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国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辩论中国模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09719626
作者:丁学良
页数:268页

后记

本书收录的是丁学良教授在小型内部讨论会上的系列演讲稿。我们感到,这部书稿(抑或说是“演讲录”)确是丁先生长期研究和思考的积累,其中不乏思想的亮点与建树。与国内大多数学者不同的是,丁先生没有站在“中国模式”的正方与反方,来辩论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模式,而是独树一帜地切人这个迄今仍然争论不休的命题。他承认,的确存在一种中国模式,它肇始于1980年代末;正是从此时开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就日益被特殊利益集团所裹挟。他分析了中国模式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论证了中国模式的内涵,对中国模式的绩效进行了中肯评价。他进而得出结论,要彻底摆脱当前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困境,就必须有一种替代方案,亦即“还权予民”:把创造财富的权利还给民众,把整个国家财富的运作和分配定向于“以民为本”。丁先生非常乐观地认为,倘若实现中国模式的更新换代,新的中国模式将是13亿中国公民的公共产品、公共财富;正在展开的21世纪,将会变成中国全体民众的盛世;这种转变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作者简介

《辩论“中国模式”》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如果说,当年的思想启蒙重在传播现代理念,为骤然而来的改革提供思想力量,那么,博源基金会作为思想启蒙的传承者,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则旨在集近30年来实践、研究与探索之成果,寻求对今天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共识。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作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中国模式
所谓的“北京共识”
所谓的“华盛顿共识”
中国模式必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小结
回应问题: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的评价
第二讲 中国模式的“史前阶段”
从参照“修正主义”到参照“资本主义”
小邻居,大启迪
四处探索,模式尚未形成
小结:“史前阶段”的重要遗产
回应问题:“开放”比“改革”更关键
第三讲 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尝试很多,定论很少:统统凸显矛盾
支点之一:权力架构
支点之二:社会控制
支点之三:管制的市场经济
小结
回应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
第四讲 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
寻找新的敌人:找到了!
急需帮忙时,帮忙人就到了!
回应问题:我对反美势头的想法
第五讲 中国模式的绩效评价
隐性的参照系:跟谁比?跟哪个阶段比?
若以国家机器为着眼点
若以全中国为着眼点
回应问题:中国的再崛起
第六讲 中国模式的四大成本
被相对剥夺的弱势
环境生态的破坏
体制性的腐败
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
回应问题:民族问题与文化问题
第七讲 既有的中国模式内外交困
“急性病与慢性病”之
三个轮子之一:出口拉动乏力
三个轮子之二:投资的低效率
三个轮子之三:居民消费的抑制
三个轮子怎么继续转下去?
还有一笔大账:稳定的代价不可持续
回应问题:劳工权益与低碳经济的现实压力
第八讲 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
两个时期走过的两条道路
小众市场经济的困境
走向大众市场经济
小结:以大众市场经济消解三富三贫结构
回应问题
第九讲 中国模式更新换代的深层阻碍
关于特殊利益集团
“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
“常数”梗阻或抗拒
四种可能的对付办法
小结
回应问题: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缺乏制约
第十讲 转变中国模式:向前看必须向外看和向后看
多种启发源泉支持转型的理性主义
向外看到的两类正面启发
也不要忘记向后看
“向老百姓还债”
小结
回应问题: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
第十一讲 新中国模式的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对中国旧轨迹的突破
国际意义上同样将是了不起的转型
小结
编后记

编辑推荐

《辩论“中国模式”》: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

前言

博源基金会是由秦晓与何迪两位先生倡议成立的一个学术性团体,着眼于当代问题的研究,秉持开放、理性、包容的精神,志在建立一个学术的平台。秦晓在《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一文中说:“‘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这一转型自晚清始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程……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哈贝马斯语)。重新提出这一问题,有序地推进这一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对政治家、社会精英和民众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呼唤。”为此,博源基金会在2008年提出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课题的基础上,于2009年3月的理事会上又提出了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的构思,指出:“中国的现代性转型是一个跨世纪的,至今未完成的方案,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定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社会共识,应该成为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很认同博源基金会诸君的看法与价值理念。百年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国族求生存、发展而起的各种变革运动中,从曾(国藩)、李(鸿章)的洋务自强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包括清代“废科举,设学校”),到民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及1911年国民党共和革命,1949年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建构,一直到1978年开放改革所展开的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这一连串的变革运动背后,确有一股强烈的动力,那就是求国家之富强,求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但无可讳言,这一连串变革运动,不论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自愿的或不自愿的,都在向“现代的西方”借鉴学习,向西方取经(应指出,社会主义也是西方的,它是“反西方的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到启蒙的价值理念(如理性、自由、民主、人权等)都一一进入中国。故百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乃至生活形态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巨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造成的。百年来一系列变革运动实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中国现代化。整体上,中国现代化是一个有方向性的历史过程,即是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性)社会向现代性社会转变,亦即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程。我们应该强调指出,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绝不仅是求国家的富强(经济现代化是而且仅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性,不多也不少,是指一个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中国前现代社会的传统的文明秩序(一个主要以儒学三纲六纪为规范的帝国秩序)已倾圮解体,而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还远远没有完全建立,今天仍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

内容概要

丁学良,男,出生于皖南农家。在国内断断续续地受过不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幸得恩师推荐,于1984年获匹兹堡大学“校长奖学金”赴美国求学。于1985年获“哈佛大学奖学金”和福特基金会“个人研究奖金”,入哈佛大学攻读,于1992年春获该校博士学位,随后在环太平洋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和教学;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比较发展、全球化、大学制度。

章节摘录

插图:只不过它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被禁止了,遇上巨大饥荒的生死关头不得已重新拿它出来救命而已。“文革”之后有四五年的时间,都是这种“救急压倒一切”的形势和相应的心态,当然也就谈不上构思、建制什么中国模式了。第二条原因是,“只有目标,不明途径”的整体局限性。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高层领导,虽然分享了一个深得民心的远大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但对于如何从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状况走到这一梦寐以求的目标,领导人集体心中没有底。这种集体皆缺乏经验的窘境,不能主要地归咎于他们。从1949年到1976年的将近三十年里,绝大部分时候各级干部都是被严厉督促“不断革命、继续革命、永远革命”。那个时代基本的政治哲学是,虽然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了,但我们的目的仍然是以革命即以破坏为主,建设是非常次要的,能够有机会破坏就先破坏了再说,要“破字当头”。连续二十多年的不断破坏,也就是“继续革命”。政治上的破坏,文化上的破坏,教育上的破坏,经济上的破坏,社会肌体的破坏,大饥荒中人口的破坏,破坏即革命才是主旋律。此后的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提醒全党干部:我们早就执政了,干嘛还要继续搞破坏啊?所以邓小平主政,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执政党即建设党,以搞建设为本。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和重大进步。不过,他们作为一个领导班子,对于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仍然是目标明确,手段模糊,因为实际经验太缺乏。

图书封面


 辩论中国模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丁学良教授在书里不止一次提到,如果要包括万象地讨论“中国模式”的话,需要与百科全书相埒的篇幅。顺着这个比喻来看,这本《辩论“中国模式”》大概接近《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中位,里面有些东西知道,更多不知道,经过凡例“一二三四”的组织一番,足够符合开卷有益的皇室标准。据本书编者举报,丁教授有“口无遮拦”的好习惯,所以他们不免要特意动手脚。对吾土吾民来说,这本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当然,如果能标明哪处删哪处改,那样便比合理更合理。前一段,从央视出奔的王利芬女士大力声讨过丁教授,伊想必也吃被“口无遮拦”伤了心。《辩论“中国模式”》源出自有问有答的内部讨论会,大家声气相投,所以能有个合适的小生境有一说一。再加上编者的回春妙手,这本书大概就真适合广大“大中院校本科毕业生”阅读了。倘使连口有遮拦的都消受不起,可以看另外一本会议纪要《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被纪要的那次会议表现出了博大的包容性,囊括了汪晖老师、潘维老师和司马南老师等一线学者,大家的讨论充满了欢乐、激情和希望。对于“中国模式”,大家的态度貌似是“不悲观,不放弃”,这话俺们天津球迷都说臭街了。丁先生的这本书,从讲道理到安排内容,都很清楚,适合做笔记。作者对某些观点的臧否,他个人所持的态度,在字里行间表述得很清楚,同时并不妨碍进行学理讨论。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对秦晖的判断深以为然,即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来自于低成本的任泉和环境优势。在作者看来,“中国模式”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而政治经济学也是他贯穿全书的基本角度。 “中国模式”概念高于“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这一对对子,是“逻辑次序上,在距离具体经济过程的分隔意义上”。(P10)脱离具体器物典章的较抽象认识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庸俗的意识形态争论”(好像温铁军老师喜欢这么用)。至少对我来说,对两个“共识”的讨论非常有价值。作者指出,所谓“华盛顿共识”是经济学者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给左右支绌的拉美国家开出的政治、经济药方,大体可以概括成十条(P7),属于规范的经济学阐发。相形而下,同样拜老美(这次是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所赐的“北京共识”,虽然很有些针锋相对的理想主义情怀,但是实在没什么学理价值。揆理度情,力挺这个共识的衮衮诸公,包括国际主义者和反资本主义者、本土爱国者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若干一线学者和富有同情心的多元论者,以及各种说不清道不明思想的支持者。当真看看内容,揆诸吾国实况,这个“北京共识”多少有些不靠谱。反倒是“华盛顿共识”,那些南美老君要真能贯彻上几条,还真是不错,比如“多投资公共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此消彼长,少买点军火,还能顺便打击毛孔滴血的军火资本家。厘清了“中国模式”和“共识”对子的关系后,是对“中国模式”的历史观察,包括史前史、形成与内涵。前30年社会实验导致中国经济濒临崩溃后,在历时性的选择过程当中,包括南斯拉夫、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弟兄和包括“四小龙”、日本等资本主义近邻都成为中国决策者考察乃至仿效的对象。可以肯定的是,资本主义近邻们的启示是中国经济焕发生机,老百姓解决吃饭问题的巨大驱动力。救急要紧,意识形态以及与意识形态互动的一系列问题,其解决可以以“不争论”而一言蔽之。正是这种混搭的动态过程,使得利用单个规范的社会科学术语为“中国模式”是个麻烦事。面对这种“把很多以前在学术界和政策研究也普遍认为相互矛盾甚至根本冲突的种种制度要素,搭配在一个大框架”(P39)且基本行之有效的制度/模式,作者选择了“解剖麻雀”。他把如今的中国模式解剖成“三个相互交织的子系统”(P43),分别是1)政治方面的权力架构,2)社会方面的社会控制和3)经济方面的经济体制。简单说来,三者分别可以归纳为“核心的列宁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系统”和“政府管制的市场经济”。其中,在社会控制方面,现在最常用的替代提法就是“维稳”。而被广泛讨论的户口制度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城乡分割局面,其可算“中国特色”之翘楚,也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相形之下,作者指出,在 “中国模式”的经济子系统亦是东亚资本主义(或曰“儒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当代变体,而非一种前无古人的创造物。这种体认,也是将中国与东亚或者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进行比较的一个前提。在这三个系统的持续互动中,多种因素杂糅成的“中国模式”仍然在形式上保持着平稳和效率,得益于“持续的而且是有效地学习过程”。(P62)但是,三个系统当中的种种“中国特色”,决定了这个模式的不可复制性,头脑发热地输出或引进,势必难以达到心仪的效果。讲完“中国模式”的前世,其后是围观其今生,分为绩效和成本两部分。评价“中国模式”之前,作者指出,选择参照系兹事体大,虽然比较研究是评价绩效之利器,但是应用不同的参照系会推导出非常不同的结论。这也可以解释“中国模式”的经验研究和学理讨论为什么如此多样,更遑论各种没头脑和不高兴的鬼扯。作者选择的参照系,包括国际(尤其是与东亚诸经济体的)比较,从国家政权立场审视“中国模式”的贡献,以及“以中国社会和民间作为出发点”的讨论。策略性的引进几种互补的参照系,用意在“降低评价中国模式这二十余年的高难度,既包括价值观方面的高难度,也包括方法论方面的高难度”。(P94)基于数据的考察,可以看到中国在近三十年取得的虽非独家但极为显著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再对取得此等绩效所付出之代价做一评价,正负对比,虽不中亦不远,不致偏废于一端。作者列举出“中国模式”的四种成本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类,每类两种,计四种,分别是:1)对相对弱势群体、相对弱势地区和相对弱势领域的持续不断的相对剥夺乃至于掠夺,2)环境生态的破坏,3)体制性腐败和4)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负面影响的相对性,旨在不能因为这些负面影响而否定从浪漫主义到实用主义的进步。在承认方向正确的基础上,就事论事之所得,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才真正具有建设性。他把“中国模式”下的经济路径比作“三个轮子”,目下“三个轮子”都遇到了麻烦,即1)出口拉动乏力,2)投资的低效率和3)居民消费的抑制。对于这三方面困顿,公共舆论早已沸反盈天,官员和发言人们虽能见招拆招,也不免疲于应对。白天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印象里免是头一次知道,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有个抑制农业生产和进城务工两者收入,以应对通货膨胀的建议。(相关评论见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64900407/1.html)建议内里的逻辑关系其实可以理解,但是往深一想又总觉得荒诞。当然,仅只在经济领域,这点儿荒诞也不过九牛一毛。牵一毛而动全身,内外交困的“中国模式”既是非改不可,改又不知从何改起,不改的话巷子又越来越窄。照简单说,不是说论证基尼指数算不得什么就能证明中国贫富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倘使贫富差距真的减小那么基尼指数自然会降。改与不改,是个面子里子的关系。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表面看来,经济发展既直接关注民生,又是合法性的保证,但是无法否认,经济制度是嵌入在整个制度环境当中的,经济发展策略与“中国模式”的其他各子系统之间存有千次万缕的联系和互动。丁学良教授认为,结合历史经验,“中国模式”的一个替代方案在于用大众参与的“大众市场经济”(这应该是编者创制的替代性名词)来取代被既得利益集团保持和固化的“小众市场经济”。其核心在于培育真正的市场经济,让更广泛的民众能享受改革和市场的好处。显而易见,这个改良方案真正付诸于实施需要需要耐心、妥协、智慧,和不知道多长时间的蹉跎,不知多少回合的反复。作者最为寄望的,仿佛是一个真正属于公众的,大家把事情摆在台面上讨论的公众空间。如他所说,“我坚信不移,模式转型的第一步是在价值理念上,第二步才是政策工具上的推陈出新。”(P232)
  •     丁学良 著,《辩论中国模式》,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35.00元。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倍增。伴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中国GDP最近终于超越日本,昂然迈入全球第二行列。与此同时,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等领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浪头潮流几经变故,从最初的“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再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再到曾经一度颇为流行的“现代化”与“现代性”讨论也来凑热闹,各自领潮流一瞬,俱往矣。中国真的如此与众不同么?在丁学良看来,雷默等人推广的“北京共识”在国内影响远远大于国际,在商界影响更大于学术界,“北京共识”里比较实在的核心要素在于“中国政府对国际上有关中国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政策的各种建议、方案乃至压力,并不照单全收,而是挑挑剔剔、取取舍舍、凑凑合合,最终自成一体。”不过细数这些表面错杂纷争的话语背后,核心仍旧在于通过寻找中国演进的范式,从中国各自寻找自我的解释与结论,丁学良的《辩论中国模式》亦是如此。这本出版于2011年《辩论中国模式》看起来是有些晚了,未能赶到上诉议论盛极一时的热潮,但是算恰当时间为一切热闹争论冷峻梳理出清晰脉络——毕竟,有时远观历史,方能远离狂热,更为真切一些。丁学良认为“北京共识”等讨论更多在围绕与经济相关的具体政策、策略相关,而他界定的“中国模式”则更为广泛与基础性。他将中国模式定义在政治经济学的领域,不仅把视线局限于当下三十年,更是回溯往前。中国模式过去与现在都与官僚制度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丁学良亦从此入手解剖中国模式,他认为官僚体制的顽固可以称为中国的“常数”。官僚制无处不在,然而它的故乡是中国,直到今天官僚制仍旧是中国问题绕不开的症结,这是一块无处不在又最容易被遮蔽的阴翳。最为人熟知的中国观察家费正清,曾经在《美国与中国》中断言“新的政权将很难克服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已经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官僚化的传统”。从历史眼光来看,丁学良强调中国力求现代化历程中从治到乱、从乱到治的曲线底下,官僚体制的存在或缺失乃是一道主旋律,“不管在什么样的大政治制度下(皇权主义也罢,三民主义也罢,社会主义也罢),当官僚体制被冲毁了的时候,中国社会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稳定及治理;重建官僚体制与重建社会秩序,在中国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利益集团总有两面性,一边在为集团积极追求利益诉求的同时,也隐约构建了整体的稳定,所以美国学者奥尔将利益集团划分为泛性利益集团和分利性利益集团,官僚制亦不例外。丁学良认为官僚体制既是维护稳定、全面治理(“大治”)的基本工具,也是抗拒改良尤其是梗阻以民为本的进步性变革的基本障碍,曾经不止一次出于本集团的利益窒息了中国转型、发展和进步的机会。文革时期,毛泽东试图以民众来打破官僚制,最终社会土崩瓦解,而大乱之后的大治也依赖于官僚体制,然而随着改革推进,特殊利益集团的无孔不入也使得改革进入缺乏动力阶段。中国发展到今天,伴随着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大关,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与此同时,转型积累中各类问题也会集中爆发,这一阶段也成为社会矛盾多发阶段,经济学上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此时,官僚集团的身影亦无处不在,国进民退即是表现之一。正如集体行动理论研究昭示,拥有并意识到共同利益的群体,往往并不能为共同利益的实现而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然而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地获得一致行动动力。丁学良认为官僚体制有它的集团利益,这种集团利益具有日益与民间利益分离和对抗的惯性趋势。官僚体制越是稳固完整,它掌控的各类权力和资源就越是丰厚,它抵抗以民为本的变革的意志和技巧就越是强韧和精致。回望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对于下一步如何走,丁学良给的药方之一是八十年代的政治遗产,重拾“向老百姓还债”的价值理念,由小众市场经济真正走向大众市场经济。不久前的两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曾经回答,中国的改革和建设还在探索中,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这也许向我们揭示了中国模式的模糊性与未完成性,仍旧有待实践探索。(徐瑾 推荐)本文刊于【读品】110辑                                 【免费】订阅 点击 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读品】下载请前往: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9555/
  •     就像学者做论文一样,对“中国模式”进行的的剖析相当严谨、犀利。从什么是“中国模式”,到形成的内外原因,进而到中国模式的效果,指出沉重的代价,与未来的难以为继,直至给出替代方案,以及替代方案的阻力,最后指出替代方案的意义。作者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切入,对“中国模式”的整个分析一气呵成,剥丝抽茧,鞭辟入里,给人大快朵颐之感觉。虽然有部分论点还缺乏实际的论据,但瑕不掩瑜,不失为普通中国公民对中国近30年发展反思的好书,值得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其实是反驳中国模式。以中国模式的思维来看根本每个国家都是xx模式,每一例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案整体看并没有太大意思。
  •     丁老在最后是真的相信中国会和平的走出第三条道路吗?存疑。
  •     观点惊人,立论清晰,火力生猛,尺度还不小,读完此书我立志大学毕业之前把博瑞文库读个遍。
  •     这些年,“中国模式”被吵得火热,预知真相,请读是书。我在读这本书时,几乎每页都用笔划出精彩的部分,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本书还具有扫盲的作用。
  •     本书从中国模式的涵义、内容、成果、不足及其改进,提出了客观可行的思路,内容翔实,数据准确,说理充分,一口气读完给人以醍醐灌顶、如梦初醒之感,感谢丁先生!
  •     老公让买的,应该不错吧。
  •     对所谓中国模式的详尽归纳与批判。丁老师快人快语,批判性很强。但篇幅不到三百页,给人感觉分析不够厚实,很多没有分析展开。他提出中国模式带来的问题是慢性病,而不是急性病的这一比喻很好。另外惊讶本书的一些内容可以在国内顺利出版,包括讨论到的防火墙,维稳,民族政策等议题。
  •     分析不错,值得一看。
  •     不及期待得好~
  •     “中国模式”别的国家学不来,我们自己也摆脱不了,看能否改善吧
  •     跟瞎子算卦一样,大拿味十足。当然,政治正确也能保证书的好卖,呵呵
  •     对定义阐述的娓娓道来,对模式的解读很犀利!
  •     绝大多数内容在中国早已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对它们的解决也不得不排上了日程,近期的情况和动作在书中都能找到对应点,算是“一本书,让你看懂变革”……
  •     买回来看了一下,还是很不错的,算是一种思想的更新吧??我觉得这一类的书应该多看点
  •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有目共睹,赢得了世界经济界、社会届的强烈关注,西方学者以及国内某些研究机构提出了所谓的中国模式,由此也引发了西方模式和中国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此文详细阐释了何谓中国模式,他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和西方模式的比较,观点比较新颖,亦有可商榷之处,值得一读!
  •     听过作者同一主题的演讲,虽然在国内出版的本书阉割了不少敏感内容,仍不失为一本描述中国发展模式的好书
  •     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论,同时行为流畅
  •     1、“中国模式”来自于外媒的炒作,而非严肃的学术概念。

    2、中国经济不奇迹。横向比,日本、四小龙(台湾、新加坡、香港、韩国)、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当年的经济增长丝毫不逊色于中国;纵向比,中国在1911年至1927年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低。

    3、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并没有脱出日本首创的东亚模式,而日本是学当年的德国的,这个模式或许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国家资本主义”。

    4、所谓“中国模式”今天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它有三大架构:A、以列宁主义为生命线,政府对政治、经济、文化握有绝对的控制权;B、严密的社会控制;C、管制之下的市场经济。

    5、所谓“中国模式”的实质,是小众市场经济。国内的说法是权贵资本主义,过去的说法是官僚资本主义。

    6、中国模式的出路在于从小众市场经济走向大众市场经济。

    7、内外交困的“中国模式”:

    A、出口乏力。

    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仅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产品国家竞争力逐渐丧失。

    B、投资低效率。

    产能过剩;政府债台高筑,乱发货币又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C、居民消费不足。

    国富民穷,官富民穷,城富乡穷。

    可以说,以上都几乎成为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共识了。

    以下几点是丁教授比较新颖的观点:

    8、“中国模式”的源起:
    动力:20世纪90年代几大历史事件的冲击,苏东波、台湾国民党下台,那场风波。

    学习对象:

    80年代,南斯拉夫、日本
    90年代,新加坡、香港

    9、出路:

    A、军人当政。

    巴基斯坦、印尼、非洲、拉美都发生过。

    B、暴民政治。

    所谓再来一次“文革”。

    C、开明专制。

    学新加坡。但似乎不太可能。中国太大。

    并且自邓以后,再没有任何人有能力、魄力、资格挑战既得利益集团利益。

    D、政治民主化。

    舍此别无它途。

    丁教授特别分析了,正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中国历史上曾3次痛失向现代文明转型的机会:

    第一次是晚清,1883年前后由李鸿章主导的官督商办;第二次是民国,1927年蒋介石南京政权上台后形成的官僚资本主;第三次,1990年后形成的权贵资本主义。

    10、所谓的“新长征”,其实是“走老路”。

    走什么老路?

    恢复中国自秦以来,官僚阶级控制一切的老路。
  •     丁学良教授完整系统地梳理了他对于中国模式的理解与看法,理性不失激情。我很认同第十讲当中的一个观点,即中国模式转型的第一步在于价值理念的转变,把人民的现实利益切实摆在第一位,第二步才是改革的路径选择。
  •     最近买了好多社会政治学的书,中国当代史为这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中国独立的学人们加油,通过你们自己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中国,也将会为世界提供新的中国式见解。
  •     非常值得一看 探索当代中国的启蒙读物
  •     金耀基先生写的总序就让我清晰了所谓现代文明所追求的价值。序中提到“在今日全球多元格局下,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绝不止是军事力量,甚至不止是经济力量,毋宁更是知识力、文化力,特别是它拥抱一套现代的核心价值(包括自由、民主、人权、公义、多元、王道、环保等),说到底,它必须有一个现代的文明范式。”
  •     目前只读了很少一部分,很好的一本书。此外,读了总序,对整套书很期待。
  •     很多问题其实大家都看到了,但现实中就是看不到希望,这种无力感实在让人痛苦。
  •     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有学术价值的不多,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没有将有关讨论纳入学科的分析框架之中。本书各章节虽然由演讲稿组成,但是作者的发展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素养,使得本书具有了一定的学术价值
  •     与脑残的五毛们辩论,此书和蔡定剑先生的《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堪称利器!
    美中不足,书的封面有一点点磨损。不过无碍大局。
  •     了解当代中国问题的不二之书 浅显易懂 高中以上水平即可阅读 获益匪浅
  •     中国应不应该有自己的模式?
  •     对中国模式的全民批判性思考,可解谜思。书友,请看,没错
  •     为这样的教授自豪吧
  •     好看是好看,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又有点过时了。
  •     读起来很爽快但是又很痛的一本书
  •     很中肯的一本书
  •     港版 的更加好看!推荐阅读港版。对未来中国的深度解剖
  •     关于官僚体制的部分很有趣
  •     极好之书,易读,持论公允,论说重论据,口语的风格,却不失严谨。唯一可惜的是,快要读完时,我才反应过来,此书有港版,我竟然借了大陆版,真是脑残了,于是强迫症发作,决定明天去借出港版,再对一遍!
  •     补记,尺度较大,作为入门书籍,不错~
  •     言人之不敢言,好书,丁学良老师是真学者
  •     不管物流,还是卖家态度,还是书的质量都可以给绝对的赞。。
  •     国内著者很少能够写出如此高质量的书。该书从国外学者的视角,开放地、客观的、公正的解释和讨论中国模式,让人受益非浅!
  •     写得思路很独到,比较客观和具有可信性
  •     骂了半天共产党 突然又鼓励我军去伏击一个美军小舰队 啥玩意儿啊
  •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笼子”里?
  •     思辨中国模式
  •     挺好,理论性很强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看过也感悟颇多
  •     写的不错,指出了中国的很多弊端,分析不是很深入。
  •     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开始变成典型的知识分子自说自话,另书价贵的离谱。
  •     超级棒!
  •     与丁老师只有一面之缘,印象就是“口无遮拦型”学者,也非常接地气,对于这类能将社会现实、生活体验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学者一直非常欣羡。本文通俗化语言的讲座合集,加上编辑对资料的完善和内容的编排等锦上添花,丁老师措词谨慎,功力深厚,处处流露对中国目前发展状况的阴暗面的担忧和提醒,不可多得。
  •     其实读书不贵多而贵精,需要多真正具有有见解、数据以及国际视野的好书,此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     丁学良教授所描述的中国模式很客观真实。。是真正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描绘的。。。
  •     方法有启发。
  •     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模式,尽管书中没有给出定论,但是抛砖引玉的一些设想,一些疑问,一些历史性的巧合,这些就是我们要总结的,不但要改变我们的认识观念,还要边个我们的方法论.
  •     短小精悍
  •     有些问题很难理解,书读的少啊~
  •     帮老爸买的,他平时喜欢看这类书籍,这次趁当当做活动,好嘛,列了个书单给我。。。都很好,除了外包装有破损,不过不影响书本身的质量。
  •     中国模式好坏与否,首先要了解发展过程中的真相,在进行分析。丁教授这本书敢于直面问题,对发展中的中国出现的问题做思考,值得研究人士和有责任感的人阅读思考。
  •     了解形势,启迪民智,开拓视野
  •     太老生常谈了。
  •     :D616/1293
  •     一本演讲集,有一定的思想
  •     对中国模式的争论很多,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才是正道!
  •     丁学良先生的这本书,我在出差的汽车上,利用6个多小时拜读完毕,真的很值,观点很好,给我思路上很多启发,是比较前沿的。值得购买、阅读!
  •     后半部分讲述中国过去几百年官僚体制的兴衰很有见解。
  •     虽然比港版少了一整章,但是核心思路已经表述的比较清楚了
  •     深入了解中国经济模式的书
  •     作者这样的学者让人感觉到中国的未来尚有一丝希望。可惜的是很多类似作者这样的学者为什么都是生活在“香港”。
    作者快人快语,借中国模式的分析而提出了很多有关中国政治、社会、经济领域未来的建议。虽然他的很多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我们需要这样的学术氛围。
  •     博源文库的书都值得看。资中筠老先生的《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是我的第一本,现在这个是第二本,总的感觉是良心学者的客观学术心得,换句话说他们不会强加给你某种理论,只是想去意识形态化的给你一个客观世界,培养的是一种普世价值、独立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这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社会更值得重视。我们缺少的就是从世界眼光看中国发展,或者说应该是跳出框框俯视中国发展,而不应该是夜郎自大、骄傲自满,非如此不识庐山正面目。
    这一批学者对我们来说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值得反思。
  •     观点很值得参考
  •     文章很精彩,很切中时弊
  •     即使本书有些许的删改,但还是感受到丁学良的文风与犀利,果然是“口无遮拦”、快人快语。由于篇幅和演讲的体例,读的时候很流畅,几乎是一气呵成。全书的架构是很清晰的,丁认为存在一种“中国模式”,进而论证其存在,讲述其来源、形成及内涵。后分析了中国模式的国际环境、绩效评价、四大成本和困局阻隔,最后还提出了“大众市场经济”的替代方案。因为丁认为中国模式是个政治经济学概念,自然不能包含所有的中国问题,尤其是“软实力”这一方面。但对我而言,却是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历史、现状和未来是个很好的梳理,其中提出的许多问题也是引人深思的,但我对中国社会的前景也许并没有丁那么乐观。
  •     得标记一下,又是一本好书。昨天看了一点,刚读完。想知道所谓的“中国模式”有多少问题,推荐读一读,话说尺度非常大,没想到还能出版。
  •     其实有很多话是作者不情愿说却不得不说,有更多话是想说但说了不让发表的吧。
  •     丁学良也算是个典型的学者,博园基金会的书大都可以一
  •     今天总算看完这本书,给我一种大气磅礴又不失细心的感觉。通过作者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来为未来中国的转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本书若是放在前几年,相信可能归类于“××”之列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比较“刺激”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解剖,让我们对当前中国面临的状况和自身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这是目前国内很关相关著作所达不到的。对我而言,比较关心的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作者在倒数第二章中提到,要真正做到中国社会的转型,首先要在观念上树立起较高的道德标准,其次在进行具体的政策适用,在这里,我就想,较好观念的树立,是由这必要性,毕竟良好的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我认为这不是关键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制度,就中国而言,就是要对当前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做一个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使之能有利于转型的需要,毕竟观念这种东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制度则相对稳定些。 所以,整部书,基调是悲观的,最后的一点似乎“异想天开”的乐观,要么真的是笔者的想法,要么可能就是纯粹为了能在大陆出版所做的“自我拔高”?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书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书中所分析的问题是每一个国人都会面临的都无法置身事外的都会与自己的利益切实相关的(当然,已经移民的除外)。只有人民自己才能代表自己,不要奢望哪一个政党真的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只有这个国家有了充分发展的成熟的公民社会了,只有这个国家有了民众可以真正表达自己意愿的民主制度了,只有这个国家的执政者是民众选出需要为民众负责了,我想也许我们才能真正的国强民富起来才能真正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也才能真正的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讲了很多大实话,推荐对中国经济,社会这几十年发展感兴趣的可以好好读读,良心之作
  •     How China really works
  •     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很多,所以买来看看。正版
  •     3.5(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中国论文级别)
  •     可以认为这本介于郑永年和许小年关于中国模式的论述之间,更显学者的理性。
  •     比较口水,论述不足,入门看看还可以,倒也是真讲了几句大实话。曾经追着看了他很久的专栏。
  •     书很棒,虽然是基于课堂的讲稿编辑而成,但是看的出来作者在准备时的用心。全文流畅脉络清楚。我觉得最难得的其实是将”中国模式”四个字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讲得一气呵成。 今天的中国有一批鼓吹“中国模式”的人,同时也有一批否定“中国模式“的人。但是大家好像都在自说自话,因为没有统一的标的物,那么辩论也就没有基础。丁先生的这本书就是要正本清源,先界定"中国模式”,不急着去做价值的判断,而是先去探究事实。只有事实清楚了,之后的判断才能够有根基。 我认同丁先生的观点,那就是“中国模式”存在,而且它从思想上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马恩的共产主义思想的杂糅,从政治建构上说是中国几千年专制或者官僚主义与列宁斯大林关于一党执政制度方式的结合,在经济上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角力。
  •     诚恳、中立、最赞不强加自己观点欲读者
  •     作者认为中国模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一种小众市场经济、官僚控制和主导的国家资本主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他对国际政治的理解确实比较差劲,不是国际政治学者谈什么中美关系啊。第四章最后一节写得太垃圾了。
  •     好书 值得看 便宜
  •     中国模式太大中国特点较好
  •     这本书有政治经济学做方法论,分析中国问题也有大的格局,时空对比和真实直言是其亮点。其结论还是比较中肯的,当前的中国模式其实也充满隐忧,如果不能克服书中提出的四大类问题和特殊阶层的小众市场经济,那么许多现有的“繁荣”是不可持续的。韦伯的官僚制(中性表述为科层制,其实在价值判断无涉的情况下是一码事)是个很好的分析工具,也可以说利益集团的分析把握住了阻碍百年来中国近现代化的实质。近年来中国已经有许多问题发生变化了,对习李政局怎么看、如果此书重写丁先生会怎么改进,可能是这本书再版时可供扩充的亮点。
  •     雖有刪節,不失韻味。
  •     #恒阅#
  •     很好,全方位了解中国模式。
  •     所谓中国模式是伪命题!
  •     学术性挺强的,慎重考虑后阅读
  •     直陈的观点远多于论证,价值判断的起点并未验证,不足以让人信服。
  •     用纸考究,排版很好,适合批注阅读。高价必然用好纸,好书就是好价格。推荐。
  •     文章是以演讲录整理而成,学术方面可能还不够严谨,但通俗易懂。虽是一家之言,但关于中国模式的运作机制部分讲得还蛮令人信服的。
  •     略读。这方面太复杂,不敢置喙,开卷有益,有助于理解中国。
  •     大家功力,分析透辟,不隐晦,不伪饰。
  •     网上评价不错,确实不错
  •     正版看着就是好
  •     分析严谨,总结到位:中国模式的三个支点,一是权力架构,二是社会控制,三是管制的市场经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