上世纪50年代人类学的微观研究方法趋势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研究理论,对于涂尔干等结构主义有所批判,为今天的跨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视角
  •     希望卓越能有更多关于缅甸的书,特别是政治经济等 我很喜欢!!
  •     见书评。
  •     缅甸的一个民族志,非常经典
  •     克钦人和掸人对应我国的景颇族和傣族,动态平衡和钟摆模式也很好把握。
  •     政治人类学的代表作。里奇展示了社会政治结构与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种可能。
  •     未来某篇论文的题辞就打算引用这本书向Leach致敬了
  •     相对于强调政治人类学的那一面来说,我觉得“法律”那一点内容更有意思
  •     成也利奇,败也利奇。
  •     很好的一本人类学书籍,我很喜欢,受益很多
  •     利奇心里一定住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聪明又犀利。
  •     书是好书,就是翻译的很差,骨折式翻译
  •     还没开始看,估计是从政治角度的研究,听感兴趣的。
  •     【购于阅园楼下书店】太细致清晰的民族志啊!我觉得作者能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如此详尽的写出这本书真难得啊。作者认为社会结构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均衡、稳定的状态,并据此对克钦山地进行了描述。 以及翻译得也很通顺流畅~“社会过程论”
  •     钟摆模式和动态平衡理论很具颠覆性,相当精彩。但若能从外部大环境用更历史的眼光探讨明清帝国、缅甸王朝和英国殖民主义对克钦社会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和变迁,则会更精彩。
  •     一本让人看完晕乎乎的书,不过作者所彰显的理论追求确实让人佩服!
  •     利奇其实只是说明了一个东亚模式社会所普遍存在的动态平衡问题。贡劳和贡萨以及掸就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情况。不过它对于之所以产生这种动态均衡的分析很到位,明显的能让人从他者中看到自己。
  •     买了
  •     光看书名很容易会错过这本书,遥远而翔实的政治人类学经典。在共同的文化氛围和神话体系熏染下,缅甸北部山区的克钦人和掸人有着明显的社会结构差异,而在这种层层分明的差异性中,某种显而易见的共性又同时蕴含交织。单独两个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不难,而人类学家则要花费更多心力尝试和一群陌生人建立。
  •     之为学术,各种转弯
  •     这已是经典了,似乎不需要评论,至于翻译嘛,不能读英文原著的话还是可以一读的
  •     非常精彩的民族志转型之作,对多元族群和文化共存地区的研究有很大启发!
  •     有新意
  •     1945以后基本没有学者能够同时进去德宏、克钦邦和阿萨姆了,非常难得,澄清了我很多对景颇语地区的误会和想当然。
  •     这方面的书不多,有这么几本就是不可多得了,好书
  •     说好的文化和人呢@__@
  •     又多一位喜欢的人类学家,很有收获
  •     哲人只是一种训练,而道德深渊和千座高原的雄性聚集才是成物的作品所在,你要用力么,如看到复活一样,安娜死了,我想,他在手淫,就是这样上帝死了,而他在手淫,悲剧就这样清脆的走在白色的水泥上,你要直接的看,而你便去吧
  •     人类学研究的经典著作,虽成书于近半个世纪之前,理论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也但其深邃的洞见与细致的分析,仍值得后辈学习。
  •     现在看来,利奇确实被严重低估了,他当年的一些观察相当独到。
  •     包装很好,一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值得保存。
  •     关于理论的文笔佩服到不行
  •     PKU人类学考研的重点阅读民族志之一。此前已经很想看,现在正好可以一睹为快。期待吧~
  •     对那一块毫无概念,读起来略吃力。也能感觉到利奇将这么多材料收集起来在诠释出来的功力,厉害,文笔直率犀利
  •     "尽管利奇本人对功能学派的“无历史”取向有所反思和实践,但他依然恪守马凌诺斯基的民族志田野研究传统,主张对小规模的异文化社会进行较长期的参与观察,强调区分被研究者的所言、所行、所思,辨析其差异、体味其关联,且十分注重田野研究中的现场互动和移情理解:“在田野情境中,人类学家的目标是:信息提供者把他当作学生,接纳他为干亲,并时刻准备将他们的生活方式教导于他。这样,人类学家最大限度地被信息提供者接纳为‘我群体’的一员”(Leach,1982: 147)。也正因如此,利奇并不推荐初学者从事“自己社会”的研究,并曾在多篇文章中对“中国功能学派”的一些英文代表作提出了较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以人类学家自身所在社会为对象的研究路径本身就存在方法论上的困难
  •     很快,还简易包装了
  •     从姆尤-达玛到贡萨、贡劳
  •     政治人类学的经典
  •     2族性是族群间社会政治关系的函数|7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狐狸与狮子轮流统治、动态均衡概念|8系统是概念之间的关系,而非拉-布朗的“实际存在”|110从某个角度看,克钦人和掸人在组织上的差异正好对应于摩尔根在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之间所作的区分。
  •     内容翔实,理论犀利 | 翻译减一星
  •     利奇真是个聪明又犀利的老头儿。五十年代的书能有这思维角度好厉害哎,比他同时期的那些静止的功能主义高出一截不说,也一点也不比当下一些反思差啊。那些批评他理论适应性局限的,忽略了他最重要的意义吧。我觉得更具意义的是他的思维思路与视角。特别是他在十年后又修正了两种结构(心智与社会)的区别。还有他反对那些简单粗暴划分客观化划分文化类型的做法,难道不是当下我们中国大批所谓民族志还使用的方法?哎。。。
  •     内容充实,是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     很经典的人类学作品
  •     Bravo.
  •     太厉害
  •     这本书里,利奇已然超越了他对“钟摆模式”的建构,走向了关于族性、情境与能动个体、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更深层面的讨论。
  •     方法论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     太精彩的民族志了,我看完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真的太精彩了” 利奇对以往的功能论假设的虚构均衡和田野调查的批判令人耳目一新
  •     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与个人行动的原则。就仪式部分而言,更喜欢他的《文化与交流》。
  •     我喜欢这个模式的论述
  •     专业书,挺好!
  •     对英国人类学界结构功能主义的反思,一个多语言、多政治体系的区域中,对同一套仪式产生了多样解释,这种精巧的模糊性提供了转变的可能。利奇多次在书中强调要区分学者用逻辑化语言建构出的体系与实际情况(甚至都不存在体系!)
  •     我可能没看懂~~~
  •     利奇对类似于语义学的偏好让我抓狂!!民族志一定要拿这些琐屑、生僻的人名、地名来折磨人吗?
  •     因为要考南大的人类学硕士,所以买的这本参考书目,具体还没有看,不过看人文类型里提到了,应该不错的
  •     快递非常慢,等了六天。耽误读书时间
  •     好难读。
  •     看了第一章导言后即知此书必定不朽。看完第九章结论后依然确信如此。改变了一些对人类学的偏见。对仪式、神话背后的社会结构的动态视点以及贡萨-贡劳制内部的不平衡所体现的外在现象的分析处理,加上不断对学科视野与民族志方法论的反思,一语道破了想象共同体的虚构事实,这些共同完成了利奇对政治体系诠释方法的再诠释。
  •     缅甸山区部落的民族志。专业名词、音译词、民族名、地名、人名太多(我认为缅甸人名的难记程度仅次于俄语名字),理论阐述不够清晰,读起来吃力。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克钦山官进行贡劳革命后会获得更高的地位。
  •     现在想来,利奇描述的是一种弹性的族群认同,2016·10;虽然有些地方不是很赞同2013·11
  •     果然是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好难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