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衰落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西方世界的衰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300101927
作者:高德步
页数:473页

作者简介

《西方世界的衰落》从理性概念出发,通过理性的同化与异化分析,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衰落的内在机理,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解构。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过程就是理性同化的过程,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兴起过程中就埋下了理性异化的祸根,随着理性同化的完成,理性异化的力量逐渐显现和扩大,并导致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以及资本主义全球化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得出西方资本主义正在走向衰落的结论。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理性与现代性  1.2 理性与异化  1.3 批判理性与理性批判 第2章 西方世界的兴起  2.1 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2.2 资本主义精神的起源  2.3 商业革命与市场制度  2.4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2.5 资本主义的合法化进程  2.6 民族主义与世界市场 第3章 资本主义哲学基础的解构  3.1 理性人与经济人  3.2 劳动异化的本质与根源  3.3 生产异化的本质与根源  3.4 资本主义与经济自由 第4章 市场浪漫主义批判 4.1 市场经济的基本假设 4.2 经济学理性主义运动 4.3 市场经济的理性边界 4.4 市场经济的伦理问题 4.5 市场经济的历史反思第5章 经济增长的极限 5.1 经济增长的意识形态化 5.2 现代增长模式的危机 5.3 消费主义的起源与本质 5.4 工业化的终结:一个逻辑结论第6章 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 6.1 合法性概念:起源与演变 6.2 合理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 6.3 合法性危机的经济根源 6.4 法的合法性危机第7章 西方世界的衰落 7.1 全球化悖论 7.2 现代化的历史趋势 7.3 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7.4 西方世界的衰落 7.5 后现代主义与再启蒙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西方世界的衰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对资本主义兴起与衰落的历史趋势和必然性进行阐释,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矛盾进行剖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增长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与当下流行的理论很不相同的观点,体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和独立的价值观。

前言

2000年,就在这第二度千禧年到来之际,我被一种难以言表的“世纪末”情结所困扰,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9·11”事件震惊了世界,特别是震惊了西方世界。出于一个经济史学者本能的敏感,我意识到,“9·11”事件是美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现代资本主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甚至是整个西方世界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就促使我着手研究这个主题。事实上,早在90年前,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就提出“西方的没落”这样的预言,列宁也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亦即最后阶段的论断。然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血火洗礼,西方从这种浴火中走出来,似乎获得了重生,并且取得新科技革命和周期性经济高涨的成就。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崩溃,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极度低潮。这种变化使人们很难相信这两位思想家的伟大预言,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衰落似乎成了世纪笑谈。2002年,我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在这期间我不仅接触到大量一手资料,而且近距离观察了美国社会。有几个现象引起我的注意:第一,美国社会的移民或“逆殖民”浪潮,即大规模的有色人群越来越多地占据了社会生存空间,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干着美国白人不愿干的工作;第二,美国人不再勤勉,消费主义盛行,即使穷人也可以享受“休闲经济”,白人社会特别是下层普遍地染上了懒病;第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依靠借债生活,花别人的钱,花子孙的钱,相当一批美国人的生活全靠信用卡,甚至以债养债,其中更有不少人因为信用卡盲目透支而破产;第四,美国产业空心化,实体经济日益萎缩,而以金融资本为主的虚拟经济盲目发展和无限制地泛滥。看到美国的这些社会现象,不能不使我联想到昔日的罗马帝国:帝国军队的蛮族化,一年200多个法定的用以狂欢的节日,宁愿做乞丐也不愿劳动的自由市民,等等。这样的国家不衰落岂不是天理难容?今天的美国正是昔日的罗马帝国。

内容概要

高德步,1955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史研究,著有《产权与增长:论法律制度的效率》、《百年经济衰荣》、《世界经济史》、《世界经济通史》(三卷)、《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视角》以及译著《迷惘的预言家:美国经济学家的历史》、《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五卷)、《剑桥美国经济史》(三卷)等,并发表论文百余篇。

媒体关注与评论

《西方世界的衰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对资本主义兴起与衰落的历史趋势和必然性进行阐释,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矛盾进行剖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增长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与当下流行的理论很不相同的观点,体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和独立的价值观。  ——林岗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世界的衰落》通过理性的同化与异化对西方近代以来的历史进行解构,探寻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矛盾的根源。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过程就是理性同化的过程,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兴起过程中就埋下了理性异化的根,随着理性同化的完成,理性异化的力量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衰落。这部著作反映了作者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和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王健 国家行政学院《西方世界的衰落》从理性概念出发,分析研究了西方理性人和经济人的区别,提出理性人与经济人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对西方近现代经济史,特别是现代化过程进行反思,对西方现代化的各因素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作者认为,西方世界兴起的本身具有文化色彩,体现了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价值观念的扩展。同样,西方世界的衰落也就是西方文化的衰落。  ——武力 当代中国研究所

章节摘录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理性的作用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建立稳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没有经过理性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理性与生活是内在统一和本源性一致的。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通过理性的途径才可能得到快乐,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理性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所以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在苏格拉底基础上,柏拉图则进一步认为,人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灵魂和肉体,而在这三者中只有理性才是最高贵的和不朽的。柏拉图认为,在由我们的感官感知的杂乱无章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一种完美的、合理的和清晰的秩序,而人的理性则表现为一种判断力,即认识世界或规律的能力。他还认为,理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感性世界,而且能为我们提供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行为准则。理性不仅仅是哲学思考方式,也是人生实践方式,是最高生活准则。这样,在柏拉图那里,理性就成为人类的一种独立的精神功能。可见,希腊人对理性的崇拜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就开始了。亚里士多德以本体论的方式强化了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的重大特征是处处关心确定的概念,把理性主义对事物确定性的追寻提高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予以思辨地把握,把精神和自然的个别方面的本质,以一种简单的方式,高度概括为一系列理性原理。亚里士多德把理性看作人类品格中的最高部分,认为人的真正本质就是人的理性智慧,而科学、哲学、形而上学等是理性的代名词。一方面,人类的理性与世界的本质到达了形而上学、划一整合的相通;另一方面,理性主义还使真、善、美融合为一。可见,理性不仅肩负着解释宇宙的意义,也负载着解释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就将理性主义推向古希腊哲学发展的顶峰。然而,随着古代社会的衰落,人们开始对理性主义产生怀疑,各种神秘主义哲学于是应运而生,并与宗教意识合流,导致中世纪宗教哲学的兴起。从奥古斯丁经过安瑟伦到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传统,都把古代存在中的神性因素看作一个人格化的、创造的、上帝的神圣理性,而作为被创造物的人的理性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理性,并且只能经济领域的现象,而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生活世界的媒介化,金钱和权力作为抽象的交往媒介取代语言的相互理解,侵入到它不该进入的领域。因而,资本主义异化的本质就是“生活世界殖民化”。  埃冈·纽伯格和威廉·达菲将异化理解为“一种环境的综合征”。他们将这种这种“综合征”概括为互相联系的四个组成部分。第一,没有权能。“个人抱有希望,或有可能,但他自己的行为不能决定是否出现他所寻求的结果或支援。”第二,没有意义。在剥夺了个人对决策的最低水准的了解的情况下,“无法看出周围环境中因果关系的清晰图像”。特别是工作者认为他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对最终产品的贡献是最低限度的、不带有个人的性质,是标准化了的,而且,他怀疑最终产品对社会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因而他从他的工作中得不到内在的鼓励。第三,孤立。工作带有片面性,就不能有真正的团结和合作,有了等级制的决策结构,也就不会出现真正的劳动共同体。第四,自我疏远。工人没有权能,感到没有意义和孤立,就会把他们的劳动仅仅作为获取个人物质报酬的工具。然而,“既然劳动对一个人的自我规定、自我概念如此重要,他也就会把自己看作一种工具,一种取得某种隐蔽的、因而与他本人相异化或疏远化的结果的手段。”2.理性的异化功能  自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的权威后,理性概念获得了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至上性和真理性等多重内涵,其基本功能在于指导人类走出愚昧,认知世界与开拓自然。但是,这种理性具有明显的“工具”特征,就是说,理性的“工具”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因而成了“工具理性”。但是这种理性无力解决人的个体性、主观性、自由意志、本能欲求和道德情感等非理性问题。当理性主义者试图用理性来评价一切、解决一切问题时,理性便超出了自身的限度。不仅如此,人开设了工厂,建造了高楼大厦,发明了汽车,缝制了衣服,生产出粮食和水果。但是……这一人创造的世界却成了人的主宰者。”特别是近代以来,由科学技术造就的工业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利益动机驱使下,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人类自身的生存根基发生动摇。理性的异化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异化。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理性日益异化个人理性。人的理性出发点实际上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经济利益决定一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丧失了那种坦率的符合人性的特征,到处渗透着互相利用、互相操纵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了两个抽象物、两个活机器之间相互区别、相互利用的关系。在这种个人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经济学认为,只要每个个体都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整个社会也就自然实现了最大的效益和最大的发展。但这种理论没有考虑到个体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每个个体以个人为中心来核算成本与收益,将社会成本排除在外,因而不可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相反,个体成本的外化,往往造成社会利益的严重损害。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的市场经济,通过竞争机制激励市场主体,在提高效率和扩大财富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与竞争原则相悖的垄断和导致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对于理性的矛盾和异化,马克思早就作过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出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如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的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图书封面


 西方世界的衰落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基本上改变了我的学术生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