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大外交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010091204
作者:(美) 基辛格
页数:828页

作者简介

《大外交:(译著)》内容简介:美国人只要一想到外交政策,必定会认为欧洲的问题都是出在均势体系上。而自从欧洲首度必须顾及美国的外交政策时,欧洲领袖便对美国以垒球改革为己任的想法不以为然。双方的态度仿佛都是认为,对方的外交行为模式全是任性的抉择,如果更加明智或不是那么好战.本应当会选择另外一种更能令人接受的模式。

书籍目录

序  基辛格其人其书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第二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第三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威廉一世与皮特第四章  欧洲协调:英国.奥地利与俄罗斯第五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第六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第七章  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第八章  卷入战争旋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境第十一章  史特瑞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和约的毁灭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第十五章  美国重回战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第十六章  三种和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第十七章  冷战的开始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第二十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登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柏林危机,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三年第二十四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第二十九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第三十一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致谢亨利·基辛格著作一览表

编辑推荐

《大外交:(译著)》是人民·联盟文库。

前言

一对于任何卷入现代国际关系的国家而言,对外事务在和平时期关乎利益的增减,而在战争时期则直接意味着生存与灭亡。套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老话“兵者,国之大事”,我们现在可以说“外交,国之大事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今天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不断扩展的世界经济体系、与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的国际社会融为一体,中国内部的变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的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同时,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中国在现存世界体系中的责任和地位也正处于变化之中,中国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塑造自身的国际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实呼唤中国外交要生发出更多的战略性理论思考。用基辛格博士的话来说,就是要有“外交哲学”,而不能仅限于把外交事务当作“行政问题”来处理。海南出版社此刻推出基辛格所著的《大外交》一书,可以说正值其时。亨利·基辛格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外交家之一,而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大外交》则是他的代表著作,凝聚着其长期从政经验和理论思考的结晶,堪称外交学或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此书对中国国际问题学界的参考借鉴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二《大外交》纵论古今,视接万里,洋洋近70万言。夸张一点说,读这本书可获读四本书的功效。首先,这是一本国际关系史著作。时间跨度近400年,从十七世纪初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和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首开“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现代外交之先河,一直写到二十世纪末混沌不明的冷战后世界秩序,读者有如对近、现、当代的国际关系历史进行全面通读。其次,这是一本美国外交史专著。在对二十世纪前的美国外交进行一番简单回顾之后,基辛格着重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导致美国大规模卷入世界事务的威尔逊主义,以及此后近一个世纪的美国全球外交。在基辛格看来,威尔逊主义代表了美国外交思想的主流,其基本特征就是:强调道德主义,把外交中的政治问题法律化,对美好人性和世界和谐充满幻想。这种外交主流传统,来源于美利坚民族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文化,而与世界其他人类(基辛格尤其着重于与旧大陆欧洲的比较)的现实政治权力均衡观大相径庭。二十世纪美国外交的得失,以及深深打上美国烙印的本世纪全球政治的利弊,都与威尔逊总统所彰显的这种道德主义外交紧密相关。

内容概要

亨利·基辛格(英文: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人、哈佛大学博士、教授,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有过多次热情的会见,并在197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战略性的反苏中美联盟的形成。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10月北京大学授予基辛格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论中国》、《大外交》、《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章节摘录

插图:但此时和会已进行得差不多,快到六月的闭幕日期了。同时在均势原则已被废除后,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可资重整国际秩序。后来许多德国领袖声称,德国是被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所骗才同意议和,他们在一步步地破坏和约。但这种说辞根本是自我安慰地自说自话。德国在自以为有胜算把握时全不理会十四点原则,并且在这些原则宣布后不久,强迫俄罗斯接受罗马对迦太基式的和平,签订了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条约,违反了十四点当中的每一点。到最后德国休战的唯一原因纯属实力上的对比,由于美国已参战,德国战败已是指日可待。当德国要求停火时,它已是强弩之末,其防线已逐渐瓦解,盟军也即将长驱直入。威尔逊的原则其实使德国得以幸免于更严厉的报复。史学家对为什么凡尔赛和约注定会失败有更好的解释,其原因即美国拒绝加入国际联盟。美国未能批准这个条约,无法保证法国与此约相关的边界,当然令法国大失所望。但以当时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气氛,即使加入国联或批准对法国国界的保证,也不会有多大差别。不论是哪一种结果,美国都不会出兵反抗侵略,要不然美国也会把侵略的定义定为不适用于东欧的情形,就如同英国一九三。年的做法。凡尔赛和约的祸害在于其结构。维也纳会议带来的百年和平,有三大支柱为支撑,每一个都不可或缺:与法国怀柔修好;维持欧洲均势;对正统观念的共识。对法国采取低姿态不见得能防止法国再次侵略。但法国明白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一定可以集结优越的实力,使法国向外扩张的风险太大。另一方面,欧洲定期集会使法国有机会以平等地位参与欧洲协调。最重要的是,大国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使各国既有的不满不致累积成想要推翻国际秩序。凡尔赛和约不符合以上任一条件。其条款对修好而言太烦琐,对彻底使德国屈服又不够严苛。事实上,要在令德国满意与害怕之间求得平衡并非易事。德国既觉得备受战前的世界秩序所限,在战败后大概也不会对任何可行的条款感到满意。

图书封面


 大外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总之行文太花哨,有些段落要看老半天才明白意思。尽管尼克松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思维,但是写回忆录比较严谨,冷静。基辛格的大外交有点像脱口秀节目,搞笑段落比较多。可能是跟尼克松与基辛格晚年的不同境遇有关,尼克松写的像是反省录。

精彩短评 (总计95条)

  •       1、很多书都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或塑造读者养成理想主义的性格。看了本书,你会觉得理想主义有时太危险。有时莽撞、有时绥靖。警策我:睁眼看看现实、看看时局、看看环境,行动,解决之。十分重要。
      
      2、把对时局的判断,完全寄托在对人的气质性格的分析上,是危险的、贻误时机的。
      
      3、此书再一次证明。在“行动领域”,实干家总结的书,比纯学者总结的书,要更符合我的胃口。我之前刚看完《国家间政治》,相较此书要纸上谈兵些。
      
      4、感觉,此书前半部比后半部谈得更清晰、有力。
      
      5、唯一的缺点仍是:冗长。
      
      总评:挺好的一本书。
  •     亚马逊的物流一直很好,书外面有塑料薄膜保护,内容也丰富,林炳添先生翻译得也不错,但是书的质量太差,不值那么多钱
  •       基辛格 关于朝鲜战争的思考
      
        在基辛格《大外交》的论述中,有一章节专门讲述了朝鲜战争。他给这一章节定下的名称叫做“遏制政策的困境”。里面的分析可谓是经典至极。
        
        在基辛格眼里,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时期的短暂插曲,是体现双方对抗的一小部分,同时也是美国制定的遏制战略的必要但却充满遗憾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就看看这场战争在他的脑海中,究竟是怎样的不同寻常。
      
        在他的叙述中,和战争有关的南韩、北韩、中国、美国、苏联五方,貌似只有从未走向战场的苏联对这场战争中有着旁观者清的冷静很热连贯的立场。而参与的主要军事大国美国和中国,却根本没有在这一地区自己的长期的战略目标,双方都被战争的形势牵着鼻子走。
        
        就拿美国来说,发动这场战争的决定,是充满理想却又莽撞的。理想是将打击北朝鲜的侵略行为想象成为维护威尔逊式的全球和平的正义之举。莽撞是因为美国没有仔细考虑过这次战争的代价,就连发动战争的目的就不是很清楚。众所周知,是金日成率领的北朝鲜军队在驻朝鲜半岛的美军全部撤离之后,率先发动的进攻。在没有苏联参与的联合国大会中,金日成被联大公开界定为战争侵略者。那么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出兵,当然无非是终止北朝鲜的侵略行为。但是若要终止北朝鲜的侵略的行为,到底是帮助南韩统一全境还是把侵略者仅仅赶出三八线?若要把侵略者赶出三八线,那么又应该制定出怎样的相应惩罚措施以防止侵略者的第二次“罪恶”行为呢?可惜的是这些美国都没有统一定论。
        没有定论就贸然发动战争势必会出问题。因为目的不明朗会对盟军的行为没有节制,尤其是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还有着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己的算盘。因为没有彻底搞清楚自己部队的作战范围和对象,美国的一些贸然举动如援助驻越法军、派第七舰队驻防台湾、战火推进到中朝边界等过激行为过分激怒了北京政府,终于让中国部队在1950年11月26日进入朝鲜,使事态进一步复杂。
        美国的战争目标就是随着战场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麦克阿瑟仁川登陆成功,光复大部分土地将战火推进到中朝边界,美国的口号从“击退侵略”转变为“统一”朝鲜。而中国部队入境采用快速攻势之时,口号中又将“统一”调整为“日后再谈”。从这些端倪中就可以看出美国对此次战争就压根没有明确的长远目标和规划。而参战的中国同样如此。在中共部队反击顺利之时,他们的目标是将美军彻底赶出朝鲜半岛,而后局势逆转转而走向谈判。
        
        此时美国最大的错误就是由遏制政策而对形势的严重误判。这就是基辛格核心的观念。
        
        基辛格看来,苏联已经铁了心,坚决避免发生和美国的正面冲突。在他眼里,苏联刚刚完成原子弹的试爆,但和美国相比核子武器方面没有一点优势可言。这个时候直言战争几乎得不到任何好处。可美国偏偏恐惧的就是苏联干涉。因此,美国坚持朝鲜战争仅仅是一场有限战争,战争就局限在朝鲜半岛,坚决避免全面开战,无论是针对苏联还是中国大陆。那么,美国就徘徊在全面撤兵和全面开战这两种极端内,和对手进行着长期的僵持。
        正是这种僵持,是美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无论是战争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均如此。
        
        首先表现在麦克阿瑟方面。既然要避免全面战争,那么盟军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一切优势抢占胜利。但是麦克阿瑟提出的要求又和政府的立场相左。他提出了四点要求:轰炸中国东北军事基地、封锁中国大陆、增强韩境美军、将台湾国民党精锐部队引入韩战。这些看似合理的军事利用,实则是宣布中美正式开战,严重违背了杜鲁门政府的立场。无奈之下,麦克阿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放弃军职。前敌指挥官和政府政策产生分歧,这严重降低了部队的作战效率。
        其次,部队有实力一次性解决问题却放弃种种做法,一拖再拖,影响了军人的积极性。而战争问题悬而未决造成更大的流血牺牲,又加剧了这种循环。战场上弥漫的是军人的无望和看不到边的未来。
        尤其明显的是在1951年中共首次提议停火的时候。美国总是摆高姿态,片面释以善意而暂时降低军事压力。而就在此时中国方面却紧紧咬住战局,丝毫不懈怠。结果是1951至1953两年时间美国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致使比进攻时期更多兵员的伤亡。
        
        这种僵持为害不浅,而它正是反映出美国遏制政策的困境,明知有害而不得不为之。这全赖于对苏联会出兵干涉假断的自欺欺人。
        
        反思韩战,所有参战方均得到深远的教育意义,在这里单说美国。
        
        美国对待这场战争,道德上的意义远远大于现实中的意义。南韩,一个和美国没有丝毫牵扯关联的远方国家,根本不在美国的菲律宾-琉球群岛-日本-阿留申-阿拉斯加防御范围之内。如果南韩被共产世界兼并,冲击和受到威胁的是日本,将会严重影响到日本对于西方的政策走向。但这和美国的捍卫集体安全的原则道义相比,现实意义便逊色多了。
        韩战使美国做出的牺牲,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影响。麦卡锡主义借势疯起,而遏制战略的发起人艾奇逊和马歇尔则备受诋毁。
        但尤为重要的是,美国民众居然接受了这个事实。允许了韩战的参与,就为今后越战的参与埋下了伏笔,而那将是一场更为巨大的牺牲,这笔祸根就此种下。而韩战的经历也让亚洲国家看到了处于僵持之下美国的弱点,让日后的亚洲参战国学到了对付美国的宝贵经验。
        
        基辛格,以现实主义的角度,当然在乎的是美国为此牺牲的15万军士代价以及为不久为越战埋下伏笔而吃下的亏。他的视角正在是评估这场遏制政策的得失利弊。
  •       华盛顿的遗训是过时的理想主义?还是仍可复活的现实?
      
      ---------------
      
       注意罗斯福行动的孤立主义者深感不安。一九三九年二月,大战爆发前,参议员范登堡(Senator Arthur Vandenburg)曾很有道理地表达了孤立主义者的立场:
      
       “的确,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日益缩小的世界里,跟华盛顿的时代相比,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都在日益消失。但我们仍然感谢上帝赐予我们两个隔绝的大洋;即使距离已缩短,但只要运用得当,这两大洋仍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资产。
       对世界各地受国际或国家侵害的受害者,我们都有恻隐之心和人类天性的反应;但我们不是也不可能是地球的保护者或世界警察。”
      
      --------------
      
      现在读来何其别有情趣,尤其对比一下布什政府04年的傲慢:
      
      -------------
      
       “我们现在是帝国,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现实。并且当你们研究那个现实的时候—尽管你们很聪明—我们将再次行动,创造出其他新的现实,你们也可以研究这些新现实,这就是事情的解决之道。我们是历史的行动者,你们所有人都会被甩到后面仅仅去研究我们做的事。“
      ------------
      
       更有趣的即使在今天,大部分美国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孤立主义和帝国主义是不矛盾的,现在的帝国只是不得已的,权宜的。
  •       记得昔日希特勒曾经高赞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整部书都是精华。。。几乎每句话都值得用下划线标出!。。。”
      战争论全译本我早在大学时就读过,还在报纸上发表过该书的读后感,评价不错,不过我私下认为战争论并没有希魔说的那么伟大(此君经常作惊人语),在我看来,值得“每句话都用下划线标出”的经典奇书其实只有两部:一部是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他的“血酬定律”也绝对符合这个标准),另一部就是犹太智囊基辛格的这本“大外交”了(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也非常接近此标准)。
      为什么?读一读就明白了,虽然此书并非通俗易懂一类,但只要认真看进去,肯定会被牢牢吸引住的。
      日本极右文人山冈庄八的历史小说“德川家康”最近好像很火,书商替“太君”的玩意吆喝起来是不遗余力啊,广告词中有一句很扎眼:。。。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它不仅成为商战兵法、政略宝典、兵家必备,更是不朽的励志传奇。。。。
      呵呵,小鬼子的这部书我没读过,也不感兴趣,因为读过井上靖和司马辽太郎的几部后就知道,倭寇的所谓历史文学根本没法和我们比,也就是骗骗职高学生或者电子游戏迷吧。不过,基胖这部“大外交”倒是绝对对得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这句赞语!
      “大外交”的定位极为特殊,既不是外交史著作,也不是外交理论专著,而是独辟蹊径,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洋洋洒洒,纵横披靡,从黎塞留起一直评论到冷战结束(成书于94年),每一页都充满了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真知灼见,没一句客套话,没一句多余的废话,锦章华句比比皆是,可谓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极具功力!什么叫“拼脑力”,什么叫“智囊”,什么才叫“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这才是高手中的高手,这个外表像“熟食店老板”的犹太胖子,的确是战后最老辣最有经验的大外交家!(最近看到条消息,澳大利亚的力拓公司为了摆平中国,特邀基辛格为对华政策顾问,可见此君的实力)
      
      大家都知道,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热衷于“智谋诡计”之类的东东(看看火车站书摊和机场书店里最多的书就明白了),不过一向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到了国际上很少有胜算,百年来吃亏不断,看似嘻嘻哈哈不拘小节的西方白佬几百年来一直称霸世界,最多时统治了地球百分之90以上的人口和土地,为啥米?一方面是因为欧美人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当然还有先进的制度,另一个就是他们独具特色的“白人理性智慧”,这个词是我发明的,并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绝非崇洋媚外,而是实事求是,白人在国际关系、世界贸易、现代军事方面运筹帷幄时的确极具实战经验和战略才华,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不得不认真揣摩。了解对手,才能赶上对手,而“大外交”这部书就是白人理性“外交智慧”的集大成之作!
      有人也许会举出“孙子兵法”和“周易”之类的来壮胆,不错,我也非常喜欢读国学经典,绝对热爱自己的母国文化,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都是我的案头必备,但必须正视的是,我们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但作为一个现代国家还很年轻(几千年来我们只有“天下”概念,而无外交战略),在“国际关系学”领域的成就还很少,何况仅靠“国粹”是无法战胜白人的,鸦片战争之前哪个中国将军没读过孙子?八国联军进Peking时哪个官员不精于权谋?可最后还是一败涂地,我们的很多权谋智谋都具有一种小农社会的狭隘特征,更适用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你争我斗,要想“走出去”,想真正在列强中“崛起”,必须深入研究欧美的思想成就。在国际关系领域,要论“耍心眼”“斗脑力”“拼内功”,我们还真得像欧美白人学学,特别是以高智商出名的犹太人。
      对外交学感兴趣的朋友都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外交学著作,我指的是中国人自己写的,除了个别爱国青年的呐喊之作,大部分都是毫无独立思想的马屁垃圾,充满了对中央正确决策的阿谀奉承山呼万岁,几乎都离不开“和平与发展”、“友好往来”、“五项原则”、“伟大成就”之类的套话空话废话,新华体-cctv体-新闻联播体比比皆是,靠这种软骨头官油子制造出的废纸,怪不得被人骂“某国外交像男足”呢。。。中国太缺少像“大外交”这种客观、冷静、扎实、理性和博大的指导性专著了。
      
      基辛格是德国出生的犹太人(他也是美国政治地位爬得最高的犹太人),具有德国鬼子的理性严谨、犹太人的诡计多端以及美国佬的灵活多变三大特征,在“外交战线”极具才华,极有成就,也颇具争议,此哈佛教授纵横全球近半个世纪,见多识广,深谋远略,他的著作非常值得我们细读和研究(其中大外交是最好最重要的代表作)。
      贯穿“大外交”的思想脉络就是基辛格一贯实行的“Realpolitik(现实主义外交)”,他对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麦、斯大林等现实主义谋略大师的推崇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对拿破仑三世的批评极具内涵,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原因剖析得入骨三分,对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的外交特色分析,非常客观详尽,值得品味,甚至从中可以悟到很多人生、命运和历史的大智慧大规律。
      所以我才得出“内事不决读潜规则,外事不决读大外交”的结论,因为在我看来:吴思是读懂中国历史和社会最深最透的智者,而基辛格则是理解国际关系最现实最冷静的战略大师。
      
      国际关系领域有很多名著,但和“大外交”可以媲美的还真不多,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是非常出色的经典,但侧重于历史,外交智谋不及基辛格;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主要是抽象概念较多,侧重文化分析;而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就更枯燥了,基本没有具体实战分析。其实这三位大师的弱项都在于他们没有任何外交实践经验,纯粹是“纸上谈兵”,书生论天下,虽然都是殿堂级的经典,但比起真正玩过“外交”的前国务卿基辛格来说,还是差了一大截。
      还有位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也很著名,此君和基胖一样都是职业外交家的干活(卡特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大棋局也非常深刻扎实,属于地缘政治经典之作,值得仔细品读研究,不过波兰助理的脑力和才干比起犹太国务卿还是差得远,大棋局基本上是部献言献策的理论小册子,在深度和广度上无法与博大精深的大外交相比(其篇幅只是大外交的四分之一)。
      
      有趣的是,这部大外交在世界各大主要语种中基本都被翻译为”外交(原文Diplomacy就是外交的意思)“,只有在德国被译为“国家的理性(Die Vernunft der Nationen)”,在意大利被译为“外交的艺术(L' arte della diplomazia)”,中国大陆目前发行的是台湾版,题目大外交也是台式的火爆,内容只是把大部分人名地名改为大陆通行的名称而已,两位台湾人译的还不错,虽然有明显的欧化句式和硬译问题,但整体非常贴近基辛格的文风和原意,当然我还是期待有朝一日可以读到大陆翻译家自己的版本!
      
      (指出一点:海南出版社在出书时很不认真,封底折页上的基辛格家庭情况介绍是错误的:实际上基辛格与第二任的Nancy Maginnes并未离异,08年闹运会还一起来北京哩,离异的是他第一任夫人Ann Fleisher,两个子女也是第一次婚姻中这个犹太妻子生的,儿子叫大卫,是个美剧制片人,女儿叫伊丽莎白,在白宫行政部门工作。从网上照片看,儿子的Fatty外貌极像他老爸)
      
  •     中国人有勾心斗角的小智慧,却缺乏创建良性理性政治的大智慧.中国人擅长密室策划的阴谋.而缺乏国际视角国际外交的阳谋学.就如同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有政治而无政治学一样的道理,
  •     我的书买来挺贵的 不知道是在运输过程中还是书本身就被撕痕 看到很是心疼 但是也懒得退了 在你们这买了好多次书了 这次是第一次遇到 希望你们能改进 因为感觉你这比京东好 才在你这买的 所以希望你们能更注重我们着消费者的商品的保护,
  •     内容很好,值得反思。
  •     作者以自己的角度解读了近100年的国际关系变迁
  •     大外交j,
  •     翻译的太烂了? 看来你比较适合看大国的兴衰的中文版本
  •     怎么97年的很多人读过,可是这个版本的却居然没有呢
  •     很认同,看罗斯福威尔逊,还有黎塞留那章的时候,真是想每句都划线。
  •       
      这本书2003年就买了来,一直安放在书柜里面,看过几章,饶有兴致,但终究没有耐心读完这800多页的书。最近出差较多,经常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所以把这本尘封已久的砖头书翻出来,并重新阅读。由于这本书讲述的过于烟波浩荡,因此我还是分成几个部分,简要介绍一二。
      
      这本书讲述的是17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美国外交政策,适合对国际政治,世界历史和军事感兴趣的读者。对我而言,这是一本国际政治的启蒙读物,读完此书,应可以从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中得到自己的解读。
      
      本书从17世纪现实外交的鼻祖黎塞留讲起,他的唯一宗旨就是采取一切手段,排除意识形态干扰,使法国变强,而弱化其邻国。在他的努力下,法国成为17,18世纪首屈一指的大国。拿破仑使法国优势走向顶峰,随后,法国走向衰落。
      
      欧洲列强于1815年在维也纳举办和会,确立了欧洲均势的政治框架,作者比较认可该框架,因为在此框架下,欧洲大体维持了整整100年的和平,直至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接起法国接力棒的是19世纪上半叶的奥地利,法国战败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继承了欧洲均势思想,并发展与不同国家的同盟,其中最为著名的要算奥、普、俄的同盟,,基辛格博士以其丰富的国务卿经验,详细描述了各国的心态,使100多年前的历史跃然纸上。
      
      梅特涅走下政坛后,普鲁士在其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脱颖而出,俾斯麦是容克阶级的代言人,其志向高远,老谋深算,熟谙现实政治的一切伎俩。在其领导下,普鲁士,而非奥地利最终走上领导德国统一之路。期间发动了几场重要战争,在1870-71的普法战争中,德国取代法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强国,并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随后,俾斯麦采取防守策略,努力维持欧洲均势,极力避免德的邻国结为盟友。只是俾斯麦的政治框架体系过于复杂,完全依靠俾斯麦自身的雄才大略,及至威廉二世登台,一脚踢开俾斯麦,有野心却缺乏策略,最终导致一战的战败。
      
      德国与战国时的秦国有相似之处:即德国和秦国的强大,即使大陆其他国家联合攻击之亦未能取胜;不同的是,德国想维持欧洲的均势,而秦则妄图统一中国;德国以西,有法国、英,以东有俄,秦以北有匈奴,以东是三晋,燕,齐,以南则为楚,所不同的是,欧洲均势中有一个强大的岛国英国作为制衡,在20世纪,由美国制衡;而秦国在海上无强国可以与之制衡;另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当时欧洲各国均以均势为统一的共识,以天主/正教作为统一的意识形态,而六国则在纵横家游说间失去方向,终被秦所灭。可见实现均势有两个条件,第一,有实力相似的诸强;第二,则是有相似的道德规范或意识形态框架框架。
      
  •     纵横捭阖 叹为观止
  •     终战的时候,裕仁向全国发表最高指示。
    岛上的屁民们估计也就听懂了头两段
    朕深ク世界ノ大勢ト帝國ノ現状トニ鑑ミ非常ノ措置ヲ以テ時局ヲ收拾セムト欲シ茲ニ忠良ナル爾臣民ニ告ク
    朕ハ帝國政府ヲシテ米英支蘇四國ニ對シ其ノ共同宣言ヲ受諾スル旨通告セシメタリ
    其他部分,就算听得出音,也对不上字,完全理解就更无从谈起。
    现在男女滚床,女人也不会搂着男人的脖子喊亲达达....
    洋大人写IR,也很少用thou、shalt、thee...
    日本的启蒙家西周用汉字创造了知觉 意识 哲学 感性 主观 客观 科学;中江兆民创造了象征 艺术 美学 典型 自由 民权;福泽谕吉创造了权利 义务 社会 经济 演说;现代汉语,不管是大陆、呆丸、HK还是马靠,常用的名词中3成以上都源自泥盆...社会科学领域的名词更是高达6成...
    现在把进化全替换回中国人严复翻译的“天演”,是不是算拨乱反正?
    否认大陆对汉语体系的简化与改进,是不是和大陆人对《海角七号》反映日治史实表示不满是一个性质?
    一个接受大陆教育近20年的人,看到满篇的以降和不常见的表达方式以及全篇不下10处类似“领袖们也不以称呼对方的名而不称姓,以向其人民显示彼此关系之良好。”这样的语法歧义,表示不适应,是否正常?
    难道呆丸也有类似There isn't nothing的表达习惯?
    论翻译,陈景彪译的大国的兴衰的确要得多了,读者认为符合自己语言习惯的译本更好,这有何不妥?下里巴人不会附庸风雅...
    不知如上言论是左毒?右倾?还是犬儒?
  •       《大外交》一书洋洋洒洒七十万字,对近现代国际外交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其间,贯穿始终的是各个国家在外交格局形成中的博弈和交锋,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和结盟中。从欧洲均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到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失败签订凡尔赛合约,事实证明凡尔赛合约并没有像维也纳均势体系那样的成功,最终反而增强了德国地缘政治的优势地位,之后到希特勒的崛起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苏联在二战中的出色表现,其后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与美国形成对峙开始冷战时期,针对此,由杜鲁门总统开始逐渐发展了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包括凯南在他的“长文”中对苏联统治者的心理分析使得美国确信遏制政策是有效的,在这期间苏伊士危机、匈牙利事件以及年柏林危机更是强化了西方和苏联之间的对立关系。之后为了阻碍共产主义在中南半岛的扩张,美国介入到越南战争中,最终结束于尼克松任期,尽管尼克松认为国内的越战反对者是在走一条美国屈辱失败的路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让美国看到苏联有了转向的可能,将其视为能够引导这种改变的关键人物,然而随后到来的苏联解体标志着美国在冷战中的胜利,亦或许这场“战争”中本就没有胜利者。读完这本七百多页的著作,最深的感受来自五个方面。
      历史的走向总是离不开人的作用。在基辛格的《大外交》中,更多的展现出了国际关系中关键人物如何登上舞台,运用自己的外交决策和理念影响着国际社会格局的变迁,机智、狡诈、理想、现实往往都是在权衡政治权力关系下表现出的一种策略。黎塞留对国家至上观念的践行,史特瑞斯曼在德国摆脱凡尔赛合约中的起到的关键作用,斯大林和希特勒政治理念中某种对于权力的执着,尼克松在越战中的踟蹰等等。其实不管功过如何,他们为后世留下的无形财富乃是最值得珍视的。
      一个国家的外交抉择深受其历史记忆的影响。正如金老师曾经提到的,法国一直以来对于德国的态度是压制它的崛起,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达到分裂德国的目的,这一历史记忆深深几乎贯穿着法国外交决策始终。但是英法之间的嫌隙或者说是对彼方理念的错误理解使得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没有损失太多,反而借由美国的贷款发展了军力,当然这中间离不开史特瑞斯曼的外交决策,以暂时的妥协换来喘息的机会。而在这之后,法国依然没有采取有效的遏制措施,虽然也建立了马其诺防线,实际上它的政策还是日趋被动。
      现代文明的发展使民意和舆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书中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和约的约束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时候会面临失效?”事实上,出于遏制、外交安全、利益考虑结合形成的联盟、条约关系以及国际组织或多或少都伴随着很多使这种关系崩溃的不稳定因素。然而,我们越来越看到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国际社会对民意和舆论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民意不仅伴随民族国家崛起日益成为一种政治压力,更是对各国施行在施行政策时的无形资本,用得好乃是强大的力量,用得不好则会成为爆点。
      欧洲均势体系思想的重要地位。伴随均势体系不断被打破和重建,这一外交理念日益成为影响欧洲格局的重要因素。英法德之间的较量常常表现为在不同联盟和和约中的角色互换,希望通过这种互换达到力量的均衡。这一理念曾经在维也纳体系中得到了最佳诠释,和平局势维持了一百多年,却也在凡尔赛和约中成为失败的典型,促使战败国德国反而拥有优势的地缘政治地位。当然,均势体系的长时间稳定需要这一系统内所有国家都能遵守游戏规则,同时排除一个强大的外部势力介入,在相互博弈间寻找各自的最佳位置。
      理想主义理念贯穿于美国外交政策。威尔逊主义的出现对美国外交影响至深,其中的民族自决和集体安全原则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国际关系格局。自此,美国惯于以推行优越的民主政治制度、不以利益为中心、永远为原则而战的政治理念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即使是面对曾经属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大外交》书中开始涉及共产主义给国际外交带来的深远影响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意识形态的对立到底能否在国与国之间建立合作。按照基辛格的说法,自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美国将其视为转向的引导者,只可惜来自内部的分裂让一个超级大国瞬间在几个月内解体。由此美国究竟是在践行理想主义以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还是以现实主义政治出发忽略所谓道德和原则的束缚与共产主义国家合作,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读完此书,能明显感觉到基辛格先生对美国外交的认同,他在评价时说到这是美国“英勇的作为,是一切善事的起因”。在未了解美国理想主义价值观之前,一直不太明白美国为何一边积极介入战事,俨然自视为“国际警察”,一边却投入大量资金帮助战败国重建。当然这中间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因素,只是说如果对美国坚持理想主义的传统有一个关照,可能将有助于对其外交决策的理解。
      
  •        美国人和我们一样,是有使命感的。不同的是,中国人的使命感往往模糊在历史当中。受累于几千年的历史还有那些挥之不去的帝国往事,那些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太容易沉浸于荣耀,隐忍以及迫不及待的重温旧梦。美国人呢,卢梭,孟德斯鸠,斯密,大英帝国,西班牙,法兰西等等等等,自建国以降,就给他们提供了可以选择历史的机会,毫不犹豫的,最伟大美利坚先贤走对了路。两大洋的庇护,弱小(价值观相同)的邻国,不幸的没能让美国人民领略地缘政治的风采。而对自由,民主,天性,人权和美德的追求,使得美国人在对岸的欧洲表亲们还在为一个铜币,一寸土地争的面红耳赤,甚至刀兵想向的时候,极大的发展了自身的产业,假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具有开拓性的人种,几乎是再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不情愿的,羞涩的在超级大国的宝座上登基。一战,对于有抱负的美国政治家和谋略家来说,真是一场在最正确的时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就这样,欧洲人的远房清教徒表亲回到欧洲,转过头来以德报怨,重塑大西洋格局。从此,每一届政府都在道德情操和现实攻防中进退。不变的是对自身价值观的深信不疑。
       基辛格博士洞若观火,在大谈外交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对过去一个世纪每一届政府的侧面点评,他突出的是他们之间的不同,抑或现实主义抑或理想主义。我们可不可以说,其实美国的内政外交的基石从来没有变动过,民权和自由的底线是不可能被白宫安全事务顾问所改变的。只能说,每一个执政团队的谋略和聪明才智各不相同,对手段的玩法有点区别罢了。国家利益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从来不能而也从来没有被动摇过的。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不可能是对立的,不管是罗斯福俾斯麦式的纵横捭阖战略或者威尔逊的理想主义,都是一种工具,维护的都是同一种价值观。每一种战略的实施,其实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要对美国本身大的多,因为真正能威胁美国其国家安全的只能是美国本身。所以,过去一百年中,美国的的确确是最大的赢家。我相信,这种局面在接下来的一百年中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再说说谋略,基辛格博士没有刻意的去表露过对谁的支持或者诋毁,但是,黎塞留,俾斯麦,迪斯特里,西奥多罗斯福可以说是他的谋略导师。而以上几位都是权谋大师,近现代的法籍,德籍,英籍和美国籍的苏秦张仪加诸葛孔明。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首先,完完全全的克福了内部的噪音,把外交所能带来的国家利益放在最高点,然后加以利用各个对手或者盟友的矛盾和利益,来最大化自己国家的利益。但是同时,作者也只视这些为工具和手段,可能在他看来,威尔逊的指导思想还是无论如何不能抛弃的。而这也证实美国价值观和核心利益所在。让威尔逊的理论穿上了现实主义的外衣,灵活的操作,实现目标。能这么玩儿的只有美国。换另外一个国家,把意识形态放在最核心的地方,必死无疑。其实地缘政治,说白了就是区域博弈,美国本身是没有地缘政治对手和威胁的。北美以外的地方给他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游乐场。
  •     对台译本不适应不是读者的错,而是出版社对译本没有进行合适的编辑。就好像去饭店吃饭,菜肴不对口味不是厨师的错,而是侍者做了错误的推荐。自由时报的副总编不需要也不可能按照大陆的行文习惯组织文字,这是责编的工作。如果考虑到两岸对中文的阅读必然存在差异,如同英美同文但差异犹在,那么本来就没必要非采台译。何况,台译是否读得顺,本就是见仁见智。
  •     的翻译本
  •     好,好,好,好,很好!
  •     中国人崇拜的就是那些深悉人性弱点,善于利用之,操纵之的所谓“谋略大师”,从姜子牙到我朝太-祖,绵延几千年,莫不如此。这就是中国人的“聪明观”。
  •     初三看的一本书 今天班主任提起 才觉得自己看过
  •        书写的挺好的,内容很丰富,基本就是西方的现代史。文中有些地方突显出基辛格分析事情的方法和思维。我觉得了解这段历史是次要的,学习他在大国之间捭阖的思维倒是很受用。另外,在写道苏联的时候,明显看出基辛格的政治倾向,不够客观。
  •     。。。说点自己的感想。。。摩根索灵气十足,基辛格老道,华尔兹平庸,楼主么,还需更宽容些
  •     读了漫长的两年→_→替威尔逊主义辩解,又恨不成器的希望走现实均势路线。
  •       这本书是外交史著作,外交家写的,它的目的在于何?
      一、企图维持一个不平等的国际体系
      二、试图表现出美国的“伟大”品德
      三、希望美国能独霸世界,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四、这本书无疑是基辛格的辩解书,记住没有人写书打自己脸的。
  •     看了本书之后思考问题不易陷入原先的框框了 起码是看待对外关系上 30年之内我们的对外政策虽有瑕疵 但还是有令人激赏之处的 不知今后的路会怎么走
  •     <国家间政治>的翻译完爆<大外交>几条街好吗,大外交的翻译故意追求语言的美感却抛弃意思的通达,这不应是翻译学术著作的方向。虽言大外交在学界只能当作快餐享受
  •       他们都视1815年在维也纳由梅特涅擘画的国际秩序为眼中钉。拿破仑三世不满的原因是它以围堵法国为目标,他认为法国偶尔获得一些领土并不为过,因此不希望出现团结的欧洲来横加阻挠。他更觉得世人均以法国为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表征,而维也纳体系欲压制这两种思想,便是想钳制他的野心。俾斯麦反对梅特涅体系,是因为它使普鲁士在德意志邦联中的地位在奥地利之下,他也认为邦联中保留了太多小国令普鲁士有志难伸。若要完成普鲁士的历史任务,统一德国,则维也纳体系势必要推翻。
       在梅特涅体系被打破后的混乱中,法国有两个策略选择。一是遵循黎塞留的政策,设法使中欧保持分裂。这个选择必须要拿破仑三世放弃他支持革命的主张,至少在德国不能支持,要拥护现有的各正统君主,他们也急于维持中欧各自为政的现状。另一个选择是效法叔父的作为,做革命运动的领袖,希望因此使法国赢得各国民族主义者的感激,甚而因此成为欧洲政治领袖。
       对法国很不幸的是,拿破仑三世这两个策略同时进行。他赞成民族自决,却仿佛无视于这对法国在中欧地缘政治地位的风险。他支持波兰革命,但面对其后果时却又临阵脱逃。他反对维也纳会议的安排,认为是对法国的侮辱,却未能及时觉悟其实这也是最能保障法国安全的安排。
       因为德意志邦联原本的构想,便是只为对抗强大的外来危险而团结在一起的组织。邦联的各国受到明文禁止因攻击的目的而集结,也从无可能形成共同的攻势策略。由这个主题在邦联50年历史中从未被提出即可证明这一点。法国莱茵河边界只要维也纳国际秩序不变,就不会有问题,但在拿破仑三世促成邦联瓦解后的一个世纪里,却都是纷扰不安。”
       拿破仑三世反维也纳安排的结果,是把对法国安全的防御性障碍转变为具潜在攻击性的威胁。
       首创国家至上观念的国度,居然在一个世纪的大半时间里,均致力于挣扎着使愿望与实力能够旗鼓相当,的确相当讽刺。
       由拿破仑三世发动的摧毁维也纳体系的大工程,在俾斯麦手中完成。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成就与他的个性一样出人意表。这位“铁血宰相”能写文字极为简练优美的散文,喜爱诗,曾在日记中一页页地抄录拜伦(Byron)的作品。这位称颂现实政治的政治家却有绝佳的均衡观,虽大权在握却懂得自我约束。
       怎样才算革命家?这个问题很难得出确切的答案,否则能成功的革命家就不多了。因为革命家刚起步时必然是处于弱势,但革命家的胜算在于既有势力又对本身的弱点总缺乏自知之明。尤其当革命的挑战不是以向巴士底狱(the Bastille)进攻等激烈的方式呈现,而是披着保守的外衣时,这个道理更是正确。社会既有秩序对于表面上看来是要保护它的人很少会起戒心。
       俾斯麦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涯开始于梅特涅体系最蓬勃的时代。当时的国际秩序包括三个要素:欧洲均势;德国内部普奥相安无事;因保守理念而结合的联盟体系。在维也纳会议后的一个世代里,国际情势紧张的程度相当低,因各国都相信彼此有祸福与共的利害关系,而普、奥、俄这三个所谓的东方王朝也认同彼此的意识形态。俾斯麦一一破解这三个前提。
       俾斯麦掌权期间,各种的难题都靠他以高明灵活的外交手腕解决。但久而久之他种种复杂的安排却注定要失败。迪斯累里不幸言中。俾斯麦改变了欧洲地图及国际关系模式,但终究未能建立起其后继者能遵循的制度。一旦他出奇制胜的种种战术逐渐失去作用,后继者及竞争对手不肖,就只能从加强军备上追求国家安全,以减少对充满变数令人难以掌握的外交的依赖。铁血宰相无法将其政策制度化,使德国被迫落入左支右绌的外交困境中,到最后唯有靠武器竞赛,继而发动战争来获得解脱。
       俾斯麦在内政上也无法提供后继者可依循的蓝图。在世时独来独往的俾斯麦,在辞世并成为传奇人物后更没有人能了解他了。德国人只记得完成统一大业的三场战争,却忘记在事前曾费尽多少心血做准备,以及在成功后必须改持稳当温和的路线。他们只看到耀武扬威的一面,却未能对成功背后的基础观察清楚。
       俾斯麦为德国设计的体制,正包含了他个人的种种癖性。虽然德国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权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国会的关系,比国王和国会之间更亲密,因此,俾斯麦可以玩玩弄国内的政治机构,使二者彼此抗衡,就像他在外交策略中玩弄其他国家一样。俾斯麦的继任者当中,没有一个人拥有这种技巧,更别提有胆量这么做了。结果,德国民主制度培养出来的国家主义,逐渐变得好战排外;同时,不能担负责任的民主成为无效的体制。
      拿破仑不甘愿地成为革命家,他代表的是适应公共关系的政策趋势;而俾斯麦这位作风保守的革命家,反映出的政策走向则是权力分析。
       拿破仑有革命的理念,但是壮志未酬。他的年轻岁月都花在我们所谓的异议活动上头,从未能在理想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上架起桥梁。他对自己所倡议的言论于自身的正统性缺乏信心,于是很依赖公共意见来跨越鸿沟。拿破仑执行外交政策的方式,如同现代政治领袖的行事风格,成功与否就靠电视晚间新闻的反映来衡量。拿破仑也像现代的政客一样,让自己成为纯战术、只注重短期目标和立即成效手段的囚徒,只想以施压的方式来加深群众印象。在这种过程中,拿破仑把外交政策和巫师念咒行为搞混了。事情到了最终,决定一个领袖人物是否有不同作为的,是事实,而不是宣传。
       俾斯麦对依据自己的判断行事信心十足。他对基本的现实及普鲁士的机会何在,分析得十分透彻。由于他了不起的建树,使得他所缔造的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两度遭外国占领及国家分裂达两个世纪之久,却仍巍然屹立。但他的失策之处在于,他把德国社会建构成务必每一代都要出一位能人,才能继续他所留下的传统。可惜这很难办到,而且德国的专制政体也不利于此。就这一点而言,俾斯麦不仅种下德国成成功的种子,也埋下德国20世纪的悲剧的伏笔。其友人鲁恩(von Roon)曾对他写下如此的评语:
       “无人得以不朽而无须付出代价。”
       拿破仑三世的可悲之处是他眼高手低;俾斯麦的遗憾则是他的能力超出社会可接受的程度。拿破仑三世留给法国的是策略上的动弹不得;俾斯麦留给德国的则是难以企及的丰功伟业。
  •     质量好呀
  •     送书速度还是蛮快的,内容可以
  •     纸质差
  •     老基的书,对中国有帮助的人..学习学习
  •     择日续读,被宏大的论述惊呆了
  •       买了一堆书就怕看不完了 汗 花了8天时间把这部书看了一遍,
      基辛格的文笔常有搞笑奇妙之处,作为美国外交旋转门效应的最佳体现,集学者与决策者于一身的基同志对于国际关系特别是领袖及决策层在外交过程中的作用描述的淋漓尽致,诚如金灿荣教授所言:这本书值得一读在读,另外也确实看到其颇能体现规避胜利的风险这样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纵观冷战结束前的历史,娓娓道来颇具力道,当然基同志在描写共产主义时真是不遗余力地用最恶毒的言语进行攻击,而在分析判断美国的外交战略演变时,充满了悲天悯人,无可奈何,倘不这样世界将如何的救世主气息,尽管他也在最后一章一再提醒注意力量运用的节制,注意把高举理想主义大旗与真实地夺取地缘政治利益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但是他仍然反复地强调:美国的天性是道德,美国的人性观是相信人性善,美国的对外政策是为了真正的人类福祉而进行的······诸如此类。我以前还真不知道基氏如此具有传教士的水准和热忱,而且在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的头衔下,可以把那种迫不得已才开始进行地缘政治分析、国家利益研判的楚楚可怜十分不情愿的神态扮得这么像,在我看来意识形态掩盖了美国外交目标的真实利益所在,当然马克思主义观点可能也会支持这一看法,不过在基氏眼里,恐怕意识形态本身是道德的现实体现,美国高举的意识形态的大旗:自由民主等本身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就内容来说,抛去这种令人作呕的教师爷口气,——当然这本身就是值得读者多读几遍来批判性反思的绝佳文本——之外。此书堪称句句珠玑也不为过,若是寻章摘句难免挂一漏万,我以前因为这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心中不免有些轻慢,如今看下来,70多万字的巨著,错的字数也不算离谱,而且用得译本是台湾同胞地,这两位翻译的读起来还是挺不错的,并不觉得如何语言隔阂,也许有大陆校勘润色亦未可知。 回头有时间把英文版再读读,肯定是有帮助的,不过这中文译本真是装,非得叫“大外交”,人家英文本就是个“外交”嘛···搞得明明是砖头四国,非要叫“金砖”一样,这倒也无伤大雅,不过留下诙谐的一笔罢了,
      
       另外这次修订版不知道修订的是什么东东,想来封皮换了不能全算修订吧,貌似是素雅了不少 不过减掉一星不为了这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若干错字,实在是批评这个出版社之责任心,我还纳闷,如此巨著难道原版无注释?无附录?无索引?无图例?无图片介绍?考! 原来都有,都给删了我勒个去,私以为真正滴用心做一下这本巨著,真正滴修订版应该把这些都修上
  •     再来废话几句~
    看的书不多,不过个人很喜欢咬文嚼字,也好找茬挑错误。看译著时,有两个词是挺让我皱眉的,一个是“以降”,一个是“径路”。
    先说这个径路,翻原文,大多是approach,翻译成方法不是挺好吗?医学上用径路,至少还有个手术流程图,画条道儿,说是径是路,也算明白。人文社科类,把approach翻译成径路,我看真的这么通译,很少有比译成方法更达意的。到现在我也没挖出来到底是谁起的这个头,在人文社科译著里把approach译成径路。CNKI上也没有关于径路翻译的文章。
    再说这个以降,这就是个有头的词了,东汉时期就有了,后来也有作“已降”的,有时是“以来”“以降”一起用,组成两个短语,以免重复。光这个“降”,就有n解,屈原就玩过这花活儿。从语义上分析,又分为凸显起点,凸显过程,凸显持续性,有的能用以来替换,有的不能,总之还有点儿复杂。大家可以在CNKI上用”以降“和”一直以来”作关键词搜索题名,有几篇文章讲得比较细,吴德新的《浅议X以降》,沈中平、刘楚群的《X以降与X以来差异探究》,胡勇的《论一直以来》等。我相信很多译者压根儿就不知道以降有这么多弯弯绕,把after和since之类的译成以降,除了习惯,就只能是拽文了。
    回想一下印刷术,我们经常对外叫嚣,活字印刷是中国人发明的,仿佛现在没向全世界印刷厂收专利费是一种天大的恩赐。洋人公认活字印刷的发明人是个堡字儿辈的德国人,他的铅字活字印刷术最先用在了圣经的印刷上。教廷以前霸占着对圣经的解释权,也将自己立为神与人的中介,普通信众不通过教会的解经是不能理解圣经的,现在圣经哗哗哗地量产了,识字率上升,大家既然认了字,就能读圣经能解经了,最终导致宗教革命。古腾堡的印刷术是和自由平等挂钩的。
    反观中国,活字印刷论年代先后的话,确实先出现在中国,先用泥,后用木头,但都不经用,且最头疼的是,英文、德文、法文一共就那么20多个字母,加上标点,弄50个左右模具就基本够用了。方块儿字就惨了~所以活字印刷对中国识字率的贡献相较古腾堡的铅字印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汉字在当时很容易印刷,结果也一样。如果有亚洲史基础的人,应该知道,东亚三国,中日韩,自古文字就是贵族独占,在韩国,贱民是不允许识字的;在日本、中国,上层社会的语言,是下层人士所不懂的。贵族的话如果艹民都懂,那哪来优越感啊!
    在俄国盛行西化时,贵族流行说法语而不说母语;现代英语形成过程中,大量拉丁文的引入;再例如改革开放后,粤语的流行;吵架时,故意说粤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总之就是说些对方听不懂的语言,都是优越感在作祟。
    如果语言失去交流的作用,那也就不再是语言了。
    再回到呆丸人的翻译上,呆丸现在法律、行政上的行文依然是半白话文,很多译著也是如此。我问过几位呆丸的朋友,这样的半白话文好懂吗?大多数表达这是官方约定俗成的习惯,老百姓不想也没必要去懂,出了问题可以问律师找民代,经常看的书和电视,说得都是大白话就行。喜欢看书的,表示一开始也不习惯,但是看多了,也就习惯了。尽管在出版自由上,呆丸比我们有优势,不过在文字平权上,我们做得更好。
    彭淮栋先生翻译的伯林爵士的《俄国思想家》也是拽文型,但是蔡英文先生翻译的Arendt的《极权主义》则是白话文,阅读上是完全无障碍的。
    抛开国内的文字平权,作为翻译,不但要做到译文的精准,同时也应该考虑到读者的平权。例如原文是watch或pen,一个普通的英语国家公民,只要受过初中级教育就能完美地理解。但是如果翻译时,弄成类似Writing Instrument或Time Piece的雅文雅译,那就有读者不知道说得是啥了。原文是美国初中生看得懂的,那么译文也应该让中国初中生看得懂才对。
    翻译上的民粹和文人雅士/文字霸权,就拽文型译著来说,明显属于后者。
    这就是在下的想法。
  •     Kissinger has another book "On China". Look at what he had to say about Mao's philosophy. Then come back and pontificate about your "white logic".
  •     翻译的太烂了,读起来极其蹙脚,甚至严重影响读者对本书的理解。有没有其他版本的译本可以推荐?这本书的确是本好书
  •       美国在发起本世纪第三次创建新世界秩序的任务时,最重要的工作是在隐藏于其例外主义内的两大诱惑之间, 取得平衡。这两大诱惑一是认为美国有必要纠正一切错误、安定一切骚动;一是她有潜伏的本能要退却回去。 毫无区分就介入后冷战世界的一切种族纷争和内战,势必让美国资源耗竭。可是美国若是自顾门前雪,关起门来砥砺国内道德,势必把美国的安全与繁荣交给偏远地区的其他社会代为决定,美国将因而逐渐失去控制。
      一八二一年,约翰·昆西·亚当斯奉劝美国人不要妄想"跨海平魔"时,他一定想像不到后冷战世界会有那么多、那么强大的恶徒存在。不是每个恶魔美国都能对抗,若是单凭美国之力更是力有未逮。但是若干恶徙即使无法剿灭,至少也得被抵制。最需要者乃是选择的标准。
      美国领导人一般重视动机,大于重视结构。他们重视影响对手的态度,而非估算对手的实力。因此,美国社会对于历史的教训特别是爱恨交织。美国影片经常描写戏剧化的事件如何使得恶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转变成道德模范一一反映出全国人民深信,过去种种可如昨日死,永远有可能今日幡然一改,痛悟前非。在现实世界里,这种大转折很少发生在个人身上,国家是由许许多多个人组成,这种情形可就更加稀罕了。
      美国拒绝受历史拘束、坚持永远有可能创造那赋予美国生活方式的伟大的尊严和美丽。美国担心迷恋历史的人士自己去制造预言,的确有他几分道理。桑塔雅纳 (Santayana )的格言说,忽略历史者必将重蹈历史覆辙,我们还可找到许多例证支持它。
      具有美国这样理想主义传统的国家,不能以权力均衡作为新世界秩序的标准来制订其政策。但是她必须知道, 均势是追求其历史目标的基本先决条件。这些崇高的目标不是只凭言谈或姿势就能达成。新兴的国际体制远比美国外交过去所遭遇者更加复杂。外交政策必须由一个强调眼前诱因且能提供少许长远诱因的政治体制来执行。 政治领袖必须能与选民交往,选民则透过视觉印象接受资讯。凡此种种都使我们在重新思考优先事项、分析能力之时,更需注重感情与情绪。
      我们要强调,现实政治不是自动生效的万应灵丹。势力均衡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四十年才达到鼎盛状况。它在这段时期能平顺运作,是因为均势是刻意设计用来增强平衡的。同样重要的,因为它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做支撑,至少在保守的朝廷里是如此。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共同的价值观逐渐丧失,事态回到十八世纪的情境,现在由于技术现代化、舆论的角色增进,变得更加危险。即使民主国家也可以借由外患来唤起民众支持,即以外患来取代民主国家的共识。欧洲各国的民族整合减少了国家数量,以及以外交组合取代权力配置的能力;同时,共同的法统观沦丧,也破坏了道德的制约力量。 即使美国历来都回避势力均衡,这些教训却与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息息相关。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国 际体制中,居于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地位。虽然军事上是个越级大国,美国却不再能够随心所欲,因为她的力量和意识形态都不容许她有帝国野心。美国借核子武器在军事上占尽优势,可是核武器将成为无用的力量。
      因此,美国发现自身的处境十分近似十九世纪的欧洲,我们可以希望类似梅特涅体制的某一体制能够演化,借由共同的价值观可以增强势力均衡。在现代世界,这些价值必然是民主的理念。
      可是梅特涅不需要去建立其法统秩序,因为法统秩序基本上业已存在。在当代世界里,民主己经十分普遍, 但是关于一般所宣称的民主,世界各地用词未必就一样。因此,美国要以道德共识去支撑均势,乃是合理的作法。美国必须尽其心力,在全球坚守民主政治信念的基础上建立最大可能的道德共识。但是美国也不敢忽视势力均衡的分析。因为追求道德共识时若是破坏了均势,道德共识会自己击败自己。
      如果不可能建立以法统为基础的威尔逊式体系,不论其路线多么不相称,美国将必须学习在势力均衡体系中运作。十九世纪的势力均衡体系有两种模式:帕默斯顿、狄斯累里所主张的英国模式,以及俾斯麦模式。英国模式是坐等势力均衡受到直接威胁后,才挺身介入,而且几乎永远站到弱者这方。俾斯麦模式则设法防止挑战发生,它主张尽可能与许多国家建立密切关系,建立交叉重迭的盟国体系,并进而运用影响力让竞争者的主张温和下来。
      鉴于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德国对峙的经验,人们或许会很惊讶地发现俾斯麦式的均势运作方法,可能更适合美国传统上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帕默斯顿、狄斯累里的方法需要能克制、疏离争执,一旦遭遇威胁又必须坚毅、不顾一切地坚持均势。争议与威胁两者几乎完全必须以势力均衡的角度加以评估,美国一定发觉很难保持疏离,或掌握不顾一切的狠与准,更不用提她会愿意纯然以权力的角度去诠释国际事务了。
      俾斯麦后来的政策寻求通过那些与各国组合的国家有共同目标之共识,在事先就限制了权力之决斗。在一个互相依存的世界,美国会发觉很难实行英国的孤立。但是她也同样不可能有能力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能够平等地适用于全世界各地。最有创意的解决办法将是建立重迭的架构,有些是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原则为基础( 如西半球) ,有些则结合共同的原则与安全考虑( 如大西洋地区与东北亚) ,有些则大体以经济关系做基础( 如东南亚) 。
      在任何情况下,历史都不能以任务太艰巨来作为失败的遁辞。美国必须掌握的是,由一个有各式各样抉择的时期,过渡到如果明白本身的局限性,仍可比其他社会大有作为的时期。美国历史上根本未尝遭到威胁其生存的外敌,当此一威胁在冷战时期终于出现时,她又被彻底击败。美国的经验因而鼓舞美国人去相信,美国在世界各国中是惟一无可撼动的强国,并且只凭道德和善行就能无往不利。
      在后冷战的世界里,这种态度会使无知变为自恋。当美国既不能主宰世界又不能脱离世界,当美国十分强盛却又十分脆弱之时,美国势必不能放弃让她之所以伟大的理想,但是她也不应该妄自以为无所不能,而破坏了美国的伟大。世界领导地位是随着美国的实力与价值观而来,但是美国没有特权可以自认为美国与他国结合是施恩于她们,也不能自以为具有无限能力可以借由撤回协助而强要他国接受美国的意志。就美国而言,与现实政治的结合必须考虑到历史上第一个揭明以自由之名建立的社会之核心价值。但是美国的生存与进步,也要靠她 能反映当前现实,做出抉择的能力。否则,外交政策就变成自以为是的姿态了。赋于这两个成分的相对分量, 以及对每一优先事项愿付出何种代价,界定了政治领袖的挑战和地位。领导人绝对不能做的事,就是主张抉择没有代价,或不需要保持平衡。
      美国在走上现代世界第三度建构世界秩序的道路时,理想主义依然与往常一样重要,甚至可能更加重要。但是在新世界秩序中,美国的角色将是提供信念,让美国在不完美的世界能通过抉择的迷雾。传统的美国理想主义必须与慎重思考评估当前事实相结合,以便产生有益的美国利益的定义。过去美国外交政策的作为受到若干乌托邦思想的启发,以为世界和谐必会到来。
      此后,我们不会见到太多这一类最后结果。美国理想的实践必须靠耐心积累许许多多小成就来完成。冷战时期确实的威胁以及敌意的意识形态,已经远去。掌握新世界秩序所需要的信念变得更抽象化:对于未来的展望一旦提出来,又无法证明,对于希望与可能性之间关系的判断,本质上也只是臆测罢了。美国过去的威尔逊式的目标一一和平、稳定、进步和人类自由一一将必须在无尽头的旅途上去寻求。西班牙有句谚语:"旅人啊,前头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
  •       对于一个纯属慕名而读全无当时历史功底的读者而言,阅读本书确实很累。而在看完前三十章之后,才发现作者之所以如此详尽分析三百年漫长的各国外交演变、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等等等等都是为了末章的一句话:
      
      “忽略历史者必将重蹈历史覆辙。”
      
      而在这似长非长的三百年中,均势与威尔逊,孤立与扩张却已反反复复了几个轮回,其中确不失重蹈覆辙者。
      ‘
      作者以从古至今洋洋洒洒三十章的外交史来为其末章”当今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铺路,在末章中对21世纪后20年的外交秩序的展望,在本人来看才是全书的高潮所在,虽相较其他章节篇幅略短,但其中显示出作者对各国的政、经、文了解之透彻,绝非本人这等爱好者可为其评书。
      
      而阅读全书最感慨的便是:虽各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均不相同,但每个国家也始终无法躲过各自的领导人、民众、官僚体系、对他国认识等诸要素的力角与撕扯。
      外交政策始终是领导人站在民众无法企及的高度(不论是对外情报还是对内情报)所看到的远见而做出的政策,民众不论分成多少派别去不满领导人引领他们前去的方向,但由历史看来很多时候确实是民众的短视。
      民众却是不得不安抚的。而领导人若安抚大众舆论而举起如民族主义的大旗时,却又往往与真正对国家长期有利的外交方向相悖。而且一旦以民族主义满足大众舆论时,更易激起其他国家反应而最终陷入一种零和的僵化模式中,再没有退路之时只能陷入战争的泥潭,即便胜利也是自损八百的结果。
      
      若以此思索当前形势也是如此。
      
      P.S.1:全书以美国的视角解释其外交政策,而作者也确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者之一,但看其介绍美国外交政策有种“美国就是心中充满真善美的肌肉男“,实在有种过于理想主义之感,难以服人。
      P.S.2:全书末尾”本书的所有不足时我一个人造成的。“此句一出让人顿时拜倒在其风度之下诶。
      
  •     证明了,理性不会成就伟人~
  •     “中美关系将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的晴雨表”这一段是你的观点还是基辛格的观点?
  •     要完成老师的任务,要求写读后感
  •     评论有点过度了,书是好书,但好书多了去了。至于美国的外交战略,战略为甚么成功,战国时代的苏秦早就揭示出来了。就连潜规则仅仅是人性的一个反应。最近越来越发现,人性都是差不多的,就是大家所处的环境不同,大家的习惯和反应也就不同。还是多做点实事,自己在生活中慢慢体会,达到知行合一吧,毕竟,学而不用,跟纸上谈兵差不多了。
  •     写顶楼的时候,刚好是看完PAN之后,所以就顺带着做了下翻译风格上的比较。
    要论区别嘛,有是有,但并不影响作比较。 摩根索的研究方法本来就属于传统主义的范畴,重历史,轻抽象,与其说是社科,不如说更偏人文,他一辈子也一直在跟Scientific Man作斗争,把现实主义拉到社科理论高度的是Waltz,这就是后话了;基辛格的Diplomacy明显属于外交史、国关史的范畴。因此把PAN和大外交作比较,无论是仅就原著的内容还是行文,或是译文的翻译风格,都是妥当的。
    至于在下到底看过PAN没有,请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3115525/
    写的比较短,就是挑了点儿错译。间接反映了在下看书的态度。
    就翻译风格,大家可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也不过是说了说自己不喜欢拽文式翻译的原因。光表达自己的主观喜欢,说服力太低了,我很欢迎喜欢这种译文风格的人来讲讲为什么你们如此钟爱这种行文风格,就当满足我的好奇心吧。
    风格是风格,翻译质量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Diplomacy的汉译本里有几处明显的语法错误。刚好看书的时候,我也在学西班牙语,深感这句“领袖们也不以称呼对方的名而不称姓,以向其人民显示彼此关系之良好。”特符合西班牙语语法。
    再来就是翻译态度,且不说译者会不会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去修改甚至篡改一些表述方式或删节。作为汉译本,不翻译index还说得过去,毕竟索引就是个附件,但是注释不翻译,这就很让人不理解了,如果需要删改,也不至于删改到不要注释吧。这到底是译者的问题还是出版社的问题,就不得而知了,希望有繁体译本的朋友翻翻。
  •     本书的包装和质量都很不错,至于本书的内容当然非常精彩!建议喜欢国际关系,外交或历史的朋友都有必要看一看!
  •     洋洋洒洒70万字的书,基辛格对于全球政治格局的判断分析真是精辟。见解和文笔恐难有后来者。美国人是天真纯朴的,能理解这一点,对于和美国的外交策略就会好做的多。
  •     一部拿来消遣读会很有趣的书,偏偏
  •     PAN的翻译尽管有些小差强人意,但并不影响Morgenthau强大的气场。
      这两个呆丸人翻的Diplomacy就很奇怪的,首先第一条就是,最后的Notes和Index去哪儿了?紧接着就是稀奇古怪的行文...
    请楼主先搞清摩根索和基辛格的区别再去评论别人的翻译,依鄙人之见,这本书的翻译是我阅读过的所有有关国际关系专著中翻得最好的,不信楼主可以去阅读真正的摩根索写的《国家间政治》
  •       扣掉的一颗星是因为翻译。许多地方,读起来很不顺,句子的排列也有问题,该断句的地方没断句,读完一句话之后,要读者自己去断句才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过85%的翻译尚可吧,文章的总体意思表达出来了。
      书的内容很丰富,是一部外交的历史,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部现实外交思想的历史。作者从法国大主教黎塞留的“国家利益”思想到近代的苏联解体,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窥探出外交政策所起的作用。
  •     又到了半年一度得写论文季了...
  •       PAN的翻译尽管有些小差强人意,但并不影响Morgenthau强大的气场。
      这两个呆丸人翻的Diplomacy就很奇怪的,首先第一条就是,最后的Notes和Index去哪儿了?紧接着就是稀奇古怪的行文...
      我只举一个例子:
      P267
      “领袖们也不以称呼对方的名而不称姓,以向其人民显示彼此关系之良好。”
      WTF啊...
      至于前三分之一蹩脚的拽文以及满篇的“以降”,就不提了。
      海南出版社真的是个不错的出版社,亚洲史、经度都是非常好的书,不过其印刷质量确实一直为人诟病...Diplomacy自然也逃不开...错字还是有一些的...不过看看其定价和网上的折扣...也就无所谓了...
      可怕的翻译真的只能让你选择鸟语原版...
      建议阅读顺序:
      王绳祖两册国际关系史→Waltz的TIP→PAN→Diplomacy→刘金质五册国际关系史
  •     这个版本的汉译烂透了!
  •     lz回复的精彩,这样的帖子才有温度。
  •     有时间一定看看!
  •       一战的爆发深层次的原因是俾斯麦打破了原有的欧洲均势,俾斯麦主义者后继无人,威廉二世仅注重俾斯麦之铁血之表,忽视了其斡旋纵横之实,于是接连犯下大错。错误之一就是疏远俄国,导致普、奥、俄三国军事同盟的解体。失去均衡的欧洲便如点着引线的火药,战争随时爆发。
      此时,奥、俄极力向巴尔干地区渗透,此地区政治、宗教、民族矛盾向来激烈:宗教上,这里是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争夺的焦点、民族上,有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民族;国家众多。战争的开端是奥匈王储访问萨拉热窝,阴差阳错的被暗杀,奥最先向塞宣战;由于塞处于俄的保护下,于是俄向奥宣战,之后德向俄宣战,最后英法向德宣战(但愿我记忆没有出错)。滑稽的是,当战争打响的时候,最先宣战的奥正在动员,并没投入战争,均势的打破,加上政治家的无知,最终导致了一战爆发。
      事实上,仅凭英法俄三国之力仍难抗击德国的, 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导致俄国撤出三国协约,但最终的胜利却不属于德国, 1919年,美国的加入使战争结果迅速明朗,加速了德国投降,进而进入破产清算:凡尔赛和平谈判。该谈判的问题有,过于削弱德国,从而破坏欧洲均衡;没有将战败国加入谈判之中;对于德国东部领土,未能形成一个强大入俄国的有效强敌,而是分散成若干小国,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
      战争是矛盾无法得到调和的产物,当一个国家有太多的情绪需要宣泄时,战争一触即发。一战如此,二战亦然。书中将希特勒描写成一个担心自己短寿,而凡事都喜速战速决的人。试想一个强大的帝国,其领土被周围二三流的国家瓜分,其赔款要近百年才能完全偿付,其自信与自尊,自豪与骄傲绝不容许这样的现实。而欧洲诸强均问心有愧,因此对德国的挑衅和试探均置若罔闻。
      先是德军进入了鲁尔区,1937年“统一”了说德语的奥地利和苏台德。1939年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进入波兰,这时尚未有西方国家看得清德国,一来是希特勒的快速,二是其善于使用障眼法。威尔逊主义在这时起到了不良作用,过份理想化,却遗忘现实的残酷。此时再想阻止德国人的铁蹄却又为时已晚。况且英法还寄希望于希特勒可以进而攻打苏联。
      不论苏联意识形态如何,俄罗斯人天性不羁,其原是生活于高纬度朴实的农民,在不断融合中,染上了哥萨克人,突厥人,蒙古人对土地的贪婪,俄罗斯经常认为周边强国林立,为了消除其不安与危机感,便不放弃使用武力,不断蚕食周边领土,以形成对其心腹之地足够的缓冲。于是,当俄国人感觉舒坦之时,其疆界已经从中欧横亘西亚、中亚、东亚、延展到接壤北美洲。
      斯大林,虽非俄罗斯族,却将其精髓发扬至极限。为了领土以及苏联利益,可以将意识形态歧见抛诸脑后。于是,其与德国媾和,再在东北亚问题于日本联手协作。并暗地里与德国再次企图瓜分波兰。在斯大林脑海里,没有正义邪恶这当子事儿,不变的只有利益。
      于是,德国占了法国,几乎将整个除英伦外的欧洲鲸吞,转而攻击俄罗斯。这时斯大林似乎还没有完全领会唇亡齿寒的道理,仍寄希望于英国。于是,不消一个月,苏联丧失了三倍于法国的领土。好在俄国人骨子里对领土的热爱,居然奇迹般扭转战局。
      一直以为三巨头里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关系最紧密,可实际上罗斯福讨厌英国的老派作风,以及对于均势思想的不耻,罗频频向斯大林示好,若不是1945年4月罗斯福在胜利前一刻突然殒命,我由衷的相信铁幕最后不会拉开。
      甚至继任者杜鲁门一开始仍对罗斯福抱有幻想,直至斯大林出尔反尔,在其东欧的卫星国培植共产主义亲信,美国完全失去理性与耐心,最后只好和英国一道,捍卫其自由民主的理想,可是事实上,美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完成了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全球范围内的均势体系,只是这一次,不过借以光荣与梦想此类道德的名义罢了。
      看到这里,我自己有些糊涂,若不是几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当局者如何知道自己是错还是对?就连当时很多美国人自己都觉得美国丧失道德底线,与西方均势国家达成类似流氓帮派的组织,谁能预言其结果究竟是好是坏。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等社会主义领导人,其初衷究竟是好抑或坏,谁人可知;若非经历这几十年的风雨飘摇,谁又能知道究竟哪种制度更宜居。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建立在失业终生的马某人希冀的乌托邦上,虽然其理想无比崇高。我更愿意感性的相信这些领导人之良好初衷,不过,统治时间长了,人性的弱点,如贪婪、自大、懦弱、淫乱变暴露无疑。加之这些伟大人物出身之贫寒,其出人头地必经历非常人之痛苦磨砺,以至于其在人上时,党同伐异,其能力与手段也必无限放大,造成巨大灾难。任何个人,都是伟大与怯弱的集合体,若将政治制度建立于个人的沙中,则其倾覆指日可待矣。
      我无心主张美国式民主,这种民主同样有其成本,所耗资源甚大,要知道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也是从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产生;我也对当今之**特色社会主义深感厌烦,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阶层间难以变动。或许,可以从亚洲紧邻政治体制中找到陟罚臧否之良策,为我所用。中国社会体制定会变化,现在我们缺乏的是经济变化的那层窗纸,大家须做准备才是。
      
  •     辩解书?你读了没?共产党精神真是值得鼓励啊,可惜你从来不懂学术自由。也罢,你看什么都戴有色眼镜,
  •     神作。再来重读一遍。
  •     任何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体系都是脆弱和易坍塌的,人们自利行为达成的均衡状态才是牢固和可持续的。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唯一手法是认定绝对正确的目标,不受广泛的道德约束采取手段。
  •     站在个人美国自己的角度无疑,这也可能是任何经验经历相反所带的局限性所限,这点上并无人可以绝对亦公正,但次兄的怀疑精神,我认为有必要的,能听其弦外之音也是可以称赞的,但,如果带着此种既定看法,研读此书,可否恰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回帖却带有人身攻击的话,更不免是自取其辱,忘思之,忘共勉之。
  •        基辛格的点评很独到,深刻,但总觉得充满了对“美国价值”的辩护,虽然这对他没有问题,但作为中国读者,总有一种酸的感觉。总觉得美国的行为在维护价值与现实政治之间,她大多数选择后者……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基辛格博士的某种自恋……
       但遐不掩瑜,这本书确实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上品……
  •     以降有什么不好吗?常用以降的人路过
  •     楼上读书真叫一个细致,文学评论很到位,佩服佩服!我发现中文版里面把原来英文版的地图全部删去了,这让我们这些对欧洲地理不那么在行的人读起来有些吃力,比如波西米亚,克里米亚等等,或许是出版社图省事?最近发现这本书又由人民文学和海南出版社联袂重新出版,不知道有木有解决楼上的问题,可以关注一下。只是新版定价跳到95元,通胀猛于虎也!
  •     大师的弱项都在于他们没有任何外交实践经验,纯粹是“纸上谈兵”,书生论天下,虽然都是殿堂级的经典,但比起真正玩过“外交”的前国务卿基辛格来说
    ----------
    认同。
  •       历史回顾:20世纪的两次大战
      
      1.
      “一战”前德国的崛起
      
      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和二十世纪初,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欧洲列强包括日本在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已近于瓜分完毕,澳洲已沦为殖民地,美国在美洲实行门罗主义,还剩大片“空地”的非洲正在被争抢。德国自然不甘示弱。
      
      1896年,在德意志帝国建国25周年纪念会上,威廉二世发表演说:德意志帝国不仅是欧陆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因此为了支持其遍及世界各地的商人,德国必须以世界强国自居。一年后出任国务卿的皮洛夫,很快便把威廉二世的战略付诸实践。只不过在获得霸权以前,他和他的顾问们承认面临风险:例如1897年制定、1900年建立的庞大海军,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柏林——巴格达铁路,都可能引起英国或俄国的猜忌而发生冲突。但皮洛夫相信,只要同俄英两国保持良好关系,就不会发生危险。德国终将强大到没有哪一个强国、甚至强国集团敢于向它进攻。
      
      皮罗夫的自信不是毫无道理的。几十年来,德国一步一步地采纳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改革措施,建设全国现代铁路运输系统,给正在发展的国内工业相应的关税保护,再加上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稳定而统一的政治环境,德国从70年代开始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惊人的经济成就。70年代还依然渺小的德国新兴企业,到90年代已把英国大型工业公司抛在了后面。1880~1900年这20年间,德国的钢产量增加了1000%;到1910年,德国的生铁产量达到了1460万吨,比英国多出了50%;到1913年时,产量则达到英国两倍有余了。从90年代开始,德国利用奥斯曼苏丹对英、法、俄的怨隙,通过经济技术援助、派遣军事顾问、修建巴格达铁路等方式逐渐渗透和获得了部分特权,乘机取得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逐步取代了英法的位置,使英国感到巨大威胁。
      
      尤其是柏林——巴格达铁路,第一次把君士坦丁堡和奥斯曼亚洲内陆联系了起来,这样的铁路,一旦扩展到巴格达,再延伸到不远的科威特,将威胁英国的所有全球战略核心:通往印度的运输线、对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控制权、波斯湾的石油开采权以及具有战略地位的巴勒斯坦。
      
      在英国看来,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为维护英国的贸易优势和战略地位,它不得不运用各种手段和伎俩,延误和阻挠铁路的建设进度。1903年,英法两国首脑和外交官频繁互访,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就非洲、北美和亚洲殖民地问题达成协议,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1907年,同相互敌视多年的俄国签订《英俄协约》,俄国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同时两国划分在波斯的势力范围。于是,英国的结盟政策使欧洲力量完成了重新组合,欧洲进入英法俄协约国和德奥同盟国集团的对峙阶段。
      
      2.
      两次巴尔干战争
      
       看一眼世界地图就会发现,从柏林到巴格达,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一字排开。只有一小块条状地带横亘在这条链条上,阻止了东西两边的联系,这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虽小,但处于德国与君士坦丁堡港和萨洛尼卡等大港口之间,如鲠在喉。如果塞尔维亚被征服,或是被利诱加入巴格达体系,将对英、法、俄极为不利。因此,利用并煽动这一地区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在奥斯曼属地展开争夺,自然就是协约国的战略选择。
      
      1911—1912年,奥斯曼帝国同意大利发生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被迫割让大片领土。1912—1913,奥斯曼帝国同巴尔干属国(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发生战争,帝国损失惨重(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巴尔干属国之间因分赃不均又爆发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这些冲突如愿以偿,阻止了巴格达铁路的建设,同时也为一场新的冲突埋下了祸根。
      
      1909年“青年土耳党人”掌权后,同德国越走越近。1914年土耳其内阁三巨头与德国签订秘密盟约后,德、奥匈、奥斯曼形成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是幕后黑手,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要求塞尔维亚不要妥协,并针对奥匈进行了战争动员。德国此时上场了,它告诉奥地利人,它不会容许俄国人干预此事,随后向俄国宣战。
      
      3.
      一战的爆发与德国军事战略
      
      俾斯麦时代,德国外交目标是避免两线作战,如果无法避免,毛奇的解决办法是限制两面作战的规模,并为政治解决留出空间。在西面,由于法国企图收复阿尔萨斯及洛林地区,法军一定会进攻。若德国先击败法国的攻势,就可以同法国妥协。在东面一样,先瓦解俄军的攻势,然后把俄军击退至战略上的安全距离外,再议和。
      
      但是毛奇的继任者施里芬,不赞成未完全胜利就进行政治妥协的做法。他决心使敌人无条件投降后,再全力对付另一边的敌人。鉴于俄国动员步伐缓慢,幅员辽阔,德军应该趁俄军尚未动员完成之际,绕过中立的比利时,从后面包抄法军,胜利后再挥师东向。但事实是,德俄宣战后,法国既没有同俄国站在一起,也没有准备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鉴于德国只有一套先与法国战斗的方案,于是便捏造法国侵犯边界的谣传,向法国宣战了。
      
      英国没有做出加剧欧洲局势紧张的事情,也没有考虑在欧洲大陆参与军事干预的行动。它只是警告德国不得在英吉利海峡发起对法国的进攻。德国同意了,以换取英国的中立。接着英国又告诫德国尊重比利时的中立,不要入侵它。实际上,入侵比利时是德国最重要的战争计划,怎么可能放弃呢?但当德军踏上比利时国土时,英国意外地宣布作战。
      
      大家都以为战争一旦爆发,就能通过决定性的战役获取和平。德国期望拿下巴黎;法国期望在洛林实现突破。俄国期望直捣柏林,攻下布达佩斯。奥地利则期望粉碎塞尔维亚。英国期望在一场海战中摧毁德国舰队,然后对德国海岸实行严密封锁。所有这些都没有发生。法军未能突破洛林,伤亡惨重;德国在马恩河战役中被击退。俄国人入侵东普鲁士,在塔宁贝格遭到惨败。奥地利人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人撤离;但后来奥军又被驱逐,塞军攻入匈牙利南部。德国舰队一直留在港内,英国舰队也是如此。几次战役下来,战场陷入僵局。德国速战的可能破灭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于同俄国或西方单独媾和。1915年,协约国达成协议拒绝单独媾和,未经事先同意也不提出媾和条件后,德国毫无预谋地承担起打一场征服西方强国的战争重任。
      
      4.
      德国石油供给中断后投降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石油成为了战略考虑的重中之重。为保卫英国通往印度的运输线,防治波斯石油资源被敌方控制,英国很快出兵两河流域,登陆阿巴丹。另一路英国军队也从埃及出发,进攻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德国为了把以前分属于英国、荷兰、法国和罗马尼亚的炼油、生产和管道企业重组成一个大型联合企业,则出征罗马尼亚。
      1918年,位于里海巴库的俄罗斯富油区则同时成为了德国和英国军事和政治目标。英国先发制人,于1918年8月至为关键的几周时间里,先行占领了这一地区,断绝了德军总参谋部关键的石油供应。巴库断油,对德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几周之后就缴械求和。而在数月前,德国似乎已经击败了协约国。
      
      5.
      英国在一战期间对中东的计划
       大战初期,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战场,英国军队并不能稳操胜券,必须争取阿拉伯人的支持,从内部瓦解奥斯曼帝国。而阿拉伯人也把这次战争当做获得解放的机会。1915年,阿拉伯领导人侯赛因的儿子费萨尔同大马士革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组织“法塔特”等签订了一个联合议定书,史称《大马士革议定书》。议定书向英国提出了阿拉伯人反叛奥斯曼帝国的条件:“大不列颠承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它的疆界包括西奈半岛以东和以北的,讲阿拉伯语的奥斯曼帝国亚洲部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根据《大马士革议定书》,侯赛因致信麦克马洪(英国驻开罗高级专员),提出独立条件,开始了双方以通信方式的商谈,即《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双方达成了协议,英国同意阿拉伯民族的“自由”,阿拉伯同意向土耳其宣战。《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最大争议是关于巴勒斯坦。当时巴勒斯坦西部属于贝鲁特省,东部属于叙利亚省,中部耶路撒冷及周围耶路撒冷特别行政区。从地理概念上,巴勒斯坦属于叙利亚南部地区,阿拉伯人确信它是被英国所许诺给阿拉伯人的;可是英国政府却拒绝承认。
      
       其实,英国压根不想给予侯赛因所要求的东西,1916年,英国就与法国商谈如何划分阿拉伯领土。双方在《赛克斯——皮柯协定》中,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行省被划分为不同形状的几部分:大叙利亚(包括土耳其西南部、叙利亚、整个黎巴嫩地区、伊拉克北部)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伊拉克中部和南部,阿拉伯半岛、约旦河东岸由英国控制;巴勒斯坦则实行国际共管。1917年,英国通过《贝尔福宣言》,把巴勒斯坦划给犹太人建立“民族之家”。这样一来,阿拉伯独立建国的期望化为了泡影。
      
      英国不让阿拉伯人独立的原因,起初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美索不达米亚是英国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上重要的前哨),后来因为这里发现了大量石油(摩苏尔、巴士拉等地最先发现)。从战略上考虑,巴格达和巴士拉行省既是英国东方贸易的中心,又是大英帝国的军事基地,一旦让阿拉伯人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英国的战略利益必被削弱。
      
      因此,战后英国先筹建国际联盟,从国际联盟手中取得对该地区的委任统治权,后于1921年建立伊拉克王国哈西姆王朝,再于1923年建立的外约旦埃米尔国,可以说一步步地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首先,法国对巴勒斯坦东岸领土的企图被抵制了,与阿拉伯半岛地方政权的联系也被切断了;其次,英国从地中海到印度的运输线,尤其是波斯湾至巴勒斯坦输油管的安全从此得到了保障;再次,不让外约旦承担国际联盟委任书的有关条款,既限制了犹太人移民,又“抚慰”了反犹太的阿拉伯人。英国在中东的整体利益得到了加强。
      
      6.
      德国赔款问题
      
      回过头来看看德、法两个宿敌的状况。
      
      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重新获得了自普法战争失败以来梦寐以求的霸权——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与比利时、波兰、捷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一面对德国进行战略包围,一面对新兴的苏联进行隔离。当然,它还迫不及待地要与英国结为军事同盟,以填补因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而失效的安全保证。只不过英国怕法国实力太强,便予以拒绝。
      
      在赔款问题上,由于牵涉各方实力对比和争霸计划,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并没有予以明确。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和受害国之一,战后实力大大削弱,沦为英美的债务国,但它又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其主要竞争对手德国已战败求和。因此,最大限度地削弱并肢解德国,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成为法国一战后的战略目标。而削弱德国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奴役德国是重要手段。所以,法国要求德国赔偿战胜国的全部战债和损失为6000—8000亿金马克。
      
      英国虽在战争期间遭到巨大削弱,战后沦为美国的债务国,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但英国仍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并通过委任统治控制着美索不达米亚。德国战败,法国称霸,欧洲的均势已被打破,因此,实行“扶德抑法”政策,以限制自己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复兴德国以牵制它,成为英国欧洲政策的重点。表现在赔款问题上,就是竭力反对法国的要求。英国更关心重新打开德国市场,而不仅仅是收入一笔赔款,任其破产了事。
      
      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战后成为包括英法德在内的17个欧洲国家的债权国,成为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美国走上世界舞台的欲望空前强烈,企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优势,独揽世界的领导权。它既不愿法国称霸欧洲,也不愿英国取而代之,它既联合英国反对法国,又扶植德国对抗英法。在赔款问题上它主张适量的从德国取得赔款。
      
      另一个争论话题是赔款的分配比例。法国认为自己在战争中损失最大,应得到赔款中的58%,英国占25%,其他大国共得17%。英国反对,它建议法国得50%,英国得30%,余下的留给其他国家。虽然在分配原则上英法各执一词,但法国至少得到赔款的一半是各国的共识。正因为如此,英美也更加反对过分赔款,它们不愿意德国拿出巨额赔款装入法国的腰包,给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由于意见不一,赔款问题陷入僵局,英国提议暂不确定赔款额,把这个问题交给专门委员会研究,各方表示同意,这就结束了德国赔款问题的第一个阶段。会后成立的赔款委员会由英、美、法、意、比五国代表组成,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也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因而美国丧失了在赔款委员会中的席位。在赔款委员会中,法国人任主席,而该主席有最后决定权,因此,这一时期是法国推行强硬政策时期。但英美“扶德抑法”的政策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日益加强,各方之间的斗争白热化。
      
      1921年4月多方协商结果是:德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分30年付清。当年5月份必须缴纳10亿金马克,5月份后每年交付20亿金马克。从这个方案来看,是英美扶德抑法政策的结果,法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这个方案又规定:如果德国拒绝偿付赔款,协约国可以出兵占领鲁尔。这个规定又使法国强硬政策的胜利,法国由此取得了用武力迫使德国赔款的尚方宝剑。
      
      对于自己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德国一直采取拖延和消极的态度,对德国来说,履行其赔款义务,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德国的这一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得到英美支持。1921年8月德国在交付一笔款子后,要求无限期延期偿付。法国强烈反对并联合比利时出动10万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重工业区鲁尔,造成了“鲁尔危机”。
      
      7.鲁尔危机
      
       鲁尔危机是英美和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矛盾激化的结果。在赔款委员会中,英国一直坚持其从轻赔款的原则,对德国要求延期或削减赔款条款持支持和鼓励态度。在英国看来,只有从根本上减轻德国的赔款义务,恢复的国的经济,才能促进英德贸易,给英国工业带来利润。同时英国所得赔款比例比法国要少得多,因此,延期或削减赔款对英国来说意义不大,相反它会大大加强法国的实力,这对英国推行欧洲均是外交史极其不利的。
       “鲁尔事件”发生以后,英国认为阻止法国在赔款问题上发号施令的时机已成熟,一方面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国撤出鲁尔区。另一方面又向美国发出呼吁,建议美国政府参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美国借机向法国责难,并利用法国财政困难急需得到美国援助的时机,向法国施加压力。德国在英美支持下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来对付法国的占领,这使法国不仅没有达到索取赔款的目的,反而受到巨大损失,财政状况更加恶化。在内外交困下,法国被迫同意成立专家委员会来解决赔款问题,从此德国赔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8.
      “道威斯计划”
      1923年11月,由美国提议,英国支持,成立了两个专家委员会,一个以美国摩根财团一家银行的董事长道威斯为主席,负责研究德国货币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另一个由英国金融专家麦克纳为主席,负责研究德国外流资本及追回的途径,史称“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是以英美政策为基础制定的,从其内容来看,与前几个方案有所不同,首先计划确定了赔款额度每年递增的原则,规定在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德国赔款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递增,从第5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但该计划依旧在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上含糊其辞。其次,计划规定协助德国稳定金融,复兴经济,在索取赔款;决定先向德国提供贷款,第一批数额为8亿金马克,美国负担其中的55%,英国负担45%。这项规定是以前方案中所没有的,在道威斯计划执行期间,德国所获得的贷款大大超过了其支付的赔款额。从1925-1928年德国支付的赔款总数仅是其所获贷款额的1/4,德国利用这些贷款,使经济迅速复兴起来,增强了自己在大国争霸中的地位。最后,计划规定如果赔款有损于汇兑市场及动摇金融财政时,当年的赔款额可逐减。这就为德国拒不履行义务埋下了伏笔,也为英美修改计划留下了通道。
      
      反观法国,由于占领鲁尔的大量军事费用,以及1925年和1926年对摩洛哥和叙利亚发动殖民战争,财政困难大增。法国内阁在1925至1926年不到一年时间内,就更迭了7次。经济上控制德国的领导权让渡给美国,欧洲的优势地位也因德国出任国联常任理事国,进一步丧失。
       到1930年,美国大工业家欧文•杨洛拟定新的赔款计划,即杨洛计划后,德国的负担实际上又被减轻了。当该计划通过时,经济大危机已经爆发,德国宣布无力还债。1931年美国胡佛总统发表“缓债宣言”,全面延期偿还战争赔款和政府债务,相当干脆地把德国赔款义务勾销了。
      
      9.
      1929经济大萧条
      
      1929年10月德国总理施特莱斯曼去世几天后,波及全世界的美国股灾引起了世界政局大变动和世界思潮的转向。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贸易摩擦逐步转化成军事对抗,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美国在20 年代是一副稳定繁荣的景象,无论老企业还是新的企业,都通过大量发行股票获得了扩建工厂和设备的资金,人们也在股票市场获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但这种状况却引起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不安,他们认为股票市场收益太大,有必要纠正这种偏差以防止发生混乱。因此,从1928年初开始,联邦储备系统就开始通过提高贷款利率限制货币供应,开始制止这种所谓的“过分投机”。 但银根收紧的措施在1928年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1929年上半年,联邦储备系 统进一步收缩银根,其中包括指示各联邦储备银行只发放“生产性贷款”,而拒绝发放用于证券投机的一切贷款。
      
      这种连续两年的货币紧缩政策,并没有立刻抑制住股票市场。但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1929年中期,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到同年秋季,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都在大幅度减产。随后,证券市场终于产生反应,开始趋向下跌,到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发生崩盘,一天之内的损失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一些证券价格指数到12月份下跌到最低点时,美国的各种证券价值减少大约250亿美元。这三个月内的证券价值损失,超过了同期美国经济的全部净收入。
      当证券市场发生崩溃的时候,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几乎是出于条件反射,立即自行买进政府公债从而增加银行的储备,使商业银行能够向证券市场上的公司提供额外的贷款,并从它们那里和其他受到崩溃的不利影响的公司那里买进证券,以缓和冲击。但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不允许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这么做。此后,联邦储备系统不是积极放松银根,使货币供应量多于平时,以抵消收缩,而是听任货币数量慢慢减少,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加困难。
      在经济萧条之中,1930年10月,美国银行业又遇到了一场挤兑风潮。联邦储备系统本来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大规模买进政府公债,为银行提供充足的现金以应付储户的要求,从而制止银行倒闭。但联邦储备系统听凭危机自由发展,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它还禁止银行系统在面临危机时使用中止偿付或限制付款的应急措施。结果导致银行成批倒闭,仅在1930年12月一个月内,就有352家银行倒闭。奥地利、德国和英国也发生了银行挤兑风潮,大批银行因之破产倒闭。到1931年7月,德国政府被迫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禁止黄金交易和黄金输出。英国则宣布放弃金本位制,英镑贬值。
      1933年春,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刮回美国,银行再次发生挤兑。联邦储备系统不仅不给援助,反而继续通过提高利率和紧缩信贷向金融市场施加压力,以增加国家的黄金储备,结果银行崩溃进一步加剧。直到3月6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不得不宣布全国银行歇业3天,才止住了银行系统垮台的风险。
      
      10.
      经济危机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机
      严重依靠美国短期贷款来发展经济和支付赔款的德国,自然遭到了比其他国家沉重得多的打击。危机期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了36%,工业生产下降40%,农业生产下降30%,对外贸易下降6%,物价下跌30%。由于国外贷款的削减,1931年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整个金融信贷体系濒于崩溃。
      面对德国历史上最尖锐最深刻最持久的危机,德国资产阶级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削减工资、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养老金,以及提高纳税,力图把经济危机的负担转嫁到百姓身上。当时德国的工人实际收入在危机年代减少了1/3,而纳税额却提高了数十亿,大批中小农破产。但是政府却给垄断企业和容克地主提供了 100多亿马克的贷款和补助金。这一措施激起了小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不满,导致1930-1933年1000多次的罢工。
      德国资产阶级担心会再次爆发革命。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德国统治阶级内部逐渐走向了消灭魏玛共和国的道路。而早在1926年,大肆鼓吹民族社会主义是维护私有财产的希特勒,现在终于得到了煤炭大王基尔道夫、银行家沙赫特博士等所有工商业界的支持。他们联名写信给兴登堡总统,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消除群众运动带来的弊端。1933年1年,法西斯从此合法地站上了德国的历史舞台。
      
      11.
      法西斯统治的全面确立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是在纳粹党没有获得国会议席多数的情况下,由兴登堡总统任命的。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希特勒执政时间不会太长。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希特勒的能力。他上台后,通过排挤和打击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议员,控制国会,通过了总理有权违反宪法,不经国会和各邦议会同意就可制定法律的“授权法”,独揽行政权和立法权。然后通过“授权法”,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实现了政府和议会一体化,建立起法西斯中央集权制。
      同时,希特勒通过“盖世太保”(德语“国家秘密警察”音译),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通过“领袖原则”,在政治、经济、教育及司法领域,全面实行法西斯专制主义统治;终于在兴登堡总统1934年8月病故之后,掌握了党、政、军大权,建立起继腓特烈“第一帝国”、俾斯麦“第二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
      
      12.
      英、法绥靖政策与希特勒的冒险
       伴随法西斯德国的崛起及对外扩张的野心的发展,英、法等国推行了一条扶植、纵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张伯伦、达拉第是这一政策的代表人物,尤其以张伯伦为甚。张伯伦是1937年上台的,在他出任英国首相之前,麦克唐纳国民联合政府和鲍尔温政府早就对法西斯执行绥靖政策了。这并不是英国政治家们的失误,而是当时英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日益衰落的产物。
       1920到1923年的经济危机使英国还喘息未定,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又进一步打击了它。失业率急剧增加,赤字居高不下,贸易大幅萎缩和走马灯式的政权更迭,成为这个时期的常见现象。为了转嫁国内危机,英国增加殖民地税负的做法又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它先被迫承认阿富汗和埃及的独立,后面临1930年印度所有城市的人民起义,又于1932年取消在伊拉克的委任统治。英国霸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法国跟随英国,为英国马首是瞻,也同样是在自身实力衰落,寻求集体安全无果,遏制德国政策破产的情况下做出的。1938年4月,达拉第成为法国总理。达拉第和张伯伦一唱一和,对德国妥协、退让,先是默认德国对奥地利的入侵(希特勒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首要兼并的目标就是奥地利),后准许德国的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将苏台德地区划为“自治区”,共同导演了一出“慕尼黑丑剧”。它们幻想德法、德英之间和平以后,随着德国与苏联之间的地理障碍──波兰的消失,苏联和德国必将发生战争。
      
      13.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如果意识形态能够决定外交政策,那希特勒与斯大林绝不可能联手,这跟三百年前黎塞留与土耳其苏丹的情况类似。但地缘政治上的共同利益是一股强大的结合力量,最终还是让斯特勒与斯大林这两个往日仇敌结合在一起。
      斯大林是个极端的现实主义者,可谓他那个时代的黎塞留。在斯大林眼中,共产主义应该与资本主义的哪个国家对立,完全要看当时哪一国的威胁最大。斯大林这位意识形态高手,事实上是以意识形态为现实政治服务。但西方国家对此一无所知,以为他与希特勒之间的思想冲突绝无和好的可能。希特勒开始掌权时,斯大林立即摆出亲善的姿态,在遭到纳粹德国拒绝后又十分不情愿地加入反希特勒阵营。当斯大林意识到希特勒的反布尔什维克论调可能是认真以后,便想建立最大规模的联盟来包围纳粹,并加入国际联盟,拥护集体安全。
      毕竟,西方各国与苏联的关系始终是相互猜忌。法国愿与苏联政治结盟却不肯缔结军事盟约,斯大林自然认为这等于是请希特勒先攻苏联。为了自保,苏联抢先同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秘密附加协议规定: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
      条约签订后的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实施闪电战。此刻法军面对兵员不足的德国守军,却只是消极地躲在马其顿防线后观望。希特勒违背达拉第和张伯伦的愿望,先把矛头对准英法在中欧的盟友,然后挥戈西向,吞噬法兰西共和国,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14.
      入侵苏联
      1940年5月,德军重演1914年的历史,借道比利时进攻法国。法国在极短时间内便被击溃,希特勒仿佛已是整个欧陆的主人。他面临三个选择,试试看能不能击败英国;与英国讲和;或先征服苏联,再利用其庞大的资源,回过头来倾全力西进,摧毁英国。1940年夏,希特勒先试探了求和,但丘吉尔不肯妥协,然后考虑了第一个,但由于不在战前拟定的计划中,且德国空军又不能摧毁皇家空军,这个计划只好放弃。那么,攻打苏联自然成为德国下一步计划。
      
      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便下令研拟攻打苏联的初步参谋计划。他对将领表示,一旦苏联被打败,日本便可倾全力攻打美国,把华盛顿的注意力转移到太平洋。孤立的英国在美国不可能驰援的情况下,只有放弃抵抗。不过当时希特勒尚不准备下令攻打苏联。他想先试探是否能诱使苏联一同加入德意日三国条约,在中东进攻英帝国。
      
      斯大林太清楚自己处境的困难。法国沦陷之后,打破了他的预期,大家原以为这场战争会像一次大战那样长期消耗下去。这样德国与西方各国会耗尽彼此的人力物力。若英国也被打败,德日意这三国反共国家将使苏联无所遁形。反之,若英国战败但苏联不曾出力,那苏联只有彻底改变其战略地位,不然必将遭到希特勒摊牌。斯大林并未想好如何行动,而是提出了加入三国条约的苛刻条件:允许苏联在土耳其驻军,含达达尼尔海峡;苏联若以武力在巴尔干半岛及达达尼尔海峡寻求战略目标,德国须袖手旁观。把德国承认势力范围,从巴统与巴库以南地区,扩展到伊朗及波斯湾。至于日本,它必须放弃对库页群岛的一切采矿权。
      
      斯大林想必早知道德方不会接受这些条件,但他误把希特勒积极拉拢他加入三国条约,解读为纳粹计划先攻英国再攻莫斯科。斯大林相信,希特勒在发动攻势前会先提出重大要求,因此他可以做相当大的让步,答应这些要求,为自己军事部署赢得时间。但斯大林失算了,希特勒并非理性的人;希特勒也失算了,斯大林并没有马上败北。
      
  •        《大外交》是一本很厚重的书,全书70余万字,时间跨越400年,然而基辛格驾驭起来却得心应手。基辛格这般驾驭文字的能力自大学时代就已突显,当时他的本科论文长达377页,以致哈佛大学后来制定了“基辛格规则”,规定以后本科论文不得长过基辛格论文的1/3。但是使得《大外交》不同于一般学术著作的一大原因,是基辛格在其中糅合了其实际外交操作的经验,因而读起来不似其他外交著作般纸上谈兵。基辛格早年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一直留在哈佛大学任教到1966年,1968年担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之后他被当选的尼克松总统聘为国务卿而达到政治生涯高峰。因而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际外交操作经验作底子,其撰写的《大外交》一书就有了无可比拟的丰富性。如同该书金灿荣所写的序所言,看《大外交》可获得四本书的功效:一本国际关系史,一本美国外交史,一本政治学理论,一本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政治现实的书。
       全书共31章,第1章和最后一章都概述了他对国际新秩序的思考,从第3章到第30章按时间顺序详细地缕析了从17世纪初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到冷战结束期间所有国际外交大事。但第2章却突兀地单独分析了美国两个意见最相左的总统的外交理念:西奥多·罗斯福的国家利益论与伍德罗·威尔逊的道德论调。把这两位总统放在这么显著的位置,一则因为他们在外交方面的努力,虽然理念完全不同,是使美国走出孤立主义而开启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原因;一则因为他们分别是国际关系学的两大学派: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
      
       美国与欧洲的外交传统鸿沟
      
       现实主义思想是基于一种对人性的悲观认识,认为人们都会从个体理性思考出发,在个体利益的最高原则下,道德论调未免显得过于迂腐。一个经典理论就是“囚徒困境”,由于总是有彼此信任的顾虑,告发对方总比保持沉默更加利己。这个原则放诸国际关系的大环境更得到进一步巩固,由于国家间很少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追求国家利益变普遍成为外交的主要目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在欧洲得到了更典型的运用,从黎塞留的“国家至上”原则,到帕默斯顿的“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之说。一战前欧洲各国关系犹如古希腊各个城邦的关系,没有一个绝对霸权大国,但出于对自身安全考虑,必然追求强大自身。但这无疑也会造成对别国的安全顾虑,以致于一国强大后,其他国家便会结盟放抗她。但这种结盟只是暂时性的,盟内各国只是把结盟当做追求自身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当原来的盟友变成新的安全威胁后,她会毫不犹豫地把彼此从盟友关系变成敌对关系。
       美国是一个道德上有洁癖的国家,其建国先贤秉承的是洛克对于人性的乐观认识,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正如基辛格在书中所说:“在追求其历史道德信念上,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因而在美国还未成为能超级大国之前,其奉行的是“孤立主义”继而是“门罗主义”,表示我不屑于你们欧洲的肮脏外交手段,而保持自身的道德洁净。然而当美国发现自身实力已经可以主宰欧洲各国的命运时,其对道德的忠实信仰又使她感觉自身肩负有将她所信奉的价值观推行于世界,将备受邪恶价值观侵扰的人民解救出来的责任。这种转变,由“威尔逊主义”发挥到极致。纵观20世纪美国每一次走出“孤立主义”的封闭,其领导人无不是利用道德对美国人的天生感召力:威尔逊使美国参与一战和小罗斯福使美国参与二战的理由都诉诸德国领导人在道德上的出轨,而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理由都诉诸共产主义的邪恶本质。
       欧洲的外交传统理念过于尔虞我诈,外交仿佛变成了一种互相欺骗的艺术。但美国的外交传统理念又过于幼稚,妄想跨越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追求一种虚幻飘渺的普世价值。基辛格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思想:从国家至上到均势
      
       17世纪法国主教黎塞留开创了“国家至上”的现实外交。强调国家利益的黎塞留在外交上打败了强调宗教热情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在基辛格看来,黎塞留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是唯一抛弃中世纪道德及宗教束缚的政治家。基辛格试图用这个例子说明以僵化的意识形态来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碰上不择手段的国家利益者未免太过不堪一击。这犹如两个参加格斗的选手,一方碍于规矩缩手缩脚招招不致命,另一方则为了保护自己不挨拳头无视规矩期望招招能把对方打倒。显然重视规矩的一方由于思想上的束缚更容易被打倒。当然格斗选手比赛是犯规赛后会有惩处以警示这种犯规,但外交不同于格斗比赛,所谓的“规矩”都是大家长时间共同默认的,如果一方打破,没有更高的机制可以警示这种“违规”。因而在没有更高机制束缚国家行为的国际关系中,自己给自己套上意识形态的枷锁未免太过愚蠢。
       但显然“国家至上”的原则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国家有强弱之分,可以说只有在两个实力相近的国家之间才有适用范围。当弱国面对强国,这里所谓的“国家至上”原则应该是放弃与强国争夺小的国家利益以换取本身能存在于世上。基辛格后提到:“国家至上可作为个别国家的行为准则,但对如何面对国际秩序的挑战却未提供任何答案。它可能导致某些国家有称霸的野心,或是形成国际间的均势。”显然没有一国希望有别国称霸而本国的利益被随时蹂躏,均势便无可避免地成为“国家至上”原则之后平衡各国利益的有效机制。
       基辛格认为:“均势很少是来自刻意的安排,反而是为了阻止某一国扩张的野心而形成的结果。”由于欧洲没有一个绝对霸权国家,而彼此距离又如此接近,因此任何一国稍有扩张之心,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就能达到均势的结果。19世纪初四国同盟成功阻击了拿破仑的扩张,在维也纳会议后维持了欧洲近40年的和平。均势可以说都不是各国最初所竭力追求的目标,只是在缓解各国利益冲突时而达到的最优结果。基辛格认为均势正是各国互相妥协的最优方案,而更能让各国的利益都最大化。因而他认为后“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政策应该以均势为基础。
       将均势外交艺术发展的极致可以说无出俾斯麦左右。俾斯麦推动了德国统一之后:一方面,为了不使德国过分软弱而让有扩张野心的法皇拿破仑三世和俄国沙皇有机可趁,而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各国基于共同对德国统一威胁的恐惧心理而结盟反德,他推行一种“自制政策”,表示德国无意对外扩张。俾斯麦尽可能多方面建立亲密的国际关系,建立重叠的联盟体系,并运用有效的影响力以缓和交锋各方的诉求,从而维持了欧洲的和平。但因为俾斯麦的外交传统太过复杂高超以致他以后没有一位能人能继承他苦心经营的均势。基辛格对此评论道:“俾斯麦的遗憾是他的能力超出社会可接受的程度,他留给德国的是难以企及的丰功伟业。”
       一战休战以后,美国威尔逊总统把一战的原因归于均势,他曾公开指责均势会制造不安,而且是建立在“虎视眈眈的觊觎及利益的对立”至上。但基辛格明显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认为导致一战的发生正是欧洲各国抛弃了均势:“战前欧洲各国的领袖无视于历代维护均势的苦心,放弃了可免于最后摊牌的定期调整工作。”不同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基辛格在有关和平的认识上可能更倾向于老罗斯福总统:“和平天生便很脆弱,惟有永远的保持警戒,以强者的武力及透过有志一同者的结盟,始能加以维护。”因此,在基辛格给出的对比之中,维持均势尽管复杂困难,均势确是和平的一大利器。
       可以说基辛格试图在用他的均势思想说明现实主义外交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黑暗狡诈,唯己利是图。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和平的期望是普世的。从结果主义出发,达到理想结果的手段并不很重要。如果均势能比威尔逊所倡导的全球舆论力量更能有效达到和平的目的,均势很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基辛格外交思想与实践的结合
      
       基辛格是现实主义流派的外交家,而20世纪美国的外交思想是以“威尔逊主义”为主流。但幸运的是基辛格遇到了20世纪美国唯一的一个现实主义总统尼克松,而有机会将自己的外交思想付诸实践。实践的经验也让基辛格对自己的外交思想有了更多的弹性的思考。这在基辛格对越战的反思之中可见一斑。
       美国会陷入越战的泥淖,确实有很多不幸运的因素。开启越战的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继而得到他的继任肯尼迪总统的大力支持。而当肯尼迪意识到美式民主在越南不是那么适用而有意逐步退出越战时,却遭刺杀身亡。在当时的美国还是一派支持越战的声浪,继任约翰逊总统无力力排众议停止极具人格魅力的前任总统的政策,而使美国在越战中越陷越深。随着美军伤亡人数的增加和美扶南越政府的失败统治,美国国内对越战的舆论由支持转变为反对。
       北越政府精明地注意到美国国内舆论的转变,也巧妙地利用美国国内舆论对美国外交军事政策的束缚,面对美国的步步妥协让步都断然拒绝而试图逼美国承认全面失败。北越政府的全部筹码也就是美国道德舆论对其外交军事政策的束缚。如果从纯现实主义的军事理论出发,美国在北越发动“春节攻势”实力大衰后应立刻反击给予北越致命打击。但这时的美国领袖决定中止升级内战。这个决定可以说为美国种下失败的种子,但基辛格大体上仍然同意这个决定,因为从他的外交实践经验得知:“到了回顾时才容易认清转折点,而不是在转折发生时就体会到它。”
       来到尼克松总统任期,他自认自己肩负让美国“光荣撤兵”的责任,保有美国的国家利益。但面对各方暴乱示威、国会决议案越来越强项单方面撤军、以及新闻媒体的敌视与苛评,基辛格认为他应该尽早与国会达成一致,要不要求国会支持,要不要求国会来清理这场战争。但尼克松不肯接受这一决定。基辛格基于对尼克松本人的了解,他并不苛责尼克松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光荣的决定,也的确是高度合乎道德与明智的正确决定”,虽然他仍认为这项重责绝非一人所能承担。
       但理论假设与事实总是有出入的。基辛格以为尼克松的坚持会使越战僵持地更久,但出乎意料的是北越政府对1972年大选出现了重大错误判断。北越以为尼克松胜券在握而是他在越战上得以放手一搏,因而突然转向接受了美国的和解条件。理论分析假设不了外交实际操作的不确定因素,只有认真分析当下实际环境才能做出更好地选择。基辛格或许可以由此学到一课,不要把自己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僵化变成他所鄙视的意识形态束缚。
       但他对于越战根源的分析还是极具现实主义色彩。他认为美国人受到自以为其价值观可以普世通行的影响,过度低估了在一个深受乳胶思想的社会要推动民主化的障碍。正是美国的理想主义传统深深影响这官员和反战人士,给予了他们错误的观念,误以为可以轻易、迅速地把越南社会转化为美式民主社会。
       在对美外交政策上,基辛格可以说分析地十分坦率。20世纪的美国总统过分警惕于美国理想主义的传统,不敢大谈国家利益,而自身很多时候也被理想主义所牵绊。杜鲁门抱着理想主义却碰到现实政治的高手斯大林而不得不采取遏制政策。在越战上美国刚开始吃了多米诺骨牌理论的亏继而在理想主义领导下在泥淖越陷愈深。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思想或许是改变美国理想主义传统的一针强剂。
  •     “以降”是49年之前通行的说法,就相当于“以来”,“五四以降”就是“自五自以来”,只不过49年以后大陆对语言文字习惯改造所以很多常用词汇渐渐生疏,现在再看反而觉得“这是什么怪里怪气的表达”?就好像很多大陆人习惯了简体字,再看繁体字,脑子里冒出来的就是“封建遗老遗少”六个字。
  •     我们的外交部长什么时候能写出这样的巨著
  •     二流的外交家写的二流外交史
  •     内容不错,书的装帧真是不怎样,建议买原版,人民出版社借别人的锅,煮烂饭,这是它们的一贯烂风格。我既然买了这本书,我想就该客观的评价。
  •     说实话,我觉得这书翻译的已经很不错了,读起来没有多少翻译腔。感觉蹩脚的地方,可能是TW的表达方式与大陆不同。现在大陆组织人翻译的话,很难翻译到这种效果。
  •       一、基辛格论均势及其三种均势模式(第三到第六章)
       什么是均势?基辛格在第一章就谈到均势的概念。他指出,欧洲深陷均势政治之中,是因为中世纪统一诸国的美梦幻灭后,留下一群实力相去不远的国家。没有一国有足够的国力能够一统天下。最具侵略性成员的言行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换句话说,便是取得一种权力的均衡。”基辛格重视均势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均势体系虽不能避免危机或战争,但如果作妥善安排,其作用则在于是一国控制他国的能力及发生冲突的规模受到限制。它所追求的是稳定缓和,甚于和平。”(p.13)
       在《大外交》接下来的几章中,基辛格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欧洲近代的均势。但作者指出,美国历史上从未参与过均势体系,冷战期间,国际政治的原则也与均势体系大不相同。在两极世界里,我们无法佯称不同势力的冲突会对大局有益,因为有一方得就必有一方失。冷战后美国的相对军事力量会逐渐衰落,因此新的国际体系会朝均势的方向发展。(p.15)
       基辛格把道德因素引入其“均势”体系中,区分出三种均势模式:以“共同价值”为基础的,以“梅特涅模式”为代表;以“现实政治”为原则的,则分为消极维持的“不列颠模式”和积极推动的“俾斯麦模式”。
       “梅特涅模式”中,各国以君权神授为国家间“共同价值”基础,再加上梅特涅高超狡黠的外交手腕穿梭其间,欧洲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为了以维持欧洲均势并平息法国的复仇之心,维也纳和会保证了法国拿破仑革命前所获得的领土,结果是法国仍可安心于维也纳体系。基辛格认为,各国对均势国际体系的承认是维护均势的必备条件之一(他将其称为“道德均衡”)。如果保留一个对现实不满的国家,将为未来埋下战争祸根。在基辛格看来,二战之所以爆发,在于一战后对德国处理不当,使得德国人渴望复仇,打破均势。
       “不列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帕默斯顿和迪斯累利。其表现在于,当均势形成时,不以积极的外交手段来维持这种均势,而是寄希望于各方自制不来打破均势。一旦均势被打破,英国将不遗余力地联合各国来恢复原来的均势。在基辛格认为这种均势是不足取的,而且英国在当时所能采取的“光荣孤立”政策在当代已无复制的可能。
       “俾斯麦模式”是指,俾斯麦为保证德国的统一地位及避免邻国对德国的猜忌,而在均势体系中运用外交手段调整所进行的一种尝试,尽可能多地寻求德国与某一国间的共同利益。“尽可能多地多方面地建立亲密的国际关系,建立重叠的联盟体系,并运用影响力以缓和交锋双方的诉求,以前述手段防范反对均势的挑战(p.146) ”。“俾斯麦模式”的优点在于在没有“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其缺点在于如此复杂的联盟体系运作起来十分困难,只有俾斯麦这样掌握高超外交艺术的人才能做到。威廉二世炒掉俾斯麦之后,该体系随之分崩离析。
      
      二、 基辛格均势外交思想的形成原因初探
       为什么基辛格会形成完善的均势外交思想?该思想毫无疑问起源于旧世界,而迥异于美国强调道德的外交传统。基辛格作为一位学者和政治家,我们在分析其外交思想时,我们有必要回顾基辛格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背景,以期从中寻出一些左右他政治理念和学术思想的蛛丝马迹。
       基辛格1923年生于德国,作为犹太人,他和他的家人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目睹了对犹太人的种种迫害和敌意行为。并最终在1938年举家移民美国。在一个新的国度,年轻的基辛格开始了其艰苦奋斗的过程。他当过送货员、上过夜校、学过会计,直到二战爆发基辛格应召入伍,才在军中加入美国国籍,并从此迎来了一生的转折。在军中基辛格遇到了弗里茨.克雷默,一位享有声望的德裔学者军官,在后者的鼓励和引荐下,基辛格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从一个普通士兵,先后成为将军的翻译和被占德国小镇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基辛格听从克雷默的建议,在战后入读哈佛大学。十年寒窗,基辛格在1957年出版了他的两部著作《重建的世界》和《核武器与对外政策》,奠定了其在美国的学术地位,完成了其从默默无闻的新移民到主流知识精英的阶层跨越。
       这一实现“美国梦”的过程,塑造了基辛格的性格特征。克雷默曾回忆道:“这段经历使他寻求秩序, 使他渴望被认可, 即使这意味着要取悦于他认为智力比他低的人, 渴望被认可以及不信任和不安全的心理倾向都是对被人类历史上最可憎的一页所颠倒的童年的自然反应。”基辛格的老朋友、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也将之归因为基辛格“获取认可的难民心态”。 这一融入社会获得认同的过程,使得基辛格具有很高的现实性和灵活性,帮助他后来能在外交实践中左右逢源。但同时也体现在其思想中,寻求中庸和妥协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基辛格和汉斯.摩根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个人早年悲剧式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现实主义认识。基辛格并不奢望理想主义者的和平观念可以真正带来和平,而是相信基于均势的稳定才是真正可行的和平。这一点与摩根索何其相似。他们都是欧洲人,谙熟近代欧洲英、法、俄、普、奥的合纵连横,梅特涅、俾斯麦等人的纵横捭阖,并对此带有某种怀旧和眷念之情。同时,两人又在强调均势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又谈到道德因素对于形成均势的重要性。摩根索在阐述其均势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权力均衡的条件时,摩根索特别提出了共同道德观念对于权力均衡和国家体系的稳定的基础性作用。 而基辛格在分析梅特涅均势模式时,也提出正统合法性带来的道德均衡,也是国际秩序稳定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和摩根索一样,基辛格毫无疑问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但同时具有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观,绝不会对国际道德的因素置若罔闻。而和摩根索不同的是,基辛格马上就要登上曾经属于梅特涅、俾斯麦们的世界舞台了。
      
      三、 基辛格的均势外交实践(第二十六到第二十九章)
       60年代中后期,基辛格进入美国外交决策层,开始书写自己的均势“大外交”历史。此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中,其相对力量较二战结束之初已经下降,而欧洲、日本,以及未来的中国正在崛起。基辛格指出,“越南终于象征着是重估美国在发展中世界的迫切时间,也是在保守和过度扩张之间寻求适宜地位的紧要关键。”(p.680)。美国在战后初期的遏制战略,源于其自由世界领袖和保护者的道德抱负。但越战的教训告诉美国,它无法维持不经过深思熟虑的干涉主义。因此就有了接下来的关岛讲话和尼克松主义: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而对苏联和中国两个共产主义大国,美国也将不完全以意识形态为纲,而是采取了“实力加谈判”的总方针。正是这种基于实力均势的考虑,才有了后来的“三角外交”。
       当时在基辛格看来,“如果我们能够确认我们的猜测为真——即苏联与中国彼此之间畏惧对方之心,远大于她们对美国之戒惧——美国外交上就会有一史无前例的大好机会。”(p.698)而尼克松和基辛格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中美接近的外交革命,并在美苏中三角战略中占据了主动。“因为尼克松政府借由戏剧性地对中国开放,设法为苏联趋于缓和创造出重大诱因……在外交上,一方有较多的选择,另一方选择相对较少,它在追求其目标时就必须更加小心翼翼。的确,在这种局势下,可能就会产生诱因让对手寻求放弃其作对角色。”(p.695)基辛格本人在中美秘密外交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此无须赘言。
      
       在基辛格看来,冷战结束后,“失去了强大的意识形态威胁或战略威胁,使得各国越来越以其眼前的国家利益,执行其外交政策。在五六个大国以及许多小国参加在其中的国际体制上,就和过去数世纪一样,必须借由调和、均衡各自竞争的国家利益,去建立秩序。(p.779)。但是21世纪的世界均势又要比19世纪的欧洲均势规模更大,新兴的大国逐渐浮现。其中“在所有的大国或潜在的大国中,中国的声势最盛”。(p.801)
       可以说,中美关系将逐渐成为世界政治的晴雨表。从未来的一个长时段来看,中美两国的实力将逐渐平衡,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可能会形成新的两极均势吗?如果是的话,中美两极会比美苏两极更加和平吗?基辛格在本书中没有给出答案。这个问题将继续留给现在和未来的外交实践者和国际关系研究者。
      
  •     注释被砍
  •     基辛格的佳作,值得一看。
  •     有点过了,Kissinger讲一战前后那一段历史真是沉闷啊。
  •     ﹝编号:300﹞[珍藏]
  •     巨著,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多的还包含着作者毕生从事外交事业,处理大国关系所积累下的大量经验总结,相当值得一读!
  •     有些主观
  •       基辛格的大外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反复是穿越了时空,而回到了过去,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黎世留、梅特涅、俾斯麦,这些历史人物在重大历史关头,所进行的思考,最后所作出的决定历史走向的。基辛格把他们这段时间内的心理活动,能写得这样如此惟妙惟肖。使读者基辛格著作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我想这是因为,基辛格既是一名优秀国关学者,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这使他深深懂得外交决策者,在进行外交决策的时候,心理活动状态是什么。
       比如说,在diplomacy P,98 他这样写道,拿破仑三世外交政策的失败,一国既想大刀阔斧地改变,又不愿意放手一搏,最后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这是对拿破仑三世一生外交政策的真实的写照。这段评语,也只有身为外交官和学者,双重身份的基辛格能够写得出来。而其他的国关学者,是很难写的出来。
       因为,他们只有优秀的学者,而不是出色外交官。而他们的著作,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来评价和分析,这些外交决策者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从感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外交政策者,在决策的时候,价值取向是什么了。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基辛格的著作相对于其他国关大师的著作,更能打动人心
  •     中国人总是喜欢说外国人对中国的许多策略是阴谋,其实国外的许多政策从其公开的书报中都是可以找到的,其是透明的。是我们太浮躁,没有去认真研究和思考别人的战略和策略,我们总是要等即成事实时才去报怨。
  •       值得思考的书~
      考研之前,想着翻看一下,
      后来怕打乱复习思路,就放了下来。
      这一搁置,就是半年多~
      从考试完开始看,到现在,看的断断续续...
      
      上次出去爬山,听学霸们议论3天看了200页英文书。
      伤的我一个3天看了200页大外交译本的小二笔
      一路上都不敢吡咯一句...
      
      关于很多国际政治的内容,我是个小彩笔
      不予赘述,深刻的觉得只有读更多的书
      有对比,有提高才行。
      
      
      只是唯一不得不提的,是基辛格说
      当代的美国,是以弘扬威尔逊主义的价值观为主,
      来实行他们的推行美式价值观的全球战略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美两国所宣扬的价值观是有不少相似之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的宣传手段,不论是书籍,还是电影什么,
      不同于很多我们国家很多形式主义的书本,新闻报道一样。
      也许目的相同,但方法大相庭径
      先说我国
      貌似很有道理,却无比刻意的显现出一种又红又专的样貌。
      比如令人哭笑不得的每年在咱们横店的抗日壮举~
      更不用说一些军旅题材的剧了,
      男的帅,女的俊,啥科目都是一练就会,伪装网能砸下无人机...
      连最能体现战斗力的叠被子和刷坑都没能表现出来...
      
      而基辛格的书,特别是在近现代提到美国的时候
      也类似于其他的~
      其实也并没有某些公知们宣扬的那么的客观。
      同样有对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抨击,
      同样有对国家错误策略的一笔带过。
      只是从出发点来说,比起某些一味歌功颂德的宣传读物
      这本书更值得让人细细咀嚼。
      不论我们是作为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
      
      其实相比之下,比起他宣传的这种,
      美国是以道德标准,价值观来决定自己的全球战略
      我更觉得,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
      美国所选择的,仍旧是一条现实政治道路。
      
      不得不承认的是,就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而言,
      还是跟老美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我觉得这与物质水平的差距有关,
      不过归根到底,强调再多的理由,能有用?
      再怎么学习中央指示文件精神,
      时间也耗了,回去以后,
      想混的继续混,想贪得继续贪
      就这么落实
      “实干兴邦”这四个字的嘛~
      
      对于中国正走在发展的路上,我深信不移。
      而特别我自己,选择走这条路,
      放宽自己的眼界,尤为重要。
      作为个人,很害怕听不到批评的声音
      国家的情况更是如此。
      
      所以就,多读多看多听呗~
      在参考了多方意见后,多想想
      让中二水平的我
      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时,
      能看的更清晰。
  •       基辛格8月9日给华盛顿邮报写了一篇关于评价克林顿访问朝鲜的文章,基本上是把朝鲜对于这次访问和对六方会谈的运用点得清晰透彻。研究俾斯麦出生的人,的确是把外交吃得太透了,故而准备把他的这本书再认真读一边。
      
      这里链接一些他新文里面的句子吧,寥寥几笔就把朝鲜说得透透的~
      
      “A visit by a former president, who is married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will enable Kim Jong Il to convey to North Koreans, and perhaps to other countries, that his country is being accep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 precisely the opposite of what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has defined as the goal of U.S. policy until Pyongyang abandons its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But two-party talks outside the six-party framework never made any sense. ”
      
      “ To be sure,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disavowed any intentions for separate, two-power talks. But the other parties will be tempted to hedge against the prospect that these assurances may be modified. ”
      
      “So far, Pyongyang has used the negotiating forums available to it in a skillful campaign of procrastination, alternating leaps i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th negotiating phases to consolidate it.”
  •     啃完
  •     1月26日—12月2日。一家之言,却是真好!让人感觉不是单纯在读一堆关乎客观事实的资料堆砌,而是在听一个老人将自己的理解融在其中的解说——不愧是有过执教背景,娓娓道来不温不火。但是,也真厚啊。。好险,差点没在本周读完。。。。
  •       第一章:第1章 世界新秩序
      P11 美国的理想主义....其结果是促使美国人相信,历史是可以超越的,如果全世界真心想要和平,就需要接纳美国的道德处方。
      P11 20世纪后期冷战结束后的历史......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首次面临的既不能退出又不能主宰世界舞台的的困境。美国无法改变自有史以来变深自期许的使命,也不应希望有所改变。
      P13 建国后至大战前的历史......一个矛盾的现象:受大多数美国人排斥的均势观念事实上保障了美国的安全,只要他运作良好;是均势遭到破坏才使美国涉入国际政治。
      P13 均势...理论家...以为是理所当然的国际关系形式...其实....并不多见。帝国无意在某个国际体系中运作,他希望把本身建立为一个国际体系。
      P15 萧伯纳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失去梦想,一是梦想实现。” 美国的领袖...很少认清这些价值对旁人而言是多么的离经叛道,多么令人寝食难安。
      
      第2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P25 美国传统思想始终认为,民主国家不会相互争战。...就大多数的美国领袖在当年和现在一样,都深信美国负有传播其价值观以促进世界和平的特殊使命。(新教观念,创造人间的天国),美国的领袖... 换而言之,即国家为达到目的采取任何手段都属正当。
      
      P26 至1820年,美国不断谴责两大洋对岸的局势是均势政治造成的恶果,但对其本身在北美的扩张却美其名曰“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回避对墨西哥及加勒比国家的数次领土战争及对内西进运动中对于印第安人的种族大规模屠杀,此种矛盾可以归结于基督教派的唯一神论与其原教旨天选观)
      
      P28 从此直到19世纪末,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轴便是扩大门罗主义的应用范围。1823年的门罗宣言警告欧洲强权,不要插手西半球事务。到门罗宣言届满百年时,其含意已逐渐扩大为美国在西半球掌握领导权的理论基础。1845年波尔克(Polk)总统把美国并吞德州解释为,为防止某独立国成为“比其更强大的国家之盟友或属国”,以致威胁到美国的安全而不得不如此。换言之,门罗主义不仅是美国对已存在的威胁进行干预的依据,也使对可能的威胁采取行动变得合理化,这正是欧洲均势在美国的再现。(中国的21st未来策略?)
      
      P30 虽然事实上是英国(美国)皇家海军保护美国(中国)免于欧洲强权(海商道沿岸势力)的侵扰,但美国(中国)领袖并不把英国(美国)看成是美国(中国)的保护者。19世纪(21世纪)从头到尾,英国(美国)均被视为对美国(中国)利益最大的挑战,皇家海军(美国海军)则被视为最严重的战略威胁。无怪乎美国(中国)一开始奋发图强,便动用素来受英国大力支持的门罗主义,设法把英国势力赶出西半球(冲出岛链封锁)。(似乎把格老用来论述19世纪的言论改变一下主语,对于21世纪的现状是个不错的描述?)
      
      P30 在西半球居于至高无上地位的美国,开始走向更广大的国际舞台。美国几乎是违反本身意愿地成为世界强国。在美洲扩张势力时,她已在四周海岸建立起强大无比的地位,却又坚持无意于施行大国的外交政策。等领土扩张大功告成后,美国发现不论本身的意愿为何,其所掌握的力量使她必然成为国际事务的主角。美国领袖或许仍执意主张,美国的基本外交政策是要做全人类的“标杆”,但不可否认,有些人已感觉到美国的实力使她有权对当代的问题发表意见,也不必等全世界都变成民主社会以后再参与国际体系。(主语换成中国?民主换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P32 在实力决定一切的世界里,老罗斯福相信“势力范围”这个观念便代表世事的自然法则。势力范围指个别强国得以在广大的区域内享有压倒性的影响力,如美国之于西半球,英国之于印度次大陆。1908年他默认了日本占领朝鲜之举,因为在他的观念里,认为双方关系必须由两国相对的实力来决定,而非取决于条约或国际法的规定:“朝鲜绝对是日本的。虽然条约明文规定朝鲜应保有独立,但她本身无力于执行此一条约,若以为有其他国家会为朝鲜完成其本身力有未逮的目标,是绝无此可能的。”(清帝国的衰弱,弱国无外交)
      
      P33 在亚洲,老罗斯福总统则担忧俄罗斯的野心,因此看好俄罗斯的主要对手日本。...1904年日本在英日同盟的保护下向俄国发动攻击。老罗斯福虽宣布美国保持中立,却偏向日本,他认为俄罗斯若赢得胜利,将是“对文明的一大打击”。日本击溃俄国舰队时,他高兴地说:“我对日本的胜利极为兴奋,因为日本遵从我们的规则。”...他希望俄国势力被削弱而非完全被排除于均势之外,因为根据均势外交的法则,俄国过于积弱只会使日本取而代之。他认为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结果是,让俄国“与日本对抗,相互节制彼此的行动”...此约使日本获得有限的胜利,维持了远东的均衡。这使他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人(老罗斯福总统的均势外交,对中国来说,还是弱国无外交)
      
      P34 老罗斯福之所以认为由英国海军控制大西洋比德国独霸要安全,是基于文化相近及历史经验等无形的非权力政治因素考虑。(同属盎格鲁-撒克逊人种及新教信仰,也是未来数次英美同盟的基础)
      
      P37 其实威尔逊政策的动机与孤立主义恰恰相反。他所宣示的不是美国要撤出世界舞台,而是美国的价值观放诸四海而皆准,同时时机一到美国矢志要将这些价值发扬光大。他把自杰斐逊以来所形成的美国传统思想加以阐述,但目的在宣扬拯救世界的意识形态:
        使美国特殊的使命高于外交常态并使它有义务担任人类自由的模范。
        民主国家的对外政策在道德上高人一等,因为其人民天生便爱好和平。
        对外政策应反映与个人道德相同的标准。
        国家无权主张不同的道德标准。
        威尔逊把这些美国道德高人一等的想法赋予了世界性涵义:“我们无惧于任何其他国家的力量。我们在商业领域或其他和平领域的成就上不会妒忌对手。我们矢志照自己的意愿走自己的路;但也尊重他国的生存权。我们确实是世上所有国家真正的盟友,因为我们不威胁任何一国,不垂涎任何一国的财产,也不打算推翻任何一国。”....不过在威尔逊看来,美国社会的利他本质是上苍恩典的证明:仿佛是上帝的眷顾,有一片大陆被保留未开发,等待一群和平且爱好自由、人权高于一切的人们来此建立一个有福同享的国度。(前提是杀光原住民与打败邻国获得所有的北美土地)....这种美国的目标乃上天授意的说法,导致美国扮演的全球角色远超出老罗斯福所能想象的范围...美国的安全与全人类的安全密不可分。这意味着今后美国有责任对抗任何地区的侵略行为...原本是为要美国严守中立而提出的主张,经威尔逊解释后却成为扮演全球十字军的理论基础。(本段论述了美国后世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一个看似伟大的神圣理论其实反而会相当危险,圣人有时候比利己主义者更加危急,自喻为道德正确的人所犯下的罪过往往更加的深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P40 当时的气氛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校长雅各布·舒曼(Jacob Schurman)表达得颇传神,他认为这场战争是“天堂之国”与“恐怖武力的地狱之国”之间的斗争。(911后小布什的新十字军东征,相辅相成)
      
      P41 威尔逊在另一次演说中更进一步表示:“我们缔造这个国家是为使世人获得自由,这个观念与目的并不限于美国,现在我们便是要解放世人。如果不这么做,美国将失去声誉,实力也会消散。”(类似的“解放全人类的工人阶级”,这种理想主义的论调也为后世的中国带来了灾难)
      P41 威尔逊的出现是美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是罕见的领导人彻底改变本国历史方向的一个例子。(美国后世对外政策的基础)
      P43 威尔逊...显然忽略了战事初起时在各国首都,包括民主的英法两国,所表现出的欢欣鼓舞与激昂慷慨。(911后的反恐战争,也是民选政府高票通过的决议)
      P45 “国际联盟作用有限,但它越是自大,越是好高骛远,真正能成就的就越少。谈到它不免引起有趣但残酷的联想,令人想起一百年前以维持永久和平为宗旨的神圣同盟。沙皇亚历山大(Czar Alexander)便相当于在100年前推动和平的威尔逊总统。”...以老罗斯福的估计,只有神秘主义者、梦想家及知识分子会认为和平是人类自然的状况,而且可以由无私的共识来维持。(老一辈的美国现实主义政治家的看法)
      P45 美国开启冷战战端...而是以民主的道德圣战为号召...美国人倾向于把外交问题看成是善与恶的交战...(唯一神论宗教)
      
      第3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 威廉一世与皮特
      P57 ... 而黎塞留的国家至上主义,也有玩火自焚的危险...它却也带来无止境的 追求,要扩张领土...借以主宰中欧,直到法国民穷财尽,一步步失去主导欧洲大势的能力(界限的重要性)
      P68 自18世纪及19世纪初各次战争的严酷考验中所得到的教训是,不可任由均势在各国交战的灰烬中产生(所以才有了后来带来百年和平的维也纳合约)
      
      第5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
      P111 这位称颂现实政治的政治家却有绝佳的均衡观,虽大权在握却懂得自我约束(俾斯麦)
      P115 在俾斯麦心目中,现实政治必须不受制于意识形态,须有弹性及能够善用每一个可能的选择机会。
      P117 即人因灵魂不朽,所以必须接受上帝之审判,但国家并非不朽,因此仅能以功过论英雄。
      P127 其友人鲁恩曾对其写下如此评语“无人得以不朽而无需付出代价”
      
      第6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P133 为维持统治并压制各民族之间的紧张,俄国历朝的统治者都会伪称有某种外来的庞大威胁,而时间一久谎言往往成真,使欧洲稳定经常笼罩在阴影下。(格老对于俄罗斯民族性产生的看法)
      P135 俄国人与美国人一样都认为自己的社会不同凡响。俄罗斯向中亚发展时遭遇的只有游牧或封建式社会,在许多方面都类似美国人向西开拓,而俄国所持的理由,如上述哥尔查科夫的说法,也与美国人对其本身“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的解释不谋而合。
      P169 然而,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但不能增强俄罗斯的实力,反而促其衰弱。
      
      第8章 卷入战争漩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
      P200 俾斯麦的主要外交策论目标在于避免两线作战,老毛奇的战略目标则在限制两国作战的规模,施里芬却毫无保留的两面同时作战(战略错误也是一步步加深而导致毁灭的)
      
      第9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
      P219 威尔逊...1917年1月...举出门罗主义为模式:“我建议,在某种程度上,各国应一致奉行门罗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将自己的政策强加给别的国家和人民 所有国家应避免会导致权力竞争的结盟 ”
      墨西哥可能会大吃一惊,因为美国在19世纪掠夺了墨西哥三分之一的领土,就在前一年还向墨西哥派兵,而现在美国总统却提出门罗主义是兄弟国家领土完整的保证和国际合作的典范。(西方道德观的双重标准)
      
      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境
      P244 凡涉及大国的侵略行为,从没有依集体安全原则而被击溃的例子...冷战期间,联合国对每个涉及强国侵略的事件,同样是一筹莫展...
      p254 俄共早年...他们没有确切的和平计划,因为他们不把塑料看成一个国家,而是看做一种理想(同前,一个看似伟大的神圣理论其实反而会相当危险)
      
      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合约的毁灭
      P290 若在希特勒掌权不久便逼他摊牌,史家可能到现在都在争论,希特勒究竟是个遭人误解的民族主义者,还是个具有政府世界野心的狂人(十分中肯的评价,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P290 ...但民主国家的领袖不肯面对这个现实。德国军力迅速扩张,除非能加以制止或制衡,否则均势必将被打破(21世纪的中国?)
      P308 张伯伦曾忧心的说,英国受到请求去为一个英国一无所知的远方国家上战场(应对1938年德国吞并捷克)——此话是出于曾为进入印度(中国)打过几世纪战争,眉头却从未皱一下的国家的领导人(西方道德论的双重标准,远方的非“文明”种族的战争与“文明”的西方国家战争是不等价的)
      
      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P315 斯大林的确是个难解之谜,但在处理国际国际关系上他是个极端的现实主义者—耐心,精明,不妥协,可谓他那个年代的黎塞留...
       同理,苏联共产党人(美国民主主义者)自认为是历史科学家,其任务在于彰显历史的演进动力,甚至于可能包括加速其演进,但绝不可能改变历史的必然的方向(似乎主语一换,现代的民主论可以套用这句话)
      
      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
      P349 斯大林赌希特勒是个理性的人,但他赌输了;希特勒赌斯大林很快会败北,但也赌输了。只不过斯大林的错误可以弥补,希特勒的却不行。
      
      第十七章 冷战开始
      P408 ....透露出杜鲁门美国人的本质...他对总统职务的崇敬以及对总统职责的看法;他对美国实力的自豪;以及他深信美国的最大天职是作为全人类自由与进步之泉源的笃敬。(受威尔逊理想主义影响的后人,确实这种信念,开启了冷战,之于这种信念,所有的讨价还价就变得没有弹性,有种对于异教徒的宗教性)
      
      第十八章 抑制政策的成功与痛苦
      P436 杜鲁门主义象征一个分水岭,因为一旦美国打出道德大旗,斯大林熟诣的现实政治就永远终结,讨价还价争取互惠让步已经不复可能(同前)
      
      第十九章 抑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P462 一旦议题被提升到超越权利政治之外,就难以界定战争的实际目标是什么...(界限的重要性,目标含糊不清,不可量化,就无法达成)
      P463 杜鲁门政府(共产主义国家)主要阁员(主要成员国家)无一例外,相信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对全球有一套构想,并认为北朝鲜南侵是中苏联手赤化全球策略的第一招(对欧洲武装,亚非的殖民主义),极有可能导致全面大进击。(所以猜疑链没有尽头,这段论述主语替换一样通顺)
      P465 马克阿瑟虽然是杰出的战略家,却不具有政治分析家那份洞烛敏锐。马克阿瑟没有把中国人的记忆中,日本人取道朝鲜侵略中国东北的情况当成一回事,继续挥师进逼到鸭绿江畔的中朝边界...决定中共干预与否的一个因素,就是美军在朝鲜半岛窄颈部位停止推进,并且提议以某种国际监管方式让韩国其他地区实施非军事化(界限的重要性)
      P467 此时,中共重蹈麦克阿瑟三个月前的错误覆辙。如果他们此时提议双方沿北纬三十八度线和解,华府一定乐于接受;中共也可以赢得“在国共内战得胜之后一年,又击败美军”的声誉。但是就跟六个月前的杜鲁门一样,毛泽东被早先没预料的胜利冲昏了头,想把美军彻底赶出朝鲜半岛。他也遭受重大挫折。(界限的重要性)
      
      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策略:苏伊士运河危机
      P516 欧洲各国的边界(巴尔干各国除外),大体上反应出共同的历史与文化。相反的,中东国家的边界却是外国(特别是欧洲)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方便主宰这个地区而划定的。在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心目中,这些边境线硬生生画过阿拉伯国家,否定阿拉伯人共同的文化...它等同于创建一个阿拉伯国家,如俾斯麦建立德国一般。(十分客观的对于中东局势的看法)
      
      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
      P687 美国太过理想主义,不能基于国家利益制订其政策,又在战略理论上太过执着于普遍战争的条件,以至于不能掌控她不熟悉的,可又政治、军事目标纠缠在一起的战略目标。美国人受到自以为其价值观可以普世通行的影响,过度低估了在一个深受儒教思想影响的社会要推动民主化的障碍,也低估了一个外力侵凌频仍的民族,追求政治目标时的意志力量。(格老对于越战战败的评价)
      
      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策论:尼克松三角外交
      P715 毛泽东、周恩来与日后的邓小平,都不简单。毛泽东是有远见的、冷静的革命领袖;周恩来是高傲、有魅力、干练的行政主管;邓小平则是具有根本信念的改革者。这三个人反映出的是古老中国经验的精华,能够分辨何者应该坚持,何时应权变...中国领导人代表着在感情上远为安全的社会。他们比较不在意计较小地方,而着重建立信心。(格老对于中国领导人的看法)
      
      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P752 美国的国际地位似乎沦落到无以复加的最低点之时,共产主义却开始解体...这傲慢的帝国主义有一致命的缺陷,苏联的篮球一路推进下来竟然失去均衡感,过分高估苏联制度巩固军事与经济成果的能力,忘记自己是站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向所有其他大国挑战。
      P788 苏联解体后...相同的推理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冷战的确存在,也确实赢了,但是胜利属于民主的理念;不论环绕着东西方冲突时何种地缘战略措施,民主理念必定得胜。这也是一种逃避主义。(格老的看法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均处于94年左右,谁看的准确,其下自现)
      
      第三十一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本章内容与亨廷顿的著作相辅相成。
      
      73W字的著作读毕竟然不觉得冗长,本书对于理解现世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启发。
      
      其中对于战争越发感觉到孙子兵法的开篇所述,兵者,国家大事也的含义,每场带来悲剧收场的战争都是因为没有界限,即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目标,或者只是为了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无限作战。比如朝鲜战争。中美双反都犯了自视甚高,处在优势状态下而不知止步的错误,而在接下来的战争进行中,带来不必要的大量损失,不过有趣的是,经过此次后,共和国的后数次战争在印度,越南,都懂得适可而止,而不是无限扩大。合众国却没有学到一丝教训,越南,阿富汗,中东,不停地重复曾经的失误。
      
      括号内文字都是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寥寥数语,欢迎拍砖。
      交流微博:http://weibo.com/jiangnanquan
      
  •       历时一年多,才读完了这本书,一直当闲书看的,只为调剂和增加见识,想想同时买的吴建民的那本,早已被我看完和放在上海的寓所里积累灰尘,份量究竟,一眼便知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外交亦然,具有历史定论性的事件要好写,因为有巨人的肩膀可以站,当代现时东西由于身在其中而不知局,这也是个人觉得前面部份在事件分析性内容写的比后面部份写的好一些的原因,重要的是先驱者的事情总要有人做,基辛格先生也这么做了。
      均势、国家利益至上、实力、意识形态这些关键字贯穿始末,风云变幻,若是美利坚数百年后亦不复存在,放开表面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之形,走出狭隘的意识,体验其中的一些智慧,大概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值得一读。
      
  •     或可总结为:正面以对。直面以对。直面残酷的现实。
  •     那段历史,是我一直想深刻了解的!同时也想深入理解这位传奇国务卿!
  •     可以考虑写个书评。这书对照书出版后二十年间的现实看实在是有意思。
  •     国际关系里程碑般的巨著!文字读起来很带感,就是太厚了,70W字啊。。。
  •     这是无可置疑的经典之作,国务卿将自己的从政经验与哈佛的学术修养很好的结合起来了,成就了这本著作,成为了学术界必看的非学术著作,新版本印刷和装订也更加美观。
  •     这就是美国精英WASP的精神,这就是美国称雄世界的基础。
    天朝的愚民暴民们恐怕很难吧。
  •     我亦感觉基辛格前面比后面谈得好。
  •     翻看第一页就想翻下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